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渔舟唱晚》有感

读《渔舟唱晚》有感,第1张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体会,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读《渔舟唱晚》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渔舟唱晚》是小学五年级的一首古筝独奏曲,它的标题选自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诗句。乐曲的意境优美,好像是一幅水墨画。它表现了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映照在湖面上,远处青山蒙蒙,白帆点点,随风飘来阵阵欢快的渔歌声,渐渐地,歌声远去,湖边只留下一片寂静。以上这些都是我听过陈红梅老师的《渔舟唱晚》一课我所了解到的,陈老师创设的情境,让我不自觉的被音乐所感染,陈老师的课让我感触颇深,我就谈一下自己对这节课的看法。

为了能使学生在欣赏中主动地体验音乐,并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陈老师选择了这首五年级的欣赏课《渔舟唱晚》,这首《渔舟唱晚》给我们描绘了一个非常美的画面,但是,这个画面是存在于学生的想象之中的,如何让学生想像并表述这个画面呢?陈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如“柔和、温暖、宁静”等表述第一部分的音乐,想像“夕阳映万顷碧波”的情景,第二部分音乐“激动、快乐、热闹”,表现了心情喜悦的渔民悠悠自得,片片白帆随波逐流,渔舟满载而归的情景。通过两部分音乐的对比感受一静一动,动静结合,体会音乐要素给我们展现的丰富性。乐曲的第三部分音乐时回归宁静,深入感受渔民捕鱼归来的画面的变化,体会中国渔村渔民的幸福生活。

个人认为,本节课如对于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应该让学生多表现,多实践,多体会实际的演奏效果。当然,老师则应该为学生多准备一些音像资料,让学生多听,多看,多体验,从而理解音乐的形象和内涵,启发其音乐潜能和音乐灵感。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欣赏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听,教师可以适当地讲解,但教师的讲解要画龙点睛,恰到好处,不能成为讲解员,更不能以自己的想象代替学生的想象。精讲多听,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听觉想象,让他们在欣赏中多听、多想、多思维、多创造,引导他们准确地体验音乐情感,这才是我们音乐教师的职责。

拓展:渔舟唱晚教学反思

以往传统的古筝教学,往往是按照“范奏、讲解、练习、指导”这样的模式来进行教学,曲子的处理也是按照老师要求的强弱快慢来完成,依样画葫芦地弹奏好一首曲子。长此以往,学生自学一个曲子时就不会自己去处理,不懂得怎样表现出乐曲的韵味。

筝弹出韵味来,这是习筝者时刻追求的。筝这件乐器所以能够传留至今并能发扬光大,就是它的鲜明民族风格和醇厚的音韵特色,如单是音的堆砌,毫无声色,毫无修饰,那能算作音乐吗?音乐是一种感情的表达,让音流动起来,表达出意境、情趣及各种丰富的感情变化,让人感动,引起共鸣,这是音乐要达到的目的。所以囿于单纯的技术演练,会使筝的'演奏误入歧途。单纯技术观点的形成也是由于不理解音乐内容,缺少音乐修养所致。

让音乐感人,必须弹奏的细腻,做到细腻,必先对音乐内容的有好的理解。

一、认真研究分析作品、了解作品。

首先要反复读谱,认真研究分析作品,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作品表现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意图,也要让他们了解该作品的风格、艺术特点特色、技法特点、调式、和声复调、曲式结构、乐段、句法的划分、力度层次和高潮处理等。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和理解音乐内容。

创设情境就是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凭借情境,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得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案例中录像所描绘的景色与乐曲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浓郁的氛围,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渔舟唱晚》的艺术形象变得鲜明生动,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学生产生想像和联想,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学生充分理解了乐曲的内容,强烈地感受到乐曲的意境,他们看到了“夕阳西下,湖面上静静的,非常美丽”;“看到了湖面上波光粼粼的景象”。他们“感觉到“好像微风在轻轻吹过来”;“曲子里的滑音好像是桨在水里面划动的声音,我觉得渔翁们很开心”;感觉“船开得越来越快,船头的波浪在哗哗地拍着船,还溅到了船上面”。

通过情境的创设,他们感受和理解了音乐的内容、所含的感情,并用熟练的技巧表现出来,这样演奏出来的音乐才是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

三、音由心间出,功夫在弦外。

古筝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在学生感受和理解乐曲内容的同时,要趁热打铁,及时加以巩固。案例中用一段文字来描绘乐曲的情绪发展,让学生感受到了古筝丰富的文化底蕴。在学生感受和理解乐曲的同时,要趁热打铁,及时加以巩固。案例中用一段文字来描绘乐曲的情绪发展,让学生感受到了古筝丰富的文化内涵。然后再让他们进行练习,最拿手的片段展示。只有对乐曲长期演奏并不断推敲、琢磨、加工使其更臻完美,才能更准确地掌握古筝演奏要领。一个演奏者的文化修养和实践,对他的音乐表现力具有重要意义。所谓“音由心间出,功夫在弦外”。

我们在古筝教学中,只要教者有心,学者有意,定可从那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句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素称千古绝唱。它那强大的艺术魅力究竟来自何处来自于它所赋予读者的一种五彩斑斓的美一种美的最完美塑造

首先是色彩美。夕阳之下,晚霞绚烂耀眼,而鹜的羽毛是深色的,加上是逆光,所以孤鹜近乎一个暗影,而晚霞不可能遮布西边半个天空,尚在碧空显露,碧空相对于落霞光度稍逊,但相对于孤鹜来说却较亮,它们——孤鹜、落霞、碧空——就成了明暗的对比——孤鹜的影子更加深暗,晚霞和碧空则更加灿烂。孤鹜的颜色以绿、褐、紫等为主,属于冷色,而且它们之间是补色关系。晚霞的背景是晴空,它是蓝宝石色的,和晚霞的颜色也是互补色的。我们知道,当互为补色的两种颜色相邻时,能构成最强的对比,在效果上,能使双方达到最大的鲜明度。王勃巧妙地运用了这一对比,使整个图案显得格外地鲜明而美丽。

其次是动态美。孤鹜是在“飞”的,云霞是在“落”的,只有天空是凝然不动的。秋水虽然平静,但并不是冬天的止水,水面上不会死气沉沉。微风过处,秋水上会不断地泛起涟漪,涟漪过处,平滑如镜的水面上倒映着的景物会被荡开,依稀透出水下的景物:水草、乃至鱼虾等等。这分明是一幅流动着的美丽图画。

其三是虚实美。碧空高深无比,红霞稍低些,而孤鹜又更低,这就有了三个层次,而它们下边又有秋水。秋天的水是宁静的,当“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时,天上的画卷自然地映在水中,所谓“天光云影共徘徊”,水中又有了三个层次。而且,在天上越高的景物,在水中的倒影就越深。这就构成了实景与虚景的对比。况且微风过处,秋水泛起涟漪,平滑如镜的水面上倒映着的景物会被荡开,依稀透出水下的景物:水草、乃至鱼虾等等,这和水面上的映像同样构成了一种虚实之美。

其四是立体空间美。“秋水共长天一色”,在天边,天空和水面地面 这两个本来并不相交的平面经过持续的变形相交了,这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并能使人感到整个画面具有三维立体空间的真实感。不仅如此,“秋水共长天一色”把人们的视线引到水天相接之处,这是人们视线所能达到的最远的地方。而“落霞与孤鹜齐飞”又把人们的视线引到天顶,这是人们视野中最高之处。这一景象又映在秋水中,使具有最大高度的景物又有了最大的深度。有远有高有深,境界开阔,给人一种强烈的立体美。

其五是引人遐思的想象之美。此句中,鸟是有生命的,而天空和云霞则是无生命的,这里,后者成了前者活动的背景,而前者则是后者中一个有情感、有意志的动点,令人想到有生和无生;晚霞长空亘古常存,而孤鹜则只是一个匆匆过客,给人一种永恒和短暂的感触;“孤”鹜与“落”霞齐飞,一只“孤”鹜,缘何而孤飞向那里……令人顿生情思;“秋水共长天一色”,远方水天相接之处,茫茫缈缈,那里是王勃的心绪所在那里景色又如何……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3347243html

《春江花月夜》音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设计:

(一)认知目标:熟悉乐曲及主题思想,初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换头合尾”变奏法,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和学生演唱、演奏乐曲主旋律,加深对乐曲各段的理解。(二)能力发展目标:让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引导他们在欣赏中听、唱、思、议、记、看,全方位开拓思维空间,在欣赏中训练学生的形象艺术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启发学生通过音乐欣赏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地发展,达到艺术熏陶与塑造人的目的。 (三)情感培养目标:

通过对中国古代名曲的欣赏,了解我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悠久传统,培养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感情,从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增进民族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懂得继承祖国悠久文化、弘扬优秀音乐文化的意义。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春江花月夜》是人音版教材中“中国民族音乐”“古代音乐”部分的必听曲目。它是一支典雅优美的民族管弦乐曲,是我国古代音乐中的“极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在国际乐坛上享有崇高声誉。它的主题曲调富于歌唱性,旋律古朴、典雅,节奏比较平稳、舒展。主题旋律尽管有多种变化,新的因素层出不穷,但每一段的结尾都采用同一乐句出现,运用民间音乐中“换头合尾”的变奏法,从各个不同角度揭示乐曲的意境,深化了音乐表现的内容,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高中学生的特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地发展,全面提高审美素质,达到艺术熏陶与塑造人的目的。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初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换头合尾”变奏法。 (2)熟悉乐曲及主题思想,演唱、演奏乐曲主旋律,在音乐律动的过程中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简单合奏协作能力与群体意识。

2、难点:通过音乐欣赏进行文学艺术的创作,唤起学生潜在的创造想象力。

三、教学对象分析:

1、高中学生已具有初步的音乐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思维分析能力,经过训练能够做到自己识谱视唱。他们对音乐的学习热情很高,充满自信,但对中国民族音乐还缺乏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音乐综合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提高。 2、通过直观教育方法,能够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印象,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想象力,进而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创作。 3、在动中学、在乐中学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规律。通过参与教学活动的愉快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加深对音乐内涵的理解,更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发挥创造精神。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一)声像呈示行为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取其容量大,手段新,刺激感官强度大等优点,灵活再现教学内容,从而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增大课堂信息量,加强视觉享受,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能更高效地学习、掌握音乐知识,并将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引导到理性的分析,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发挥学生创造能力,体现现代教育的效能观。 (二)启发诱导式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抓住学生对音乐“不完美的音响感知”的心理状态,运用启发诱导式教学法,创设意境、展开联想,引导学生以主题因素的发展为主要线索,通过对各乐段的分析与描述,层层深入音乐的意境,整体把握作品的脉络。在此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音乐联想空间里得到熏陶与教育。 (三)交互合作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师生双方互为主体、互相依存、互相配合,教师与学生都处于一种平等、民主、和谐、自主、自觉的角色环境中,通过一系列程序,教师与学生在一种自由空间里相互发展,相互创造,相互提高。课堂教学既是师生双边心理互动的过程,又是学生与周边环境(教材、教具、同学等)互动的过程,也是学生内部的多种心理因素(认知、情感、意志)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不再只是面对面的交流,更多的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发挥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在与学生进行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的双向互动。 (四)激励创新教学策略: 整堂课由“情境导入——熟悉主题——“画面”联想——合作演绎——创作升华”五环节构成,在教学中采用艺术融合为主要形式,将音乐、美术等直接诉诸于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尝试将欣赏和创作活动结合起来,创造条件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引导他们在欣赏中听、唱、思、议、记、看,全方位开拓思维空间,突出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通过课件的展示、教师言语的引导和激发,诱发学生的创作动机和创造灵感,促进学生的多向思维,鼓励和启发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对学生富有创意的创作过程和作品,予以肯定和褒扬,培养学生的成功感,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五、教学媒体设计:

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行课件演示,在教学过程中运用CAI课件进行辅助教学,集文字、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动静结合、声像合一,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勃发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欲望。通过交互式的练习设计,创设艺术体验与实践的空间,突现学习的主体性。

六、教学过程设计:

课件演示

课前展示课件封面,播放《高山流水》背景音乐。

一、情境导入

1、情境导入在上一节课,我们系统地学习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族乐器的基本常识。今天,老师将要向大家推荐一首用中国民族乐器演奏的非常著名的古典乐曲《春江花月夜》。 课件演示

1、向学生展示配有背景音乐且具有古色古香风格、写有《春江花月夜》标题的页面。 2、简介乐曲:这是一首典雅优美抒情的民族管弦乐曲。它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地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给人们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这首乐曲以动人的旋律,巧妙的构思与手法,使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是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珍品,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崇高声誉,曾多次在西方国家进行演奏,受到极大欢迎,被誉为“可以和世界上一流的室内乐团媲美”的优秀曲目。 课件演示展示写有乐曲简介并附有与乐曲情境相关的多媒体页面。

二、熟悉主题 1、音频演绎,学生思考问题,教师在乐曲播放过程中适时地启发诱导学生围绕问题有目的地进行欣赏。

思考题 ①在乐曲中多次出现了哪些中国民族乐器? ②比较乐曲每段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课件演示

1、先展示写有思考题的页面,之后播放音乐及与乐曲意境相关的视频,伴随着画面的切换进行欣赏。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①在乐曲中多次出现了琵琶、洞箫、古筝、二胡等中国民族乐器。②乐曲的音乐意境优美,乐曲结构严密。它每一段的结尾都是一样的,而前面却有 所变化。这就是中国传统乐曲中常用的“换头合尾”变奏法。它能充分发挥各种乐器的作用,从各个不同角度揭示乐曲的意境或主题。 课件演示 ①展示四种有代表性的乐器的相关。 ②简单介绍“换头合尾”变奏法。 3、揭示音乐主题。这首乐曲一般分为十段。人们遵循中国古典标题音乐的传统,为每段加了一个富于诗意的小标题。(出示乐曲结构图) 三、画面联想 运用画面联想法,分段欣赏乐曲,教师在此过程中绘声绘色地进行讲解。①江楼钟鼓②月上东山③凤回曲水④花影层台⑤水深云际⑥渔歌唱晚⑦回澜拍岸⑧桡鸣远濑

⑨欸乃归舟⑩尾声课件演示

放各段音乐的同时,向学生演示包含各段基本内容及相应的页面。四、合作演绎师生视唱乐曲主题,并用电子琴和打击乐器进行演奏。课件演示展示标有各打击乐器演奏谱的页面。五、创作升华1、创作:①欣赏由琵琶独奏的《春江花月夜》,要求学生根据音乐意境,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情景和神韵,并根据音乐的意境在电脑上选择适合的图画。(请几名学生到电脑上进行操作,之后师生进行鉴赏。) ②欣赏一段以《春江花月夜》为题的古典舞,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意境自己绘画或写一首小诗。在此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参与到学生的创作过程中,启发和指导学生的创作。学生自主创作结束后,挑选学生富有创意的作品进行展示,请学生阐述创作思路,之后进行评价。

课件演示 ①a、展示有琵琶独奏《春江花月夜》背景音乐、包含有五十多幅风景的页面(课件中出现提示文字:“欢迎来到寻宝屋。请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情景和神韵,并根据音乐的意境,寻找认为合适的图画,放到‘学生文件夹’中,希望这里的‘宝贝’能够满足您。请同学们试试看!”) b、在电脑上展示学生选择的。

②播放《春江花月夜》舞蹈视频文件。 ③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作品。 2、升华:这一节课,我们通过欣赏、视唱和创作等环节,了解到乐曲通过变奏,不仅描绘了“傍晚”、“小舟”、“箫鼓”等江上秀丽的晚景,表现微波荡漾、温馨恬静的春江景色,而且借景抒情,激起人们对祖国山河无限赞美的深厚情感。它还使我们领略了中国民族管弦乐曲的神韵,充分展示了我们民族器乐的魅力,使我们了解到中国民族乐器在世界之林中永远是一株光彩夺目的奇葩。

好听的长笛曲目有以下这些:

1、 加沃特舞曲

《加沃特舞曲》是以长句组成的,可以说都是只有一句,尽管一首短一首长;一首像大提琴一样低诉、线条简单,一首像小提琴协奏曲一样不同彩色、意象和节奏交织,以至时空不仅交错而且互相超越。这样说好像是刻意经营的,但实际上当时完全是无意的,即是说,纯粹是由内心的音乐启动并由内心的音乐带着走的。

2 、幽默曲

幽默曲又名滑稽曲,是流行于19世纪的一种富于幽默风趣或表现恬淡朴素、明朗愉快精致的器乐曲。其性质与戏谑曲相似,但节奏不限于3拍子,它也是器乐独奏曲的体裁。R舒曼的降 B大调《幽默曲》和安东·德沃夏克的八首《幽默曲》都是钢琴作品。

3 、小夜曲

小夜曲是一种音乐体裁,是用于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流传于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

最初,小夜曲由青年男子夜晚对着情人的窗口歌唱,倾诉爱情,旋律优美、委婉、缠绵,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形式也有所发展。“中外著名歌曲”中登载的舒伯特、托西尼作曲的小夜曲,都在世界上流传甚广。

4 、饮酒歌

《饮酒歌》是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作曲,皮阿维作词。作于1853年。为所作的歌剧《茶花女》中第一幕唱段。意大利歌剧之王帕瓦罗蒂及其女伴唱的版本很有感染力。

扩展资料:

长笛的吐音奏法是无以伦比的。长笛吐音的长短、弹性、力度等变化是多样的。长笛应用三种吐音方式,这几种吐音方法叫做:单吐法、双吐法、三吐法。

1、单吐法:各国都以清辅音字母“T”的发音位置来吹奏。应用这种方法可以获得最强的发音力度与音响的紧张力。吐音的方法是舌尖紧贴上齿龈,形成阻碍,然后突然下降,气流冲出口腔。吐音时嘴唇不要动,千万不要突然缩小风口,也不要吐完一个音张一次嘴。

舌头要灵活,放松,舌根不要紧张,舌头位置可根据音乐需要有小的变化,不要变动过大。让舌头起到活塞的作用,气流在风口的控制下形成一个气柱,舌头的运动切断气柱,根据音乐的需要切成长短不等的段,气息根据力度要求而变化用气量。

2、双吐法:在快速的轻快经过句中,可采用机械性的双吐法;轮流的以两个清辅音“T”与“K”来吹奏。双吐是用舌头前后两个部分,将单吐的一个动作分割为两个吐音动作。

第一个动作与单吐相同,先用舌尖紧贴上齿龈,形成阻碍,然后突然下降使气流冲出口腔,在这个动作同时舌尖突降,舌后部抬起,紧贴软腭,又形成阻碍然后突然离开气流冲出口腔,这样连续运动形成了极快的断音。

相比之下发“K”时的内吐音,无论力度、音质都比不上发“T”的前吐音,所以要想获得双吐音的平衡力度要下一番苦功夫,加强内吐的练习。

-长笛名曲50首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作者: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赏析

这首《临江仙》词大概是在公元1135年(宋高宗绍兴五年)或1136年(绍兴六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当时作者四十六或四十七岁。陈与义是洛阳人,他追忆起二十多年前的洛阳中旧游,那时是徽宗政和年间,当时天下太平无事,可以有游赏之乐。其后金兵南下,北宋灭亡,陈与义流离逃难,备尝艰苦,而南宋朝廷在南迁之后,仅能自立,回忆二十多年的往事,真是百感交集。但是当他作词以抒发此种悲慨之时,并不直抒胸臆,而且用委婉的笔调唱叹而出(这正是作词的要诀)。上片是追忆洛中旧游。午桥在洛阳南,唐朝裴度有别墅在此。“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句,的确是造语“奇丽”(胡仔评语,见《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四),一种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宛然出现词人心目中。但是这并非当前实境,而是二十多年前浩如烟海的往事再现而已。刘熙载说得好,“陈去非……《临江仙》:‘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此因仰承‘忆首’,府注‘一梦’,故此二句不觉豪酣转成怅悒,所谓好在句外者也。”(《艺概》卷四)下片起句“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凉。”一下子说到当前,两句中包含了二十多年无限国事沧桑、知交零落之感,内容极充实,运笔也极空灵。“闲登小阁”三句,不再接上文之意进一步抒发悲叹,而是直接去写,作者想到国家的兴衰自己的流离失所,于是看新晴,听渔唱,将沉重悲愤的情感转化为旷达之情。

这首词节奏明快,浑成自然,如水到渠成,不见矫揉造作之迹。张炎称此词“真是自然而然”(《词源》卷下)。然“自然”并不等于粗露浅显,这就要求作者有更高的文学素养。彭孙遹说得好,“词以自然为宗,但自然不从追琢中来,亦率易无味。如所云绚烂之极仍归于平淡。……若《无住词》之‘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自然而然者也”(《金粟词话》)。

陈与义词作虽少,但却受后世推重,而且认为其特点很像苏东坡。南宋黄升说,陈与义“词虽不多,语意超绝,识者谓其可摩坡仙之垒也。”(《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一)清陈廷焯也说,陈词如《临江仙》,“笔意超旷,逼近大苏。”(《白雨斋词话》卷一)陈与义填词时是否有意模仿苏东坡呢?从他的为人,作可以看出,他并不是有意模仿,而是感情的自然抒发。陈与义作诗,近法黄(庭坚)、陈(师道),远宗杜甫,不受苏诗影响。至于填词,乃是他晚岁退居时的遣兴之作,他以前既非专业作词,所以很不留心当时的词坛风气,可见并未受其影响。譬如,自从柳永、周邦彦以来,慢词盛行,而陈与义却未作过一首慢词;词至北宋末年,专门雕饰,有矫揉造作之感,周邦彦是以“富艳精工”见称,贺铸亦复如是,而陈与义的词独是疏快自然,不假雕饰;可见陈与义填词是独往独来,自行其是,自然也不会有意学苏(东坡)的。

不过,他既然擅长作诗,晚岁填词,运以诗法,自然也就会不谋而合,与苏相近了。以诗法入词,固然可以开拓内容,独创新意,但是仍必须保持词体本质之美,而不可以流露出直粗疏,失去词意。苏东坡是最先“以诗为词”的,但是苏词的佳作,如《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永遇乐》(明月如霜)、《洞仙歌》(冰肌玉骨)、《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虞美人》(乳燕飞华屋)诸作,都是“如春花散空,不著迹象,使柳枝歌之,正如天风海涛之曲,中多幽咽怨断之音”(夏敬观手批《东坡词》,转引自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评词者不可不知此意也。

我是学长笛的,在我知道的曲目中,有以下几种选择,至于喜欢那种自己选择:

1、《渔舟唱晚》中国音乐学院考级用书七级可以找到。

2、《卡农》如果需要谱子的话,网上搜一下就能找到,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找个人用钢琴伴

奏,效果很棒。

3、《D大调长笛协奏曲》(莫扎特的)第三乐章很欢快,效果很不错。中国音乐学院考级用书八级可以找到

4、《牧童短笛》演奏前最好多听几遍,节奏有点儿难,但听起来还是很好的。

5、《梁祝》长笛演奏表现力很强中国音乐学院考级用书五级可以找到。

O(∩_∩)O~其实还有很多的,你可以再到书店查一查,祝你好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240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