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找 关于情感领域学习的一篇文章 并加以评析

帮忙找 关于情感领域学习的一篇文章 并加以评析,第1张

1、 教育叙事

我和学生有个小秘密

XXXX学校 XXX

新接到2年级语文实验班数学,看到那些可爱小不点,我什么都不担心,就怕他们对数学没有兴趣,因为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实在浓厚,七、八岁能洋洋洒洒写出千字文章,爸爸妈妈惩罚孩子的办法是不让他看书,想来都有点害怕!

开学以后,最担心的事也就出现了,班上一部分孩子反映出对数学的“淡漠”,家长也和我交换意见,怎么才能让孩子对数学有兴趣呢?实在的,面对一群聪明的孩子,怎样才能让他们喜欢数学呢?对我真是一个挑战!

我除了上课尽量使用电教手段,做一些动画,讲一些故事,“放宽”对他们的管教,让他们慢慢亲近我外,我与学生还有一个小秘密。

只要有家长与我交换意见,我就给他们讲:“学生对数学的没有兴趣,关键在于他们对数学的那份自信的丧失!我们要给予他们自信,他们才会喜欢数学!我打算把考题提前叫一些同学先做一遍” 。有的家长问我这样好吗?我说:“其实,考试不是目的,目的是怎样让他们今后学得更好。”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要考试的题都会在考前3到5天发布到网上,然后一个一个单独对“需要自信”的学生说:“我们隔2天要考试,题老师已经发到网上,你去下来做吧!老师只对你一个人讲了,千万别给其他人说。”于是他们都回去认真的做了一次,还有家长帮忙,考试时他们再次轻松愉快的做了一次。评讲试卷时,我大大的表扬了一番突飞猛进的同学,那时我分明看到了他们开心的笑容!

有个学生在网上这样写到:“昨天, 姜老师把试卷发下来了,我看了一下,等级是A+,错了两道小问题,分数就说明是95分—99分,我唉声叹气地说:要是得了A++就好了,分数是100,平时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成绩会越来越好。啊!这真是我最满意的数学试卷啊。”还有学生这样写:“今天是11月5日,星期三。上午,我们第一节是数学课,姜老师先问:你们是愿意上课还是愿意考试呀?有很多同学都说愿意考试,姜老师一听,就说:数学书放进书包里,把文具盒留在外面,我们一听,异口同声地说:耶!数学考试喽!一会儿,姜老师把试卷发了下来,我们就开始做题了,我做到最后一题的时候,我一看,哈哈!我全会做!我一定能得到100分!”

要知道他们都是数学有点“问题”的孩子,看到她们对数学自信的回归,我心里激动不已。就这样,班里几个上期数学不好的孩子,都“考”到了很好的成绩,上课他们特别的认真,作业虽不算很好,却能较好的掌握新内容。

真正的单元测查更令我高兴,上期班上补考也不及格的A同学也考了84分,他已经成为班上听课认真、积极举手的一员了,也成为了一名自信的孩子。不过我和他的秘密还要进行下去,直到他考得更好。

2、教学案例

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XXXXX学校 XXX

背景介绍: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老师不可避免的要经常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从三个角度来描绘它。第一是我们学生的情感……”,因此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是我们所特别需要注意的。

案例描述:

我教学“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一课时,2个教学班我都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在班上选择了全班公认数学最优秀的和最差的进行口算“比赛”,两组题目如下:1、324+198 5968-3999 396+498 2、324+200 5968-4000 400+500比赛的结果当然是成绩差的获胜,顿时全班学生从疑惑不解到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意见, “气愤”比赛的不公平:两组题中,加减整百、整千当然简单一些……

课的发展如设计一样顺畅,但是 “比赛”学生的表现却令我时至今日仍然不能平静:2名“优秀”学生都在不发表任何意见的基础上独自伤心的哭了,而2名“差生”表现大同小异: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但是脸上没有一丝的笑容,他们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令我记忆犹新,那不是许多成大事者追求的境界吗?

当学生作业时,我立即叫过“优生”,向他进行了简单的解释。课后我向学生道歉(老师没有考虑你的感受),并重点帮助他分析了“哭泣”的原因,希望他在遇到困难时,变得更坚强和从容。对差生我问他为什么胜了不高兴呢?我表扬了他的进步,鼓励他继续努力,那时我看到了他开心的笑容。

案例反思:

反思一: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有这样一段:“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本节课的情景创设目的是为了激起全班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差生比优生算得快的“意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发现题目特征,理解简便算法的实质是“凑整”。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课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当我看到“优生”那哭泣的表情,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时,我知道对他们我失败了,显然这不是他们的精神需要。

反思二:教学中应该考虑对差生更多鼓励,对优生进行挫折教育

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使我想到了“小学数学教育网”上网友讲的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一位老教师到农贸市场去买菜,遇到当年他教的一名做小生意发了财的学生,正在卖鸡蛋的学生热情的邀请老师去吃饭,老师说:“卖鸡蛋这样的工作你不觉得难为情吗?”学生说:“这和当年您教育我的情形相比,算不了什么……”。

这个故事主要讽刺老师对待差生教学行为,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正如学生比赛胜了也不敢“声张”,是啊!我们真的应该给差生更多的阳光,不仅让他们可以经受挫折,还能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

从另一个层面看:学生得益最大的竟然是老师的“关照”。他在无数次的挫折和打击面前变得坚强,而这种品质将使他终生都会享用它的利息。所以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课,而学习上一帆风顺的优生,却很少遭受挫折,所以才会在一次不正规的比赛“输”掉后哭泣不已。有人专门研究过国外293个著名文艺家的传记,发现其中有127人在生活中都遭受过重大的挫折。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说法,表明有成就的人大多是由磨难而成的。孟子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都表明挫折教育是儿童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对于优生也是如此。

回想前一教学片断,教师对自己忽视尊重学生人格的无意识行为表示歉疚。但心理活动明显是倾向于优生。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优生”几乎是在“优待”中成长。身上存在害怕困难、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等特点。事实上,孩子们的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老师有责任早一点让他们具有“免疫”能力。让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从容不迫,不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面对挫折能够从容不迫仅靠说教是无法达到的,儿童必须经历挫折才有可能超越挫折。因此,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还应注意设计教育环境,不要一味给学生营造一切需求都能轻易得到满足的教育环境,更不要阻碍他们适当接受困难和挫折磨练的机会。

案例点评:

1、该课例思考的问题有前瞻性。本次课程改革提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域,体现了当代教育对学生情感领域的重视性,本文体现了一线老师对本领域的深刻理解。

2、一个好的教学情景设计,应该在考虑教学的同时,更全面的考虑对学生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

3、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寻找差生的闪光点,让他们回答简单问题,让他们重塑自信;同时我们要寻找“优生”的弱点,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情感领域属于泛情感领域,可以写纯情感的文章,也可以写点娱乐、**电视剧评论、育儿和个人成长类文字,也包括自己对一个人一件事的感受,还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作为输出的素材。那么这些素材怎么获得呢?

1 情感类的题材可以是身边人的情感故事,也可以是从影视剧或者书中看到的故事。写的时候不需要面面俱到,哪怕只是一个小故事,只要让你有所感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那么都可以写下来。

2 娱乐事件和明星艺人的八卦故事很有看点,可以追综艺节目,也可以看一些短视频,自己感兴趣的都可以拿来作为素材。这样的题材要注意真实性,平台对于虚假内容的打击还是很严厉的。

3 **电视剧的评论文字,离不开剧情和角色的支撑,喜欢追剧看**的亲最擅长这一块。但是要注意不要仅仅是转述剧情,也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有重点的写好一个点,就已经很出彩了。

4 育儿类的文字对有孩子的写友来说顺手拈来,当然一定要有新颖的看点,这就需要平时多积累关于育儿的科学知识,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孩子的隐私。

5 个人成长类的文字范围比较广,比如能够让人养成好习惯的小技巧,提高个人魅力需要注意的事项。总之要让人看完之后有收获,可以帮助他人决绝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有了这么多可以选择的面,相信你一定能够找到心仪的素材,继而写出令读者喜欢的文字。

1、抖音个人简介情感类。

2、抖音情感介绍。

3、抖音情感类的名称。

4、关于情感的抖音名称。

1在你离开时,能不能把我还给我。

2我以为把你忘了,我只是把你藏在心里了。

3回忆是记者,它会挖出不为人知的寂寞。

4我不想丧,不想让别人知道我还想你。

5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故事!祝你岁岁平安,即使生生不见。

6恨也无法去恨,毕竟你是我爱过的人。

7生活原本简单美好,不需要太多的附加。

8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不知什么时候结束。

9牵手,生命线交错。

10放手,平行线依旧。

你好。

以百家号来说,你可以去百度热搜榜查看,最近都在关注什么,就这样去找到吸引人的标题词用这个标题去写一篇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去方布到百家号。

鼠标移动到我百度用户查看头像,获取更多相关内容。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上次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定位——情感领域,梅姐认为情感领域太宽泛了,需要再次细分领域。

于是,就搜集了一下关于情感领域的各种解读。

那么,什么是情感领域呢?广泛意义上是指爱情、亲情、友情。

再细化一下:

恋爱的故事——前任、现任、暗恋、三角恋、旧情复发等。

婚姻故事——出轨、吵架、打老婆、小三、外遇、男闺蜜女闺蜜的问题、知己、说不清道不明的男女关系等;同时,也包括婚姻周边的领域:婆媳不合、公媳合、亲戚和媳妇的关系、家庭孩子教育问题、钱、人情故事等等。

友情故事——异性、闺蜜、兄弟等。

亲情故事——兄弟姐妹、三姑六婆、原生父母等。

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分析,结合自己的能力和实际,个人还是比较希望能在婚姻这个领域深耕。

理由如下:

1、通过写文章能对婚姻有更深的感悟,同时反馈给自己的婚姻,把婚姻经营的更好,愿意去写。

2、对其它如爱情、育儿方面了解不深、兴趣不是很大。

3、婚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干货类素材较多。

通过自我分析,对婚姻方面的感兴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307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