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一幕之后让我觉得特别的感动。
四川泸定发生68级地震之后,让当地成为了全网比较关注的焦点。此同时很多来自不同地区的救援人员都赶到了四川泸定进行支援。从而在这种情况下,也让四川泸定这座城市的受灾人群感受到了温暖。并且也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很多让人内心比较感动的故事。
泸定大娘拥抱感谢救援武警。
四川泸定有一位大娘在获救之后,做出了一个让所有网友都特别感动的举动。因为这名大妈选择通过拥抱武警的方式给予感谢。并且也说出了“辛苦你们娃娃咯!”这样的话语。从而在这种情况下,相关武警也表示这都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并且这一幕让在场的人内心都有一种被感动的感觉。
看到这一幕的感受。
其次就是我个人通过网络的方式看到这一幕之后,其实我觉得大妈所拥有的举动是非常让人感动的。因为在被武警救出之后,对于大妈来说武警就是救助自己的恩人。你就会选择通过这种比较真诚的方式给予相关的感谢。然而武警给出的回应,也让我觉得武警所拥有的职业精神是非常值得进行点赞的。因为对于武警来说,救助大妈就是一件工作份内的事情。
为武警进行点赞。
最后就是我个人为武警进行点赞。因为在武警的救助下大妈才可以在短时间里获救。并且在四川泸定发生68级地震之后,所有参与救援的人员所拥有的状态都是非常辛苦的。因此我觉得在这场救援结束之后,相关部门应该给予所有参与救援活动的人员进行奖励。因为通过鼓励的方式才可以让参与救援的人员内心又有一种被肯定的感觉。
近期,各大平台都在轮番报道6旬大妈被“假靳东”下套一事。
靳东何许人也?
中国知名男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身高183,气质独特,常年以睿智沉稳的精英形象霸屏,是名副其实的“师奶杀手”。
靳东的粉丝有很多,其中有不少是中老年女性,她们对这位“帅弟弟”十分迷恋,不仅支持其电视作品,还渴望和偶像有着更深一步的接触。
于是在短视频兴起的时代,很多中老年女性终于通过网络圆了自己的“少女梦”。
她们认为上天对自己不薄,大半辈子的操劳和生活的苦闷总算是换来了一个天大的福气。
60岁大妈疯狂迷恋靳东,“笑话”背后,是中老年女性难以启齿的痛
随着一档电视节目的播出,60岁的黄大妈成了众人嘲讽的对象,黄大妈接触智能手机比较晚,而刚学会玩手机的她一下子就陷入了某些短视频软件里。
通过这些短视频,黄大妈惊喜地发现自己竟然能和偶像靳东近距离接触,对方还会亲切地叫自己的“姐姐”。
而随着双方互动的增加,偶像竟然还向自己表白了!
于是乎,被惊喜冲昏了头脑的黄大妈怀着一颗怦怦直跳的“少女心,和偶像靳东谈起了恋爱,甚至为了对方成功减肥到了90多斤,还换了发型。
又过了不久,黄大妈悄无声息地从家里“消失”了,老伴和儿子经过查询才知道她只身一人去了长春和偶像约会。
前去劝阻的老伴和儿子遭到了黄大妈的剧烈反抗,她声称演员靳东约自己来这里见面,并向全国宣布会娶自己,除此之外,还会给自己100万现金和一套房产。
事情的结果已经十分明了了,尽管黄大妈不愿意相信,但她的确是被冒充明星的不法分子骗了。
而靳东工作室也对此做出了回应,称”靳东”系列账号均非靳东本人,将通过法律途径追究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
这件事情被爆出后,立即成了广大网友的谈资,言语中无一不在嘲讽黄大妈“没有自知之明”,认为她缺乏最基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活该被骗。
更有人将这件事编成了供人取乐的段子,费尽心思挖苦底层中老年女性。
然而在了解完事件始末和看完网友评论后,兜妈完全笑不出来,因为黄大妈看似幼稚的行为背后,实际藏着亿万中老年女性难以启齿的痛。
网上有人这样总结中老年女性: 除了没人疼,哪里都疼。
的确,回顾自己的母亲,婆婆以及熟知的中老年女性,她们的生活大多数以“操劳”为主线,除此之外,还夹着这丈夫的埋怨,子女的抱怨。
长期的生活压力让她们身体上大小毛病不断,心理上也迫切地想要找人倾诉,这才给了骗子们可趁之机。
中老年女性为什么容易陷入骗局?
在节目中,黄大妈称自己没有真正享受过爱情。
而现实生活中,没有爱情的婚姻又何止黄大妈,无数家庭的夫妻都是磕磕碰碰走过大半生,为了儿女搭伙过日子,夫妻之间早已没了当初的温度。
对于男方来说,自己的妻子唠叨、邋遢,像个“黄脸婆”,对于女方来说,自己的丈夫懒散、脾气大,只会抱着手机笑,对自己毫无激情和温情。
这样的生活氛围让婚姻名存实亡,于是在不计其数的争吵中,中老年女性更渴望去找人倾诉。
这个时候只要有人递上温暖,这些“大妈”就会备受感动,·将自己一颗真心交付。
很多底层中老年女性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她们的见识和行为都和子女形成了巨大的差距。
在这些女性看来,子女铺张浪费、不懂 养生 ,在子女眼中,她们的妈妈或者婆婆偏执,愚昧,唠叨,这就导致了两代人之间隔阂很大,矛盾频发。
因为缺少和子女的交流,不少中老年女性只能将 情感 寄托于手机,而一些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老人就会落入骗子们的陷阱中。
三、渴望倾诉,渴望温暖
和丈夫之间没有爱情,凑合生活,和子女之间存在隔阂,只因孙辈粘连,底层的中老年女性大半辈子都处于争吵、抱怨和气愤中。
她们十分缺爱,非常渴望有一个能懂自己的人来聆听自己的苦闷,给自己安慰和关心。
于是“假靳东”们就成了一个很好的 情感 寄托,甚至有的老人在明知对方是骗子的情况下,还是愿意去与其交心,这是非常心酸的。
作为家人,如何防止中老年女性受骗?
① 作为丈夫,要对妻子做到最基本的关心和爱护,多抽空陪伴妻子,感恩妻子对家庭的付出,彼此之间做到经常沟通,相互协助。
② 作为子女,要对中老年女性给予更多的关爱,多了解她们的想法,不要因为意见不同就对其一味地指责。
除此之外,要感恩中老年女性的辛苦,感恩她们对于自己的付出,对于孩子的付出,多多认可她们的成绩。
兜妈寄语
很多底层中老年女性的人生轨迹都十分相似,结婚生子,操持家庭,将子女抚养长大后再帮忙带孙。
如此辛苦的一生不该只遭到我们的指责和嘲讽,作为子女,我们应该体察她们的辛苦,感恩她们的付出,让身边的中老年女性们都能收获一个幸福的晚年。
63岁的大妈因为在相亲时提出要3万彩礼的要求,而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对于大妈的做法有各种评论。个人觉得,部分网友针对大妈已经63岁高龄不应该要彩礼的言论显得有些刻薄了。其实,无论是多大年龄,不管是头婚还是二婚,只要是正经谈的婚事都是平等的,更和年龄无关。所以,我觉得大妈的要求合理,至于相亲的对象答不答应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事件中的大妈姓刘,早年丧偶,因为年轻时要拉扯三个孩子,所以就把自己的事给耽误了,眼看到了三个孩子都成家立业了,这才开始考虑自己找个老伴相互照应。而庄稼汉姓杨,杨大叔比刘大妈大两岁,离异后的他一直没遇到合适的人,转眼间已经65岁了,也是有心想找个人一起过日子,希望每天干完活回到家有口热饭吃。
当介绍人把刘大妈带到杨大叔家里时,杨大叔一眼便相中了刘大妈,平时不善言语的他竟然在刘大妈面前变得口若悬河起来,也很直接的向刘大妈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希望可以和刘大妈走到一起。
刘大妈对杨大叔的条件也很满意,虽然是乡下农村家庭,但是小日子还是可以得到保证了的,所以,对杨大叔也表示的很是和善。
然而,就在介绍人眼看好事将近时,刘大妈却提出了要3万彩礼的要求,这让毫无心里准备的杨大叔一时不如如何回应。虽然杨大叔对刘大妈很是满意,但是谈到彩礼时还是觉得刘大妈有些现实了,觉得彼此都已经这个年龄了,无非就是搭伙过日子找个能相互照应的人,所以对彩礼问题就显得有些犹豫了。而刘大妈也对杨大叔犹豫的态度显得有些失望,最终两个不欢而散。
对于这件事,不管是从杨大叔的角度,还是从刘大妈的角度,其实都没有对此之分,也谈不上刘大妈的要求不合理之说,毕竟谈婚论嫁,男女双方有各自的打算,只要是在婚前提出的要求,彼此都有这个权利,只能说,这段好事最终没成有些遗憾了。
前些天,国内外中文网站上都能看到大妈跳舞被人泼粪、北京有一男子不堪广场舞困扰放猎枪放藏獒的消息。而一些不顾他人的学习和休息跳广场舞的大妈,反责问对方为什么不装隔音玻璃。
大妈的广场舞成了扰民的公害,大妈们的子女能否花点力气,息事宁人地给劝回去?对这种提议,我的一个朋友微博上表示:“子女劝不回去。让一代不读书的人回家干什么?她们在电视上也只能看家长里短相亲调解类节目,根本不会独处。回家老两口大眼瞪小眼两天,就又得出来了。”
中国社会日趋老龄化,人老了之后该干什么?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大妈跳舞,除了身体锻炼之外,也在满足其他一些需要,比如归属感。和大部分而今跳来跳去的上班族不同,老一代人多属“单位人”,发自本能地觉得自己需要归属于一个群体,被人关注,被人需要,被人关心。
由于生活在两个“国家”,忍不住又要做一番对比,权当一个参考。需要说明的是,中美两国都有老年问题,我的一些说法,也不过是出自叙述便利的粗线条概括。
在美国,照说老人和子女不住一起,地广人稀,应该更寂寞,可是为什么没有这些问题呢?美国是“儿童的天堂,老人的地狱”一说,多流传于华人中间,因为很多老人过来交通不便,语言不通,才有这些问题。本土的老人好像自得其乐的居多,甚至说自己是“心里的年轻人”。还有的一些社区和公寓(俗称老年公寓),专供老人居住,说是入住者必须65岁以上。
我发现,美国老人退休时间比较晚,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寂寞的问题。很多美国老人一直上班,直到真的干不动为止。美国没有“单位”这个概念,从一个地方退休后,继续去另外一个地方上班,包括去沃尔玛做些杂事,可能这些退休后的工作工资不高,但总让其有事可做。国内退休时间过早,有的50岁才出头就退了。倘活到80岁,后面还有30年赋闲在家。要是有机会的话,应该去找点别的事情去做。这不光是钱的问题,人活着,能奉献于他人是一种美好的感觉,让人感觉充实。如果没有工作机会,做做义工也好。
现在好多老人成天想着怎么健身保养。一个人老围绕着自己活着的话,会把自己越包越小,越来越郁闷。
让社区生活丰富多彩,应该是老龄社会的必由之路。美国社区生活很发达。很多中老年人去教会,星期三查经,星期天做礼拜,说不定还有别的小组学习的机会,这就满足了一种社区归属的深层需要。除了宗教机构外,各式各样的其他社区项目也非常多,比如我曾经去考察过的俱乐部就有不少,如“妇女俱乐部”、“诗歌俱乐部”等等。如果中国也举办这种社区中心(哪怕是营利性质,让大家交会费),或者把现有的社区中心真正用活起来,也能解决中老年人离开了单位和家庭之后找不到“第三处所”的问题。
写了这些,或许也有老年朋友质问:你有朝一日不老啊?我想,人老了生病体弱自然不好,我也不盼望,但我喜欢写写译译,没人打搅我求之不得,估计老来不必担心无聊。老年阶段其实应发展一些爱好,毕竟晚年要有很多时间独处。这时候把过去的理想给捡起来就很好,比如爱尔兰裔作家麦考特,就是退休后发现自己有时间了,开始创作,在晚年写出了多本很有影响的书,如《安琪拉的灰烬》《教书匠》等。
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才华,但也有不少可操作性很强的事可做。比如我有一老同事,花了很多时间整理家族录像。她把家族的相片整理起来,然后配音,形成各种各样的故事。她在家族聚会上播放这些片子,很受大家族欢迎。然后又刻录成DVD,分发给各个家庭。为了这些片子,她甚至跑很远的地方拍摄祖先墓碑的照片,成天为此忙得不亦乐乎。
我还认识一个老先生,老年后开始学做木匠,给子孙和亲戚打了很多家具。而后他又开始购买机器,学习如何制作钢笔,我们上次去,还送了我们好几支。该送的都送完之后,他又开始学着在家种菜。总之是通过学习对抗衰老。
还有一些老年人老来去学东西陶冶情操。我就看到了一些老年人老来开始学声乐学钢琴这些。按照常规思维,大家觉得孩子学习才有用,所以让孩子在认知负荷最重的时候逼她们学琴学画,学得她们怨声载道。说起初衷,大部分家长也不是为了孩子成名成家,而不过是让其陶冶情操。到了中老年阶段,自己没有情操了,干嘛不去陶冶?中老年可学东西真是很多,当然不要胡乱去学医。
良好的家庭关系,应该能解决老年的寂寞无聊问题。那些跳广场舞的退休大妈,可能已经空巢,感觉不再被子女需要,十分失落,需要找个办法证明自己的存在。中国式的婚姻大家可能也知道,互不理睬吵吵闹闹的不在少数,家里精神上找不到多少安慰,去广场跳舞还算好的,有的成为直升飞机父母,盘旋于子女头上,干涉他们的生活,逼迫子女谈婚论嫁,急着抱孙子,或是把手直接伸到小家庭来操纵,打一场代理战争,这都是没有多少事情可做的表现。如果老伴相互取悦,相互欣赏,谁还愿意成天往外头跑?老往外跑,去跳舞,没准解决不了家庭问题还会产生问题?我过去在国内认识的一对老夫妻,丈夫老来爱上跳舞,动辄去找舞伴,老太太气得在家得病而死。
上了中老年,假如思路拓宽一些,反而是新生活的一个开始,何至于一窝蜂全去开着大喇叭去公众场合跳舞,扰得四邻不安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