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生因感情纠纷导致丧命,家长该如何让孩子树立正确的情感观?

两学生因感情纠纷导致丧命,家长该如何让孩子树立正确的情感观?,第1张

在现如今的很多学生当中,他们之间的友情也是让人很羡慕的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也在想,曾经的同桌到底是谁,或许已经物是人非,或许已经早已不在,但是曾经的辣子是回忆却历历在目。所以在很多时候,作为家长的也要重视学生之间的感情,正确的引导学生之间的友情,但是现如今的很多现象就是学生期间的一些恋爱经历过早,而且情节严重的还会出现生命的危险,那么在孩子的情感经历当中,家长应该如何树立孩子的情感观呢?

首先加强孩子的沟通工作。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功能,它可以将彼此的内心畅所欲言,没有任何的阻碍通过近距离的方式去了解彼此内心的想法,其实在很多时候学生处于青春期,他们的金钱观和情感观都是非常复杂的,当然也是很单纯的,他们只是单纯的以为两个人在一起很开心很好玩,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情感的内涵。毕竟在他们的世界当中学习才是当前最主要的,所以家长要时刻的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了解他们的需求,从根源上找到原因。

其次教会孩子正确处理异性的关系。

学生往往处于青春期的冲动,可能在对待异性方面有各种的幻想和遐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能做的就是通过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同时也要教会他们正确处理异性的关系,朋友之间的感情更多的可以以友情为主,相互之间通过学习的交流来加深彼此的印象,要让他明白学习才是最主要的,至于情感方面的要避免。

总之不管怎么样教育孩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让孩子真真切切的去明白,有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有些事情是会导致危险的,这样才会让孩子身心健康。

6—7岁儿童的各方面都基本具备了上学学习的条件,再加上环境、家庭和学校的影响,儿童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 羡慕新书本、新铅笔盒,羡幕红领巾等。他们产生了背起新书 包,成为一名小学生的强烈愿望和要求。

  6—7岁儿童的一舷心理特点大致有如下几个标志:

  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6—7岁儿童的思维活动十分活跃。他们会根据平时的观察,想出许多问题。例如天上的星星是用什么东西挂起来的为什么掉不下来太阳晚上躲到哪里去了等等。他们基本上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也带一定程度的概括性。在知识方面,他们能准确池回答出:我们国家叫什么首都在哪里7国旗是什么颜色和图案领袖是谁等等。可见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经验

  此外,6—7岁儿童的时间知觉和空间知觉都在逐步发展。一般地说,已知道一天的含义是什么,昨天和明天是什么意思;他们能正确地辨认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椭圆形;还能正确地辨认多种颜色。这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知识的基础。

  在语言方面,6—7岁的儿童通道各种活动以及和成人的交往,初步具备了语言交流的能力,他们已能运用比较丰富的口头语言词汇表达自己的思想;会叙述童话故事;还会唱许多完整的歌曲;朗诵儿童文学中的诗词。语言的发展为小学语文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一般情况下,6-7岁儿童口头数数的能力已有发展,他们完全能够从1数到Ioo;好的甚至能灵敏到500以上。不仅能按顺序一个个地数,还能成组地数,如5,l0,15,20,……95,100;或10.20.30……在良好的条件下,6—7岁的儿童还能理解20以内数的分解组合。但要有实物或加以辅助,否则就十分困难,这说明数的运算能力还处于直观思维阶段,数的表象还未很好地发展起来;数的抽象概念也未很好形成,都有待教育和训练。但他们数的概念的初步发展,为小学算术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7岁的儿童,尤其是上过幼儿园的儿童,能初步评价自己的行为,能够按成人的要求逐步掌握社会的行为规范。出现了初步独立而主动的社会道德动机。他们这种自我意识行为,为他们进入小学进行正规学习和形成良好的准备了条件。

5~7岁在人际关系敏感期。

婚如敏感期

建议适用:6~12岁

1、接纳孩子,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回应。

2、孩子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对异性的好感标准是不一样的,父母只需要接纳就好了。

3、告诉孩子表达喜欢的方式除了亲吻还有很多,通过握手、拥抱的方式传递自己的感情,教孩子认识身体的界限。

4、当孩子感情受挫的时候,父母需要鼓励孩子、安慰孩子,温暖他受伤的心灵

审美敏感期

建议适用:2~5岁

1、父母首先要把自己的外观打理得体把生活过得元气满满,让孩子得到正面的熏陶,更加自信和阳光,这是孩子审美教育中的关键一环。

2、美化孩子的家居环境,让孩子处在种秩序井然、窗明几净、空气清新的状态下,注重家庭生活中的美育,寓教于乐,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性情的重陶。

3、接纳、尊重孩子的独立思考和需求同时引导他们建立全面多元的审美观,给孩子绽放美丽的舞台,让他们充满自信地成为更美还的自己。

物权敏感期

建议适用:2~6岁

1、借助游戏,以及家里的物品,来帮孩子明晰家中物品的物权所属性

2、对于喜欢“抢”的孩子,要帮助他建立规则,学会尊重他人的物权,同时学会捍卫自己的物品所有权。

3、引导孩子学会分享,让孩子知道“分享不是“失去”,而是更多“得到”,让孩子消除顾忌,享受分享的乐趣。

4、尊重孩子对物品的处置权,既不强迫孩子分享,也不以大人的价值观,来阻止孩子的分享。

身份确认敏感期

建议适用: 4~6岁

1、孩子开始热衷于模仿、打扮成喜欢的角色,是因为进入了自我身份敏感期,以代替妈妈给自己的安全感

2、现实的开端就是梦想,父母应该理解孩子,给孩子发梦的机会。

3、父母可以适当了解孩子所喜欢的偶像角色,并腾出时间和孩子一起布置场景,玩角色扮演。

4、父母要善用偶像效益,帮助孩子改正缺点,但也要注意适可而止。

秩序敏感期

建议适用:2~4岁

1、父母不必太敏感,应当放下紧张的情绪,积极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秩序。

2、有原则地“惯”他一下,如果敏感期行为不会造成什么恶习或消极影响,家长可以选择理解、放任。

3、多问一句,尊重孩子的物权和自主权。

4、按照孩子的意愿重复刚才的动作是应对孩子秩序敏感期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意识敏感期

建议适用:2~6岁

1、自我意识敏感期表现:“我的”a开始区分“你的”b习惯性说“不”;敏感而又执拗。

2、需要父母的尊重和保护a站到孩子的角度理解问题。b学会有技巧地和孩子沟通,换个角度!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

c借助孩子们喜爱的动漫人物,把游戏巧妙地融入教育当中。

d在重要性的问题上,家长必须要有一以贯之的原则,对孩子原则性问题的挑战狠

人际关系敏感期

建议适用:2~5岁

1、创造环境,让孩子在锻炼中成长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可以与同龄孩子一起玩耍的环境,在安全的前提下,家长无需过多介入,但要指出孩子的不当行为,并进行引导、纠正。

2、积极回应,正强化孩子的良好表现:积极肯定孩子的良好表现,给孩子信心让孩子可以自信地处理自己与小伙伴的关系。

3、角色游戏,引导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在安全的前提下,给孩子处理交往冲突和问题的空间,事后可以通过角色游戏,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引导孩子建立人际交件山的切则产门

姐咒敏感期

建议适用:3~6岁

1、远离脏话狠话频出的环境这样即使他从外面学了些脏话回来,他也知道,这些话在自己的家庭里是不被欢迎的。

2、把自己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比如:“听到这样的话,妈妈好难过啊,父母只有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孩子才能体会到,为什么我们不愿意听到这些话。

3、设置脏话狠话隔离区:不施压、不训斥,利用隔离区这种游戏的方式,来告诉孩子有些话不应该说,应该被隔离。

导读:爸爸妈妈,请你一定要陪我到七岁,因为之后的人生基本已注定

各位点开这篇文章的朋友们,想必都是很高的颜值吧,我们真的是很有缘哦,我每天都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 育儿 资讯,如果对我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么,有什么一些意见的话欢迎在下方积极评论哦,我每条都会认真看的。那么本期的内容是:爸爸妈妈,请你一定要陪我到七岁,因为之后的人生基本已注定!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吧!

我想知道您是否考虑过:

如何确定生活?

如果您没有考虑过自己的生活,至少您已经考虑过孩子!

父母过着糟糕的生活应该考虑一下,因为您绝对希望他们的孩子过上美好的生活。

今天的文章将提供一些提示。

因为本文讨论的是儿童成长的31个敏感时期,所以它有点长,适合收藏,慢慢阅读并慢慢品尝!

“把孩子给我,只要7岁,我就可以给你一个男人。”

本文从在英国拍摄50年的纪录片开始。

1964年,曾拍摄过007影片的伟大的英国导演迈克尔·阿普特(Michael Apted)开始录制14个7岁的英国孩子。他每隔7年就会找到这些孩子并为其最新情况拍照,因此创建了“ 14Up”。,“ 21Up”,“ 28Up”,“ 32Up”,“ 42Up”,“ 49Up”,直到2013年,孩子们才成为老人在“ 56Up”中。

纪录片讲述了14位7至56岁儿童的生活经历,并默默地询问了决定他们生活的答案。

这不仅是一部史无前例的发人深省的纪录片,还是一部询问普通百姓命运的 社会 学研究报告。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普通百姓的生活。

这些人的生活都证实了导演最初的推测,即家庭在童年时代的影响是孩子一生不可磨灭的。

**的每一集都以一句话开头:“让我带一个孩子到七岁,然后随他的喜好随他的成长,决定他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的中国古老谚语是:“三岁时,看看七岁。七岁时,您将活出自己的生活。”相同的原则适用。

我们看了**中的主角,看到他们从童年开始逐渐变老,看着他们努力奋斗,看着他们徒劳。

从他们那里,我们或多或少可以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

大多数7岁的孩子是纯真浪漫的。

上流 社会 的私立学校孩子安德鲁(Andrew)和约翰(John)每天都在读《 财经 新闻》或《观察家》。他们确切地知道他们将上哪所高中,然后去牛津大学,然后成为著名的律师和著名人物。

中产阶级男孩也有一些梦想:反对种族主义,帮助有色人种,或者去上学并有事业,而女孩则想长大结婚并生孩子。的贫困地区甚至无法谈论梦想。有些人希望以驯马师的身份赚钱,有些希望有机会见他们的父亲,少吃少吃,受到惩罚并停止被殴打,成为他们的愿望。

每个看过**的人都会注意到,有一个孩子住在寄宿学校,没人管。他的名字叫保罗(Paul),他7岁那年不能谈论梦想,但他只是希望自己能少受打,少受惩罚等等。

1964年的黑白镜头使那张悲伤而无助的小脸伤透了心。尽管他也成年后找到了许多工作,但他却经常失业,在后来的几年里,他只能担任护理工作中的修理工一职。他的自卑是因为他年轻时就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而导致的自卑,还是他由于天生的怯ward而缺乏毅力?

当他们56岁时,那些按照私立路线去私立学校的7岁孩子就去了牛津大学,然后他们都成为了著名的律师,在上层阶级中过着美好的生活,受到了他人的尊重。毫无例外,他们的孩子与父亲,高中,高校和好工作的路途相同。三个中产阶级男孩也上了大学,牛津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第一个布鲁斯成为了一名中学老师。他的理想帮助了贫困地区的学生,后来回到英国,在一所普通的公立学校任教,过着平淡而宁静的生活。

下层 社会 阶层的孩子大多是有色人种。他们长大后成为一堆孩子的祖父母,而他们的孩子很少去上大学并从事日常服务,性工作,修理工,安全等本身往往伴随着失业。如果没有良好的 社会 制度,他们将处于可怕的境地。

当导演迈克尔最初决定制作这部纪录片时,他的初衷是批评英国 社会 中巩固的阶级:富人或富人的孩子,以及穷人或穷人的孩子。

在过去的50年的记录中,导演曾经想批评的结论是吗?

迈克尔主任说,观察这14个孩子的成长轨迹既“有趣”又“令人不寒而栗”。

有些人很早就对生活和 社会 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视野。有些人忙于每天生活中的日常生活。

回顾50年后,一些精英儿童的生活仍然相对光明。

在这14个孩子中,有2到3个孩子依靠自己的辛勤工作成为真正的中产阶级或准精英阶级。公立学校的布鲁斯(Bruce)被牛津大学录取。约克郡成为核物理学家。

最初处在 社会 中间的那些孩子的命运反映出更多的不确定性。长大后,利物浦的彼得成为老师。他曾经抨击撒切尔的教育政策。后来,他改变了他的公务员职业。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儿子和女儿都很出色。在业余时间里,他和他优雅的妻子一起在乐队里演奏。

一个现实非常重要:我们不能否认不同的家庭环境和不同的家庭条件对孩子的成长有巨大的影响,作为父母,我们当然必须努力工作以改善生活,并努力为我们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以适应成长,使孩子有更多的机会。

20结婚敏感期4-5岁

特点:在人际关系的敏感期之后,孩子将真正开始婚姻的敏感期。孩子最早希望与父母“结婚”。

之后,他们将与老师或其他成年人“坠入爱河”。直到5岁左右,他们才会与小伙伴“坠入爱河”,例如只与自己喜欢的孩子分享美味的东西,并且经常一起玩耍,不愿在冲突发生时让别人干涉,总之,他们希望有自己的空间。

建议:无论孩子想结婚多少次,以及他喜欢多少朋友,父母都必须给孩子自由。

21 5-7岁的审美敏感期

特点:美学是要对自己的形象有自己的欲望和审美标准,尤其是女孩对自己的衣服和服装很感兴趣。

建议:当孩子对审美敏感时,他们总是喜欢化妆。当然,在成年人看来,这些“妆容”非常荒谬,但是这些女孩总是很热情,总是走在大家面前向他们展示,直到他们得到您的称赞,他们将与您同在。他以满意的眼神离开,转身向其他老师展示。

除了化妆,女孩还喜欢漂亮的裙子和鞋子,应该根据自己的想法穿衣打扮,这时孩子需要的是对成年人的肯定,这时我们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关于美的判断。

22身份确认的敏感期4-5岁

特点:孩子会给自己一个又一个的身份,这是因为孩子开始崇拜某个偶像,希望成为那个偶像。在幼儿园,经常有孩子穿着白雪公主的服装。在她向您保证之前,您必须先叫她“白雪公主”。在识别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他们开始通过偶像表达自己。

建议:您可以在家玩角色扮演 游戏 ,孩子们会很感兴趣,也许您会培养出一个著名的艺人!

23性别敏感期4岁至5岁

特点:当一个孩子大约4岁时,最重要的是谁是男孩和谁是女孩。如果有人去洗手间,他们必须跟随它,因为他们想看看它是男孩还是女孩。

建议:儿童对身体的 探索 和理解来自观察。当成年人向孩子解释时,他的态度必须客观而科学,就像知道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一样。当然,百科全书是此时的最佳工具。

24数学概念的敏感期为45岁至7岁

特点:当孩子超过4岁时,他们总是喜欢问:这些孩子多少?现在几点钟?有多少人?这是因为孩子对名称,数字和数字有浓厚的兴趣,但是此时孩子仍然不能完全理解其逻辑,他们只能将数字,数字和数量与右边匹配。

建议:这是儿童数学智能的初步发展,只有三位一体掌握后,数字概念才能掌握。这时,孩子们可以帮助家庭购买一些日用品,花钱锻炼数字和财务能力。

25单词识别的敏感时间:5-7岁

特点: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符号。我们的方法是给孩子一些文本卡,让他们通过将动作与他们看到的单词相匹配来学习单词。

建议: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只能从宏观的角度理解文本,即整体图像,不能分解字符的笔画,也不能实现书写。孩子们也会对他们熟悉的某些单词感兴趣例如,他们会在名字中找到出现在其他地方的单词。

26绘画和音乐的敏感时期4-7岁

特点:这是人类固有的智力。绘画是儿童最常使用的语言。从涂鸦开始到表达自己的 情感 ,整个过程都是自然的表达。孩子的听觉发育始于母亲的腹部。一岁以上的孩子可以随着音乐的节奏扭动自己的身体。音乐是人类的语言,儿童天生具有最高的艺术欣赏水平。

建议:在这个敏感时期的发展中,只要我们能够为儿童提供高质量的环境,就可以帮助儿童的发展。

27延长婚嫁敏感期5-6岁

特点:5岁以后的这个敏感期是先前婚姻的敏感期的延续。

建议:这时,孩子选择伴侣的倾向非常明显,他们知道一些简单的婚姻规则,例如只有相爱的人才能结婚。

28 社会 利益发展的敏感期6-7岁

特征:0至6岁儿童的发育是一个人的宏观发育的缩影。到了6岁时,他们开始积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权利,喜欢观察并共同制定规则并形成合作感,例如选举班长,实现自我管理,监督谁没有上课时进入教室,他们吃饭前没有洗手,哪个孩子没有遵守幼儿园的规定……这些都是他们非常关心的事情。

建议:允许孩子参加一些 社会 活动,包括公益活动,例如:垃圾收集活动,做手工慈善捐赠活动等,是树立 社会 责任感的好时机。

29数学逻辑的敏感期6-7岁

特点:数学逻辑的敏感期和数学概念的敏感期有所不同,孩子对数字,名字和数量的理解完成后,他们开始对序列,概念和之间的关系感兴趣概念。

建议:例如,让孩子们通过蒙特梭利数学教具学习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这种方法学习数学的逻辑,而不是简单的记忆。

30动植物,科学实验,采集敏感期6-7岁

特点:孩子们开始热情地吸收自然界中的所有知识,孩子们 探索 自然的兴趣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在六岁之前,儿童始终可以保持勤奋好学和好奇心的品质。

建议:为儿童创造更多观察自然的机会。

31文化敏感期6-9岁

特点:儿童对文化学习的兴趣从3岁开始;当他们6到9岁时,就非常需要 探索 事物的奥秘。因此,在此期间,孩子们的思想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种子。

建议:此时,父母可以根据当地文化提供丰富的文化信息,从而扩展到关爱世界的广阔胸怀。

以上31个敏感期基本上可以涵盖孩子成长的主要阶段,经历了敏感期的孩子,他们无助的身体受到神圣命令的指挥,他们的小心灵也受到启发。

敏感时期不仅是儿童学习的关键时期,而且还影响他们的思维和个性发展。

因此,父母应该尊重大自然给予孩子的行为和行动,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免错过一生只有一次的特殊机会。

父母对孩子的高品质陪伴将成为孩子一生中头7年的财富。

导语:儿童0-7岁正是意志力最具可塑性阶段,因此孩子总是不加思索的行动,只有在7岁之前发展出足够的意志力,才能在日后的智性学习里用逐渐高度发展的意识来平衡一部分早期培养起来的意志力。

一.意志力是什么

01

在华德福教育里,有很多的平衡关系,其中意志力和意识发展是一对平衡关系,意志力存在于人的四肢当中,是一个人行动的能力。意志力在未来的朝向是人的道德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是意志力的典范,他们可以长年累月的从事乏味单一又特别辛苦的耕种活动,因此大部分的农人的意识是混沌不清的。当一个人的意识被高度唤醒时他的意志力就会随之减弱,他们就很难像之前那样继续长期从事辛苦的农事劳动。

02

身体层面来看,从上而下分别是:

1、头部——神经-感官系统;

2、胸腔(心)——韵律系统;

3、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和四肢等——新陈代谢-四肢系统。

然而,实际的发展顺序却是从下往上的:

1、0-7岁是四肢意志的发展阶段;

2、7-14岁是胸腔情感的发展阶段;

3、14-21岁是头部思考的发展阶段。

所以0-7岁的小孩子身体容易一直处在动的状态中,这时他的情感和思考是在一个冬眠状态。我们如果提前唤醒孩子的情感和思考,比如有的孩子能报出很多植物名字,恐龙名字,那其实这个孩子就已经被唤醒。如果孩子被给到太多信息,他的以太力就停留在头部,而下不去。

孩子的感受部分(feeling)是被父母很重视,父母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被迫说自己悲伤或其他,但其实孩子在幼年并没有能力把握自己的感受。这样一来以太力就会停留在韵律系统,而下不去到四肢系统。

儿童0-7正是意志最具可塑性阶段,孩子总是不加思索的行动,只有在7岁之前发展出足够的意志力,才能在日后的智性学习里用逐渐高度发展的意识来平衡一部分早期培养起来的意志力。

我们的一生只有7年的时间来发展意志力,却有后面几十年的时间来进行智性学习,因此我们就不难抉择是否要在这宝贵的七年中让孩子过早的智性学习。

03

当我们还是孩子时,这个过程发展得很好。但今天,时代不同了,父母也不同了。今天的世界不再是对小孩那么友好的、适合小孩的世界。

今天,很多孩子被给到太多信息,喜欢跟成人待在一起,说话停不下来。

每一阶段都是为后一阶段打下基础。在这阶段的发展里面蕴含非常大的智慧。如果跳过某个阶段,会带来致命的问题。现在太多的孩子的状态就是头部过度唤醒而四肢意志部分过分沉睡。这个情况可以被修复,被唤醒的头部可以让它再退回沉睡状态一些,感受可以不那么强调,而意志可以再强化一些。

有些人认为“我的孩子有很强的意志我让他做什么他一定不做什么”,那其实是固执,不是意志。意志的含义比这个要深得多。

想象你在家,有人在敲门,你会想:是谁呢?我今天没有客人啊,可能是邻居?这样的过程孩子是不会经历的,孩子一听到敲门声,就会走过去。他会不带思考,马上去反应。所以孩子的意志部分总是等待着随时做出响应。

二.发展的七个阶段

认识到意志有这样多层次的含义非常重要。Steiner把意志情感思考称为心魂的能力,意志是最新发展出来的能力。

意志力的发展有七个阶段:本能-冲动-欲望-动机-愿望-决心-决定。

前两种的意志是与生俱来来的,是无意识的,后五种带有一定的意识但是很多时候也是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

(1)本能

完全无意识的,与生俱来,不受我们的控制,它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存活下来。这部分的意志是人类与动物共有的,人的一生都有这样的本能。

(2)冲动

是意志的第二个层次,它为我们准备好去做某事。比如饥饿就是一种冲动,玩耍是非常动态的冲动。

五岁之前的孩子大部分生活在这两个意志层面里面,这两部分的意志是具有共性的,非个性化的。

越小的孩子越依赖前两种低的意志在行动,他们的意识处于混沌的状态,他们分不清周围的人和事,在感觉上觉得什么都是一体,这时候的孩子也是一个纯的感官体,他不加提炼的吸收周围的一切,这时候的孩子模仿的能力是最强的。

稍加留心在三岁前的孩子身上很容易看到这种显像的模仿,三岁之后孩子的模仿越来越有深度,他们不止是模仿成年人的行为,他们会去模仿成年人的语言、习惯甚至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对待周围人和事物的态度,为了能够成为值得孩子模仿的榜样,这也正是我们不断提升和改变自己的动力。

(3)欲望

意志的第三个层次,欲望通常不是那么具有意识但是从这个层次开始意志具有了个性化的特征,比如对事物的喜好,很多时候我们喜欢某样东西,喜欢某个口味,我们并不清楚是为什么。如果人只是基于欲望去做事情通常会做出错误的决定,而基于本能通常不会做出错误的行为。欲望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的,它同时也是通往各种体验的一扇门,它带领我们经历体验,也会带领我们经历一些错误。我们从错误中学习,从而提升。

(4)动机

意志的第四个层次,动机通常是我们做选择背后的东西,它有的时候具有意识,有的时候又不那么清晰。

五岁以后孩子的玩耍逐渐加入动机,他们会在玩耍之前在脑海里构画图景。

一开始是根据看到的材料来形成玩耍的图景,然后他们就会先有一个想法然后根据需要去寻找材料,再大一些到了六岁以后他们的游戏中就有了计划性,他们甚至在来幼儿园之前就已经计划好了今天要玩什么,和谁一起玩儿,有时候她们还会延续前一天的游戏继续玩耍。

(5)愿望

意志的第五个层次,愿望是我们存在的核心,我们经常会在心里产生一个美好的愿望,同时这个愿望又是会不断变化的。

我们总是想把事情做的更好,但是最终发现总是不那么完美,这对于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来说是一种折磨。很多的孩子在低龄阶段有完美主义倾向,他们不能接受事和物的不完美,可是他们正在成长和发展中,能力有限,有很多事情他们的确做不到,而不完美的物品在生活中又随处可见,这也是孩子产生情绪的一个原因。

因此我们要给孩子传达一种思想我们不必把每件事情都做到完美,但是我们总是能把事情做的更好,愿望就是促使我们把事情做的更好的动力。同时愿望也不是总是能够被实现的。

(6)决心

意志的第六个层次,它把我们没有实现的愿望汇集起来,是一种强化了的愿望。

(7)决定

意志的第七个层次,通常我们会在这个层次来把我们的意图变为现实,但是这个层面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他需要我们不断的强化自身的意志,最终才能成为一个具有行动力的人。

学龄前的儿童意志通常发展到第五个层次,后面两个通常要等到孩子大一些才能开始发展,甚至成年以后才能具备。

三 孩子意志发展的呈现

从孩子的成长过程可以看到意志是多么有创造力。所有能动性的东西,都跟意志有关。意志致力于走向未来。你可以看到它们都在带着我们朝向未来。可能它基于过去的经验,但总是带着我们往前走。

01

0~25,模仿mimic

小孩子主要基于前两种低的意志在行动。那他就会把他遇到的事物全都吸收进来。

02

25~5,回响echoing

从两岁半开始到五岁,有点不一样了。不仅仅是模仿,有一点回应了。他不会做得跟父母老师一模一样。他吸收周围事物,再以他的方式反馈出来。如果孩子看过**,他第二天就能玩出来。所以幼儿园里有孩子看过电视**马上就会被老师发现。他把他吸收到的东西他的经历以自己的方式反映出来。

03

5~7,转换transform

更少基于模仿去行动。有动机在里面。经常把他经历的东西,他会提炼一下放到自己的背景之下。举例一群建筑工人在造房子,他不会也去造房子,他可能去玩一个开饭店的游戏,但他的嗓音语气姿态可能是建筑工人的样子。这是一个信号,他已经有一个独立的感觉,虽然还没有意识到,也不知道为什么,也不能很好的去运用它。但他在告诉我们他已经有独立的能力。

所以两岁半的孩子跟你说不的时候他自己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如果你当真的话你就错了。第一次听到孩子说不你可能觉得好笑。第二次听到时你可能就跟他较真了。那你就是在教他争论。比如我对孩子说我们去布置餐桌吧,孩子说不,那我就把刀子叉子放到他手里,然后他就去布置了。孩子是直接去做的。

04

5~7岁,动机这个层面浮现。

孩子会因为想要学一门手艺或技巧而去学习。他们希望有更多体验,希望能很好的做一件事情。第一次能够理解目标和目的,他会朝着某一个目标去动。孩子通过成年人的意志力而被教育。这个部分对于家长和老师去理解他非常重要。

每个孩子都有很强的意志,但他不知道如何引导自己的意志。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知道如何引导。他通过模仿成年人如何引导成人自己的意志来学习。如果成年人一直在孩子周围做有意义的事情,有更健康的意志,孩子就能学到。如果成年人一直拿着个手机或电脑,孩子的意志会越来越弱,对于参与这个世界的冲动也会越来越少。

Steiner说,在将来,教育将不再依赖于智性,而依赖于意志的发展。将来将有很多机器代替人类工作,也有很多东西是早已做好的,而不再需要你动手来做。很多时候你为什么用手机电脑是因为你没有其他事情做。我们依赖科技为我们做事情,这样我们的意志就越来越弱。

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很美的星座的图。在早上她把这图展示给学生时,学生都拿出手机拍照。然后她说不能拍,请拿出笔来自己画下来。当你拿笔来画的时候,你内心有些东西就被激活了,心魂被带出来。但当这个老师一走出教室,他们又拿出手机来拍照。

05

很多时候我们都意识不到我们在削弱意志。

有一次我让一个爸爸生火,但很久都没有生起来,因为他没法上网查怎么生火。如果我们一直不去运用意志的话,我们会变得瘫痪。每次我们使用机器代替你的工作时要多思考,要做其他事情来弥补。依赖机器的方式孩子就学会不去使用他们的意志。科技是一种非常棒的东西,只要我们是有意识地运用它。

四.如何强化孩子的意志

如果我们的手指如饥似渴地做编织,当你动起来时,你的手指在非常有韵律地运动。这让意志强化,同时让你得到休息。当孩子看到成人在做这样的事情时,这是他们能理解的。今天的世界是孩子往往无法理解的。 孩子其实很喜欢看成人做编织,他能够理解(如果成人看手机孩子无法理解你在做什么)。

6岁孩子和14岁孩子都想我们是怎样生活的。但6岁孩子是想知道什么是生活,而14岁孩子是想知道什么想法在启发你生活。当我们在孩子周围使用意志时,你很活跃地参与这个世界的生活,在一个孩子能理解你在做什么的前提下,他们就会通过模仿学习到。

华德福幼儿园的老师总是很忙碌,但要做的每件事都有目的有实用性,孩子才会得到启发。我们要这样做,才会让孩子与意志产生连接。今天的时代孩子们的意志都比较弱。建立一个在孩子周围工作这样的环境非常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发展意志力?可以参考以下8个指导原则:

01

健康、有规律的生活节奏。

幼儿园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节奏清晰的生活,这本身就是在强健孩子的意志力,健康的生活节奏最具有疗愈性的。

每天有不同活动,一周一周不断循环。在家你也可以这样做。一天你去散步,一天你洗娃娃,一天做烘焙。当然你不会每天一直跟孩子做这些。但孩子会很安心于这样子的节奏,他们对此可以预期。他们会与时间有连接,进入一个健康的流当中。我们都是在跟孩子的意志工作,当孩子成年后就有很好的习惯。

02

做事情有始有终,总是有一个清晰的开始和清晰的结束。

如果你要在班里做缝纫,你要拿一块布,针,找一个颜色的线,我的剪刀到哪儿去了呢(到处找)?这样的方式的话会让孩子很紧张,也让自己紧张。在做事之前把所有东西准备好,整理一个缝纫篮。烘焙的工具放在一起。样就满足了孩子要去做事的愿望。也给了他们清晰的图景,怎么开始,怎么结束。

03

做事情的时候专注于当下。

当我们在打电话或用电脑时,孩子就会变得高需求,会有挑战行为,因为他们会感到你消失了。你没有在意识中hold住孩子、跟孩子在一起。

04

真正有意义和价值的工作。

今天的家长总是希望孩子不停的玩。但是把孩子带入工作、任务、家务活是很重要的。我们要把这些活当作一个特权带给孩子。常见的现象是,老师会跟有不好行为的孩子说,你现在跟我过来做点事情吧。其实孩子非常需要动起来去做事情的。但如果孩子感觉到我们跟我们要做的活之间的关系不是很好的话,那么孩子也会不愿意工作。在我的班上我总是选表现最好的孩子去做事。其实我们人类能够在地球上工作是非常大的特权,能够去转化物质。

孩子的个性比父母更强的话是有点危险的,他们知道自己在地球上有任务,甚至等不及要去做了。有没有听过孩子对你说他是大人你是小孩?他是迫不及待想跳进他的人生中。我们需要让他们感到这个世界上有他们的位置,这个世界欢迎他们来做事,他们将对社区有影响有改善,他们将能为班级同学提供服务。所以如果我们在孩子年幼时训练孩子服务他人服务社区的意志,孩子就能在成年后为世界做一些什么。

比如在幼儿园里孩子们除了玩耍都会承担一部分日常的工作,比如清洁、打扫、收拾整理。

我们发现一些在玩耍上有障碍的孩子,当他们不知道怎么玩,经常处于兴奋无序的状态时,让他们和老师一起工作一段日子,比如厨房的工作,各个环节前准备的工作等等,当他们再次回到游戏中的时候,他们的玩耍品质会有明显的提升。

孩子们总是把在生活中吸收到的内容在玩耍中呈现出来,因此通过孩子的玩耍老师很容易看到这个孩子在家里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05

手工活动。

比如木工打磨和锯,手工的编织等等。

我们要不断地做一些对孩子来说是正确的事情虽然对我们来说困难的事情。当我们去做这样的事情时,孩子是能感觉到的。有时他们说恨你但他们心底是知道的。他们就会去做需要的事情。他们会在我们用完烘焙材料之后注意这些材料是否都收好了。他们有第一手的使用工具的经验,他们就会对工具非常珍惜。甚至成为使用工具的专家。

今天非常难的一件事是父母去信任孩子。如果我们教孩子使用一件工具,孩子是能够很好使用它的。我们也经常担心孩子的未来,而忘记珍惜当下。但通过建构意志,我们给了孩子一件非常棒的工具,这个工具会陪伴孩子一生,这比直接给他们铺路要好得多。所以我们要克服自己的恐惧,也要有意愿去克服自己的缺点。把力量和信任带给孩子。我其实不是个木匠,我是跟孩子们一起学习的。如果我当时不是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我就不会学会,孩子们也不会有这样成为成人的合作者的体验。

06

户外锻炼。

07

延迟满足。

在现在的物质化时代,延迟满足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儿,我们总是很容易就会获得很多的物质享受,孩子们的任何一个要求也总是能得到立刻的回应,没有经过努力,没有经过等待获得的物质满足感稍纵即逝,他们又会有新的渴望,而且会不断升级。

因此我们鼓励家长在家里给孩子做玩具和孩子一起制作任何我们能完成的食品、物品。妈妈们可以给孩子缝娃娃、缝布偶、爸爸们可以做一些木制的玩具,这些手做的东西带有温度,带有爱,而且必须等待,或许妈妈要花好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做出一个娃娃,爸爸要用好几个星期的晚上才能用小刀削出一把木剑。这所有等待的过程本身就是对意志力最好的锻炼。

08

强健孩子的肝脏。

肝脏是我们身体里主管意志的器官,具体方法:

(1)早睡,孩子晚上最晚入睡的时间不要超过九点,之前能再早些入睡更好。

(2)细嚼慢咽,减轻整个中间部分消化系统的负担。

(3)早上不吃糖。

有句话说“罗马非一日建成”,孩子的意志力培养也一样。意志力的培养与强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除了需要持久坚持,掌握意志力发展的规律作为行动指南和原则指导,可以避免在培养过程中无方向感,日常生活中可以因地制宜,根据时机选择项目进行培养、强化。

人们常说"3岁看到,7岁看老",这句话有道理吗?3岁和7岁虽然只是一个概数,却已被证明是有道理的。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简单的概括幼儿发展的规律,从三岁孩子的心理特点,性格取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七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

一:7岁前的早教不可小觑

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的卡斯比教授曾经做了这么一份报告,报告中显示:"通过3岁幼童的言行就可以预示他们成年后的性格。"这一报告为"三岁看大"的说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曾经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教授还做了这么一项实验,他对1500名0~3岁的婴幼儿进行了长达20 年的跟踪研究,发现0~3岁接受早期教育的儿童比未接受早期教育的儿童智商平均高出17%左右!

这其实与我们大脑的生长发育存在一定的关系,0~3岁正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大脑中连接大脑神经元、决定智力和记忆力的达到"突触"在孩子出生一年,数量会增长20倍,密度在3岁前达到峰值。3岁之后没有被刺激,利用到的突触就会慢慢的自动消失,不再生长。

儿童心理专家和教育家把3~7岁这个阶段称为学前期,也就是指在七岁时幼儿性格倾向开始形成,七岁之后,基本就很难重新塑造了。

7岁以后,孩子的理解能力、社交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都会趋于一个平稳的状态,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综合素质还有兴趣爱好做出一个判断,预测出孩子以后可能会从事什么类型的工作以及生活状态。

大脑的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速度相一致,3岁以前大脑发展最快,之后就是一个逐渐减慢的过程,5岁以前即完成整个人脑发育的80%,到七岁时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基本接近成人,所以说7岁以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教育家塞得兹说过这么一句话:"如同陶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一生的雏形。幼儿时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黏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

这也是提醒家长们,重视孩子幼年时的教育方式。

二:早教容易出现的教育错误

可是在教育中,家长们往往会习惯性的模仿他人的成功事例,套用他人成功方法施加运用在自家孩子身上,往往却得不到好的效果,亦或者是出现片面化的教育模式,总是过度的重视爱好培养、过度重视成绩提升、或者忽略了能力的全面发展,从而造成孩子在发展上出现缺漏,在这里归纳一下几种易出现的教育错误。

1过于重视智力方面的开发

在0~3岁,孩子需要开发的大脑潜能包括七个方面,分别是识别发育、人格发育、语言发育、音乐发育、社交发育、感官发育以及体能发育,这就是一个全面的发展培养。

但是很多家长们最注重的就是孩子的关于智力开发方面的开发,他们认为孩子只要足够聪明,以后的路就可以是一帆风顺的,孩子就可以在学习的道路上取得优异的成绩,成为一个"学霸""天才"。

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家长,他们的育儿理念就是"你只管好好学习,其他的不用管。"于是包办孩子的其他方面琐事,让孩子只要学习读书就好,这就容易造成孩子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不达标,也会出现体质弱的情况,在特长培养方面也存在短板,变成一个"书呆子",这样是不利于孩子未来在社会上立足发展的。

2没有注重孩子的兴趣培养

第二个典型错误就是家长很容易把自己思想强制施加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成为了一个执行者,比如:看到隔壁小孩在钢琴比赛上得了奖项,所以也让自家小孩去学习钢琴;听到有所谓的专家说学习某种特长有利于提升孩子智力,所以不假思索的让孩子报名学习…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其实很正常,每个人都会多多少少的有着从众心理,家长也总是想让孩子也变得更加优秀,所以给孩子报名很多辅导班,但从未考虑过孩子是否喜欢,也没去问过孩子兴趣爱好是什么,这就导致孩子的天赋潜能被埋没,当孩子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时,学习效率也是很低的。

3没有做到真正的陪伴

最后一个典型的错误就是,有的家长,花很多钱给孩子报名很多培训班,物质上给予孩子满足,也想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早早就把还带着一身奶味的孩子送去了早教班。这种缺乏家长陪伴的童年注定是不完整的,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极其容易导致在性格培养上出现问题,孩子容易变得没有安全感,很缺爱,和家长之间也出现生疏感,情感表达方面没有得到教育,存在缺陷,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

家长身为孩子成长中第一位老师,起到的教育和指引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尤其是0~7岁这一阶段,孩子成长不可重来,要想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家长们不要掉以轻心。

三:孩子七岁前家长要注意的教育环节

1给孩子足够的爱

孩子对父母的爱是很依赖的,情感需求对孩子的发展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长们要做到高效率的陪伴,多和孩子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和互动,多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和需求,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增加孩子安全感和自信心。

2注重孩子全方面发展

不要只专注孩子智力方面的开发,制定一个全面均衡发展的计划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只要家长不过多的干预孩子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就已经完成了全方面的发展训练,比如:在和同伴奔跑玩耍时,锻炼了孩子的体质技能也锻炼了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孩子进行一些益智类游戏的时候,不仅仅是娱乐,而是对孩子的感官和识别等都进行了训练,而家长的干预和阻止,让孩子只关注学习,对孩子就是最大的阻碍。

3注重探索孩子天赋特长

不要的过多的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孩子身上,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选择,在兴趣的引导之下,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效率往往是更高的,对孩子的天赋特长发掘也起到推动。

4给孩子构建正确的三观

在0~7岁这个时间段,也是孩子三观形成的一个基础时期,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对道德伦理的培养,让孩子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孩子的礼仪素质,让孩子养成乐于助人、善良热情的好品质,也要让孩子知道,幸福都是自己努力奋斗争取过来的。

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家长们也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影响作用,记住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只有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样,孩子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本文摘自其所著的《你的N岁孩子》

耶鲁大学格赛尔儿童发展研究所跟踪孩子们40多年,研究儿童特别是青少年行为的变化与发展,得出的最终成果显示,人类行为的成长模式十分有规律,甚至可以相当准确地预测孩子在某种行为阶段之后将会是什么行为阶段。 其实,我们并不真正了解自家的孩子。

为什么不如以前“听话”了 为什么不如以前活泼了 为什么开始说谎话了 为什么学习成绩变差了

这些孩子成长中的“为什么”,我们经常搞不懂我们了解这段生命历程,既回顾了自己的过往人生,也必将照亮孩子的未来旅程! 今天学院君和大家分享研究成果当中,7-14岁孩子的行为特点与规律,尤其是9岁成为孩子学习力发生大变化的关键一年。 虽然每个孩子各不相同,但我们应当敢让孩子做自己,依然相信以下成果能够帮助为人父母者真正了解自家的孩子。

7岁孩子不再像6岁时那样和你顶嘴,却也不那么喜欢与人交往。他往往记性不佳,容易分心,工作起来磨磨蹭蹭,对帮忙做家务不感兴趣。别人要他做什么事时,他往往老半天不回答,也不行动。 他生活在自己的秘密花园里,充满了感伤的基调。他会觉得别人不喜欢他,有意找他麻烦。7岁孩子很容易把什么都朝坏的方面想象。 7岁孩子很在意上学不迟到、作业及时完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收到自己的地方,孩子从这时候开始,更懂得在意别人怎么评价他了。准确地说,他开始很在意老师怎么看待他,开始有心想做个让老师满意的好学生。而且,他的心智已经成熟到需要自己的空间的时候。 这就是他喜欢把自己的东西收到自己的地方的原因。如果能够,这时的孩子需要自己的桌子、自己的抽屉、自己的箱子、自己的床。 7岁孩子不但字迹变得小了很多,还喜欢专门琢磨很细小的东西,这是因为他们的眼睛和大脑配合的发育到了这一阶段。他会喜欢凑得很近很近地看,哪怕他的眼睛碰到那东西了。 7 岁孩子很在意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虽然道德观念的建立要到8 岁才开始形成,但7岁娃已经开始出现建立道德感的萌芽。他开始在意不能去拿别人的东西(虽然偶尔他也还是会拿);不能说谎、骗人,做错了什么不去抵赖、推诿;而且他会很有意愿地遵守规则,恪守无误。

和7岁完全相反,这时候的他忽然变成话匣子了。他对自己对别人的要求都忽然严格起来,甚至可以说是很苛刻。这种“审视”也使得他对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有相当准确的判断。 这带给8岁孩子的另一个里程碑式的成长,是他们开始建立起道德是非观念,开始明白事情与事情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时候。他非常愿意做好孩子,愿意把事情做好,愿意遵守规矩。 他对好与坏的观念,不再局限于父母是否允许怎么做,而是根据他萌芽的因果逻辑关系,初步建立起了是非观念。在此之前,孩子对“好”与“坏”的判断来自于父母“准许”或者“不准许”。

8岁孩子对“对与错”的看法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好与坏”的两极,他的思维开始丰满起来。他很在意他对自己的感觉,也很在意别人对他的感觉。他会竖着耳朵听大人聊天时怎么评价他,或者揣摩他们说话时的脸色,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夸奖,对别人的批评则非常敏感。于是当他受到指责批评时,他往往先找理由或者先责怪别人,好让自己容易承受些。

8岁孩子是情感上最需要妈妈的年龄。他非常需要妈妈分享他的思考、幻想、对话、游戏。总喜欢和妈妈在一起,包括一起劳作、玩耍、聊天、读书,这让他觉得他“全部占有”着妈妈。妈妈无论怎么忙,都一定要每天至少拨出半个小时,全心全意满足孩子“全部占有妈妈”的心理需求。这会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对妈妈的心理依恋期,为孩子坦然走向9岁的独立打好基础。 他这时充满了探索与探险的兴趣,空间感觉也扩展了很多。他可以自己在熟悉的路径上搭乘公车回家,在自己生活小区内的探索范围越来越大,甚至越界跑到别人的私院里。他喜欢地理,喜欢研读甚至利用地图。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8岁孩子受伤的比例,是所有年龄层中最高的。

8岁孩子对父母之间的关系很敏感。他对家里发生的事开始关注起来,包括关注大人的电话、信件、闲聊,试图找到在家庭中的位置。他很喜欢和同龄的孩子玩,喜欢和同性别的孩子玩。这时的友情是真正的双向友情,因为他不再单纯以自我为中心,开始留意别人怎么做怎么想。他不但愿意为别人效劳,也希望别人能像他一样愿意回报他。

在此之前的数年间,每升高一年级,功课要求的难度比上一年都似乎只是增加一点点。而现在却遇到了一个巨大的跨越:要胜任四年级的功课,不但需要孩子具备新的思维方式、新的抽象观念,还需要孩子用全新的方法来运用以前学过的、如今或多或少能记住的一些知识。

老师们都很清楚,对四年级小学生的要求是一种跨越式的提高,但是,许多家长却并不了解这一点。因此,假如过去一直学得很好的孩子,如今忽然出乎意料地变得学习很吃力,这往往会令家长感到十分不可思议。 尽管不少九岁孩子的确面临着相当严峻的课业要求,但是,更多的孩子还是喜欢上学的。早上起床准备上学的一整套惯例,到了现在已经变得相当顺利,很少再有焦头烂额的忙乱了,而且大多数的孩子都已经自己承担了做好准备去上学的许多事情。

不过,话虽如此,一个九岁的小小少年还是有可能丢三落四,哪怕他头天晚上已经做好了准备,该拿的东西都放到了妥当的地方,可是,在去学校的时候,该带的东西他也仍然可能没有带齐全,你还是要不时地提醒他才好。 孩子回家聊学校的话题可能比以前更多了。他尤其喜欢聊他自己的某些成功的、突出的表现,也喜欢聊聊学校发生的某些特别事情。 由于成就感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相当重要,因此小男生和小女生往往都变得十分好强, 不论是做功课还是玩耍,他们都不愿意失败,都要竭尽所能。

孩子给人的感觉就仿佛9岁和10岁之间真的有个分水岭,一旦跨过去孩子就登上了一座新的山峰,来到一个全新的地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从10岁到14岁的成长周期。当然,有些孩子在这片新地域里还站不太稳,他们尚未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的来说,10岁孩子的日子比9岁时好过多了,尤其是他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了。

10岁的孩子是一个行动孩子,而不是一个思考孩子。随便一个简单的事情就能带给他很大的快乐,比如说晚饭后可以出去玩、没有家庭作业、光顾一个儿童乐园。 惧怕的情绪少之又少。以前怕狗、怕黑的孩子,现在自然而然不再害怕这些了。

10岁孩子最常见的情绪表达,是生气,这够让你意外吧这个心满意足的、乐于合作的、可爱的小小10岁孩子,生起气来,那叫个火山爆发,又快又猛,甚至又踢又咬。如果他能控制得稍微好一点,他会张口大骂,会哇哇大哭,也会一边狠狠跺着脚一边哇啦哇啦骂着回到自己屋里去。

尽管10岁的孩子也会气得哭,不过总的来说他们觉得“都多大了,哪能哭呢”,所以,这个年龄的眼泪是最少的。一个男孩子可能很坚定地告诉你,“要是割破了哪里,或者他们不带我去哪里,我才不会哭”,可是如果爸爸死了,他还是会哭的。 刚才还雨泪滂沱的孩子,转眼就可以这么淡定地跟你侃侃而谈。悲伤有时候会令他们落泪,不过不常有,他们倒是更容易被气得大哭。

10岁孩子可能会伤心,当然通常不会伤得太深。如果谁伤了他的心,有些孩子会“哭着回家” ,也有些孩子装得若无其事,很快镇静下来,掩饰自己的难堪。

11岁的孩子在自我照料和日常作息方面,不会刻意做有规律的事情。 在情绪方面,叛逆的苗头已经生长。

11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在成长,独立意识增强,反复无常是常态,家长要予以理解。 在活动与兴趣爱好方面,对抗性增强,不愿独自玩耍 。在学校,开始十分严格地要求老师,老师们也面临挑战。

12岁孩子自我照料和日常作息已让大人省心不少,负面情绪减少是这个年龄的主要特点。他们自信独立、善解人意,并有了自我主张。 在人际关系方面,与家人关系缓和,异性之间不再排斥,同时兴趣广泛,偏爱集体活动。对学生生活充满了热情,甚至热情过度。 在道德方面,他们多了一丝思考,少了一丝冲动。

13岁的少年在奔向青春的大道上会来个突然转向或者急刹车。

他一改12岁时的阳光、沉稳,再度陷入纠结的状态。不愿与人交往,内向,有点退缩,不愿被别人窥探。 他虽然不喜欢与成年人打交道,但看待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时的他开始懂得克制自己,不会吃起来没完没了,基本上能做到按时上床睡觉。 虽然他这时的性格阴郁,悲观,隐秘。可是,在动手方面,他们频频闪现灵光,喜欢敲敲打打,自己动手修理和制作东西。 总体来说,13岁的少年已经明显显露出青春期少年的特点。

当他从拧巴的13岁迈入14岁的年龄时,在这个充满生气的一年,你会看到角色多变的少年。他热爱学校,热爱与人交往,愿意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十分充实。 14岁的他包容性更强,而不再像一年前那样,对看不惯的事情也较少大肆批判。 尽管14岁的孩子具备这么多优点,但不能忽视这时候有些男孩和女孩会接触毒品。在性方面,14岁的青少年由于没能获得足够的知识与信息,会遇到意外怀孕、堕胎等诸多问题。 这时候,家长如何面对和管教孩子在性方面的问题是非常必要和棘手的事情。好在14岁的青少年绝大部分都会表现出更强的责任感,这是值得让人欣喜的事。 养育孩子是父母的必修之路,更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成为他的人生引导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876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