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身边多少人是精神病?(参照表)

你可知道身边多少人是精神病?(参照表),第1张

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英文简称BPRS(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该量表是在精神科广泛应用的专业评定量表之一,一共有18项。按5类因子进行记分,并将量表协作组增添的两个项目(工作和自知力)也包括在内。 BPRS是一个评定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的量表,适用于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大多数重性精神病患者,尤其适宜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中文名

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外文名

BPRS(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

英文简称

BPRS

应用

精神科专业评定

因子

5类

适用范围

BPRS是一个评定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的量表,适用于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大多数重性精神病患者,尤其适宜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格式表格

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圈出最适合病人情况的分数

依据检测观察 未测 无 很轻 轻度 中度 偏重 重度 极重

1、关心身体健康       

2、焦虑       

3、感情交流障碍       

4、概念紊乱       

5、罪恶观念       

6、紧张       

7、装相和作态       

8、夸大       

9、心境抑郁       

10、敌对性       

11、猜疑       

12、幻觉       

13、动作迟缓       

14、不合作       

15、不寻常思维内容       

16、情感平淡       

17、兴奋       

18、定向障碍       

总分:

焦虑忧郁因子、 缺乏活力因子、思维障碍因子、激活性因子、敌对猜疑因子、

评定注意事项

1.此量表主要评定最近一周内的精神症状及现场交谈情况。

2.有的版本仅16项,即比18项量表少第17项和18项。

3.评定员由经过训练的精神科专业人员担任。

4.评定的时间范围:入组时,评定入组前一周的情况。以后一般相隔2~6周评定一次。

5.一次评定大约需作20分钟的会谈和观察。主要适用于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患者。

6.本量表无具体评分指导,主要根据症状定义及临床经验评分。

结果解释

总分:总分反映疾病的严重性,总分越高,病情越重。

治疗前后总分值的变化反映疗效的好坏,差值越大疗效越好,治疗前后各症状或症状群的评定变化可反映治疗的靶症状。BPRS的结果可按单项,因子分和总分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总分35分为临床界限,即大于35分的被测试者被归为病人组。

症状定义

1、 关心身体健康:指对自身健康过分关心,不考虑其主诉有无客观基础

2、 焦虑:指精神性焦虑,即对当前未来情况的担心,恐惧或过分关注。

3、 情感交流障碍:指与检查者之间如同存在无形隔膜,无法实现正常的情感交流。

4、 概论紊乱:指联想散漫,规矩和解体的程度。

5、 罪恶观念:指对以往言行的过分关心内疚和悔恨。

6、 紧张:指焦虑性运动表现。

7、 装相和作态:指不寻常的或不自然的运动性行为。

8、 夸大:即过分自负,确信具有不寻常的能力和权力等。

9、 心境抑郁:即心境不佳、悲伤、沮丧或情绪低落的程度。

10、敌对性:指对他人(包括检查者)的仇恨、敌对和蔑视。

11、猜疑:指检查当时认为有人正在或曾经恶意地对待他。

12、幻觉:指没有相应外界刺激的感知。

13、动作迟缓:指言语、动作和行为的减少和缓慢。

14、不合作:指会谈时对检查者的对立、不友好、不满意或不合作。

15、不寻常的思维内容:即荒谬古怪的思维内容。

16、情感平淡:指情感基调低,明显缺乏相应的正常情感反应。

17、兴奋:指情感基调增高,激动,对外界反应增强。

18、定向障碍:指对人物、地点功时间分辨不清。

此外量表协作级曾增加2个项目:

1、自知力障碍:指对自身精神疾病、精神症状或不正常言行缺乏认识。

2、 工作不能:指对日常工作或活动的影响。

其中1、2、4、5、8、9、10、11、12、15和18项,根据量表检查时病人的回答评分,而3、6、7、13、14、16、17项,则依据对病人的观察评定。原版中第16项“情感平淡依据”是依据口头叙述评分,我们认为,还是“依据观察”评分为妥。

原版本无工作用评分标准,对初学者可能影响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具体评分时也会变得困难。因此,国内量表协作研究组制定了一份工作用评定标准参考。

判别标准

1、 关心身体健康

(1)无 (2)多少提到自身健康情况,但临床意义不肯定 (3)过分关心自身健康的情况虽轻,但临床意义已可肯定 (4)显然对自身健康过分关心或有疑病观念 (5)明显突出的疑病观念或部分性疑病妄想 (6)疑病妄想 (7)疑病妄想明显影响行为

2、 焦虑

(1) 无 (2)多少有些精神性焦虑体验,但临床意义不肯定 (3)精神性焦虑虽轻,但临床意义已

可肯定 (4)显然有些精神性焦虑,但不很突出 (5)明显突出的精神性焦虑,如大部分时间存在精

神性焦虑或有时存在明显的精神性焦虑,因此感到痛苦 (6)比(5)更严重持久,如大部分时间存在

精神性焦虑 (7)几乎所有时间存在精神性焦虑

3、 情感交流障碍

(1)无 (2)多少观察到一点情感交流障碍,但临床意义不肯定 (3)情感交流障碍虽轻,但临床意义已可肯定 (4)显然观察到受检者缺乏情感交流和感受到相互间的隔膜感,但情感交流无明显困难 (5)明显突出的情感交流障碍,例如交流中应答基本切题,但很少眼神交流,受检查者眼睛往往看着地板或面向一侧 (6)比(5)更严重持久,几乎使交谈难以进行 (7)情感交流的麻痹状态,例如表现得对交谈漠不关心或不参与交谈,有时“两眼凝视不动”

4、 概念紊乱

(1)无 (2)似乎有一点联想障碍,但不能肯定其临床意义 (3)聪慧障碍虽轻,但临床意义已可肯定 (4)显然有联想松弛,但不很突出 (5)明显突出的联想松弛或可以查并有临床意义的思维破裂(6)典型的思维破裂 (7)思维破裂导致交谈很困难或言语不连贯

5、 罪恶观念

(1) 无 (2)似乎有点自责自罪,但不能肯定其临床意义 (3)自责自罪虽轻,但临床意义已可肯

定 (4)显然有自责自罪观念,但不很突出 (5)明显突出的自责自罪观念或罪恶妄想为部分妄想

(6)典型的罪恶妄想 (7)极重,罪恶妄想明显影响行为,如引起绝食

6、 紧张

(1)无 (2)似乎有点焦虑性运动表现,但临床意义不肯定 (3)焦虑性运动表现虽轻,但临床意义已可肯定 (4)有静坐不能,常有手脚不停的表现,拧手,拉扯衣服和伸屈下肢等 (5)较(4)的频度与强度明显增加,并在交谈中多次站立 (6)来回踱步,使交谈明显受到影响 (7)焦虑性运动使交谈几乎无法进行。

7、装相和作态

(1)无 (2)多少有点装相作态,但临床意义不肯定 (3)装相作态虽然很轻,但临床意义已可肯定 (4)显而易见的装相作态,例如有时膨体置于不自然的位置或伸舌或扮鬼脸或摇摆身体等 (5)明显突出的装相作态 (6)比(5)更频繁更严重的装相作态,例如交谈过程几乎一直可见到怪异动作与姿势 (7)突出而且持续的装相作态几乎使交谈无法进行

8、 夸大

(1)无 (2)多少有点自负,但临床意义不肯定 (3)自负夸大虽然很轻,但临床意义已可肯定 (4)有夸大观念 (5)明显突出的夸大观念部分性夸大妄想(6)典型的夸大妄想 (7)夸大妄想明显影响行为

9、心境抑郁

(1)无 (2)似乎有点抑郁,但临床意义不肯定 (3)抑郁虽轻,但临床意义已可肯定 (4)显而易见的抑郁体验,例如自述经常感到抑郁,有时哭泣 (5)明显突出抑郁,例如较持久的抑郁或有时感到很抑郁为此极为痛苦 (6)比(5)更严重持久,例如几乎一直感到很抑郁,因此极为痛苦 (7)严重的心境抑郁体验或表现明显影响行为,例如交谈中抑郁哭泣明显影响交谈

10、敌对性

(1)无 (2)似乎对交谈者以外的别人有点敌意,但临床意义不肯定 (3)敌意虽轻,但临床意义已可肯定 (4)交谈内容明显谈到对别人的敌意性并感到愤恨 (5)经常对别人感到愤恨笄过报复计划 (6)严重,较(5)更严重和更经常,或已经有过几次咒骂或一、二次殴斗并打架,但无需要医学处理的损伤性后果 (7)敌意性明显影响行为,例如多次殴斗打架,或造成需要医学处理的损伤性后果。

11、猜疑

(1) 无 (2)多少有点猜疑,但临床意义不肯定 (3)猜疑体验虽轻,但临床意义已可肯定

(4)有牵连观念或被害观念 (5)明显突出的牵连观念或被害观念关系妄想,或部分性被害妄想

(6)典型的关系妄想,或被害妄想(7)关系妄想,或被害妄想明显影响行为

12、幻觉

(1)无 (2)可疑的幻觉,但临床意义不肯定 (3)幻觉虽少,但临床意义已可肯定 (4)幻觉体验清晰,且一周内至少有过3天曾出现幻觉 (5)一周内至少有过4天出现清晰的幻觉 (6)一周内至少有5天曾出现清晰的幻觉,并对其行为有相当影响,例如难以集中思想以至影响工作 (7)此消彼长长春行为,例如受命令性幻听支配产生自杀行为或攻击别人

13、动作迟缓

(1) 无 (2)多少有点动作迟缓,但临床意义不肯定 (3)动作迟缓虽轻,但临床意义已肯定

(4)显而易见的动作迟缓,例如语流减慢,动作减少较明显,但并非很不自然 (5)明显突出的动作

迟缓,言语迟缓,使交谈发生困难 (6)比(5)更严重和持久,使交谈很困难 (7)缄默木僵,使交

谈几乎无法进行下去或不能进行

14、不合作

(1)无 (2)多少有点不合作,但临床意义不肯定 (3)不合作的表现虽轻,但临床意义已肯定 (4)显而易见的不合作,如交谈中不愿作自发的交谈,应答得勉强简单,易感到对交谈者和交谈场合的不友好 (5)明显突出的不合作,在整个交谈中都显得不友好,使交谈发生困难 (6)比(5)更严重,使交谈很困难,例如拒绝回答很多问题,不但表现不友好,而且公然抗拒和表现针锋相对的愤恨 (7)不全作使交谈几乎无法进行

15、异常思维内容

(1) 无 (2)多少有点异常思维内容,但临床意义不肯定 (3)异常思维内容程度虽轻,但临床意

义已可肯定 (4)显然存在观念性异常思维内容,但不很突出 (5)明显突出的观念性异常思维内容

或部分妄想 (6)典型的妄想 (7)妄想明显支配行为

16、情感平淡

(1)无 (2)多少有点情感平淡,但临床意义不肯定 (3)情感平淡虽轻,但临床意义已可肯定 (4)显而易见的情感平淡,如面部表情减弱,语调较低平,手势较贫乏 (5)明显突出的情感平淡,如表情呆板,语声单调和手势贫乏 (6)交谈中对大部分事情均漠不关心,无动于衷 (7)为情感流露的麻痹状态,例如整个交谈中,完全缺乏表情姿势,语声极为单调,对任何事漠不关心,无动于衷

17、兴奋

(1)无 (2)多少有点兴奋,但临床意义不肯定 (3)兴奋虽轻,但临床意义已可肯定 (4)显而易见的兴奋,但不很突出 (5)明显突出的兴奋,如情绪高涨,语声高,手势增多,有时易激惹,使交谈发生困难 (6)比(5)更严重持久,使交谈很困难 (7)情绪激怒或欣快自得,言行明显增多,使交谈不得不终止

18、定向障碍

(1)无 (2)似有定向错误,但临床意义不肯定 (3)显而易见的定向错误,但不很突出 (4)明显突出的定向错误 (5)严重,比(4)更严重持久的定向错误,如交谈发现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几乎无一正确 (6)定向障碍而无法进行交谈

19、自知力障碍

(1)无 (2)似乎有点自知力障碍,但临床意义不肯定 (3)自知力障碍虽轻但临床意义已可肯定 (4)显然有自知力障碍,但不很突出 (5)大部分自知力丧失 (6)自知力基本丧失 (7)完全无自知力

20、工作不能

(1)无 (2)多少有点工作不能,但临床意义不肯定 (3)工作不能虽轻,但临床意义已可肯定 (4)工作学习兴趣丧失,不能坚持正常工作学习,住院时参加活动比其他病人少 (5)明显突出的工作不能,如工作学习时间减少,成效明显降低,住院者活动明显减少 (6)比(5)更严重持久,例如基本停止工作学习,住院者大部分时间不参加活动 (7)停止工作学习,住院者不参加所有活动

结果分析

BPRS的统计指标有:总分(18~126分)、单项分(0~7)、因子分(0~7)和廓图。总分反映疾病严重性,总分越高,病情越重。单项症状的评分及其出现频率反映不同疾病的症状分布。症状群的评分,反映疾病的临床特点,并可据此画出症状廓图。一般情况下,总分35分为临床界限,即大于35分的被测试者被归为病人组。

治疗前后总分值的变化反映疗效的好坏,差值越大疗效越好。治疗前后各症状或症状群的评分变化可反映治疗的靶症状。因BPRS为分级量表,所以能够比较细致地反映疗效。

BPRS的结果可按单项、因子分和总分进行分析,尤以后两项的分析最为常用。

其因子分一般归纳为5类:

1. 焦虑忧郁,包括1、2、5、9四项。

2. 缺乏活力,包括3、13、16、18四项。

3.思维障碍,包括4、8、12、15四项。

4. 激活性,包括6、7、17三项。

5 敌对性,包括10、11、14三项。

BPRS评定患者评定的时间范围

在干预入组时,评定入组前一周的情况;以后一般相隔2--6周评定一次。

借用杨绛先生的一句话:你们总是想的太多又读书太少。

真正有医德有责任感的医生眼里病人都是一样的,不分高低贵贱年龄大小的。

枉为医者

精神科医生首先他是医生,需要对每个病人负责,治疗的病人要比心理咨询师治疗的病症要严重的多。心理咨询师重在引导和心理疏导。而精神医生则是要实施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治疗),精神科医生治疗的病人多是身体器官已经发生病变的病人。在判断病人症状意识方面,自我认知是个很重要的标注。简单的说就是知道自己心理有问题并且承认自己有问题,没有丧失 社会 功能,主动求医的人是症状轻的,找心理咨询师治疗。而真的发疯的,不知道自己有病或者拒绝就医,且无法控制自己行为,出现幻觉幻听幻视的就是需要精神科医生治疗的了。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做精神科医生的普遍都会受到负面影响,早些年圈子里有那句话,精神病人出院了,结果精神科医生成了病人。这说明做精神科医生是个高风险的职业,情绪波动是人之常情,至于说不太喜欢搭理年轻抑郁症患者,这是不可能的,在医生眼里都是患者,管什么年轻还是年老呢?这只是一些人自己的奇怪想法罢了。

好像都很冷漠,去看病前还以为医生能给你说点什么,结果去了给老师提问学生问题一样,还要板着脸,等你说完了,就开始给你开一堆药。我是去了几个三甲医院,医生都一个样,就是一味的给你开药,家里的药开了一堆了。

所有的抑郁症都和自我价值缺失有关,精神病医生并不善长“唤醒和协助抑郁症人找回自信与自我存在价值”,那不是精神层面的问题,而是关乎对生命的热爱与激情。

因为他们觉得年轻抑郁患者不是自己作的就是在家呆的,现在的年轻人真难啊,需要帮助都没人管

精神科医生跟心理咨询师不同,虽然他们的工作内容有重合的部分,但那个部分很小,精神科医生的工作主要针对患者生理,而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主要针对患者的心理,也包括照顾患者情绪。精神科的医生通常需要坐诊,理论上面对更多的患者,并且还需要根据不同的病症来开处方,职业风险也远大于心理咨询师。

如果遇到了精神科医生的冷淡态度,甚至不耐烦,也别想成是针对某个群体。可能他自己也正在面临崩溃边缘呢

经常发脾气,每天下班都很累很累,虽然是准点下班还有双休,感觉工作比较轻松,不会像其他医生这么累,有趣,有兴趣爱好,工作原因带来的压力也不小。

我问过他,如果从来一次还会不会选择当医生,他说会。知道怎么调拨我的情绪,但是从来不哄我,觉得我幼稚,文科生思维,以及不屑于我的小把戏。

反正和他吵架从来没有吵起来,觉得他很聪明,因为看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很透彻,也比较不耐心去处理普通的人际关系。

记得曾经听过一句话:精神病科医师后来变成了医师精神病人的也不在少数。这不是我危言耸听,这是事实。

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精神病人,其实精神病科医师也不完全是抱着唯物的观点去看的。因为很多现象过于奇特了。例如有个患者,喜欢画画,画出来的东西那是相当的复杂,没人看懂。患者会很耐心的解释,解释完很多医师都傻了——包括他的主治医师和心理医生。他画的内容,每幅画的每一个独立的物体,都有独立的视角去表现。

比方说这幅画里有花,有云,有树木,有行人,有一条河,一座桥。看花的角度是仰视的,看云却是俯视的,看树木是平视,看人是从花的角度去看,看河是紧贴着河面的视角,看桥又是从桥梁结构透视去看。

如果你按照他说的去挨个对照,你会发现他画的很精准,但是为什么那么精准?因为他说他看到的就是那样的。他不用蹲在地上就能仰视一朵花,不用趴在木板上就能贴着河面角度看。这一点,我不清楚是否有这个画派,也不知道有没有画家能做到。

精神分裂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精神障碍,特征表现为丧失现实联系(精神错乱),幻觉(虚假知觉),妄想(虚假信念),思维异常,情感平淡(情感范围受限),意志减退以及工作和社会功能紊乱

在全世界,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约为1%,但各地区的发病率高低不等在美国,精神分裂症患者占到全部住院人数的1/4,在社会保险伤残人数中占20%精神分裂症比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或多发性硬化更加多见

精神分裂症的分布之所以更多地集中于城市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阶层中,也许是正因为残障导致了失业和贫穷与此类似,单身人士的高发病率也反映了疾病的影响或者说是疾病损害了正常的社会功能男女两性的发病率大致相仿起病高峰年龄男性为18~25岁,女性为26~45岁但是,儿童期,青春期早期或晚年起病也并不鲜见

病因学

尽管具体病因不明,但精神分裂症有其生物学基础最得人心的解释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其神经病学意义上的易患性,即易患应激模式症状的发作,消退和反复似乎正是这种易患性和环境应激源之间的互动产物

精神分裂症的易患性可包括遗传易患性;胚胎,分娩或产后并发症;或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母体在怀孕4~6个月时经历饥荒,流感,此期或以后的孕期中母儿Rh不相合都可能使子女罹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上升

尽管就易患性人们提出了许多临床和实验指征,但尚未有一个公认的指征在心理生理上,信息处理,注意和知觉抑制的缺陷可以作为易患指征在心理和行为方面,易患性可表现为社会能力受损,认知混乱或知觉扭曲,快感体验能力减退以及其他一般应对缺陷在精神分裂症症状显露之前,这些性状即可损害易患个体的社会,学习和工作功能,特别是当这些性状发展到重度时一旦精神分裂症发病后,这些病前残疾往往还会限制各项功能的恢复

尽管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无家族史,但不能排除遗传因素的影响直系亲属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本人患病的风险为15%,而普通人群的患病率只有1%单卵双生子中的一个人发病,则另一个患病的风险>50%敏感的神经病学和神经心理学测试常常发现,眼跟踪平滑性异常,

认知和注意测验中表现受损,感觉途径缺陷这些情况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出现概率要高于普通人群这些心理生理指征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嫡亲人群中也有出现,提示他们在明显发病之前即已存在易患性

很多环境应激源可导致易患个体精神分裂症症状的起病与复发例如,结束一段关系,离家服兵役,工作或求学,这些生活中的应激就是例子家庭关系紧张可使得病情频频恶化,反之亦然可以减轻应激因素对症状形成或恶化的影响的保护性因素将在下文论及

症状和体征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因类型和严重度而各有不同一般可分为阳性和阴性症状阳性症状的特点是正常功能的过度发挥或扭曲;阴性症状则为正常功能的缩减或丧失患者的表现可以是其中一种,也可兼有两种症状表现

阳性症状可以进一步分成:(1)妄想和幻觉与(2)思维障碍和行为怪异妄想和幻觉有时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病表现妄想即不正确的信念,常涉及曲解体验被害妄想中,患者相信自己正被折磨,跟踪,戏弄或监视关系妄想的患者认为书报,歌词的内容以及其他环境信号都是针对他本人的思维抽取或思维插入妄想中,患者相信别人可以读取他的思想,他的思想可以转移给他人或者他的思想和冲动都是别人强加给他的任何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或触觉)都可出现幻觉,但最常见的还是幻听,成为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特征患者可听到有语声评头论足,交谈声或者指责和谩骂声

思维障碍和行为怪异属于紊乱症候群思维障碍主要是言语散漫,主题漂移,没有目的性语言可由轻微混乱到条理不清以至彻底无法理解行为怪异包括孩童样痴傻,激越以及外表,卫生,行为不适切紧张性运动行为是怪异行为的极端形式,包括保持某种僵硬姿态或拒绝移动,还有进行无目的的非刺激性的运动行为

阴性(缺损性)症状包括情感迟钝,语言贫乏,快感缺乏以及不合群情感迟钝(情感平淡)的患者面无表情,眼神呆滞,欠缺表现力语言贫乏是思维缩减的反映,表现为言语减少,回答简短生硬给人空洞感快感缺乏(体验快感的能力减退),即对活动缺乏兴趣,将大量时间花在无目的的活动上不合群指缺乏建立人际关系的兴趣阴性症状常伴有积极性的全面丧失以及目的感的减退

有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可出现认知功能下降,注意力,抽象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受损严重认知缺损是认定患者全面残疾的主要因素

精神分裂症的各项症状一般损害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且常严重扰乱工作,社会关系和自我照料的能力往往导致失业,社会隔离,家庭关系恶化以及生活质量下降

不会。大多数人对服用精神科药物有一定的误解。

抗精神病药的确会导致了大脑结构性改变,这种改变在一定时间内是可逆的,在减药或停药后会恢复了正常,大脑是有可塑性调节具有消极与积极两方面的影响的。

理论上讲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会随着停药逐渐消失,但你的情感淡漠可能是副作用,心理暗示的可能性也很大,也可能是某些病的阴性症状,这些要具体案例具体分析了。

不建议你找心理医生,没用的。建议楼主去专门医院精神科,找精神科专业医生进行具体询问。关于专门医院我也可以给些建议。

不过我想问楼主,你为何正常却要吃利培酮,是被误诊了吗?当初停药是正确的减药量步骤还是一下断药?

我的朋友长期吃利培酮,没有情感淡漠的症状出现。我也服用过抗精神药物,情感淡漠也出现过,不过适应了之后就消失了。

你可以追问我,希望我的回答能被采纳。

学习一些让自己快乐起来的理论,如人生价值、情绪管理、爱与责任、自我设限、积极与消极、性格测试、自我期望--信念--行动--习惯--性格--命运、快乐18法等

人生中没有100%,没有绝对,那是一种追求,我们就是努力去接近极限。

人生要有大目标(或者叫梦想),我的梦想就是让人们都拥有健康人生,积极人生和快乐人生!梦想是大,是不好实现,是在近期实现不了,可我们自己可以先让自己拥有,再让家人拥有,再让亲朋或周围的人们拥有,然后再扩大之。

人的一生为什么而活着?可以说人在世上要“劳动并快乐着”!要有一份责任感,不是纯为自己。一个人要是没有名誉观,那他什么坏事都能做出来。一个人在世上的需求按马斯洛的说法分为五大需求:1生理2安全3归属与爱4尊重5自我实现(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我们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应该把目标定在第五大需求上,最高层面的需求上,这样人生才能更精彩。

每个人都是只能看到自己的那一片天,或者就是井底之蛙一样,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看到更大的天空?或者突破自我设限?那就是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站在更多的角度看问题,问题就被看的越全面,只从一个方面看问题,只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那就是盲人摸象。

让自己积极起来吧。积极了就会快乐了。

拿破仑希尔的《成功原则》共十七项,第一项就是积极的心态,他说,只要你能把积极的心态与其它原则中的一部份结合起来,那么你就会成功。

当你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一切问题都不存在了。

你希望别人怎么对你,你首先应该怎么对待别人

宁可人负我,绝不我负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勿强施于人。

修行无它,坦坦然其志吞吐天地不可抑,然所在皆平常心耳,吃饭,做事,睡觉,如此足矣。

-------以上大部份都是理论,是务虚的东西,还要有一个务实的平台。

附一:快乐18法

保持快乐的18种方法

1有目标的追求

2经常保持微笑

3学会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4乐于助人

5保持童心

6学会和别人愉快的相处(把自己定位有多高,就能和多少人相处)

7保持幽默

8处乱不惊

9学会宽容

10有知心朋友

11和别人保持合作

12享受天伦之乐

13保持高度的信心

14尊重弱者

15偶尔放纵一下自己

16有空上上网(把握度)

17有空到家里坐一坐

18不是财迷

马斯洛需求理论:

1生理需求

2安全需求

3归属与爱的需求

4尊重的需求

5自我实现的需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喜欢的几句话:

1当你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一切问题都不存在了

2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首先应该怎么对待别人

3宁可人负我,绝不我负人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勿强施于人

附二

情绪管理

鼓掌的时候,两个大拇指,一个指向对方表示对对方的赞美,另一个指向自己,表示对自己的鼓励。

智商IQ占15%,情商EQ占85%,逆商AQ更重要

一、消极心态的产生:

1缺乏目标与希望

2对未来悲观

3害怕失败(不能停止不前,万一失败怎么办--中国式消极心理)

4半途而废

5否定现实

6埋怨抱怨责怪(我是一切的根源)

7空想与幻想(应该去行动)

二、消极心态产生的根源

1破坏性的批评

应对事不对人,批评他而不伤其自尊,不应对人不对事

让我们产生负罪感(期望过高)

有条件的爱(例:孩子考第几奖励什么,附加条件了,产生心理压力不一定起到正确的效果)

2不愿承担责任,或害怕承担责任(我是100%的责任者)

如: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大火烧死125个人,直到文化部长引咎辞职,因为他之前能负那个责任

3批评别人来显示自己

三、控制情绪的步骤

1确认真正感受

2肯定情绪的作用(对自己的影响)

3相信自己可以控制情绪(相信自己,控制自己)

4改变我们的面部表情(生气的时候很丑)

5改变动作(坐正些,有力些,站直些)

6提出问题,找到方法(被车溅了一身水)

四、调整心理压力

1内心的罪恶感,内疚感,压力感

2害怕失去很重视的东西(越重视越珍惜越害怕)

3讨厌自己工作环境(中国人的脸上的万有引力)

五、如何 消除心理压力(七点建议)

1服用营养餐(会在身体和心理产生能量,)

2运动(身体的疲劳可减轻心理压力)

3放松(如催眼术,静静的放松心理)

4旅游

5会见家人和朋友

6倾诉,找到愿意倾诉的朋友

7笑,大笑(心理的维生素)

六、忧虑(忧虑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杞人忧天)

统计:40%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30%是过去发生过了的

12%是担忧别人的想法(命运在自己的手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

10%是无关紧要的事

8%是值得忧虑但4%无法控制

解决办法:1写下来担忧什么(下笔瞬间已会发现这种担忧多余了)

写下来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立即开始改变最坏的情况

找出事实的真象是什么

2注意力转移:意焦即注意的焦点

3知道成功需要时间和过程(长远心态)。做完美的目标是想得到快乐,要以终为始

相信糟糕的事情一定会过去

做害怕做的事情

我们在做的事情在世上大多都不值一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319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