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陈风·月出译文 | 注释 | 赏析

诗经·陈风·月出译文 | 注释 | 赏析,第1张

诗经·陈风·月出 [先秦] 佚名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月亮,民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月亮出来多明亮,美人仪容真漂亮。身姿窈窕步轻盈,让我思念心烦忧。月亮出来多洁白,美人仪容真姣好。身姿窈窕步舒缓,让我思念心忧愁。月亮出来光普照,美人仪容真美好。身姿窈窕步优美,让我思念心烦躁。

注释 皎:毛传:“皎,月光也。”谓月光洁白明亮。佼(jiǎo):同“姣”,美好。“佼人”即美人。僚:同“嫽”,娇美。舒:舒徐,舒缓,指从容娴雅。窈纠:形容女子行走时体态的曲线美。劳心:忧心。悄:忧愁状。懰(liǔ):音柳,妩媚。《埤苍》作“嬼”,妖冶。慅(cǎo):忧愁,心神不安。燎:明也。一说姣美。夭绍:形容女子风姿绰绝。汉赋里往往写作“要绍”,曲貌。

鉴赏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为先秦时代陈地汉族民歌。是一首歌月怀人的诗。这诗描写一个月光下的美丽女子。每章第一句以月起兴,第二句写她的容色之美,第三句写行动姿态之美,末句写诗人自己因爱慕彼人而慅然心动,不能自宁的感觉。《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月出皎兮”,天上一轮圆月洒着皎洁的银辉,这夜色显得格外的美丽。这是写景,也是写情。这句交待了诗人活动的背景是在一个月光明丽的夜晚,这本身就富有很大的魅力和诱惑力,容易使人对景生情,发出许多美好的联想。同时,结合下句,这句又有着比兴的作用,以月光的美来比喻所爱人的美,是很恰贴的。

《前赤壁赋》

苏轼写道:“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属”,嘱,向客人敬酒。“明月之诗”,出自《诗经·月出》这几句说,苏子一边举起酒杯,向客人劝酒,一边吟诵着《诗经·陈风·月出》诗篇。注意,这是两个意义重复的对偶句,是辞赋铺陈的一种表达方式。“明月之诗”就是“窈窕之章”,说的是一个意思。这个意思是指《月出》,有三章,第一章大意是:月亮出来亮晶晶啊,照得美人多么俊,安闲的步儿,苗条的影啊,我的心儿不安宁啊!其中第三句用了“苗条”一词,与“窈窕”音相近,意思相同,所以用“窈窕文章”来代称《月出》一诗。

不知道楼主看到的是不是这首:

灯影桨声里,天犹寒,水犹寒。

梦中丝竹轻唱,楼外楼,山外山,

楼山之外人未还。人未还,雁字回首,早过忘川。

抚琴之人泪满衫,扬花萧萧落满肩。

落满肩,笛声寒,窗影残,烟波桨声里,何处是江南。

我也不敢断言这是否为苏轼所作。

楼主可以借鉴这贴:http://tiebabaiducom/fkz=505836174

赏析

《月出》这是一首描写月下怀念情人的叙事诗。属于“诗经、风、陈风”的第八篇。全诗共三章,构成三幅月下怀念情人的连环画面。

请看第一幅月下怀念情人的画面:“月出皎兮,佼人(1)僚(2)兮。舒(3)窈纠(4)兮,劳心悄(5)兮。”月亮出来亮闪闪,美人楚楚动心弦。体态轻盈舒缓步,美人惹愁情难断。

请看第二幅月下怀念情人的画面:“月出皓兮,佼人懰(6)兮。舒懮受(7)兮,劳心慅(8)兮。”月亮出来亮九州,美人漂亮又温柔。身体苗条脚步缓,美人惹愁神魂丢。

请看第三幅月下怀念情人的画面:“月出照兮,佼人燎(9)兮。舒夭绍(10)兮,劳心惨(11)兮。”月亮出来照满天,美人靓丽夺人眼。缓步轻盈神魂动,美人惹愁心意乱。

注释:(1)佼人jiaoren:佼,通“姣”,美好,佼人,美人。(2)僚liao:美好。(3)舒:舒缓,脚步舒缓。(4)窈纠yaojiu:体态轻盈脚步舒缓貌。(5)悄qiao:忧愁貌。(6)懰liu:美好貌。(7)懮受youshou:体态轻盈。(8)慅cao:忧愁。(9)燎:光彩照人。(10)夭绍yaoshao:同“窈纠”,脚步轻盈舒缓貌。(11)惨:忧愁,凄惨。

《月出》这是一首月下怀念情人的叙事诗。在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到一幅明月高照,夜深人静的夜景。在这幅夜景里,你可看到那位美人窈窕的身材,舒缓的脚步,夺人神魂的轻盈姿态。像这样貌如天仙的美人,怎能不惹你“情难断”、“神魂丢”、“心意乱”呢?也许你坐立不安,也许你神魂颠倒,也许你饭不想吃,夜不能眠,这就是爱情的魅力。在这首诗里描写的淋漓尽致,值得读一读,给你一份美的享受!

2013年5月14日

“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

相思之所谓者,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吾尝闻弦歌,弦止而余音在耳;今读《蒹葭》,文止而余情不散。

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根者,情也。相思莫不如是。露之为物,瞬息消亡。佛法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情之为物,虚幻而未形。庄子曰:乐出虚,蒸成菌。一理也。霜者,露所凝也。土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求佳人而不可得,于是相思益甚,其情益坚。故曰“未晞”,“未已”。虽不可得而情不散,故终受其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此相思之最苦者也!

情所系着,所谓伊人。然在水一方,终不知其所在。贾长江有诗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夫悦之必求之,故虽不知其所踪,亦涉水而从之。曰“溯洄”,曰“溯游”,上下而求索也。且道路险阻弯曲,言求索之艰辛,真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然终于“两处茫茫皆不见”,所追逐者,不过幻影云雾,水月镜花,终不可得。

相思益至,如影在前,伸手触之,却遥不可及。“宛在水中央”一句,竟如断弦之音,铿锵而悠长。痴人耶?梦境耶?每读到此,不由喜《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是255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今人苏东天在《诗经》辨义冲阐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脐’、‘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低’。‘水中让”,意思是治国有希望。”二是“招贤”说。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或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三是“爱情”说。今人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文等均持“恋歌”说。如自恢文说:“这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木可即,诗人陷入烦恼。说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隐喻。”

由于此诗之本事无从查实,诗中的“伊人”所指亦难征信,故而以上三说均难以最终定论。在这里,我们姑且先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

《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此诗三章重叠,各章均可划分为四个层次:

首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秋水森森,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三、四句展示诗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在水一方”是隔绝不通,意味着追求艰难,造成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抒情主人公虽望穿秋水、执著追求,但“伊人’嘟飘渺阻隔。可望难即,故而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绪和空虚怅惆的情致。

以下四句是并列的两个层次,分别是对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境界的两种不同情景的描述。“溯洞从之,道阻且长”,这是述写逆流追寻时的困境:艰难险阻无穷,征途漫漫无尽,示意终不可达也。“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描画顺流追寻时的幻象:行程处处顺畅,伊人时时宛在,然而终不可近也。既逆流,又顺流,百般追寻,执著之意可见;不是困境难达,就是幻象难近,终归不得,怅恫之情愈深。至此,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得到了具体而充分的展现。

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末烯”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泪”,再到“在水之浚”,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抵”,再到“宛在水中址”,这是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飘渺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济”,再到‘值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情主人公坚执不已的精神。重章叠句,层层推进,这是《诗经》冲的民歌常用的表现方法。

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好诗都能创造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由此看来,我们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这里的“伊人”,可以是贤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这里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堑,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天地。如此说来,古人把蒹葭解为劝人遵循周礼、招贤、怀人,今人把它视作爱情诗,乃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上古之人的水神祭祖仪式,恐怕都有一定道理,似不宜固执其一而否决其他,因为它们都包蕴在“在水一方”的象征意义之中。

自然,当我们处在与“在水一方”类似的境遇时,应当欣赏的是它的锐意追求,而不是它的悲观失望。

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早晨的薄雾笼罩着一切,晶莹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而行。诗中水的意象正代表了女性,体现出女性的美,而薄薄的雾就像是少女蒙上的纱。她一会出现在水边,一会又出现在水之洲。寻找不到,急切而又无奈的心情正如蚂蚁爬一般痒,又如刀绞一般痛。就象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感”,这种美感因距离变的朦胧,模糊,不清晰。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发显得难以捉摸,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诗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引出正文。它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蒹葭》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的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交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的一个扑朔迷、情景交融的意境,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体现。总之,《蒹葭》诗的丰富美感,不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创作的角度,颇值得我们重视和予以认真的探讨。

《蒹葭》是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它的主要特点,集中体现在事实虚化、意象空灵、整体象征这紧密相关的三个方面。

一、事实的虚化

一般说来,抒情诗的创作是导发于对具体事物的感触,因而在它的意境中,总可看到一些实实在在的人事场景。然而(蒙蒙)的作者却似乎故意把其中应有的主要人物事件都虚化了。追寻者是 什么人?他为什么而追寻?我们不知道;被追寻的“伊人”是什么 身份?为什么他那么难以得到?我们也不知道;以至于连他们是 男是女也无从确认。特别是“伊人”,音容体貌均无,一会儿在河的上游,一会儿在河的下游,一忽儿在水中央,一忽儿在水边草地,飘忽不定,来去渺茫,简直令人怀疑他是否真有实体存在。无疑,由于追寻者、特别是被追寻者的虚化,使整个追寻人物、追寻事件、追寻内容都变得虚幻愿陇起来;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事实的虚化、膜犹,诗的意境才显得那么空灵而富有象征意味。

二、意象的空灵

实际上,诗中所描述的景象,并非目之所存的现实人事,而是一种心家。这种心象,也不是对曾经阅历过的某件真事的回忆,而是由许多类似事件、类似感受所综合、凝聚、虚化成的一种典型化的心理情境。这种心理情境的最大特点,是不粘不滞、空灵多蕴。“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就是这种空灵的心理情境的艺术显现。在这里,由于追寻者和被追寻者的虚化,那看来是真景物的河水、道路险阻,乃至逆流、顺流的追寻路线,以及伊人所在的“水中央”等诸种地点,也都成了虚拟的象征性意象。对它们均不可作何时何地、河山何水的深究,否则,伊人既在河的上游又在河的下游就自相矛盾,连两个人何以都不渡过河去也成了问题。《蒹葭》的成功,就在于诗人准确地抓住了人的心象,创造出似花非花、空灵蕴藉的心理情境,才使诗的意境呈现为整体性象征。

三、意境的整体象征

诗的象征,不是某词某句用了象征辞格或手法,而是意境的整体象征。“在水一方”,可望难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徊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们可能经常受到从追求的兴奋。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奋战多痛苦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读者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爱情的境遇和唤起爱情的体验,也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理想、事业、前途诸多方面的境遇和唤起诸多方面的人生体验。意境的整体象征,使嫌夜)真正具有了难以穷尽的人生哲理意味。王国维曾将这首诗与曼殊的〔蝶恋花〕“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相提并论,认为它二“最得风人情致”,这显然是着眼于它的意境的人生象征意蕴。

事实的虚化、意象的空灵和意境的整体象征,是一个问题的三个层面。从事实虚化到意象空灵,再到整体象征,这大致上就是象征性诗歌意境的建构过程。

异人异境,使人欲仙。(明•钟惺《诗经评点》)

此自是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诗。“在水之循”,此一句已了,重加“溯徊”、“溯游”两番摹拟,所以写其深企愿见之状。于是于下一“在”字上加一“宛’牢,遂觉点睛欲飞,人神之笔。(清•姚际恒《诗经通论》)

细玩“所谓”二字,意中之人难向人说,而“在水一方”亦想像之词。若有一定之方,即是人迹可到,何以上下求之而不得哉?诗人之旨甚远,固执以求之抑又远矣。(清,黄中松《诗疑辨证》)

三章只一意,特换韵耳。其实首章已成绝唱。古人作诗,多一意化为三叠,所谓一唱三叹,佳者多有余音。(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诗境颇似象征主义,而含有神秘意味。(陈子展《诗经直解”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徊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帷》:“一方,难至矣。”按(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陈启源(毛诗稽古编•附录脱之曰:“夫悦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悦益至。”二诗所赋,皆西洋浪漫主义所谓企慕(抚恤11汕t)之情境也。古罗马诗人桓吉尔名句云;“望对岸而伸手向往”,后世会心者以为善道可望难即、欲求不遂之致。德国古民歌咏好事多极障,每托兴放深水中阻。但丁《神曲减寓微旨放美人隔河而笑,相去三步,如阻沧海。近代诗家至云:“欢乐长在河之彼岸。”……(钱钟书惜锥编)》之,叹之,怨之,哭之!

······································

说行天下 是非常不错的小说网站大全

快来一起分享吧~~~

1 诗经陈风月出关于月亮的诗句

诗经陈风月出关于月亮的诗句 1诗经陈风月出中写月亮是美的象征的是哪句

"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这一句。

《诗经· 陈风· 月出》 这首诗。 它对我国以月喻美人、以月来表达相思之情的诗歌传统具有开创意义。 原文为

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 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 佼人懰兮, 舒忧受兮。 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 佼人燎兮, 舒大绍兮。 劳心惨兮!

白话译文:月亮出来多明亮,美人仪容真漂亮。身姿窈窕步轻盈,让我思念心烦忧。

月亮出来多洁白,美人仪容真姣好。身姿窈窕步舒缓,让我思念心忧愁。

月亮出来光普照,美人仪容真美好。身姿窈窕步优美,让我思念心烦躁。

这是一首月下怀人的情诗。 诗中的"皎"、"皓"、"照"都是形容月光皎洁明亮, "僚"、"懰"、"燎"均是形容女性的美貌。

扩展资料

《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50篇),颂(40篇),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

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分为大雅小雅。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

“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诗经》对中国两千年来的文学史发展有深广的影响,而且是很珍贵的古代史料。

——《诗经· 陈风· 月出》

2诗经中描写月的诗

诗经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

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

佼人懰兮。

舒懮受兮,

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

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

劳心惨兮。

多么皎洁的月光,

照着你娇美的脸庞,

你娴雅苗条的身影,

牵动我深情的愁肠!

多么素净的月光,

照着你妩媚的脸庞

你娴雅婀娜的身影,

牵动我纷乱的愁肠!

多么明朗的月光,

照着你亮丽的脸庞,

你娴雅轻盈的身影,

牵动我凌乱的愁肠!

不是直接写月亮的,是以写月而引出心上人。

3写月的诗、词、曲

写月的诗句最早是《诗经》的《陈风月出》:“月出皎兮,皎人僚兮”。

《邶风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谢庄的《月赋》:“白露暖空,素月统天”。

江掩《别赋》:“日下壁而沉彩,月上忓而飞光”。 辛弃疾的《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在诗人笔下月光如银光飞天,如金波闪烁,是多么优美的画面。 有的诗人还用“月光如水水如天”,“澄江静如练,”“月照平沙夏夜霜”等来形容月光、月色。

妧籍:“中夜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帏鉴明月,清风吹我寝”(《咏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李白《月下独酌》沈阳宠物,沈阳宠物交易,沈阳宠物买卖,沈阳宠物店,宠物用品3 ^9 g) N5 F n5 M( F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沈阳酷狗俱乐部, 沈阳宠物,沈阳宠物买卖,沈阳宠物交易,沈阳狗,沈阳狗友,沈阳买狗,沈阳狗俱乐部,狗交易,狗买卖,沈阳狗交易买卖,沈阳宠物店,沈阳宠物医院! Q: ) B$ @2 I: ^" Y W3 T4 j7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沈阳酷狗俱乐部7 \; h1 i0 b7 B) s& q# j+ [ ^: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沈阳酷狗俱乐部-有狗 有爱 有生活 有朋友: d/ c9 T' U Y0 d5 w4 I0 T `% j/ @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多么凄清而使人难受的情景。 《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悉不能寐,揽衣起徘徊”(《明月何皎皎》)。

“愁多知夜长,仰视众星列,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免缺”(《孟冬寒气至》)。 曹丕的“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燕歌行》)。

曹植的“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七诗哀诗》)。 张泌的“多情只有春夜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 杜甫的《一百五日月对月》:“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斩去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苏轼《水调歌头》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出惊山鸟出处。

(王维《鸟鸣涧》) “隔千里兮共明月”—宋 谢庄《月赋》 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4陈风月出一诗的章法结构特点是什么

这是一首男子在月下怀念美人,情思婉转、节奏优美。是一首别具风格的双声叠韵诗。

1《月出》的意境是迷离的。月下怀人的作品总给人以旷远的感觉。作者的心上人,此刻也许就近在咫尺,但在这朦胧的月光下,又似乎离得很远很远,诗人“虚想”着她此刻姣好的容颜,她月下踟躅的婀娜倩影,时而分明,时而迷茫,如梦,似幻……

2《月出》的情调是惆怅的。全诗三章中,如果说各章前三句都是从对方设想,末后一句的“劳心悄兮”、“劳心慅兮”、“劳心惨兮”,则是直抒其情。这忧思,这愁肠,这纷乱如麻的方寸,都已蕴含在前三句中

3《月出》的语言是柔婉缠绵的。通篇各句皆以感叹词“兮”收尾,“兮”的声调柔婉、平和,连续运用,正与无边的月色、无尽的愁思相协调,使人觉得一唱三叹,余味无穷。

5《诗经·月出》注音

《诗经·月出》注音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431373835:

yuè chū jiǎo xī , jiǎo rén liáo xī 。shū yǎo jiū xī , láo xīn qiāo xī 。

yuè chū hào xī , jiǎo rén liú xī 。shū yōu shòu xī , láo xīn sāo xī 。

yuè chū zhào xī , jiǎo rén liáo xī 。shū yāo shào xī , láo xīn cǎn xī 。

《诗经·月出》原文: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诗经·月出》译文

月亮出来多明亮,美人仪容真漂亮。身姿窈窕步轻盈,让我思念心烦忧。

月亮出来多洁白,美人仪容真姣好。身姿窈窕步舒缓,让我思念心忧愁。

月亮出来光普照,美人仪容真美好。身姿窈窕步优美,让我思念心烦躁。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月出》是出自《诗经·陈风》的一篇。全诗三章,每章四句。为先秦时代陈地汉族民歌。是一首歌月怀人的诗。 这诗描写一个月光下的美丽女子。

每章第一句以月起兴,第二句写她的容色之美,第三句写行动姿态之美,末句写诗人自己因爱慕彼人而慅然心动,不能自宁的感觉。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起点,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6体现女子率真明媚气质的诗句

1: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2: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3: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4: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5: 美女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6: 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7: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邻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8: 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

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 7: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8: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9: 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10: 梨花一枝春带雨 11: 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2: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13: 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 14: 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15: 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

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

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16: 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17: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18: 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19: 眉似远山不描而黛,唇若涂砂不点而朱~ 20: 面似芙蓉出水,腰如弱柳扶风 21: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杜牧《赠别》 22: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西汉李夫人) 23: 胪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 24 : 月出佼兮,佼人撩兮 --- 25: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眉如翠 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宋玉 26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李白(杨贵妃) 27: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同上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同上 28: 美女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29: 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杜牧《赠别·其一》 30: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邻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林黛玉 31: 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何思澄《南苑逢美人》 32: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 33: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34: 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 35: 梨花一枝春带雨 ----同上 36: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苏轼 37: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 38: 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 39: 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40: 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

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 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

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 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

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武平一 41: 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 42: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43: 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44: 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45: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46: 何彼浓矣,华若桃李 47: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 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

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曹植 48: 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 49: 双眸剪秋水,十指拨春葱 50: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着流纨素,耳垂明月当。

指若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51: 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 52: 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

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 53: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

7《赤壁赋》引用《诗经·陈风·月出》的哪句话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后人称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千古名篇。

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这两篇赋。 创作背景: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

元丰二年四月苏轼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束诗文。 原来苏轼在诗文中曾流露出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却成为了遭受弹劾的把柄。

那些奸佞的小人诬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大狱。一时家人震恐,亲友惊散。

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下两首诗与弟弟诀别,其中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 幸亏亲友营救,当时宋神宗也并不想杀他,是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1082年秋、冬,苏轼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两篇赋。

苏轼所游得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

8《美丽诗经》中,作者为什么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陈风月出》

不回答前面的了哈

《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对赋比兴,我比较认可的是朱熹的《诗集传》中的解释: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我认为《陈风月初》用的是赋的表现手法,各句均以叹词“兮”结尾,所谓一唱三叹,与这无边的月色相映的是“佼人”无尽的相思,语气一韵到底,让我们彷佛还能感受到当时静谧的月光与“佼人”的徘徊

好了,就这样吧,错了,错了我就,我就。。我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867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