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感受方式有哪几种类型

情绪感受方式有哪几种类型,第1张

情绪一直影响着每一个人,所以情绪的研究也非常的繁多。中国传统文化很早就意识到情绪的不同种类,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其中的七情是指:指喜、怒、忧、思、悲、恐、惊。按佛教的说法则是喜、怒、忧、惧、爱、憎、欲。心理学家们也花了很大的精力来研究人的情绪。美国心理学家如克雷奇(Krech)、克拉奇菲尔德(Crutch-field)和利维森(Livson)等人把情绪分作4类:(1)原始情绪,包括快乐、愤怒、恐惧、悲哀;(2)与感觉刺激有关的情绪,包括疼痛、厌恶和轻松。这类情绪可以是愉快的,也可以是不愉快的;(3)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包括成功的与失败的情绪、骄傲与羞耻、内疚与悔恨等,这些情绪决定于一个人对自身行为与客观行为标准的知觉;(4)与他人有关的情绪,这一类似乎无限繁多,按照积极的与消极的维度,可以把它们分为爱和恨两个大类。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会和每一个来访者探讨他们的情绪。笔者总结了一条容易理解并调节情绪的方法,就是可以把情绪分为三类:(1)与自身生存有关的“原始情绪”;(2)由原始情绪引发的“继发情绪”或是“复合情绪”,(3)后天学到的“高级情感”。

笔者认为,人的基本情绪或原始情绪主要包括恐惧、焦虑、悲伤和快乐。这些情绪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当人觉察到周围不安全时会产生焦虑,面临危险时会产生恐惧,受到伤害时会有悲伤,当身体和心理的需求得到满足时会有快乐。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每种情绪的反应和作用。

1)恐惧。当人意识到危险来临时,比如一个怪物突然出现,或是老虎向自己猛扑过来,或是大火马上要烧到自己了,就会产生恐惧。恐惧时,下丘脑会激活脑垂体。首先激活神经垂体,使得全身的神经瞬间绷紧,同时指挥人的心脏和肺剧烈运动,心跳加快,呼吸加速,使得人的身体瞬间充满血液和氧气,这为下一步的行动积攒了力量。同时,下丘脑还会刺激腺垂体,释放一系列的激素,包括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等。这些激素往下传导,作用于各自的内分泌靶腺,诱发更多的激素释放。其中,肾上腺髓质部分会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直接刺激人体各器官,人的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短促,脂肪、蛋白质等储备能源迅速分解。另外,立毛肌收缩,使人“汗毛竖起来”;汗腺分泌,使人“大汗淋漓”,整个机体被“唤醒”了,全身的细胞都动员起来,使个体在短时间内激发潜能以应对“已经来临”的威胁。人的外在行为也会瞬间做出反应,或是身体弯曲,用手捂头,或是迅速奔跑、跳跃、或躲避,也有会出现木僵,身体不能移动。在之前所提到的那个地震灾区的中年妇女,就是因为恐惧才使得她迅速奔跑逃命。但是,如果恐惧过度则会出现问题。首先,当人恐惧时,神经是高度绷紧的。如果过度恐惧导致神经崩溃,人就会出现精神方面的问题,甚至死亡。人会被吓疯或是被吓死。

2)焦虑。当人感觉周围不安全的时候,就会产生焦虑情绪。焦虑时,人的神经会高度敏感,人能看到、听到、觉察到平常不易觉察到的危险,人的反应也会比平常更快。因此,那些容易焦虑的人往往都是很敏感的,行动敏捷,做事干脆利落,但也容易紧张着急。就人身体的反应来说,焦虑的人神经也会是绷紧的,但绷紧的程度与恐惧还是有所不同。腺垂体所释放的激素也不一样。研究发现,人的肾上腺素,5—羟色胺、5—HT、神经递质等激素与人的焦虑情绪密切相关。当人处在焦虑状态时,肾上腺素的水平明显比平常要高。它的水平和人焦虑的程度成正相关,肾上腺素的水平越高,人的焦虑程度也越高。这激素会使得人的警觉器官,如眼睛、耳朵、皮肤等都特别灵敏。科学家们还发现,5—羟色胺,5—HT,和神经递质等激素则能抑制人的肾上腺素,很多抗焦虑的药物就是要刺激这些激素以达到抑制肾上腺素,缓解焦虑情绪。

从生存的角度来看,焦虑是很必要的。在进化过程中,焦虑是生物最先进化出来的情绪之一。它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帮助生物、动物、和人类发现潜在的威胁而及时采取措施来保全自己的生命。即使我们人类发展到今天,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仍然是危机四伏。比如我们在穿过马路时、开车时、与人做生意时、找工作时等等。我们的焦虑仍然起着同样的作用:帮助我们发现潜在的威胁。焦虑使得我们过马路时小心翼翼、开车时谨慎驾驶、与人做生意是要仔细考察生意伙伴、找工作时更需要小心谨慎。

3)愤怒。三种情况会让人产生愤怒:第一,当人的需求迟迟得不到满足、渴望迟迟无法实现,希望快要变成失望时;第二,当人面对自己无法逃脱的威胁而感觉自己还能一搏时;第三,面对很想要又很可能会失去的猎物或宝贝时。当人愤怒时,心跳会加速、呼吸也会加速,感到内心就如有火一样在燃烧,全身充满力量,尤其是胳膊、双手,会不由自主的握紧拳头,内心还会体验到一种冲动,就是要去攻击。科学家们发现,影响愤怒的激素主要有雄性激素、5—羟色胺。当雄激素在体内增长时,人会体验到一种愤怒情绪;而当5—羟色胺释放水平越低时,人越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出现攻击行为。而这两种激素的分泌是呈负相关的,即雄激素释放水平越高,5—羟色胺释放水平越低,反之依然。当危机来临时,人们一般会有两种反应,奋起反抗或者仓皇逃避,即人体本能的“逃避或战斗”反应。人愤怒的原因是觉得受到了威胁,危机感会促发边缘系统的冲动,从而促使脑垂体分泌儿茶酚胺和雄激素,这激素能迅速产生能量,以应对即将来临的威胁。与此同时,大脑又降低了5—羟色胺释放水平,准备让个体发起攻击以更好的保护自己。

4)悲伤。也是三种情景会诱发人悲伤情绪:第一,当人的需求无法满足时、渴望无法实现时,希望变成失望时,人会产生悲伤情绪;第二,当人受到了无法弥补的损伤时,会产生悲伤情绪;第三,当人失去了自己的重要他人、重要物品或财产时,也会产生悲伤情绪。其实,人产生愤怒或悲伤就在一念之间。如果人感觉自己还没有完全失败,或如果再努力争取一下或许还能得到,就会产生愤怒;如果感觉自己已经彻底失败了或永远得不到了,就会产生悲伤。当人悲伤时,人往往什么也不想做,只想一个人待着,不想被打扰。虽然他行为上看起来是静的,其实他的头脑却在不停的想事。一般都会想以下这方面的内容:1 他所失去人、物或是机遇等是多么好或是多么宝贵,自己没有能好好的珍惜;2 自己将来怎么办。悲伤的人几乎每天都在想这两方面的问题。如果一个人长期让自己待在悲伤的情绪中,慢慢的就会抑郁。

科学家们发现,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激素与人的抑郁情绪有关。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体内的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较低,甲状腺和血清等激素的浓度也下降。为此,许多抗抑郁药物的主要功能是促使5—羟色胺的正常活动,从而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使用抗抑郁药物可以同时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因此可以改善抑郁症状。多巴胺是儿茶酚胺类物质,是影响人们情感的重要生理物质。研究者在对产生习得性无助感的动物研究中发现,这种动物的核尾和伏隔核的多巴胺耗竭。若注射多巴胺拮抗剂(减少多巴胺),那么这种无助的状态会继续恶化;相反,若注射多巴胺激动剂(增加多巴胺),则可以预防和改善这种无助的状态。

还有一种与抑郁有关,就是ß—内啡肽,又被称为人体自然产生的止痛剂。当它释放时,会起到止痛的作用。研究发现,当人快乐时,内啡肽会得以大量释放;而遇到重大丧失和悲痛时,则抑制内啡肽的释放,从而加大了与疼痛有关的不愉快感受。这一结果已经在人类和实验室动物身上得到了验证。

5)积极情绪和内分泌。大量的证据显示,积极情绪对健康非常有利。有许多医学研究发现,在手术后,包括心脏移植手术、外科手术、和其它疾病之后,乐观的病人比悲观的病人恢复的更快。乐观的HIV感染者比悲观的感染者活的更久;此外在对失去配偶的人研究中发现,能发现生活意义的人更能战胜以后生活中的挑战,他们的生活质量比悲观者要高出许多。这些发现表明,一些积极情绪,如乐观、希望、意义等,不仅能保护心理健康,而且能促进生理健康。积极情绪为什么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呢?很多研究发现,多巴胺与人的积极情绪有密切的关系,多巴胺是神经递质的一种,其主要功能是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多巴胺在脑的功能中,在运动控制、动机、唤醒、认知、奖励的功能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爱情的感觉其实就是大脑里产生大量多巴胺作用的结果。所以,吸烟和吸毒都可以增加多巴胺的分泌,使上瘾者感到开心及兴奋。多巴胺所传递的开心、兴奋情绪的这功能又被称作快乐物质。另外,多巴胺还会使得处在紧张状态的心血管活动恢复正常。消极情绪具体行为倾向的标志是心血管系统活动的增加,而积极情绪则会加速心血管系统反应的恢复,使身体回到较正常的激活水平。这都意味着,多巴胺对人的心血管系统非常有益。

Fredrickson和Levenson研究了积极情绪对来自于恐惧、伤心、焦虑时候影响的心血管恢复水平的影响,发现积极情绪条件下的心血管活动恢复到极限的速度要明显快于控制条件下的被试者。另外,还有研究者发现,积极情绪对人的免疫系统非常有益。美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心理学》杂志发表论文,认为积极乐观的心态不仅能让人保持好心情,还能增强免疫力,有助于抵御病毒和细菌的侵袭。肯塔基大学和路易斯维尔大学研究人员共征集了124名一年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55%为女性,参与了为期一年的免疫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当人在经历过一些压力事件后,上课、考试、面试等活动后,心态会发生变化,免疫功能随之有所降低;相反,当被研究对象体验到积极的情绪,感到乐观积极时,他们的免疫系统随之而变强。匹兹堡大学健康护理研究中心的希拉丽廷德尔解释说,快乐、乐观、充满希望的人往往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处理压力的方式也更健康,也更有助于尽快缓解压力。同时,乐观者生病后通常会配合治疗、遵从医嘱,有利于尽快康复。

研究人员还发现,当人积极做某事时,大脑会变的活跃,也会分泌出大量多巴胺,它能引起人的欲望和激情,从而会使人更热衷於做这事,又会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如此良性循环。人的免疫力会随之提高,身体也会更健康,人际关系也会随之提高。

情绪是我们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人类的生存、存活、生活、以及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没有了情绪,人要么如同行尸走肉,要么如同机器人,其生命、生活,甚至是存在等都没有了意义。如果没有情绪,也就没有情感,也就感觉不到任何意义。

情绪有喜、怒、哀、乐等许多种情绪,其中有我们喜欢的正面情绪,也有让我们痛苦的负面情绪。一个正常的人会体验到各种情绪,既有高兴的时候,也会有烦恼的时候。但许多人,或是因为从小成长的经历,或是因为受到过太多的创伤,他们的情绪失去了平衡,体验到太多的负面情绪,而很少体验到正面情绪。这使得他们痛苦不堪。

情绪是可以调节的。而要调节我们的情绪,我们需要了解我们的认知。科学家们发现,我们人类的“思考脑”,就是新皮层的一些器官,如额叶和颞叶等,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需要调整情绪的强度和表达方式(Gross et al, 2007, p70)。通过对老鼠的实验发现,额叶皮层功能的强化能很好的抑制恐惧(Quirk, Garcia, & Gonzalez-Lima, 2006)。科学家们进一步发现(Bunge & Zelazao,2006),人的意识能通过自由意志来调整中央核所传递的信息和情绪,也就是说,人可以不被情绪所左右,并且能够改变情绪。这也是人类超越其它物种的地方,就是能够主观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

情绪和情感,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具有特殊的主观体验、显著的身体、生理变化和外部表情行为。

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情绪和情感有别于认识活动,它具有特殊的主观体验、显著的身体-生理变化和外部表情行为。

情绪和情感两个词常可通用,在某些场合它们所表达的内容也有不同,但这种区别是相对的。人们常把短暂而强烈的具有情景性的感情反应看作是情绪,如愤怒、恐惧、狂喜等;而把稳定而持久的、具有深沉体验的感情反应看作是情感,如自尊心、责任感、热情、亲人之间的爱等。实际上,强烈的情绪反应中有主观体验;而情感也在情绪反应中表现出来。通常所说的感情既包括情感,也包括情绪。

在个体发展中,情绪反应出现在先,情感体验发生在后。新生儿一个月内就出现了愉快、痛苦的情绪反应。他们最初的面部表情具有反射的性质,而随后发生的社会性情绪反应就带有体验的性质,产生了情感。例如在母子交往中,母亲哺乳引起婴儿食欲满足的情绪;母亲的爱抚引起婴儿欢快、享受的情绪。当婴儿与母亲形成了依恋时就产生情感了。这种依恋具有相对稳定而平缓的性质。然而,已经形成的情感,常常要通过具体的情绪表现出来。对成人来说也是这样,爱国主义的情感,在具体情境下是通过情绪得到体现的。一个人对祖国的成就欢欣鼓舞,对敌人仇恨,这都是表达情感的情绪;而每当这些情绪发生时,又体验着爱国主义情感。

情绪以表情形式表现出来,包括面部表情、言语声调表情和身段姿态表情。面部表情是情绪表现的主要形式。面部表情模式是在种族遗传中获得的。面部肌肉运动向脑提供感觉信息,引起皮层皮下的整合活动,产生情感体验。表情对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以及对成人的交际具有重要的意义。

情绪的身体-生理反应是由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的活动产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对情绪起调节和整合的作用。大脑皮层对有关感觉信息的识别和评价在引起情绪,以及随后的行为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网状结构的激活是活跃情绪的必要条件。边缘系统的结构与愤怒、恐惧、愉快、痛苦等强烈情绪有关。自主神经系统与情绪的身体-生理反应密切相关。

神经系统和脑的化学过程对情绪的发生和变化有直接的影响。特别是脑垂体-下丘脑-肾上腺系统的活动,对情绪的调节起着显著的作用。脑垂体和下丘脑既参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对情绪的整合,又调节内分泌腺,特别是肾上腺的功能。

情绪和情感复杂多样,很难有准确的分类。荀子的“六情说”把情感分为好、恶、喜、怒、哀、乐 6大类。R笛卡尔认为爱、憎、喜、悲、称赞、期望是基本的情感,其他情感是由这些情感派生的。B斯宾诺莎提出基本情感是喜、悲、愿望 3种。一般认为愉快、愤怒、恐惧和悲哀是最基本的原始情绪。近年对情绪发展的研究以面部表情区分出10种基本情绪,它们是兴趣、愉快、痛苦、惊奇、愤怒、厌恶、惧怕、悲哀、害羞和自罪感。前8种在 1岁内均已出现,后两种在1岁半左右亦能发生。成人除基本情绪以外,还有许多复合情绪。例如对自己的态度有骄傲感与谦逊感;与他人相联系的有爱与恨、羡慕与妒忌;对情境事件有求知、好奇心等等,都是两种以上基本情绪的混合。焦虑和忧郁等可能带有异常性质的情绪,也是几种基本情绪的合并或模式。焦虑包括恐惧、痛苦、羞耻、自罪感等成分;忧郁包括痛苦、恐惧、愤怒、厌恶、轻蔑和羞耻等成分。人类复杂的情绪情感蕴含着社会内容。

情绪和情感具有两极对立的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见情感两极性)。情绪具有 4个维度:强度(情绪的强弱程度)、快感度(愉快和不愉快的程度)、紧张度(从紧张到轻松的程度)和激动度(从激动到平静的程度)。情感的每个维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序列。 4种维度之间不同程度的组合构成复杂多样的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有几种特殊的形式。心境是持久而淡漠的情绪状态,可以形成人的心理状态的一般背景。激情是强烈、短暂、暴发式的情绪状态,通常由突然发生的对人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应激是在人的生命或精神处于威胁情境下,采取必要决定行动时或和无力应付受威胁的处境时产生的情绪状态。长时期持续的应激则能引起精神创伤,危及身体健康。

情感可以发生在下列不同的水平上。①与嗅、味、触、声音、颜色等感觉刺激相联系的简单情感,例如噪声、臭味引起厌恶等。②与饥饿、疼痛等机体感觉相联系的简单情感,例如饱食的满足,身体良好状态的舒适等。③基于个体社会经验和文化影响而产生的社会性情感,例如,对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体验称为道德感。与人对真理的追求,对科学的探索等与智力活动相联系的体验称为理智感。在自然风光和艺术欣赏中产生的和谐与美的感受称为审美感。道德感、审美感、理智感被称为高级社会性情感或情操。④表现个人气质的情感如乐观、生气勃勃、冷静、 忧郁等。在个人的气质中,表现得持久而经常出现的情感体验成为人格构成的重要成分。

人的认识活动受情绪和情感的影响。积极的情绪、情感推动人们去克服困难、达到目的;消极的情绪、情感,阻碍人们的活动,消蚀人们的活力,甚至引起错误的行为。

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1、道德感是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时产生的情感。

2、理智感是在认识和评价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是人们学习科学知识、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动力。

3、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

情绪是人脑的高级功能,情绪分类的方法有许多,一般认为有四种基本情绪,即喜、怒、哀和惧。

(一)情绪的基本分类

1快乐

快乐是一种感受良好时的情绪反应,一般来说是一个人盼望和追求的目的达到后产生的情绪体验。由于需要得到满足,愿望得以实现,心理的急迫感和紧张感解除,快乐随之而生。

2愤怒

愤怒是指在实现目标时受到阻碍,而使愿望无法实现时产生的情绪体验。愤怒时紧张感增加,并且有时不能自我控制,甚至可能出现攻击行为。

3悲哀

悲哀也称也称悲伤,是指心爱的事物失去时,或理想和愿望破灭时产生的情绪体验。悲哀的程度取决于失去的事物对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悲哀时带来的紧张的释放,会导致哭泣。当然,悲哀并不总是消极的,它有时能够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4恐惧

恐惧是企图摆脱和逃避某种危险情景而又无力应付时产生的情绪体验。所以,恐惧的产生不仅仅是由于危险情景的存在,还与个人排除危险的能力和应付危险的手段有关。一个初次出海的人遇到惊骇浪或者鲨鱼袭击会感到恐惧无比,而一个经验丰富的水手对此可能已经司空见惯,泰然自若。

复合情绪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在以上这四种基本情绪的基础之上,可以派生出众多的复杂情绪,如厌恶、羞耻、悔恨、嫉妒、喜欢、同情等。

(二)情绪状态的分类

情绪状态是指在一定的生活事件影响下,一段时间内各种情绪体验的一般特征表现。根据情绪状态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可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1心境

心境是指微弱而持久,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一种心境的持续时间依赖于引起心境的客观刺激的性质,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个人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在一段时间内处于积极、愉快的心境中。

2激情

激情是一种迅猛爆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持续时间短、表现剧烈、失去自我控制力的情绪,激情是短暂的暴发式的情绪体验。人们在生活中的狂喜、狂怒、深重的悲痛和异常的恐惧等都是激情的表现。

3应激

应激是指个体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是个体觉察到环境的威胁或挑战而产生的适应或应对反应。比如,人们遇到突然发生的火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刹那间人的身心都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此时的情绪体验,就是应激状态。

(三)情感的分类

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主要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1道德感

道德感是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时产生的情感。由于不同历史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道德标准,所以人的道德感具有社会历史性。

2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认识和评价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它是人们学习科学知识、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动力。人的理想、世界观对理智感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求知欲、好奇心等都属于理智感的范畴。

3美感

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人的审美标准既反映事物的客观属性,又受个人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的影响,美感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美的认识不同,例如,唐朝的女性以胖为美。

是。

情感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这是人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心理与态度上的反映。人们在与任何事物的接触中,总是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情感。并非无动于衷,常常会产生满意或不满意,愉快或不愉快,热爱或厌恶,欣赏或遗憾等态度体验。

精神就好比每天吃的饭,情感是你所偏好吃的饭

答案是嫉妒。属于次级复杂情感。

题目:

以下哪项属于次级(复杂)情感 ?

答案:B嫉妒

A愤怒

B嫉妒

C悲伤

D恐惧

E惊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067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