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这首诗宋词人刘过在这首登临之作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唐多令》这首诗宋词人刘过在这首登临之作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第1张

刘过 唐多令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

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

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这首词也是词人在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西下漫游途中之作。前人有云:"武昌系与敌分争之地,重过能无今昔之感?"(《蓼园词选》)可见词中的今昔之感是和作者的爱国思想联系在一起的。

此词上半阕以简洁的笔致勾勒出清丽的秋景,烘托气氛,笼罩全篇。"柳下系船犹未稳"三句就季节与时间落笔,又象征国家与个人均已进入中秋时分,晚景无多。

下半阕借景抒情,流露出感慨时事,抒写出今昔之感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旧日江山浑是新愁"一句,是全词的主旨。李攀龙云:"追忆故人不在,遂举目有江上之感,词意何等凄怆!又云:'系舟未稳','旧江山都是新愁',读之使人下泪。"(《草堂诗余隽》)

刘过的爱国词篇,深得稼轩的神髓,多为豪爽奔放、淋漓痛快之作。但这首《唐多令》却写得温婉含蓄,别具一格。此词一出,"楚中歌者竞唱之。"(《词苑丛谈》引《山房笔丛》语)南宋爱国词人刘辰翁在临安失陷之后,曾次此词之韵达七首之多,可见此词影响之大。

登快哉亭

北宋诗人陈师道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

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

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登快哉亭》作者开门见山,直写登临所见。首联写近景,描绘城下,见到一条盘旋曲折的江水绕城而流,泉水冲激乱石,哗哗作响。这联是景句,有意创造幽寂静阒的环境,密合徐州城依汴水、泗水而筑的特点。又以流动的江、泉,在静止的城、石中流淌,动静相衬,加以诗人的视线是从高向下,既有大境,又有小景,将蜿蜒曲折的江水与飞沫四溅的泉水的动态刻画了出来。

  次联远望,写山。作者登临是在黄昏,因此在写山时便通过夕阳来衬托。“夕阳”两句描绘了一幅山间落照图:落日刚刚隐没于地平线下,暮霭便在山间升起了。这两句写黄昏山峦如画,诗用流水对,上下呼应,词意流动;“隐地”“依山”造语工巧,形象而具体,富有画面感;动词“隐”“依”二字也用得很切,使客观景物带有主动性,这里用来形容太阳与暮霭,就赋予客观的自然现象以人性。

第三联是传颂的名联。诗由黄昏景色,远山暮霭,又捕捉到远处的飞鸟与云朵。“度鸟”二句写空中景物,然而融情于景,寓意深刻。这两句虽是直道眼前所见,但也隐隐透出诗人心境平静、向往自由的意愿。其中不乏令人咀嚼的深意,那横空而过的飞鸟,正是人生匆匆的象征。杜甫诗说:“仰看一鸟过,虚负百年身。”其含义为人生倏忽如鸟过,可与此句同参。陈师道学杜甫诗炼字,在虚词上极费工夫。这两句中的“欲”字及“亦”字,极得神韵。“欲何向”以问语出之,给人以想象;“亦自闲”用肯定句,说云闲,也说自己闲,语意双关,表达诗

  前三联都写亭上所见,分别描绘水、山、天,由低到高,层次分明,全方位地描摹出野外黄昏的景色,在写景中别具一格。足见诗人观察之仔细,领略之完美。到结尾,诗才点出“登临”,以“兴不尽”概括前面三联,而以家中稚子等自己回去,自己不得不走,表示兴犹未尽,依依不舍。这样写,打破了历来登临诗的布局;最后以情收煞,也反衬景的可爱,以不是自己要回去,特地加重离开时的情感,被方回称赞说:“尾句尤幽邃,此其所以逼老杜也。”这种结法,正是作者有意加重尾句分量,为情造境。

陈师道写景诗往往以孤拔遒劲、情致深远见长,在推敲词句的同时,更注意表现自己对景色的悟性,以发掘自然界独特的美,常常能把自己的情感深沉地注入景物中,体味其中的的真趣。这首诗景物层次井然而摹写生动,展现了其人格境界。清江迤逦,泉流琤琮,暮色降临,鸟飞云奔。此番意象显示了在人世纷纭中悠闲从容、安贫乐道的高尚情趣。全诗苍劲有力,老气横秋,虽不用奇字僻典,然而意兴无穷,纯以气格胜。被纪昀赞为“刻意陶洗,气格老健”。作者这种风格,得力于杜甫,也与陈师道孤傲的性格有关。方回评价说:“全篇劲健清瘦,尾句尤幽邃,此其所以逼老杜也。”正指出了此诗苍劲老健的风格与杜甫诗相近。

《与邻翁登山亭》·陆游·南宋

数掩槿篱围夕照,一间茅舍背阴崖。吾生扰扰实无乐,人事悠悠那可谐?

忧患向来侵绿鬓,登临此日费青鞋。京华旧友凋零尽,野老逢迎一散怀。

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 ,存世有九千三百余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46岁入蜀以前,偏于文字形式;入蜀到64岁罢官东归,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也是诗风大变的时期,由早年专以“藻绘”为工变为追求宏肆奔放的风格,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晚年蛰居故乡山阴后,诗风趋向质朴而沉实,表现出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

1、人生境遇不同

《登岳阳楼》起句就与杜甫的人生相联系。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

大历三年,住在成都的杜甫经历了长期的困顿艰辛后,已经进入了垂暮之年,因四川政局混乱他沿长江出川,辗转来到湖南。这年的冬季,漂泊中的诗人历尽人生坎坷,才有幸登岳阳楼;过去充满宏大的人生抱负,今朝都成了泡影,他怎能不百感交集呢?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作于乾元二年,李白这时候正遇赦,心情轻快,眼前景物也显得有情有意,分享着欢乐和喜悦:“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2、感情不同

《登岳阳楼》,登临岳阳楼,亲睹山色湖光,本是人生快事,可这并没有给杜甫带来多少喜悦,反而触发无尽的感伤。“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极写洞庭湖雄伟壮阔的气象。“日夜浮”三字寓情于景,隐含自己长期漂泊无归的感情。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连年战乱,亲朋好友音信全无,一身是病。这里借“孤舟”来表达无所依托之意。这又加重了他自伤漂泊的感情。不过,杜甫没有停留在个人痛苦上,而是以国事为念。

因此,当他站在岳阳楼“凭轩”远眺时,就联想到兵荒马乱的动荡情总值,不禁潸然泪下。在诗人伤时忧世中,全诗的意境由宽阔转入狭窄又转为宽阔,富于变化,既壮且悲,显示出沉郁顿挫的风格。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人兴致勃勃,幻想联翩,恍如置身仙境:“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里又用衬托手法写楼高,夸张地形容其高耸入云的状态。这似乎是醉眼蒙眬中的幻景。

诗人是有些醉意了:“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着笔仍在写楼高。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仪表潇洒自如,情调舒展流畅,态度超脱豁达,豪情逸志,溢于言表。收笔写得气韵生动,蕴藏着浓厚的生活情趣。

3、手法不同

《登岳阳楼》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法,其特点是不注重诗的语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着力创造诗的总体意境。全诗以自叙和抒情为主,真挚感人;写景只是三,四两句,既是实写,又想象,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

扩展资料

杜甫《登岳阳楼》的赏析

诗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象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只用了十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

杜甫到了晚年,已经是“漂泊西南天地间”,没有一个定居之所,只好“以舟为家”了。所以下边接着写:“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亲戚朋友们这时连音信都没有了,只有年老多病的诗人泛着一叶扁舟到处飘流!从这里就可以领会到开头的两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本来含有一个什么样的意境了。

这两句诗,从表面上看来,意境象是很简单:诗人说他在若干年前就听得人家说洞庭湖的名胜,今天居然能够登上岳阳楼,亲眼看到这一片山色湖光的美景。

因此清人仇兆鳌就认为:“‘昔闻’、‘今上’,喜初登也。”(《杜诗详注》)但仅这样理解,就把杜诗原来的意境领会得太浅了。

这里并不是写登临的喜悦;而是在这平平的叙述中,寄寓着漂泊天涯,怀才不遇,桑田沧海,壮气蒿莱……许许多多的感触,才写出这么两句:过去只是耳朵里听到有这么一片洞庭水,哪想到迟暮之年真个就上了这岳阳楼?

本来是沉郁之感,不该是喜悦之情;若是喜悦之情,就和结句的“凭轩涕泗流”连不到一起了。

参考资料

—杜甫《登岳阳楼》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登高》中杜甫以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全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天高云淡,秋风飒飒,猿啸声声,引人哀思。江水清澈,沙洲雪白,海鸟展翅,自在盘旋。黄叶萧萧,无边下落,长江滚滚。不尽东流。万里秋景,一片悲凉,奔波在外,漂泊他乡。长年多病,一副哀骨,独自登台,感慨万端。时局艰难,身世坎坷,满头黑发早已斑白。疾病缠身,不胜酒力,一杯浊酒也不敢品尝。

九日齐安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尾联作者使用了用典的手法。

尾联承上“登临恨落晖”意,诗人用齐景公牛山泣涕之事进一步安慰自己。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像“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就不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以齐景公的反例作结,表现了这种旷怀中包含着一种苦涩。

全诗赏析

这首诗是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的作品。“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重阳佳节,诗人和朋友带着酒,登上池州城东南的齐山。江南的山,到了秋天仍然是一片缥青色,这就是所谓翠微。人们登山,仿佛是登在这一片可爱的颜色上。由高处下望江水,空中的一切景色,包括初飞来的大雁的身影,都映在碧波之中,更显得秋天水空的澄肃。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用“翠微”这样美好的词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这种节日登临的愉悦,给诗人素来抑郁不舒的情怀,注入了一股兴奋剂。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他面对着秋天的山光水色,脸上浮起了笑容,兴致勃勃地折下满把的菊花,觉得应该插个满头归去,才不辜负这一场登高。诗人意识到,尘世间像这样开口一笑,实在难得,在这种心境支配下,他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斟起酒来喝吧,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

这中间四句给人一种感觉:诗人似乎想用偶然的开心一笑,用节日的醉酒,来掩盖和消释长期积在内心中的郁闷,但郁闷仍然存在着,尘世终归是难得一笑,落晖毕竟就在眼前。

于是,诗人进一步安慰自己:“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像“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就不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

以上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 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齐鲁青未了”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 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 山前向

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眼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

山的热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一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慨。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

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靡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杜甫《

登岳阳楼

》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诗人在作品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不幸,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可以从以下两点加以理解:

第一,作品运用了变化多样的表现手法。作品虽然只有八句话,但是却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开篇两句运用的是叙述的手法,交代的是登临岳阳楼的缘由。三四两句运用的是描绘的手法,绘制了岳阳楼的宏阔壮观图景,并且在描绘中,又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作品最后两句又运用了抒情的写法,揭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开拓了作品的意境。

第二,作品内容和感情两方面大跨度的跳跃。从内容方面说,开篇一联写的是诗人登楼的过程,其中蕴含了“昔”与“今”的时间跳跃过程。颔联中,诗人由上联的写自己推进到写洞庭湖,这里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跨度。在写景中,又由吴、楚之地面到日、月之天空的

空间跳跃

。到了颈联,诗人又转回自身的描写,前后联之间有一个从大到小的跨越。到了

尾联

,诗人又从个人身世遭际的描写扩展到国事的描写,上下联又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跨越。在写国事时,又有一个从国难的跳跃到诗人感情抒发的过程。这就构成了纵横开阔,跳跃性强的特点。从诗人的感情发展脉络上说,

首联

蕴含喜悦,颔联带有雄壮,颈联转为凄苦,尾联变为悲伤。诗人的感情随着诗篇的进展,显示出不断变化,跳跃性强的艺术特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21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