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河是庄严、肃穆的,而多瑙河则有着太多的浪漫与希冀。然而,多瑙河从不曾沉睡,它的美丽在于它的沉稳与宁静,以及一些浮萍的流动。从一出生,约翰·施特劳斯身上流的音乐家的血液就注定了他一生要与音乐为伴。在世界音乐史上,约翰·施特劳斯的名字早已随着《蓝色多瑙河》的流淌不息而成为一个永恒的记忆。蓝色的多瑙河水早已随着每个新年的第一声钟响流进了世界上每一个热爱音乐的人的心中。
《蓝色多瑙河》作于1866年。当时,约翰·施特劳斯任维也纳宫廷舞会指挥。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的指挥赫尔贝克约请约翰·施特劳斯为他的合唱队写一首合唱曲,这时的约翰·施特劳斯虽已创作出数百首圆舞曲,但还没有创作过声乐作品,这首合唱曲的歌词是他请诗人哥涅尔特创作的。
1867年,这部作品在维也纳首演。因为当时的维也纳在普鲁士的围攻之下,人们正处于悲观、失望之中,因此作品也遭到不幸,首演失败。直到1868年2月,约翰·施特劳斯住在维也纳郊区离多瑙河不远的布勒泰街54号时,把这部合唱曲改为管弦乐曲,在其中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并命名为《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这部乐曲同年在巴黎公演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仅仅几个月之后,这部作品就得以在美国公演。顷刻间,这首圆舞曲传遍了世界各大城市,后来竟成为作者最重要的代表作品。直至今日,这首乐曲仍然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在每年元旦维也纳举行的“新年音乐会”上,本曲已经成了保留曲目。
这支乐曲由序奏、5个圆舞曲和尾声组成。序奏开始时,小提琴在A大调上奏出徐缓的震音,好像是多瑙河的水波在轻柔地翻动。在这个背景上,圆号吹奏出这首乐曲最重要的一个动机,它象征着黎明的到来。第一圆舞曲描写了在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第二圆舞曲首先在D大调上出现,巧妙而富于变化地描写了南阿尔卑斯山下的小姑娘们,穿着天鹅绒舞裙在欢快地跳舞,突然乐曲转为降B大调,富于变化的色彩显得格外动人。第三圆舞曲属歌唱性旋律,这段音乐采用了切分节奏,给人以亲切、新颖的感觉。第四圆舞曲在开始时节奏比较自由,琴音上行的旋律美妙得连作曲家本人也很得意,仿佛春意盎然,沁人心脾。第五圆舞曲是第四圆舞曲音乐情绪的继续和发展,只是转到A大调上。起伏、波浪式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在多瑙河上无忧无虑地荡舟时的情景。接下去的部分,是全曲的高潮和结尾。
乐曲的结尾有两种,一种是合唱型结尾,接在第五圆舞曲之后,很短。另一种是管弦乐曲结尾,较长,依次再现了第三圆舞曲、第四圆舞曲及第一圆舞曲的主题,最后结束在疾风骤雨式的狂欢气氛之中。
《蓝色多瑙河》是19世纪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经典作品。乐曲以优雅华美的音乐语言描绘了多瑙河美丽旖旎的自然风光,充分表现出维也纳人民对故乡和生活的热爱。作品是一首典型圆舞曲风格的管弦乐作品,以具有旋转舞步的快速律动为特征,全曲由序奏、五段圆舞曲和尾声组成。序奏宁静舒缓,五段圆舞曲欢快活泼,感情热烈饱满。尾声则再现了圆舞曲部分和序奏的音乐主题,最后在一段狂欢的旋律中结束。
蓝色的多瑙河听后感
对于古典音乐,我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文盲”,但“文盲”的我听完这场音乐会第一种感觉就是气势磅礴,引人入胜。寥寥几个奏乐手竟能把每一个音符以熟练而精湛的演奏,深深映入听众的脑海中。让听众在古典音乐旋律的海洋中漂浮,让每一个人都陶醉在优美的曲调内,让听众与音乐融化在一起。
圆舞曲是舞曲中最流行的一种,他所伴奏的圆舞又叫华尔兹,就是旋转的意思。这种圆舞最早是奥地利山区的一种三拍子民间舞蹈,节奏分明,曲调优美,后来成为深受人们欢迎的音乐体载。
小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写了许多不同风格舞曲,人们都被他那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吸引。就是他那首《蓝色多瑙河》让我亲身体会到古典音乐的神奇魔力。听完之后,心中早有无数的感情不吐不快。
文学赏析
这部乐曲同年在巴黎公演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仅仅几个月之后,这部作品就得以在美国公演。顷刻间,这首圆舞曲传遍了世界各大城市,后来竟成为作者最重要的代表作品。
第一段的主题素材来自引子的动机。第二段由小提琴和木管在高音区断奏,充满喜悦,活泼而轻快。这首乐曲仍然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在每年元旦维也纳举行的"新年音乐会"上,本曲甚至成了保留曲目。
迷恋《蓝色多瑙河》
人生的美丽应该怎样体现才最完美?在夜色里仔细倾听蓝色多瑙河的声音,沉稳、细腻却又令人不自觉陶醉其中。在那多瑙河边,在那条因为蓝色而美丽的多瑙河边,你是否想起了什么?静静地躺在多瑙河温暖的怀抱里,我感觉到了,蓝色多瑙河有一种最深沉的美丽,我欣赏这样的一种蓝色的美丽,于是我想起了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
我爱湛蓝的天空,爱她的晴朗,爱她的明快;我也爱蔚蓝的海洋,爱她的广阔、爱她的深沉;我更爱那条常在我心中奔腾流淌的蓝色的多瑙河。那还是几年前,我曾告诉过一位同学,我喜欢蓝色,他当时便警告我说,蓝色代表着忧伤,你可得当心点,我还没来得及当心,忧伤便找到了我。高考揭榜,打破我最甜美的梦,难道温馨的梦就这样结束了,匆忙得连一个完美的句号都来不及画上?望着满天星斗的夜空我哭了,尽管还是仲夏夜,可我却感到透心地凉。没有了蝉鸣,没有了喧嚣,夜静得让人压抑,让人感到窒息。
远处隐约地传来了约翰·施特劳斯的那首脍炙人口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是它,是这首曾在心中荡起层层波澜的乐曲,使我的眼前又呈现出一片蓝色,继而化成一条蓝色的河。我抬头仰望长空,发现有很美的月光,轻柔的乐曲伴着静静的夜,可以让人遐想得很远、很远。这本是一个让人心酸的夜,却又让人心醉,我依然爱着蓝色,爱着那条蓝色的多瑙河。
以后,每当我感到孤寂和失意的时候,我就会倾听多瑙河的诉说,去寻找约翰·施特劳斯那颗与我同样年轻的心。呵,我听到了多瑙河讲的动人的故事,我感觉到了有颗炽热的心在和我一起跳动。我真想告诉约翰·施特劳斯,多瑙河本身并不是奇迹,但从他心里流出的《蓝色多瑙河》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当残冬寒风喘完最后一口气,潺潺而来的多瑙河水便欣喜地告诉我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仲夏夜,我头枕着多瑙河的碧波入睡,重新编织着一个又一个蓝色的梦,就连秋风细雨的凄凉也不再使我悲哀,因为,我又找到了蓝色世界。(古月雪)
永远的《蓝色多瑙河》
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的2005年新年音乐会上,《蓝色多瑙河》那美妙的旋律又一次响起。蓝色的背景,使人联想到《蓝色多瑙河》的旋律。那流畅曼妙的浪漫,带给人们的是那无尽的幸福回忆。
19世纪中叶,音乐之都维也纳出了一位举世闻名的圆舞曲之王,这就是约翰·施特劳斯。1866年,约翰·施特劳斯应邀写了一首歌唱多瑙河的合唱曲,演出后反响平平。可当他将其改写为管弦乐曲《蓝色多瑙河》,并在巴黎万国博览会上演奏后,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共鸣,倾倒了无数音乐听众,还惊动了小仲马、屠格涅夫等社会名流,并纷纷以与他交友为荣。从此,《蓝色多瑙河》美妙的旋律,翩翩然飘向了世界各地。《蓝色多瑙河》那充满激情和浪漫的旋律令人一直在苦苦琢磨,多瑙河这个激起无数艺术家灵感、孕育了欧洲深厚文明的河流有着怎样神奇的色彩?走过沿河那些充满浪漫情调的民族地域,看过那些历经沧桑风雨的名城,我们找到的或许只是美丽多瑙河那稍纵即逝的侧影,听到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那浪漫的乐声。
《蓝色多瑙河》的引子,犹如朦胧晨曦,美丽的大自然、多瑙河渐渐从睡梦中苏醒,顿时大地一片灿烂。接下来的5支圆舞曲,时而如鳞光闪烁,清秀绮丽;时而似水声潺潺,晶莹剔透;时而像碧波荡漾,明彻沁心;时而如浪花飞溅,欢腾雀跃;时而又似怒涛拍岸,雄浑壮阔。啊,这条欧洲的母亲河流淌在人们心间。它幽蓝、清澈、舒缓、温婉、激越,轻轻地抚慰着人们的心灵,激发着人们亲近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像多瑙河一样永远奔流不息。正因如此,《蓝色多瑙河》也成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必奏的曲目。(佚名)
奥地利作曲家、小提琴家兼指挥家约翰·施特劳斯,在1825年10月25日生于维也纳一个音乐家的家庭里。他是维也纳著名音乐作曲家之一,被誉为“圆舞曲之王”,6岁即写成一首圆舞曲。1844年约翰·施特劳斯组成自己的乐队,演奏本人和父亲的作品。1849年,老约翰去世后,小约翰便负责领导他父亲的乐队,自此,他不断地创作乐曲、拉小提琴以及指挥自己的乐队,接受国内外无数次的定期邀请,到处巡回演出。1855年至1865年,约翰·施特劳斯应邀在圣彼得堡指挥夏季音乐会达10年。1863年至1870年,他又担任皇室宫廷舞会指挥。1867年,巴黎举办万国博览会时,他曾受到当时在巴黎的一些著名文学艺术家,包括福楼拜、托玛、戈蒂耶、小仲马和屠格涅夫等人的热诚欢迎,但是他演出活动的最高潮,却是1872年到美国的访问。
1899年6月3日,约翰·施特劳斯因患肺炎在维也纳逝世,时年74岁。维也纳人民为他举行了据说有10万人参加的盛大葬礼。他的遗体被安放在维也纳公墓里,勃拉姆斯墓的旁边,舒伯特墓的对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