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科学界如果谁敢公开说磁场、天气或气压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大概会被斥为无稽之谈。但是,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天气变化确实会影响健康,美国《发现》(DIscovery)月刊的一篇报道还指出,至少3家美国的气象公司准备投资做“气象与行为预报”的生意。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相信,气候对人的心情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加拿大Laurentian大学神经科学教授波辛格就是其中一位。
波辛格说,不少病人在太阳风暴来临前几个小时就开始有感觉——如果是晚上,会有隐隐头昏或者刺痛的感觉,“而这不过是很微弱、很微弱的磁场”。他以“小到电脑桌前”的电磁波对学生进行实验,发现学生确实会有警觉性降低。昏昏欲睡等反应。
其他科学家也证明,心绞痛、牙疼等疾病的发作与气候的变化有关,例如膝部关节炎在天气转阴之际痛得特别厉害。科学家在实验室证明,气压降低、湿度升高会使病人的关节累积更多的液体,发炎的情况变得更严重。
当然,大家凭常识判断也明白过冷或过热的天气对老人和儿童都很危险,但是天气与健康之间的关系难于精确测量,一般人也就模模糊糊知道个大概。《发现》月刊的总编辑Stephen Petranek就说,我们总不能把许多人绑在测量仪器上,等待天气变化。
不过,从“生物气象学”的角度看,人体仿佛是一部巨大的探测器,有办法分辨气候的变化,例如控制血管伸缩的神经系统,对空气中很细微的电流变化都会有反应。
中医对节气和时辰的变化也特别敏感,认为重要节气或子午卯酉(11点到13点、5点到7点)是年老体衰的人最应当心的时候,查一下死亡记录,还真有很多人在这个时候出问题。
波辛格说,人体有随时对变化做出反应的功能,而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一一就像我们的心情一样。 控制情绪的方法大致有一是意识控制。当愤愤不已的情绪即将爆发时,要用意识控制自己,提醒自己应当保持理性,还可进行自我暗示:“别发火,发火会伤身体”。有涵养的人一般能做到控制。
二是自我鼓励。用某些哲理或某些名言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同痛苦、逆境作斗争。自娱自乐,会使你的情绪好转。
三是语言调节。语言是影响情绪的强有力工具。如你悲伤时,朗诵滑稽的语句,可以消除悲伤。用“制怒”、“忍”、“冷静”等自我提醒、自我命令、自我暗示,也能调节自己的情绪。
四是环境制约。环境对情绪有重要的调节和制约作用。情绪压抑的时候,到外边走一走,能起调节作用。心情不快时,到娱乐场做做游戏,会消愁解闷。情绪忧虑时,最好的办法是去看看滑稽**。
五是安慰。当一个人追求某项目标而达不到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理由来安慰自己,就如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一样。这不是自欺欺人,偶尔作为缓解情绪的方法,是很有好处的。
六是转移。当火气上涌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便可使情绪得到缓解。打打球、散散步、听听流行音乐,也有助于转移不愉快情绪。
七是宣泄。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及委屈,不要埋在心里,要向知心朋友或亲人诉说出来或大哭一场。这种发泄可以释放内心郁积的不良情绪,有益于保持身心健康,但发泄的对象、地点、场合和方法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
八是幽默。幽默是一种特殊的情绪表现,也是人们适应环境的工具。具有幽默感,可使人们对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许多看似烦恼的事物,用幽默的方法对付,往往可以使人们的不愉快情绪荡然无存,立即变得轻松起来。
九是走进大自然。大自然的奇山秀水常能震撼人的心灵。登上高山,会顿感心胸开阔。放眼大海,会有超脱之感。走进森林,就会觉得一切都那么清新。这种美好的感觉往往都是良好情绪的诱导剂
让我在4度高温下坚持工作有如下几个原因:
1、是对工作的热爱。
2、是对人民的责任。
3、是对自我价值的实现。
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时,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人容易情绪失控,频繁发生摩擦或争执的现象,叫情绪中暑,又叫夏季情感障碍综合症。
建议在4度高温下适当减少工作时间,谨防中暑。
夏日养生的宜和忌是哪些
汽水、果汁、可乐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及电解质,这些物质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如大量饮用,还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影响肝、肾功能。因此,应该少喝饮料,多饮水。
老弱者活动量较少,体内含水量也相对较少,每天应该补水2500毫升左右。晨起空腹饮水500毫升,不但能冲刷胃肠,利于通便,更能将已经浓缩了的血液稀释,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饮水半小时后,水已经进入血液循环,此时进食会吃得更香。据美国生理学博士约翰研究发现:20℃至25℃的白开水与生物体内细胞中的水性质很相似,极易被肌体所吸收,代谢速度也快,并能使血液中血红蛋白量增加,这不仅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还能促使体内的脱氢酶活性增强,及时清除肌肉中的乳酸,消除疲劳。豆浆、淡茶水也为盛夏补水佳饮。
夏夜,有人为了清凉,喜欢睡在砖地或水磨石地上,谐称“地面空调”。然而,因砖石地阴凉,有较强的渗透性与聚湿性,易使人体受寒受潮而诱发关节炎和许多内在疾病。
不宜“快速冷却”。从暑热中归来,为尽快消汗除热,有的人喜欢冲冷水浴来“快速冷却”。但由于人在阳光下吸收了大量的热量,这样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于体内,引起高热。同时还会因脑部毛细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重则还会引起休克。因此,从暑热中归来不宜马上冲冷,比较好的方法是先洗局部,比如手和脸,让汗陆续退去,带走身上大量的热量,然后再采取进一步清凉措施。
夏日气温居高不下,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感到紧张压抑。头痛、头晕,已成为一种在暑期发病率极高的“都市病”。据介绍,头痛一般分为紧张性头痛、偏头痛及与其他神经或器质性原因有关的头痛。其中都市里最常见的是紧张性头痛,约占头痛总数的80%至90%。每当头痛发作的时候,很多人选择能忍则忍的消极态度,以为忍一时就过去了。专家指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头痛往往是许多疾病发出的一个信号,应该及时搞清楚疾病源头,对症下药,不可粗心大意。
医生建议,为防止头痛,暑期高温时要注意安排有规律的作息时间;空调房间要保持空气清新,经常通风换气;同时要避免长时间待在高温下和强光里或噪音中。一旦发生头痛,应该换一个阴凉、安静的环境,同时,在医生指导下有针对性地服药。
在炎热的夏季,大约有16%的人会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特别是中老年人。医学上称之为“夏季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烦躁、爱发脾气、心境不佳、行为古怪等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夏季情感障碍”的发生,与气温、出汗、睡眠时间不足和饮食有密切关系。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日照时间超过12小时,情感障碍发生明显增多。加上出汗多,人体内的电解质代谢障碍,影响大脑神经活动,从而产生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异常。古代夏季养生学倡导:“调息静心,常如兆雪在心”。人们常说的心静自然凉是有科学道理的。夏季昼长夜短,又因燥热,一般睡得很晚,夜间睡眠时间可能不够,可采用午间小憩、午睡来补充。午睡有利健康,有助提高工作效率。研究者发现,午睡可使体内激素分泌平衡,能使心肌梗塞等发病率减少30%左右。有的人为图凉快,在过堂风处或电风扇旁边睡,有的整夜开着空调,当时觉得舒服,可是睡着以后,皮肤肌肉松弛,汗毛孔还扩张着,很容易着凉感冒。睡眠的质量,对解除“苦夏”十分重要。
盛夏夜晚睡眠时间短,老弱者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能有7小时左右的睡眠。晨起后在初升的阳光下,进行户外锻炼,以顺应阳气的生长。中午气温最高,适当午睡能弥补夜间睡眠时间的不足。据科学家研究调查,老弱者炎夏午睡能降低脑溢血和冠心病的发生率。
夏季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由于气温高,剩饭剩菜容易被细菌污染,最好不好。如吃,也必须经过高温处理,生吃瓜果要洗净削皮。做凉拌菜时,菜一定要洗净,最好在开水中焯一下;用来切熟食的刀、板,要和切生肉、生菜的分开;凉拌时,应放点蒜泥和醋,这不仅能增加食欲,有助于消化,并有杀菌解毒作用,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做冷饮时,要用凉开水,不用生水。夏季,老年人最好不吃小摊上的食品,以免发生食物中毒。
夏季人体神经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常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现象,应该适当多吃些清淡而易消化的食物,如豆制品、蛋类、乳类、鸡、鱼、新鲜蔬菜、瓜果等,少吃油腻食物。夏季人体水分和盐流失较多,可以适量饮些淡盐水,但切忌饮水过多。经常喝绿豆汤、赤豆汤、糊米茶,既能防暑清热,又能解毒开胃。而经常饮用有保健作用的茶品,则有解暑热及爽身提神功效。常见的保健茶有:盐茶、菊花茶等等。
中医认为,一年四季均应适当吃些苦味食物,夏令尤其需要。比较着名的是苦瓜,苦瓜性寒味苦,有降邪热、解疲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之功。鲜苦瓜泡茶饮,对中暑发热有一定疗效。现代医学发现,苦瓜内有一种活性蛋白质,能有效地促进人体内免疫细胞杀灭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此外,它含有类似胰岛素的物质,有显着降低血糖的作用,被营养学家和医学家推荐为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丝瓜也不错,丝瓜性味苦甘,清凉微寒,瓜肉鲜嫩,做汤或炒肉均可,具有清热化痰的作用。还有苦菜,苦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甘露醇、胆碱、酒石酸等多种成分,有清热、凉血、解毒等功效,对金**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及白血病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普通的芹菜也有明显的药用作用,芹菜性味甘苦,微寒,具有清热利湿、平肝凉血的作用。经常食用,对咳嗽多痰、牙痛、眼肿者有较好的辅助疗效。芹菜还具有降低胆固醇和血压的作用。用鲜芹菜加水煎剂,或用鲜芹菜以开水烫后绞取其汁,食后对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患者都有明显疗效。莴笋也是夏季好菜,莴笋性味苦甘,微寒,具有清热化痰、泻火解毒、利气宽胸的作用,对胸膈烦热、咳嗽痰多、脘闷食少、乳汁不通、大小便不利者等都有辅助疗效。
此外,苦丁茶虽然不是食品,却具有清热解毒、杀菌消痰、止咳化痰、健胃消积、提神醒脑、明目益思、减肥防癌和抗辐射、活血脉、降血脂、降低胆固醇等功效,为凉肝散血、止痛消炎良药。
1、最佳调味品--食醋:
酷夏热出汗多,多吃点醋,能提高胃酸浓度,帮助消化和吸收,促进食欲。醋还有很强的抑制细菌能力,短时间内即可杀死化脓性葡萄球菌等。对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有预防作用。夏天人易疲劳、困倦不适等,多吃点醋,很快会解除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
2、最佳蔬菜--苦味菜: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往往使人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胸闷、头昏、食欲不振、身体消瘦。此时,吃点苦味蔬菜大有裨益。中医学认为,夏季人之所以不爽缘于夏令暑盛湿重,既伤肾气又困脾胃。而苦味食物可通过其补气固肾、健脾燥湿的作用,达到平衡机体功能的目的。现代科学研究也证明,苦味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具有消暑、退热、除烦、提神和健胃功能的生物碱、氨基酸、苦味素、维生素及矿物质。苦瓜、苦菜、莴笋、芹菜、蒲公英、莲子、百合等都是佳品,可供选择。
3、最佳汤肴--番茄汤:
夏令多喝番茄汤既可获得养料,又能补足水分,一举两得,番茄汤(烧好待冷却后再喝),所含番茄红素有一定的抗前列腺癌和保护心脏的功效,最适合于男子。
4、最佳肉食--鸭肉:
切莫以为夏季只宜吃清淡食物,而夏季照样能进补,关键在于选准补品。这里向你推荐鸭肉,鸭肉不仅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养料,而且能防疾疗病。其奥妙在于鸭属水禽,性寒凉,从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病原则看,特别适合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如低烧、虚弱、食少、大便干燥和水肿等多见于夏季。鸭与火腿、海参共炖,炖出的鸭汁善补五脏之阴;鸭肉同糯米煮粥,有养胃、补血、生津之功,对病后体虚大有裨益;鸭同海带炖食,能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可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鸭肉和竹笋炖食,可治痔疮出血。
5、最佳饮料--热茶:
夏天离不开饮料,首选的`既非各种冷饮制品,也不是啤酒或咖啡,而是极普通的热茶。茶叶中富含钾元素(每100克茶水中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绿茶107毫克,红茶241毫克),既解渴又解乏。据英国专家的试验表明,热茶的降温能力大大超过冷饮制品,乃是消暑饮品中的佼佼者。
6、最佳营养素--维生素e:
维生素可让你平安度夏,“最佳”桂冠非维生素e莫属。德国科学家强调,人在夏天会遇到三大危险,即强烈的日照、臭氧与疲劳,而维生素e可将这三大危险降到最低程度。维生素e在麦芽、麸皮面包、胡桃泥、奶制品等食物中含量较多,夏天可多安排一点。必要时也可酌服维生素e的药丸,每天15-60毫克足矣。
7、最佳运动--游泳:
夏令最好的运动是游泳。游泳不仅锻炼人体的手、脚、腰、腹,而且惠及体内的脏腑,如心、脑、肺、肝等,特别对血管有益,被誉为“血管体”。另外,由于在水中消耗的热量要明显高于陆地,故游泳还能削减过多的体重,收到健美之效。
8、最佳服色--红色:
不少人认为穿白色衣服度夏最佳,其实穿红装更好。其奥妙在于红色可见光波最长,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保护皮肤不受伤害,防止皮肤老化甚至癌变,而其他服色(包括白色)此种功效较弱。至于面料,当以混纺的t恤衫为佳,其最佳混合比例为33的棉和67的聚酯。
9、最佳取凉“设施”--扇子:
从健身角度看,取凉“设施”是扇子最佳。扇子虽然已是“老古董”了,但其健身效果却是其他任何现代降温设备所无法比拟的。摇扇是一种运动,可锻炼肢体(若有意识地换用左手摇扇,还可收到活化右脑、开发右脑潜能、预防中风的意外之效)。同时,扇子获得的风也最宜人。
10、最佳保健措施--起睡定时:
夏天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而黑得晚。因此,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作一些相应的调整,以迟睡早起为佳,而且应尽可能地定时起、睡。“定时”是体内生物钟的要求。如果一年四季都能定时,可造成“动力定型”,使身体具有最好的适应性和预定性,在夏季,更应给自己规定一个严格的起睡时间,决不无故违反,即使休息日也不例外。
夏季最佳就寝时间是22:00-23:00,最佳起床时间是5:30-6:30。夏季炎热的天气很容易影响人们的睡眠,但你一旦养成了定时起睡的习惯,就比较容易排除气候对睡眠的干扰,早晨也会自然舒适地醒来,体内的生物钟就不会出现“错点”现象,各种生理节律均可安然运行。
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
人们也常把夏季午后的雷阵雨称之为“西北雨”,并形容“夏雨隔田埂”及“夏雨隔牛背”等,形象地说明了雷阵雨常常是这边下雨那边晴,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夏季气候炎热,酷暑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且暑气逼人,心气易于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将养,而导致疰夏、中暑等。当你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时,多为中暑先兆。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给病人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夏季预防中暑的方法: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室内降温;睡眠要充足;讲究饮食卫生。有条件的人,进入夏季后,宜常服用一些芳香化浊、清解湿热之方,如鲜藿香叶、佩兰叶各10克,滑石、炒麦芽各30克,甘草3克,水煎代茶饮。也可在暑热之季服用一些人丹、十滴水等。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例,可内服外用并举,具体方法:内服温肾壮阳的金匮肾气丸、左归丸等,每日2次,每次1丸,连服一个月。外敷药可选用白介子20克,元胡15克,细辛12克,甘遂10克,同研细末,用姜汁调糊,分成六份,每次取一份摊在直径约5厘米的油纸或塑料薄膜上,贴在后背的肺俞、心俞、膈俞穴上或贴在双侧的肺俞、百劳、膏肓穴上,用胶布固定。一般贴4~6小时,如有灼痛感可提前取下,局部微痒或有温热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须注意的是,每个伏天(夏季三个伏天)贴一次,每年三次,连续贴三年,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机体的过敏状态。这种内外结合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根除或缓解症状。
暑天,运用饮食的营养作用养生益寿是减少疾病、防止衰老的有效保证。夏季的饮食调养是以暑天的气候特点为基础,由于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黄帝内经》有“药以去之,食以随之”,“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论点。
著名医家李时珍尤其推崇药粥养生,他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药粥对老年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都是适宜的。所以,古人称“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乃粥也”,“日食二合米,胜似参芪一大包”。《医药六书》赞:“粳米粥为资生化育坤丹,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
药粥虽说对人体有益,也不可通用,要根据每人的不同体质、疾病,选用适当的药物,配制成粥方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防暑啊!!!抓紧了丫!!! 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一些防暑小窍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夏季怎样避暑,治疗和避暑
1、少吃多餐:一顿饭吃的东西越多,为了消化这些食物,身体产生代谢热量也就越多,特别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它们产生的代谢热量尤其多;
2、吃辛辣食物:医生认为,尽管大热天里吃这些东西难以想象,但辛辣食物可以刺激口腔内的热量接收,提高血液循环,导致大量出汗,这些有助于降低体温;
3、温水冲澡:最好是用稍低于体温的温水冲澡或沐浴,特别是在睡前进行;
4、多喝水:医生建议少饮酒多喝水,因为酒精可能导致身体缺水,矿泉水或低糖汽水是更好的选择;
5、避免剧烈运动:剧烈活动将激活身体能量,增加内部温度;
6、使用冰袋:可重复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肤温度的工具,里面预充的液体有降温效果;
7、选好枕具:使用羽毛或绒毛枕头,枕套最好是棉质的,合成纤维的枕套会积累热量;
8、日间小睡:研究表明,人体对“白日梦”的反应之一就是降低身体温度;
9、喝菊花茶:菊花茶能够降温醒脑;
10、凉水冲手腕:每隔几小时用自来水冲手腕5秒,因为手腕是动脉流过的地方,这样可降低血液温度。
最佳调味品:食醋。酷热出汗多,多吃点醋,能帮助消化和吸收,促进食欲。同时吃点醋有助于解除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
最佳蔬菜:苦味菜。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吃点苦味蔬菜大有裨益,苦瓜、苦菜、莴笋、芹菜等都是避暑佳品。
最佳汤肴:番茄汤。夏令多喝番茄汤既可获得养料,又能补足水分,一举两得。
最佳肉食:鸭肉。鸭肉不仅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养料,而且能防疾疗病。
最佳饮料:热茶。夏天离不开饮料,首选饮料既非各种冷饮制品,也不是啤酒或咖啡,而是极普通的热茶,既解渴又解乏。
此外,医生还推荐了一个最佳保健措施:起睡定时,夏天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而黑得晚。因此,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作相应的调整,以迟睡早起为佳。
防暑宝典之一:喝什么?
夏天人们特别容易口渴,需要随时喝水,如何喝水才是科学的呢?
①饮水莫待口渴时,口渴时表明人体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开始脱水,此时喝水为时已晚;
②大渴忌过饮,这样喝水会使胃难以适应,造成不良后果。前人主张:“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这是防止渴不择饮的科学方法;
③用餐前和用餐时不宜喝水,因为进餐前和进餐时喝水,会冲淡消化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长期如此对身体不利;
④早晨起床时先喝一些水,可以补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浓度,促进血液循环,维持体液的正常水平。
防暑宝典之二:吃什么?
盛夏人们的吃喝问题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当人在炎热的环境中劳动时,体温调节、水盐代谢以及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和泌尿系统发生显著变化,会导致营养消耗增加,从出汗中流失了不少水和营养素。而夏天人们食欲减退,也会限制了营养的吸收。
专家建议:
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素。
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鱼、肉、蛋、奶和豆类为好。
要补充维生素: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西瓜、杨梅、甜瓜、桃、李等,含维生素C尤为丰富;在谷类、豆类、动物肝脏、瘦肉、蛋类中维生素B含量较多。
要补充水和无机盐:可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类或豆制品、海带、蛋类等。
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有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绿豆等。
另外,在夏天喝粥也是大有好处的。赤豆粥有补肾消水肿的功能,肾功能较差的人最好多食用;蚕豆粥对于慢性水肿和肾炎有好处;荷叶粥能解暑热、清胃润肠,止渴解毒;莲子粥能健脾益气,对腹泻、失眠、遗精、白带多等有好处;百合粥能润肺止咳,养心安神,适合肺阴不足的老年人食用;冬瓜粥利水消肿,止渴生津,并有降血压的作用;银耳粥生津润肺,滋阴养肺,可治疗高血压和慢性支气管炎;黄芪粥可治脾虚所致的水肿。
防暑宝典之三:防两邪、防贪凉
一防暑邪:“暑”为夏季的主气,为火热所化,独发于夏季。这时暑热之邪,可以耗散阳气津液,造成汗出过多,体液减少而伤津,唇干口燥,尿黄心烦等现象,这时就要及时救治了,这是夏季最常见的中暑现象。
防范措施——要保护好心神,具体有两个方面:一是要有事可做,可使精神不空虚;二是要有较好的精神修养,可免除外界不良情绪的干扰,只要做好这两点,精神自然会饱满,这就是夏日精神调养的基本法则。
二要防湿邪:“湿”也为长夏之主气,尤其在南方,天气炎热又多雨。因为湿邪重浊向下,特别容易伤害脾胃功能,而导致夏天人们消化不良的现象;湿气也特别容易侵犯肌肤筋骨,所以,在夏天多发生皮肤病变和关节炎等。三伏时,由于高温、低压、高湿度的作用,人体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因而会使人烦躁、疲倦、食欲不振,易发胃肠炎、痢疾等。长夏的湿邪最易侵犯脾胃的功能,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
防范措施——中医认为,在长夏季节的饮食原则宜清淡,少油腻,要以温食为主。在我国南方,不少人有食辣椒的习惯,吃辣椒可以促进排汗、帮助消化、增加食欲,有一定好处。食暖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喝粥。养生家认为,在早、晚餐时喝点粥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三要防“贪凉”:防暑、防湿是夏天每个人都要做的事,而夏天取凉更是人们在炎热的夏天获取舒适生活的方法之一。但如果过度贪凉则容易感冒,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病,重者会患皮肤病和心血管疾病。而老年人和小孩出现各种症状更加明显。
防范措施——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室内外的温差不宜过大,以不超过5℃为好。室内温度不低于25℃。开空调的房间不要长期关闭,要经常通风。入睡后,最好关上空调。当在室内感觉凉意时,一定要站起来活动四肢和躯体,以加速血液循环。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慢性疾病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和关节痛患者,不要长期呆在冷气环境里。
防暑宝典之四:调整好情绪为夏季养生之关键
炎炎夏日给忙碌的现代人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不适的困扰,情绪的困扰也日益明显。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人们被“夏季情感障碍症”的心理疾病所困扰着,有16%的正常人会因高温而乱发脾气。
专家们认为,人的情绪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尤其当气温超过35度、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候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而精神病学家的研究也发现,当暖流入侵时,精神病人起床徘徊、无法入睡的情况显著增加,情绪变化、躁动不安、叫骂、摔东西、自虐(含自杀)的几率也比平常高出许多。当环境气温低于30度,日照时间低于12小时以下,情感障碍症的发生率就会明显减少。
据测算,在如今正常的人群中,约有16%的人会在夏季莫名其妙地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还有专家解释说,这种夏季情感障碍的发生,除了气温的变化以外,还与人的出汗多少,以及睡眠时间和饮食不足有关。因为这时人容易出汗,加上睡眠和食欲不好,使得体内电解质代谢产生障碍,因而影响大脑神经活动,令人发生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异常。因此,在酷暑难耐的盛夏之时,专家提醒人们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是做好夏季养生的重要一环。
防暑宝典之五:不是天气越热才更容易中暑
通常情况下,为了保持人体的恒温,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余热必须通过传导、对流、辐射等多种形式排出体外,使体温和外界的温度达到平衡。如果气温升高,以传导和辐射方式的散热减少了,汗液蒸发的散热将逐渐增加。当气温在35—39℃时,人体余热的三分之二将通过汗液蒸发排出。如果环境中相对湿度较高,汗液排泄就困难,人的体温调节系统不能完成调节功能,这时,人就要发生中暑。
中暑的发生不仅和气温有关,还与湿度、风速、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曝晒时间、体质强弱、营养状况及水盐供给等情况有关。诱发因素很复杂,但其中主要因素还是气温。
根据气象特点,可将发生中暑现场小气候分为两类:一类是干热环境,这是以高气温、强辐射热及湿度小为特点,环境气温一般可较室外高5~15℃,相对湿度常在40%以下;另一类为湿热环境,气温高,湿度高,但辐射热并不强。由于气温在35~39℃时,人体2/3余热通过出汗蒸发排泄,此时如果周围环境潮湿,汗液则不易蒸发。
据实验研究,导致中暑发生的气象条件为:相对湿度85%,气温30~31℃;相对湿度50%,气温38℃;相对湿度30%,气温40℃。
(附:一些防暑物品的制作方法及功效:
赤豆汤:可用赤小豆、白菊花、金银花、山楂片加水配制成消暑食物,既可散发人体内的热量,又能补充水分。 绿豆汤:取绿豆200克,加水300毫升,煮汤取液饮用(可酌加白糖调配),有清暑解渴、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之作用。 绿豆酸梅茶:绿豆100克,酸梅30克,水煎,加白糖适量,待凉后代茶饮。有清凉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可用于暑热、烦躁、燥热等症。 苦瓜茶:鲜苦瓜切断去瓤,纳入茶叶混合,悬挂通风处阴干。将外部洗干净,连同茶叶切碎、混匀。每天取10克放入保温瓶内,沸水冲泡,代茶饮。能够明目、解毒、祛湿。 )
天气太热的话是会影响人的心情的,尤其是闷热的时候那浑身就感觉很不舒服,这个情况下一点点的小事情,小情绪可能就会让整个人爆发,然后变得脾气特别不好,这个情绪跟天气热有一定的关系,越热的天气越容易脾气暴躁,如果天气相对舒服的话,心情也会好一些,至于是为什么说不好,但是热的天气就是不太舒服,一点点小事情可能成为导火索,然后变得脾气暴躁。
闷热的天气让许多人觉得难熬,对于上年纪的人来说更意味着考验。天气变化是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疾病的重要因素,由于老年人或多或少有些老年病,在夏季里如何与“老病”抗衡就成为他们关心的话题。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老年人夏季常见疾病和科学预防,希望能帮到你。
老年人夏季常见疾病和科学预防
一、 中暑
高温、烈日暴晒、睡眠不足和过度疲劳等都是引起中暑的因素。发现后,应立即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的阴凉处,以冰水或30-40%的酒精擦浴,促使热量散发,同时用清凉油或风油精涂抹人中处、后脑窝,并内服人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物。
二、夏季皮炎
夏季闷热潮湿的天气对老年人日趋老化的皮肤是个考验。皮肤科门诊中,老年患者患瘙痒与夏季皮炎的较多。
处方:老年人在夏季应尽量避免过度日晒,在通风降温处,衣着要宽松,要勤洗澡,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要注意饮食,节制烟、酒,少吃刺激性和易过敏的食物。如出现接触性皮炎,皮肤瘙痒时,要尽量克制,难以忍受时,可擦炉甘石洗剂等。
三、夏季老年人防肩病
每当酷热难当的夏天,有的老人为图一时的凉快,喜欢赤膊光背,甚至经常临风而卧,久而久之,便会出现肩部发木、表皮发麻的症状。中医认为,这是暑热、风寒侵袭的结果。因此,夏季老年人宜注意护肩,防止肩病的发生。
专家们指出,夏季护肩是一个值得长期注意的问题,必须持之以恒,仅因为有一次受凉,便可罹患肩周炎。
夏季老年人护肩的方法为:一是不管天气多热,只能用湿毛巾把汗擦干,而不可将其长时间披在肩头;二是不可图凉快,临风而卧,长时间让肩头暴露在风口;三是在睡觉时坚持做到用浴巾或毛巾被把肩头盖好;四是最好穿带护肩的汗衫之类的上衣。做到以上几点,就可避免寒凉对肩部的侵害,使肩部的皮肤始终处在温暖舒适的状态中。
四、老慢支
老慢支、肺气肿、哮喘的症状在夏天里相对缓解,但现在用得越来越多的空调对老年人的呼吸系统却是个考验。尤其在密闭的空调房里,细菌容易繁殖,一不小心就入侵呼吸道,加上进出空调房的冷热差异,可能会导致老慢支复发。
处方:有老慢支等呼吸疾病的患者应注意冷暖,预防感冒,避免接触油烟等有害气体;从夏季到冬季坚持用冷水洗脸,增加耐寒力;可做一些腹式呼吸锻炼,吸气使腹部鼓起,再吐气,每天1-2次,每次10-20分钟;严重呼吸困难者可进行家庭吸氧;可用冬病夏治。
五、急性胃肠炎
夏季是消化道疾病的高发期,夏季气温高,食物容易腐坏变质,而且各种蚊虫的繁殖也快,成为传播疾病的渠道。易发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有霍乱、痢疾、甲肝、食物中毒、水中毒等。由于老年人生理退化,胃肠的运动、吸收功能减退,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上消化道疾病,最常见的就是急性胃肠炎。该病起病快,伴有发烧、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处方:老年人在夏季饮食上应选择一些比较新鲜清淡的食物,尽量少吃油腻食物,多喝水,冰箱中的食物不要保存太长时间,平时注意休息。
六、糖尿病
夏天虽然血糖水平相对较低,但糖尿病患者在炎热的天气里要面对的问题却不少。一些疾病例如胃肠道疾病可能引起血糖升高,运动过量导致的电解质紊乱也对控制血糖不利。同时,一些并发症例如糖尿病足也可能在夏季侵袭患者。
处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清淡,防治肠道疾病感染;闷热天气中,运动量不要太大,多喝水,保持电解质平衡;经常查血糖;注意防糖尿病足,因为夏季赤足的机会较多,容易造成霉菌、细菌感染,所以糖尿病患者外出时最好不要穿凉鞋与拖鞋,应选择薄的棉袜、布鞋为宜。
七、骨质疏松
夏天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好时机,因为此时日光照射充足,户外运动增加,而且皮肤对钙的吸收比较好。
处方:“日光浴”不要在很强的阳光下,因为暴晒会引起皮肤疾病。适当锻炼,可以选择散步、游泳等。
八、夏季情感障碍
医学专家发现,当环境气温超过30℃、日照时间过长时,老年人发生情感障碍明显上升。主要症状有:情绪烦躁、易激动、好发脾气、心境低落,缺乏兴趣,行为古怪等。原因主要是气温高、出汗多、睡眠不足、饮食不当,影响了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进而产生情绪、心境和行为等异常。
处方:老年人在夏季要注意午睡,补充睡眠时间;气温高时不进行剧烈运动锻炼,以防体能损耗;科学饮食,补充水分和钠盐,以防电解质代谢紊乱。
老人夏季饮食要注意事项1、荤食不过量
最好选用去皮禽肉(如鸽肉、鸭肉等)、鱼虾类等平凉性肉食。
2、主食不过少
尽量做到粗细粮搭配,品种多样化。可以在补充人体所需要的热量的同时,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
3、油盐不要多
油脂和盐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危险因素,无论是色拉油、豆油、菜籽油还是橄榄油或麻油,每日用量最好不超过25克,盐的用量不能超过6克。
4、每天一瓶奶
有人因为夏季天热,怕牛奶“上火”而停奶,其实没有必要。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低脂奶、脱脂奶或酸奶。对牛奶不耐受的老人,可以选择豆浆等替代品。
5、水果莫贪吃
水果可以提供丰富的水分、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在炎热的夏季最受老人欢迎,但是水果中又含有很多单糖物质,如果糖、蔗糖等,因此不能贪吃,建议每天吃水果不超过3两。
6、蔬菜量要大
蔬菜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起到一定的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夏季蔬菜丰富多彩,冬瓜、苦瓜、黄瓜、番茄、空心菜、生菜、菊花叶等应有尽有,老年人应多样化地选用,建议每天1斤左右为宜。
7、豆类不可缺
对健康而言,“大豆比黄金”。因为大豆制品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大豆磷脂,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的保护因子,也是公认的长寿因子,因此进食适量的大豆制品是健康饮食不可缺少的内容,建议每日摄入量在2两~5两。绿豆、红豆也是夏季的健康食品,特别是夏季午睡起来,喝上一碗清凉的百合绿豆汤,感觉再好不过了。
近几年很多地方夏季的时候都出现了超高温,温度过高的人的身体也会受到影响,很多人在这时候会出现各种身体不适,高温对人体确实有很多危害,所以在夏季温度比较高的时候一定要预防,那高温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高温易引发哪些疾病?
1、心理疾病
由于高温影响,大约有16%的人会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特别是中老年人,这种情况称之为“夏季情感障碍”。这种情况的发生与气温,出汗,睡眠时间和饮食不足有密切关系,当环境温度超过30°C,日照时间超过12小时,适度高于80%时,气象因子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明显增强,情感障碍发生明显增多,加上出汗多,人体内电解质代谢障碍,影响大脑神经活动,从而产生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异常。
2、高温引起死亡
高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的直接导致疾病,有的间接影响原有疾病,或影响人的情绪和神经系统,而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死亡。
高温作为一种气象因素,本身就可以直接导致人出现重症中暑而死亡,也可以作为诱发因素,使本身患有某些严重的器质性疾病的病人病情加重而死亡;此外,高温引起人的神经功能减弱,导致事故发生而引起死亡,甚至高温条件下人的行为适应活动,可导致行为改变而出现危险的行为因素导致死亡。
哪些疾病容易导致死亡
高温作为气象因子,可直接作用人体,导致出现中暑,虽然人体有很强的调节能力,能适应一般性高温环境,然而长期在高温下,或遭受过度的热辐射,会引起高温损坏,如热衰竭,中暑和热痉挛,其中重症中暑中的热射病死亡率就非常高。
夏季气温高,适度高,减少了出汗的降温作用,加上长时间的重体力劳动,增加肌肉产生热量;而老年人,过度肥胖的人和酒精中毒者对高温损坏很敏感,从而增加了高温损害的危险。
3、高温易发的疾病
1、空调病
高温天气人们普遍穿得少,但室内空调冷气吹得厉害,这样的低温环境会刺激血管急剧收缩,血液流通不畅,导致关节受冷、疼痛症状。对于女性来说,更有可能影响女性卵巢功能,使排卵发生障碍,出现月经失调症状;同时在封闭的空间里空气不流通易导致呼吸道病菌感染。
预防:空调温度不要调得太低,尽量每隔两三个小时开窗通风一次,开窗后皮肤也会接触较高温度,外出温差就不会太大,不易生病。
2、心血管病
当气温超过33℃时,心脑血管疾病被诱发或复发的几率会增加;此外,由于心肌、大脑组织对缺氧非常敏感,而高血压、冠心病人在高温下,会增加心脏和大脑的耗氧,因而也会提高诱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
预防:要注意血压的监测,注意补充水分,进行适当运动,饮食方面多吃易消化、并富含钾的食物,比如瘦肉、香蕉、橙等。心脏病患者要注意防暑降温,饮食宜清淡,尤其是老年人,应该按时服药,注意休息,尽量不要让自己处于高温的环境之中。
3、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在夏季也较常见,气温高、湿度大,食物容易腐烂变质,加之人们喜欢吃冷饮、冷食,都可能导致感染性腹泻,引发腹痛、腹泻和呕吐等症状的发生。
预防:盛夏口味宜清淡、低盐,忌食油腻辛辣食物,以清热、祛湿、解暑、健脾为主;不喝生水,不吃生、半生和不洁食品,饭前便后勤洗手,并做好家庭室内卫生,防止发生感染性腹泻。如果发现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4、痱毒
有些人炎夏好生痱子,搔抓后极易继发感染,形成痱毒,产生化脓性疖肿。
预防:首先要昼减少日光的曝晒,并保持居室通风凉爽;其次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和刺激性的食品;其三是常用热水洗澡,一旦生了痱子,可用艾叶、金银花、马齿苋各十克煎水洗患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