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被《为了孩子》收录)Q:我的孩子现在1岁零7个多月,最近变得极其粘人,总是要我抱,一刻也不能自己玩,这种粘人的严重程度自出生以来是从未有过的,以前我忙没空陪他的时候都是他一个人玩,从不会跟在我后面要求抱。对此,我也努力地找过原因,但又不敢肯定是不是真的找到根源了。前些日子,家里因一些事情家庭关系突然紧张,我的情绪波动较大,对他的要求也严格了很多,还吼了他几次。我想这是不是造成他缺乏安全感的原因呢?如果是,又要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找回他的安全感?面对他现在的粘人,我只能给予最大的耐心温柔对他,多陪陪他,他要抱都尽量满足他。但是,我又很害怕,现在如果一味纵容他,说抱就抱,要陪就陪,会不会养成他一直粘人的坏习惯?而且凡事满足他的的意愿,又会不会让他变得任性? A: xx妈您好,首先我要感谢您的信任,您提出的问题也让我多了一个思考的机会,估计桐桐马上也要面临这个问题了,您的邮件正好提醒我做个思想准备。 虽然很能想像出您满目的黯然和焦虑,且您已经做的很好,但我还是想说:面对更加粘人的xx,还是再多一份耐心吧,他很正常,甚至可喜可贺! 为什么这么说呢?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xx粘人的原因。 首先,“粘人”不是坏习惯,而是孩子心智成熟的一种表现,说明孩子的判断力和选择能力有了进一步发展,他能够判断自己单独做事与跟妈妈在一起的不同,也有能力做出让自己更快乐的选择――跟妈妈在一起。 其次,1-2岁的孩子处于依恋关系明确期,对特定人的偏爱变得更强烈,因而也更容易出现“分离焦虑”,离开照看者便感到不安,恰在此时,孩子的表象开始发展起来,大脑中能保留熟悉事物的表象,即使妈妈不再身边,看见妈妈的东西,他也能想起妈妈。从这个角度来讲,您所说的“这种粘人的严重程度自出生以来是从未有过的,以前我忙没空陪他的时候都是他一个人玩,从不会跟在我后面要求抱”的情况其实就很正常了――孩子处于心智发展的不同阶段,行为方式自然就不一样啊! 最后,一岁半多的孩子,自我意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秩序感也开始萌芽,这个时期的他们往往期待周围的世界按照常规的状态运行,否则就会出现“无法掌控局面”的不安全感,恰恰这个时候,您的家庭出现了一定冲突,致使您与他的互动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就是说,原来对他来说理所当然的生活秩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已经不是他所能“掌控”的了,这无疑会带给他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如果这个时候您本人再表现出一定的焦虑情况,他就会更加觉得自己的世界乱套了,从而出现“粘”您的本能诉求。 所以,从上述各个方面来看,xx的行为都很正常,甚至值得我们高兴啊――他的心智又发展到了一个更高阶段,甚至给我们的教育提供了契机呢! 为什么又是一个契机呢?在这里桐妈要说的是,孩子每个心理发展阶段中的“危机”,其实都隐藏着更高阶段的心理发育诉求,如果我们这些当父母的能够正确引导,则可以轻易促进孩子的顺利发展,否则,则可能导向相反的后果。对于此时的xx来说,他更高阶段的发展需求是什么呢?不当处理的可怕后果又是什么呢? 根据小巫《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及其他资料中的提法,xx这个时候分外粘您,其实不过是在“生活失控”引发分离焦虑的情况下,他需要确认您――他所信任的对象――对他无条件的爱,这个时候,如果您不失时机地给了他满足,则有利于他找到安全感,从而确认对这个世界的信任并有助于他的独立,因为独立是“首要幸福感”(3岁左右完全建立,一旦形成,就意味着孩子不再需要父母时刻在自己身边就能感受到他们的爱,即走向独立)形成后的必然产物。反之,如果这个时候您只顾自己忙着做事,而忽略了宝宝的正常心理需要,则可能造成两个极端:一是宝宝因无法确认您的爱而表现得更加“粘人”(焦虑、缠磨、脆弱、波动),一个他因为情感需求屡次受挫而失去对您的依恋和信任,甚至强化了对这个世界的不安全感。在后一种情况下,孩子虽然不再那么“粘人”了,但也开始潜伏了一些心理危机,比如,对这个世界的不信任感、沟通能力的缺陷和忧郁感等。这将对他今后的人际交往和成人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到那个时候再进行补救,则会因错过了“关键期”而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 所以,孩子要粘您就让他粘着吧,千万不要强行推开,以为那样就可以培养独立性,这种想法只能说是您的一相情愿。只有从妈妈那里得到足够的情感满足,孩子才会建立起安全感,才有勇气和胆量去探索外部的世界。事实上,桐桐从出生两个多月起,一直到前一段时间之前,都是一个很粘我的孩子,只要我在家,都像橡皮糕一样贴在我身上的,每每这个时候,我都宁愿不做家务不做自己的事(包括赶博士论文那段时间)也要坚持陪她,后来我的“三陪”便有了报偿,桐桐顺利地建立了安全感,每天早晨去爷爷那里时会主动跟我说“再见”,这一点,我在《培养孩子的安全感》一文中已经有所提及。当然,或许桐桐到了一岁半以后还会因心理发展的更高诉求重新出现粘人的状态,对此我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让他粘到底,因为我坚信小巫那句话“孩子只有得到了情感的满足,才会自然走向独立”,我小外甥女瑶瑶的故事也向我验证的这一点,瑶瑶是我做全职妈妈的妹妹一手带大的,从小就跟她妈妈粘在一起,我妹妹就让她粘着,晚上也搂着她睡,大约三岁左右的时候,瑶瑶就突然要自己睡小床了,现在已经四岁多,是个非常非常有独立性的孩子,而且跟她妈妈的信任关系非常牢固――即使她妈妈打了她,也不会“记仇”,回过头来仍然叫“妈妈”的那种! 当然,把自己交给孩子去“粘”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弃对他的引导,在放手陪孩子的同时,不妨加强对他的安全感和独立性的培养,根据有关资料的提法及我个人的一些思考,我认为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办法: 1、有意识地陪孩子做些游戏或简单家务,并不时夸赞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样就可以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从而增强他“掌控”生活秩序的信心。2、如果需要暂时离开,最好提前跟他讲道理,比如,“妈妈过会儿要去烧饭,你在这里好好玩,有事叫妈妈,妈妈马上就过来。”如果孩子能够接受这种安排,则及时表扬,以强化他的独立性。3、日常生活中不要吝惜表达自己的爱,有时候一些看似无力的话,如 “你是妈妈的最爱”、“无论发生了什么事,妈妈都爱你”等,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很珍贵的承诺,是他对我们爱之确认的重要基础。反之,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孩子说“大灰狼来了”、“警察叔叔来抓你了”、“你再这样,妈妈就不要你了”之类的话,否则孩子的安全感将受到伤害!4、试着让其他家人多接近孩子,以分散孩子的“恋母情结”。 另外再回答您的一个具体担忧“凡事满足他的的意愿,又会不会让他变得任性?”我的认识是:如果我们满足的都是孩子合理的、合乎年龄特点和发展阶段特征的意愿(像这个时期的“粘人”),孩子就不会变得任性,只有不分青红皂白的娇纵,才会培养任性的孩子。 xx妈,以上我根据自己的思考及所看的资料所提供的答案,现发现卖,不知妥否,仅供您参考。(此文被《为了孩子》20092期收录)
1至1岁半的小了的智力发育标准:
1、动作, 宝宝用匙吃东西时需要帮助,会用手掌握笔涂涂点点,会拿蜡笔在纸上乱画,会翻书页(也许是两三页一翻),能搭起2块方木,用手指握杯,但握得不稳有倾斜,常常把杯子里的东西洒出。
2、语言,这时父母要有意识地多用语言来指导他的行动。如让宝宝“把小盆端过来”、“给妈妈拿拖鞋”、“你跟小朋友到外面去玩”等,使宝宝建立这种按指示做事的概念。同时也要注意一些否定性词语的学习和使用,让宝宝真正理解“有—没有、要—不要、是—不是”等概念,并学会用语言正确地表达。
3、社交, 现在宝宝那双会走路的小脚可以使他无处不到了。大人要抓住这个时机,对宝宝进行社交智能的培养。这时的宝宝会模仿父母、模仿周围的同龄小伙伴,所以在为人处事方面一定要为宝宝做好榜样,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
4、心理,宝宝已经能准确地表示愤怒、害怕、嫉妒、焦急、同情等情感;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能听指令帮忙拿东西;会表示自己的情绪,有时好发脾气、扔东西;对陌生人表示新奇。能认出家中其他的人,会拿凳子让大人坐下,会告诉大人要大小便。对一些中的画面有记忆;能玩简单的想象游戏,如轻拍或摇动玩具娃娃;能在柜子里或橱里找东西;用手指或东西戳洞。
扩展资料
学习爬行:
1、要在宝宝的爬行敏感期抓紧时间训练,一般是6-9个月,在这段时期,要少抱多让宝宝趴着玩;
2、从训练宝宝的臂力和腿力开始,可以让宝宝趴在斜坡上譬如靠垫,用玩具去吸引他伸手够,也可以吹泡泡吸引宝宝去够;让宝宝做一些弹跳运动锻炼腿力。有条件的也可以用一块大海棉垫子弄成斜坡让宝宝练习爬行;
3、在宝宝有意识爬行后,可以一人抵着宝宝的脚,一人在前面拉胳膊,教宝宝爬,其实也不需要用力,只需要抵住就行,聪明的宝宝自己会借力的。
4、当宝宝会匍匐前进后,可以用一条大毛巾包住宝宝的肚子帮他离开地面,让他知道正确的爬姿,多练习,应该就差不多了。
5、要想法让宝宝乐于爬行,能用玩具吸引固然好,但妈妈的作用不可忽视,因为宝宝最喜欢的人是妈妈,他会渴望跟着妈妈混跟在妈妈身边,所以桐妈我为了让桐桐喜欢练爬,每天在地板上带着他爬,做各种搞笑的表情和动作在前面吸引他;所以妈妈一定要参与引导和训练,虽然奶奶和爷爷白天也会训练他,但明显桐桐不太喜欢爬,但只要桐妈回家,桐桐就很高兴,会愿意跟着妈妈爬。
6、在宝宝开心和兴奋的时候抓住时机训练他爬,但记住造成不要在宝宝刚喝完奶后让他爬,会压迫胃的,也不要在宝宝有情绪或者犯困的时候逼宝宝爬,这样会让宝宝对爬行产生逆反情绪的。
7、可以给宝宝买一对透气的护膝,因为爬行时膝盖其实挺累的,桐妈试过,即使在地板上爬磨的膝盖也很疼,尤其是一些胖宝宝可能更难受。如果有护膝会舒服很多,宝宝也会愿意爬。
8、不要怕宝宝辛苦。有时宝宝可能更乐于在户外练习爬行,有时桐妈也让桐桐在外面爬着玩,不要觉得脏或者辛苦,其实地面上的那些小纸片小瓶盖什么的就能吸引宝宝,只要爬完后做好清洁卫生就好了,当然最好是带上护膝,免得磨破了。
9、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耐心和恒心,做到不放弃不抛弃,坚持就是胜利,更不能把自己的急躁情绪带给宝宝,永远用笑脸去鼓励宝宝,哪怕有一点点进步,也要及时表扬。
:育儿
一、快速适应三步曲
每个孩子的适应能力不同,入园适应期有长有短。三个简单的小方法可以帮助宝宝快速适应新生活。
入园前期:培养宝宝定时定点用勺吃饭、用杯喝水、用便盆大小便并会叫、按时自己睡午觉、用语言表达需求等习惯。
入园临近:入园前两个月左右,让宝宝逐步适应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经常带宝宝去幼儿园散步,以熟悉环境。
入园以后:不可因宝宝哭闹就不去幼儿园(这点对家中老人尤其重要)。可以和宝宝多聊聊幼儿园里的趣事,对他(她)的点滴进步予以表扬,增强宝宝去幼儿园的兴趣。
二、入园前期准备:
准备一:心理训练
任何焦虑、不安、恐惧等不良因素都会使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要使孩子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入园前的心理准备是首要的。
策略1:带孩子去参观幼儿园。为了使幼儿能消除入园的恐惧心理,家长在孩子入园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多带孩子接触家庭以外的世界,在孩子开学前多带孩子到新幼儿园去参观、玩耍,使幼儿对陌生的环境不再害怕。要让孩子感觉到,幼儿园是一个美好的地方,让孩子逐渐建立起“幼儿园”的概念。多和上幼儿园的孩子接触,听孩子说幼儿园的事,家长在家中可以和孩子玩"幼儿园"游戏。鼓励孩子出去交往,家长可以采用放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鼓励孩子与陌生人交往,尤其是和同龄的小伙伴玩,以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和乐群性。
策略2:把上幼儿园当作一件喜事。把孩子要入园当作家里的一件喜事来讨论,让孩子觉得入园是件高兴的事,使等待入园的过程充满了乐趣。要常常给孩子描述幼儿园的有趣之处,比如,上幼儿园可以认识新朋友,可以跟老师学本领等等。孩子要是任性、不听话,就对他说:“如果你表现好,才能让你上幼儿园”。
策略3:在家做游戏模拟幼儿园。在参观幼儿园、了解幼儿园里的日常要求和活动内容后,在家可以和孩子玩“在幼儿园上课”等模拟游戏。这样可以使孩子了解幼儿园里的规则,帮助他今后更易于适应。
策略4:鼓励孩子交新朋友。多带孩子出门接触小朋友,鼓励他主动和他人进行语言沟通,鼓励孩子与同伴分享食物和玩具。在孩子正式入园前,最好帮助孩子认识一两个同一个班级的同伴,这样,孩子在进入幼儿园时,班级里有熟悉的同伴,孩子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便会减少很多。
策略5:上亲子课。有大人陪,更适应环境
首先,“粘人”不是坏习惯,而是孩子心智成熟的一种表现,说明孩子的判断力和选择能力有了进一步发展,他能够判断自己单独做事与跟妈妈在一起的不同,也有能力做出让自己更快乐的选择――跟妈妈在一起。
其次,1-2岁的孩子处于依恋关系明确期,对特定人的偏爱变得更强烈,因而也更容易出现“分离焦虑”,离开照看者便感到不安,恰在此时,孩子的表象开始发展起来,大脑中能保留熟悉事物的表象,即使妈妈不再身边,看见妈妈的东西,他也能想起妈妈。
从这个角度来讲,您所说的“这种粘人的严重程度自出生以来是从未有过的,以前我忙没空陪他的时候都是他一个人玩,从不会跟在我后面要求抱”的情况其实就很正常了――孩子处于心智发展的不同阶段,行为方式自然就不一样啊!
最后,一岁半多的孩子,自我意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秩序感也开始萌芽,这个时期的他们往往期待周围的世界按照常规的状态运行,否则就会出现“无法掌控局面”的不安全感,恰恰这个时候,您的家庭出现了一定冲突,致使您与他的互动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就是说,原来对他来说理所当然的生活秩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已经不是他所能“掌控”的了,这无疑会带给他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如果这个时候您本人再表现出一定的焦虑情况,他就会更加觉得自己的世界乱套了,从而出现“粘”您的本能诉求。
所以,从上述各个方面来看,xx的行为都很正常,甚至值得我们高兴啊――他的心智又发展到了一个更高阶段,甚至给我们的教育提供了契机呢!
为什么又是一个契机呢?在这里桐妈要说的是,孩子每个心理发展阶段中的“危机”,其实都隐藏着更高阶段的心理发育诉求,如果我们这些当父母的能够正确引导,则可以轻易促进孩子的顺利发展,否则,则可能导向相反的后果。对于此时的xx来说,他更高阶段的发展需求是什么呢?不当处理的可怕后果又是什么呢?
根据小巫《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及其他资料中的提法,xx这个时候分外粘您,其实不过是在“生活失控”引发分离焦虑的情况下,他需要确认您――他所信任的对象――对他无条件的爱,这个时候,如果您不失时机地给了他满足,则有利于他找到安全感,从而确认对这个世界的信任并有助于他的独立,因为独立是“首要幸福感”(3岁左右完全建立,一旦形成,就意味着孩子不再需要父母时刻在自己身边就能感受到他们的爱,即走向独立)形成后的必然产物。反之,如果这个时候您只顾自己忙着做事,而忽略了宝宝的正常心理需要,则可能造成两个极端:一是宝宝因无法确认您的爱而表现得更加“粘人”(焦虑、缠磨、脆弱、波动),一个他因为情感需求屡次受挫而失去对您的依恋和信任,甚至强化了对这个世界的不安全感。在后一种情况下,孩子虽然不再那么“粘人”了,但也开始潜伏了一些心理危机,比如,对这个世界的不信任感、沟通能力的缺陷和忧郁感等。这将对他今后的人际交往和成人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到那个时候再进行补救,则会因错过了“关键期”而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
所以,孩子要粘您就让他粘着吧,千万不要强行推开,以为那样就可以培养独立性,这种想法只能说是您的一相情愿。只有从妈妈那里得到足够的情感满足,孩子才会建立起安全感,才有勇气和胆量去探索外部的世界。事实上,桐桐从出生两个多月起,一直到前一段时间之前,都是一个很粘我的孩子,只要我在家,都像橡皮糕一样贴在我身上的,每每这个时候,我都宁愿不做家务不做自己的事(包括赶博士论文那段时间)也要坚持陪她,后来我的“三陪”便有了报偿,桐桐顺利地建立了安全感,每天早晨去爷爷那里时会主动跟我说“再见”,这一点,我在《培养孩子的安全感》一文中已经有所提及。当然,或许桐桐到了一岁半以后还会因心理发展的更高诉求重新出现粘人的状态,对此我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让他粘到底,因为我坚信小巫那句话“孩子只有得到了情感的满足,才会自然走向独立”,我小外甥女瑶瑶的故事也向我验证的这一点,瑶瑶是我做全职妈妈的妹妹一手带大的,从小就跟她妈妈粘在一起,我妹妹就让她粘着,晚上也搂着她睡,大约三岁左右的时候,瑶瑶就突然要自己睡小床了,现在已经四岁多,是个非常非常有独立性的孩子,而且跟她妈妈的信任关系非常牢固――即使她妈妈打了她,也不会“记仇”,回过头来仍然叫“妈妈”的那种!
桐妈,你好:想跟你咨询的是君君的问题。君君进入三岁之后,好像变得特别敏感,也似乎是自尊心特别强一样,不经意的一句话,他就会嗷嗷嗷地哭,有时候也能哭下几滴眼泪,但是干嚎的时间特别长,抱抱他好像也不起作用呢。我的头都大了,不知道是我耐心不够还是安抚的方法不恰当呢。有时候我就想就让他嚎吧,啥时候嚎够了就不嚎了。但是他姥姥似乎更加听不得他嚎,心疼他,说听到君君嗷嗷地哭心脏就受不了。弄得我不知道该怎么对付他了。你帮我支支招吧? (注:案例中的君君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亲爱的君君妈,真抱歉才给你回复,除了时间安排不充分外,主要是因为我不确定能否给你操作性较强的建议,因为君君这种情况,我在三岁的桐桐这里还没有明显的感觉,只能根据既有的认识谈点看法。 对于你提到的孩子喜欢干嚎的情况,虽然我特地去你的博客看了看更详细的描述,还是无法确认这是一种情境性的反应还是他已经形成的偏好,只能说,如果可以排除近期君君生活状态的突然变化,比如,新更换了抚养人、爸爸妈妈突然很忙陪他的时间大大减少、家庭氛围变紧张了、入园焦虑期、身体不适等等,就基本可以认为这是孩子有了新的情绪表达方式。 从孩子的情绪发展角度而言,三岁的孩子还处在易冲动、变化快、难预料、不善掩饰的时期,往往生活环境的一点小事,就能引起他们的情绪波动,比如我们不小心拿了放在她画纸旁边的水彩笔,她就可能突然气的大哭大叫,对成人来说,这似乎有点莫名其妙,但根据他们的情绪变化逻辑,这又是合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你“不经意的一句话,他就会嗷嗷嗷地哭”也没有什么异常的。 至于君君为什么选择干嚎而不是其他方式,比如摔东西、就地撒泼等,就可能跟他的性情或家庭成员的反应方式有关了。因为对于不同的孩子来说,他们表达负面情绪的方式是不同的,那些性子比较急,特别是神经类型比较容易兴奋的孩子,很可能会选择摔打东西等比较剧烈的方式,像桐桐,更多的就是通过摔东西来表达负性情绪,而其他不那么容易兴奋的孩子,就可能更多地选择哭闹这种相对“被动”的发泄方式。君君大概就属于后面这类孩子。 家庭成员的反应方式也可能会强化孩子的某种情绪表达偏好。如果君君最初通过干嚎来表达情绪的时候,就引起了你们强烈的反应,比如,给他安慰、满足他的要求甚至给他额外的好处等等,那么他就可能认为这种表达方式是有效的,可以帮助他得到你们更多的关注,或许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久而久之,形成这种表达习惯也是很正常的。 那么,面对既定的事实,该如何反应呢?我想可以把握如下几点: 1、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更多的爱,不要等孩子有了特殊需要再去关爱孩子,如果孩子平时很乖的时候就不去关注他,则他就可能通过故意找茬干嚎来引起大人的注意。 2、尽量排除孩子生活环境中可能引起情感波动的因素,用和谐、稳定、快乐的生活环境来舒缓孩子的兴趣,则孩子“发作”的概率就会少很多。 3、没有无缘无故的情绪表达,当孩子借故干嚎时,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感受,我们则认真倾听、共情、进行力所能及的疏导。这种方式可能不会马上让孩子止哭,却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包容,如果孩子配合的话,事情的解决有时会出其不意的顺利。如果孩子不配合我们的慰抚,也不要灰心,反正干嚎本身也可以帮助孩子宣泄。 4、任何时候都不要把不耐烦写在脸上,更不要因此冲孩子发脾气,我们的冷静、宽容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良好的情绪示范,有助于孩子习得我们的处理方式,并随着年龄渐渐减少用干嚎等方式非理性表达情绪的概率。 5、不要因为孩子干嚎就满足他的不合理要求或者为了安慰她就放弃一些原则,比如,给孩子吃本该忌口的东西、买不想买的玩具哄她等等,亦不要反应过激,否则孩子愈能体会到干嚎的力量,愈加不舍得放弃这种表达方式。即使是合理的要求,也不要因为干嚎就马上满足,反之,如果孩子没有用干嚎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或情绪,就给她表扬和鼓励。
生命教育是在1968年由美国学者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的。几十年来,生命教育的实践在全球得到迅速发展。不少家长可能会对这个问题有疑惑,“生命教育”这么抽象,我们如何进行?桐妈认为,生活中往往有许多小细节就包含着“生命教育”,或许家长已经忽略了。下面的一些场景或许你也会遇到,看看家长们该如何应对和解决。
A。关于“我是怎么来的”
生活场景:一天晚上,我和5岁的儿子斯斯躺在床上讲故事。我绘声绘色地讲:“鳄鱼在岸上产下了几十个蛋,过了一些日子,小鳄鱼从蛋壳里钻了出来。”讲到这儿,一向安静的儿子忽然问我:“妈妈,小鳄鱼从蛋里出来的,我是从哪来的?”当时我心里一惊。面对孩子求知的眼睛,我不知如何告诉他?
斯斯妈妈
桐妈提示:斯斯妈妈的困惑有着一定普遍性,几乎所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对自己的生命来源产生疑问,这类问题通常会让家长恐慌,因为他们以为孩子想跟他们打听那些难以启齿的事情。实际情况却是,孩子只是对自己何以来到这个世界上感到好奇,家长给他们一个适合他们年龄的回答就可以了,比如,小一点的孩子,可以简单地跟他们说“你是妈妈生出来的”,孩子得到答案后,往往会满足一段时间,但随着自我意识的增长,他们又会对自己的生命起源产生更深层次的疑问,问些“那我是怎么跑到妈妈肚子里去的呢”之类的问题,家长不妨这样回答,“爸爸妈妈结婚后,非常想要个宝宝,于是爸爸就把一粒种子种到了妈妈的子宫里,那颗种子就在肚子里长成了一个可爱的宝宝,这个宝宝就是你!”总之,这是一个常温常新的问题,考验着家长的教育智慧,如何给孩子浅显又不失科学性的答案,是问题的关键,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借机让孩子明白生命是爱的结晶,来之不易。
B。关于“人是怎么没的”
生活场景:乐乐4岁的时候,我们为了孩子能更有爱心和责任心,就在乐乐生日的时候送给她一只波斯猫。乐乐把小猫当成朋友,并且悉心照料,但是最近不知道怎么的,小猫身体越来越差了,乐乐心情也一天天沮丧起来,这可让我心里很着急。我经常在想,朝夕相处的宠物死了,我该怎样解释给才4岁的乐乐呢?
乐乐妈妈
桐妈提示:当一个4岁的孩子被迫面对死亡时,他们原来那种永远会同心爱的人或物在一起的思维定势就被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心爱的人或物总有一天甚至随时可能死亡的新观念,在这种新的认知没有找到平衡支点之前,孩子就可能处在焦虑之中。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要懂得共鸣孩子的痛苦感受,但不要因此对死亡讳莫如深,家长遮遮掩掩的态度反而会让孩子嗅到更可怕的气息。反之,家长应该想办法让孩子认识到死亡是正常的生命轮回,是一个值得尊重的结果。《汤姆的外公去世了》、《老鼠爷爷的告别信》等相关的生命教育或心理自助读物,都可以帮助孩子升华对死亡的认知,进而树立一种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和热爱生命的意识!
C。关于生存技能训练
生活场景:儿子4岁时有一天上电梯,他刚进电梯门就关上了,怎么也打不开,而我们眼睁睁看着儿子被独自关在电梯里。爸爸立即喊了一句:“果果不要着急,按4,在四楼等爸爸!”紧接着,我们匆忙上了另一部电梯。到了四楼,儿子已经在电梯门口等着了。我欣喜地抱住他,只见他虽然眼睛有点红,但很沉稳地告诉我:“妈妈,我都着急了,我带着手套不好按4,但是我没哭,我勇敢吧!”果果妈妈
桐妈提示:一个生命的成长,往往是一个经历各种风险和挫折的过程,这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放手的过程,需要家长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其中之一就是安全意识的养成和生存技能的训练。家长可以通过看相关安全教育绘本、情景模拟、日常的随机教育等方式进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避免的一个情况就是不要过分渲染生活中的危险,以免损害孩子的安全感。
●让孩子懂得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和热爱生命
●让孩子明白生命是爱的结晶,来之不易
●培养孩子安全意识、训练孩子生存技能都是生命教育
D。学会善待生命
生活场景:帅帅幼儿园门口放了一个募捐箱,因为事先没和孩子交流,突然把钱塞给他让他捐了未免有些唐突。下午接他回来的路上,对他说:“四川发生地震了!”“王老师说了!”“很多小朋友没有东西吃,没有衣服穿,也没地方住了。我们把攒的零用钱捐给他们好不好!”“可是我的零用钱还想留着买玩具……”“但是那些小朋友连吃的都没有,你少玩点玩具有什么关系嘛!”第二天早上,帅帅高兴地把他的零用钱塞到募捐箱里!虽然钱不多,但至少让孩子明白,我们应该帮助有困难的人。帅帅妈妈
桐妈提示:父母在给孩子足够情感满足的同时,还要让孩子意识到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持和关爱,并让他在这个基础上,学会共情,学会给予,从而为将来建立基于爱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基础。只是对于那些还处在自我意识敏感期的孩子来说,先不要期望太高。孩子学会给予的前提是能够通过推理来理解他人的情感和行为,这需要一个过程。父母们在加强言传身教的同时,也要学会等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