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浪漫爱情诗词

诗经中的浪漫爱情诗词,第1张

#诗词鉴赏# 导语《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中国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内容上共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下面 就给大家分享下诗经中的浪漫爱情诗词,欢迎阅读!

篇一诗经中的浪漫爱情诗词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篇二诗经中的浪漫爱情诗词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楚辞,是我国先秦时期浪漫主义的代表。

楚辞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注:即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诗经》不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楚辞》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成书时间应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间。刘向《楚辞》原书早亡,后人只能间接通过被认为保留最完整的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原书亦佚)、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楚辞章句》的补充)追溯、揣测原貌。

《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因此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骚体。而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

对《楚辞》(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其上迄汉代,宋代大兴,近现代更成为中国古典文化殿堂之显学,而《楚辞》早在盛唐时便流入日本等汉字文化圈国家,16世纪之后,更流入欧洲。至19世纪,楚辞引起欧美各国广泛关注,各种语言的译文、研究著作大量出现,在国际汉学界,楚辞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不同于《诗经》的浪漫主义手 法,它开诗歌现实主义新风。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语 言通俗,由杂言渐趋向五言;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 节较复杂。

汉乐府的第二个成就是标志着我国古典诗歌中叙事诗的成熟。

《乐府诗集》现存汉乐府民歌40余篇,多为东汉时期作品,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与人民生活,用犀利的言辞表现爱恨情感,较为倾向现实主义风格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不同《诗经》的浪漫主义手法,它开诗歌现实主义新风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斜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斜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诗经其书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它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风》、《雅》、《颂》三部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而划分。

诗经名句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解读: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一个长途跋涉的行者,在饥渴难耐之时,别人赠与他木瓜或者桃李之类的鲜果以解渴或者止饥。但受惠之人并非就此忘记了这滴水之恩,而是以涌泉报之——拿出随身携带的贵重的美玉相赠。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解读:了解我的人,说我心中充满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什么奢求。高远的苍天啊,是谁把国家害成这样这是在抒发抑郁孤独的心情。知音难觅,所以要珍惜朋友,多理解他人。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解读:小心谨慎,好像走在深渊边上,好像走在薄冰冰面上。这是在形容做事的时候应该有一种谨慎的态度,如果我们能有这种如履薄冰的态度,就能办好每一件事情。

哀哀父母,生我劬(音渠)劳。

解读:悲伤啊,父母生我养我多么辛苦。感恩和孝顺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父母的辛劳都是儿女前进的动力和情感的依托。孝顺,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解读:其他山上的石头,也可以用来为我雕琢美玉。善于向别人学习,从别人的经验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是聪明人的选择。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解读:既明辨是非,又聪明过人,这样的人就能保全自己的生命和名誉。我们现在常说明哲保身,就是要懂得在合适的时候说合适的话,这样才能在社会中不伤害他人,而又很从容地生活。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解读:白玉上的斑点还可以磨去,但是言语上的污点,是无法收回删去的。所以,说话的时候要三思而后言,不能因为一时生气就说出伤人的话,那样的伤害是无法磨去的。

不忮(音置)不求,何用不藏

解读:不抱怨不嫉妒,这样的人怎么会不善呢与人交往,的法则就是不要去要求他人,这样也就不会伤害他人了。

予其惩,而毖后患。

解读:我要将过去的错误作为警戒,以防止后来再犯错。现在说“惩前毖后”,就是要不断吸取过去的教训,纠正以后的行为。这样以前的错误才会变得有价值。

诗经故事

诗经的整理

孔子曾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据说孔子参与选编过《诗经》。由于年代久远,《诗经》作者已经无法考证,但是可以肯定,这本书是经过很多人改编的。

一般认为,《诗经》最初是保存在周王室的乐官——太师那里的。他们对作品进行过加工整理,有所淘汰,有所修改。所以现存的《诗经》,语言形式基本上都是四言体,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大体一致。古代交通不便,语言互异,各时代、各地区的歌谣,倘非经过加工整理,不可能出现一致的情况。可以认为,它是由官方制作的乐歌,并搜集和整理民间乐歌,是周王朝的文化事业之一。

坦率地生活

《诗经》与以往民间流传的诗歌有所不同,它很少幻想和虚构,而是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直接反映人们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自然、淳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尚且可以做到如此真实,我们的生活也未尝不能做到。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保护心理,觉得社会过于复杂,害怕受到伤害,不愿意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示给人看,可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拒绝虚假。当我们尝试着敞开心扉,将那层把别人隔于千里之外的面具拿掉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生活本身并没有过多的负担,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自己在折磨自己,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488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