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一个人对所接触到的世界和人的态度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人的情绪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活着,就总免不了体验快乐、激动、悲伤、恐惧、愤怒、害怕、担心等等感觉。对于幼儿来说,情绪体验更是无处不在的,正如发展心理学家所说:幼儿的世界就是一个情绪的世界。不同的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喜悦、轻松、愉快等情绪体现了健康的心理状态,人们将喜悦、轻松、愉快等情绪称为积极情绪或良好情绪,它对幼儿的成长发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首先,积极的情绪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有研究表明:情绪的体验是由皮下中枢的神经兴奋和在植物性神经系统中所产生的生理过程决定的。皮下中枢对大脑两栖半球皮层也发生积极的影响,它是大脑两半球力量的源泉。情绪过程在人的有机体中能引起呼吸器官、消化器官、心脏等一系列变化。因此积极的情绪不仅对人的健康产生良好的影响,而且,也有利于暂时神经系统的形成和完善。 其次,积极的情绪能促进幼儿智能的发展。心理学家曾用实验证明:对学生来说,由于受到表扬而引起喜悦、快乐、得意等积极情绪,可以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在幼儿园里我们可以发现,在音乐、美术、语言、计算等方面学习效果好,能力发展较快的幼儿均为受教师表扬鼓励较多的幼儿。如果,幼儿对活动充满了积极的情绪,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充满了兴趣,他便会形成探究环境的动机,并且努力去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这样,智力也就不断地得到了促进和发展。由此可见,积极的情绪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催化剂。 第三,积极的情绪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性格。幼儿的情感包括一系列基本的情绪体验,如:快乐、痛苦、惧怕、害羞、悲伤等等。但是,每一个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的情绪体验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与他们各自的神经类型、经验特点以及具体的情境刺激有关。一种情感与某种具体的情境和特定的认知反复的结合,便可形成幼儿情感的某种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便反映出幼儿情感的个别化。情感的个别化对幼儿将来的个性的形成起着极重要的作用。有心理学家认为,各个儿童早期情感上的经历对儿童日后的的影响将是长期的。因此,积极的情绪对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注重对幼儿积极情绪的培养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我在培养幼儿积极情绪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主要做法是: 一、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与氛围,让幼儿处于积极的情绪之中。 良好的生活环境,无压抑感、充满激励的氛围,可以使幼儿感到安全和愉快。为此,我尽可能的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合理安排好幼儿的一日生活,使幼儿在生活中处处感受到轻松和愉快。我经常与幼儿一起唱歌、跳舞、玩游戏。吃饭、睡觉前让幼儿听一听优美的音乐,说一说笑话等。有一次,我发现几个孩子围在花坛边观看着什么,并且弄得满手满脸都是泥土。看到这种情景,我没有简单地责备,而是十分惊讶地问:你们怎么成了小泥人了?孩子们笑着说:我们在找蚂蚁的家在哪里?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我满足了孩子探究的需要,为他们找来了小铲子、塑料罐子等工具,让他们继续观察,并告诉他们以后不要把泥土弄得到处都是。孩子们在我的支持下探索的兴趣更浓了,情绪也很愉快。通过这件事,我感到:教师应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去看待问题,只有满足幼儿合理的情绪情感需要,为他们创设宽松、愉快的生活氛围,才能使幼儿经常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 二、教师以自身积极的情绪感染幼儿,使其形成和保持积极的情绪。 幼儿年龄小、情绪不稳定,且模仿性、受暗示性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幼儿都有影响。因此,教师保持健康积极的情绪,对幼儿积极情绪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活动中我经常发现,我的精神状态不佳,没有积极愉快的情绪,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幼儿也会提不起精神,注意力容易分散,活动的效果也不会理想。反之,我的精神饱满,情绪积极向上,幼儿也会随之表现出积极愉快的情绪,主动投入到活动中,使活动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作为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排除各方面因素的干扰,始终以积极的、愉快的情绪和幼儿一起游戏、活动。注重用自己的微笑、积极情绪影响感染幼儿,使幼儿保持积极的情绪。 三、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幼儿积极情绪的发展。 (一)开展主题系列活动 如今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大部分幼儿缺少与他人分享快乐的体验、比较任性、爱发脾气、缺乏自信和独立性,在交往和学习中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为了培养幼儿积极愉快的情绪,养成热情、乐观、友爱等良好的性格,针对班内幼儿的情况,我开展了我们都是好朋友、我能行、会变的情绪、赶走小烦恼、等主题活动。在活动中,通过看一看、学一学、动一动、想一想,学会了与同伴友好交往,掌握了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方法,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通过在相关的情境中体验,幼儿获得了排除烦恼,保持愉快情绪的经验。活动中,幼儿的情绪愉快,积极投入,身心也得到了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开展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地渲泄自己的情绪情感,不受真实活动所要求的条件的限制,充分地展开想象的翅膀,从事自己向往的各种活动,从而获得心理的满足,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如:绘画、玩泥、玩水、玩沙、唱歌、跳舞等都可以使幼儿充分表达自己不同的情绪情感,使幼儿感到轻松愉快。幼儿由于年龄小,还不能完全理解自己内心发生的事情,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某种程度的焦虑或不满,而游戏正好可以使幼儿从这些不愉快的情绪中得以释放和解脱,有利于积极情绪的发展。有一次,班上的一个女孩子在游戏中因为自己想当理发师而别人不愿意带她一起玩而一个人偷偷地在哭泣。我发现后,先是稳定她的情绪,让她说出不高兴的原因,然后帮她分析自己的情绪,让她知道遇到事情生气、哭是没有用的,并引导她想出克服不良的情绪,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她与别人商量先当顾客,然后再轮流当理发师,这使得她顺利地参与到了同伴的游戏中,情绪也逐渐变得愉快积极起来。 (三)日常生活中的教育 通过活动、游戏培养幼儿积极情绪的同时,我在日常生活中还注意观察幼儿的动作与表情,倾听幼儿的声音,及时发现幼儿的情绪变化,对幼儿进行引导与帮助,使幼儿能够保持积极的情绪。有一段时间,班上的一位小朋友总不愿意上幼儿园,即使来到了幼儿园情绪也不稳定。特别是到了吃饭的时间,他更是没精打采,一副很苦恼的样子。我发现了他的这一表现,便主动地向他询问原因。原来,他进餐速度比较慢,而老师每次给他盛的饭比较多,他吃不了,可又不敢说,这让他很焦虑,也影响了他上幼儿园的情绪。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我便为他重新盛了一碗少一点的饭,并适当地延长了他的进餐的时间。当他把饭吃完后,我表扬了他的进步,他的表情轻松了许多,得到了表扬后产生了愉快的情绪。几天下来,他的情绪稳定了,也愿意上幼儿园了。 综上所述,积极的情绪情感在幼儿的身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了解幼儿的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是教育好幼儿的重要前提,而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更一项艰巨的任务。作为幼教工作者,在全面开发幼儿智能的同时,要注重幼儿非智力因素的提高,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我们先提出一个概念——情绪到底是什么应该怎样来解释情绪情绪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心理感受或体验。我们经常分不清情绪与情感的差别。事实上,情感是一种心理反应或心理认知,与情绪从较大分类角度上属于同一领域。但情绪较自然并能感觉到,却并不一定认知,所以情绪更原始、根本,而情感则包含更多社会性、理性的因素。
冯老师在《智力色谱理论概述》中,谈到了情绪性智力,主要是指孩子情绪的调控水平和情绪的特质,并把它形象地比喻为红色智力。从宝宝出生开始,情绪性智力就存在着,半岁到两岁半是发展的高峯期。宝宝的情绪可以表现为喜悦、兴趣、愤怒、恐惧、焦虑、忧郁等等,这些情绪表现有积极情绪、中间情绪和消极情绪之分。伴随着发展,这些情绪在每一个孩子身上不断组合,最终形成特质的情绪。
婴幼儿的情绪发展顺序:
——满月前后:出现社会性微笑(愉快和满足)。
——3~4个月:出现愤怒、悲伤。
——5~7个月:出现恐惧、惊讶。
此月龄段,婴儿积极情绪的表达很自然地受到家长鼓励并因此更为经常的出现。同时,他们也会通过吸吮和回避方式调节消极情绪。在理解他人的情绪方面,宝宝可以对快乐、愤怒、伤心等面部表情加以区分。
——7~12个月:出现依恋,同时愤怒、恐惧和悲伤等消极的情绪更经常出现。
婴儿会通过滚动、撕咬或远离令人不安的 物等方式对情绪进行自我调节,他们能更好地再认他人的基本情绪,甚至在不确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的表情做出判断(在发展心理学中,这叫社会参照)。
以上所提到的情绪称为初级情绪,研究者大多认为这些情绪可能是由生物因素所决定的,因为对于所有正常的婴儿而言,各种情绪都在大致相同的月段龄出现,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以及人们对他们的理解也大致相同。
——18个月:出现骄傲、内疚、不安、同情。
——24个月:次级(复杂)情绪全部发展出来。
在发展心理学中,次级情绪是比初级情绪更复杂的情绪,伴随着认知发展而发展,是带有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情绪,并会在一段程度上损害或提升孩子对自我的认识。
此阶段的婴儿通过转移注意力或者控制 源的方式调节情绪,也能够开始显示出些许掩饰真实感受的能力。在情绪理解方面,完全可以同孩子谈论情绪了。
情绪智力高的优势:
情绪智力高的孩子有更好的社会适应性,所以将来会更从容、更成功、更有幸福感。他们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他们能够和其他孩子及成人建立更好的关系。
2他们是好的听众,更善解人意、更宽容、更能够理解并控制自己的情绪。
3他们更放松、更合作、更善于处理冲突。
4他们较少有攻击性,不太冲动,既能处理恐惧、焦虑和伤心的情绪,也能表达高兴和幸福的感觉。
5他们更负责任,在学校的成绩也更好。
6他们有较好的自尊,健康的好奇心,而且更能集中注意力。
家长应该怎么做
表达对孩子的爱:父母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表达对孩子的爱,如亲吻、拥抱、倾听、和孩子说话、对他笑、表扬孩子、和孩子一起游戏。在这些活动中,孩子容易体会到父母的爱,特别是对眼神的解读。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并且从父母的言行中学习到表达爱的方式,就会知道如何对别人表达感情了。
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感觉:如果一个孩子因为害怕上幼儿园而大哭,而家长平和地安慰孩子说:“今天是你上幼儿园的第一天,我知道你有点儿害怕,其实很多别的小朋友也会害怕的,过几天就会好起来了。”那么孩子就会知道这种害怕的感觉是正常的。每个人在情绪不安的时候都希望得到理解和接受,而不只是建议或者批评。我们成人往往会忽视孩子的感觉,忽视了,就更谈不上帮助了。
鼓励孩子积极的情绪表达:如果孩子对别人微笑,对小朋友友好,对奶奶有礼貌,父母就应该表扬他。
与孩子一起谈论情绪:当家长感到生气、伤心或高兴的时候,应该直接告诉孩子,并告诉他们原因。比如我今天很高兴,因为我得到了一件礼物;我的朋友很伤心,因为他妈妈病了;我想出去散步,但天下雨了,我很失望等等。家长总试图将自己的消极情绪隐藏好,这是不太容易做到的,这些情绪最终会以错误的方式流露出来,所以我们最好坦诚地与孩子谈论情绪。
帮助孩子控制情绪:如果孩子的消极情绪引发了有害或无礼的行为,我们要帮助孩子进行控制。孩子看到别人收到一件本来自己想要的礼物,难免会嫉妒。家长不要阻止这种情绪,应该承认它。但如果孩子要摔掉礼物,这是要限制的。如果孩子很生气,家长承认他在生气,同时要尽量使他冷静下来。
1、创设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首先,要创设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温湿适宜、采光照明良好、有充分的活动空间、无噪音干扰、导出充满了绿色植物和美的画面的环境。
其次,教室的环境和玩具和投放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如小班的教室应有娃娃家、简单的建构区等;中大班的教室角区相应要复杂些,如较有创意的表演区、创意画廊等。
最后,幼儿可在教师设计好的角色游戏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如在布置娃娃家时,主题墙面可以张贴孩子的家庭合影或自己房间的照片,粘贴幼儿手工作品等。创设这种家庭化的生活空间,使幼儿感受到家庭般的氛围,产生安全感、信赖感、愉悦感。
2、创设和谐的社会环境
满足孩子的正常需要是使孩子保持良好情绪的基础。在家庭中要有意识地保持良好的情绪气氛,布置一个有利于情绪放松的环境,避免脏乱、嘈杂;成年人之间要互敬互爱,家庭成员之间也要用礼貌用语,并努力避免剧烈的冲突。
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要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时刻体现一种互动互爱的师幼关系和互学互助的伙伴关系,让幼儿沐浴在健康和谐的情感应答的精神环境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多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信,丰富他们的成功经验,为他们情感需要的发展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同时,教师应随时引导幼儿开展积极的同伴交往,让幼儿在交往中将内心的喜、怒、哀、乐充分地表达出来,从而增加体验,积累经验。
(二)使用积极有效的教育方法
1、建立幼儿合理的生活常规
给幼儿制订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表,内容要丰富并要考虑动静交替,使之养成良好的常规和行为习惯。注意不要轻易破坏常规。行为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持之以恒,让幼儿为人处世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当幼儿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情绪也相对能稳定的发展。
2、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我服务意识
当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自我服务。幼儿只有学会了关心、爱护自己,才能学会关心、爱护别人,才能懂得别人为其所付出的一切。因此要让幼儿参与一切有关并力所能及的劳动活动,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我服务能力、意识以及责任感。
3、加强幼儿的体能锻炼
幼儿的体能训练除了帮助幼儿消除体内多余的能量外,更重要的是激发幼儿广泛的兴趣,从而培养其勇敢、坚强、不怕苦的意志品质。
4、巧用游戏法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同时也是促使幼儿情绪智力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各种角色,体验各种角色所经历的情绪状态;形成换位思考的品质,能经常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去思考、看待问题,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获得有关情绪情感的各种感性知识。
另外,幼儿的自控能力差,情绪的冲动性高,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常常被外界情境所支配,所以,幼儿的情绪有易变性的特点。而在游戏中,他们心甘情愿地接受和遵守各种游戏规则,接受游戏规则的约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情绪的调控能力。
再者,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情绪情感会得到合理的宣泄。游戏为儿童提供了一条安全的途径来宣泄情感,使儿童逃避现实生活的强制和约束,宣泄在现实生活中不被接受的危险冲动,缓和心理紧张,发展自我力量以应付现实的环境。所以,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时,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素材,启发他们的思路,创造各种游戏必需条件——包括各种游戏材料和场地,还有足够的时间等。幼儿的游戏离不开老师的正确指导,但是老师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随意打断孩子的游戏。总之,要将孩子的主动性、创造性同教师的指导作用完美地结合起来,不能让游戏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影响幼儿情绪智力的健康发展。
5、榜样表率法
家长、教师和幼儿朝夕相处,是幼儿直接模仿的对象,在家长、教师长期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幼儿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和是非标准,并由此来检验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无不进行着榜样的示范和暗示,孩子的品德、性格、举止、习惯都会在家长和教师身上找到蛛丝马迹,甚至将其延伸或扩大。所以,家长和教师要严于律己,从自己的思想、言论、作风、情绪等方面身体力行,做好幼儿的表率。
(三)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
1、肯定为主,多多鼓励
幼儿表现好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幼儿淘气、捣乱时要心平气和地了解事情的缘由,给予正确的教导和指引。如果家长和教师对幼儿的行动持肯定态度,经常鼓励幼儿,他就会充满信心,并愿意做得更好。
2、耐心倾听幼儿说话
幼儿总是乐意把自己的见闻向亲人和自己喜欢的老师诉说,可是成年人往往由于太忙,没有时间听幼儿说话;有时认为儿童说的话幼稚可笑,不屑一听。这些都会使幼儿感受到压抑和孤独,从而情绪不佳。有的孩子会因此出现逆反心理,故意做出错误行为,以引起成年人的注意。
3、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
幼儿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成年人的暗示。如果,家长在外人面前总是对自己孩子加以肯定,说:“他摔倒了从来不哭。”这名幼儿也真的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家长常对外人说:“这孩子就是爱哭”“就是胆小”,这种暗示则容易使孩子养成消极情绪。
一、妈妈摸一摸,宝宝笑一笑
抚触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成年人也需要握手、拥抱,对婴幼儿来说更为必要。不仅能开发孩子的触觉能力,促进他们成长,还传递着父母的爱心,让孩子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健康的心态,是亲子交流的绝佳手段。(抚触应在孩子清醒时进行,父母一定要洗净手,除去戒指、手链、腕表之类的饰物,以免划伤孩子。抚触时用力要轻柔,时间不宜过长,每天五六次,每次三四分钟即可。)
二、美妙的声音让宝宝更聪明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耳聪目明,口齿伶俐,尽早地训练与培养孩子良好的听觉,非常有益于孩子语言水平的发展与智力的提高。正常的婴幼儿一出生就有听觉能力,听声辩源是主要的训练方法。要坚持轻柔亲切地反复地对孩子讲话,这能在宝宝头脑中储存大量语言信息。孩子特别喜欢短小欢快、节奏鲜明的儿歌,可以多念给他听。但要注意,听觉训练时间不宜过长,音量不宜过大。
三、饱览大千世界 宝宝见多识广
初生的婴幼儿视力较弱,只能近距离看物,随着月龄增加,三个月时能看清五六米外的东西,六个月即可远距离视物。所以视觉训练应该循序渐进,孩子对鲜明的颜色较为敏感(尤其是红色),缤纷鲜艳的色彩,丰富多变的物品最能激发宝宝的兴趣。
四、运动宝宝身体好
运动不仅让孩子变得健康结实,更有助于孩子多种感觉能力的全面发展,培养他良好的方向感和平衡能力,使孩子聪颖活泼。但做运动时要结合孩子的本身体质,运动量、力度、难度要适中,不要让孩子过度疲劳。
五、宝宝爱模仿 进步可不小
婴幼儿有着惊人的学习能力,求知欲极强,如海绵吸水般“贪婪”地探求着。父母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宝宝认识周围事物。要细致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的需要与兴趣,更要耐心教导,不厌其烦,决不能生硬急躁,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应注重“身教”,以和蔼的态度,体贴地照料,耐心的重复和不断的鼓励为孩子营造温暖的氛围,培养愉悦的心境,这样,孩子会形成健康的心态,热情自信的性格,乐观向上的品质,让孩子收益终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