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阅读英文原著

谈谈阅读英文原著,第1张

目的不同,方法自然不同。想要阅读英文原著的各位,也是抱着不同的目的来的。先谈谈为什么阅读原著吧。

我不是抱着为了学习英语的目的来读原著的,如果只是为了提高英语水平,有更为有效的手段。单项听说读写训练,去参加托福考试以及相关培训,甚至于看美剧练口语(那种一集看50遍以上的方法等我是没有尝试过)等等都比读原著来得快。关于学好英语可以看这里: 每天坚持英语学习为什么还是学不好? (这篇文章选自知乎回答,其中的建议我比较认同。快速积累词汇对于阅读原著还是很有帮助的,如果你不想每读一段就要查个字典的话。)

我读原著,一方面出于保持英语水平的目的,另一方面就是纯粹的文学爱好。我真的很喜欢体验原汁原味的文字。

节选自简奥斯汀的小说 Persuasion(《劝导》,有**版本),这样的文字这样的情感太美腻。

下面是我在微信公众账号“英语报道”中分享的The Sun Also Rises节选段落的引言,全文见 如果你喜爱英语阅读却不知道读什么,就来这里看看吧 。

原著小说的魅力,不读原著,是无法领悟的。就像中学时代我读《老人与海》,翻译成中文平淡无奇。不少垮掉的一代的小说翻译之后,读着无聊乏味。我读过《麦田守望者》,看到结局很感动,小说的意境也能体会大概。但是小说的语言就不敢恭维了。大学时在图书馆翻阅《了不起的盖茨比》,坚持看了十几页还是放弃了。

后来自己尝试着找英文原著读,特别是在读过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什么》。村上提到,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是他最崇拜的小说家,《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堪称完美的小说。我找到 The Great Gatsby, 瞬间就被英文的优美征服。不通过体味一部作品的语言,就无法体会到作者的风格、才智,作品的灵魂。

海明威是以语言的简练而闻名。他的小说,没有长篇短篇的划分,只是把自己要讲的话讲完。读他的书,只觉得就应该这么长。

另外,我自己也在一直探索英语阅读。不止是英文原著,也在寻找一些优秀的英文媒体报道来读。通过微信公众号“英语报道”分享给大家。

读原著对于英语水平的提升微乎其微吧,也难以衡量。因为本身这件事情的因果就是反过来的。是因为英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去阅读自己之前无法读懂的书,开阔视野也好,享受文字的快感也好,都是为了不浪费十几年苦学的英语。

在读书的时候,也碰到过“长难句”。节选自简奥斯汀的小说《理智与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

因为作者写书的年代为19世纪初,所以语言有点绕。简奥斯汀很喜欢使用多重否定句,绕着绕着就不知所云了。在一位英语专业雅思8分的朋友的帮助下,才能够理解此句。“当坦诚并不可耻的时候,任何隐瞒都被玛丽安憎恶。” where no real disgrace could attend unreserve 是修饰 concealment 的定语从句,意为在。。。情况下的concealment。

所以,有时候阅读原著还是可以提升英语的。就看你有没有去关注表达,探究文字背后的寓意。

这段文字是Scott Fitzgerald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的选段,这段文字不了解当时写作的背景是无法理解的。“gesture” 和 “emotion”具体是指什么?答案参考这里: But the rest offended her-- and inarguably, because it wasn't a gesture but an emotion

读什么。经验不多,先谈谈我读过的书:

我很早就开始计划读英文原版小说,拖了至少有两年,才真正的有所进展。再次说明了There's nothing you can't do if you put your mind into it (引自**Love, Rosie)。第一本读完的小说是毛姆的《面纱》,The Painted Veil,读过之后写了长长的影评。有兴趣可以来看看 Review of The Painted Veil 。毛姆的小说The Painted Veil比较好懂,阅读过程中没有太大的障碍。因为看过**的缘故,对于剧情很熟悉,也有助于阅读原著。

之后读完了两年前就搁浅的小说The Devil Wears Prada, 就书来说,反而没有**精彩节奏紧凑,就是通俗小说。读过之后又找了类似的小说《一个购物狂的自白》来读,Confessions of a shopaholic,读完又去看**了。

海明威的The Sun Also Rises 是海明威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语言的运用真的很有海明威硬朗简洁的风格,同时有散文诗的流畅。绝对值得一读。不过海明威的作品读起来还是比较有难度。

简奥斯汀的小说是有难度的,但是读她的小说都是因为深爱BBC改编剧。《傲慢与偏见》凯拉奈特莉版本看过三遍,《爱玛》2009 BBC版看了四五遍,《劝导》也是早年看过的一部影片,印象极为深刻。《理智与情感》2008版,《曼斯菲尔德庄园》1999版。一开始很喜欢《傲慢与偏见》,并读过中译本的小说。后来读原著,最喜欢的简奥斯汀作品是Emma《爱玛》和 Persuasion 《劝导》。Emma的故事风格完全不同于她其他的作品,《傲慢与偏见》和《理智与情感》沿用了类似的故事线。Emma 语言的运用最成熟老道,诙谐幽默。Persuasion也算是非常特别的一部作品,不像大部分小说的女主,有钱嫁了个好人家。个人喜欢Sense and Sensibility 多于 Pride and Prejudice。

Eat, Pray, Love 《美食祈祷爱》也是看过**之后才读的,书比**好太多了。推荐!

过了这么多年,终于读完了The Great Gatsby。心心念念已久的Gatsby,也终于坚持在读完书后去看了小李拍的**。作者菲茨杰拉德,被誉为美国“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的代表作家,也是“爵士乐时代”(Jazz Age)的桂冠诗人,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被誉为当代最出色的美国小说之一(同时也是村上春树最为喜爱的小说)。

《了不起的盖茨比》写的根本就不是一个小资爱情故事,以至于故事本身毫无吸引力,这也就是为什么读中译本会觉得无聊。书的精彩之处全在于语言。菲茨杰拉德的简洁、精辟以及概括浓缩能力远远超过了海明威。曾经幼稚的我读过 The Sun Also Rises 以为领略了海明威式的不多一句废话,然而 Gatsby 才是无比的浓缩的精华啊!全书仅仅 53万个单词!

The Great Gatsby 评论戳这里: So We Beat On 领略下作者的语言。下面是全书著名的也是我反复读来读去也不怎么明白的开篇:

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坚持”“怎么读”以及“阅读方法”。那先来谈谈坚持吧。

和坚持跑步坚持健身以及坚持任何一件事情一样,坚持读原著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只要你觉得这件事情对你很重要,那就可以坚持下来。当然我有很多半途而废的书没有读完,有很多做了一半的事情没有坚持完但这并不妨碍我坚持去读书,因为我真的很喜欢。2年的时间也不短,17本书不算多,可能不少人会嗤之以鼻。一般来说小说要读1个多月,每天1-2小时,还会有间断的时候。例外的是 Divergent三部曲,平均3天读完一本书。畅销小说难度比较低,而且就是page turner, 那几天每天时时刻刻有空就读,也是入了迷了。但是要知道我读中文畅销书、成功学(类似《参与感》《周鸿祎自述》)的速度是2天一本,这很容易做到。一年读个四五十本,根本不算什么。所以不能拿别人一年读几十本书来要求自己读书。

我不想谈太多的方法论,很多微信大号教你去坚持2周读一本书、坚持健身、坚持干嘛干嘛,望月,warfalcon,改变自己等等。关于坚持我没有更好的方法,但读了那么多方法不去实施的你仍然在原地踏步。我的方法就是首先,一开始选书一定要选自己非常喜爱的作品。类似Harry Potter迷从读JK罗琳的原著开始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只有有兴趣,才能从读原著中获得乐趣,从有可能读完。其次,就是坚持每晚都抽出睡前一小时读吧,如果能在工作中午休息之时坚持读,尽量在1-2周,最久也不要拖着过了一个月,就能坚持读完。个人经验,读完The Painted Veil大约花了一周,每晚读2-3小时,有时候会抽出一个下午大段的时间来加快进度。读完The Devil Wears Prada前后拖了超过两年,但最后一口气读完花了三周左右吧。海明威的The Sun Also Rises花了一个月,不是每天都读,但有空的晚上就会抽一到两个小时来读。周末也会抽出一个下午来读书。然后,不要逼得太紧。读不完的时候,就不读了呗。随意一点,等有兴致读的时候继续。读的兴起,一口气读完也不是不可能。关于每天坚持读1-2小时,我也不是经常可以做到。我能做到的是,想读书的时候,把一本书读完。总之,只有自己从读书中感到快乐,才可以持久。

坚持的方式有多种多样。为了保持一定的阅读量,我自己开了个微信公众号“英语报道”,至今一年半了,仍然在运营。虽然发文的频次降低,但是还活着。初衷不为别的,只为了约束自己,每周去读点文章。Alice in Wonderland就是在微信公众号发布连载小说时读完的。我还参加了英语读书会,Marva Collins' Way (一部关于美国黑人小学女教师的教育理念,本书是她的自传和教学方法,对于学习英语有不少启发) 就是在读书会期间完成的。每周一次,大约四周读完。有好几本书是在iBook上读完的。用安卓手机时,也用过Kindle APP,但是不喜欢也没坚持下去。iBook的体验还是很好的,Divergent三部曲之所以能短短三天内读完,也是因为手机随身携带,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啊我没有Kindle)。

读书的时候,一定会碰到不认识的单词。这道坎儿难倒了数不清的爱好者。很悲伤,没有很好的办法。背单词是一个办法,因为你词汇量太低说啥都没用,更别提领会语言的美了!这不扯淡么!或者是找自己能读懂的简单的文学作品来读,简单不代表没有文学价值,Alice in Wonderland足够简单了,四级词汇量多年没学习已经忘得差不多的也是可以读懂的。大部分的畅销小说很简单,Divergent三部曲就可以,Hunger Games没读过书不知道,应该也不难吧。找一些有**改编版的书也会帮助你更好的理解原著。

词汇量1万多的,读原著还是不可避免的碰到生词。我的建议是,一页不要查太多的单词,这样会影响阅读速度。第一次遇到的生词不要管,不妨碍理解就可以。后来碰到多次的,可以查下记住。

有些书,一直在读,一直没有读完看来有些书命中注定就是不能读完呀! 这事情也再正常不过,拿一位作家的文章来安慰下自己“ Why You Never Truly Finish a Book ”, 虽然境界不同,讲的也不是同一件事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理智与情感》读书心得领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理智与情感》读书心得领悟1

 这本书是简·奥斯丁的。我非常喜欢她的另一本书《傲慢与偏见》。我觉得她的书的情节跌宕起伏,让我似乎读了一点就再也放不下了。一看到她的这本《理智与情感》就不放下了正在读的《包法利夫人》。还好,我的选择是对的!这本《理智与情感》似乎带给我太多的意外了。我从没想过,小说的剧情还可以是样子的。当然,我更喜欢作者本人。知道吗?从这本书里我所感悟到,或是学到的格言:世界凭理智来领会是个喜剧,凭感情来领会是个悲剧吗?

 这本书讲述的是理智的姐姐和感性的妹妹。妹妹在爱情上受到了无限量打击,随后,终于明白了,理智是要的。最后,都找到了爱,所爱的人。过上了美满的生活。与许多当时英国的小说不同,都在用悲惨的结局去抨击当时社会的险恶的时候,简·奥斯丁去却塑造了圆满而让人向往的结局。当然,就这,在看完人的小说的时候,你会觉得,当时社会的肮脏与腐朽,甚至,你会怀疑,世界上真的有最圣洁无私的爱情的。可是,当你看完简·奥斯丁的作品之后,你的那种消极心态,就会被作者的魔法赶跑了。

 我相信,作者同一样。不愿去承认,也不愿用黑色幽默去讽刺爱情。她试着用良知和美好的结局来唤醒人们的渴望,来教导,要善良。要相信,爱情真的。

《理智与情感》读书心得领悟2

 《理智与情感》这本书是英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简奥斯丁的成名作之一,也是她的处女作。

 《理智与情感》围绕两位女主人曲折的感情经历展开描写,以及她们复杂的婚事风波为主线,突出了“理智”与“情感”的幽默对比。姐姐埃莉诺善于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妹妹玛丽安的感情却毫无节制,因此面对爱情时,她们作出了不同的反映——奥斯丁以其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展现了英国乡绅的日常生活和英国乡村的田园风光。品读她的作品,会使人有一种在放松状态下的闲适,恬静的感觉。对于我来说,这实在是很难得的。因为种种因素,我很少能够将外国长篇小说一气呵成的读下去,但是这一部作品却办到了,我实在很感谢作者及她的不朽着作,让我受到了熏陶,陶冶了情操,提升了欣赏水准——因为对这部小说的特殊感情,我特意查找了它的相关信息。《理智与情感》这部小说曾被改编成**并且是由华人导演李安执导的第一部英语影片。该片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荣获了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柏林**节金熊奖,金球奖最佳影片,最佳编剧等多个奖项。

 这部小说不只是我们休闲时消遣的上选,而且能够给予我们在“理智”与“情感”两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上找到平衡点的启发。

《理智与情感》读书心得领悟3

 你读过《傲慢与偏见》一书吗?你知道它的作者简。奥斯丁吗?若是,也许你也会知道她的另一部著作《理智与情感》。简。奥斯丁的确是一位十分优秀的女作家,其在文学领域的不朽程度甚至可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而且,她是一位主要以爱情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家,她并没有写关于她那个时代的大事件,只以描写普通人的生活而名声显赫,我认为,她为很多人树立了榜样,她是值得人学习的!

 《理智与情感》写了一个强烈震撼的爱情故事(其实,该书有三段动人的爱情故事)。它以惊异的曲折情节,幽默的笑话,令人屏息以待的精彩结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理智与情感》原名为《埃莉诺和玛丽安》,由此名也许我们联想出这部书的大概内容(当然,我是有这种感觉的)。

 刚开始时,我总觉得这故事的情节很恶俗,简直是八点档狗血偶像剧的翻版:正义女主角,反派男配角,“悲惨灰姑娘”VS“富家贵公子”,贵公子对灰姑娘一见钟情,以及,等等。但读完这部书我相信没有任何人会再这样想。因为每个名副其实的文学家都有运用文字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更何况英国的伟大作家司各特也曾说:“要我象这位**一样以细致的笔触,把这些平平凡凡的事情和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我实在办不到。”简。奥斯丁充分利用了这种才能,写了这一让我们感动的故事。

 简。奥斯丁是矛盾的。在我看来她属于现实主义作家,毕竟她的创作开启了19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小说高潮;但她的作品同样带着浪漫的气息,《理智与情感》一书中的女主角埃莉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然我不是说埃莉诺是一个浪漫主义者,而是她就是“完美的维娜斯”(当然,这也是我个人的看法)。埃莉诺是作者的“宠儿”,她雍容大度,温柔娴静,处事沉着——简直是男性梦寐以求的'伴侣;因此,我也认为作者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位女权主义倡导者。

 世界上最公平的就是时间。简。奥斯丁在文学上也相当于“和氏壁”,这位能使我们看一书而知全时期。全社会某一阶层之貌的伟大女作家已经在文学上放射只属于她的灿烂光芒。

《理智与情感》读书心得领悟4

 记得第一次看《理智与情感》的时候,大概还是初中,好喜欢那个活泼泼的妹妹,或许是那时候的凯特渗透了一股子古典纯真的美丽,实在是太过动人。很清晰地记得,玛丽安说,我读的书越多,越不可能遇到真正的感情。然后就想起布兰登上校跟着歌声走进来,看到钢琴前的玛丽安,阳光撒在脸上,光晕一地,那真是如画一般,入情入景。

 所以那个时候选择了朝气的玛丽安去喜欢。仿佛你低眉就有人猜想你是浅笑或是低泣,仿佛你欢笑就能给整个屋子带来阳光,仿佛你端坐在那里任旋律从指尖汩汩流出而所有人都安静地淌在你的音符里沉醉,仿佛你能够想笑就笑想哭就哭不必因为任何外界而磨灭自我的棱角,仿佛因了青春有了朝气洋溢了才华飞扬了俏皮就能够任性地让全世界都能够绕着你转。

 然而那个玛丽安只在不懂事的年纪里焕发着她的光芒。所以时隔多年,看到BBC重新翻拍的三集版《理智与情感》时,我分明地将更多的喜爱给了玛丽安的姐姐,那个以往在我的世界里沉默着的埃莉诺。没有那样环绕的光芒,没有那么俊俏的脸庞,只是安静地为你分忧,然后忍着自我的悲伤,依然撑起你的期望。

 同样的出身背景、成长经历,然而她们于我就像是成长的两个阶段,尽管她们的差异其实只是静态的性格问题。埃莉诺那样的人在一个人的初期应当很少见吧,隐忍而克制,善解人意。更多的我们都只是玛丽安。我原先以为最光鲜完美不可企及的事物其实只是我们生命某个阶段的常态,而终将被扼杀。那个单纯到任性的玛丽安最终还是心甘情愿地安静在她以往不屑一顾的人身边。而我不再迷恋自我为她披上的光晕,理智大于情感,成长真的是一种妥协。而这种妥协,我却不想否定,就如这篇博文并不是为了纪念每个人都以往是的玛丽安。我不再那样依恋张狂的任性。

 最近只是途经别人的故事,打破以往引为宿命的大概不只是冲动。宿命都没有了,无处安身,那不是最好的避难所么?突如其来的截然而止让人并不好受。在我这样罗嗦完了理智与情感的PK之后,我还是笑自我,或许我才是最幼稚的那一个。

《理智与情感》读书心得领悟5

 《理智与情感》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处女作。埃莉诺和玛丽安两姐妹生在一个体面的英国乡绅家庭,姐姐善于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妹妹却往往情感毫无节制,因此在恋爱中碰到挫折时,她们作出了不同的反映……情节围绕着两位女主人公的择偶活动展开,揭露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社会,以婚配作为女子寻求经济保障、提高经济地位的一种风俗,重门第而不顾儿女感情和做人权利的丑陋时尚。如同书名展现的那样,整个故事集中表现了“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冲突。本书和作者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堪称姐妹篇,同样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对白叙述没有富裕嫁妆的少女恋爱结婚的故事。

 《理智与情感》无时不散放着理性的光芒,并以书中主人公卓越的理智的头脑和其机敏与智慧,当然了,还少不了她心中炽热的感情,来表现保持自我的完整与满足社会的要求这一中心思想。《理智与情感》是一部寓于情趣与幽默的作品。它以两姐妹曲折复杂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表达出了理智与情感的关系,以及很多情况下,理智应更胜于情感的主张。在简。奥斯汀的时代,对情感的赞美是当时文学的主流内容,许多人都认为有无法克制的强烈情感才是优秀人物的表现,而无论这种感情是否会给其自身或其家人带来痛苦。如果想要克制或隐藏,那便是错误。而简则通过两姐妹的故事对这种观点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从书中可看出,她认为诚挚热烈的感情固然重要与可贵,但仍需理智去控制与调节,毕竟情感是感性的,任其随意发展可能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痛苦,不论对自己还是家人都会有伤害。只有同时具备理性的头脑和思维,才能避免或把这种伤害降为最低,这无疑对大家都是有好处的。《理智与情感》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各有各独特的个性,然而就读者接触最多和作者想要着重表现的,那就要数达什伍德家的两姐妹了。

 埃丽诺,达什伍德家的大女儿,一个感情丰富而又富于理智的姑娘。从故事一开始就显示出了她比她的母亲和妹妹更加有头脑与理智。埃丽诺办事缜密,考虑周全,谈吐智慧。不论是对他所爱慕的爱德华还是厌恶的露西,在众人面前,她都能以礼相待。而且,不论是埃丽诺好奇,喜爱或是厌恶的话题,大家共同讨论时,她总能保持一定的冷静与思考的头脑,既不显示出异常的过分的关注,也不让大家感到自己是个扫兴的角色。任何事,埃丽诺总是拿捏得那么有分寸,那么合适。此外,埃丽诺还是个善良的姑娘,善于从他人身上发现优点,善于替他人着想。对于詹宁斯太太,虽然她的行为充分说明了她缺乏大脑,但埃丽诺却总在自己的朋友与妹妹面前谈起她的热心,慷慨与正义。并且为了詹宁斯太太在伦敦自己家中的时光能舒适的度过,而不受玛丽安的嘲讽与冷漠,也为了玛丽安不做出过火的事儿而使自身受到伤害,即使自己并不心甘情愿,还是同意接受邀请,陪妹妹一道前往。以上的一切都显示了埃丽诺理智的头脑,但并非说明她是一个缺乏感性的人。相反,埃丽诺同她妹妹一样,拥有一颗富于情感的心,只不过她更善于控制这种情感。她对爱德华的倾心,无论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情况都从未改变过。她没有因爱德华的不善言谈,行为呆板忧郁以及众人对他的指责而遗弃他,她看中他的正直,诚实,稳重,宽容的人品,为他在家中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而表示不平,为他不幸的第一次订婚表示同情。并且无时无刻不在为爱德华着想,为能使他的境况有所好转而努力。甚至在听说了爱德华早已订婚的消息后,埃丽诺依然钟情于他。得知这消息后即使她极力掩饰,还是不难看出这个消息对她的巨大打击。可见,她对爱德华的感情是强烈的,忠实的,实际的以及是一成不变的。这证明了埃丽诺不仅理智,同样有颗富于情感的心。并有一个清晰而理智的头脑来时刻提醒她去制约一些无谓的感情冲动。理智,善良,机智是她特有的魅力。

 同理智思维发达的埃丽诺相比,她的妹妹玛丽安则要显得感性许多。拿中国名著《红楼梦》中的两个女主角与之相比,若把埃丽诺比作八面玲珑的薛宝钗,那么玛丽安当之无愧的要数林黛玉型了。聪明伶俐,却又过于多情善感。看到秋日的落叶与萧瑟,玛丽安会觉得有种悲伤萦绕心头,正如当初葬花的黛玉一般。玛丽安对待爱情总抱着富有浪漫色彩的幻想,总想嫁个“人品出众,风度迷人”的如意郎君,对待感情总追求来的轰轰烈烈,浪漫传奇。对感情的表露也是十分的直白明显,以致于多次被詹宁斯太太拿来取笑。与埃莉诺不同,玛丽安在社交上同她的感情观十分相似,对待自己喜欢的人热情十分,关怀备至,对待不喜欢的连最起码的以礼相待也难以做到,总是冷潮加热讽,给予一副冷漠的面孔。这种情感或许是当时那个时代最推崇的情感观,但简借助玛丽安充分说明了这种情感观的不妥。玛丽安最后被威洛比抛弃,在他们所引以自豪的情感观的支配下限入痛苦的深渊,无法自拔,差一点丢掉性命,也给朋友和家人带来了不可摆脱的痛苦。这就是过于感性的弊端。但抛开玛丽安“感情有余,理智不足”的缺点,她也是个十分优秀的姑娘。玛丽安聪明机智,有正义感,对于自私狡诈的势力之徒的攻击,总是立即给与不客气的还击。她酷爱读书,头脑充实有思想,不同于缺乏常识的平凡之辈。玛丽安十分爱自己的妈妈和姐妹,无论是感性过头的她,还是后来受到教训,最终变得理智的她,都不愿让自己的朋友,尤其是亲人因为她而感到痛苦和不安。并且,在变得理智后,尽力去弥补自己因过于感性而带来的损伤。像故事里说的“一但玛丽安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他会用一切行动来弥补自己的过错。”他的确是个好姑娘,不是吗?

 说完了故事中的两位女主人公,再来谈一位同样生着俏丽面容,拥有理智头脑的姑娘把,她就是露西。斯蒂尔,詹宁斯太太的亲戚,爱德华的第一个订婚对象。这位**既不同于玛丽安,有丰富的情感,也不同于埃莉诺,有理智善良的心。她在感情上可谓是一贫如洗,“理智”上也只能仅仅被称作富有。她是个冷漠自私的人。行事上机关算尽,貌似很有理智,很有情感,实际上满脑子歪门邪道,虚情假意。她财产不多,为了生活的富裕,先与爱德华订婚,当爱德华因为她被剥夺了财产继承权之后,又将其抛弃,转而嫁给爱德华的弟弟。在这同时,还总是对埃丽诺进行恶意中伤,以满足自己的妒忌心理,表面上还装得无比可怜无辜。好在埃丽诺每次都能给予不卑不亢的还击,让露西无法得逞,看时真是大快人心。露西善于拍马奉承,为此赢得了许多人的欢心,被视为掌上明珠。但要问她究竟喜欢谁,爱慕谁,我想出了金钱也别无他人了。

 玛丽安是理智不足而感情有余;约翰。达什伍德夫妇是理智有余而感情不足;而威洛比是感情上十分虚伪,表面上似乎很有情感,实际上却冷漠无情,自私透顶。简。奥斯汀在故事里对珍重感情的人物加以赞扬,尽管对哪些人在理智上的欠缺也不时加以讽刺;然而对缺少感情仅有理智或是在感情上虚伪的人,却表现出极度鄙视的态度。简。奥斯汀最赞赏的是埃莉诺,因为她即重感情又有理智。这里也阐述了简。奥斯汀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即不能没有感情,也不能过于理智。故事的女主角均追求与男士思想感情的平等交流与沟通,要求社会地位上的平等权利,坚持选择伴侣的自由。这在当时的英国,应该是一种叛逆的行为。

 通过这三个人,想必作者已经把自己的观点表达的很清楚了。人要有丰富的情感,但不能感情用事。必要的时候应受到理智的制约。简认为谨慎行事和内心冲动应保持平衡。她对金钱可以买到高雅生活的观点表示尊重,但对简来说更重要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这部作品是围绕着理智与情感而展开的,实际上也是为绕着保持自我的完整与满足社会的要求这一主题而延伸的,重在说明人固然是一个情感个体,但也需要融入社会。做一个具体的社会人,既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与个性,又有必要的理智加以制约,使其能与社会融洽,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理智与情感好比一把双刃剑,坚持理智,可能会伤了情感,照顾情感,可能又失去理智。能很理智地处理情感,能在情感的一定范围内保持理智,当然最好,这是运用这把双刃剑的最好方式。但是,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面临着取舍时,你是理智多于情感呢?还是情感多于理智?或是像威洛比先生哪样,表面上很有情感内心却很自私自利。所以,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驾御自己的理智与情感,而不是被它所奴役。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62gj5EBi1koW4aWSdFyu1w

提取码:xzvr

《理智与情感》虽是简·奥斯汀的第一部小说,但写作技巧已经相当熟练。故事中的每一个情节,经作者的巧妙构思,表面的因果关系与隐藏在幕后的本质缘故均自然合理。女主人公根据表面现象产生合情合理的推测和判断,细心的读者虽然不时产生种种疑惑,但思绪会自然而然随着好的观察而发展,等着最后结果出现时,与表面现象截然不同,造成了出乎意料的喜剧效果。如果反过来重读一遍,会发现导致必然结果的因素早见于字里行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855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