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是什么意思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是什么意思,第1张

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扩展资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铸牢人们的精神支柱;

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

坚持改进创新,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

参考资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爱国作为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个人起码的价值遵循。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强烈的家国意识、浓郁的家国情怀始终是贯穿其中的精神主线,深深融化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坚韧精神纽带、砥砺中华民族的哟大精神力量。孙中山先生认为:“国家者,载民之舟也。舟行大海中,猝遇风涛,当同心互助,以谋共济。”爱国主义是凝结民族力量的核心纽带,公民个体亦纷纷把热爱祖国视为自己起码的价值遵循,由此对祖国产生了浓厚真挚的道德情感。千百年来,无数优秀中华儿女为祖国辛勤劳作、奔走呼号、抛洒热血,这是我们祖国历尽苦难走向辉煌的最强大精神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爱国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发扬光大爱国传统,能够凝聚最广泛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最基础力量。

2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是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担任什么职务,都应该忠于职守、扎实工作,立足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的工作业绩,以优质服务、优异成绩体现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弘扬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勤奋工作、敬业爱岗,才能在平凡岗位上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远大目标、宏伟蓝图,只有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才能逐步实现。把敬业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能够引导激励每一个公民把实现中国梦的的远大理想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中,辛勤劳动、扎实奉献,在辛勤劳动中创造幸福,在扎实奉献中实现梦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需要大力倡导敬业精神,引导人们恪尽职守,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3诚信既是人类社会的普遍道德要求,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诚信,即诚实守信。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是内心的态度,朱熹曰,“诚得,真实无妄之谓”。信是外在的行为,张载曰:“诚善于心谓之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几千年来民族血脉中的优秀基因。邓小平同志曾概括道:“讲信义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诚信是公民的立身处世之道、为人处事之德、社会交往之秤。一个现代公民,必须通过“社会化”完成从生命体的自然人到具有社会角色的社会人的转化,在这一社会化过程中,不仅要学习和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学习社会交往的规则。其中,诚信是打开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第一把钥匙。诚信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石,因为市场经济是以信任为基础的信用交易活动,而诚信是实现信用交易的前提和保障,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规则和生命线。市场主体诚实守信,能够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市场秩序,增强经济社会活动的可预期性,提高经济效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公民道德建设,尤其要注重培养公民的诚信品格。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友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作为对人类以往友善理念的继承和发展,友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是建设和谐家园、实现民族梦想的重要精神条件与价值支撑。友善,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即人与人和睦友好、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同类相感,同声相求,友善之情往往往产生于志趣相投的人们之间。一个人,只有心怀友善,善待他人、善待社会,才能获得他人的理解和社会的信任,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从而心情愉悦地生活与工作;并逐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当代中国,让友善成为净化社会风气、密切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社会的强大道德力量,在全社会褒扬友善之举、吹动友善之风,将公民个人追求融入国家梦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途上同心同德、共同奋进,是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时代要求。第二层意思,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友善。人可以利用自然,但也要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爱护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是生存于自然界的普通物种之一,同时又是改造自然、甚至破坏自然的超级物种。人们在自身的生存发展中不仅要和他人、社会打交通,而且要和自然打交道,人类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人们共有的生存家园,对它要常怀敬畏、感恩之心。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就是尊重和保护他人他国的生存发展权利,就是尊重和保护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权利,就是尊重和保护人类自己。

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情感,爱国是一种神圣的职责,爱国是一种伟大的情怀。邓小平同志说:“我荣幸的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应该热爱我们的祖国。

热爱祖国不是停留在表面上的,而是要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去的。

老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日本帝国看不起中国,在悬挂的万国国旗中,故意不挂中国国旗。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抗议:必须立即向中国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就要举行罢课和绝食以示抗议。学校当局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道歉。

1946年,美国某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终身教授。但他回答说:“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北平。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此外,还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生物学家童第周,核物理学家钱学森,高能物理学家张文裕······他们个个都满怀爱国之志,为国家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用实际的行动来体现我们的爱国热情,来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什么是爱国?

  笔者认为爱国这种情感是与生俱来的,是一种对出生、成长的地方的深厚情愫,是对故土的热爱、眷恋与深情。

  爱国这种情感是流动在血液里的,是雕刻进DNA里的,是深植在灵魂里的。

  勿忘国耻是爱国,保家卫国是爱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是爱国……很多行为的本质都与爱国相关,而与行为的影响力大小无关。爱国,从大处可付诸行动;爱国,从细节小事亦可践行。

  因此,笔者认为,爱国是一种信仰。并且,爱国这种信仰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也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去拥有的。

  爱国之勿忘国耻论

  爱国是一种怎样的信仰?

  这信仰是真实坚定的,以勿忘国耻而论,爱国的一个前提就是勿忘国耻。

  七月,有我们的国难日;七月,可以说是我们的国耻月——“七七事变”在历史的硝烟里渐行渐远,却深刻地烙印在我们中华民族的魂魄里,铭记历史,永不忘记。因为,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而歪曲历史、扭曲事实又是何等可耻的卑劣行径?

  爱国,首先就需要正视祖国的过往盛衰,以史为鉴才能不重蹈覆辙。

  所以,勿忘国耻是一种爱国情怀,勿忘国耻也是爱国这一信仰中的基点。并且,勿忘国耻是我们所有人都可以践行的爱国行为。

  爱国之实现自我价值论

  另一个所有人都可以践行的爱国行为,则是实现自我价值。

  不同的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不同,不同的人实现自我价值所体现出的能量大小也不同,但是无论大小,只要是认真尽心并全力以赴去实现自我价值就是一种爱国行为。

  譬如:学生认真学习知识就是爱国,这是在为未来建设祖国奠定文化基础;职场中人认真积极工作,敬业本身就是一种爱国行为,是在为祖国的发展增加个人的力量;老人颐养天年也是爱国,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之于家庭的精神力量是宝贵的,而只有家庭安定才能社会安定,进而才能让兴国安邦得以实现。

  因此,实现自我价值也是一种爱国行为。

  结语

  爱国是一种信仰,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无限力量。勿忘国耻,实现自我价值——爱国情怀为我们的精神家园输入了灿烂的阳光,可谓正能量满满。爱国是一种信仰,这种信仰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也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去拥有的。以己之力,尽力去实现自我的价值,同时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这就是我们每个人最实际的爱国行为,这就是使爱国成为一种信仰的途径。

1、富强:富足而强盛。财富充裕,力量强大。又指富足而强盛的国家。

2、民主:指人民所享有的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或对国事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

3、文明: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

4、和谐:指谓配合得匀称、适当、协调,四指和解、和好相处,五指作动词,一般用于指不合规格,违反规则,而被处理掉了。此处一般取谐音“河蟹”。

5、自由:自由是一个政治哲学(political philosophy)概念,在这个条件下人类可以自我支配,凭借自身意志而行动,并为对自身的行为负责。

6、平等:平等是指社会主体在社会关系、社会生活中处于同等的地位,具有相同的发展机会,享有同等的权利。

7、公正: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意为公平正直,没有偏私。没有偏私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而言没有偏私,因而,公正是一种价值判断,内含有一定的价值标准,在常规情况下,这一标准便是当时的法律。

8、法制: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

9、爱国:爱国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热爱自己的国家。

10、敬业:敬业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及学习负责的态度。

11、诚信:即忠诚老实,就是忠于事物的本来面貌,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不说谎,不作假,不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欺瞒别人。

12、友善:意思是指人与人之间亲近和睦。

此时一种什么烈的爱国心有5种,爱国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这看似平常的话语,道出了最深刻的爱国理由: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失去祖国母亲的保护,个人就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履行爱国的责任或义务,是对祖国母亲的报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916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