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怎样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第1张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赋予小学教育的历史使命,在进行爱国教育的同时,激发起学生努力学习、热爱生活的决心,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为全面参与建设小康社会打基础,做准备。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而在近代的一百多年里,历经磨难,饱受屈辱,爱国志士们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抗争,终于在中国***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中华民族重新站起来了!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同志说: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以史育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振兴祖国。爱祖国是指关心祖国前途命运和荣辱兴衰,并随时准备为祖国的事业而献身的一种崇高而炽烈的道德情感。这种情感是爱国主义的基础。小学生的情感往往是和具体的人物、事件相联系的,因此,爱国主义教育要在帮助小学生了解祖国壮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中华民族对人类世界的巨大贡献的同时,激发小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帮助他们了解我国近代所以落后,并客观地分析它落后的原因和未来美好的前景,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发愤图强的精神。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感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一做:一、了解祖国要让学生有爱国主义情感,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国。我们可以利用晨会课,班队课向学生介绍有关祖国的一些知识,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国家是一个伟大的国家,让他们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再用唱、读、看、讲等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方位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唱,就是大家唱爱国歌曲。《国歌》、《没有***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等歌曲已成为人人会唱的歌曲;读,就是开展读爱国书活动;看,就是观看爱国主义和书籍等;讲,就是举行演讲比赛和主题班会。二.强化爱国情感1.重视升国旗仪式国旗是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象征,人人都要养成对国旗的崇敬和热爱,而学校每周一所进行的升旗仪式正是养成这种心理的重要方式。在升国旗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满怀着热爱祖国心情,庄严站立,敬好队礼,唱好国歌,并庄严肃立地面向国旗宣誓。2.抓住有利时机激发爱国热情利用好上课的时机: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歌颂祖国的优秀文章和许多爱国的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小学数学课本里也有一些人文数学知识,我们要让学生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数学专著和数学家,我们要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而自豪,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利用好班队课。班队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时机,通过班队课的讲解和学生自己的消化,将自己的爱国行为由理论化的听听,想想,说说转化到自己的行动上来,也可以利用班队课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有意义的爱国行动。利用好重大节日时间十月一日是国庆节,可组织学生看一场爱国教育**,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以及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进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清明节可组织学生为革命烈士扫墓,为烈士献上花圈和花篮,学习烈士们的爱国事迹,从而增加他们长大了报孝祖国的决心。利用社会时事去年,我们国家遇到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冰雪灾害,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终于战胜了这一特大的自然灾害。今年,5,12四川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我们伟大的祖国以它巨大的凝聚力,把十三亿中国人以及数以万计的海外华侨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帮助灾区人民战胜灾害,重建家园。奥运会的成功举,震动了世界,展示了我国的强大国力。奥运健儿们为了祖国的荣誉,在赛场上奋勇拼搏,赛出了水平,赛出了国威------等等一些生动的事例,都可以成为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利素材。三、深化爱国情操通过一系列的教育,逐渐让学生养成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了解国家大事的习惯。使大家经常了解国家所处的环境,国家的发展变化,把自己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做一个有理想的人。爱国情怀,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古老而又常青的永恒主题。虽然在不同的时代,爱国情怀的时代特性不尽相同,但作为一种正义、极具凝聚的力量,它却是一脉相承、亘古不变的。作为一名小学德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放在首位,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如今的中国,连续几十年的高速发展让世界称羡,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家长不仅要做到自己爱国,更有义务让我们的孩子也爱国。如何加强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

1、对于孩子当下的爱国情怀,其实从自身做起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确立,父母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对祖国的情感。从思想上去告诉孩子,自己的国家和国籍,爱国不是一句话,而是可以化身成为生活中各种小事,尊敬国旗,热爱我们的国家,不可以有任何的言论诋毁,这些在孩子上学的时候学校都是有这些最基本的行为准则,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2、鼓励孩子参加爱国活动

为了深化和引导孩子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情怀,家长除了鼓励孩子参加学校正常的升降旗等活动外,还要在结合国家重大的节日开展对孩子的教育。

3、积极向上的三观,热爱生活

孩子的三观正,热爱生活,自然一切都是积极向上的,这些也都需要家长加以引导,从自我到小家到国家,做好自己,也是爱国的表现的,因为国是千千万万的人和千千万万的家组成的,每个人都做好自己,都有正确的三观,那么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的和谐,这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

让孩子了解历史,了解我们的国家,激发孩子的爱国情感。在平常的点滴中做好自己,铭记历史,这样的爱国行动,爱国情怀,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让孩子时刻记住自己是中国人,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创造自己的价值,那么整个民族的价值也就体现了,做好自己,未来便能成为更好的自己。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爱国情怀。

当代青少年作为未来国家的主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前途。我们应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如何使之做到理性爱国?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将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结合。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斗争史、创业史。中国历史的发展雄辩的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我们应该教育青少年要把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爱国情感升华。

  2了解祖国历史。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让青少年深入了解祖国的历史,知道曾经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灿烂文化的泱泱大国,它是世界四大发明的发源地,了解中华民族那些无私奉献、置之生死于度外的爱国人士的伟大事迹,从而激起青少年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并且具有一种对民族高度负责的精神。但,同时,让青少年们了解到近代史上的中国遭受列国的屈辱,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等等,扼杀掉了中国儿女们仅有的光辉。而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不能忘却,只有在了解过去不足的同时,才能促进未来的发展。

  3大力宣传典型先进事例。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具有时代特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宣传工作有利于指导青少年学习先进模范人物的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情操。

  4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教学活动是培养青少年成才发展的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它可以激发青少年情绪化的去学习,如果这种情绪是爱国的,青少年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也会逐渐深厚起来。我们在抓好青少年爱国教育的同时,应注意将学校、家庭与社会结合起来,发挥社会各界作用,使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网络化,渗透到青少年的整个空间。

  5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在新时代中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代青少年要树立起高度的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科学把握中华民族自身优良传统,培养起理性健全、开放包容的国民心态,我们应该为青少年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自觉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统一起来,将满腔爱国热情内化为不懈动力,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精神。

  今天民族的兴旺,是后天对青少年的培养。其中最重要的应该算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养成良好品德,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以中国而骄傲。唯有笃行而不乱动,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才能将弥足珍贵的爱国热情真正转化成一股无比强大的国家建设力。青少年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着眼于国家和民族,我们应正确指引青少年把个人理想和事业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

创设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幼儿园里,可以利用或创设相关环境,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利用墙面贴上《中国地图》、《世界地图》,让幼儿随时观察、了解,教师可以随时告诉幼儿祖国、家乡的地理位置、首都北京在哪里等;随着幼儿年龄增长,可以让幼儿逐步认识祖国的山川河流、物产等,从而初步树立祖国地大物博的概念。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通过升旗形式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幼儿升旗意识必须从小培养,这就务必要求幼儿从小认识国旗,积极参加升国旗活动,面对国旗应庄严、肃立,我们在实践中采取挑选表现优秀的幼儿做升旗手和护旗手的办法,每周一举行全园升旗仪式,增强幼儿对国旗的敬仰。2利用节日活动对幼儿进行教育。每一个节日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可以尽早地让幼儿知道这些节日的来历意义,尽可能让幼儿参加各种庆祝活动。如:在庆祝“国庆”节活动中,可开展国庆绘画展等才艺展示活动形式,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发展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

热爱亲人、热爱家乡教育是幼儿爱国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爱祖国的具体表现。因此,在实施教学活动中,我们把爱国主义教育寓于语言、美术、科学等教学活动中,通过具体活动让幼儿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如对大班幼儿,可以让他们认识我国的名胜古迹、主要***,介绍一些祖国的巨大成就,从感性上了解祖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历史悠久,闻名世界的发明、各名人取得许多方面世界第一,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等;中班幼儿可通过了解家乡特产、名胜景点、变化及对国旗、国徽的认识,感受祖国伟大。

巩固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新《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庭同样担负着培养幼儿热爱祖国情感的责任。因此,我们要求家长带幼儿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引导幼儿关注并参与国家的重大事件,如收看奥运会等重要国际体育比赛,为我国运动员欢呼加油等,在这些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萌发长大以后为祖国作贡献的强烈愿望。

发自内心,歌唱祖国

有很多好听的歌唱祖国的歌曲,比如: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你应该已经不知不觉哼唱出来了。不如和孩子一起大声唱吧,让孩子感觉到你的满腔热情。

重温抗战小英雄的故事

小兵张嘎,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嘎子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受伤的八路军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八路军,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一次次粉碎敌人的阴谋。

认识祖国的地图

除了精美的家装饰品,不妨在家里再贴一张中国地图,让孩子认识我们的祖国到底有多大,在地图上标注家在哪个省哪个地方,放假期间,带上孩子一起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品尝各地美食,领略各族文化,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相关阅读:如何培养孩子爱国情感?

心理学有个很重要的“潜意识”理论,是说青春期前,尤其是儿童期,接受思想意识的灌输,对人一生的成长将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少年儿童时期是思想意识的启蒙时期,在这一时期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意识的灌输,为他们的人生打下深刻的主流思想意识和核心价值体系的烙印,对他们日后成人成才将产生重要的引领作用。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为他们的人生打下深刻的主流思想意识和核心价值体系的烙印,对他们日后成人成才将产生重要的引领作用。

摘要:爱国主义是凝聚民族精神,激发人民爱国热情,动员和鼓舞人民奋发向上的一面旗帜。爱国主义教育是少先队思想教育的主旋律,是少先队思想的基本任务。因此,少先队辅导员应如何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朴素感情成为当代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少先队辅导员应努力把把抽象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了,变成的以量化,可操作的东西。只有从小对少先队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不忘过去,充分了解中国人民的血泪史、屈辱史、奋斗史,才能培养队员的集体主义观念和为国争光的意识。

作为少先队辅导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朴素感情的理论基础

一、在思想层面,要特别注重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注重党、团、队的组织意识衔接,通过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易于接受的语言,引导少年儿童心向党、心向祖国。

(一)、党的历史和知识教育。以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帮助他们了解党的知识和党的光辉历史,懂得“没有中国***,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深刻道理。

(二)、党的宗旨和奋斗纲领教育。用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引导少年儿童,用鲜艳的红领巾、神圣的队礼、嘹亮的队歌和庄严的呼号激励少年儿童,教育引导他们从小树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三)、党、团、队组织意识衔接教育。引导少年儿童牢记中国***是少先队组织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了解党、团、队的特殊关系,通过团前教育课等活动,增强对党、团、队组织的认识和向往。

二、在素质层面,要按照队章的要求,引导少年儿童有爱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增强国家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引导少年儿童有爱心,就是要把爱人民的理念具体化,学会关心他人,做事能想到他人,从小爱父母、爱老师、爱身边的人,进而延伸成对广大人民的感情。

(一)、增强国家意识,就是要引导少年儿童爱祖国,认识到自身的生活和未来成长与国家紧密相连。

(二)、增强科学意识,就是要培养少年儿童形成爱学习的好习惯,把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转化成探索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1、善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激发孩子创新能力的内驱力,是孩子有所成就的动力,它可以唤起孩子的内在潜能,使孩子完全投入到创造性活动中去。富有创新精神的孩子,一般都有较强的好奇心,许多发明和创作并不是事先预料到的,往往是在好奇心的推动下,经过创新性思维得出来的。

孩子只有对客观世界的事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才有可能发现改进和改变的方面,而这正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好奇心越强,掌握的现实材料就越多,就越有利于创造出新的成绩。

2、重视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观察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对于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孩子从外界获取的信息,80%都是通过观察获得的。孩子学会观察,才会记忆和思考,因而观察力是思维的出发点,创新能力的发展离不开观察力,孩子只有在生活中多听、多看,才会掌握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才能顺利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去解决问题。

(三)、增强劳动意识,就是要让少年儿童懂得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从小养成尊重劳动、勤劳节俭的好习惯。同时,要注重引导少年儿童锻炼强健体魄,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1抓住学习动机最强烈的时机。应耐心地教给他们做事的方法,指导孩子做好他们想做的事,使孩子享受到“我会做”的喜悦和成就,千万不要顾虑到安全或觉得麻烦而不肯让孩子尝试,让他们错失了学习的最佳时机。

2在游戏中学习。当孩子感觉劳动就像玩游戏那么有趣时,他们一定会喜欢。

3要“舍得”让孩子劳动。不要总认为孩子小,许多事情都舍不得让他做而事事代劳,久而久之,孩子没有机会练习,渐渐地,很多事情就真的不会做了。因此,要舍得让孩子锻炼。

5重复提示。多容忍、少责备。在指导孩子时,口气要温和,不宜不耐烦,应有耐心、有步骤、以游戏的方式和心态教导孩子学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776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