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表达了英雄末路,力难回天的苦闷,同时,也展现出其人的胸怀何等坦荡。
千古艰难唯一死,在生死关头,无数的君王、名将是痛惜自己的江山,担忧自己的性命,春秋五霸之一的勾践向夫差摇尾乞怜洗马甚至尝他的大便才得以苟且偷生回到越国;而自命不凡的夫差在战败后派公孙雄脱衣跪地乞降被拒绝后才遮面自刎;盖世无双的吕布死前向曹操乞降被吊死;这些人哪一个不是人前八面威风,等到生死存亡之际原形毕露。
反观项羽一曲悲歌,忧的不是自己的江山性命,而是挚爱虞姬、乌骓的安危,这种气魄,才配得上是华夏第一猛将之名。能与其心胸比肩的一代霸主,我想只有春秋时期的庆忌。
垓下歌的解释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诗词翻译 我力可拔山啊,豪气可盖世。
时运不济啊,我的乌骓马也不走了。
乌骓马不走了,我能怎么办啊? 虞姬啊虞姬,我可把你怎么办啊? 赏析诗句 “力拔山兮气盖世” 诗歌的第一句就使读者看到了一个举世无匹的英雄形象。
“气盖世”“力拔山”,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把项羽叱咤风云的气概生动地显现了出来。
且“力拔山兮气盖世”,有气壮山河,势吞万里之气象。
作为反秦义军的领袖,项羽可谓卓绝超群,气盖一世。
《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在他的履历中,不乏所向披靡、勇冠三军的神奇故事。
此刻,面对四面楚歌的惨败结局,面对爱妃虞姬,项羽感慨万千。
“力拔山兮气盖世”,既有对自己辉煌岁月的回首,也有对兴亡盛衰的无尽感慨,对“时不再来”的无限懊悔。
“时不利兮骓不逝” 似乎一切尽是天意:时机于我不利,战事于我不顺,千里马也跑不起来了。
至此,一种英雄末路的感慨油然而生,让人倍感苍凉。
“骓不逝兮可奈何” 抒发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叹。
项羽并非单纯军事意义上的失败者,他的失败,更多的是政治谋略上的失败。
面对强劲而奸诈的对手,他坦率、天真、不用心计。
死到临头,他总该明白了吧。
此时,他多么企盼有一次卷土重来,再显英雄身手,再现“破釜沉舟”壮举的转机啊!可是,项羽明白,这种机会不会再有了,他注定败在了自己完全可以战胜的对手之下。
“可奈何”,正是这种悲剧心理与失望心态的流露。
“虞兮虞兮奈若何” 作为一位众望所归、叱咤风云的义军领袖,其强弩之末竟然不仅于战无计,而且连自己的爱妃也保护不了,这是何等震撼人心的悲哀!当年,他从江东率八千子弟兵,所向无敌,威震天下;如今,兵败如山倒,到最后只剩二十八骑相随。
面对失败又“不肯过江东”的项羽当然只剩死路一条,面对虞姬也只能是“奈若何”了。
西楚霸王项羽和曹操曾经都做过一个相同的决定,就是都放过一个人,而他们各自放的那个人最后却成为了他们最致命的打击,甚至于直接打败了他们,但后人对于他们两个的这种决定有着不同的评价,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两个人当时所处的局势不同,而且他们两个人放人的目的也不同。
当项羽的属下范增听说刘邦的军队进入了都城咸阳之后,既不贪图钱财也不贪图美色的时候,他就知道了刘邦以后一定会成为项羽最致命的对手,所以范增就向项羽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项羽可以趁着刘邦的力量还并不足够强大的时候就杀掉刘邦。后来当项羽又听说了一些其它关于刘邦的事情后,他为了杀掉刘邦就设下了鸿门宴,但是在鸿门宴上刘邦的一些说辞使得项羽放走了刘邦,这也使得后来刘邦壮大了自己的力量之后,成功反击打败了项羽,并且使得项羽在乌江自刎。
刘备在和吕布的战争中战败之后就投奔到了曹操手下,而曹操也非常的欣赏刘备的能力,并且对他也给予非常优厚的待遇,但是曹操手下的人看出刘备在以后一定会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甚至于对曹操有着威胁,所以说他们就希望曹操可以杀了刘备。但是刘备并没有听信这些人的想法,甚至于非常的信任刘备,并且给他很大程度的支持,这也使得刘备在这样的机会下扩充了自己的实力,并且建立了蜀汉,成为了曹操最为致命的敌人。
后人对于曹操和项羽的做的相同的一个决定给予了不同的评价,这主要是因为如果项羽没有放走刘邦的话,那么项羽将会成为真正的西楚霸王,独霸整个天下,所以项羽放走刘邦的做法是一个非常不长脑的行为。而曹操放走刘备则是想要收买更多人的心,他希望借着这样的机会使得其他更多的能人异士愿意追随他,这其实是一种计谋更是一种手段。
第一个先来说说刘邦吧,个人来说我不是很喜欢他,但也不能算厌恶。刘邦的出身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有这样的出身但是有这么大的作为已经很了不起了。可惜的是虽然经过了长时间的征战而拥有了王者的气概,但他的流氓品行还是暴露无遗。下面我们就来列举下他的优点和缺点。优点1:善于用人。大家也都知道这一点,刘邦也就是靠这一点胜了项羽(帮他胜利的也有流氓不遵守诺言的品行)优点2:肯于听部下的建议。这也是让他取胜的一点,也就是对部下的信任(后期这个优点就没了。。。)优点3:善于发现人才。这点我也不用怎么说了。(优点都跟人才方面有关。。。。)缺点1:流氓品行。这一点也就是我前面说的,依然保留着这个品质。。。缺点2:心狠手辣。在成为皇帝后,他就开始不信任大臣,张良聪明跑了,萧何和其他一些大臣也清楚了这一点于是开始装的自己很没有野心。而只知道打仗的彭越被蒸做了肉饼。。。。。。缺点3:依赖性过强。这一点也是由于他在用人上面的优点而导致的,他的文和武都不如项羽,所以他只能依靠别人,要不然他无法取得这样的功绩。
总结:此人总体来说能力平平,只有用人比较突出,所以一旦失去有力的部下或谋士,就是废草一根。
1、项羽和刘邦是敌对关系。
项羽和刘邦是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两人之前结拜兄弟,一起推翻了秦朝。
后来在楚汉相争,项羽却被刘邦逼到了乌江边上,拔剑自刎。
刘邦战胜项羽一统天下,建立汉朝,史称汉高祖。
2、曹操、刘备、诸葛亮之间,曹操和刘备、诸葛亮是敌对关系,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
曹操掌管魏国政权,刘备掌管蜀汉政权。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刘备、孙权为天下相争,诸葛亮作为蜀汉刘备的军师,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对刘备帮助良多。
在历史关系中,项羽和刘邦是大秦帝国后期的人物,秦朝被推翻后,项羽身死而刘邦建立了汉代。
而曹操、刘备和诸葛亮则是东汉末期出现的人物,曹操的魏国、刘备的蜀国和孙权的吴国形成三国鼎立的关系,最后三国灭国,被司马懿的司马家族统一天下,建立西晋。
扩展资料:
项羽和刘邦:楚汉之争
秦朝末年,陈胜兵败身亡后,项梁、项羽所部在诸路义军势力最强。
项梁召集楚地各路义军首领于薛县(今山东滕州)议事,刘邦亦率部归附项梁。
项梁身死后,章邯破项梁军,楚国上下十分震恐。
刘邦项羽弃陈留,率军东归。
楚怀王迁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并项羽吕臣军自将,封项羽为长安侯,号为鲁公。
接着,楚分兵两路,一路北上救赵,一路西进伐秦。
刘邦率另一路楚军所率义军亦转战于河南,招降纳叛,屡破秦军,先行入关接受秦王子婴投降。
经过一系列的战争、政权相争,楚汉之争以项羽自刎乌江,刘邦成功建立汉朝而结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