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概念及特点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概念及特点,第1张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指在一国国土上,由该国的民族或种族集体创作,经世代相传,不断发展而构成的作品。一般认为,它包括语言形式(民间故事、民间诗歌)、音乐形式(民歌、民间器乐等)、动作形式(民间舞蹈及戏剧等)以及用物质材料体现的形式(绘画、雕塑、工艺品、编织品等)。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概念及特点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集体性、长期性、变异性、继承性。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集体性上看,它与一般作作品的作者概念显著不同;从继承性上看,它又缺乏著作权法所规定的独创性;从长期性上看,它又有进入公有领域之嫌。所以,国际上一般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称为民间文学表现形式,以区别于普通作品。

  摘 要:民间美术是我国本原文化和文化符号的传承,它充分地体现了隐含于人类劳动生活中最质朴的艺术思想和艺术语言。民间美术是现代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本文阐述了民间美术的基本内涵,分析说明了民间美术所具有的鲜明的原发性、浓厚的地域性、深刻的传承性、独特的审美性等特征,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民间美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和现代价值。对民间美术进行研究,融民间美术于现代艺术设计,能够弘扬民族精神、推动我国艺术设计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民间美术 现代艺术设计 现代价值

引言

民间美术是我国本原文化和文化符号的传承,它充分地体现了隐含于人类劳动生活中最质朴的艺术思想和艺术语言。它是许多现代艺术设计成果和设计元素的灵感之源。民间美术以其多样的形态,丰富的种类,深厚的内涵,悠久的历史,贮存着许多可贵的知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科学技术,体现着我们古老民族的创造力和审美最本原的精神。在现代艺术设计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在经过各种艺术思潮的洗礼与冲击之后,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什么是艺术的本质内涵?”及其价值意义所在,开始追求返璞归真的美学倾向,更加关注到个人情感的内省与抒发。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耕经济逐步瓦解,民间美术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空间环境与生存土壤。这在城市和许多经济发达地区尤为显著。信息化时代的短平快生活,给人们带来了许多艺术快餐,人们在饕餮的麻木中又把目光转向了民间美术,人们从民间美术中重新感受到了一种视觉上的活力和精神上的振奋。民间美术的意蕴在现代艺术设计中频频展现,民间美术的回归正在成为一股新的思潮。因此,分析民间美术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探寻民间美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价值意义,从而促使现代艺术设计工作者得以从民间美术中发掘灵感、拓宽视野,进而提高现代艺术设计的层次与品位。

一、民间美术的涵义阐释

在中国历史上,广大劳动人们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阶层文化,人们习惯把这种文化的造型艺术,称之为“民间美术”或“民间工艺”与“民俗艺术”。从字面上看,“民间”具有平民大众、通俗普及的意思。民间美术是与宫廷、贵族、文人士大夫,与画院和职业艺术家的艺术相对而言的。民间美术是一种群体性艺术,它主要是劳动者为了满足自身的生产生活、衣食住行、人生礼仪和信仰禁忌等社会生活需要而创造的。民间美术多数直接用来美化自身和美化生活。它反映了人们的文化追求、精神面貌、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等。从历史上看,一切形式的工艺美术都是从民间美术逐步发展起来的。人类在创造工具的同时,也应运而生了原始的审美理念和设计思想。民间美术的创造目的是实用与审美的完美结合,这点从它存在的基本形态和创作心理可以看出。民间美术是从一种懵懂的原始审美快感中,融汇了实用意识、巫术观念、民俗风情、宗教习俗、伦理道德等逐步发展而来的,是代代相传的文化心理的艺术形态体现。

根据民间美术造型艺术的特点,从民间美术作品的性质与主次关系考虑,可以将民间美术分为八类:年画花纸、门神纸马、剪纸皮影、陶瓷器皿、雕刻彩塑、印染织绣、编结扎制、儿童玩具等。这些艺术样式,具有纯朴的风格、独具个性的形式、深厚的文化深蕴和真挚的审美追求。这种毫无矫揉造作的原始艺术形态,洋溢着无羁无绊的“想象”,神秘诱人的“灵感”,对于民族化艺术设计的创意创造来说,无疑是一种内省、觉悟和启迪。

二、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

民间美术有着鲜明的特征,以它特有的寓意深邃、文化内涵丰富为人们喜闻乐见。其主要体现为:

(一)民间美术的原发性

民间美术的存在形态具有与现实生活重合的性质,我们称其为“原发性”。民间美术的原发性体现在它是自发的美术生产而且不是一种纯粹的艺术审美创造活动,它显示着广大民众对生活的直接需要。民间艺人创作的民间美术作品带有很大成分的生活原型特点,十分贴近现实生活。民间美术本身就是生活的复述。在内容上,它常常描绘生产和日常生活情景;在形式上,没有过多的雕琢、修饰,保持着清新、拙朴的原发性。现代社会,许多民间美术在社会工业化生产的大潮涌进中被人为淘汰,然而民间美术原发性特点依然保留至今。因此,民间美术以其广泛的群体性,愈发反映出我国本原文化的艺术形态和内涵。

(二)民间美术的地域性

民间美术的造型语言和艺术形式的独特性,反映了各民族人民的生活追求和情感生活,蕴含的丰富内涵涵盖了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社会生活和美学观念等各个方面。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独有的艺术文化不仅塑造着区域民族的文化性格,同时又影响、制约了人们的生活审美,使民间美术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如陕北剪纸、西藏唐卡、东北皮影等。不同形式的民间美术直接反映着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民族礼仪和民俗文化。其内容贴近于生产和日常生活,用直观的艺术语言表达着自己的情感;在形式上,没有过多的修饰,清新质朴带着随意性,有着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又影响着一方人,民间美术是民间劳动和生活的一首颂歌。

(三)深刻的传承性

作为大众艺术,民间美术在社会最底层得到生存和发展,较少受到外来文化和上层文化的影响。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英雄崇拜”、“图腾崇拜”、“ 自然崇拜”等主题对现代艺术均有重要影响。例如:民间美术作品中有许多造型纹样与远古文化相似度极高,汉画像石的《牛耕图》与陕西白凤兰的剪纸《牛耕图》题目内容一样;贵州台江的苗族刺绣因其保留着“人兽合一”、“天人合一”、“人神合一”的原始神秘气息,而被称为文化的“活化石”。民间美术在现代作品都在自觉和不自觉中纵向地传承了原始哲学观念和演绎着原始的思维模式。

(四)民间美术审美性的独特

民间美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全国范围内互相交流汇聚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这种根基于人民大众中的艺术,其创作过程带有自发性与业余性,因此在技艺方面带有天真质朴的个性,又带有实用和自娱的功能,这是由劳动群众真诚、憨厚、朴实的文化气质所决定。民间美术之所以动人,源于它的审美品格,以其特有的形式所体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和人格魅力,即审美形式中劳动人民的人格特征,这也是我们的民族特征。中华民族的刚强自信、深沉有力,勤劳质朴以及它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都在民间美术中得到充分而直接地体现。

  民间剪纸艺术是一门古老的镂空艺术,它通过剪刀将一张简单的纸剪成各种各样精致的图案造型,给人一种艺术美的视觉享受。在我国民间,每逢节日或者结婚等喜庆的日子,家家户户都会将美丽的剪纸贴在窗户上、门上、灯笼上,让喜庆的气氛更加浓郁。民间剪纸艺术是我国的瑰宝,它是最能体现自身本色精神的东西,下面我们综合讲一下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看一下。

  

  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

  刀味与纸感

  一幅优质的民间剪纸艺术作品必须要具备剪纸艺术自己应有的风格和特点。每一种艺术由于工具和性能的不同,从而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的风格,如中国画注重笔墨,西洋油画强调色块,木刻则讲究黑白,剪纸就要讲究刀味和纸感了,用刀在纸上摹仿版画刻出来的剪纸不应该算作是一“幅好的剪纸、用剪子对着绘画图案临摹下来的剪纸也不能称为佳作。一幅优秀的剪纸应该用剪纸的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

  

  玲拢剔透

  民间剪纸艺术语言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所有形象都是在玲珑剔透的形式中塑造、这除了剪纸的工具和材料性能以外,主要是要求剪纸具有“透光”的实用需要。尤其是“窗花”更要求如此,否则,一幅黑团团的剪纸贴在窗户上把室外的光线全给挡住了,既不透光,也不美观。

  

  强调装饰

  一幅优秀的民间剪纸艺术作品应该强调装饰味,构图平视、对称,画面均衡、美观大方,线条粗细相宜,色彩鲜明,柔和协调等都是形成装饰风格的重要因素。另外由于工具和材料的关系,剪纸作品中一些特有的技法(如“月牙”,“锯齿纹”等)也是促成其装饰特点的重要因素。

  变形夸张

  民间剪纸艺术作品应该强调造型夸张和兼顾影廓的优美,任何物象都存在着一些美和丑的地方,艺术夸张的目的就是强化突出美的因素,缩小和简化丑的因素,经过夸张处理后的画面会使人赏心悦目。

  

  民间剪纸艺术虽然简单易学,但是却很难做到精通。它需要有丰富的阅历,要对生活有仔细的观察和深刻的体会,并且要将自己最淳朴的感情融入其中,才能塑造出优秀的剪纸艺术作品。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民间会剪纸的人很多,但是真正可以剪出生动的艺术作品的人就比较少了。所以说,想要学好剪纸这门艺术,是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的,既要掌握基本的剪纸技法,又要学会观察生活,并将其运用到剪纸当中,这样才能剪出好的作品。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zhidao_m_jiare&wb,就能免费领取哦~

书法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中国文字起源甚早,把文字的书写性发展到一种审美阶段——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也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的形成)。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一个历时性、线性的过程,中国的书法艺术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展示着自身的发展面貌。在书法的萌芽时期(殷商至汉末三国),文字经历由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隶(八分)、草书、行书、真书等阶段,依次演进。在书法的明朗时期(晋南北朝至隋唐),书法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由篆隶趋从于简易的草行和真书,它们成为该时期的主流风格。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出现使书法艺术大放异彩,他的艺术成就传至唐朝倍受推崇。同时,唐代一群书法家蜂拥而起,如:虞世南、欧阳询、楮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名家。在书法造诣上各有千秋、风格多样。明清的作品虽然流传很多,但里面鱼目混珠、滥竽充数者也大有其作。因此,对于当下艺术市场中的收藏家、收藏界来说,购买、收藏这部分作品时应保持谨慎的态度

中国画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具有悠久历史与鲜明民族特色的绘画。中国画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讲究用笔,用墨,使线、墨、色交相辉映,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特色之二,为"托物喻情,画中有诗",特色之三为诗,情、画、印融为一体。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由于书画同源,以及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笔、线条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结,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形成了显著的艺术特征。

中国画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

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从东晋顾恺之的《洛神》到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从明代唐伯虎的《秋风纨扇图》到清代郑板桥的《梅竹》;

从近代吴昌硕的《花鸟》到张大千的《山水》,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袁振西中国画

《马》,等等。

历代画家创造了无数的画卷,故宫博物院收藏了成千上万的名画,而日本东京大学出版的《中国绘画总合目录》中著录的我国流散在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的名画竟有3900件。

剪纸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的历史可追朔到公元6世纪。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剪纸在中国农村是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剪纸,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这种民俗艺术的产生和流传与中国农村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关系,逢年过节抑或新婚喜庆,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窗纸或明亮的玻璃窗上、墙上、门上、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 剪纸的内容很多,寓意很广。祥和的图案企望吉祥避邪;娃娃、葫芦、莲花等图案象征多子,中国农民认为多子便会多福;家禽家畜和瓜果鱼虫等因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剪纸表现的重要内容。作为民间艺术的剪纸,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陕西窗花风格粗朴豪放;河北和山西剪纸秀美艳丽;宜兴剪纸华丽工整;南通剪纸秀丽玲珑。剪纸虽然制作简便,造型单纯,由于其能够充分反映百姓的生活内涵,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是中国农村众多民间美术形式的浓缩与夸张。从对剪纸的了解中,可以便捷地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其它方面。 中国的民间剪纸手工艺术有它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国剪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公元前3世纪),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却早在未出现纸时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史记》中的剪桐封弟记述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封姬虞到唐为侯。战国时期就有用皮革镂花,(湖北江凌望山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银箔镂空刻花(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出土文物之一),都与剪纸同出一撤,他们的出现都为民间剪纸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是在1967年我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昌遗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墓群中,发现的两张团花剪纸,他们采用的是麻料纸,都是折叠型祭祀剪纸,他们的发现为我国的剪纸形成提供了实物佐证。 木板年画各地的木板年画工艺大同小异,基本采用坚硬,纹理细腻的梨木,枣木板雕刻后,刷上水墨,印在容易吸水的宣纸上,也用水性的彩色颜料,分多版多次印成彩色年画,通常可用五版,最多的如朱仙镇年画,有用九版印制的;而桃花坞木版年画只用红黄绿蓝黑五种色彩。杨柳青年画则采用雕版印出轮廓线条,再以人工填色晕染;四川绵竹木版年画先印线条,人工填彩完成后再套一次金线版;而晋南的木版年画喜欢以画上配诗,字画,也自有特色,很多木版年画还很注重反映当地的风俗民情,如桃花坞年画,传统题材还包括“姑苏万年桥” 梁平木板年画,“玄妙观庙会”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备受群众喜爱。 传统的木版年画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多用大红大绿大黄,且以原色为主,少用复色,表现的场面热闹。内容上可以为喜庆吉祥,避邪厌胜二大类。由于木版年画印制方便,价格低廉,题材是民间喜闻乐见的。所以广为中国老百姓欢迎,直至成为中国民间逢年过节,办理婚庆喜事必不可少的内容,其广泛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主要分布在开封、朱仙镇及其周边地区,另外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等地年画都受其影响。它用色讲究、色彩浑厚鲜艳、久不褪色、对比强烈、古拙粗犷、饱满紧凑、概括性强等特征。以传统技法构图,画面有主有次,对象明显,情景人物安排巧妙,表现出匀实对称的美感。 中国年画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早在汉代,在门上画门画已形成风俗,含有“御凶”的意思,特别是在旧时农历新年,既说贴上一对门神,可以祈求平安吉祥,同时,也有装饰门板的作用。最早门神画的是“神荼”和“郁垒”,这是两个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中的人物,传说他们会用苇萦抓鬼,捉到的鬼用桃弓射死喂虎,因此古代为了辟邪,就把“神荼”、“郁垒”和老虎画在大小门上。传说唐贞观间,李世民梦中以为宫中闹鬼,夜不能寝,大将秦款宝、尉迟恭就自愿镇守在宫门前,以防邪困扰乱,且为其壮胆,宫中果然得以安静。后来李世民为免其用守宫的辛劳,就命大画家吴道子为二人造像,张贴于宫门,这个习俗便沿用了下来。 在敦煌石窟中已经有发现木刻《金刚经》,其中有木版印制的佛像,这是最早的木版画,《五代会要·经籍》记载“后唐长兴三年,中书门下奏,请依石经文字,刻九经印版”。这可能就标志着雕版印刷术被广泛使用了,在当时,雕版印刷确有许多好处,《朱子语类》 论语写道:“我只是一个印版印将去,千部万部虽多,只是一个印版。”雕版印刷术的出现,主要也只用来印刷佛经和少量的书藉,被民间利用得最好的就是印制年画之类的民俗用品了。所以,到北宋年间,就出现了彩版年画。《东京梦华录》载:“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东京梦华录》记载这种事,说明这是一种新生事物。

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回答如下:

民间音乐一般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例如我国的民间歌曲、民间舞蹈、民间器乐、民间戏曲和说唱音乐等。我国民间音乐具有以下六种特点:

(1)创作的口头性和集体性。我国的民间音乐主要是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提炼,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日臻完美。

(2)乡土性。所谓乡土性。也叫地方性或地域性。在地形上,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在气候上,有四季分明的温带、终年常绿的亚热带、最南部还有热带。在经济生产方式上有工、农、林、牧、渔等不同种类。

因此,在大民族、大文化的共同性之下,各地区的地理气候、自然生产条件、社会变迁、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等等都有不同的特色。乡土性又表现在语言特征、性格特征、音乐特征三个具体方面。

(3)即兴性。我国民间音乐的基本传播方式是口传心授。老歌手、老艺人或师傅“传艺时凭借演唱演奏,新歌手、年轻艺人或徒弟在学艺时凭借听觉和记忆,基本上不采用书面乐谱的传承方式。这一方面使我国的民间音乐至今没有完善的记谱方法,另一方面又使所有优秀的歌手、艺人有机会在继承下来的民间音乐中发挥才智,对民间音乐进行加工改编。

民间音乐的成果是千百年来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造成了民间音乐的不确定性和易变性,为集体加工提供了条件,而不断的集体加工又使世代流传的民间音乐日臻完美。

(4)流传变异性。民间音乐口传心授式的传播方式,以及乡土性、即兴性的特点,导致了它在流传过程中的变异性。这种变异性主要包括地域变异、情感渲染性变异、表现功能拓展新变异、体裁间相互交叉、渗透的变异。

(5)人民性。从《诗经》的《国风》开始,民间音乐就表现出了与统治阶级不同的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如对劳动的歌颂、对为富不仁者的痛恨和嘲笑、对官府黑暗统治的不平和反抗、对穷苦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对纯真爱情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6)多功能性。专业音乐的功能是他娱的,在舞台上为听众演出。民间音乐则具有多功能性。它可以是自娱的,在愁苦之至或喜悦之极时,唱上一曲以发泄强烈的感情。它也可能是他娱的,在众人面前炫耀自己驾驭音乐的能力,得到他人的赞赏和爱慕。它可以作为传送青年男女间感情的媒介,也可以用于红白喜事的仪式。

它可以是集体劳动时的组织、指挥者,也可以是传授生产、生活知识的手段。它可以在不识字的劳动人民中间充当记载岁月变迁的史书,又可以作为宣扬民族英雄光辉业绩的教本。它可以是儿童的游戏,也可是长辈或首领对民众的鼓动、号召等等。民间音乐的多功能性,使之与人民生活的各个侧面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成为民间的百科全书。

民间音乐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并主要借助口头形式而传播。在世世代代传播的过程中,经过了无数人的加工和改编,凝结着我国历代人民集体的智慧和才能,是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经过不断的积累、沉淀、筛选而形成的思想感情的体验和艺术表达手法的结晶。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十分丰富,笔者主编的《中国艺术学》里,曾将其提炼为“道”“气”“心”“舞”“悟”“和”六个字,这里简述如下:

(1)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天人合一”决定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是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它不仅是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而且也是一种关于人生理想、人生价值的学说。“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自然界具有普遍规律,人也应当服从这种规律。此外,“天人合一”还强调人性即是天道,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是一致的,人生的最高理想应当是天人协调,包括人与万物的一体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最根本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前者强调“天人合一”,而后者强调“主客分立”。“道”体现了天、人的统一,也就是“天人合一”。那么,究竟什么是“道”呢?儒家与道家对此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老庄道家学派注重于“天道”方面的探索。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体,是宇宙天地万事万物存在的根据和本原。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以抱阳,冲气以为和。”

(2)气——中国传统艺术的说是中国“气论”的本质特征。“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但中医讲“气”,气功讲“气”,戏曲表演讲“气”,绘画书法也要首先运“气”。中国传统美学用“气”来说明美的本原,提倡艺术描写和表现宇宙天地万事万物生生不息、元气流动的韵律与和谐。一方面,中国美学十分重视养气,主张艺术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与学识水平,“气”是对艺术家生理心理因素与创造能力的总的概括;另一方面,又要求将艺术家主观之“气”与客观宇宙之“气”结合起来,使“气”成为艺术作品内在精神与艺术生命的标志。尤其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气韵”范畴,极富民族特色,指的是审美对象的内在生命力显现出来的具有韵律美的形态。“气韵”范畴,孕育于哲学中重视“气”和音乐中讲究“韵”的汉代,成熟于各门类艺术推崇生动表现事物气韵之美的魏晋南北朝。“气韵生动”已经成为中国画创作的总原则,相当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特色。

(3)心——中国传统艺术的主体性。中国传统美学和中国传统艺术,一开始就十分重视人的主体性,认为艺为心之表、心为物之君,主张心乐一元、心物一元。因此,中国古典美学和中国传统艺术,一贯强调审美主客体的相融合一,一贯认为文学艺术之美在于情与景的交融合一、心与物的交融合一、人与自然的交融合一。

(4)舞——中国传统艺术的乐舞精神。远古的中华大地上,原始的图腾歌舞与狂热的巫术仪式曾经形成过龙飞凤舞的壮观场面。在中国古代艺术中,诗、乐、舞最初是三位一体的,只是到后来才逐渐发生了分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艺术门类。但是,这种具有强烈生命力的“乐舞”精神,并没有消失。恰恰相反,这种“乐舞”精神,后来逐渐渗透与融会道中国各个艺术门类中,体现出飞舞生动的形态和风貌。

(5)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重直觉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重要特点之一。而这种传统思维方式,对中国的传统艺术思维和审美思维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形成了以“悟”为核心的感性直觉的审美思维方式。“悟”,作为中国美学与艺术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在中国传统艺术创造与艺术鉴赏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衍生出“顿悟”“妙悟”等一系列相关范畴。从某种意义上讲,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具有悟性。艺术家与艺术匠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以道驭技,而后者是有技无道。

(6)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中国传统美学与传统艺术主张“中和为美”。“和”与“中”这两个概念,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区别。“和”是指事物的多样统一或对立统一,是矛盾各方统一的现实;“中”则是指处理事物矛盾的一种正确原则和方法,是实现这种统一的途径与标准。二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和”是指多样统一或对立统一。从多样统一来看,“和”与“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同”只是把同类的、没有差别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和”则是由不同的、甚至相反的事物统一为一个整体,也就是追求多样的统一。

“中”的本意是提倡一种正确的道德,一种正确的理性。“中”就是要不走极端,求得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在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中,一贯把正确的伦理、理性作为前提,把真与善作为前提,追求“质正得中”,中则必正,正则必中。在情与理的关系上,强调“以中为节”,做到情与理的统一。因此,中国传统艺术一方面强调表现情感,另一方面又强调以理节情和情理交融;一方面强调艺术具有感官愉悦功能,另一方面又强调温柔敦厚与感染教化,孔子就提出了“乐而不*,哀而不伤”的原则。“中”需要“权衡”。所谓“权衡”就是一种对“度”的把握,就是要在不平衡中求得平衡。这里对“度”的把握,是对矛盾双方各个方面的内外因素的综合考虑,从而找到“恰好”的正确之点。

总而言之,这种“和"的境界,在儒家来说更多的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主张情与理的统一;在道家来说更多的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心与物的统一;在禅宗来说更多的强调人与人心的和谐,追求心灵的澄净,”即心即佛“。这样的“和”,从个人到社会,从人文到艺术,从天地万物到整个宇宙,无不贯通。也就是说,天、人、文三者相通,都贯穿了“和”。从这个意义上讲,“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显然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追求。中国美学要求美与善的统一,而所谓善的最高境界,儒道两家虽各有不同的说法,但归结到最后,都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而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正是一种审美的境界,一种真善美统一的境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318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