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幼儿年龄特点与教育

3岁幼儿年龄特点与教育,第1张

3岁幼儿年龄特点:

1、思维存在于动作之中

2岁儿童的各种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记忆以及思维都是在直接与事物的接触或在活动中进行的。离开了具体的事物,具体的活动便不能进行,他们往往先做后想,边做边想。如在捏泥之前往往说不出自己要捏什么,而常常在捏出某种形象之后才会说“苹果”,“大饼”等。

2、尝试模仿,喜欢重复

2岁儿童爱模仿别人,他们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在家里模仿大人的活动,在幼儿园模仿小朋友,教师的行为。模仿的大多是一些具体,简单的外部动作。

2岁儿童的注意以及记忆是不随意的,短暂的。喜欢重复是此年龄段儿童显著的特点。他们喜欢重复地摆弄物品,喜欢听教师重复讲同一个故事,重复做某个动作,如反复地喂娃娃吃饭。在往返的重复中逐渐认识物体的属性,发展语言与动作,并由此逐渐认识事物简单的关联,产生简单想象。

3、词语发展迅速,听说能力基本形成

2~3岁是儿童口语发展额关键期,此时的儿童变得特别喜欢说话,词汇量迅速增加,已能用简单的复合句来表达亿元,基本理解常用的简单句型。2岁后期会用“我”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开始把自己从客体中区分出来,言语的发展促进自我意识的萌芽。

4、对鲜明的色彩、节奏感兴趣

2岁的儿童处于新异性的探索阶段,此时的儿童对新奇事物特别感兴趣。因此,色彩鲜艳的,有声响的,会动的物品特别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喜爱,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能主动去认识环境,投入活动。

针对2-3岁幼儿年龄特点进行教育,下面几条要点就很重要:

1、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和塑造孩子的行为。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不懂事,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是发展他们良知,即包括做了错事感到愧疚,以及克制再次犯错的能力最关键的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没有积极地引导和塑造孩子的行为,那么接下来就可能为日后的“熊孩子”埋下伏笔。

2、父母要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言行。这个阶段孩子有强烈地学习、模仿的动机,无论成人做什么,说什么,他们都会有样学样地模仿。因此,如果一个父亲暴躁,那么幼儿就会学会暴躁;如果一个母亲懒惰,那么幼儿就会学会懒惰。所以,做父母的应该让自己的行为至少在孩子面前是积极的,用自己的良好言行给孩子以示范。如果父母本身言行就存在问题,那么就不要怪孩子有样学样。

3、慎用惩罚,特别是不要体罚。这个年龄的孩子很难理解父母通过惩罚试图让他明白和学会的规则,幼儿要到5岁以后才会逐渐形成规则意识。相对地,如果父母采用体罚的方式,他们没有学会“道理”,反而更可能学会暴力方式来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幼儿会模仿父母的惩罚方式来对待他人。

4、避免与孩子情绪冲突,特别是不要再情绪上与孩子对立。一旦父母与孩子情绪上冲突,那么孩子就会发展出退缩,并逐渐发展为在父母面前和身后两套行为模式。对幼儿发脾气,幼儿是不可能了解父母愤怒后面的用意,他只会注意并强烈地感受到愤怒的压力,这会对幼儿产生极为负面的心理影响,阻塞掉未来孩子与父母的沟通,很多父母苦恼孩子什么都不跟自己说,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追溯到这个年龄阶段父母与孩子的情绪冲突。

有没有发现,幼儿园里总有一些宝宝特别受欢迎?

比如:

这些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 社交能力

幼儿园时期, 正是孩子社交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幼儿园阶段的社交能力,直接为今后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打下基础。

哈佛大学曾经对700多名2-5岁的孩子做过一项跟踪研究,研究表明, 幼儿时期的社交,会影响到20年后的成就;

另有一项心理学研究表明, 儿童早期的人际交往技能、交往状况会深深影响其未来的人际关系,甚至幸福生活。

一般来说,社交能力强的孩子,也就是那些具备高情商的孩子, 他们有以下几个特点

以上三个方面,有任何一方面做不好,社交能力都会有所欠缺;

所以,一 些伶牙俐齿、活泼开朗的宝宝也未必是幼儿园里最受欢迎的孩子;而一些性格内向的孩子,也同样可以打造出超强的社交能力。

根据儿童社交的发展进程,我们大致可以简单分成四个阶段:

这一阶段的孩子,眼里只有“我”; 同伴对他来说相当于一个活玩具 ,我对“你”产生了兴趣,就会和你咿咿呀呀“说”上几句。

这个阶段,爸爸妈妈应该充分满足孩子想听、想看的欲望,帮助孩子慢慢熟悉周围的世界;其次,不要吝惜对孩子进行 情感 表达:比如经常逗逗他,抱抱他,亲亲他,对他微笑,回应他的需求等等。

具体表现为,孩子可以对同伴的一些行为作为反应,比如,一个孩子哭了,我也会跟着哭,虽然我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哭;听一首悲伤的歌,也会忍不住跟着哭了。

这个阶段的孩子,爸爸妈妈可以经常带出去和同龄的宝宝玩耍,强化宝宝的一些早期的“社交行为”:比如互相你推我一下,我拉你一下;互相分享玩具等等……

2岁以后,孩子的 社会 化水平逐渐提高,此时,孩子的主要交友方式变成了玩 游戏 ,孩子通过玩 游戏 的形式,和伙伴建立联系。

但是3岁前,孩子主要还是以玩“平行 游戏 ”为主,具体表现为,虽然我们在一起玩 游戏 ,但是我们各玩各的,互不影响,互相没有交流。

3岁以后,孩子的 游戏 开始变得有分工、有组织。

比如,我们家儿子,想画一幅画,会把“工作”安排得明明白白:妈妈,你帮我画一个圈圈,我来负责涂色;

具体到一些角色扮演的 游戏 ,这个阶段的孩子们,已经不需要大人的介入,就能协调好具体的角色与分工:比如我当司机,你当乘客。

进入到相对复杂的合作 游戏 阶段,也就意味着儿童的社交敏感期正式来临,“会社交”与“不会社交”的孩子,开始逐渐拉开差距:

高情商的孩子开始在集体中脱颖而出,表现出领导能 力;低情商的孩子将面临被老师忽视, 被同学孤立甚至遭遇欺凌。

没有谁生来就会社交, “社交小达人”的背后,家长的引导功不可没

我们可以通过 帮助孩子正确认识社交规则 提前学会应对各种社交问题 等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起孩子强大的“社交力”,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更自信,更受欢迎。

如果孩子处处不如别人,处处需要依赖别人,那么孩子在集体中难免会缺乏自信, 久而久之,还会产生自卑感。

而那些有一技之长,或者自理能力特别强的孩子:比如可以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自己穿衣服穿鞋子,自己午睡的孩子, 对幼儿园生活的适应度会普遍更快一些,融入集体也会更简单

一技之长未必人人可以拥有,但是生活自理能力却人人都能做到。

所以,在上幼儿园前,家长根据孩子的年龄,鼓励孩子“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给孩子机会让孩子学习不同的生活技能。

没有人会拒绝善意的帮助,小朋友的江湖就更单纯了。

特别是 一些性格比较内敛、不知道如何“破冰”的孩子 ,“ 主动提供帮助 ”是迈出社交第一步、建立友谊的最好方式。

比如,某次手工课,有一位小朋友忘记带黏土了,我儿子主动把自己的黏土分了一半给他。

后来儿子回家说,那位小朋友现在已经是他的好朋友了,第二天还带了玩具分享给他。

还有些孩子不知道如何“社交”,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利用绘本做启蒙教育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前阵子淘到一本宝藏“社交宝典”—— 《儿童社交能力养成课 》, 之所以说是宝藏,是因为我把故事念给儿子听,儿子听得津津有味,缠着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效果简直不要太好!而平时跟孩子强调了一遍又一遍,孩子却未必能听得进去。

书里结合了近30个幼儿园阶段孩子社交过程中的常用场景,以故事讲道理,启发孩子思考,深入浅出地教会了孩子们应对各种问题的方法。

既解决了父母怎么教的问题,又满足了孩子怎么做的需求。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 一只小猴子 ,以 一只小猴的视角 让孩子们和小动物一起体验生活,帮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懂礼貌、学习与人沟通的方法、学会化解矛盾、学习正确地合作分享,从而融入集体生活。

每一个问题被拆分成 “小猴讲故事 ”、“ 小猴考考你 ”、“ 小猴说社交 ”、“ 小猴小测验” 、“ 小猴有话说 ”五大版块。

比如, 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如何请求帮助呢?

针对这个问题, 小猴讲故事 先以图解的方式讲述了一只小蜜蜂采蜜的故事,通过前后遭拒绝与受欢迎的反差对比,启发孩子思考不懂礼貌和懂礼貌的差别;

小猴考考你 ,是基于故事给孩子们抛出问题,让孩子们思考故事背后蕴藏的道理。

小猴说社交 ,是进一步强化礼貌用语的重要性。

小猴小测验 是回归生活,教会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小猴有话说 则是帮助孩子们总结方法,强化记忆。

五大版块形成一个闭环,把一个问题说透 ,保证了孩子能充分理解,并充分接受,没有直接说教,却轻松达到教育的效果。

这样的一本 小朋友版“社交宝典” ,适合3-6岁的孩子, 活动价只要258元 ,就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的资本,喜欢的戳上方带回家。

这样家长要注意了,一是要到儿童医院去检查一下看看孩子听力有没有问题再就是检查一下心理方面有没有障碍,二是家长要耐下心来多陪陪孩子,鼓励孩子说话,教会孩子要表达,家长一定耐心温柔,多表扬,多鼓励孩子走出去和小朋友一齐玩,让孩子体会到乐趣,就会积极主动。切不可急燥,否则孩子容易自我封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297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