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日常生活非常简单朴素,安贫乐道;怀才待用,崇敬周公;好学不倦,立说谨严;慨叹大道未行,但不怨天、不尤人等,这些美德,都值得我们学习与效法例子孔子自述安贫乐道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第七·一五)孔子答复子贡,言己怀才德以待明君之礼聘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罕》第九·一二)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说:(你们要)立志于学习追求真理,据守于道德规范,依附于仁爱理念,悠游于六艺之中《论语》中记录的都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谈举止如果说中华文明有五千年历史,那么孔子是总结了前两千五百年的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为后两千五百年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他的君子小人之说,意在拓展人生格局;他的仁者爱人之言,意在培养谦谦君子;他的均富养民之说,意在建立理想国度;他的礼乐教化之法,意在塑造风范国民我们今天就围绕大我与小我,来讨论如何锤炼自我,涵养气度,拓展心胸,提高修为当我们迈开人生态度的一小步,事业就会成就一大步孔子是用德行来评价人的高下的《论语》中,“君子”一词共出现107次,“小人”出现了24次,“君子”和“小人”似乎成了孔子划分道德高下的一个尺度资料由于《论语》的内容较多,而且要融会贯通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只讲孔子的哲理名言,将其分为四个部分:一、人生态度 二、做人格言 三、孔子论学习 四、政治格言 五、小结一:人生态度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6)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8)见利思义,见危授命(9)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1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1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2)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13)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1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15)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16)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17)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1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9)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2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2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2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23)放于利而行,多怨(24)求仁而得仁,又何怨(2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6)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27)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28)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29)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30)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其三,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四,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路过看见可怜···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哲理名言
人生态度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