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根草这篇短文表达了什么的感情?

巴根草这篇短文表达了什么的感情?,第1张

 这篇叫《巴根草颂》的小文章,是笔者《乡村“文物”》长篇散文中的一小篇。

  异地他乡。每当一人静思,或置身旅途,每当心绪被怀旧的情愫催化,“近乡情更怯”;每当读到水土流失,注重科学发展的文章,我就禁不住想起故乡,想起那伴我多年的乡间田园里的一花一草一木,尤其是那名不见经传的巴根草。

花木文化琐谈之十六:土得掉渣儿的小草文化——从散文《巴根草颂》看寓意

  没有众多留盼的目光,比不上名花的美丽,没有众多赞美的话语,只因地处乡野荒郊。这便是巴根草的写照。

  “哪里需要哪里长”。故乡位于苏北大平原,沂河、沭河、柴米河、柴南河、花狗河、六塘河、七里河等大大小小叫得出名字叫不出名字的河流纵横交错成网。每年春风一吹,那护河坡、护路坡的巴根草,度过长冬的枯黄、寂寞,你拉我、我拉你,横横竖竖簇拥成一片,他们用柔软青春的身躯,牢固地锁住每一粒黄土,把根深深扎进贫瘠的石缝、沙砾,紧贴着乡间小道、紧贴着沟河渠堤,用生命与暴雨、与狂风抗争,俨然是守卫沟河渠堤的“绿色卫士”。

  记忆中,童年是绿色的。而春天的巴根草,曾一次又一次地染绿我的童年。尖尖的叶子,紫褐色的茎,在地面上趴上平平的一层如地毯一样,任凭我们每天在上面踩来踩去,依旧生命不息。踩不死、翻不绝、扯不净,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土上面普普通通,土下面有一个很发达的根系网,除草剂又岂奈它何一次,我随母亲挖巴根草熬水喝,好象是预防一种什么病。泥土里的根,白白的,像一段段浓缩了的藕节一样,纵横交错,根根相连。母亲说:“巴根草,根连根,兄弟姐妹心连心。”根连根才能心连心,心连心才能有生命力,才有战斗力。世间的生命一样的理儿。无数的日子里,我和儿时的伙伴们在绿油油的铺满整个地面的巴根草上尽情地滚爬、玩耍,做着“螃蟹漏”、“倒挂金钩”等各种各样的、如今城市里的“宝宝”见不着的游戏。巴根草犹如地毯般松软,散发出春天的气息,即使哪个淘气娃娃玩得过火,不小心摔倒,也很难擦出伤痕来。时常,在晨曦中,有三五成群的羊儿啃着沾满露珠的巴根草,牧童则不紧不慢地尾随其后,他们偶尔发出的“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的清脆的歌声,越过田野惊起几只野鸡、野鸭、水鸟、白鹭飞向宁静的高空、潜伏到密密麻麻的芦苇荡。后来,我跟红遍大江南北、被称为中国流行歌曲之首的《小草》的词原创者葛逊老先生在一起探讨时,葛老先生说这首“小草”词原型就是上不了殿堂的巴根草。

花木文化琐谈之十六:土得掉渣儿的小草文化——从散文《巴根草颂》看寓意

  本是“泥腿子”的我,如今成了久处现代文明都市的“活地图”。整天生活在钢筋水泥的罅隙间,每当漫步在笔直宽敞的人行道上,徜徉于流光溢彩的霓虹灯下,观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看熙熙攘攘的车队人流,察琳琅满目的鲜艳商品,评五彩缤纷的现代广告,我总深深地留恋故乡的巴根草,她帮我拂去旅途的尘埃和处世的浮躁,给我面对困难的勇气。

题记:自幼跟外公读唐诗宋词就对易安居士别有几分默契,那时虽然不懂她的家国天下、爱恨情仇,却也能从字里行间感到文学的魅力。后来,慢慢学着自己写些文字,却从未敢写过有关易安居士的只言片语,一是怕自己才疏学浅未能领悟其中深意,二是人人都旁征博引《漱玉词》,多说亦无益。直到最近,闲时陪外婆听《牡丹亭》,外婆跟着哼唱“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待打并香魂一片,守得个阴雨梅天”,然后,长叹一声:“这么多年,我怎么就没梦见过他呢。”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入骨。外公去世十余年,从未听外婆诉说思念,如今惊觉不已,几度心伤。不禁想起易安居士的名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便有了再次品读的想法,遂成下文,聊表感想。

易安旧居有书法家欧阳中石所书楹联“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漱玉词集多年国恨离愁”。这一句几乎道尽易安一生苦楚。相较于同时代的女词人,易安算是幸福的。家世优渥,家风开明,让她有更高的情怀慢酌家国天下,所以她比寻常女子少了几分柔弱,多了几分豪情;琴瑟和鸣,伉俪情深,让她有更深的感悟诠释夫妻情长,所以她比一般的婉约词少了几分顾影自怜,多了一丝相思情浓。那时程朱理学还没有被曲解和阉割,国家还能在动荡中尚存一些安宁,易安才能有自由的精神和明朗的个性,就算后来颠沛流离,她也把愁思化相思,娓娓讲述她沧桑绮丽的一生。

易安的词萦绕恬淡的花香,墨菊临霜,青梅初斜,红藕香残,丹桂色易,半缕芳魂斜入梦;易安的词也饱含浓郁的酒韵,云容冱雪,暮色添寒,楼台临眺,独上兰舟,一盏清酒到天明。易安对词语要求甚是严格,她批评柳永词“词语尘下”,苏轼词“不协音律”,并指出词应“别是一家”。沈曾植《菌阁琐谈》“易安跌宕昭彰,气调极类少游,刻挚且兼山谷。篇章惜少,不过窥一斑。闺房之秀,固文士之豪也。才锋大露,被谤殆亦因此。自明以来,堕情者醉其芬馨,飞想者赏其神骏。易安有灵,后者当许为知已。”易安一生又何尝不似花朵,从芳华正茂到花颜凋尽;而这一生又以酒为伴,浇灭几许清愁。“幽姿谩好。遥相望、含情一笑。花解语,因甚无言,心事应难表。”这朵解语花,犹如诗仙,长醉当歌,凭由酒意,倾诉衷肠。

“船押波光摇撸,贪欢不觉更深,”此时的易安宛如玫瑰盛放,娉娉袅袅,明媚动人。此刻豆蔻正梢头,最适合她的就是甜腻醇厚的葡萄佳酿,甘醴浸渍瓜果,浓醉最美好的年华。酩酊日暮,兴尽晚回,惊起一滩鸥鹭也要争渡扁舟;雨疏风骤,残酒未消,虽道海棠依旧却心系绿肥红瘦;蹴罢秋千,慵整玉手,和羞倚门却把青梅微嗅。待到风住尘香花已尽,仿佛仍能看到那个娇俏灵巧的少女,佩环玎珰,衣袂飘飘,手中滑落一只青梅,心底蔓生一世情愫。

“九陌正花芳,少年骑马郎”“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但愿诗中所写就是明诚易安初见,她回眸莞尔,他情衷伊人,“你取砚筒侬捻笔,叠纸将来书两行”,自此赌书泼茶,醉倚斜阳,对影成双。

富贵传家、诗书继世、优渥无虞的生活,门当户对的婚姻,新婚燕尔“对好景、芳樽满把。花雾浓,灯火荧煌,笑语烘兰麝。”;琴瑟和鸣“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都说“愁苦之词易巧,欢愉之词难工”,此时的易安不必强颜欢笑,更不用故作哀愁,只需将上苍赋予的所有锦瑟年华驱驰笔墨纸之间,便自成佳作。正如文人眼中,“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秋是随处可见的寂寥萧索,可在易安眼里,却是“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情到浓时,何处成愁!

即便后来夫妻小别,空对烛红,易安也是幸福的,至少在杯深酒浓、醉意先融之后,仍有这样可等、可盼、可思、可想之人。伊世珍在《琅嬛记》说:“易安结褵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住马再摇鞭,为传千万言”,何用回首,独上兰舟;锦书遥寄,月满西楼;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只愿长相忆,莫负少年时节。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长久的别离,易安也曾有“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的慵懒;也曾有“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的苦楚;也曾有“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的无奈;也曾有“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的悲戚。 但终究在“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的苦涩之后,借由寒梅傲雪,旖旎琼枝,选择相思如故,自释心怀“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相思如故,便相思入骨。“口含红豆相思语,几度遥相许”,再一次在重阳时节借酒浇愁,“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所幸,“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易安终于盼到了相知相守的日子,即使屏居青州,荣华不再,但所爱在侧,仍能安之若素。红蔷旁,玉人添香,有暗香盈袖;青案边,素衫念月,拥风月满怀。花自飘零心不离,春草萋萋两相依。这时的相思情长,仍有人举杯轻尝,真个羡煞鸳鸯。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南渡之后的易安,再无安逸。物是人非、凄苦愁浓的颠沛流离,再也不适合醉饮一杯葡萄佳酿。明朝人刘绩在《霏雪录》上说:“河东桑落坊,有井,每至桑落时,取水酿酒甚美,故名桑落酒。”群芳凋尽、衰草连天的九月,“数酸绿酪桑落酒,一欧香沫火煎茶”更符合此时的心境。“不醉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情。”从今起,故国与旧情,是易安一世愁离的主题,如花美眷,渐渐枯萎在无尽的凄苦与悲伤里。

易安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无奈空有男儿心,无有男儿身,“多少事,欲说还休”,只能在残云碧空下目送归鸿声断,在萧萧寒日里泪湿琐窗空栏。“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人易老,事多妨,梦难长。一点深情,三分浅土,半壁斜阳。偶忆故园摧肝肠,凭栏处,问何望。千里河山,无处话凄凉,晓风夜夜吹不尽,月空照,孤影长。

如果明诚还在,那千里之外的故土也不会如此让易安神伤,黍离之悲尚可遣怀,丧偶之痛却几乎夺走了易安后半生的快乐。年来得此情与殇,欲相弃,还不忘。相思难解,夜夜萦心上。泪眼问花花不语,残烛明,梦未央。

以前明诚任江宁知府时的离别,也曾让易安“夜来沉醉卸妆迟,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但仍能从词中看到几许期盼,碎碎念着“更挼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如今明诚逝去,词中黯然神伤之情跃然纸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半城檐雨半苔痕,半卷清帘半掩门。半阙书笺半成恨,半透西风半空樽。”,如今梧桐树下影单影只,再无人可以诉衷情,再无人可以话缱绻,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道不完花残春尽何滋味。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那一年重阳,还能遥相寄,今一年重阳,只能遥相忆。“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天涯有穷,相思无尽,无数过往的回忆涌上心头。“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国风·唐风·葛生》中有云“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於其居!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於其室!”想必在终日的寂寞里,易安也是这样伤怀的吧。“画阁调梁燕语新,帘卷恨去人”,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无论怎样花颜渐逝,仍要在酩酊深醉,“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可能只有这样才能在醉意朦胧里回到初见的豆蔻年华,牵起从前的少年白马。

乱世飘零终明了,前尘往事尽销魂。“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易安早年的欢愉,中年的幽怨,晚年的沦落,都在这首词里。当年“七宝杯酌葡萄酒,金花纸写清平词的”的易安,当年“环佩青衣,盈盈素靥,临风无限清幽。出尘标格,和月最温柔。凝眸,犹记得,菱花镜里,绿鬓梢头。胜冰雪聪明,知己谁求?”的易安,都已成过往。饮一杯屠苏酒吧,“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祭奠凄楚的过往,愿来生相守久于相思,春愁多过乡愁。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落尽,犹赖有梨花。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笺花。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这时的易安,词意不再一味消沉,反而多了几许平和。许是经历几季的花光月影,看淡了些俗世;也许是消糜数年的爱恨情仇,看轻了些生死。“每恨经年离别苦,等闲抛弃生涯。如今时世已参差。不如归去,归去也,沉醉卧烟霞”。易安也在云涛晓雾,星河千帆中慨叹“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豪气纵横的一句,恍惚间又回到“浅倾西国葡萄酒,小嚼南洲豆蔻花”的无忧时光里。“一壶清酒一竿风。山月与鸥长相伴,五湖中”。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谁羡浮生荣与贵,临回看即是”,紫藤簇簇,微雨斜风,“坐听猿啼念旧赋,行看燕语念新诗”。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这大概是易安填的最后一首词,无酒,却苦煞众人。易安所求的安逸,终究没有给她。多少个不眠之夜,易安是否也曾忆起从前,忆起从前苔阶暮日嗅青梅、虚庭微月醉花阴的明媚韶华?

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译文:

明朝有个特别手巧的人名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没有不顺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王叔远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原来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览赤壁。

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两粒黍子左右。中间高起并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鲁直在他的左边。苏东坡、黄鲁直一起看一幅书画横幅。苏东坡用右手拿着书画横幅的右端,用左手轻按鲁直的脊背。鲁直左手拿着横幅的末端,右手指着书画横幅,好像在说什么话。苏东坡露出右脚,黄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个膝盖,各自隐蔽在书画横幅下面的衣褶里面。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开胸襟露出两乳,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关联。佛印平放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靠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人梳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肢趾头,好像大声呼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面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那只船的背部稍微平坦,就在它的上面刻上了姓名,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小得像蚊子脚,一勾一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篆文图章一枚,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一条船上,刻有五个人;刻有窗户八扇;刻有箬竹叶做的船篷,刻有船桨,刻有炉子;刻有茶壶,刻有书画横幅,刻有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桃核中又长又窄的雕刻成的。咦,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方言词汇是活跃于百姓口头的草根文化,是百千年来人们口耳相传沿承至今的古代语言活化石。丰富多姿的黎里方言,同样为百姓相沿而呼,它的字音与词义偶或不尽匹配,可毕竟方言是劳动与生活的产物,源头活水为之提供了汩汩流淌的不竭动力,为之输送了永葆纯净明澈的新鲜养分,因而,方言之中渗透出来的充满人情味儿的、符合生活常理的、给人以活蹦乱跳动态感的气息和滋味,是远不能为些屑的缺憾所否定和抹杀得了的。就方言这个题目说道一番,大而言之,是给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正能量这时代主旋律弹奏一个和谐的音符;小而言之,是因为黎里方言跟周围乡邑方言有所不同,作些记录分析,增加茶余饭后的谈资,似乎亦对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不无裨益。

一、称谓名词亲情洋溢

社会进化史告诉我们,生活范畴初起于家族圈,继而扩展到社会圈,反映血缘姻亲关系的称谓名词,应该是方言中的母词,黎里方言亦莫例外。就表意的目的性来说,黎方言的称谓名词与普通话趋同,但细加辨析,分明能体味出其中的某些附加因素。首先,发音具有地方性,带有古吴语的特点。如“姆妈”的“姆”字,并不读“mu”音,而是闭口的鼻音,假如一定要标注出来,大概应写为“mn”。从一个“姆”的读音,可以直觉吴侬软语、细声细气的语音特点;并且,音节较“妈妈”的多样化,又体现出黎里人、当然也包括其他苏州人的细腻轻柔的脾性。另外,黎里方言称谓用语,比照普通话称谓的单音节重叠,使用更多的是多音节,如以“阿”字作前缀,冠于“爹、伯、叔、嫂、姐、囡”等音节前,分别表示普通话“祖父、父亲、叔父、嫂嫂、姐姐”和“长辈对小辈的昵称”等,一个“阿”字,既反映语音的丰富性,那种亲昵的语气,更反映出和睦融洽的亲情关系,包含着亲人间相互爱恋、相互体贴的共通情感。再如,称哥哥曰大佬,以表敬重;称妻子曰屋里人,以表亲切;称儿子曰伲子,称女儿曰囡五,称妹妹曰妹子,称家中最小的孩子曰末拖,以表爱怜,等等,无不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温馨与热烈。还有必要说一下的是方言称谓所具有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等表意优势。如称丈夫曰男人,称儿媳妇曰新妇,称舅父曰娘舅,称姨妈曰娘姨等,都直白无误,且娘舅、娘姨之类的称谓,把亲戚的来自母系支脉之族渊都反映得一清二楚;再如称妯娌曰拜姆,称产妇曰舍姆娘,前者用一“拜”字,委婉寄寓着媳妇应尊重婆婆的祈愿,后者用一“舍”字,形象表明了作为母亲为着新生儿的顺利降世,连自己的生命都勇于舍弃的大无畏精神;再如称小孩子曰小百戏,抓住了儿童喜欢玩耍、百耍不疲的天性,可谓形象趣味之极。(待续)

qǔ cháng bǔ duǎn ]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三长两短

[ sān cháng liǎng duǎn ]

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

数短论长

[ shǔ duǎn lùn cháng ]

犹言说长道短,说三道四。

人穷志短

[ rén qióng zhì duǎn ]

穷:困厄;短:短小。 人的处境困厄,志向也就小了。

短兵相接

[ duǎn bīng xiāng jiē ]

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尺有所短

[ chǐ yǒu suǒ duǎn ]

比喻事物有其短处,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合适的。

寸长尺短

[ cùn cháng chǐ duǎn ]

比喻人各有长处和短处。 亦指微才薄技。

三长四短

[ sān cháng sì duǎn ]

①特指人的死亡。同“三长两短”。②犹闲话,坏话。

争长论短

[ zhēng cháng lùn duǎn ]

长、短:指是与非。争论谁是谁非。多指在不大重要的事情上过于计较。

夜长梦短

[ yè cháng mèng duǎn ]

比喻因有心事而难以入睡。

人贫智短

[ rén pín zhì duǎn ]

指人一到无路可走的时候,思想迟钝,办法也就不多了。 同“人穷智短”。

家常里短

[ jiā cháng lǐ duǎn ]

犹家长里短。 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

短吁长叹

[ duǎn yù cháng tàn ]

见“ 短叹长吁 ”。

一长一短

[ yī cháng yī duǎn ]

形容说话絮叨,琐谈不休。

引短推长

[ yǐn duǎn tuī cháng ]

指有意不露才以形己之短,显人之长。

持人长短

[ chí rén cháng duǎn ]

指抓住他人的缺点过失作为把柄,加以攻击。

尺短寸长

[ chǐ duǎn cùn cháng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比喻人或物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

七长八短

[ qī cháng bā duǎn ]

形容高矮、长短不齐。也指不幸的事。

<核舟记>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身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者五,为窗者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者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魏子详瞩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矣哉!庄、列所载,称惊犹鬼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麋了然者?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我必疑其诳。乃今亲睹之。繇斯以观,棘刺之端,未必不可为母猴也。嘻!技亦灵怪矣哉!

课文说明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作者细致地介绍核舟的形状,描述舟中人物的情态,赞美了刻舟者的精巧技艺。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概述刻舟者的精湛技艺,以及核舟的由来和内容。

第二部分(第2~5段),详细介绍核舟的形状、结构,描述各部位人物的神情状貌,用事实说明雕刻者精湛的技艺。这部分是全文的主体。

第2段:先总起说一句,较为精确地介绍核舟的长短、大小,然后写船舱的格局、配备和装饰。“八分有奇”“二黍许”,说明核舟体积之小;船舱两边各有四扇小窗,窗户可以开关,充分表现了核舟雕工之精致、奇巧。

第3段:写船头三个主要人物的状貌神情。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的精湛技艺。“中”“左”“右”,三个方位词分别交代船头的人物及他们的位置,突出苏东坡的主人地位,紧扣第1段中点出的“大苏泛赤壁”的主题。“峨冠而多髯”,突出人物的形象特征。“苏、黄共阅一手卷”、苏东坡“抚鲁直背”、鲁直“如有所语”,可以见出二人的友好关系。苏、黄两人的神态、心情不难体会。写佛印,则突出他的不拘礼节、放浪形骸的特点。“神情与苏、黄不属”句,概括说明三人的神情、气质、风度各不相同。前二人是士大夫兼诗人、学者,受世俗礼法的束缚,后者是僧人,不受世俗的礼法拘束。同时,物以类聚,佛印的形象对苏东坡的性格与精神倾向也是一种暗示。

第4段:写船尾两个舟子的动作和神态。写右边舟子,突出他的“右手攀右趾”的粗犷动作和他“若啸呼”的闲散神态;写左边舟子,突出他专心致志烧茶的平静神态。他们与船头三人相映成趣。

第5段:写船顶的题款和印章。

第三部分(第6段),总括核舟上雕刻的人、物的种类和数目,赞扬王叔远的精巧技艺。作者对船上的事物进行点数,并不厌其烦地用具体数字加以说明,再次强调了核舟的体积之小,让人对小小核舟所刻人、物之丰富叹为观止。此时,作者最后发出的感叹“技亦灵怪矣哉”,也正是读者由衷的感受。

本文说明核舟,采取了总分结合,依次介绍,逐一描述的写法,有条不紊,给人以深刻、清晰的印象。第一部分的概括介绍,使读者对工艺美术家王叔远技艺的精巧,先有一个总的印象,这是总说。第二部分,先总起一句,指出核舟的大小,然后按照事物各部分的位置做详细说明:先写船舱,次写船头,再写船尾,最后写船顶。文章的内部结构很谨严。第三部分又是总说,照应文章开头,但比第一部分深入了一步。它以一连串的数字做综合统计,使所说明的核舟给读者留下更明晰的印象,加强了说明的效果。三个部分,先总后分,分而后合。结尾以“嘻,技亦灵怪矣哉”来收束全文,同开头说的“奇巧人”前后照应。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在浙江嘉兴)人。敏而好学,善为文,一生没有做过官。他父亲魏大中因弹劾权宦魏忠贤而遭诬害,他自己也因受阉党威逼悲愤而死。

二、译文

明朝有个手艺特别精巧的人,名字叫做王叔远,(他)能够在一寸长的木头上,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摹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泛舟于赤壁之下。

小船从船头到船尾长度八分多点儿,高度约摸二分上下。中间高起而宽敞的是船舱,(刻着)用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船舱)旁边辟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它,就见(两副对联)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坐在右边,黄鲁直坐在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轴字画手卷。东坡的右手拿着手卷的前端,左手抚着鲁直的背脊。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末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紧靠着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同。(他)平放着右膝,弯着右臂支撑在船上,而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一串)念珠挨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摆着一支橹。橹的左右两旁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船工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握着蒲葵扇,左手抚着火炉,炉上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烧茶的声音。

那只船的顶部稍微平坦,就在上面刻着作者的题款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个篆书的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在)一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刻了竹篷、船橹、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不满一寸。是挑选狭长的桃核刻成的。啊,技艺真是奇妙极了!

三、《核舟记》赏析

作者在《核舟记》中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生动地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赞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

从文章开头至“盖大苏泛赤壁云”为第一段,简练概括地告诉读者,王叔远有着不同凡响的雕刻技艺,他能在“径寸之木”上,随意雕刻出不同形状的艺术品。然而更绝的是,他能利用木头天然图纹、形状,表现各自形态。“罔不因势象形”,强调了“形似”;“各具情态”,则突出了“神似”。这样,也就突出了王叔远是个“奇巧人”。“盖大苏泛赤壁云”的“盖”,在这里作副词,为“大概”之意。从核舟上刻的人和景物来看,是“大苏泛赤壁”。但《赤壁赋》写苏东坡泛舟游赤壁,虽有其事,但是没有说有黄鲁直和佛印和尚伴游。这样,也就间接地说明了雕刻者善于根据苏东坡的原文进行想像。核舟上刻着苏东坡游赤壁,这点明了整个核舟所刻画的主要内容。“盖大苏泛赤壁云”在全文起着“桥梁”作用。这一段只五十余字,用笔经济、简练,层次清晰,交代清楚,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也约略点示了核舟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从“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至“嘻,技亦灵怪矣哉”为第二段。本段又可分五小节。起笔时,作者如剥笋似地进行具体的描述,很有层次感。先写核舟的长和高,“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以核舟本身之小,来显示核舟工艺品的精巧;比喻也因之出奇。文章接着进入具体的描述。先写“中轩敞者为舱”,着力突出在这一特定的条件下,船舱的高大、宽敞,以及在核舟中所占据的位置。小舟不满“径寸”和“轩敞”的船舱,一小和一大相映,形成强烈的对比,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来显示核舟雕刻艺术的特色。接着,叙述船舱上还覆盖着“箬篷”,舱旁有“左右各四,共八扇”小窗;八扇小窗,是活动的,能开能关,所以“启窗而观”则“雕栏相望”,闭窗时所刻的前后《赤壁赋》中的脍炙人口的名句:“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则显现于眼前。在“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的“核舟”上刻字、景、人、物既细腻逼真,又富有诗情画意,其情趣之妙,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足以显示王叔远精妙绝伦的雕刻技艺。而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把工艺品上的诗情画意,生动逼真地表达出来,也足见他艺术手腕之高明。

第二、三小节,着重介绍核舟上的五个人物。写人物是为了增强作品的活力。如果读者细细留神、品味,就不难看出雕刻艺人有着惊人的想像力。《赤壁赋》文中“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没有交代“客”是何许人,而雕刻艺人却选择了黄鲁直和佛印和尚,把人物具体化了,并在具体化的过程中加以个性化。由此,作品对他们三人精神状态的描写,也就成为这件工艺品最有光彩的部分。首先,文章交代各自的形态和所处的位置。王叔远这位民间雕刻艺人,在雕刻时,简直是发挥了戏剧导演的才能。在不大的核舟船头,三个人没有平均地占据仅有的一点空间,他们“坐”得各有特色。作者的运笔有时采用粗线条,一笔带过,如“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有时采用工笔画似的手法,如“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苏、黄组合在一起,让他们“共阅一手卷”,特别是“各隐卷底衣褶中”,这就把最微妙的情景描述出来了,笔触显得十分细腻。而此时的佛印和尚,“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沉醉在清风、明月之中。尤其精彩的是,在佛印和尚的左臂上挂着历历可数的佛珠。从最细微处落笔,雕其貌而刻其神。“执,抚,指,语,矫,视”等几个动词画龙点睛,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使人物活灵活现。三个人物的表情,身上的服装,手中的道具,在特定的情景中互相映衬,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美。

对于船尾上的两个船夫,作者的描写也笔力不减。“横卧一楫”,雕刻艺人刀法之妙,表现得淋漓尽致。“横卧一楫”就是说船桨停止划动,船在江中随波荡漾,此时方可进入泛舟江上,漫游赤壁的诗情画意之中。而两个船夫,其一“若啸呼状”,另一“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淡淡的两笔,陡然生辉,两个舟子进入规定的情境之中,被勾画得栩栩如生,而舟子的情态和泛舟的主角的情态又是呼应的,具有整齐美。

第四、五小节,分别记王叔远在核舟背上刻题名和印章,并对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作了统计。核舟背上题名和印章不是可有可无的,因为它保证了工艺品的完整,反映了艺术的高超。“细若蚊足,钩画了了”,笔画工细,并且线条清晰。船背题名“其色墨”,篆字图章“其色丹”,着色黑红相衬,再加上船舱十六个字用“石青糁之”,从船头到船尾,色彩和谐、协调,艺人的创作态度,从始至终,一丝不苟。“通计一舟”,连续用了九个“为”字,细致地罗列,用形象、简洁而又带有立体化的描述把核舟再现在读者面前。众多的人和物都是雕刻在“计其长曾不盈寸”的“修狭”的桃核上,其技艺就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文章一开头向读者介绍民间雕刻艺人王叔远的精湛的技艺和核舟的内容后,便按顺序写核舟的长、高、船舱、船头、船尾、船背,最后对核舟上雕刻的人、物、字,进行统计,与开头相呼应,用赞誉王叔远鬼斧神工之绝技结束整篇文章,犹如一根丝线,串缀珠玉贝石而成整体。通篇四百多字,每个字的选择,就像这巧夺天工的核舟一样,精雕细琢。核舟是雕刻工艺品,直接给人以视觉感受。通过作者细腻而传神的描述,引起读者的想像,加深对核舟的视觉印象,完成了它独特的审美功能。本文意境深邃,想像丰富,对比巧妙。核舟形体之小和人、物之多;神态之活和情态之细;动中有静和静中有动;文字浅显和意境深邃等,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对比中显示雕刻艺术的精湛和诗意美。同时我们还要提到,雕刻艺人有着不凡的见识。我们知道苏东坡脍炙人口的前、后《赤壁赋》问世以来,可说在文学史上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其艺术成就之卓尔不群是有口皆碑的。但另一方面,它直接地显露出对整个人生的空漠之感,而黄鲁直一生仕途坎坷,哲宗绍圣年间,新党用事,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贬其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晚年卒于宜州(今广西宜山)贬所。他们在政治上不得志,仕途上一片暗淡。为了逃避政治,必然要采取消极的“退隐”、“归田”、“远游”等手段,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他们必然会和皈依佛门的佛印和尚引为同调。所以,雕刻艺术家补充了《赤壁赋》中“客”的具体人物,其艺术想像力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的确,《核舟记》把核舟雕刻升华到一个新的艺术境界,同时核舟又增强了《核舟记》的艺术魅力。

(潘,见《古文鉴赏辞典》,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四、《核舟记》赏析

魏学洢的《核舟记》,是一篇内容简明、充实,艺术性相当高的文章。作者通过描绘一个小小的核舟,说明了我国古代艺术家制作的工艺美术品达到了令人惊奇的艺术高度。文章的一些写法,很值得我们仔细体味和学习。

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把雕刻在核舟上的景物如实地反映出来,使读者能领会其刻工的精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就一面说明桃核或核舟的体积之小,一面着力叙说核舟上雕刻的东西之多。试看,文章一开头就说,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记核舟的时候,就先说,“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在篇末又说,“计其(指核舟)长曾不盈寸”。这都是提醒读者不要忘记核舟是那样小。那么,在那样小的桃核上,刻了哪些东西呢?作者不但逐一地陆续地写了出来,而且最后还加以统计,说有五个人,有八扇窗,有箬篷、楫、炉、壶、手卷、念珠各一;还有刻的对联、题名、篆文图章,共计三十四个字。桃核是那样小,上面刻的东西是这么多;两相对比,读者已经可以推断这个核舟大概雕刻得相当不错。

但是文章如果只反映上面这一点,那就很不够。因为读者看了,或许会认为核舟上刻的东西虽多,大概都是写意的,象征性的,没有什么稀奇。所以作者在记人和器物、文字的同时,不能不着力描绘其情态、形状,以示刻工之精奇。例如,文章记船篷两旁共有八扇窗,同时写这些窗都能开能闭;右面的四扇窗,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面的四扇窗,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并说字的凹处还涂了石青。对于苏东坡,则记他“峨冠而多髯”。对于佛印,则记他“袒胸露乳”。记念珠,则说它“珠可历历数也”。记舟尾居右的舟子,则记他“椎髻仰面……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记居左的舟子,就记他“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船头船尾那五个人,王叔远刻得栩栩如生,文章也细致地、用力地把他们描绘下来。记制作者的题名,说那些字细得像蚊子腿,可是一钩一画,极其清晰。又说,在题名之下,还刻了篆文图章,涂了红色。这样写,读者也就不难想像核舟的刻工细致精奇到何等程度了。

王叔远大概是一个富有雅趣的人。他刻“大苏泛赤壁”,就从《赤壁赋》中摘取“山高月小”等脍炙人口的警句,组成对联,刻在篷窗上。他在船背上刻制作者的姓名,在姓名之下,又刻了自己的图章,而且用篆文,涂红色。又如船窗上的字用石青,题名的字用黑,图章的字用红,这都能显示出王叔远的雅趣和他对艺术创作的一丝不苟的认真精神。文章把这些特点都仔细地记下来,就更能使读者领会核舟具有的浓厚艺术风趣。

就文字来说,《核舟记》写得精练简洁,而对船上的那些情景,都能用文字说得清清楚楚。例如记船头、船尾五个人的位置以及他们的手足的姿势,写得多么有条有理,多么清楚。在用字造语方面,例如“右手指卷,如有所语”“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简直把核舟上的那几个人都写活了。《核舟记》不仅把船上的人和器物、文字的数目记下来,同时对他们的情况还作了不少的描述,可是作者所用的字,不过四百三十多个。作者把船尾上的两个舟子,刻画得十分生动,却只用了64个字,文笔何等干净利落!

《核舟记》的结构完整,层次清楚。第1段,先介绍和赞扬奇巧人王叔远的技艺,并说王叔远赠给他一个核舟。第2段到第5段,接着第1段的末句,记核舟本身以及舟上的全部情景。其中第2段记核舟的大小和形状,第3段记船头苏东坡、黄鲁直、佛印三个人的姿态和活动,第4段记船尾两个舟子的姿态和活动。3、4两段都以记人为主,作者写得特别用力气。第5段记王叔远在船背上所刻的题名。第6段,对核舟上所有的人和器物、文字作一番统计,再一次告诉读者,小小的核舟上,刻了这么多的东西。然后很自然地用了一句赞叹的话——“嘻,技亦灵怪矣哉!”结束全文。文章的层次很清楚,而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却又很紧密。各段的次序为什么这样排,它的理由相当明显。

五、琐谈《核舟记》的写作特色

明代魏学洢的《核舟记》大概算得上是一篇公认的传统教材了,然而魏学洢的名字并不见于一般通行的文学史著作,他的这篇《核舟记》又不见之于他的专集《茅檐集》,可见连他自己也未必十分重视。值得注意的是,虽非名家名篇的《核舟记》何以得天独厚,至今仍为人们所喜闻乐诵呢?看来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一篇值得称道的颇具特色的散文。那么它的主要特色又在哪儿呢?我以为:

第一是描写细致。作者所记的是一件特定的工艺品——一枚小巧玲珑的核舟。由于雕刻者的“灵怪”,所以能在“长不盈寸”的“修狭”“桃核”上,“因势象形”、精雕细刻了“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这样众多的人和物。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此并非是作简单的罗列,而是着力于细致的描绘。本文中间的四段,即2、3、4、5段就具体描述了核舟的形状、结构及各个人物的神情状态,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也是其特色最突出的部分。如第2段不仅写了船舱、箬篷、小窗,而且写出“启窗而观,雕栏相望”,“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并且连刻字的颜色也交代了:“石青糁之”。第3段着重写苏东坡、黄鲁直和佛印三人,不但写了他们外貌、衣着、姿态的各异,而且显现了他们神态、风度不属。尤其苏、黄的情深意笃、黄鲁直的“如有所语”、佛印的超然出尘,生动地再现了三人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性格特征。第4段写舟子啸呼之状和“若听茶声然”更是精细入微,神韵毕具,若无雕刻者的精湛技艺,以及作者对描写对象的细心观察和体会,要写得如此惟妙惟肖是断断不可能的。总之,对核舟的全体和各部分的人、物雕像的描述,及其方位、数目、大小的具体说明,给读者的印象既具体而又深刻。如窗子能启闭自由、足膝之隐于卷底衣褶之中、念珠之历历可数、题字之细若蚊足等一些雕刻的细部都能一一予以介绍,巨细不漏。正因为作者善于观察,精于描绘,因而文章如同这只核舟一样,所反映的舟、人、字、物能做到神形飞动,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雕刻既属奇巧,而文章确也精湛,真是相得益彰,值得取法。

第二是层次井然。作者对核舟各部的描写,是先总写,后分写;从右到左,由上至下,符合人们观察事物的程序,很有章法。如第1段介绍“奇巧人”的奇巧所在,开门见山,简洁数语,就把雕刻的刻舟精湛纯熟的工艺作了概括的介绍,并点出“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起了概括和总领全文的作用。第2段则对整个核舟尤其是核舟的中心部分即船舱和箬篷作了重点的描绘。第3、4、5段,则依次具体描绘船头、船尾、船顶,而以船头和船尾五人的雕像为主,而五人雕像又以船头的苏、黄、佛印三人为主,而此三人则又以苏轼为主,这样文章就紧扣住雕刻本身所反映的“大苏泛赤壁”的主题,既层次井然,又重心突出。最后一个自然段,将全核舟的人、物雕像的数目作了小结总计,并抒发赞叹:“技亦灵怪矣哉!”收束全篇。这种清晰的布局、分明的层次,给读者以历历在目之感。

第三是富于想像。 《核舟记》写的是件静止的物件,但是作者在静中取动,写得情趣盎然。核舟是件富有诗意画境的工艺美术珍品,而王叔远的雕刻艺术之所以如此感人,令人惊叹不已的关键则在于核舟如实而生动地再现了苏东坡前后《赤壁赋》的主题和意境,奇巧人以《赤壁赋》作为核舟雕刻艺术的素材,而散文作家又复以《赤壁赋》的内容作为观察和想像核舟的依据,而我们广大读者则又更以《赤壁赋》的所述来体味散文含蓄隽永的意境,在这里,“奇巧人”创作的蓝本,作者的丰富想像和读者的欣赏联想,都在《赤壁赋》的基础上得以自然融汇而沟通在一起了。尤为可贵的是,无论是奇巧人王叔远还是作家魏学洢他们既忠实而准确地反映了《赤壁赋》的意境和“大苏泛赤壁”的主题,而在细节上又大胆想像,不为原作所囿,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创造,正由于作者丰富的想像,弥补了素材的不足,又赋予素材以新的生命活力。如文章写到鲁直的“如有所语”、佛印的神态不凡、舟子的“若听茶声然”这些细腻逼真的心理描绘,从某种角度而言,就是作者以《赤壁赋》为依据,而推测想像出来的描述,假如作者仅是作些客观的描绘,而不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那么文章至多只能是一篇呆板平实的说明词,而决不会像现在所写的那么感人,启人想像。因此,有人说《核舟记》是一篇意味隽深的文艺小品,我看恐怕是不会有人反对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52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