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清明时节雨纷纷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第1张

表达了作者杜牧在清明春雨中自己一个人孤身行路的离愁别绪。

全诗

《清明》

作者:(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清明节那天,天气阴沉,天空中飘着毛毛的细雨,作者此时正在赶路,旅途上的行人各个神情凄迷,闷闷不乐;作者询问当地人哪里可以有喝酒的地方,牧童伸手指向杏花深处的村庄。

不同版本的清明

1、小令版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词版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恐怖版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

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删减版

清代有位文人,觉得《清明》诗不够精炼,他认为,“雨纷纷”自然在清明时节;“行人”必然在路上;第三句是问句,“借问”就成多余;“牧童”只是被问者,无关大要。因此主张将每句头两个字删除,遂成一首五言绝句:

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诗的前两句虚实并写。北国清明早春的自然景观确是“草色遥看”花却无,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如“领异标新二月花”那样优秀的青年人才很难脱颖而出。当时全国人民正在热火朝天干“四化”,四面八方需要人才,而那种论资排辈、按部就班熬年头的做法是非常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诗中“才见”、“难开”,用词一正一反,其意却相辅相成,固然是对北国清明时节具体物候的真实描述,但字里行间,作者那种期盼人才的急切心情,正如春风般拂面而来!

诗的后两句:“寄语东风须着力,但期新绿接天涯。”小而言之,是希望东风早绿江北岸,祖国大地春满园;大而言之,则是期盼党的政策发挥更大的作用,早出人才,快出人才。末句的一个“接”字,体现了一种博大的胸怀。诗人不仅希望北国早开二月花,而且但愿万紫千红遍布神州的每一寸土地,直到天涯海角。

一百多年前,龚自珍曾徒劳地“劝天公”“不拘一格降人才”,而在人才辈出的社会主义时代,如何扶植和任用人才,又成为一个新的重大课题。我想,作者是基于深沉的历史反思和迫切的现实需要,触景生情,才写下了这首语重心长的《清明有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273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