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感情类型归纳

诗歌鉴赏感情类型归纳,第1张

诗歌鉴赏感情类型归纳

一、别离诗

1表达离愁别绪,多迷恋、伤感、别恨离愁。

2表达深情厚谊,多赞美、留恋。

3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乐观旷达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4表达自己的志向。

5离愁别意: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

二、贬谪诗

1流露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的情感、贬官谪居之恨、愤世嫉俗、报国无门之激愤、怀才不遇之寂寞、孤苦无依、贫病潦倒、天下之大无处容身的忧怨和愤懑之情。

2表达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

3表现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

三、爱情怨女诗

1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歌颂真挚爱情。

2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家人的思念。

3对虚度光阴、青春易逝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

4因被丈夫冷落、抛弃之后的怨情,或借此表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四、思乡怀人诗

1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漂泊异乡的凄苦悲凉。

2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挚爱与思念。思乡怀人、思乡念亲、相知相思、游子迁客之凄凉,思念亲友、边关思乡等。

3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4思乡诗往往和战争联系,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思念家乡亲人,渴望与家人团聚,渴望过安宁的平静生活。

五、咏物抒怀诗

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贞洁自守,不逐流俗的高尚品格。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

3表现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    

4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

六、山水田园诗

1通过描写壮美山河,自然风光,表现自然之美,表达热爱生活、自然或祖国山河的激情。

2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淡泊名利,追求闲适、恬淡的隐居生活,厌恶和鄙视黑暗社会的思想感情或与人酬唱、出游感悟、生活喜悦

3通过对景物描写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自身处境的感叹或感身世时事、叹节物变迁,时光易逝

七、咏史怀古诗

1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世事变迁。

2借古讽今,批判现实,讽喻现实。

3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或自比自况抒发怀才不遇之情等。

4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八、边塞征戍诗

1描写边塞苍茫雄奇的自然风光,体现边塞风光的自然之美。

2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积极进取的情感,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渴望,山河沦丧的痛苦、

3揭露战争的激烈残酷和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映征人思念家乡、厌倦战争、渴望团圆和安宁生活的思想。

4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而又无可奈何的郁闷之情。

5抒发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但主旋律是:爱国主义。

诗歌鉴赏就是从以下角度鉴定诗歌,分别是:

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①送别类。②怀古类。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④战争或边塞类。⑤闲适类。⑥借景抒情类。⑦托物言志类。⑧爱情类。⑨民生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三、定主旨

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

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扩展资料

特点

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

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3)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4)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扩展资料:

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

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虞舜时期就有相关文献记载。《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整理,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尚有争论。

中国古代诗歌历经汉魏六朝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之发展。《汉书·礼乐志》:“和亲之说难形,则发之於诗歌咏言,钟石筦弦。” 汉荀悦《汉纪·惠帝纪》作“诗謌”。 

唐朝韩愈《郓州溪堂诗》序:“虽然,斯堂之作,意其有谓,而喑无诗歌,是不考引公德而接邦人於道也。” 明王鏊《震泽长语·官制》:“ 唐宋翰林,极为深严之地,见於诗歌者多矣。”

鲁迅《书信集·致窦隐夫》:“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也究以后一种为好。”孔羽《睢县文史资料·袁氏陆园》:“袁氏(袁可立)陆园在鸣凤门内,……每逢佳日节期,州内文人名士在此聚会。所吟诵的诗歌,后来荟为专集,名《蓬莱纪胜》。”

参考资料:

诗歌

诗歌的意境一般都是为了烘托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所谓以景衬情,借景抒情等等。比如诗人在平静的湖面上泛舟描写美景可能就是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平和,再结合平时熟知的时代背景、诗人的经历等也许还能引申出他弃官之后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等等等等(我的想象了……)。而反过来说一般诗人想要表达他的思想感情很多都是借由写景、写事抒发出来的。这样营造出的意境也是为之后的抒情做的很好的铺垫。这是我的看法。所以你的老师说有些诗只表达了思想感情或者只渲染了意境,我不是很理解,最好举个例子~

至于你说有些写景的诗好像是有主观情感的却只用答意境,答了思想情感就是重复,我猜可能是题目的要求不同答题侧重点也不同。如果要求你答意境,那你答到“描写了一个……的画面,带给人……的感受”也就差不多了,但要是要求你答思想感情,那还得加一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再深一层次就要结合作者背景谈谈,体现了诗人……的抱负啊追求啊精神之类的。

其实诗歌鉴赏的各种题型做多了就会慢慢形成一种答题的感觉,这种感觉说白了也就是摸清答题套路,把几种必用句型烂熟于胸的本领。还有就是审题的确很重要,应试教育下你答的东西离标准答案稍微偏一点也许就拿不到满分了。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常说的表现方法指的是:

白描、象征、衬托、渲染、对比、抑扬、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虚实结合。

1白描

中国画技法名。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多数指人物和花卉画。也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2象征

象征指借助某一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其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在文学作品中,象征通常是以具体事物来暗示作者的思想、态度与感情的方式。他就象暗喻或明喻省去了第一部分,只留下第二部分,它有自己的实体,却代表另一种东西。

3衬托

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

4烘托

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

5渲染

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指正面着意描写。

6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

7抑扬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8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9正侧结合

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别。

10虚实结合

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161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