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教学教案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教学教案,第1张

 《涉江采芙蓉》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教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教学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 识记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2) 背诵全诗。

 2、能力方面

 (1)领会诗歌的思想内涵;(2)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3)培养学生通过意象来赏析诗歌的能力;(4)探究诗歌的表现手法。

 3、情感方面

 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积淀人文素养。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诗歌的朗读;(2)诗歌的赏析;(3)诗歌的表现手法

 难点:通过抓住意象来赏析诗歌。

  教学 方法 导读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以有关芙蓉的名句引入课题。

 二、通过导学案学习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了解写作背景

 《涉江采芙蓉》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古诗十九首》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由于作者 文化 素质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语言浅近凝练,自然和谐,艺术成就很高。是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它是五言诗的发端,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三、引导赏析

 (一)初读,整体感知(听配乐朗诵,初步感知作品)

 1、试为这首诗划分节奏。(学生划分,师生共同明确)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诗歌的感情基调如何你认为全篇中哪个字浓缩了作者的情感(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明确)

 明确:诗歌的感情基调忧伤。是“思”字浓缩了作者的情感。

 3、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思”的举动是什么这种行为在古代诗歌中常见吗可否举例

 明确:是采摘芙蓉。这种行为在古代诗歌中常见。

 4、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为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芙蓉,即荷花,为全诗营造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二)再读,讨论交流(请学生个别朗读,之后小组讨论作答,教师明确)

 1、三、四句一问一答,在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明确: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黯然销魂作铺垫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对塑造抒情主人公形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了主人公形象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

 3、你认为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男子还是女子

 提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言之成理即可。

 (三)精读,合作探究(教师指点精读个别诗句,学生讨论交流作答)

 诗歌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教学教案二

 教学目标:

 一、感知层次:

 1、了解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涉江采芙蓉》。

 二、感受层次: 诗歌的思想内涵。

 三、感悟层次: 本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情感,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设想:

 1、教具:多媒体。

 2、教法:诵读法、讨论法、赏析法。

 3、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远离故土的游子是孤寂的,爱人远在天涯难以相守的人是痛苦忧伤的。这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人们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

 今天,让我们跨越时空,来到东汉末年,跟随《涉江采芙蓉》中的主人公,一同去感受这种质朴真挚的情感。(板书标题)

 二、教师点明本节课教学目标

 三、文学常识积累(学生介绍)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它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之情。《古诗十九首》惯常以诗的第一句为题。

 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有“千古五言之祖”之誉。

 它是我国五言诗成熟的标志。“怨而不怒”,是我国感伤主义文学最早和最集中的体现。钟嵘《诗品》评价道:“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四、诵读感知,步入文本。(教师范读)

 1、目的:第一遍诵读,初步感知内容,疏通文意。

 2、要求:师生快速配合,完成本诗文意的串译整理。

 交流结果展示——学生展示,教师补正。

 译文:(我)坐船来到湖上采摘荷花,胡岸边有数不清的兰蕙芳草。

 采来的荷花要送给谁呢送给我思念的远方的那个人。

 (我)回望思念之人所在的故乡,归家的路是那样的漫长。

 我们感情深厚却要分离,只有忧愁伤感到终老。

 教师:在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我们步入下一个环节。

 五、诵读感受,创设情境。(学生齐读)

 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通过第二遍诵读,使得同学们能够感受到人物内心情感,发挥联想想象,勾勒画面。

 教师展示自主赏析诗歌流程图:

 诗歌内容(高度概括)——(所运用)艺术手法——(传达)思想情感

 教师分解自学任务:具体到组,按照自主赏析流程进行自主研讨学习。(教师板书收束)

 1、赏析第1、2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分析:①内容:涉江郊游,采摘芙蓉。

 ②手法:这一句是环境描写,以众多美好的景物来衬托人物的形象及相思之情。为以乐景衬哀情。

 ③思想情感:表达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

 教师 总结 :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这一句塑造了一个清新淡雅、高洁美好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2、赏析第3、4句:“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分析:①内容:人在远方,心愿难遂。

 ②艺术手法:为自问自答的设问。

 ③思想情感: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

 教师总结:情感可谓含蓄蕴藉,余味悠长。

 3、赏析第5、6句:“第三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分析:①内容:回望故乡,长路漫漫。

 ②手法:运用细节描写, “还顾、望”等动作描写。

 ③思想情感:抒发了游子孤寂、伤感,思乡怀人的深切情感。

 4、赏析第7、8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分析:①内容:天各一方,忧伤终老。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教学教案三

 教学目标

 一、感知层次:

 1了解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涉江采芙蓉》。

 二、感受层次:

 1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三、感悟层次:

 1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

 2古诗中“思乡怀人”情感的审美价值。

 教学重、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情感,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设想

 1教具:多媒体;

 2教法:诵读法、讨论法、赏析法;

 3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投示: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萧统《文选》,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诵读感知

 1多媒体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试背诵。

 3提问:诗歌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是谁

 (诗歌中出现可能是“思妇”也可能是“游子”形象。以下我们是从“思妇”的角度来鉴赏)

 三、鉴赏品味

 1朗读“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一句,思考: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在什么环境下登场了她要做什么

 结合多媒体明确:抒情主人公在芳草萋萋的江边出现了,她要去采摘芙蓉花。

 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作用

 讨论、交流: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3朗读“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两句,回答:

 提问:抒情主人公采芙蓉花做什么

 讨论、交流:送给“所思”之人。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邶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陆凯《赠范晔》:“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又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甚至是红豆,都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既可以传达对亲朋的关怀和思念,又可以寄托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教学教案相关 文章 :

1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涉江采芙蓉》公开课教案

2 《涉江采芙蓉》教案设计

3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诗三首》教案设计

4 北京版高中必修二《国殇》教案

5 高三语文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教案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感受并学习诗人热爱祖国的激越情感

(2)分析诗歌以平凡而新颖的意象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3)学习分析诗歌的象征手法,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

分析诗歌意象运用的特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诗人的经历把握诗歌的象征意义

教学手段:

比较法、启发法

设计思想:

本课从相同题材诗歌的比较入手开始分析,意在突出本诗的情感发展脉络及其意象使用上的特点。同时,如何解析朦胧诗的朦胧,引导学生认识这类诗歌的特点,学会分析鉴赏这样的诗歌,也是这节课的重点,即从分析本诗意象的象征意义。另外,本堂课的学习重在对学生启发引导,引导他们读更多的诗歌作品。

一、导入:

1你知道现代诗与当代诗怎样划分吗

2明确以49年为界,并顺势讲述当代诗的发展状况。(解放初期——十年内乱——百花争鸣;“四五天安门诗抄”;朦胧诗派;当今的流派纷呈。)

3朦胧诗人强调诗人的主观感觉世界,大量采用虚写法,使诗由具体变得抽象,追求诗的内在旋律;选用奇特的意象,打破时空秩序,捕捉瞬间感受,运用跳跃性的结构,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让人读起来不那么明晰易懂。他们的代表有舒婷、顾城、北岛等人。

二、诵读:

1引导学生以本诗比较《我爱这土地》和《赞美》,体会它们内容风格的区别。

2导读:三者均情感挚烈。但《我爱这土地》低沉而一气呵成,《赞美》意象繁复而情绪复杂,较《我爱这土地》情感高昂。本诗前二节情绪低沉,后文则高昂激越,情感更富有变化。

3学生诵读诗歌,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而给予指导。

三、分析诗歌:

1你读诗歌的第一节有什么感觉感觉源自意象,“老水车”、“矿灯”分别会出现在哪能里,它们可能会象征着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明确:“老水车”、“矿灯”会出现在乡村与厂矿。“破旧”的修饰加重了“老水车”的不堪状况,但它“数百年”来没有停止地“疲惫”地工作。由此,中国农业的窘迫艰难显现一斑。“矿灯”是用来照明的,但“熏黑”的它能做什么,可在这里,它仍用来照明,“照你在历史的隧道里蜗行摸索”,几个修饰的运用,从多个角度表现了“你”的艰难、沉重,这恰正是中国工业的写照。“稻穗”、“路基”分别强调各自所指,“干瘪”、“失修”的修饰则表明了收获的空洞、贫困的程度。“驳船”是一种船的称呼,也不妨理解为班驳的船。“淤滩”是河滩,“淤”的修饰自然紧紧困住了船,如何挣脱这困境“——祖国啊!”灾难深重的祖国、贫困的祖国啊!这呼喊是痛苦的呼喊。

2这首诗的第一节颇像《赞美》的第一节,舒婷会怎样把握下面内容呢

明确:她会如同穆旦一样写希望,可如何行文呢仍去寻找一个农夫吗不,舒婷的表达是独特的:“我是贫困,我是悲哀”对上节诗作了总结。下文“希望”是那么挚烈,但它也是那么强烈的刺激着我们。“——祖国啊!”这呼喊是为祖国有了希望而不能实现希望的痛苦而呼喊。

3诗歌的第三节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

明确:“蛛网”、“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这些意象本身就是那么新鲜,那么富有朝气,那么微妙地传达着喜悦的出现。这就是祖国,“簇新”的祖国,“喷薄”而出的祖国!“——祖国啊!”这是为祖国的觉醒振兴的呼喊!

难点:“蛛网”是纤细的,可它存在。“神话”是缥缈的,可它是那么美好。二者组合是为了叙述“簇新的理想”,应该说这是为了从一二节过渡到下文。

4诗歌的用意表达在这里已经很振奋人心了,但诗人没有停笔,而是继续深入表达。你看看诗人是怎样显示思想的'深邃的请结合诗文具体分析。

明确:诗人进一步表达自己与祖国血肉相连的关系,表达自己为祖国甘于献出生命。诗歌先从“我”的微小谈出自己是祖国母亲身体的一部分,又以“我”的庞大表达自己不会与祖国分离。接着以“乳房”这一意象真诚的把祖国比为母亲,这样二者的关系更牢固。“迷惘”、“深思”、“沸腾”几种状态的“我”,写出了我的成长过程。我既然成长起来了,那么我就要为祖国的“富饶”、“荣光”和“自由”而奋斗,甚至献出生命。此时,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顶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诗人用生命呼喊出的热爱。

5请学生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从而了解诗歌意象象征的朦胧,体会朦胧诗的特点。

6小结,并请学生再诵读诗歌。这之后,请学生比较与《我爱这土地》和《赞美》在意象的运用上有什么区别。

明确:意象的平凡而新颖、内涵丰富是这首诗的特点。

 四、扩展阅读:

提供阅读材料:《致橡树》,请学生讲析,并朗读舒婷的其它诗歌。

 五、作业:

1 对《致橡树》的意象进行分析,完成200字左右的文章。

2 查找其他朦胧派诗人的作品,阅读品味。

 六、板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意象新颖

象征丰富

  高中语文课本中,《卫风氓》深刻反映了《诗经》时代婚姻制度和人们的婚姻生活,教师应该如何设计《氓》的教案下面我给大家带来高中语文《氓》教案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氓》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掌握《氓》中的写作手法。

 2把握《氓》的 故事 情节,深入分析人物形象,了解是主题。

 3积累字词,提高诗歌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

 《氓》当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分析人物形象及是个主题。

 一、导入

 爱情是千百年来文学创作中长盛不衰的话题,古往今来有很多诗句是描

 写美好爱情的,同学们能不能背几句诗经中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乐府诗中的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那么是不是所有文学作品中的爱情都是美好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氓》这首诗,和两千多年前的女主人公一起去感受她的另类的 爱情故事 。(板书:《诗经》两首—氓。)

 《氓》选自《诗经·卫风》。初中时我们学过《诗经》中的作品,例如《关雎》《蒹葭》,大家对《诗经》都已经有相对的了解了。《诗经》原名《诗》又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儒家经典”五经”之一。共收录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板书:《诗经》原名《诗》又称《诗三百》共305篇又分为风,雅,颂。)请同学们根据你们课下收集的资料来 说说 《诗经》的成书过程。关于诗经的成书现在有三种说法: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采诗说:“古者天子命史歌谣,以观民风。”周朝朝廷派出专门的使者在农忙时到全国各地采集民谣,由周朝史官汇集整理后给天子看,目的是了解民情。献诗说,天子为了考察民间习俗风尚的好坏就下令诸侯和公卿列士献诗。删诗说, 传说 古诗原来有3000篇,孔子根据礼仪的标准选编了300首整理出了《诗经》。现在通常认为《诗经》是各诸侯国协助周朝朝廷采集,之后由史官和乐师编纂整理而成。孔子也参与了这个整理的过程。从我们以前学过的《关雎》《蒹葭》以及今天要学习的氓看大家觉得《诗经》中的作品有什么特点以四言为主间以杂言,多用重章叠句,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的先河。同学们有谁给我们说说什么是《诗经》六艺所谓诗经六艺是指:风雅颂赋比兴。(板书:六艺: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诗之体,也就是诗歌的体裁。赋比兴则是诗之用,就是诗歌的写作手法。风指十五国风,是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共160篇,诗歌中的生活气息比较浓厚,是《诗经》的核心内容,也是《诗经》中最有艺术价值的部分。雅又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是宫廷正乐。多半是士大夫的作品,但是小雅中也有不少类似风遥的作品。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曲。赋: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就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比:以此物比彼物也。也就是比喻之意,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兴: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 为“起兴”,先言他物以引所咏之词也。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诗经中比兴是经常连用的。

 二、教师初读课文,正字音。同学们一起朗读一遍课文,看看这首诗大概讲了什

 么故事。好,同学们读完了课文有谁能给我们讲讲大概的故事情节本文以第一人称“我”讲述了一个女子恋爱,结婚。最终因为年老色衰被丈夫遗弃的爱情悲剧。

 在具体学习这首诗歌之前我想先提出几个问题,希望同学们学习诗歌的时候思考这几个问题。

 全诗的故事情节是什么,女主人公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诗歌使用了那些手法,具体找出这些诗句。

 诗歌塑造了两个人物,他们的具体性格特征是什么

 同学们认为女主人公婚姻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女主人公与氓分手后还有可能获得幸福吗

 三、翻译诗歌

 同学们课下已经预习过课文了,在这里我们只对重点难懂的字词作解

 释,由同学们根据注释自己来理解翻译诗句。

 氓是指对一般男子的称呼。蚩蚩:忠厚的样子。“之”是主谓语之间取消 句子 独立性的,没有具体意义。“匪”通非,不是的意思。愆:拖延。“秋以为期”是倒装句式“以秋为期”。载:是动词词头,没有意义。体:是卦象。咎:灾祸。说通脱,摆脱。“三岁”并不是指具体的三年,而是指多年。爽,过错。“靡”是没有的意思。夙兴,早起。夜寐,晚睡。“言”在这里是助词,没有意义。咥,是笑。泮通畔,边,岸。

 那个人老实忠厚,拿布来换丝。并不是真的来换丝,是到我这来是商量

 婚事的。送你渡过淇水,直送到顿丘。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而是你没有好媒人啊。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登上那倒塌的墙,遥望那复关。看不见复关,眼泪簌簌地掉下来。终于看到了你,就又说又笑。你用龟板、蓍草占卦,没有不吉利的预兆。你用车来接我,我带上财物嫁给你。桑树还没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唉,斑鸠啊,不要贪吃桑葚!唉,姑娘呀,不要沉溺于男子的爱情中。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可以脱身。姑娘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摆脱了。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了。自从我嫁到你家,多年来忍受贫苦的生活。淇水波涛滚滚,水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女子没有什么差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多年来做你的妻子,家里的苦活儿没有不干的。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你的心愿满足后,就对我开始施暴。兄弟不了解我的处境,都讥笑我。静下来想想,只能自己伤心。原想同你白头到老,但相伴到老将会使我怨恨。淇水再宽总有个岸,低湿的洼地再大也有个边。少年时一起愉快地玩耍,尽情地说笑。誓言是真挚诚恳的,没想到你会变心。你违背誓言,不念旧情,那就算了吧!

 四、分析问题

 1请同学们根据诗歌的故事情节发展把诗歌分段。

 诗歌的前两章描写的是女主人公的恋爱婚姻所以我们把前两章分为第一部分,恋爱(1~2) 。

 三四五章描写女主人公的婚变过程所以我们把它分成第二部分——婚变(3~5)。

 诗歌的第六章写女主人公清醒坚决的分手,把它概括为诗歌的最后一

 部分——决绝(6)。

 女子的感情变化则是由恋爱时的热情幸福—到婚变时的怨恨沉痛—最

 后到决绝时的清醒刚烈。

 2请同学们用具体的诗句来列举诗歌所用的表现手法。

 这首诗是叙事诗通篇用赋的手法来叙述故事。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这两句使用比兴手法,以桑树的繁茂比喻未婚男女情谊深厚,用斑鸠贪食比喻自己深陷情网。“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这句也使用了比兴的手法,以桑树的日渐凋零比喻夫妻感情的淡漠。同时“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这两句前后对比把桑树落叶前的新鲜润泽和落叶后的枯黄进行对比。暗喻了婚前的情谊深厚和婚后的感情淡漠。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这句用比的手法,比喻氓在感情的歧途上越

 来越远,不知回头。

 3大家说说诗歌中塑造的两个人物有什么性格特征

 男主人公没有好的媒人就来求亲从这里看他得性格急躁。求婚不成就

 生气说明他性格怎么样任性。婚后氓不仅不守誓言,三心二意,还因为女主人公年老色衰就“二三其德”甚至对女主人公拳脚相加,充分体现了他的易变,专横暴躁。婚前真挚的誓言和婚后的变心也体现了他的不负责任。

 女子在温柔的劝告氓,不是拖延婚期而是没有好的媒人不成后就坚定

 地约好了婚期,虽然在《诗经》时代男女婚姻还没有受到那么深的礼教束缚,但是娶妻还是必须经过父母同意,和媒人提亲的。女子自己决定了婚期更显她的有主见和一往情深。“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则描绘出了恋爱中女子的微妙心理和行为体现了她的痴情。婚后女子没有抱怨贫苦的生活,夙兴夜寐,任劳任怨,表现出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勤劳,专一。婚变后女子清醒坚决的分手也体现了她的坚强,自爱。女子从恋爱到决绝的过程也表现出了妇女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生活幸福的强烈愿望。

 4同学们认为女主人公婚姻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有的同学说主要责任在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说明女子并没有

 什么错,而氓的行为却前后不一了,这说明主要责任在氓的变心。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全寄托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

 也有同学说责任在于女子。她婚前对氓的人品了解不足就草率的与他

 成婚。婚后她每天都在操劳家务,忙于劳作,失去了自己的光彩,变成了一个只会操持家务的机器人。一个单调乏味,没有个性,没有情趣的木头人怎么能让人继续喜欢呢。

 这场婚姻失败的原因是复杂的,男子可以变心,女子不能改嫁,男女

 社会婚姻中地位的不平等,导致婚姻不稳定这只是一部分原因。诗中说的“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但是这种说法是站在女主人公的角度去说的难免带有主观抱怨的成分,也没有真正揭示出婚姻失败的原

 因。女子婚后任劳任怨,勤劳持家确实是一个贤惠的妻子。但是却失去了原来的个性光彩,变成一个乏味,没有情趣的木头人导致氓的变心这也是其中一部分原因。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分析。

 五、同学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诗歌三个部分不同的感情基调。课下背诵这首诗。最后,同学们下去思考,收集资料,下节课我们对分手后女子有没有可能获得幸福这个问题进行一次课堂小 辩论 。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板书

 《诗经》两首—— 氓

 一《诗经》原名《诗》又称《诗三百》 共305篇 又分为风,雅,颂。

 成书: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

 六艺:风雅颂赋比兴。

 二氓

 情节:恋爱——婚变——决绝

 情感:热情幸福——怨恨沉痛——清醒刚烈

 手法:赋,比,兴,对比

 人物:氓:急躁,任性,易变,专横暴躁,不负责任

 女子:温柔体贴,有主见,痴情,勤劳,任劳任怨,刚烈,自爱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高中语文《氓》原文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高中语文《氓》赏析

 在春秋时期,随着私有财产的形成和父系社会的确立,爱情的不自由和男女的不平等逐渐产生,《氓》就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婚姻给女性造成的巨大创伤。

 “个体婚制在历史上决不是作为男女之间的和好而出现的,更不是作为这种和好的最高形式而出现的。恰好相反。它是作为女性被男性奴役,作为整个史前时代所未有的两性冲突的宣告而出现的。”(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段话对我们理解诗经中的弃妇诗是很有帮助的。

 《氓》全诗共分六章。第一章写的是女主人公答应了氓的求婚。诗歌一开头就说明了氓是一个“抱布贸丝”的小商人,到女主人公这里来“贸丝”只是作为一个因头,目的是“来即我谋”。为了达到目的,他装出一副“蚩蚩”的忠厚面孔,来向少女求婚。由于这位女主人公没有能够看破氓的虚情假意,一口答应了氓。于是,她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明媒正娶的礼数也不管了,勇敢地许下了“秋以为期”的诺言,错误地把自己的爱情投在了一个骗子身上。

 第二章时写女主人公热切地盼望婚嫁的情形,进一步刻画了她纯朴热情的性格;另一方面也为以后的婚姻悲剧,为女主人公性格的发展变化埋下了伏笔。

 第三章在全诗是一个感情上的转折,由对爱情的憧憬转入对自陷情网的追悔。“桑之落矣,其叶沃若”,诗人用桑叶的鲜嫩来比喻女子的年轻美丽,“于嗟鸠兮,无食桑椹”,既“比”又“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假如一个女子贪恋情爱,那么也会像斑鸠那样遭到不幸。结尾三句:“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是女主人公从自己被遗弃的遭遇中 总结 出来的血泪教训,她下定决心不再留恋过去,并告诫千万个姐妹,以免再蹈自己的覆辙。这里,诗人为我们展现了这位女子的深深后悔之情,同时也写出了这位女子性格中极为可爱的坚强的一面。

 第四章就是抒发了女主人公对负心男子的怨恨。诗人用同样的“比”的手法,用“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来说明女子的容貌已经衰减了,揭示出她被氓抛弃的直接原因。“自我组尔,三岁食贫”,道出了这位女子从结婚后一直是过着贫苦的生活,正是这样的生活使得她美丽的容貌很快的憔悴了。而这位氓在骗得了爱情和嫁妆之后,逐渐暴露出了他那冷酷的“二三其德”本性,女子成了过河的桥梁被无情地抛弃了,女主人公的追求也都像肥皂泡一样地破灭了。这里,诗歌通过这位女子的控诉有力地揭露了氓负心背德的卑劣嘴脸。

 第六章抒写了女主人公被弃后的愤恨决绝的心情,感情慢慢转入平静。“及尔偕老,老使我怨”,一股怨恨交集的激愤之感油然而起。回忆往事,对照今天,自己的命运是那样地暗淡渺茫,当初的“旦旦”“信誓”全被氓一手推翻了。而我——这位女主人公也透过氓背叛誓言的面目,看清了他那卑鄙恶劣的灵魂,于是她变得决绝了。“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她对氓已没有什么企求,也没有半句哀告,更不存一丝幻想,有的只是对氓的愤恨和谴责。至此,诗人为我们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由纯朴热情的少女,到忍辱负重的妻子,再到坚决决绝的弃妇的艺术典型。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反复朗读,让学生获得对全诗的整体认识,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

 思维发展和提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展开想象,学习诗中对写法的表现手法,体悟诗中的情感。

 审美鉴赏和创造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积淀人文素养。

 文化传承和理解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

 分析诗中意象,展开想象,感受诗歌的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本诗中对写的表现手法。

 一、导入解题

 1、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唐代诗歌代表着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这是人们的共识。但是,所有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诗歌的发展也是一样,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期。在这发展过程中,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为唐代诗歌高潮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天我们就将学习被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为“五言之冠”的《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

 2、《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是南北朝时期萧统编纂的《文选》中的一组“杂诗”的标题,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它的内容大多表现游子矢志无成和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但艺术成就却很高,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组诗歌,得到古人极高的称誉。刘勰《文心雕龙》评价为“五言之冠”;钟嵘《诗品》说是“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二、朗读感知

 指名朗读。

 诗歌表达怎样的情感?

 三、品味鉴赏

 1、一二句画面中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芙蓉、兰泽、芳草;意境高洁、清幽;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荷的意象: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范;以荷花喻美好纯洁的女子;以荷花喻爱情之坚贞真挚;芙蓉谐音夫容。

 2、三四句情感的巨大变化?

 明确:我们读这首诗,要深刻体会“采之欲遗谁”这句问话的意味。承上两句而来,它是突然的转折,一腔热忱遭到一盆凉水泼来,一霎时天地为之变色,此中有无限的凄凉寂寞,伤心失望。它是一句疑问,也是一声叹息。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所思在远道”这句话的位置。难道诗人“涉江采芙蓉”时原来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吗?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这位“所思”吗?“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还是为了他。如果入首就开门见山,把他表出,诗就平板无味了。在头两句中他是藏锋不露,第三句一转,就趁势把他突然托出,才见出这句话有雷霆万钧之力。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是个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3、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4、在最后的两句诗中,你体会到主人公有怎样的“情”?

 明确:主人公痛苦、忧伤的心情;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忧。

 四、讨论探究

 1、诗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或者说可以是谁?

 学生讨论,可对比已经学过的《氓》女子的口吻,《采薇》男子的口吻等。

 明确:“涉江”者有可能是思妇,“还顾”者则有可能是游子;“涉江”者可能为思妇,“还顾”可能是思妇从对面曲揣彼意,想象游子一定是望乡时而感叹长途;穷困潦倒的游子在客愁中,想象家中“思妇”也有离愁别绪,这思妇在想象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

 游子思归、思妇怀远,二者皆有。

 对写法,即从对面写来,也叫对面落笔,主客移位。诗人思乡怀人,不直抒胸臆,倾诉衷情,而是落笔对方,将作者自己深挚的思念之情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这种写法使诗歌的内容从单一转向多视角。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构建了诗歌富有立体感的意境。

 古诗有时看来很直率,实际上很曲折。“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两句就是如此。讲究语法的人们在这首诗里会碰着一个难题,就是许多句子都没有主词,究竟是谁在“涉江”“采芙蓉”?谁在“还顾”?谁在“忧伤”?说话的人是个男子还是个女子?是男子“在远道”还是女子“在远道”?对于这些问题如何解答,就要看对“还顾”两句如何理解。

 2、你认为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情感跌宕起伏,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五、拓展延伸

 阅读《月夜》回答下面问题: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结合全诗,体会诗歌在情感抒发上的特点。

 明确:诗人站在妻子的角度展开想象,由自己的独看想到妻子的独看。诗歌的内容从单一转向多视角。“闺中只独看”,表现了妻子对我担忧,其实我也担忧妻子。但是诗人不直接说出,却借妻子的心表现出来,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婉曲含蕴。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诗歌情感内涵,品味诗歌深衷浅貌的语言风格。

 2、在理解应用中,复习象征、叠词、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

 3、掌握对写这一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多元体会诗歌浅显语言背后深刻的情感内涵。

 课时:

 一课时

 一:导入

 一段悠扬的音乐把我们带入了今天新课的学习。好,一个小竞赛,猜一猜这首歌是哪位影视人物的代表曲目?这正是来自江南水乡的安小主的代表曲目《采莲曲》。的确,采莲与江南的女子有着不解之缘,采莲女轻巧的小船荡起了荷塘中多少欢乐的涟漪,而那皓腕下的红花又寄托了多少江南女子缱绻的情丝。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恰恰与采莲有关,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涉江采芙蓉。

 二、整体感知

 (一)初读,读准读顺

 1、自主读诗。

 2、单人朗读,评点指正,在此基础上全班齐读。

 3整体梳理,解决重点字词问题。

 4、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出之前朗读出现的问题,指导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进行朗读,全班再次齐读。

 (二)再读,整体把握

 1、本诗的情感从整体上来讲主要有哪些?

 忧愁、孤寂、苦闷思念(题眼)

 2、做这种思念之情究竟是如何被巧妙表达出来,使这首一无艰深之语,二无冷僻之词的短诗感人至深,流传千古呢。要解决这一问题啊,我们就有必要深入文本,从艺术手法的角度深入理解作者潜藏的感情了。

 三、析读,逐句赏析。

 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1)诗中的思念之情主要是通过哪个举动引发的?

 涉江采芙蓉

 (2)为什么所采之花定为芙蓉,且以芳草兰泽渲染之?

 钻戒象征永恒,白纱象征纯洁,我们的主人公以莲为信物寄托情思,所以莲花在此象征了作者心中的真情,莲花的高洁喻示了作者情感的高洁。

 2、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1)那么,这样高洁美丽的莲花,作者送出去了吗?为什么呢?

 所思在远道。

 (2)这种急转直下的心理活动,作者是用什么句式表达的呢?

 设问,问答两体。“所思在远道”是不是对“采之欲遗谁?”的回答呢?自问自答,自言自语,你能从中捕捉到什么信息?

 自问自答,自言自语,可见境况孤冷;而孤冷的境况又曲折表达了什么情感呢?

 生: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3、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1)此时游子不觉回望故乡,那么他看到思念的故乡,思念的亲人了吗?

 没有,他看到的是,长路漫漫无边无际。

 (2)这句诗前半句叙事,后半句写景,无一字言愁而愁在其中,作者是如何做到的?

 叠词:内容重复,音韵悠长,使路的形象在长度和宽度上无限延伸。

 4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此句是作者的情感在前面层层铺垫渲染之后的直接抒发,那么你看到了什麽样的情感?

 悲伤惆怅

 真情坚守

 社会批判(此处知人论世)

 (2)那么研讨至此,我们对这首诗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它看似平白直率的语言背后,原来还隐藏着这么多曲折的故事,下面让我们带着自己的解读再一次诵读全诗,读出你们的情感和感悟。

 四、合作探究——对写手法

 1、学生讨论,并说明理由,并从各自理解的角度阐述诗句。

 2、明确

 采莲者应为女子。第一,采莲主要是女子从事的活动,所以才有了安小主那首江南典型的采莲曲,第二:游子之求宦多在京师,是在洛阳一带,又怎么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荚蓉?第三,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暗示着“夫容”,而这明是女子思夫口吻。

 还顾者应为男子。因为“旧乡”即故乡,还顾说明此人不在故乡,而漂泊在外,而为功名羁旅漂泊的定是游子无疑。

 3、指出问题所在,诗歌中出现了两位主人公,而抒情主体只能有一个。从而引出对写手法。

 4、定义介绍

 5、结合本诗诗句,具体分析。

 6、表达效果分析

 7、拓展探究——找出下列诗句中应用了对写手法的部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月夜》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五、小结——深衷浅貌言浅意深

 1、那至此,这首诗我们就分析完了,现在你是否能理解前人对《古诗十九首》语言艺术的高度评价了吗?它的语言虽然不及汉赋华美,不及律诗工整,但是其明白如话,自然古朴的语言背后,却运用了、设问、叠词、借景抒情、对写等多种表现方式,使诗人的深情看似单纯,实则九曲回肠,跌宕起伏,形成了《古诗十九首》“深衷浅貌”的艺术魅力。你读懂了吗?

 2、配乐,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作业布置:试着诗歌改写为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符合原诗情感基调,有一定的细节描写

这首诗被理论界称为八十年代校园诗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1《六月,我们看海去》教案设计,欢迎参考~

 一、 教学目标

1、 组织学生“理解”与“朗诵”作品,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朗诵,在朗诵揣摩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感受。

2、 组织学生“理解”与“朗诵”作品,使学生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

 二、 教学重点

1、教学的重点是意义的构建与呈现,就是要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使学生把文本与直接、间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并用自认为恰当的声音形式来呈现这种理解。

2、《六月,我们看海去》的内在情感旋律,把握诗作内容,加深理解,寻找传达诗作思想情感的声音形式

 三、教学过程

 1、 介绍作者和背景

潘洗尘是中国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朦胧诗之后的新生代诗人,作品不多,但却因其独有的诗风格外引人注目。《六月,我们看海去》是潘洗臣的代表作,我们能在其鲜明的诗歌节奏里看到诗人及那个时代一代青年的内心世界。

 2、 体味诗的思想内容

(1)

哪些语句借助“听觉想象”体会出青春的活力诗歌一开始,“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小雨噼噼啪啪打在我们的身上和脸上”,鲜明的节奏下我们仿佛听到了一羣年青人喧闹的声响和响亮的歌唱,仿佛真地看到了一羣朝气蓬勃的青年雀跃着向大海方向奔跑,小雨噼噼啪啪地打在他们的身上和脸上。接着读下去,“我们一羣羣五颜六色风风火火我们年轻/精力旺盛总喜欢一天到晚欢欢乐乐匆匆忙忙/像一台机械迂回于教室书馆我们和知识苦恋”,同样借助“听觉想象”,我们感到了强烈的生命活力,诗歌的节奏把我们引向了对青春情不自禁的赞美,“风风火火”、“五颜六色”、“匆匆忙忙”、“欢欢乐乐”“教室书馆”、“我们和知识苦恋”是典型的青春特征,是青春旺盛生命力的有力见证。这种青春的活力在全诗中无外不在,在诵读的过程中要仔细体会。再如,“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我们要枕着沙滩也让沙滩多情地抚摸我们的情感”,“让那海天无边的苍茫回映我们心灵的空旷/拣拾一颗颗不知是丢失还是扔掉的贝壳我们高高兴兴/再把它们一颗颗串起我们闪光的向往”。

(2)

哪些语句能强烈地感觉到年轻人的自信风撩起我们的长发像一曲《蓝色多瑙河》飘飘荡荡/我们我们我们相信自己的脚步就像相信天空啊”,“我们是一羣东奔西闯狂妄自信的探险家啊/我们总以为生下来就经受过考验经受过风霜/长大了不信神不信鬼不相信我们有太多的幼稚”,等等,在这些诗句里,我们能感受到一羣青春男孩女孩的强烈自信。

(3)

哪些语句能强烈地感觉青春所富有的探索精神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尽管生长在北方的田野影集里也要有大海的喧响/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我们我们我们就是不愿停留在生活的座标轴上/六月是我们的季节很久我们就期待我们期待了很久/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

3、 体味诗的艺术技巧

这首诗歌有一种强烈的音乐感,这种音乐感源于诗歌的两种节奏。一种节奏是诗歌的押韵和语言的声调,全诗多是省略标点的长句,但读之并不费力,原因就是诗句中有自然而成的韵律感。另一种节奏主要是诗行中重复与变化相交错的词语来显示,重复与变化,组合成一种情感的旋律。如:“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六月是我们的季节很久我们就期待我们期待了很久”。

语言组合巧妙。本诗语言巧妙的组合使得诗意浓郁而悠远。如将“长发”的飘荡与《蓝色多瑙河》的乐曲组接在一起,将“看海去

与“没有驼铃”组接在一起,将“眺望远方”与眺望“六月”组接到一起,使得诗歌自然生出一种韵外之意。年轻人对自己力量的确信,他们不安于现状的探索精神,以及风风火火的神态、略带狂妄的 ,都能从透明的语言中感受到。

课文体现了年轻人蓬勃的活力,对自己力量的确信和无限探索精神的诗句都是在一种鲜明的节奏里表现了出来,让我们在诵读之余似乎看到了一羣欢呼雀跃的青年向遥远的大海跑去,去探险,去接受惊涛骇浪的洗礼,让青春的情感在海水中净化,让青春的情感在风浪中成熟。在这里“六月”就不单纯是一个季节而成了生命的青春驿站,“看海去”也就是一种探索的时代意义。诗人没有静止地刻画,而是在一种节奏里,在流动的生活画面中向我们表达了青春 背后还承载着一代青年人的灵魂写照。

读诗如读人。读一首不曾谋面的诗歌,就如同见一个陌生人,读诗的过程,完全可以看成是你和这个人交往的过程,那么,如何才能又快又准确地了解他呢?

一、怎样算是读懂诗歌

1、明白表层意思 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如何明白浅层意思?

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

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

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明确题材——送别诗、羁旅诗、边塞诗、闺怨诗、田园诗、怀古诗、隐逸诗等。

例1:

汉江临泛(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大意:

(我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

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远方的)城郭在前面的水面上浮动;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摇荡起(远方的)天空。

襄阳风光美丽,(似乎想要把我)留下,与山翁共谋一醉

2、领会深层意思 用了什么手法?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

答: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4分)

答:“浮”和“动”。“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

(3)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什么?(4分)

答: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二、读懂诗歌的方法技巧

1、品标题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题材等)。题目是诗词的眼睛,它往往直接揭示了诗词创作的时间、地点、事件和主旨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它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

例2: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解读此诗题中的“冬至”表时间,“邯郸”表地点,且与“冬至”点明了特定的背景,是说冬至佳节时自己仍客居邯郸,这才“思家”,“思家”揭示了此诗的主旨。

例3:

近试上张水部 (唐)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思考: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解读这是一首请张籍指教的诗(即干谒诗)。意即临近考试了,我的作品会符合考官的心意吗?相传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并有诗回赠。朱因而得名。诗人以“新妇”自比,以“舅姑”比主考官,以“画眉”比自己的诗文。以“夫婿”喻指当时在诗文上颇有名气而且又乐于提拔后进的水部郎中张籍。含蓄表达考前担心作品不一定合主考心意,求张指点。通过优美的诗韵,巧妙地表达了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仕途的一场考试前,那种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心情。

作用1:题目揭示内容(对象) 朱熹的《观书有感》,如果只看诗正文,以为是小湖水的风景,但看了题目之后,便知道,本诗谈的是作者看书的感受,半亩方塘是书,天光云影是指书中有美好的景致,源头活水是指读书可以使神清智清,思想永远鲜活。

作用2:题目表达情感 刘长卿的《喜李翰自越至》这个题目中的“喜”点明了对朋友多年不见,自越而来的惊喜之情。

作用3:题目展示思路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题目意为遥望月亮起相思,进而怀念起远方之人。而“先望后怀”正是该诗的思路。

2、知作者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诗”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例4:

鹊桥仙·夜闻杜鹃①(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②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③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 ①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管,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 ②惊残:惊醒。 ③故山:即家乡。

思考: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解读陆游的一生,处于民族危机极为严重的年代,他生活在北宋灭亡之际,幼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父亲爱国精神的熏陶,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从军抗金、誓杀敌寇、恢复失地的抱负,形成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中年到过当时的国防前线,写下不少战斗性的诗篇。但一直受投降派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而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所以他的诗歌创作主线是抗敌复国的决心和爱国主义精神;又由于对胜利的热切渴望和对未来的必然信念,因此感情热烈奔放、境界雄伟壮阔,想象丰富奇特。这首诗表现诗人岁月蹉跎、英雄老却、事业无成的无限感慨和悲叹。

3、读注释

诗歌的注释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对这一内容读诗时一定不能忽略。

例5: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 注 ]① 李弥逊( 1085 - 1153 ),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 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解读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这正是作者因反对秦桧而被免职后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诗人真正是触景生情,情由景生。

4、析意象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

例6:

闻雁 (韦应物) 寒塘 (赵嘏)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思考: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解答: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思乡情。故诗人常借雁来抒情,寄寓自己的浓浓乡愁

5、明典故

用典可以丰富诗的内容,装点诗的门面,提高诗的质量。齐梁文学用典太多,晦涩难懂,但适当用典,的确有利于诗歌思想内容的表达。

例7:

庆庵寺桃花 [南宋]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 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

解读诗人巧用典故,借桃花引出桃源故事,用庆庵寺代桃花源;用“避秦”来写“避元”;用“怕有渔郎来问津”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决意绝世之志;在短短的四句诗中,融入了丰富的内涵。全诗读来含蓄蕴藉,耐人品味,一个绝不与元统治者合作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

6、抓尾句(抓情语)

诗歌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明志,因而把握诗歌的尾联,有利于把握诗歌的主旨。另外抓住诗歌中直接抒发情感的字、句,也能帮助把握诗歌的主旨情感,如愁、苦、怨、恨、羡、忆、怀、喜、泪……

例8: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思考: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追求?

解读全诗抒发了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表达了作者羡慕自由自在的渔樵生活。

三、小结诗歌鉴赏的步骤

1、看题目和作者;

2、默读两遍诗歌,整体感知;

3、找出写景、写物、写人的名词, 捕捉并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弄清它写了什么;

4、找出反映诗人感情的动词或形容词,弄清诗人表达的感情;

5、看注解并反观诗歌题目,做总体思考。

6、仔细审读题干,规范答题

特别提醒

1、要真正读懂诗歌,方法不是根本,多读多悟才是关键。

2、读懂是一项综合性的智力活动,要先学会分步阅读,再上升到综合阅读。

3、这段时间做诗歌鉴赏题,不要忙于答题,要有意识地把读懂诗歌放在首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39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