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风"与爱情诗的情感内涵

《诗经》中的"风"与爱情诗的情感内涵,第1张

一、举例分析《诗经》爱情诗的情感内涵。

爱情是文学的母体,当我们提到《诗经》中的爱情诗这个话题时,会想到诗经产生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这样一个遥远时代的作品,即使《诗经》中涉及到爱情内容,可能在我们的头脑中,呈现出比较单调的一种情感形态。

朱熹曾有过这样的观点: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

因此,《诗经》国风中有大量爱情诗歌,这些爱情诗歌里呈现出的爱情情致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分为下面几个方面内容。

(一)自由浪漫的爱情。

例如:《诗经邶风静女》第三章"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意思是说,并非茅草本身多漂亮,关键茅草是女孩子特意从郊外采摘而来,所以"洵美且异"。诗中"茅草"是爱情的象征。诸如此类诗歌,指相爱的青年男女可以自由约会,他们追求自由浪漫的爱情。

再例如:《诗经郑风溱洧》中,上祀节这天,要举行修禊之礼,大家都要到溱水、洧水河边去,用冰雪融化之水消除不祥,也去祈求一年福祉。一个女孩子和一个男孩子也到河边他们在河边有说有笑互相依偎着…这首诗也呈现出当时青年男女所追求的一种自由浪漫的爱情画面。

(二)和谐美满的婚姻。

例如:《诗经周南桃夭》第一章“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花炫璨纷繁,映着桃红色的心事。诗中这位新婚女子的内心满溢着对未来婚姻生活的憧憬,希望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那个时代的人们无不渴盼拥有和谐美满的姻缘,遇见生命中最美的注定。

(三)礼制渗透的婚姻。

古代男女结合,必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尊崇古代婚姻礼,即六礼。它们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例如:《诗经卫风氓》,虽然全诗讲述一个女子诉说她不幸的婚姻遭遇。但第一章"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我不能与你私奔,你必须派一个适合的媒人到我家来提亲,征得我父母的同意才好。可见当时对爱情的追求必须要符合古人婚姻礼制观念。

再例如:《诗经豳风伐柯》第一章"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诗中也没有遵从礼仪,失踪女孩子有种迟疑的态度,对男孩子对她的追求持有一种犹豫和保留的态度,因为古人认为没有父母同意,没有媒人说合的结合是可耻的事。这一类诗中对爱情已经有了明确的对礼仪的要求。

又如:《诗经郑风将仲子》第一章中"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中的"将"义为"请求",意思是说"仲子啊,希望你不要攀越我的宅院,不要折毁我的杞树,并不是我舍不得那些树,怕的是父母的斥责。"这首诗就是一个典型的作品。

(四)相思悲歌的苦恋。

从《诗经》中得知,既然那个时候的人已经有了对爱情有明确的礼仪要求。那么必定会产生这样一类诗歌主题,即相思悲歌的苦恋。

例如:《诗经陈风月出》中"劳心悄兮"、"劳心慅兮"、"劳心惨兮"三句,幽思愈发深重,写出了相爱的青年男女由于不能结合而表现的一种怅惋之情。

再例如:《诗经秦风蒹葭》一诗主题较多,但"道阻且长,…宛在水中央"、"道阻且跻,…宛在水中坻"、"道阻且右,…宛在水中沚"三句,也可以理解成青年男女爱而不得的离别悲伤之情。

除了以上四大方面内容,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形态呈现的爱情诗,如始乱终弃的苦涩情感的,或者是背离伦常之外的畸形情感的,更或者是一些关于送嫁特别题材主题的诗歌。

(五)送嫁离别题材

例如:《诗经邶风燕燕》中"其心褰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等词语,都是在描写诗中女子身份是妹妹以及她诚实善良、温柔贤惠、谨慎的美好品格。妹妹要远嫁去了,临别还念念不忘自己的兄长,牢记先君治国时候,他的方面来告诫他的兄长,用这样的话语鼓励兄长,好好治理国家。最后一章"先君之思,以勖寡人"一句也有种家国之恨,亡国之情在里面。因此这首诗是写一个兄长给自己的妹妹送嫁的一篇诗歌,也表达送嫁离别时的悲伤情怀。

清代王士禛评《诗经邶风燕燕》是一部非常感人的作品,惊天地泣鬼神。被称为"万古送别之祖"。

举例分析《诗经》六艺之首"风"的含义。

《诗经》六义"风"的含义:

(一)"风"按作用角度,来讲,她是讽诗或者是风教。

(二)"风"来源角度,土风也,风源也,今语所谓地方民歌也。

(三)"风"以国风中的诗歌角度来理解,风的含义不止这,三个层次的内涵。"风"指爱情。

白居易送给好友元稹的一首诗中题,曰"一篇长恨有风情,一首秦吟近正声。"白居易最得意的,两类作品,一种是《长恨歌》被称为有风情的诗歌;一种是和《诗经》有教育诗歌相类似的《秦中吟》,称之为"正声"。其中他提到的"风情"二字,大概便指"风"的另一个含义:爱情。

朱熹《诗集传》续言,曰"男女相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可见"风"之含义①可以歌唱②来源于里巷歌谣,换言之指内容大部分写男女爱情。

以上是从学者角度对"风"作出的解释,那么从读者角度又该如何理解"风"的含义?

汤显祖《牡丹亭》中,南安太守杜宝非常珍爱她的掌上明珠一一杜丽娘。他特别延聘老师陈最良给他的女儿杜丽娘教《诗经》。老师从传统角度分析《诗经》,但杜丽娘特别聪慧且有较强的阅读诗的能力,感到自己的感受,与老师讲的不一回事。于是《牡丹亭》第九章道"杜丽娘读到《诗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句时的感叹,曰:‘圣人之情,尽见于此矣,今古同怀,岂不然乎?"。汤显祖给《牡丹亭》题词曰:"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段题词中讲到的丽娘所梦之人柳梦梅。可见读者们于"风"之含义,在此处更可理解为对自由的爱情的追求。

综上所述,《诗经国风》中的"风",《诗经》六艺中的"风"重要的内涵是指青年男女的爱情主题。

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一边。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

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

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写主人公的形象,则着力写他的远望。一开始,他若有所思地站在水边,向对岸望去,看到他所爱慕的那个姑娘正向水边走来,心里很高兴;可不久,芦苇挡住了他的视线,看不到她了。他以为那姑娘正向上游走去,也就沿着河岸向上走;走了长长的一段艰难而又曲折的路,却依旧是什么也没有看见。他不灰心,又折回来去追寻她,最后终于看到她正站在河中的一个小洲上;这时他内心便充满了喜悦。十分明显,主人公跟那姑娘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远地望见她,便感到心满意足。这种爱是“朦胧”的,它的动人之处也正在于“朦胧”和距离感。

秦风

秦风

秦,古秦国原在犬戎(今陕西兴平东南)。东周初,因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开始列为诸侯,改都于雍(今陕西凤翔),自此逐渐强大起来。春秋初秦地大致包括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秦风”就是采自这个地域的民歌。

《汉书·地理志》说:“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及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逼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崇尚)气力,以射猎为先。”所以在秦风中,有一种在别的民歌中少见的尚武精神和悲壮慷慨的气概。“秦风”共有10篇,计为:车邻、驷驖、小戎、蒹葭、终南、黄鸟、晨风、无衣、渭阳、权舆。

车邻

原文

有车邻邻(1),有马白颠(2)。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3)。

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注释

(1)邻邻:同“辚辚”,车行声。

(2)白颠:颠指额,白颠是指马的额头上有块白色毛。

(3)耋(dié):泛指老人。

译文

大车奔驰响辚辚,马儿白毛生额顶。来访君子未见面,等候侍者去传令。

高坡上有漆树园,洼地下游栗树田。已经见到那君子,并肩同坐弹丝弦。

今朝不乐待几时,转眼老去气奄奄。高坡有个桑树林,洼地有片杨树荫。

已经见到那君子,并肩同坐吹簧笙。今朝不乐待几时,转眼死去凄惨惨。

解析

这首诗描写了贵族之间相聚作乐,表现出了及时行乐的想法,言语间透露着对时间流逝的叹息。全诗三章,首章描述诗人驾车前往友人家中,并要侍者去通报传话,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及友人的身份当属贵族。后两章描写二人见面后,共同奏乐玩乐的场面,诗人在这两章反复强调要趁现在及时享乐,否则将来老了就无法享受。有人说这首诗表现了封建贵族“腐朽”“没落”的享乐生活,可是言语间却不见刻薄讽刺。若理解为朋友间相互坦露襟怀,以诚待友,在相聚时流露出的人生短促的感伤,是否更为贴切?

驷驖

原文

驷驖(1)孔阜,六辔在手。公之媚子(2),从公于狩。

奉时辰牡(3),辰牡孔硕。公曰左之,舍(4)拔则获。

游于北园,四马既闲。輶(5)车鸾镳(6),载猃(7)歇骄(8)。

注释

(1)驷驖(tiě):四匹毛色似铁的好马。

(2)媚子:亲信、宠爱的人。

(3)辰:母鹿。牡:公兽。

(4)舍:放、发。

(5)輶(yóu):驱赶堵截野兽的轻便车。

(6)镳(biāo):马衔铁,用来勒马口。

(7)猃(xiǎn):长嘴的猎狗。

(8)歇骄:短嘴的猎狗。

译文

四马健壮毛色黑,缰绳六根手上握。公爷宠信一帮人,跟随公爷去打猎。

猎官驱出应时兽,膘肥肉壮满地走。公爷下令朝左射,一箭直贯兽咽喉。

狩猎归来游北园,四马轻松好悠闲。轻便副车铃铛响,车上载着好猎犬。

解析

《诗经》中有不少描写狩猎场景的诗篇。这首《驷驖》内容精炼,篇幅短小,仅仅短短48字就描绘出了狩猎的全部过程。本诗取景从四匹高头大马切入,严整肃穆,蓄势待发,充满凝重的力度感。接下来描写捕猎过程,虽然只特写了射鹿的一个镜头,却将主人公的狩猎技艺、身份地位表露无遗,笔法简洁明快。最后描写猎后游于“北园”,场景的转换也体现了氛围的转变——从紧张转为闲适,铃儿叮当响,各种猎狗都乘在輶车上休其足力,与刚刚狩猎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将末章的“闲”趣表现得十分到位。

小戎

原文

小戎俴(1)收,五楘(2)梁辀(3)。游环胁驱,阴靷(4)鋈续(5)。文茵畅毂,驾我骐馵(6)。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四牡孔阜,六辔在手。骐骝是中(7),騧骊(8)是骖。龙盾之合,鋈以觼軜(9)。

言念君子,温其在邑。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

俴驷(10)孔群,厹矛鋈錞(11)。蒙伐有苑,虎韔(12)镂膺。交韔二弓,竹闭绲縢(13)。

言念君子,载寝载兴。厌厌(14)良人,秩秩德音(15)。

注释

(1)俴(jiàn):浅。

(2)五楘(mù):用皮革缠在车辕成“×”形,起加固和修饰作用。五,古文作“×”形。

(3)梁辀(zhōu):曲辕。

(4)阴靷(yǐn):引车前行的皮革。

(5)鋈(wù)续:以白铜镀的环紧紧扣住皮带。

(6)骐馵(zhù):骐,青黑色如棋盘格子纹的马。馵,左后蹄白或四蹄皆白的马。

(7)骝(líu):红黑色的马。

(8)騧(ɡuā):黑嘴的黄马。骊:黑马。

(9)觼(jué):有舌的环。軜(nà):内侧二马的辔绳。

(10)俴驷:披薄金甲的四马。

(11)厹(qíu)矛:头有三棱锋刃的长矛。錞(duì):矛柄下端金属套。

(12)虎韔(chànɡ):虎皮弓囊。

(13)绲(ɡǔn):绳。縢:缠束。

(14)厌厌:安静柔和的样子。

(15)秩秩:通情达理。

译文

轻型战车车厢浅,五条皮带扎辕上。马背有环胁有扣,引车带环镶白铜。

虎皮褥子长车毂,花马驾车白蹄扬。思念夫君人品好,性情温和玉一样。

他去从军住板屋,使我心乱真惆怅。四匹公马高又壮,六条缰绳攥手中。

青马红马中间驾,黄马黑马两边跑。龙纹盾牌双合起,内侧辔绳铜环套。

思念夫君人品好,性格温和戍边关。何时才能回家来?心里怎能不想他?

四马合群披甲轻,三棱矛柄套铜镦。盾牌上面绘鸟羽,虎皮弓囊雕花纹。

两弓相交插囊中,竹制弓架缠紧绳。思念夫君人品好,辗转难眠思如潮。

温良文静我夫君,聪慧有礼传美名。

解析

本诗描写了妻子对戍守边关的丈夫的思念之情。秦师出征时,家人必往送行,征人之妻当在其中。事后,她回忆起当时丈夫出征时的壮观场面,进而联想到丈夫离家后的情景,表达了她对丈夫深深的爱慕和思恋之情。

全诗三章,首章描绘了战车的精致和华贵,抒写军队阵容之强盛,次章主要描述战马的威武,末章则展示了兵器的精良。在每章的末尾,女子要提到自己丈夫的美好品行,表现出对他深深的思念。全诗构思精巧,内容丰富,结构整齐却不失各章特色,是一首较为独特的作品。

蒹葭

原文

蒹葭(1)苍苍(2),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3)从之,道阻且长。溯游(4)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5)。所谓伊人,在水之湄(6)。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7)。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8)。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9)。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0)。

注释

(1)蒹葭:芦苇。

(2)苍苍:鲜明、茂盛的样子。

(3)溯洄:逆流而上。

(4)溯游:顺流而下。

(5)晞(xī):干。

(6)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7)跻(jī):升高。

(8)坻(chí):水中高地。

(9)涘(sì):水边。

(10)沚(zhǐ):水中的小沙洲。

译文

芦苇茂密水边长,深秋白露结成霜。我心思念那个人,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崎岖又漫长。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水边长,太阳初升露未干。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岸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险峻难攀登。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水中洲。

芦苇茂密水边长,太阳初升露珠滴。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岸边立。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弯曲难走通。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边。

解析

这是千古传颂的一首《诗经》名篇。这首诗凄婉缠绵,表现了一个人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上下求索,穿越艰难险阻,矢志不渝,将主人公的痴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人的情感在作品中仿佛始终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每次去寻找心爱的人,都好似快要成功了,但终究还是水月镜花。感情总是处在若即若离之中,既尚未走远,又无法到达。这就像是爱情,反反复复,缠缠绵绵。真正的爱情或许就正如这般,不是轻而易举能够拥有的,需要经过反复的找寻,克服艰难险阻,才能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彼岸。

终南

原文

终南(1)何有?有条(2)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3),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4)。君子至止,黻(5)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6)不忘!

注释

(1)终南:山名,终南山。

(2)条:树名,即山楸。

(3)渥:涂。丹:赤石制的红色颜料。

(4)纪:通“杞”,杞柳。堂:通“棠”,棠梨树。

(5)黻(fú):黑色青色花纹相间的上衣。

(6)考:老。

译文

终南山上有什么?有山楸树和梅树。有位君子到此地,锦绣衣衫狐裘服。

脸儿红润像涂丹,莫非他是我君主?终南山上有什么?有枸杞树和梨棠。

有位君子到此地,青黑上衣五彩裳。身上佩玉响叮当,祝君长寿永得安。

解析

这是一首赞美秦襄公的诗作。《毛诗序》以为“(襄公)能取周地,始为诸侯,受显服,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以戒劝之”。表达了对秦襄公的赞美,并带有一定的劝诫意义,希望秦公能成为一个受民众爱戴的称职君王。

诗作两章均以终南山上的树木起兴,说明周地来了一位圣明的君主。再通过描写秦公的仪貌之美、衣着之华丽,勾画出一个华贵的君王形象。最后的一句“寿考不忘”更是体现了对君王的歌颂,同时带有周地人民的期望,希望这位君王能成为明君,不忘周地的子民。

黄鸟

原文

交交黄鸟,止于棘(1)。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2)。

临其穴,惴惴(3)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

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4)。维此针虎,百夫之御。

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注释

(1)棘:酸枣树。

(2)特:杰出的人才。

(3)惴惴:恐惧的样子。

(4)针(qián)虎:同上“奄息”、“仲行”,都是人名。

译文

黄鸟声声鸣叫哀,枣树枝上停下来。是谁殉葬从穆公?子车奄息命运舛。

谁不赞许好奄息,百夫之中一俊才。众人悼殉临墓穴,胆战心惊痛活埋。

苍天在上请开眼,坑杀好人不应该!如若可赎他的命,百人甘愿赴泉台。

黄鸟声声鸣叫哀,桑树枝上歇下来。是谁殉葬伴穆公?子车仲行遭祸灾。

谁不称美好仲行,百夫之中一干才。众人悼殉临墓穴,胆战心惊痛活埋。

苍天在上请开眼,坑杀好人不应该!如若可赎他的命,百人甘愿化尘埃。

黄鸟声声鸣叫哀,荆树枝上落下来。是谁殉葬陪穆公?子车针虎遭残害。

谁不夸奖好针虎,百夫之中辅弼才。众人悼殉临墓穴,胆战心惊痛活埋。

苍天在上请开眼,坑杀好人不应该!如若可赎代他死,百人甘愿葬蒿莱。

解析

这首诗讽刺了秦穆公以人殉葬,揭露了古代人殉制度的残酷。《左传·文公六年》载:“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针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全诗表达了对“三良”的深切哀悼和对以人殉葬的强烈抗议。

诗分三章。第一章悼惜奄息,第二章悼惜仲行,第三章悼惜针虎。以哀鸣的黄鸟起兴,渲染出一种悲哀、凄苦的氛围,为全诗的主旨定下了哀伤的基调,接着阐述这三人都是良臣,却要遭受这惨无人道的刑法,实在令人痛惜,如果可以赎回奄息的性命,即使用百人相代也是甘心情愿的啊!诗人无助的哭喊,对当权者的谴责,也是对时代的质询。

晨风

原文

鴥(1)彼晨风(2),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3)。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栎,隰(4)有六驳(5)。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棣,隰有树檖(6)。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注释

(1)鴥(yù):鸟疾飞的样子。

(2)晨风:鸟名。

(3)钦钦:忧思难解。

(4)隰(xí):低洼湿地。

(5)六驳(bó):木名,梓榆之属,因其树皮青白如驳而得名。

(6)檖(suì):山梨树。

译文

晨鸟如箭疾飞行,飞入茂密北边林。中人儿没见到,忧心忡忡情难平。

怎么办啊怎么办?你竟把我忘干净!山坡有栎树丛生,洼地梓榆真斑驳。

意中人儿没见到,忧心忡忡难快乐。怎么办啊怎么办?你把我忘实在多!

山坡长满唐棣树,洼地挺立那山梨。意中人儿没见到,忧心忡忡似醉迷。

怎么办啊怎么办?你已把我全忘记!

解析

这一首女子怀恋爱人的情诗。由于长时间没有见到自己的心中人,女子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却又担心心中的他是不是早已经把自己遗忘。

“山有……隰有……”是《诗经》中经常出现的比兴成句。本诗以晨鸟归林起兴,鸟倦飞而知返,还会回到自己的窝里,而人却忘了家,不想回来。女子望穿秋水,等得心碎神伤,而那人却在何处?余下所见就是山坡上有茂密栎树和棣树,洼地里有树皮青白相间的梓榆和檖树,万物各得其所,独有自己无所适从。对比之下,那份惆怅和凄凉就不言自明了。

无衣

原文

岂曰无衣(1)?与子同袍。王于兴师(2),修我戈矛。与子同仇(3)!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4)。王于兴师,修我矛戟(5)。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注释

(1)衣:指战衣。

(2)兴师:起兵作战。

(3)同仇:同仇敌忾,共同对敌。

(4)泽:内衣,如今之汗衫。

(5)矛戟(jǐ):一种长柄兵器。

译文

谁说没有战衣穿?与你一同披战袍。国家调兵去打仗,修好我的戈与矛。与你共同去杀敌。

谁说没有战衣穿?与你共穿那汗衫。国家调兵去打仗,修好我的矛和戟。与你共同去作战。

谁说没有战衣穿?与你共穿那下裳。国家调兵去打仗,修好铠甲和刀枪,与你共同赴战场。

解析

这首诗表现了秦地的将士慷慨激昂的士气和同仇敌忾的精神,体现了他们对国家的英勇奉献的无私品质。诗共三章,采用重叠复沓的形式,层层递进,将士的爱国情感也逐步升温。从“与子同仇”到“与子偕作”,再到“与子偕行”,从情绪上的高涨到最终行动的开始,洋溢着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气概。我们仿佛可以看到战士们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不禁为将士们的 所感染。

渭阳

原文

我送舅氏(1),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2)。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3)玉佩。

注释

(1)舅氏:舅父。

(2)乘黄:四匹驾车的黄马。

(3)琼瑰:玉一类美石。

译文

我送舅舅归国去,转眼来到渭水北。拿何礼物赠与他?一辆大车四黄马。

我送舅舅归国去,思绪绵绵剪不断。用何礼物赠与他?宝石玉佩表我心。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许多学者推断说此诗是秦康公送晋文公归国所做,表达了甥舅之间的深厚情谊。一章写从秦都雍出发的诗人(秦康公)送舅氏重耳(晋文公)回国就国君之位,来到渭水之阳,即将分别。离别之情用什么来表示?一辆大车四匹黄马有无限祝福寓于其间。二章诗人将惜别之情转向念母之思。甥舅之情本源于母,而念母之思更加深了甥舅情感。最后赠与舅氏纯洁温润的玉佩,表达了对舅氏道德人品的赞美。这首诗对后世影响甚大,方玉润《诗经原始》说此诗为“后世送别之祖”。

权舆

原文

于(1)我乎,夏(2)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3)!

于我乎,每食四簋(4),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不承权舆!

注释

(1)于(wū):叹词。

(2)夏:大。

(3)权舆:本指草木初发,引申为起始。

(4)簋(ɡuǐ):古代青铜或陶制圆形食器。四簋代指食物非常丰盛。

译文

唉,我呀!从前住深宅大院,如今每顿无剩余。啊,可叹啊,再也无法比从前!

唉,我呀!从前每顿四道菜,如今每顿吃不饱。啊,可叹啊,再也不能比当初!

解析

本诗描述了一个没落的贵族生活的今昔对比,表达了他对从前优越生活的向往和如今落魄境地的哀叹。字里行间也隐含着时光流逝,人生变幻无常的感叹。本诗二章句式相同,反复吟唱加深了情感的表达。主人公的生活每况愈下,第一章还是从大碗饭食到每食无余,而第二章里已经从“每食四簋”到“每食不饱”了。残酷的现实让他无比怀念从前的生活,不断慨叹“不承权舆”。可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风水轮流转,此一时彼一时,无论我们是否愿意,它始终还是要继续下去的。

蒹 葭(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抒情诗。它抒写的是怀人之情,表达了诗人某种执着的追求。在艺术上它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堪称《诗经》中的佳作。至于其追求的“所谓伊人”,有人认为是“知周礼之贤人”,有人认为是朋友,有人认为是恋人,我则更多的倾向于后一种说法。

全诗分三节,都是围绕同一中心,抒写作者对恋人的一种执着的思念和追求。这一执着的精神一直贯穿全诗的始终,在诗中有淋漓尽致的表露。

这首诗先以写景起兴,通过写蒹葭、白露两种最能渲染深秋悲凉气氛的自然景物,造成一种缥缈空灵的抒情意境,从而衬托出诗人凄清、惆怅、寂寥的心境。这种以景托情,移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不仅起到了深化诗意的作用,而且也增加了诗的艺术感染力,使全诗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艺术境界。

整首诗笔调含蓄委婉,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诗中所述的秋水伊人,亦给人以可望不可即之感,然而却始终使人存有希望。正因为这一份朦胧与期盼,诗人对“伊人”的那种向往、思恋和追求才更为显得强烈和执着。若说穿了,也就没有了韵味。

  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早晨的薄雾笼罩着一切,晶莹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而行。诗中水的意象正代表了女性,体现出女性的美,而薄薄的雾就像是少女蒙上的纱。她一会出现在水边,一会又出现在水之洲。寻找不到,急切而又无奈的心情正如蚂蚁爬一般痒,又如刀绞一般痛。就象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感”,这种美感因距离变的朦胧,模糊,不清晰。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发显得难以捉摸,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诗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引出正文。它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蒹葭》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的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交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的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体现。总之,《蒹葭》诗的丰富美感,不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创作的角度,颇值得我们重视和予以认真的探讨。

  《蒹葭》是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它的主要特点,集中体现在事实虚化、意象空灵、整体象征这紧密相关的三个方面。

  一、事实的虚化

  一般说来,抒情诗的创作是导发于对具体事物的感触,因而在它的意境中,总可看到一些实实在在的人事场景。然而(蒙蒙)的作者却似乎故意把其中应有的主要人物事件都虚化了。追寻者是 什么人?他为什么而追寻?我们不知道;被追寻的“伊人”是什么 身份?为什么他那么难以得到?我们也不知道;以至于连他们是 男是女也无从确认。特别是“伊人”,音容体貌均无,一会儿在河的上游,一会儿在河的下游,一忽儿在水中央,一忽儿在水边草地,飘忽不定,来去渺茫,简直令人怀疑他是否真有实体存在。无疑,由于追寻者、特别是被追寻者的虚化,使整个追寻人物、追寻事件、追寻内容都变得虚幻愿陇起来;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事实的虚化、膜犹,诗的意境才显得那么空灵而富有象征意味。

  二、意象的空灵

  实际上,诗中所描述的景象,并非目之所存的现实人事,而是一种心家。这种心象,也不是对曾经阅历过的某件真事的回忆,而是由许多类似事件、类似感受所综合、凝聚、虚化成的一种典型化的心理情境。这种心理情境的最大特点,是不粘不滞、空灵多蕴。“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就是这种空灵的心理情境的艺术显现。在这里,由于追寻者和被追寻者的虚化,那看来是真景物的河水、道路险阻,乃至逆流、顺流的追寻路线,以及伊人所在的“水中央”等诸种地点,也都成了虚拟的象征性意象。对它们均不可作何时何地、河山何水的深究,否则,伊人既在河的上游又在河的下游就自相矛盾,连两个人何以都不渡过河去也成了问题。《蒹葭》的成功,就在于诗人准确地抓住了人的心象,创造出似花非花、空灵蕴藉的心理情境,才使诗的意境呈现为整体性象征。

  三、意境的整体象征

  诗的象征,不是某词某句用了象征辞格或手法,而是意境的整体象征。“在水一方”,可望难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徊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们可能经常受到从追求的兴奋。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奋战多痛苦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读者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爱情的境遇和唤起爱情的体验,也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理想、事业、前途诸多方面的境遇和唤起诸多方面的人生体验。意境的整体象征,使嫌夜)真正具有了难以穷尽的人生哲理意味。王国维曾将这首诗与晏殊的〔蝶恋花〕“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相提并论,认为它二“最得风人情致”,这显然是着眼于它的意境的人生象征意蕴。

  事实的虚化、意象的空灵和意境的整体象征,是一个问题的三个层面。从事实虚化到意象空灵,再到整体象征,这大致上就是象征性诗歌意境的建构过程。

☆鹏管管☆m76 :你好。

《诗经 秦风 无衣》:

由于此诗旨在歌颂,也就是说以“美”为主,所以对秦军来说有巨大的鼓舞力量。据《左传》记载,鲁定公四年(前506年),吴国军队攻陷楚国的首府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于是一举击退了吴兵。可以想像,在秦王誓师的时候,此诗犹如一首誓词;对士兵们来说,则又似一首动员令。

  秦人尚武好勇,反映在这首诗中则以气概胜。诵读此诗,不禁为诗中火一般燃烧的激情所感染,那种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气概令人心驰神往。无怪乎吴闿生《诗义会通》评为“英壮迈往,非唐人出塞诸诗所及”。之所以造成这样的艺术效果,第一是每章开头都采用了问答式的句法。陈继揆《读诗臆补》说:“开口便有吞吐六国之气,其笔锋凌厉,亦正如岳将军直捣黄龙。”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仿佛在人们复仇的心灵上点上一把火,于是无数战士同声响应:“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第二是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像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这样的诗句,可以歌,可以舞,堪称激动人心的活剧!

诗的启示,不是某词某句用了象征辞格或手法,而是意境的整体象征。“在水一方”,可望难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徊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

人们可能经常受到从追求的兴奋,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奋战多痛苦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

读者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爱情的境遇和唤起爱情的体验,也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理想、事业、前途诸多方面的境遇和唤起诸多方面的人生体验。意境的整体象征,使蒹葭真正具有了难以穷尽的人生哲理意味。

扩展资料

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诗中所描述的景象,并非目之所存的现实人事,而是一种心象。这种心象,也不是对曾经阅历过的某件真事的回忆,而是由许多类似事件、类似感受所综合、凝聚、虚化成的一种典型化的心理情境。这种心理情境的最大特点,是不粘不滞、空灵多蕴。

“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就是这种空灵的心理情境的艺术显现。在这里,由于追寻者和被追寻者的虚化,那看来是真景物的河水、道路险阻,乃至逆流、顺流的追寻路线,以及伊人所在的“水中央”等诸种地点,也都成了虚拟的象征性意象。

对它们均不可作何时何地、河山何水的深究,否则,伊人既在河的上游又在河的下游就自相矛盾,连两个人何以都不渡过河去也成了问题。《蒹葭》的成功,就在于诗人准确地抓住了人的心象,创造出似花非花、空灵蕴藉的心理情境,才使诗的意境呈现为整体性象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221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