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66|我和妻子的精神沟通和情感连接(续)

陪伴·66|我和妻子的精神沟通和情感连接(续),第1张

文/大龙

我发现,当我和妻子重新建立连接之后,当我学着去了解她和认识她之后,当我给她更多爱和呵护之后,我们之间的沟通也变得顺畅起来。进一步,当我们沟通更顺畅的时候,我们的连接也更深了。

而在过去,当我们只是用纯粹的理性的方式去讨论问题的时候,很快就会变成辩论和争论直至争执,最后就会不欢而散。因为这种理性并不合适:双方都只顾坚持自己的立场。

也许,女人真的是感性的。只有在情感上接纳之后,她才愿意听你说话。所以,和女人的沟通,是心理和情感的接纳在先的——只有先接纳对方,沟通才会顺利展开。

当然,真正的接纳,是接纳各自的不完美。但我不会刻意去迎合,所以有时候交流仍然会发生困难。

由于妻子是科学工作者,所以自然哲学和科学就是我们共同的兴趣点,就这个主题我们可以进行较深入的沟通。我和她谈到了我将创立第一科学(空性科学)、第二科学(意识科学)的想法,谈论了我将科学划分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科学的构想。目前人类的科学属于第三、第四、第五科学层次,其中第三科学认识的对象是自然,就是所谓基础自然科学,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第四科学认识的对象是人类社会,就是所谓的社会科学,如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而第五科学是应用科学,如计算机科学、通信和信息科学。

而第一科学认识的对象是神─时间之外的自在之物。宗教神学、佛学、形而上学哲学也是在论述这个自在之物,但用的是经文和文字方式。而我现在想换另一种方式来论述它,用科学的语言─也就是数学的语言。我想创立一门新的数学─名叫量子和空性数学─来描述它,并一举彻底解决那个笼罩在数学上空的梦魇─让整个现代数学大厦摇摇欲坠的东西─集合论悖论问题。

而第二科学认识的对象,则是意识和灵魂─时间之内的恒存之物。只有进入到四维甚至更高维度,才可能真正认识它。

第一科学对应的是时间之外的永恒─神性和空性,第二科学对应的是时间之内的恒存─意识和灵魂,第三第四第五科学对应的是时间之内的生灭现象─物质和观念。它们在认识对象上有着本质的不同。但我又会通过量子和空性数学、量子和全子论,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科学完全统一起来。

是的,人类目前的科学和知识支离破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连物理学四个力(强核力、弱力、电磁力和引力)都没有完全统一,更别说统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类的心灵也是分裂的、支离破碎的。所以这一切都让我感到遗憾。我为人类在真理和科学上的裹足不前感到遗憾。所以我有一个心愿,就是来攻克这个难题,重建人类科学的大厦。现在,在长时间的求索之后,在电光石火之间,量子和空性数学、量子和全子论─统一人类所有科学的构想─在我头脑中初步成形。接下来,我需要让它们变得更加清晰和完整。

妻子对我这个大胆的想法当然感到不可思议。要是过去,她一定会骂我自负和狂傲,但现在,她终于能够重新认识我了,支持我去做这件前无古人之事。这让我感到很受鼓舞。

我们饶有兴致的共同讨论了薛定谔《生命是什么》这本书的科学思想。薛定谔─这位提出了著名的“薛定谔的猫”思想实验和建立量子力学薛定谔方程─在量子物理学上获得重大成就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生命是什么》这本重要科学著作中,开创性的将物理学的思想和概念推广到生物学,提出了量子跃迁、生命负熵和用x射线研究遗传物质结构的伟大构想,直接导致了后世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这是物理学和生物学结合和统一的一个经典案例,对我启发极大。我和妻子谈论了我想将熵和负熵(生命能量)理论由(第三科学的)三维物质世界推广到(第二科学的)四维和更高维意识世界的想法。而妻子也脑洞大开,甚至将熵理论和自由联系起来,在沉思录的《谈自由》一文作了如下评论:

过去,妻子一直在一个很狭窄的领域─脑认知科学的独立成份分析(ICA)方面进行方法的深入研究,只发挥了她本科和硕士阶段的信息科学方面的优势。然而,她是国内心理学博士和美国某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后,却没有在心理学方面做出更深入和更广阔的研究,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但愿她将来能扩大视野,突破认知局限,作出重大的科学发现。

当然,我们沟通更多的还是在个人成长和孩子教育方面。

斯科特《少有人走的路》是我们最多讨论到的,这本书确实是送给天下父母们的礼物。如果夫妻们在成为父母前能读到这本书该多好呀。

妻子比较关注的是第一章自律这个主题。她希望女儿能养成自律的习惯,尤其是学习。书中介绍了一个形成自律的方法,那就是延迟满足。女儿确实比较贪玩,她现在给女儿使用延迟满足这个方法:女儿要每天制定自己的学习任务,要先完成学习和看书,然后才能去玩。如果学习效率越高,那么就有更多的时间来玩。这反过来确实推动了女儿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这个方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果,那就是女儿为了求速度,质量方便放松了,作业错误率增高了。语文作业是由我来负责批改,有几次因为疏忽,没有检查出一些错误,妻子也将我严厉批评了一顿。我知道妻子是一个做事非常认真的人,容不得半点差错,这是一个好的习惯。我也做了自我检讨。

我让妻子更多的关注《少有人走的路》第二章-爱的主题。自律是一个结果,真正的自律来源于爱。那真正的爱又是什么呢?

书中谈到,真正的爱,是为了被爱的人的成长,而做出的自我改变的意愿。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成长,一个是自我改变。书中还举了一个反面例子,就是一个神父,非常爱他的家庭和妻女,他事事为家人付出,为家庭操劳,牺牲自己,但却让妻子和儿女失去了成长和独立的机会。这并非真正的爱。

这对妻子触动很大。其实自古以来,大多数中国人接受的都是付出和牺牲式教育:父母为儿女们付出,当我们成为父母时,又为下一代付出。而当父母老去时,又希望儿女们反过来为自己付出。如此不断循环这种付出和依赖的怪圈。中国的父母们很少想过如何独立做自己,如何爱自己,并教会孩子独立做自己,爱他们自己,并真正的成长。

教育专家马卡连柯也谈到这种牺牲式教育:

“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但愿妻子能真正理解爱的含义,并做出真正的改变和放手:学会对女儿放手,对我放手。让女儿能独立成长,让我能充分地做我自己。这样,她也能真正做回她自己。

(但真正放手谈何容易:  我前两天因为买了200块钱的三本书就被妻子数落了一顿,以至于我也要学会延迟满足——几个月才能买一次书)

这几天,妻子也开始看卢梭的《爱弥儿》。卢梭在书中谈了充分的尊重和鼓励孩子的个性的发展,妻子也深受触动和启发。几百年前就有这样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出现,确实是相当难得。因为即使在今天的中国,教育仍然是扼杀个性的。妻子过去主要采用的还是灌输式教育,这也是绝大多数中国的父母们在用的方法——把自己的知识和观念,强加给孩子。强行为孩子规划他们的未来。却没有想过好好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和他们的个性的发展。

当然,知道教育理念是一回事,真正落实又是另外一回事。当谈到尊重孩子的个性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和妻子说,女儿的人类图指示出,女儿有无穷的生命动能,也有很好的创意创造力。女儿现在喜欢游戏,喜欢玩,喜欢体育,同时也喜欢音乐,喜欢手工创意,这和她的人类图指示出来的天赋非常吻合,我们应该好好的发掘和引导。

但妻子对第一点却不以为然,她觉得女孩子还是好好学习,不应该去搞体育。我说,女儿并非将来要把体育当成职业,当成一项爱好也是可以的。

妻子还认为女儿太喜欢玩了,她对此非常反感,一直想进行纠正,希望女儿能够安静的看书。但我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好。女儿身上多余的生命动能需要通过这种运动的方式散发出去,去强行阻止会适得其反。但妻子还是选择性的相信她相信的东西,而不是事实上的东西。

所以,一个人观念的转变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但妻子也不得不承认, 因为一直没有关注个人成长和教育学的学习,对女儿的很多教育方法都是错误的。尤其对女儿好奇心的扼杀,是过去犯过的最重大的错误之一。 现在,我们不得花更大的精力来弥补了。

《少有人走的路》中谈到爱时,也谈到了关注。妻子揪住这点不放,希望我学会关注身边的人。我同意,学会如何去关注,确实是我的课题。但我认为关注只是爱的表现形式之一,不是根本。我反问妻子,如果一个人学会了充分的爱自己,充分的做自己,还会去寻求别人的关注吗?

我能说什么呢?我当然应该给予孩子更好的关注,也给予妻子适当的关注。但我要时刻警惕,避免关注变成依恋的喂养。这真的很难呢。

2019/7/19,北京。

这个可是我拿手篇目啊

首先你需要知道怎样表达情感

比如声音的高低和断句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最后国的音调,和下一句第一个字的音调应该是完全一样的

像“我是贫困,我是悲—哀 ”这样的地方一定要轻声读出来

切不要读的高昂“我是悲哀!”这样

一、父母和孩子常见的沟通误区

很多家长在和孩子沟通中,很喜欢的一个误区,就是喜欢和孩子讲道理。讲道理和沟通完全两码事。家长最常见的误区:除了打、骂、吼叫、指责、攻击,这些都是带有攻击性能量的,肯定不是沟通,属于暴力沟通。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个最常见的沟通误区:家长很喜欢和孩子讲道理。

我们总说和孩子讲道理,没有用。那到底为什么呢?

讲道理很多是头脑层面的,我是怎么想。但实际上,你会发现中国的语言里面,有很多和身体语言有关的。比如说,我们会讲体会,讲体验,我们的体会和体验是通过脑袋想出来的吗?如果是脑袋想出来的,应该说想会,想验。通过身体学会,通过身体去经验,大家想想看,其实传统文化里面有很多是告诉我们用身体的,而不是头脑的。

当家长和孩子讲道理的时候,我们都在头脑里面思考,而小孩子的大脑里面,还没有发育的太好。负责掌管道理的大脑中枢,叫大脑前额叶,在我们额头后面这一块。这一块的脑区,大概是从青春期十二、十三岁左右,才开始发育,到25岁才真正发育成熟。这就是为什么25岁以后的成年人教育,需要讲很多道理。如果你看12岁以下的孩子,很多时候,这个道理不是那么明白的。所以,越是小的孩子,如果用语言沟通,我们去讲道理,其实效果不好。有的家长会觉得说你小孩子这么点事情有什么好苦的,有什么好生气的,有什么好害怕的,家长用道理否定孩子最本能的情感,孩子的愤怒、情感、悲伤,通通被家长用道理给否定了,甚至会给孩子带来情感上、安全感上的伤害。

二、正确的沟通方式

首先,问问自己,你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关注点在哪里,你的关注点在孩子身上,全副精神看着他感受他,还是自己身上?你在说话的时候,这个说话的出发点是在大脑还是你的心,还是你的肚子,你说话的发源地在哪里?遇到事情的时候,你的语气和音量是否有改变?平时的语气和音量又是什么样子的?你和孩子说话的时候,看着他的眼睛吗?

1、非语言沟通是孩子最重要的沟通模式

那么当孩子还不会语言表达,语言表达还不发展那么好,还不太能听懂道理的时候,家长最强有力的沟通,实际上是非语言沟通。你去观察孩子之间的交流、动物之间的交流,他们没有很多语言的,没有很多人类高级语言,那他们很多时候的沟通,才是身体语言的沟通。这才是孩子的母语。具体非语言沟通是什么呢?比如说,眼神,我们和一个人讲话的时候,有没有看着眼神,语气是怎么样的。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研究,讲到语气,它比较了各个国家妈妈对孩子说的话,如果妈妈对孩子温柔的说:“好,可以可以”,但是如果孩子做了一些很危险的,妈妈对孩子说:“停,不要做不要过去不要碰那个东西!”可是那个时候,那么小的孩子(婴儿),他们听不懂停是什么意思,那妈妈到底说了什么让孩子能听懂呢?就是那个语气,孩子感受到了。因为在各个国家,所有语言里面,孩子发现妈妈允许的时候,都是很温柔的语气,让孩子不要触碰危险东西的时候,都是很强硬语气。所以语气,是孩子非语言之一。你说话的音量,是大还是小,是轻柔还是吼叫,你说话的时候身体的姿势,和孩子相对的位置,你在什么地方,孩子在什么地方,你和孩子之间有没有身体接触,等等,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非语言信号。

2、使用非暴力沟通

孩子:我现在不想睡觉

家长:但是你现在必须睡觉了,已经到了睡觉的时间了。

孩子:可是我还不困啊。

家长:但是如果你现在不睡觉的话,明天早上你会很困的。

孩子:不,我不会的。

家长:是的,你会的,

孩子:不,我不会的。

这样的争辩是不是很熟悉,有没有发生在你的家里。但是这样的争辩令孩子很沮丧,他觉得没人听到他的感受。家长也觉得,孩子没有听到他们想“让孩子在特定的时间上床睡觉”的诉求。没有对彼此需要的了解和尊重,冲突就很有可能会一直持续。

01 建立情感"联结",形成"联结式"陪伴

比起物理上(如距离、时间)的陪伴,大多时候人们更希望有心理上的陪伴,孩子也不例外。情感"联结"就是指父母与孩子之间心理上有联系,即使相隔两地,孩子也能感受父母在陪伴着自己。这样的陪伴是高质量高效的"联结式"陪伴。

"联结式"陪伴是父母们陪伴孩子三种层次中最高层次的陪伴。

第一层次是"假装式陪伴",仅仅是"陪"着孩子。

这样的陪伴在生活中我们很常见,比如孩子想爸爸妈妈带她去公园玩,爸爸妈妈答应了,但是到了公园孩子在一边玩沙子,家长在一边玩手机或者思考事情。这是因为很多父母以为,"我在这里看着你"就等于"我和孩子在一起"。

然而,物理距离并不能代表心理距离。人在心不在,有陪无伴,并没有给孩子带来真正的"妈妈/爸爸和我在一起"的感觉。只陪不伴,父母花了时间,却不走心,这种陪伴只是父母的心理安慰。

第二层次是"负重式陪伴",把陪伴变成了教育专场。

这类父母,付出了时间,也付出了精力,而且他们一般都很有责任心。他们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但往往表面上是陪玩,心里想的却是怎样改变孩子。一边陪孩子玩,一边不停挑剔,纠正孩子的行为。比如我妈妈和妹妹下跳棋,总在说"你应该这样走,要考虑周全"等等之类的话,妹妹听得已经不耐烦了便不再找妈妈下棋。

为什么想改变孩子?因为他们看不见自己孩子的真实存在,只看见头脑中想象出来的"正确"的孩子,还要让孩子朝"他"靠拢。

本来是玩乐的时间,却被条条框框限制,孩子当然不愿意和这样的父母一起玩。这种陪伴,更多是带给孩子压力而不是轻松愉悦。

第三层次就是"联结式陪伴",高效且真正的陪伴。

这样的陪伴时间不一定长、彼此距离不一定近,但是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的陪伴。这是因为这样的陪伴父母是花了心思、全身投入地陪伴孩子,不像前两个层次。这样的父母会和孩子拼乐高,各自创造小天地;这样的父母出差了每天都会和孩子打电话互动玩游戏。

像著名主持人每天都会很忙,但是她会在固定时间把所有事情放下,回到家中和孩子一起拼图、打闹,给他们讲故事,与孩子们一起分享感受,认真听孩子诉说。即使在外出差也常打电话回去和孩子交流心声。

再比如,我们睡前会给孩子讲故事,第一种陪伴就可能是放音频或者简单读下故事,第二种陪伴就是边讲边说大道理,第三种陪伴就是进入到孩子的世界中,听孩子说"我是公主,这些娃娃是我的小矮人,我和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还和孩子说"那我是皇后,爸爸是父皇"的话。

联结式陪伴既是肢体语言上的表达,像给予孩子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拥抱,更是彼此敞露内心的情感流动。

02 用心和情感,做到"联结式"陪伴

英国著名儿童教育家Sally Ward也明确表示,爸妈完全不需要因为工作陪不到孩子而感到不安。唯一要做的是,给予孩子固定时间段的陪伴,如果是高质的,只要一天有30分钟也许就够了。

同样的,想做到"联结式"陪伴,其实也很简单,只需要用心和情感,就可以有多种陪伴孩子的方法。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三个指标参考:

参与度的重心偏向。

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必须热心参与,但主角一定是孩子,这样能避免进入上面说到的假装式的陪伴和负重式陪伴。

既然孩子是主角,父母也应该放下手机和工作找出一个固定时间,认真陪伴孩子,热心、积极主动陪伴孩子,不要以方便自己为主。如果有着急的事就把事情处理好再陪伴孩子,一心二用的陪伴孩子能感觉地到,不旦不能高兴反而感到失落。

不只是晚上的时间,早上起来的时间也是可以陪伴孩子。仅仅是一顿早餐,也可以和孩子聊聊一个有趣的话题,或者最近的感受。又或者在早上的半个小时内,陪孩子读书、听音乐等等。如果有条件的话,父母们可以缩减通勤时间,或者由一方带着孩子到一方上班地方吃个午饭、一起逛逛书店和超市。

既然孩子是主角,那么就以孩子为主导,父母不要太紧张孩子这一点玩耍或者聊天的时间,相信孩子能在陪伴中有所成长。所以孩子玩的时候不用太过注意引导,因为太过用力引导就会变成控制孩子,这样的陪伴就好像枷锁一样捆绑孩子令孩子窒息。

比如面对孩子的想法,不评价对错,而是客观说出自己的想法;面对孩子的游戏,以孩子的角度看待并投入,少些大道理和说教等等,有意识简单引导下就可以了,这个引导以"善良"和"正义"为主,或者对孩子可能出格的行为先约法三章,温和地与他设定界限:不伤害他人和玩具。

像一位母亲陪四岁孩子玩过家家游戏的时候,每次孩子沉浸在他的搭建的城堡里的时候,他的妈妈让他给自己分配个角色任务,然后叫妈妈这个角色去做什么事,有时候为了更加地贴近人物角色的需要,妈妈还会和孩子去做些服装需要的道具,像里面给小娃娃穿的衣服他们就用孩子穿过的旧衣服去改造缝制,真是别出心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73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