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家庭情商教育的任务中,陶冶儿童道德情感的意义。

如何理解家庭情商教育的任务中,陶冶儿童道德情感的意义。,第1张

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家庭情商教育,教育者可以引导儿童正确看待事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帮助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避免受到错误的价值观念的影响。

2、培养儿童的良好品德。家庭情商教育通过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引导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如诚实守信、友善互助、勤奋努力等,从而帮助儿童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有情感智慧的人。

3、建立亲子关系。家庭情商教育可以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增强互相理解、信任和尊重,从而使孩子在成长中更加健康、快乐。

一、态度的实质及结构

(一)态度的含义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二)对态度含义的理解

第一,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第二,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第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三)态度的结构

1.态度的认知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对于某一对象而言,不同个体的态度中所含的认知成分是不同的。

2.态度的情感成分

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3.态度的行为成分

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一般情况下。态度的上述三种成分是一致的,但有时也可能不一致。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一)品德的含义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二)对品德定义的理解

首先,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

其次,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最后。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三)品德与道德的区别和联系

1.联系:首先,品德的内容来自道德,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t的具体表现,两者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其次,品德的形成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在家庭成员潜移默化的道德感染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最后,社会道德本身是由许许多多的品德集合构成的。

2.区别:首先,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但不以某一个体的存亡为转移。品德则依赖于某一个体存在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

其次,道德的内容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品德的内容往往只是道德规范的部分体现.是社会道德要求的局部反映。

再次,道德是一定社会生活的产物,它的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它的发展不仅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还要服从于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

最后。道德是哲学、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四)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

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它主要是指一个人面对矛盾冲突的情境能自觉地意识到是非善恶,进而能就行动作出缜密的道德抉择。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当个体对某一道德准则有了较系统的认识,感到确实是这样时,就形成有关的道德观念。当认识继续深入,达到坚信不移的程度,并能指导自己的行动时。就形成了道德信念。道德信念对行为具有稳定的调节与支配作用。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渗透在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中。道德情感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即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其特点是产生迅速.对行为具有迅速定向的作用。二是想像的道德情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像而发生的情感体验。它以社会道德标准的化身而存在的,又具有极大的鲜明性,是道德行为的强大动力。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它具有清晰的意识性和明确的自觉性,具有较大的概括性和道德较强的理论性,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它是级形式的道德情感。

3.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

美国心理学家莱斯特提出关于个体道德行为发生的四种模式为:解释情境、作出判断、道德抉择和履行道德行动计划。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一)两者的联系

1.二者实质是相同的。品德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2.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

(二)两者的区别

第一,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包括对社会、对集体的态度,对劳动、对生活、对学习的态度,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等。其中有些涉及社会道德规范,有些则不涉及,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那部分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

第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等在其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提出.因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也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从态度的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接受”,即注意,“反应”,即愿意并实际参加某项向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评价”,即按价值准则行动后获得满意感或愉快感,赋予自己的行为以某种价值;“组织”,即价值标准的组织,判断各种不同价值标准的联系,克服其问的矛盾和冲突;“性格化”,即将各种价值观念组织成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使之成为个人的性格的一部分。

上述价值内化的各级水平实际上也就是态度变化的水平,但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之为品德。

从幼儿情绪和情感的进行过程看,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具有三个主要特点:

1情绪和情感的不稳定: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稳定性经常变化和不稳定的,甚至喜怒、哀乐两种对立的情绪也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互相转换。如,“破涕为笑”。

2情感比较外露:如,孩子往往“开心就笑,不开心就哭”。或者幼儿小时候受一点委屈就在父母面前大哭,企图寻求父母的安慰,但是长大后,无论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受多大委屈,对于父母都是报喜不报忧;在工作中为了不让自己时而的负能量感染同事,有时候强装微笑等。

3情绪极易冲动:情绪的易冲动性在幼儿初期表现特别明显,他们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强烈,不能自制。例如,小班幼儿想要一个玩具而得不到时,就会大哭大闹,短时间内不能平静下来。成人这时要求他“不要哭”或“不要闹”,往往无济于事,他甚至一句话也听不进去。情绪冲动性还常常表现在幼儿会用过激行为表现自己的情绪。例如,幼儿看到故事当中的“坏人”,常常会把它抠掉,即用动作把“坏人”去掉。

(二)从情绪和情感所指向的事物看

从情绪和情感所指向的事物看,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1情感所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情感不断丰富:如,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儿童情感的分化逐渐精细、准确。以笑为例,大班儿童除去微笑、大笑外,还会羞涩的笑、偷笑、嘲笑、苦笑等。

2情感所指向事物的性质逐渐变化,情感日益深刻:幼儿社会性需要的发展是与幼儿认识事物的发展相联系的。随着幼儿言语和认识过程的发展,他们的社会性需要和情感也发展起来。

(三)从幼儿的情感发展水平看

从幼儿的情感发展水平看,幼儿的高级情感开始形成。幼儿的高级情感是指由幼儿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社会性情感。

幼儿的高级情感主要体现在道德感

求知欲不属于儿童道德感。求知欲属于理智感,求知欲是强烈要求得到满足的欲望而儿童道德感是儿童逐步产生的对自己或他人的言行是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的情感,这两者是毫无关系的,更没有说谁属于谁,所以求知欲不属于儿童道德感。

从总体来分析,幼儿道德品质的发展有以下三个特点:

①在幼儿期,儿童没有形成独立的道德判断标准,他们判断是非的标准来自家长,家长说对的,儿童也会倾向于说对;家长说错,儿童也会倾向于说错。

②只注意行为的外部结果,不考虑行为的内在动机。比如两个孩子都打碎了碟子,一个是因为帮母亲做事,打碎了三个碟子,一个是因为偷吃零食,打碎了两个碟子。在让儿童做道德判断时,儿童会认为打碎碟子多的那个孩子错了。

③儿童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还带有很大的表面性、具体性,并易受情境的暗示。因此他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均缺乏稳定性。

儿童的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

儿童的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父母在工作之余应该多多关心孩子,培养宝宝的智力是刻不容缓的,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发展孩子的能力,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是非常关键的,现在分享儿童的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

儿童的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1

任何一种思想品德都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操、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四个基本因素构成的。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正是在有目的的教育影响下,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父母应帮助和指导孩子正确地完成这一过程。

“晓之以理”,不断提高孩子的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指对事物的是非、善恶的评价。掌握是非标准,划分善恶界限是产生良好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基础。孩子的一些错误言行,不道德行为,往往出自缺乏必要的是非观念,或由于道薄上的无知造成的。所以要重视形成孩子的道德概念,不断提高道德判断的能力,使他们明辨是非,掌握行为标准。

小学儿童道德认识是从无到有、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发展起来的。什么是‘好学生“,一年级孩子的标准是学习好,不调皮,听老师的话;二年级时,进一步认识到好学生应该认真学习,关心集体,能团结同学的人;到四、五年级,一个好学生应当是学习成绩优异,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能广泛团结同学,热心为集体服务。他们的认识虽较具体肤浅,但却是逐步加深的。总的来讲,他们道德认识的发展有三个特点:第一,具体性。小学儿童的道德认识总是与具体的、个别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比如,他们认为跟家长顶嘴,不听家长的话,就叫固执。只有上了中学,到了少年期,孩子才能掌握诚实、虚伪、公正、勇敢等抽象的道德概念。第二,模糊性。小学儿童的道德认识是肤浅的,往往不全面、不精确。他们看问题,局限性很大,往往只看一点,不及其余。比如,认为不调皮的是好学生,认为学习好,但有时调反,或者学习不好,但守纪律的,就不是好学生了。他们往往分不清是非,比如,把包庇和祖护同伴的错误看成是忠诚,把向老师反映情况看成是出卖朋友;有的孩子把拾到的东西归为己有,当向他指出,不应拿别人的东西时,他却不以为然地申辩:“这又不是我偷的,是我抬到的”,第三,不稳定性。小学儿童易受错误思想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认识。

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道德认识主要靠日常生活中成人对他们的各种行动的褒贬、止扬而形成的。随年龄增长,在学校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下,才能逐步掌握基本的道德概念,使道德认识逐步深化。

儿童的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2

品德一:孝敬父母

有无孝敬父母的习惯,不单单是子女对父母的关系,其实质是一个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凡此种种,值得忧虑。

只有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到社会中,才有可能做到关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到对祖国的忠诚。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培养孩子尊敬长者,孝敬父母的好习惯。怎样培养孩子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呢?

要建立合理的长幼有别的家庭关系。“合理的长幼有别”与封建家长制、一言堂是不同的。所谓“合理”,是指全体家庭成员(包括子女)之间首先是民主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尤其是在处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时,一定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可能按他们合理的意愿办事。同时,家庭又是一个整体,不能各自为政,总要有人当家“长”,来“领导”家庭,管理指导家庭全体成员的生活。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养者,而且他们有丰富的生产经验,自然应当成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孩子(尤其是未成年人)应当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生活、学习。现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阳”,家长却变成围着孩子转的月亮、侍从,这就为孩子形成以我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土壤,更谈不上培养孝敬父母的好习惯了。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而不能颠倒主次,任孩子在家庭里逞强胡闹。

要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得来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里孝敬父母呢?为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经常地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告诉孩子,说得越具体越了,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自然,孩子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要从小事入手训练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行为习惯。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虑,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要把这些要求变为孩子的实际行动,就应当从日常小事抓起。如关心家长健康方面:要求孩子每天要问候下班回家的父母亲;当父母劳累时,孩子应主动帮助或请父母休息一下;当父母外出时,孩子应提醒父母是否遗忘东西或注意天气变化;当父母有病时,孩子应主动照护,多说宽慰话,替他们接待客人等。孩子应承担必须完成的家务劳动,哪怕是吃饭时摆筷子。

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学习情况,合理分配,具体指导,耐心训练,热情鼓励。这样不但有利孩子养成家务劳动的习惯,也有利于孩子不断增强孝敬父母的观念:“父母养育了我,我应为他们多做事。”

要以身作则,父母本人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有一个故事是值得借鉴的。从前有一对中年夫妇对年迈的父母很不孝顺,他们把老人撵到一间破旧的小屋里居住,每顿饭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东西给老人。一天,他们看到自己的儿子在雕刻一块木头,就问孩子刻的是什么,孩子说:“刻木碗,等你们年纪大时好用。”这时,这对中年夫妇猛然醒悟,把自己的父母请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只小木碗,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给老人吃。小孩因此也转变了对他们的态度,从此一家三代和睦生活。可见,父母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现在中年夫妻冷落自己父母的情况还是存在的。有些中年夫妻不仅不照顾自己的父母,反而千方百计“刮”老人们的财物,这给自己孩子的影响更不好了。因此,我们不得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父母亲,决不能添了儿子就忘了老子。如果说平时因居住地较远,工作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处,那么在休假日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共聚同乐,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此日长时久,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会逐步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品德二:诚实、诚信

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博士发现,4岁以下的孩子都把爸爸妈妈是否高兴当作衡量自己行为对错的标准,为了不让爸爸妈妈生气,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承认自己做过的事情。

说谎在不同年龄意味着不同的问题,诚实的品格是逐渐形成的。不要把孩子的撒谎归结于他的天性,相反,你应根据孩子的理解力运用以下的方法培养他的诚实品质。

让孩子理解诚实的含义:帮助2-3岁甚至4岁的孩子学会什么是假装的,什么是真实的,这很重要。

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模仿最多的人,你能够为孩子树立诚实的榜样是非常重要的。

不要提示孩子说谎:父母们经常用启发孩子说谎的方式了解他们干的错事。这包括:

1、不要使用问句。要告诉孩子他做错了什么。

2、不给孩子狡辩的机会。在你不完全了解情况的时候,不要向孩子了解情况。

区别对待做错事和撒谎:告诉孩子如果他讲真话你就不会那么生气,而说谎只能给他带来加倍的麻烦。

1、对孩子的惩罚,但不要严厉到使他甘愿冒险说谎的地步。

2、先惩罚行为,再处理谎言。

强化诚实行为:要记住,奖励诚实比惩罚撒谎更重要。必须看重孩子的诚实行为,给他适当的表扬。

品德三:有责任心

责任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那么,作为爸爸妈妈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

有意识地交给孩子一些任务,锻炼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爸爸妈妈要逐步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之前提出要求,鼓励孩子认真完成。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在语言上给予指导,但是一定不要包办代替,让孩子有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

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试试,但是随意性很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所以交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妈妈也要有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可适当地让孩子了解一些父母的忧虑和难处。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和选择,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孩子感到家庭的美满幸福,要靠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共同参与,进而增强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

鼓励孩子勇敢地承担责任。例如,孩子跟着爸爸妈妈有朋友家做客,不小心损坏了物品。这时应该让孩子知道,是由于自己的过错,才造成了这种后果,应当给予赔偿。之后一定要带孩子一起买东西去朋友家道歉。

品德四:会体谅别人

为把孩子培养成拥有体谅他人之心的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自身要以体谅之心温和地对待孩子。同时,应充分理解孩子的心情,努力从孩子的视角来考虑问题。并且,夫妻俩还应阅读一些有关儿童心理成长的书,对孩子的心灵发育过程作一定的了解。另外,夫妻俩最好就打算怎样培养孩子的问题,交流一下各自的看法。

不过,没有必要去读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书籍,只需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识就可以了。比如即使只知道孩子有第一反抗期、中间反抗期和第二反抗期,那么育儿方法也就会大大的不同了。

当体谅的种子慢慢地在孩子的心田中生长出来之后,孩子渐渐地会照顾到爸爸妈妈及周围人的情绪,努力使自己不去做给别人添麻烦的事情。这就是父母以体谅之心培养孩子所获得的成果,育儿的辛劳得到了回报。

培养体谅之心的两个条件

妈妈充分地接受孩子在身体上的撒娇,孩子因此而获得情绪上的安定,把妈妈作为“心中的基地”加以信赖这就是培养孩子体谅之心的第一个条件。

培养孩子体谅之心的第二个条件,就是有意让孩子觉察到对方的为难情绪。而且,当孩子做了令妈妈感到头疼的事情时,首先不要训斥,而是用情绪向他“诉苦”。

当孩子做了给父母添麻烦的事情时,这其实是培养孩子体谅之心的好机会。比如,孩子从外面拾了一些沾着烂泥的石子回来,并把它们排放在榻榻米上玩,这时如果对他说:“榻榻米会被弄脏,妈妈挺烦的。”让他知道有人对此感到为难,这便会促进孩子体谅之心的生长。

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儿童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和适应集体生活,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从心理学看来讲,人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道德意识的发展和道德行为的发展。道德意识是掌握首先原则或信念;道德行为是将这些原则和信念在一定场合付诸行动的能力。 一、 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掌握道德原则和信念是道德意识形成的标志,从小学阶段开始,儿童开始具备了自觉运用道德意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小学生道德意识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儿童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准确的理解。 2、 在道德品质的评价上,儿童从只注意行为的效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 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儿童的道德判断从受外部情境的制约逐步过渡到受内心的道德原则或道德信念的制约。 二、 道德行为的发展 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属于依从传统惯例行为型,特点是符合社会提倡的模式,遵从集体的决策,自己很少采取单独的主张。 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道德意识与行为基本上是协调的、相称的。但是其中还有这样一种规律,即儿童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而随年龄增长,逐步会出现言行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分析小学生言行不一致的原因,研究者认为,可能是由于模仿、出于无意、在不同人面前有不同行为表现、只会说不会做等等。针对小学生这种言行不一致、言行脱节的问题,教育者应该做到正确了解儿童的内心情况和体验,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而不应该一味地责怪、惩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957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