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歌手是否能完全取代人声并彻底主流化

ai歌手是否能完全取代人声并彻底主流化,第1张

未来 AI 歌手是否会成为主流,这还存在一定争议。我的看法如下:

1 技术提高,体验逼真。随着技术的提高,AI 歌手的声音和唱功都在不断逼近人声,这会使更多人接受和喜爱这种虚拟歌手。这是 AI 歌手成主流的技术基础。

2 成本更低。相比人实体歌手,AI 歌手的生产和维护成本更低,这给企业带来更大利润空间。这也会推动更多企业投入和使用 AI 歌手,从而提高其主流度。

3 受众群更广。AI 歌手可以根据用户口味和偏好推出更加个性化的作品,这会吸引和覆盖更广泛的受众群。这有利于 AI 歌手占领更大市场份额和成为主流。

然而,AI 歌手是否能完全取代人实体歌手和成为主流,这还面临一定困难:

1 情感连通差。与人实体歌手相比,AI 歌手在与观众的情感连通和共鸣上仍显不足,会对其主流化产生影响。

2 还需人声参与。目前大多数 AI 歌手作品,仍需要人实体歌手参与和配合录制,难以完全实现AI自主创作和演绎。这也制约其独立成主流。

3 受众偏好难改。很多受众仍偏好人实体歌手的声音和表演,这也会对AI歌手主流化产生一定阻力。

综上,技术进步和成本优势有利于推动 AI 歌手向主流方向发展,但在情感表达、自主创作能力和受众偏好方面,AI 歌手与人实体歌手还存在差距。未来随着AI技术的快速进步,这些差距将逐步缩小。但AI歌手很难完全取代人声并彻底主流化,两者更可能长期共存与融合发展。人与AI将在这一领域实现更深入的合作与协同。

生活中总免不了会有一些异地的时候,比如因工作、学习或其他原因。对于情侣来说,异地的状态常常能够给双方带来一些心理上和情感上的挑战。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经历,不妨看看下面这些提醒,或许对你有所启发。

1 保持沟通畅通。在异地时,通过电话、短信、视频、邮件等方式来保持日常的交流。及时告诉对方你的近况、感受、期望等。这样可以减少双方之间的不信任和猜忌,增加彼此的依靠感。

2 给对方发一份礼物。在特殊的日子比如生日、情人节、纪念日,给对方送上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这份关怀可以让对方感到你的在乎和爱。

3 定期见面。时间和距离会变得模糊,所以尽量制定一些计划,在日程表上预留时间来对彼此进行见面。这样能够让你们在彼此的生活中感觉到存在。

4 构建共同的爱好和兴趣。练习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与对方分享,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生活中的乐趣,而且能够带来更多的共同话题和思路,让对方也能更多地参与到你的生活中来。

5 相信和尊重彼此。即便在异地,也需要相信对方,不轻易地去怀疑和质疑。尊重对方的独立和自由,不要试图去控制、干涉,而是要给彼此一定的空间。

总之,异地时保持沟通连通,给对方一份礼物,定期见面,构建共同兴趣爱好,以及相信和尊重彼此,都是让对方觉得安全、温暖、被爱的方式。总之,爱情需要平衡,需要双方的关心和呵护才能愈加美好和健康。

延续前两周的大脑课程,第一场讲如何以游戏玩耍掌握学习关键期、第二场讲阅读对大脑的助益,这一场的主题是情绪发展与情感教养,无论大人小孩都应理解情绪如何发生,进而了解如何辨识、处理自己的情绪。情绪是跑在大脑的前头的,在我们想要发挥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感之前,全身就已经迅速地有了反应:愤怒令人全身发抖、激动得

延续前两周的大脑课程,第一场讲如何以游戏玩耍掌握学习关键期、第二场讲阅读对大脑的助益,这一场的主题是情绪发展与情感教养,无论大人小孩都应理解情绪如何发生,进而了解如何辨识、处理自己的情绪。情绪是跑在大脑的前头的,在我们想要发挥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感之前,全身就已经迅速地有了反应:愤怒令人全身发抖、激动得心脏噗通噗通跳、紧张得肠胃跟着打结⋯⋯我们先理解情绪怎么产生、会造成什么可怕的影响?再思考如何让情绪更快恢复平缓。

以前的父母,看重孩子怎么变聪明、学业进步,过去的亲职课程也就顺着以此为主题。传统中,华人并不看重情绪议题,喜欢压抑、贬抑情绪,认为好的情绪就是没有情绪。然而,近几年国内外流行起「正向心理学」、「快乐学」,大家意识到:怀抱着正向愉快的情绪过日子,是很重要的,这关系到了人对自己的生活幸福满意的程度。

>> 延伸阅读: 什么是正向心理学?正向心理学,就是找出孩子正面的能力,平衡他们负面看待自己的情况。遇到压力时,因为了解自己掌握的资源与能力,就能比较容易过关。请参考 《正向心理学:聚焦在对孩子行得通的事》 。

大人们往往很讨厌孩子苦着一张脸、但又不允许孩子得意忘形,不高兴不行、太高兴也不行。在华人传统的价值观里,喜欢的情绪是「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喜怒不形于色」,并不喜欢情绪外露的人。

于是,当我们观察到现在的孩子更能言善道、更聪明,往往却觉得他们好像更「讨人厌」一点了,每个孩子都有些说不上来的状况──不太会和自己相处、也不太懂得与人相处。这其实突显了情绪教育的重要。

周老师提到一个悲伤的案例:一个资质优秀的孩子,因为学习挫折,而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孩子的母亲是周老师的朋友,在谈及这件事时,孩子的母亲提到,其实这个孩子有想过要转学换环境,但当时母亲觉得可以再试试看。事后大家在想,是不是若是让孩子能理解自己的情绪,他在这个关卡就能安全过关?

以身体来调节情绪

如果孩子是一个从小就爱发脾气、容易把自己情绪表露出来的孩子,这种孩子很快就能让人发现他的状况。真正让人担心在意的,是什么苦难都往心里吞的乖孩子,他们无法消化自己的情绪、也无法拿出来讨论。

有没有想过情绪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有情绪?你的情绪在哪里?

我们以前都会觉得,情绪在「心」里,但实际上 情绪是在「大脑」里建构、接着引起全身的反应 。紧张时会肚子痛、生气时会全身发抖、激动时心脏会噗通噗通跳⋯⋯情绪与全身生理连通, 人类的情绪由全身身体激发,因此反过来说,要调节情绪,也要从身体的状况来调节。

心情不好时,有的人会说要「转念」,但往往怎么转念也转不过去。与其坐在那边想破头,不如去吃顿好的、去外头跑跑步⋯⋯让身体反应调节情绪。 与其教孩子「你不要生气」、「你要想一想这样生气有用吗」,有时倒不如带着他去跑一跑。

科学家早期执行脑科学研究时,利用脑波 (EEG) 等测试工具,多数只能做出认知的研究、无法从实验结果确认出情绪到底是从哪块脑区运作。后来才发现,人的情绪运作并不在大脑皮质,而是在大脑的边缘系统。大脑边缘系统的运作和大脑皮质不同,边缘系统与生存有关,都是反射作用,不需要经由意识思考、也无法由意识控制,就像是拿手电筒照瞳孔,我们无法控制自己、要自己的瞳孔不收缩。

人的情绪是出自于反射,在我们想以意识去控制之前,情绪就已经发生了。我们常说「情绪淹没理智」,因为情绪发生后,反射的速度比认知回应的速度来得快,所以无法经由意识去控制情绪。海马回处理情绪记忆 (曾经发生过的情绪反应) ,以迅速反射处理。

情绪不只受制于当下的情境,还与过去的记忆有关。我们的意识与潜意识,会影响我们如何处理情绪。

不强求去除情绪,情绪是生存的必要反应

情绪可以透过学习来控制,但效果有限且缓慢 但人若没有情绪,真的能过得更好吗?有些宗教主张人去除欲求、没有七情六欲,就能修道成仙,但是从婴儿来看,人类的婴儿有情绪,可以帮助他生存——越高等的动物越需要父母的哺育照顾,脆弱无助的婴儿活下来的方式就是靠著自己的情绪表达,大哭要求父母帮他换尿布、喂奶、讨抱讨玩,展现笑容安辅照顾者的心、让照顾者觉得「再累都值得」。

孩子真正开心的笑容,是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左右才会发生。在新生儿初生之时,多半都是在睡梦中笑,睡眠中进入眼动期后自动牵动的反射反应。

婴儿的哭、笑、害怕都是生存必要的反应。婴儿的存活与他的情绪有关。婴儿到了有意识的时候,会开始有生存的恐惧:对主要照顾者离开自己身边,会有分离焦虑;开始会爬后会开始怕高,爬到床边就开始怕掉下床,学会走路后才渐渐消除对床的高度的恐惧。这都是为了自我保护。

早期治疗躁症患者的做法是额叶切除术,切断额叶与大脑的连结。1930-1940 年代觉得这种方式非常稳定,因此大幅采用这种方式来治疗精神病患。但后来发现,虽然截断了病人的情绪与认知之间的连结,让病患看起来变得非常稳定,但病人从此不再有情绪:不再觉得快乐、也不再觉得悲伤。而且,患者在术后五到八年左右,自杀率非常高。

研究发现,接受额叶切除术的患者,失去情绪后反而感受到巨大的空虚与痛苦,觉得不再被需要,活得生不如死。这让大家发现,移除情绪并不会让人过得超脱自在,反而让人觉得生命失去意义。因此, 我们需要的不是拿掉自己的情绪,而是学习如何与情绪共处。

冰山下的秘密:人类情感基本模式的形成

如果把情绪情感看成一座冰山,水面上的冰山是情绪的学习,懂得情绪发生的道理;水面下的冰山则是情感人格,原本就建立得健康正面的情感人格,对任何 都能有正常的反应,但情绪人格如果隐含许多破碎与伤害,人就会迅速的反应出愤怒受伤的回应。

周老师举了个简单明了的例子:有个学员去学了 EQ 课程,了解情绪怎么来、怎么控制情绪,抱定主意回家要笑脸迎人地对待伴侣,但是回到家中打开门,看到伴侣和平常没两样的白目行为后,还是非常直觉地「整把火都上来」。

人可以学习到很多面对情绪的技巧,但是真正改变情绪的反射反应,是很难透过短期学习改善的。

精神分析学派利用墨渍测验来分析患者心理,发现患者们解释墨渍的样貌,都是在描述人生经验里历经过的某个片段。累积大量的墨渍测验研究后发现,成年之后成为精神病患的人,共同点在于曾经有过不愉快的童年。人类的情感人格建构的时期,就是童年时期,彼时若有童年创伤,会影响成长后的待人处事、伴侣关系,甚至代代相传下去。

动物行为研究兴盛之时,有人以动物来做依附研究,知名的「恒河猴实验」里,让与母猴分离的新生小猴与铁丝网母猴 (上头有奶瓶) 与绒布母猴 (未提供生存所需的乳汁,仅提供抚触) 。

虽然传统都认为「有奶便是娘」,但小猴仅有饿到不行的时候会去找铁丝网母猴,大部分时候还是依附在有温暖怀抱的绒布母猴身边。下一版本的实验,将绒布母猴移除,实验结果发现,没有得到依附爱护的小猴,到了成年后完全无法与其他猴子相处,甚至在 期时也还是会攻击异性。对动物而言,传宗接代是重要的本能,在 期无法与异性接触,是一种严重的失能。


>> 参考资料 :恒河猴实验的结论中指出,爱的本质就是 提供孩子柔软的接触、轻微的晃动、有互动的游玩 ,欲知更详细的实验过程请参考泛科学网站的 《科学话猴年恒河猴宝宝和他的绒布妈妈》 。

周老师再举一个例子,主角群是二战后罗马尼亚的战后孤儿。由于战后人手与物资缺乏,育幼院无法妥善地照顾孩子,因此孩子们仅有一天两次的便溺清洗,奶瓶就垂挂在婴儿床前供孩子们自行取食,无法有更多的人力为孩子们抚触、关怀他们的感受。

研究者进入育幼院时后发现,不若一般婴幼儿群集的地方有大量的婴儿哭声 (前面有提到,婴儿的哭与笑都是其本能求取生存的反并) ,院中仅有零星的哭声,看到大人也眼神空洞、不讨抱,重复地搥打自己或摇头,就学时发展迟缓、专心度极低、无法维持稳定的感情与工作。这些缺乏家庭关爱的孩子,长大后高比例地成为精神分裂患者。足见爱是人类发展的基本需求。

脑科学研究者比对受虐儿与其他儿童的脑部,发现受虐儿的脑区明显有缺损,后颞叶严重萎缩。研究者观察身体受虐的孩子,推测极度恐惧中成长的孩子,脑内有高浓度的可体松,损伤了孩子的脑部发展。如同前两周的课程中提到,0-6 岁是孩子大脑的重要发展时期,童年脑内压力荷尔蒙过高,会重创孩子的大脑,且是永久的损害。不仅是身体受创的受虐儿,孩子长期被父母恶意的责骂、羞辱、刻意忽视,或是孩子作为父母家暴的目睹儿,亦会有大脑发育不全或缺损的问题。

温暖的亲子关系是孩子成长的根基,互信互爱的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根基。若我们希望孩子好,不应该是在孩子做错的时候去训斥他、紧迫盯人地监督他做功课,而是给他一个好用的大脑、稳定的人格。华人重视「亲子轴」胜过「夫妻轴」,非常在乎维系亲子关系、却略过了夫妻关系的经营,但破碎不安的家庭却容易重创孩子的大脑。

很多夫妻说「我们都不在孩子面前吵架」,但飘散在家中的气氛,孩子都知道。童年时期观看到父母的夫妻关系,会影响到未来孩子的情感关系,几乎会复制相同的状况,让悲剧一代传一代。

如何教导孩子「情绪」?

情绪学习通常要学三件事:

情绪表达


小孩最初的情绪学习是在情绪发生后马上反射性地打人、丢东西,此时的策略是 「教孩子把情绪说出来」

有很多人单纯告诉孩子「你要把情绪说出来、不要用哭的」,但孩子的语汇有限,无法传情表意,根本没办法做到「把情绪说出来」。这时大人要举例让孩子知道可以怎么表达,不要单单只是要孩子说。

教孩子「把情绪说出来」之后,还要让孩子知道「不要乱说」。

例如:在公车上,孩子大声说「那个阿姨好胖喔」,这时可以告诉他「我不喜欢你这样说,不喜欢你话里的恶意」。


孩子要学习情绪规则,在合适的时候表达出正确的回应。什么时候怎么表达,对方才不会觉得受伤?别让孩子变成一个伶牙俐齿到几近白目的孩子。
情绪表达要传达内在状态(学着说出来)、符合社会文化(不要乱说)。


  情绪理解


带着孩子理解情绪背后是什么?为什么?

有的孩子情绪语汇非常少,开心就是「爽」、反之就是「不爽」,但是为什么开心、为什么不开心,却说不上来。
引导孩子了解自己当下的感受是哪一种情绪、知道现在的状态的命名是什么(开心、难过、愤怒),和他一起探索为什么发生。不要让孩子在朦胧的状态中成长。


  情绪调节


当有极端的情绪状态(大喜、大悲),要怎么回到正常的情绪状态?试着找到自己的调节方法。
周老师带着大家思考,面对情绪发生时,可以做什么事帮助自己恢复过来?有的人选择运动、有的人需要找人倾诉、有的人想要一个人静静⋯⋯每个人的方式都不同,对他人有效的,未必对自己有效。 但比较令人在意的是「想不到要怎么调节情绪」无论如何,需要有几个对自己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
不要只是被动地面对情绪、千万别「把情绪放在心里,让它随着时间慢慢走开」。若不调节情绪,压力荷尔蒙会累积在脑内,长期影响大脑,久了可能转换成忧郁症,而忧郁症又容易反复发作、不易根治,显见情绪调节策略的重要。
协助自己也协助孩子找出各自的情绪调节策略,是一生受用的。

要理解自己的精神状态平常的水准,是一个平和愉快的人,还是容易紧张焦虑的人?长期紧绷负面,要练习刻意训练自己健康快乐的习惯。大人先练习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孩子自然会有更好的情绪管理。

各种时期的情绪管理

婴幼儿期


过去老一辈的人会说「孩子不要抱,抱着会宠坏,不抱他以后就不会爱哭了」,但是孩子不哭了,可能只是「习得的无助」,发现父母对他的哭泣无动于衷,所以才放弃表达自己的情绪。

建立孩子的安全与信任感是重要的,多抚触、拥抱、互动。当孩子发出啼哭,试着帮他处理他的问题,例如:顺时针的腹部 ,帮孩子排除胀气。孩子肌肉张力不佳,要帮孩子强化肌肉, 时就以身体中线为中心,由外侧往内按,反之,若要帮助孩子肌肉放松,就由孩子的中线往外按。

在婴儿还不会说话的「前口语期」,可以教孩子使用婴儿手语进行沟通。婴儿手语不必刻意去学,只要亲子之间可以沟通几个日常经常需要的动作即可,例如:谢谢、帮忙、吃、还要、没有、等等、抱抱、水、ㄋㄟㄋㄟ⋯⋯如果真的无法自行设计手语,可参考「台湾线上自然手语」。

>> 延伸阅读 :若想学习自然手语,可参考中正大学语言学研究所「 台湾手语线上辞典 」。

孩子同时学习口语加手语,不会因此使得孩子的口语发展落后,反而帮助孩子的语言发展提早完成。

幼儿期

教孩子把自己的状态说出来。使用丰富的情绪语汇,以正面语汇来说,「高兴」、「得意」、「喜悦」、「舒适」的状态都不同,让孩子能够用更精准的语汇描述自己的内在状态。情绪语汇太少的孩子,生气也说「生气」、难过也说「生气」、焦虑也说「生气」,难以厘清自己的状态。

周育如老师设计了一个练习表达情绪的游戏:引导孩子用「高兴、生气、难过、害怕」四个基本情绪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第一阶段: 描述「我的情绪」 ,「我觉得很○○,因为⋯⋯」 第二阶段: 描述「他的情绪」 ,请参与者 A 描述参与者 B 的情绪,让 A 可以练习观察描述 B 的外显情绪,接着请 B 确认他的真实感受,让 A 可以练习如何观察他人的情绪。这个练习可以让孩子把眼光放到别人身上,久了孩子会去留意他人的状况,「今天他看起来很开心,但是他发生了某个事件,我跑去安慰他」。 第三阶段: 描述「最⋯⋯的经验」 ,把情绪卡片正面朝下,让参与者抽一张牌卡,借由随机取得的情绪词汇回想自己过往的情绪事件。真实历经的、带着情绪的生命经验,可以引导出孩子最丰富的表述。

孩子如果能自在地习惯与人分享情绪经验,有时可以听到很多孩子之前没提过的经验 。周育如老师说到,她在幼儿园的教师培训中,有个老师分享课堂上的情绪练习经验,当孩子分享到:「在万圣节活动的那段期间,看到地下室的道具,让我非常害怕。」孩子的这段分享,让老师和家长追本溯源地找到孩子当时害怕自己睡、尿床等异常反应,但是要不是因为这个活动,孩子就把情绪放在心底,师长们完全找不出这些反应的来源。

大人的情绪学习

快乐的三个层次是:

感官的快乐: 吃好吃的东西、穿漂亮的衣服等等感官的、即时的享受。 幸福的快乐: 延宕满足,获得比较深层的快乐,像是:忙了一天,看到孩子睡着的平静的脸;考前努力苦读、无法玩乐,一周后考试成果揭晓,看到漂亮的成绩。 意义的快乐: 纯粹是完成了有价值的事,像是当志工。

大人往往已经忘记什么是感官的快乐,随着成长、承担责任,不太敢也不太去寻求感官享乐。但周育如老师建议在座的大家,「如果觉得好累,觉得快要燃烧殆尽,要给自己放个假。你要想,所有的快乐都是赏赐给你的,应该去享受它。」

人去追求幸福与意义是必要的,感官享乐的确是一时的,但是如果能够提升自己的能量,感官的快乐也是很有用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处理情绪是不容易的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修复很难。有一些情感上的伤害,不是知识学习就能做的,也许可以用 重建爱的关系。 的对象可以是早产儿、婴幼儿,甚至是青少年、夫妻、年迈的父母。

周育如老师提了一个案例:一个国二女孩的母亲,为了女儿半年不和她说话而困扰,周老师提议可以帮孩子做手臂 ,后来也顺利成为这对母女之间的关系重建的开头。也许大家可以试着由此来作为接触的开端。

周老师与听众的 Q&A 时间

Q: 幼教老师提问:在教学现场遇到分离焦虑很重的孩子,对年长老师特别排斥、又只信赖特定单一的老师,希望知道怎么协助这个孩子?要怎么做对孩子才是好的?

A: 要倒带回想一下,孩子怎么从家庭衔接到幼儿园的?孩子可能在情感上需要找到一个「可以抓紧的人」,也许那位老师是孩子第一个抓到的人。通常孩子入学两三周后会状况比较好,不过如果两三个月后还是这样,可能需要了解他的家庭状况。

在学校,可以给孩子一个任务 (喂小动物或是帮盆栽浇水) ,或是找班上的哥哥姊姊当小天使来帮忙顾这个孩子,让孩子的情感转移过来。

在教学现场里,老师的作为也很重要:老师有让孩子和其他孩子互动吗?有协助他转移情感吗?家庭中的主要照顾者是谁?老师可以朝这些方向试试看。

Q: 在演讲的开头有提到孩子想转学的问题,我们怎么确认孩子是可以再撑一下、面对挑战的,还是要帮助他跳过这个关卡?

A: 孩子怕失败,可能是过往父母总是过度赞美,孩子做什么得到的回应都是「你好棒」,这样反而会让孩子不敢面对失败。活在掌声中的孩子,反而会担心自己做不好。日常生活中要给孩子游戏经验,让他练习有输有赢,家长不要过度介入,适度的让孩子随便乱玩。让他在游戏的开心中,自然得到「内在酬赏」 (由学习者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所获得的满足) 。

Q: 提问的家长提到,自己没有自己情绪调节的策略,不过因为青少年时期刚好有机会可以大量运动,因此顺利移转了情绪。在过去经验中,发现很多情绪表达不好的孩子,往往选择的情绪调节的策略就是「吃」,反而造成情绪容易起落的孩子都很胖。带领孩子懂得情绪变化后,要怎么找出一个规则,让孩子去找到健康又好的策略?

A: 大人如果从来没有被好好被关照过情绪,内心里会有个受伤的小孩。如果发现自己情绪有需要被修复的地方,但是却找不到真正的原因,可以试着把自己情绪波动的事件记录下来,知道是谁、是什么原因,让自己的情绪发生。不要去试着评论自己的负面经验,单纯记录就好。一周之后就会找出自己情绪反应的模式,可以找出情绪的起点在哪里。 帮助自己把情绪问题从潜意识浮到意识层次,才能处理它。

如果父母有在小孩面前示范一个合宜的情绪调节策略,孩子是会模仿的。例如某天下班对孩子宣布,「我今天上班被老板海削一顿,心情不好,想出去散步,谁要陪我去?」孩子会知道这是一个情绪调节的好策略。另外,孩子过度采用情绪调节的策略,应该先帮他找出源头造成情绪的起点,去协助孩子解决问题,再来考虑策略的合宜性。

个人心得:一起听情绪说话

回想起来,有时候要学习怎么好好地和孩子说话是困难的,以我自己而言,在我成长的年代,还是个学生家长会送藤条和木板、欢迎老师打小孩打到变乖为止的时代。那时的我们也一如周老师在课程前半段提到的,长辈们会希望我们完全没有情绪,乖巧听话。

现在我们鼓励孩子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应该对应地疏导他们的情绪,听懂每一段情绪背后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拥抱快乐、拥抱雀跃的孩子,也接住负面情绪、成为接住情绪下坠的孩子的网。

正好课程结束后回家的路上,看到 YouTuber 囧星人在 facebook 上提到她的童年创伤经验:「我一直想让家长知道,我不介意你们做过什么或没有做到什么。记忆中,父亲为生意焦头烂额的样子、继母手腕上一道道的割痕、电话里传来母亲的哭声,我那时还不十分明确什么感受,如今体会到,我的痛苦一部分来源于看到应该保护我的大人们如此脆弱无助。」

每个人都会用各种方式记住事件与背后的情绪,也许需要的正是周老师提到的情绪策略,让各种情绪现场能开出一扇门,能够让背负压力与情绪的人得以顺利的离开令他痛苦的环境。远离了,回头再看,负面情绪才能成为成长的能量。

推荐给想学着听懂情绪背后表达的真实情感的你!

相关连结

2017亲职力父母教养学堂:亲子教养的 10 堂黄金教战课 四月课程:周育如老师告诉你大脑与学习的小秘密(已告一段落) 五月课程:王意中老师带你了解孩子本质、搞定小孩 六月课程:廖笙光老师帮助孩子增进专注力

 

*本篇文章由热血青年很向上授权刊登,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本文为合作之严选作者观点,不代表立场》

常听说这样一句话:“家不是讲理的地方。”但如果家庭生活中都不讲理,家庭成员行为怎么约束?我们该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在我看来,这句话想要强调的是,家庭中不能凡事都只讲理性与是非,却不注重理解与共情。

有很多家庭成员,尤其是作为父亲与丈夫的男性,常常在与孩子和妻子交流时犯这样一个错误:就事论事,只谈对错,无视感受。

如果只是要解决客观问题,这样当然无可厚非。但要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情绪与感受为核心的。如果从他人身上感受不到理解与共情,那么我们就很难心生依恋与连结。

对于女性和孩子来说,感性的特征尤为明显,他们也更需要情绪上的理解与共情。

如果一个孩子兴高采烈地向父亲展示自己的画作,父亲却只是冷静地表示,孩子的技法和以前相比确实有所提高,或当一名妻子穿上新衣给丈夫看,丈夫却只评论说衣服的设计感不错,那么在这样的沟通中,男性们就忽略了对方情感上的诉求:孩子和妻子是希望他看到自己的努力或体会到自己的喜悦。

如果这时,父亲能摸着孩子的头,笑着说他画得真棒,爸爸好开心,丈夫能夸妻子一句“你真有眼光,这衣服穿在你身上更显设计感了”,这种情绪情感上的理解和回应就能让心与心连通起来了。

所以,在客观事务上,我们当然要讲理,而且应该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地讲理。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绝不能忽视表达背后的心理诉求。当情绪和情感的诉求非常强烈时,有时哪怕是“无理”之事,也可以做一做。

看到孩子那么开心地在涂鸦,哪怕他只是在画一堆不明所以的线条,那又有什么关系呢?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和笑脸吧,别吝惜夸奖,帮助他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很棒,可能会比让他在实际上很棒更使他幸福。

每个人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分手只是一段关系的改变,并不一定非要老死不相往来,可以联系至少有交集好很多,但这不代表对方对你的曾经的芥蒂和不满的地方消失了,重要的是在这个沟通过程中怎样消除彼此的相处时的问题才最重要,毕竟沟通只是个载体而已,载体不是解决问题的,只是工具。

保持联系只是习惯

男女分手后生活上必然都有很大的变化,一般在短时间内双方会不习惯一个人生活,以前身边有人关心和照顾自己,为自己做这做那,当有一天失去之后就很不自在,这时候就想着和对方联系,要知道,这只是对方在情感上已经习惯依赖你,保持联系并不是想复合,而是可以在感情上有点慰藉。

相互试探对方

很多人分手后会感到后悔,一是后悔分手时的冲动,二是因分手后找不到比前任更好的人而后悔,分手有时只是因为彼此间存在的一些矛盾,未能及时得到解决,甚至只是因为一时冲动,冲动提出分手,当两人分开一段时间,心情平复后,对之前矛盾的注意力慢慢转移了,感觉当时很在意的问题好像也没那么严重,就又开始慢慢想起对方的好,因此开始为当初的行为而后悔。这时保持和对方联系,是为了试探对方,想看看是否还有复合的可能。

每天新一点

两人在一起久了感情会变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厌倦,也许他不是不爱你了,而是因为产生了某种审美疲劳。所以想要挽回男友,就要不断地要提升自己。这个提升倒不是说让你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变成另一个人,谈吐和学识都突飞猛进,“提升”的意思是说从以前和男友感情间存在的问题入手,提高你对这段感情的认识和理解。想挽回这段感情,就要勇敢正视之前的各种问题。找准问题,对症下药。

在情感方面,男女的认知存在以下异同:

1 情感表达方式不同 - 男性普遍更倾向于通过行动来表达情感,而女性则更注重感性和言语表达。这是由于男女在生理上的差异导致的,男性在前庭大脑中的比例较高,使他们更擅长在空间、方向和移动等方面表现出色,所以对于男性来说情感表达更多的是通过行动来处理,例如保护、做饭、带孩子等。而女性在大脑的连通性和可塑性方面强于男性,她们更擅长通过语言和面部表情等方式来表达情感。

2 情感处理方式存在差异 - 女性更容易探讨和处理情感问题,而男性则更容易将情感问题放在一边。这是由于社会文化和教养方式的不同导致的。在女性社交团体中,交流和分享情感故事是常见的话题,这使女性更容易吐露情感问题和分享解决方案。然而,男性在早期教养过程中,往往被教育成"坚强"的模型,被告知隐藏情感和忽视它们是正确的方式。这就使得男性更容易避免情感问题或忽略它们。

3 情感的期望和预期不同 - 女性普遍更关注情感的稳定性和安全感,而男性则更注重情感的自由和个人空间。这可能与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有关,女性常常扮演着家庭和子女的抚养者和照顾者的角色,因此更需要情感的稳定和安全感。而男性则往往扮演着家庭经济支持者和保护者的角色,所以他们更注重个人空间和情感自由。

4 情感的引导方式不同 - 男性更多地采用逼近式引导,即主动表达情感并设法让对方理解;女性则更倾向于远离式引导,即通过暗示和示弱等方式来让对方理解。这可能与传统的社会期望和角色定位有关系,女性更加注重不冲突和委屈求全,所以她们更倾向于通过渐进式的引导和委婉的沟通方式来达到目的。而男性则更注重直接和果断的解决问题方式。

5 情感处理的效率不同 - 女性更倾向于全面深入地分析情感问题,而男性则更注重直觉和解决方案的实用性。这可能与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有关,男性更倾向于快速地作出决策并实现目标,他们更注重实用性和行动力。女性则更倾向于全面深入地分析情感问题,她们更注重事情的细节和全面性,这也让她们更擅长处理情感问题。

这些异同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理解和与异性相处,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认知方式和习惯。

情感困扰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面对的问题。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缓解感情所带来的苦楚(仅供参考):

表达感受:当我们感到不快或困扰时,可以和朋友、家人或心理咨询师倾诉,把情感表达出来,让自己得到宣泄,并获得支持和理解。同时,可以通过倾诉和交流让自己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情况。

接受现实:如果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情况无法改变,那么就应该接受现实,并积极寻找适应这个现实的办法。即使这个现实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还是可以把这个问题看成是成长的机会。

安排自己的时间:在感情遭遇挫折的时候,我们应该把丰富自己的生活放在首位。做一些我们感兴趣的事情,例如读书、旅行或者锻炼。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缓解情绪,并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

学会放松:学会采用一些放松技巧帮助自己缓解压力,例如冥想、呼吸练习或渐进性肌肉松弛。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缓解身体和情绪上的压力,使我们更放松和平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17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