毕业了的诗歌散文

毕业了的诗歌散文,第1张

  诗歌散文毕业了篇一:散文诗

 散文诗四题:《曾经沧海难为水》

 文/郝珍昌

 路过时间的驿站越多

 对行走的人,只看到模样而没有铭记于心

 躺过河流的次数越多

 对游泳的水手,无需在意他们的技艺有多高

 花儿再多再清香,也只是闻一闻,嗅一嗅,可不能带走

 风景再好再美丽,也只能欣赏,记忆感悟存于心悸

 人潮再挤再涌动,也不能随流,只好另辟捷径,抄小路七弯八拐

 广场再闹再宽阔,也不能入伙,合并同类项,那是闲暇人的天地

 城市再多再繁华,也只能暂时小憩,属于匆匆的过客,住过之后还得离开千头万绪,复杂多变的都市生活,于我荡涤不起半点涟漪

 就像一张宾馆的床,可以接受无数的睡客,却无需知道他们是谁

 游览过名川大山,攀登上峰峦叠嶂的珠穆朗玛,知晓一览众山小

 阅读过名家经典,知识才如此丰富,描摹灵魂的至高点

 接触过大师,视野才如此开阔,写作兴致进步神速

 欣赏过山机顶上之云,懂得泪如雨下,才能被称之为真正的云

 看到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无边无际,别处的水简直小菜一碟,再也不能称之为水了

 追逐诗意的生活,哪怕左手是孤独,右手是寂寞,前方是欲望

 头顶是绝望,勇气鼓不起,被世俗观念不断的挤压

 情绪一再低落,思维跑到九霄云外

 也无怨无悔,只因曾经沧海难为水

 《思念,总是在雨季》

 时间在变,季节在变,温度在变,心态不变

 相同的命运,相同的机遇与挑战,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经历

 一样的人生,异样的感觉,不一样的轨迹

 朋友一堆,围着炉子,吃着香喷喷的狗肉火锅

 谈笑无鸿儒,往来有白丁

 俗里俗气的,话不投机半句多

 默默之中,念想到远方

 幽默风趣,文质彬彬的他却不在

 一瞬间,令人如此心伤

 火热的激情荡然无存

 给他去的消息

 有时回,有时不回

 等到花儿都谢了

 早上起来,推开窗户

 天空下起了小雨

 窗台上都被雨淋湿

 恰好场天走在街道上

 菜农卷缩着身子,手冻得通红,脚冻得僵硬

 可还是喜笑颜开地面对顾客

 泥泞的山路肯定很滑

 考察旅游的计划落空

 打消预计他回家的念头

 走着走着

 不仅心头一暂

 思念,总是在雨季

 《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

 生活这杯美酒,一直在我们心间酿着

 包谷烧,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亲,那时我们初中一毕业就遥遥无期

 这么多年来,一直没谋面,甚是遗憾和愧疚

 没有通信,也不知晓彼此是何许人也

 那时喜欢你,却不敢表露,单相思

 样子傻乎乎的,有点呆头呆脑,只埋头苦读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冲锋有人陷阵

 单纯得只关心一日三餐能填饱肚皮

 为最大幸运

 就这样朦朦胧胧,白白地让岁月流逝了整整二十个春秋

 天长日久,终有好兆头

 我们的情谊僵持了将近一个世纪

 是那严格的义务教育限制了

 我们的交往

 那时荒废了多少甜言蜜语

 青春美貌时尚好时光

 而是无私地献给了

 山区教育事业,守在父母身边,不曾走远

 以孤独寂寞为伍

 倍受痛苦的煎熬

 还好,向故乡这部线装古书献上一份厚重的礼物

 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

 《中国,我的道德没底线了》

 中国,我的道德没底线了

 生活犹如行尸走肉,铜墙铁壁

 急功近利,思想空虚,无聊死了

 中国,我的道德没底线了

 物欲横流,金钱至上,不学无术

 鼓动吹嘘,是非颠倒,穷途末路

 中国,我的道德没底线了

 努力却付诸东流,文字再好也无用

 得道寡助,失道多助,孤独寂寞

 中国,我的道德没底线了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白手起家,精打细算,日理万机

 中国,我的道德没底线了

 不懂得知恩图报,如何把孝敬父母做得

 天衣无缝,供奉在香火上

 中国,我的道德没底线了

 生不如死,看破红尘,坦然面对

 严打老虎苍蝇,来势凶猛,害怕死了

 个人简历:

 郝珍昌,女,笔名:清不染尘,贵州思南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业余时间写诗,2009年开始发表诗文,有诗歌入选《千人诗歌

 精华卷》、《关雎爱情诗》、《屈原风》、《精典短诗当代方正》,《爱情宣言情诗经典》,有诗歌登载《中国诗人》、《贵州诗人》、《贵州都市报》、《梵净山》,《佛顶山》,散文登载《铜仁日报》等刊物,有故乡系列诗文登载《乌江文学》。有诗评入选《诗歌周刊》2014第126期,有多篇诗文登载《中国文学网》、《西部作家网》、《贵州文学网》。有散文获纪念《我与贵州故事》600年优秀奖,现任《江淮诗人》编辑,《龙底涛声》主编。诗观:在时间深处描摹生活的本色,扶持欣赏那些卑微的事物。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3406804080

 邮编:565109

 地址:贵州省思南县塘头小学

 邮箱:1193862225qq163com

 电话:13721575683

 请编辑老师指正为谢!

  诗歌散文毕业了篇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第一单元

 单元说明:

 本单元都是展示“生命的律动”的诗篇。这些诗篇所显现的生命形态,或如“天狗”般充满豪放的气势,或像“井”一样保持着“静默,清澈”的姿态,或如“春天”一般显示蓬勃的生机;或者表现为战士直面死亡的勇气,或者表现为船夫搏斗急流的坚韧。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领悟并品味这些诗歌所包蕴的生命内涵,进一步了解现代诗歌创作与诗人人格之间的关系,以及现代诗歌奇特的思维方式。

 学习目标:

 1、理解现代诗歌“生命的律动”的内涵。

 2、了解各篇课文所包含的人格魅力。

 3、结合课文,领悟现代诗歌的奇特的思维方式。

 4、体会诗的韵律和节奏,学习现代诗的朗诵。

 《天狗》

 教学过程:

 1、预习质疑及感悟:

 我的质疑:

 我的感悟:

 我的收获:

 2、含英咀华一言品评(这首诗我喜爱的诗句摘录及品评):

 我喜爱的诗句摘录:我的品评:

 3、问题探究:

 1、这首诗的中心意象及其特点?

 明确:中心意象:天狗

 特点:有气吞日月星辰的恣肆、凌厉、张扬自我、狂放不羁、气势磅礴

 2、请探讨本诗中心意象的深层意蕴。

 明确:“天狗”形象具有双重含义(象征意蕴),它既是一个五四时代追求精神自由与个性解

 放的大写的“我”(民族与时代新人)的象征,显示了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

 又是一个热忱、坦荡和叛逆的“小我”,是“大时代中诗人自我灵魂”的真实写照。

 3、简析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

 明确:①完全自由体诗形式(诗句是长短不一的,每一节的行数也不固定,且没有统一的韵

 脚)与诗歌展示的“天狗”形象和表现的思想主题相得益彰。

 ②修辞:拟人手法:使“天狗”形象的塑造能够生动地展现充满豪气的自我精神,也便于诗人进行富于想象力的夸张。

 浪漫主义的夸张:更好地展现天狗张扬自我、狂放不羁的个性。

 4、语言品味:

 品四类词:

 ①动词:“吞”“飞奔”“狂叫”“飞跑”等一系列富有动感、活力的动词,将“天狗”无所畏惧、狂放不羁、恣情宣泄的特点活脱脱地展现出来。一个勇往直前、尽情挥洒生命活力、书写全新生命篇章的崭新形象跃然纸上。

 ②“大”词:气势宏大,视野开阔

 ③反复词语:强调气势

 ④第一人称代词“我”《天狗》就是由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我”带动而完成的,整个诗篇的所有字句都听从“我”的召唤和推动,向前奔涌不止,这充分体现了五四时代的动的精神和诗人奔放的人格。

 闻一多将写诗比作戴着镣铐跳舞。鲁迅说,“诗须有形式,要易记,易懂,易唱,动听”。郭沫若不这么看,他说:“诗的精神在其内在的韵律”,即“情绪的自然消涨”,至于诗的外在形式,诸如语言之类则象衣服,“诗无论新旧,只要是真正的美人穿件什么衣裳都好,不穿衣裳裸体更好!”《天狗》就是郭沫若这一诗学观念的极端化创作,全然不讲诗歌的“形式”,丝毫不考虑诗句的“勇唱动听”,一任感情的渲泻,急不择言,信口开河。全诗二十九行,每行都以“我”起首,长短不拘,既单调又散乱,全然不理会中国读者低吟浅唱、一唱三叹的诗歌审美预期,通篇为高腔大嗓的狂呼呐喊,随兴陡然而起,兴尽嘎然而止!这种自始至终的单调句式反而增强了全诗一气呵成的整体连锁性,信口开河、不加打磨的粗厉语言反而强化、凸现了诗的力度,拒绝包装、径直袒陈的情感反而更易于与读者交流共鸣。这样,全诗浑然一体,如灼热的岩浆冲破地壳,火山爆发般喷涌不已;又如天山之巅暴发泥石流,汹涌澎湃、呼啸奔突,一泻如注,具有极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5、助读贴士:

 走近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号尚武,后以家乡大渡河及雅河的别称“沫水”和“若水”取笔名“沫若”。四川乐山人。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1923年,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卓文君》等。1928年流亡日本,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参加“左联”东京支部活动。1938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这一时期创作了以《屈原》

 为代表的六个历史剧。他还写了《十批判书》《青铜时代》等著作和大量杂文、随笔、诗歌等。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一、二、三届主席,并任中国***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新华颂》《东风集》《蔡文姬》《武则天》《李白与杜甫》等。有《郭沫若文集》(17卷)和《郭沫若全集》(其中文学20卷)行世。

 郭沫若是一位开风气之先的诗人,他的诗集《女神》应和着五四时期的狂飙突进精神,以饱满的激情书写了时代的青春和民族的新生。在诗歌观念上,他主张诗是诗人的自我表现,认为“诗的本职专在抒情”;他相信诗的灵感和直觉,提出“诗不是‘做’出来的,只是‘写’出来的”;他还强调诗的非功利性,但他承认诗所产生的客观社会效应。郭沫若开创了现代新诗的自由诗,他的不拘一格的诗歌体式对后世影响很大。

 背景解读

 1919年,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勃勃的生机。旧道德、旧礼教、专制政治与一切封建偶像受到猛烈抨击和批判,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与一切进步要求则得到热烈的崇尚与赞扬。倡导科学与民主,争取独立与自由,张扬个性意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改造旧的社会、建设新社会,成为时代的强音。

 6、荐诗交流:

 诗海拾贝(我喜爱的诗或诗句摘录):

 推荐理由:

 7、老师推荐的诗及一句荐评

 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

 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1920年1、2月间作

 (本篇最初发表于1920年2月3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

 一句荐评:

 这是一首饱含眷念祖国情绪的抒情诗。用诗人自己的话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心目中就像一位聪俊的有进取心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这首诗采取拟人的手法,用“炉中煤”的口吻向“心爱的人儿”祖国倾诉衷肠,抒发了对祖国的强烈热爱之情,表达了甘愿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井》

 1、预习质疑及感悟(仔细品读诗歌,并将你的疑惑和感悟写在下面):

 2、含英咀华,一言品评(请摘录出此诗中你最喜爱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3、问题探究:

 (1)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有孤独才能保持澄澈的丰满”的理解。

 参考答案:井被屏弃于温暖之外,孤独却满足于荒凉的寂寞,来自黑暗的地层却与无边的宇宙相联,被遗弃却默默承受,坚持自我,保持着静默、清澈、简单而虔诚的本性,井澄澈的丰满正源于对自己生命状态的坚守。

 (2)诗人赋予了“井”怎样的象征意义?

 参考答案:“井”象征着一种自我牺牲精神,井被温暖摒弃,却“保持永远澄澈的丰满”,也象征着崇尚个性的精神,一种坚韧、高洁的品格,它默默地“承受一切”,洗涤它们,“我将永远还是我自己”,它是旧时代一部分正直善良、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的写照。

 4、语言品味:

 请你找出本诗的韵脚,想想本诗在押韵方面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形式比较自由的诗,但严格地押了韵。如第一节“叶”“界”押韵,第二节“候”“忧”押韵,第三节“暖”“满”押韵,第四节“面”“烂”押韵,第五节“面”“联”押韵,均属于抱韵;第一至四节的韵脚不同,第六节“弃”“涤”“己”押韵,第七节“诚”“奋”“声”押韵,是为换韵;而第三节“独”与第四节“处”押韵,与各节内的押韵构成了交叉押韵的关系。

 5、助读贴士:

 九叶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曹辛之(杭约赫)、辛笛(王馨迪)、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湜、杜运燮、穆旦和袁可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它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在艺术上,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6、荐诗交流:

 诗海拾贝(课外诗歌摘录):

 推荐理由:

 7、老师推荐的诗及一句荐评

 燧石

 高伐林

 我棱角分明

 我没有金刚石和祖母绿雍容华贵

 也不如汉白玉或者翡翠典雅

 我不曾雕成印玺由诸侯拼命地争夺

 也不配戴在摩登女郎的纤纤手指

 或者在她们奶油般的脖子上悬挂

 我更比不上漂移的冰川砾石

  诗歌散文毕业了篇三:毕业了

 《毕业了》电视散文评论

 我们从迈进学校的那一刻起就意味这将要分别,我们将要毕业。我们期待着毕业同时我们又感伤着毕业。“毕业是一个沉重的动词,毕业是一个让人一生难忘的名词,毕业是一个感动时流泪的形容词,毕业是一个当我们孤独时带着微笑和遗憾去回想的副词。”毕业是我们在学校里的终点,同时毕业也是我们将要迈进社会的一个起点,电视诗歌散文《毕业了》导演用其浓厚的情感和一幅幅难忘的回忆画面定格了在大学校园里的美好回忆。

 导演用一男一女的画外音,分别诠释了男生和女生在大学里的回忆与经历。让我们更加贴切明了的看清楚了大学里男女生的经历,从大一到大四他们的所思所感所悟。导演在片中设置了4个片段来讲述大学的4年生活。流金岁月、梦开始的地方、朋友别哭、别了大学四,这四个片段加入片中让我们更加清晰有条理的感悟到了大学里丰富浓厚的感情色彩。从刚开始的走入校园憧憬大学生活,到与老师一起探讨课题,再到背着沉重的行李走出四年的青春校园,这样的结构设置让观众感受到了大学生活的自由、感受到了大学生活的压力、也感受到了大学毕业时的离愁别绪,更加丰富了观众的情感色彩。

 这部影评用舒缓的节奏和优雅深情的音乐诠释着大学的美好,青春的魅力。影片中导演运用大量抒情优美的音乐来表达感情。开头时,一首优美纯净的《栀子花开》把我们带入憧憬已久的大学校园中。期间运用了《爱的'代价》、《我的未来不是梦》等来表达大学生在大学时光时的追求和奋斗,期间又以《朋友》来表现大学生活期间师生之间以及与学校的情谊。最后以一首《祝你一路顺风》来表达同学之间的祝福以及老师对同学们的期待,让观众从音乐感受到离别时悸动的情绪。“真的、真的毕业了”这凝重的旁白配之于沉重而又催人奋进的音乐让观众心灵感受到巨大的情感冲击。正是有如此的音乐才让我们对片子回味无穷。

 在这部影片中的特写镜头的运用有很多,对大学校园里的各种花、风扇、风车、篮球的特写以及对自行车的特写表现出了大学生们的意气风发和激情活力。对众多的鞋的特写表现出了大学生们几年历程的艰辛。对火车的特写表现出毕业时的离愁别绪。另外,其中的倒镜头表现同学们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希望时光可以倒流。回忆时慢镜头的运用加之于明亮的光线表现出了对学校时光的美好回忆。最后以一个在人群中的拉镜头变为全景,暗示毕业生今后的生活将会在人群中穿梭。这变换的镜头给观众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使观众心里留下了优质的花感。

 深情而优美的画外音也是表现这部电视诗歌散文片的一个有力的表达情感的方式,在这部影片深情的旁白配优美的音乐让观众深入其境的感受到了大学生们面临毕业时的伤感,影片中同期声的运用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学生们在真正面临毕业时的伤感情绪。

 花开花落两无言

 ——浅析电视诗歌散文《毕业了》

 《毕业了》这部电视诗歌散文成功地将散文与电视艺术相结合,达到了诗歌的意境与电视作品的美学特征的完美结合,给人一种舒缓、淡雅、优美的感觉,使人自然而然地融入电视画面所反映的文学意境中,从画面到心灵的感知使人们能切身体会作品的制作意图之所在。

 电视散文是把电视与文学的微妙处表现的交响化而使人兴趣盎然,声画汇聚强化了情感的韵味。文学构思始终主宰着情感的流动,透过画面散放开来,赋予声画以灵魂。《毕业了》所带给大家的真是一种唯美的享受。

 一、多角度立体展现

 导演的镜头,在不同的角度对那些能够勾起观众回忆的事物进行了细致的描述,比如窗外的那只足球,用了俯拍,仰拍,平拍的角度,极尽可能地将其描述的完整,每一个角度的变化都如一滴甘露,它一点点地在观众心里最柔弱的地方滋生出一朵如青春般灿烂的花朵,花瓣一片一片地打开,随着镜头的推进及拉远,它开到了最盛,转而又一片一片地凋零。自习室里的场景,先是以主观的角度,让观众感觉自己融入了曾经那些记忆里,仿佛回到了自己坐在那里苦读奋战的日子,镜头拉远,一个全景,如即将离开时的回顾,镜头再拉远,便是出门之后无比留恋的一瞥,象征着真正告别了那段生活,然后走向未知的未来。一系列的摇镜头把要表现的全景一步一步地推向近景,在一些人物描写上给予了一些局部的特写。每个镜头的描写都是十分细致的,但是却不给人一种乏味,枯燥的感觉。从一些身边的点滴,对自己大学生活的流连忘返。曾经的校园,食堂,甚至是一条条自己曾经走过的小路都进行了拍摄。虽然没有故事情节在里面,但是却可以让人有种赏心悦目的意境。画面始终围绕着大学生活的一草一木,利用蒙太奇的手法不断变换场景,让我们在观看时更多的是一种美的享受。在拍摄的间隙可以让我们

 回想起来的也许是停放的自行车、放在窗台上的鞋子、校园里的公用电话、在照毕业的时每个人都带着喜悦的笑脸给我们留下的全是一些很美好的景象。十足可以看出拍摄者的心思是多么细腻。

 二、文字生动优美

 《毕业了》这部作品之所以会感动观众,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散文内容强大的感染力,简单的画面配合上感人至深的文字才能最能令人从平淡中得到启示。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大量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将大学生活清晰而完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一言一语仿佛一个个画面,将原来沉积在记忆深处的平凡而又不可或缺的生活细节挖掘出来,非但不让人觉得繁琐,反而更令人怀念,勾起回忆。所以,《毕业了》的成功之处首先就起源于散文的优美,才为拍摄提供了一个很有高度的平台,从而进行创作就更加游刃有余了。

 三、音乐运用恰切

 电视是声画的结合,所以电视散文作为电视节目的一种,也需要音乐作为画面的解说和搭配。《毕业了》这部作品的音乐部分主要由画外音和音乐两种形式对画面进行完善。轻轻的音乐伴着富有情调的朗诵,使散文的意境透进电视作品中,让观众感同身受。每段文字过后又有一首反映文字感情的歌曲,使得每一小段都能完整地呈现大学中每一阶段的生活,以及这段年华在毕业生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栀子花开》、《爱的代价》、《那些花儿》,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内容与画

 面和画外音的散文都堪称完美的搭配。画面里的花开花谢,就真的让观众觉得那些花儿,那些记忆,那些走过我们生命的人,都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静静地为我们开着,不知道他们在哪里,不知道他们还好不好。画面里记录着熟悉的,有代表性的事物,仿佛每一样上面都涂抹着那段难忘的青春。“那是年少时的梦吗?”或许吧,时光就在手掌里面悄悄地溜走了,曾经还怨它缓慢,当终点突兀地出现在眼前,才发现四年的光阴,快速到令人以为那是年少时的梦境。淡淡的忧伤,深深的不舍。音乐极强的感染力,便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但凡经历过毕业的人,都会在眼里蓄满了泪水,仿佛听到了这段青春的脚步声一般。一个优秀的电视散文,就是要运用电视所具备的声画结合的方式,让观众沉醉并感动,《毕业了》恰切的音画结合,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诗歌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诗歌作文 篇1

 处于懵懂的年华,

 处于忧虑的青春,

 学会不再苦苦的等候,

 不再傻傻的去追求。

 你在或不在,我都不再爱。

 你恨或不狠,我早已离开。

 心随风碎,花随风落。

 暧昧的沉思,败落的花季,

 我你都伤了彼此。

 望着高阔的蓝空,

 沾满细碎的云儿,

 那年的冬季,我们在浅笑。

 对着暖阳高歌,

 伸手拦着光线的去路。

 你我手牵手,漫步走。

 行径上,

 霜凉了我的脚,

 露湿了你的手,

 只为那开在冬季的紫花。

 如今,物是人非。

 花落也将爱情歼灭,

 不流泪,不挽留,

 离开不是伤害,只是冬季还记得你的气息。

 习惯依旧在,人已不爱。

 转眼是岁月的流逝,

 还恍惚记起,我们的点滴。

 这个冬季,只有我自己。

 花还是会开,湿了眼眸的是泪。

 屏息,不然呼吸触落泪滴。

 这年,悲伤过后的冬季。

诗歌作文 篇2

 温暖是冬日的炭火

 温暖是晨曦的一缕阳光

 温暖是妈妈做的厚棉袄

 温暖是爱的点滴珍藏

 温暖是黑夜的一盏灯

 温暖是雨后的一抹彩虹

 温暖是妈妈的微笑

 温暖是遮风挡雨的港湾

 温暖是细细的叮咛

 温暖是丝丝的牵绊

 妈妈,我想对你说

 感谢您,哄着我走进每一个甜梦

 感谢您,扶着我度过每一个春秋

 感谢您,把我儿时的梦想变成七色的万花筒

 感谢您,把我荒芜的心灵变成美丽的绿洲

 妈妈啊,我想对你说

 是您领着我迈过每一个路坎儿

 是您陪着我走过每一个黑夜

 妈妈啊,我想对您说

 您每一根纤纤的手指,都凝着无限的温柔

 您每一条细细的皱纹,都刻着重重的担忧

 您每一缕苍白的头发,都写着深深的辛苦

 妈妈啊,我想对你说

 鲜花可以枯萎,沧海可以变桑田

 您的爱,却永远留在我的心间

诗歌作文 篇3

 诗歌是诗人的语言,有时我们能读懂诗歌,有时却又摸不着头脑,让人费解。那是因为,诗歌有一种别样的美丽与哀愁。

 诗人大概是最为特别的作家了,他们自己有一片天地,容不得外人胡乱闯入。在那片或广大或狭小的天地中,他们随心所欲地恣意地表达着自己最强烈的感受。他们为真理而高歌,为真善美而呼吁,为不公而控诉,可悲的是,世上仅有少数人懂得他们的心灵。诗人自己知道得太多了,但又甚少有人知道他,所以,诗人是痛苦的,他们的每一刻都在挣扎中度过,所以,海子卧轨自杀了,顾城饮弹自尽了,可见,诗人本身就是令人哀伤的。

 海子说:“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他应该是流着泪写下了这句吧!他一无所有,全世界他最贫穷!“在春天,野蛮而复仇的海子/就剩这一个,最后一个/这是黑夜的儿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看哪,诗人多么疯狂,简直可以说是变态!一旦他们进入那个布满哀愁的房间,他们就永远的把自己锁在里面,再也不能出来!

 可是诗歌中也不全是哀愁!偶尔我也能窥见一些美丽的诗句,欣喜若狂。是有这么一群诗人的,他们摇身一变成了画家,用最最怪异的颜色,线条描绘这个世界,他们的爱人。“行云接受远天的邀请/风筝飞出公寓/杜鹃烧红了山岭。”这是这一类诗人眼中的春天,可爱得让人心中温暖,还有“蜻蜓结伴到路上欢迎/一只野兔蹲伏草径,竖耳/倾听,迟到的脚步声走近走近……/被东风吹暖的湖畔/阳光晒绿的桦树林/鹳鸟们不耐等待,相继/逸出云山荡漾的倒影。”我坚信,诗人,这一类诗人活在春天,他们对春天的世界无限怜爱,使得诗歌又有了美丽的一面。美丽的诗歌与哀愁的诗歌是两个极端吧!

 转念一想,大概诗歌因美丽而哀愁,又或是因哀愁而美丽吧!也许这诗歌的美丽与哀愁是无需明划界限的,诗歌美丽并哀愁着。

诗歌作文 篇4

 如梦昨天,过往如烟

 我在现实间

 做天涯游子,放荡羁客

 你是梦中菩提化身的少年

 清婉如斯,薄凉如斯

 不知何时何日

 你开始出现

 在每日的梦境

 你打坐

 细数或扫菩提几许的落叶

 我饮茶

 捡拾树下风儿吹落的菩提子

 我在现实游离

 你是梦的知己

 是身处两个世界

 似乎完全不会交集

 偶尔有心情

 你也会泡壶茶

 和我一起

 望着远方思绪迷离

 然后不知哪一天起

 你开口和我谈起很多事

 才发现相知恨晚

 心中浮现

 是莫名感动

 你懂了我,我懂了你

 我在梦外,你在梦里,难得知己,相知相惜

 许是两个世界

 跨越时空的联系

 你爱断桥

 想撑着一把青伞伫立

 我说不如让梦境变为西湖断桥模样

 此后

 有你的梦里都是烟云雾雨

 我在一处凉亭

 饮茶,靠着那株不变的菩提

 看你举着青伞,在断桥伫立

 我有时也会举伞

 端上清茶陪你一起

 会是永远吗

 我问

 我垂眸

 你不语

 没有人能许诺永远

 那只是誓言中幻想的一厢情愿

 你说尽力

 又过了不知多久

 现实中的我终于去到断桥

 举着一把青伞

 那里没有凉亭菩提

 没有清茶没有你

 只有那迷离的烟云雾雨

 最后,在某一天

 你慢慢走远

 消失在那日的梦

 再不出现

 留给我一句抱歉

 梦里是依旧的断桥

 依旧的青伞

 依旧的菩提凉亭

 依旧的清茶和依旧的我

 依旧的烟云雾雨

 只是失了你

 从前的从前

 举过一把青伞

 桥上云水生寒

 是昨天还是几天

 我们还步履姗姗

 举步同肩

 朦胧水色望不到边

 似乎不用说

 大家都懂

 欢喜,忧愁,哭了笑了

 不知如此能不能一直到永远

 没有答案

 现在的现在

 我只是坐在凉亭

 默默地看

 却不敢再上断桥一点

 桥上人迹淡淡

 不知道

 断桥朦胧入谁家眼

 桥上人烟入谁家梦间

 归人觅不见

 曾经繁华今也沉淀

 无干时间沧海桑田

 我只愿把悲伤掩在心底

 无论人情薄凉冷暖

 翘首以望

 世事无常

 光阴灭换

 我叩响深深庭院

 无奈锁上多少重门半掩

 挥手再见

 誓言里的永远

 断桥青伞

 我不去断桥好多年

 抱歉梦里的少年

 河间败荷香已残

 青伞遗留着几季时间

 搁置,锈迹斑斑

 再不复从前

 桥段肠断

 人烟聚散

 断桥青伞

诗歌作文 篇5

 四季,非常美丽。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在四季上做了手脚,让四季五彩斑斓。

 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她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很漂亮,也很忧伤。总是哭着到天空爷爷那儿告状。让白云叔叔那下一场雨,平息“民愤”

 夏天,是一个晴空万里的季节。他像一个有活力的男孩,不惧炎热。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用她那轻飘的衣袖,退去夏天的炎热。却捧起沉甸甸的果实献给人们。

 冬天,是一个白雪皑皑的季节。像一个魔术师,帮炽热的大地穿上白色的裙子。

 四季真是五彩斑斓啊!

诗歌作文 篇6

 是春风化雨的柔情

 是鲜花灿烂的绚丽

 阳光下我们共同沐浴

 月色中我们一起漫步

 同一方热土让和谐延续

 同一个家园把和谐凝聚

 是姐妹情深的呵护

 是和睦相处的花束

 新理念送来世纪祝福

 和为贵铺就温馨之路

 同一首歌共奏和谐曲

 同一片天共抒和谐舞

 啊,和谐,最具人情味的词语

 千百年把传统美德传递

 祈祷你,祝福你,歌颂你

 你使民族情结更加美丽高三同桌

 我曾作别了很久的日子数年,

 却不曾忘却了记忆。

 因为一声声的叫唤,

 犹如昨天一样的清晰。

 (一)

 或许,你还是短发般飘逸;

 或许,你已经挽起了衣袖;

 或许,清香正化作一股悠闲,

 你——温柔作揖。

 倘若是一个故事,

 你我都做了主角。

 倘若是一处折子戏,

 你我都碾却红尘。

 倘若是一部没有后续的**,

 你我都成了遗留的猜测。

 倘若是一曲歌谣,

 你我都如同跳动的音符。

 我该怎样去思想,

 哪怕无风浪三丈。

 我该怎样去描写,

 几百个日子的激昂。

 离别,终究是离别,

 可明天,世界只这么大,

 我们一样会偶遇在某个城市的角落,

 如同八年前的相识。

 (二)

 短暂不代表浅显,

 我们一样是深深的怀念从前。

 哪怕只几十个日夜,

 却还是维持了数年。

 因此——

 花落了不代表不再开;

 雨停了不代表不再来;

 只是——

 哪些歌让你叹息?

 哪些生活让你爱怜?

 哪些曾经的场面,

 还有哪些流过的辛酸,

 在腐蚀着现在的幸福和美满?

 我们都明白,

 道理是那么简单。

 如果一把尺子能敲醒,

 我何怕再同桌二十年?!

  同窗情

 互守相望义无双,胜却骨肉情满腔,同窗共苦共甘悦,胞藏道合同名扬

 大概意思,相互观察保护的情义在世界上没有第二个 比亲生骨肉还亲密的情义灌满了我的心怀 我俩同学的情分是同甘共苦啊 我俩心里藏的是志同道合的梦想一起扬名天下诗歌的前四个字,互胜同胞。

  同桌

 从远方走到一起我便结识了同桌的你你是个活泼的女孩洋溢着青春气息我是个忧郁的男孩封闭了本该快乐的自己你说我活得很累没有一点朝气还劝我跟过去再见开拓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我说你说得对我会做回自己认真面对生命的每一天因为人生像太过短暂的戏你望着我我望着你我从你明亮的眸子里读懂了真诚你也一定从我带笑的眼睛里明白了什么是纯洁的友谊同桌的你同桌的我彼此珍惜共同生活的日子今生永恒的记忆

诗歌作文 篇7

 我一直觉得诗歌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可能是经过诗人特殊加工和装饰的话语,这是一种“叙述”。叙述,是一种叙事和抒情。诗歌的思想之光一直在呈现,因为它是在叙事,用独特的视野进行叙述,叙述恰恰是一种话语,话语只要一出来,就必定有其内在的思想,在流动着。叙事,是对事件发生的过程的叙述。因此,任何叙事都是一种有限的叙事,都是一种历史的叙事。如果没有叙事,我们根本就无法理解世界,或者拥有对诗歌的认同感。可见,叙述是我们理解世界,理解个人情感以及所有事物的一种方法。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叙述的工具。这叙述有其局限性,永远只能叙述已经过去的事件。现在,不过是过去的一种重复,诗人的目的也许只是重建那个轮廓,还原当初的一些细节,不一定要非常清晰。

 优秀的诗歌,应该是自然地从人心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其根基固定于极其普通的人性。这种极其普通的人性才是诗歌的最重要的同化力量。诗歌,是一种对话或者对话的权利。这可能是诗人对世界,对万物,对人类或者对自己进行的一场对话的痕迹,结果和交流。这种对话可能有一种“物我交流”的倾向。这种对话往往从情感从手,经过话语到达自己本身的目的。很可惜,这种对话或者这种对话的权利,正被一部分诗人所垄断。所以,笔者觉得应该在宽容,平等和自由的原则之下,进行对话,使用这种对话的权利,容忍多向度的更加宽阔的对话,承认其平等性和合法性,倾向于话语之间的交流以及沟通。只有连续不断地对话,和使用这种对话的权利,才能使这种对话充实并深度起来。对话更是一种交流,是一种话语和一种或多种话语的交流,是一种立场和一种立场或多种立场的交流,是一种思想和一种思想或多种思想的交流。诗歌,本身就是一种对话,是诗人和自我的“潜在性的对话”或者一种物我的或与他者的对话。

 我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一个“口语”诗人。因为我写东西的时候,总是先经过嘴唇读出来,才写在笔下的。我一直把诗歌看成是对话,是对内心,对我的父母,对这个世界,对我的妻子,对万物或对自己进行的倾述,缓缓的,就像在和一个最为熟悉的朋友幸福地交流,讲最为普通的家常话。平常的话语中蕴含着我最为炽热的情感。我一直在说:平凡才能高贵,没有高度才是一种高度。诗人就是一个永远都在路上,一直都在思考着的生命的个体。这种个体有其敏锐的感触能力,可以创造出独具自己个性的诗形。诗歌,无所谓好坏。诗歌只和诗意深入挖掘的深浅的程度和对某些细节的处理上的经验高低有关。一个好的诗人,可以用极其平常的话语创造出那种能认人为之灵魂震颤的作品和效果。我所知道的安徽诗人,《诗歌月刊》主编王明韵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过马路时。你要左右看一看/如果有盲人/你一定要搀扶着他/让不幸的人/也有一个平安的人生”--《北京地理:写给女儿》,“车过符离集/离家越来越近了/我不能下车/家在面前一晃而过/铁轨噙着热泪/迟迟不肯落下来/我的白发母亲/正倚门而立/她七十三岁了”--《车过符离集》。这样的诗句,平常中却带有一种可以把人内心剖开的同化的力量,让人细细品味后,久久陶醉,并为之感动。是的,王明韵和郁葱二位诗歌刊物的主编,是我最尊敬的二位诗人。他们都在用心写诗,他们都在用自己的作品来证明他们存在的价值和自己对诗歌独特的人文的理解。不像某些人,一味地炒作或者践踏诗歌的神圣。笔者认为,好的话语是极其平常的,平常的人人都能够懂,也能够在诗人的带领下进入,只是他们没有能写出来。这是一种人人心中都有,就是无法表达出来的话语。这种话语通常带有那种能够让人产生认同感的力量,容易让人被诗人在诗歌中所散布的情感所同化,融化和量化。所以,和情感的自然流露相比,技巧是次要的。

 在我的意识中,我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我有着对生命最为深刻的体验。我觉得我或者我的诗歌或者我的村庄,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一种真诚的理解。人的经验不具有“同一性”或者“相同性”。诗歌的创作就是自我的对话,也是在他人的阅读当中和他人进行的对话和交流。这是叙述的目的。创作,就是“反刍”,我记不清这是谁说过的话了。既然诗人使用的是词语,那么就必定有其“内在的节奏”。写作,是一种自由和回忆矛盾的融合。只有在写作的过程中,时间才可以回过头来。回忆,是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情感。周作人说:““自我表现”,“个性”,“自由”是写作的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与其说诗歌是情感,还不如说诗歌是认识自我,寻找自我,或认识这个世界,证明自身存在的一种微弱的力量,环绕着生命,装饰着生命中所经历的一切。这是一种“单纯”,正是这种“单纯”从抽象中被剥离出来,让人在诗性中得到一种统一和形而上的存在的意义。

诗歌作文 篇8

 每当想起那个星期五,我就会想起那个热烈的诗歌朗诵大赛。

 那是一个晴朗的下午,叶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了一场诗歌朗诵大赛。

 比赛还没有开始,同学们就在各自准备着要朗诵的诗歌,有人准备着《咏柳》、有人在准备着《蜂》,当然,最多人准备的时那首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而我也不例外。

 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二号选手站到了台上,口里朗诵着《蜂》,手里做着动作。尽管他朗诵得不是特别好,但还是迎来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满堂喝彩。

 气氛仍然是那么热烈,不知道朗诵了多少位选手,只知道我们的手已经拍红了,仍在热烈的拍。

 到了陈相文朗诵诗歌了,他走到了讲台上,背起了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突然,他好像被鱼刺刺了脖子,在台上憋红了脸,过了一会儿,他又继续背下去,不过没多久,又停下来,低着头。顿时,全班哄堂大笑起来,陈相文终于准备好了,这回他成功地朗诵完了整首诗,大笑着走下台来。“哎呀,糟了,光顾着看着同学们的表演,都忘了背诵自己的诗歌了!我想。我的心顿时咚咚直跳,急忙开始背起诗来。

 上一个同学朗诵完了后,我战战兢兢地走上讲台,朗诵起来。突然,我的脑子一片空白,刚刚还背得好好的,现在却一个字也想不起来。多亏了同学们的提示,我才完完全全地把下面的内容朗诵完,我的心从天上落到地下,顿时放松了许多。

 过了大约二十分钟,朗诵回终于圆满结束,全班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虽然那场诗歌朗诵会已经结束了,可我仍然记得那场热烈的诗歌朗诵会。

诗歌作文 篇9

 诗歌,是中华古典文化宝贵中的瑰宝,无论是谁,都能吟诵那么一两句。可见,诗歌已经完全走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给养。

 记得我刚识字那会儿,妈妈就买来一张大卡片,上面印着的正是骆宾王的《鹅》。从那以后,妈妈便每天都让我看看拼音读一遍。熟能生巧,一个星期过去了,一开始连读都读不好的我,竟已经能背出来了。“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之后的一个多月里,家里但凡来一个客人,妈妈就会让我来“炫技”。在诗歌的世界中,我充分感受到中华民族诗歌之美。

 那时的我才上幼儿园,所以每当我学会一首诗,妈妈就会给我一元钱做奖励。上了一年级的我依旧认为会得到嘉奖,格外卖力地去背诗词。却不想,这一“卖力”,就使我深深迷恋上它们。

 这些为诗词出的力,不仅使我的大脑库有了一些“积蓄”,也使我的知识宝库有了更多拓展。

 清代诗人钱鹤滩的《明日歌》,告诫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今日的事情一定要今日做完,切勿拖到明日,否则,这些事情就会越积越多,最后怎么也做不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至真的道理。

 除了珍惜时间,诗词也教会我很多人生哲理。“人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宋代词人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发表了自己的人生观:活着,当做人中的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唐代诗人杜荀鹤在《小松》中告诉我们:即使是最不起眼的小草,只要通过努力,便能成为高大粗壮的“凌云木”……

 诗词,使我们的精神世界丰富,使我们的生活不再乏味,使我们的情操更加高尚!

诗歌作文 篇10

 在校园中学习和生活着

 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和美丽

 小草探头带出泥土的芬芳

 紫荆把全身涂满嫣红

 垂柳枝头摇摆春天的舞姿

 玉兰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即便花落

 也只能带走你所有的忧伤

 剩下果实快乐的成长

 即使叶黄

 也只能感谢秋天

 秋去冬来孕育下一次的梦想

 满眼都是朝气蓬勃

 入耳皆是琅琅书声

 和年轻的孩子们在一起

 生活

 一直充满春的呼吸

 美丽着幸福着

 在我的春天我的校园

10首经典爱情诗词,从相遇到白头,读千遍万遍也不厌倦!

《诗经·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你将木瓜投赠我, 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 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 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阵阵,

夏雨雪,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上天呀!

我渴望与你相知相惜,

长存此心永不褪减。

除非巍巍群山消逝不见,

除非滔滔江水干涸枯竭。

除非凛凛寒冬雷声翻滚,

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纷飞,

除非天地相交聚合连接,

我才敢将对你的情意抛弃决绝!

此诗自“山无陵”一句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情,充满了磐石般坚定的信念和火焰般炽热的激情。

10首经典爱情诗词,从相遇到白头,读千遍万遍也不厌倦!

《蝶恋花》

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我伫立在高楼上,细细春风迎面吹来,极目远望,不尽的愁思,黯黯然弥漫天际。夕阳斜照,草色蒙蒙,谁能理解我默默凭倚栏杆的心意?

本想尽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当在歌声中举起酒杯时,才感到勉强求乐反而毫无兴味。我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

国风·郑风·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女说公鸡已打鸣,男说天色尚未明。你快起来看天空,启明星儿亮晶晶。鸟儿空中正飞翔,射些鸭雁给你尝。

射中鸭雁拿回家,做成菜肴味道香。就着美味来饮酒,恩爱生活百年长。你弹琴来我鼓瑟,夫妻安好心欢畅。

知你对我真关怀,送你杂佩表我爱。知你对我多温柔,送你杂佩表我情。知你对我情义深,送你杂佩表我心。

此诗是一首极富情趣的对话体诗,通过夫妻对话的形式,表现了和睦的家庭生活以及夫妻间真挚的爱情。对话由短而长,节奏由慢而快,情感由平静而热烈,人物个性也由隐约而鲜明。诗中除夫妻对话,还有诗人旁白,整首诗就像一幕短剧,生动逼真,情趣盎然

《点绛唇》

宋·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荡罢秋千起身,懒得揉搓细嫩的手。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她身上的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

突然进来一位客人,她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抽身就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她含羞跑开,倚靠门回头看,又闻了一阵青梅的花香。

此词描述少女的天真情态,上片写主人公下了秋千以后的情景,下片写主人公在来客忽至的羞赧情状,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

10首经典爱情诗词,从相遇到白头,读你千遍万遍不厌倦!

《离思五首·其四》

唐代: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

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于回头一望,这也许是因为修道,也许是因为你的缘故吧。

诗人借“沧海水”、 “巫山云”这世间绝美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爱妻坚贞不渝的感情,表现了夫妻昔日的美好感情。

《画堂春》

清 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明明是一生一世,天作之合,却偏偏不能在一起,两地分隔。整日里,相思相望,而又不得相亲,枉教得凄凉憔悴,黯然销魂。不知道上苍究竟为谁,造就这美丽青春。一为裴航,乞浆蓝桥,而得妻云英;一为嫦娥,窃不死药,而飞奔月宫。如果能够像牛郎织女一样,于天河相见,即使抛却荣华富贵也心甘。

《长命女·春日宴》

南唐·冯延巳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

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

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风和日丽的春天,摆起丰盛的酒宴。一杯美酒一曲歌呵,拜了又拜许三愿:一愿郎君你长寿千岁,二愿我身体永远康健,三愿我俩如同梁上燕呀,双双对对,幸福无边。

这首词赠给丈夫,表达了一个贤淑妻子对丈夫的忠贞和“岁岁长相见”的真挚愿望。

10首经典爱情诗词,从相遇到白头,读你千遍万遍不厌倦!

《摸鱼儿·雁丘词》

金 元问好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天啊!请问世间的各位,爱情究竟是什么,竟会令这两只飞雁以生死来相对待?南飞北归遥远的路程都比翼双飞,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旧恩爱相依为命。比翼双飞虽然快乐,但离别才真的是楚痛难受。到此刻,方知这痴情的双雁竟比人间痴情儿女更加痴情!相依相伴,形影不离的情侣已逝,真情的雁儿心里应该知道,此去万里,形孤影单,前程渺渺路漫漫,每年寒暑,飞万里越千山,晨风暮雪,失去一生的至爱,形单影只,即使苟且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此词是词人为雁殉情而死的事所感动而作的,寄托自己对殉情者的哀思

《白头吟》

汉·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爱情应该像山上的雪一般纯洁,像云间月亮一样光明。

听说你怀有二心,所以来与你决裂。

今日犹如最后的聚会,明日便将分手沟头。

我缓缓的移动脚步沿沟走去,过去的生活宛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

当初我毅然离家随君远去,就不像一般女孩凄凄啼哭。

满以为嫁了一个情意专心的称心郎,可以相爱到老永远幸福了。

男女情投意合就像钓竿那样轻细柔长,鱼儿那样活泼可爱!

此诗通过女主人公的言行,塑造了一个个性爽朗,感情强烈的女性形象,表达了主人公失去爱情的悲愤和对真正纯真爱情的渴望,以及肯定真挚专一的爱情态度,贬责喜新厌旧、半途相弃的行为。

1、沁园春 雪

知识目标:1、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能力目标: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教育目标: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课文

2、让学生谈谈对这首词的初步理解。

二、题解与背景

本文体裁词。词又叫诗的别体,长短句。沁园春,词牌名。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各写什么?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 下片:纵论历代英雄

四、研究下列问题

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2、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了什么?(长城、黄河、山脉、高原 )

这些景观大势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是实写。

3、哪几句是虚景?

4、你认为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哪些?以静写动的句子是哪些?(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5、在下片中,能起到领起下文的字是?它领起哪些句子?(惜)

6、如何理解本文的言主旨?

诗人描写北国雪景,有雄壮之气势,豪放的风格,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现了诗人豪迈的胸怀。

五、重点词句子的理解。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含义。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的作用。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3、结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何寓意?

只有今天的一代英雄人物,才能使多娇江山完全称意。这是对一代新人的呼唤和企盼。

六、作业。背诵这首词。

〔补充资料〕

〔顿失滔滔〕这里指黄河因冰封而立刻消失滚滚的波浪。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rào饶)〕红日和白雪互相映照,看去好像装饰艳丽的美女裹着白色外衣,格外娇媚。

〔竞折腰〕折腰,倾倒,躬着腰侍候。这里是说争着为江山奔走操劳。

〔秦皇汉武〕秦始皇嬴(yíng盈)政(前二五九——前二一○),秦朝的创业皇帝;汉武帝刘彻(前一五六——前八七),汉朝功业最盛的皇帝。

〔略输文采〕文采本指辞藻、才华。“略输文采”,是说秦皇汉武,武功甚盛,对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

〔唐宗宋祖〕唐太宗李世民(五九九——六四九),唐朝的建立统一大业的皇帝;宋太祖赵匡胤(yìn印)(九二七——九七六),宋朝的创业皇帝。

〔稍逊风骚〕意近“略输文采”。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天骄〕汉时匈奴自称为“天之骄子”(见《汉书•匈奴传》),后以“天骄”泛称强盛的边地民族。

〔成吉思汗(hán寒)〕元太祖铁木真(一一六二——一二二七)在一二○六年统一蒙古后的尊称,意思是“强者之汗”(汗是可汗的省称,即王)。后来蒙古在一二七一年改国号为元,成吉思汗被推尊为建立元朝的始祖。成吉思汗除占领中国黄河以北地区外,还曾向西远征,占领中亚和南俄,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只识弯弓射大雕〕雕,一种属于鹰类的大型猛禽,善飞难射,古代因用“射雕手”比喻高强的射手。“只识弯弓射大雕”,是说只以武功见长。

2、雨说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教学目标

1.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2.理清诗人的创作思路和诗歌的结构,体会诗歌形象的逐层勾勒和作家情感的逐步展现。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4.通过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5.通过学习诗作,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第一课时)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而诗人郑愁予的寸却获得了一种生动活泼的灵气。

1作家简介

郑愁予是台湾诗人,本名郑文韬(tao),祖籍河北,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

童年时他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大江南北;抗战期间,他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在逃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舛9年随家人去台湾,一面学习,一面写作,并受到纪弦的赏识,1955年他毕业于中兴大学法商学院,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提问学生“雨说”它在诗中出现了几次。以此引导学生理出诗作结构,并和学生一起为诗作的四个部分命名。

a.第一部分:(一至三节) 雨的到来

b.第二部分:(四至五节) 雨的邀请

c.第三部分:(六至八节) 雨的来意

d.第四部分:(九节) 雨的祝福

4.提问:诗作是第几人称写作是什么修辞手法

是第一人称写作,是拟人的修辞手法。题目是“雨说”,因此全诗都是用雨的口吻直接叙述,直接抒情。

5.提问:在第一节到第五节中出现过哪些景物

合作讨论,找出第一节到第五节出现的景物:田圃、牧场、鱼塘、小溪。

6.说明诗作开篇点题,雨在大地的期待中到来,第一节描绘了大地枯旱的景象:田圃荒凉,种子禁锢;牧场枯黄,牛羊绝迹;鱼塘低浅,游鱼缺水;小溪干涸,水落石出。

在教师的讲解中,想象缺少雨水滋润的大地的景象,体会春雨来临所带来的生命气息。

7.概括出诗中雨到来之后大地的景象。

合作讨论,概括雨来临后大地复苏的景象:田圃泥土润如油膏,牧场新苗添绿,池塘鱼儿欢腾,溪水叮咚流淌。

8、齐读第1-5节

提问:雨让大地生气勃勃,那么在诗人笔下,雨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来描述。

可以结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和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的内容。

回答提问:视觉上,“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表现雨的细密;听觉上,“走得很轻,而且温声 细语的”,表现雨的淅沥;触觉上,“亲一亲”,表现雨的轻柔……

(第2课时) 教学步骤

1.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作,可选择集体、个别、自由朗读的方式。要求:字音要读准;停顿要恰当,句子的层次要分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倒字。

2.在大地的期待中,雨悄然来到,为万物带来了勃勃生机。提问:雨的家乡在哪里它是怎么长大的

雨的家乡在遥远的地方,它是在“自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认真听教师的讲解,领会“白云”和“笑着”的深刻含义。(白云是自由的象征,雨在白云中孕育,自由、幸福地成长。)

3.提问:雨做了这一切,它的来意是什么

它的来意是“教你们勇敢地笑”。引导并点明寓意:雨希望孩子们能够冲破束缚,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

4.讲解并提问:第三部分描写了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见到春雨后“笑”的场面,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柳条儿“笑弯了腰”,石狮子“笑出了泪”,小燕子“笑斜了翅膀”,旗子“哗啦啦地响”。

5.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理解“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这句话

雨的到来给万物带来欢笑,雨是自由和快乐的代言人,因此,只要孩子们能够勇敢地用笑声表达出追求幸福、快乐的愿望,大地就有希望了。

6提问:最后一节诗中哪些词句暗示了雨的命运

“不再回去”、“快乐地安息”都表明了雨的命运。

7.提问:雨的祝福是什么如何理解

雨的祝福是孩子们“吃着苹果擦着嘴”,意指享受到自由和幸福的生活。

8.讲解诗歌的寓意:

诗人借雨融入大地的现实,赋予雨以象征意义——牺牲自己的生命,为孩子们带来追求自由、幸福的信念和理想。

本课总结

本诗于1979年创作的自由体新诗。全诗共九节,以题目“雨说”开篇,并通过“雨说”的反复,贯穿诗篇,形成前后呼应的结构。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雨以说话能力,采用第一人称与儿童对话,塑造了~个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的形象。全诗洋溢着轻松愉快、清新活泼的气息。通过这首诗作的学习,大家应该初步了解自由体新诗的特点,感受到诗人深厚的古文功底和对现代性创作技巧的把握。

作业:

1、 熟读并朗诵诗歌。

2、 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3、星星变奏曲

教学目标:1、朦胧诗的特点及背景 2、理解“变奏曲”的含义

3、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义 4、珍惜美好生活

重点难点:暗喻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题解与导入

大家都学过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热闹自由的天上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朦胧诗

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作者江河,是变革时代的中国新文学史上的“朦胧诗”运动的主将之一。

(放录音带)

三、读诗歌,整体感知、讨论

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

四、问题研究

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这是借用音乐术语来说的,它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

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如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就不同了。(句式、词语)这种情形如同音乐,两段录音曲在保持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出现一点变化。

2、诗中多用比喻,理解一些句的寓意:如:“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五、练习:根据练习三要求写几句诗。

练习二:

1、“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2、这是将“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形成类比联想,以想像中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景象与缀满繁星的景象类比,使人意会到令人向往的诗一般的生活境界。

3、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4、外国诗两首

蝈蝈与蛐蛐

济 慈

教学目标: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3、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4、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再向大家介绍一篇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板书)创作的十四行诗《蛔蝈与蛐蛐》(板书)。

二、教读新课。

1.指名朗读这首诗。正音。

2.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补充。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 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2673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