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这部书,它是围绕怎样的一个故事来写的?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这部书,它是围绕怎样的一个故事来写的?,第1张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是一位英国女作者所写的小说,外国媒体评价这本书的书名取得十分的有勇气。作者父母都是乌克兰人,书中确实也讲述了有关拖拉机的发展,从内容上看与另一本小说《少女小渔》有点类似,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本书吧。

主要内容

故事的主要围绕着一个84岁的老人在失去妻子之后想想移民到乌克兰,于是就与一位36岁的乌克兰女孩结婚这条故事线来写的,这显然是有点荒诞的。书中的乌克兰妇女心怀叵测,追求富人阶层的生活。有读者认为,若是将《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这本书翻拍成剧的话,一定会是一部狗血的家庭伦理剧。除了人物情感和人物故事以外,作者还借用描写拖拉机发展史描述了当时二战后期灾民生活。

小说内涵

实质上讲,《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幽默小说,不仅讲述了有关拖拉机发展的历史,更描写了在当时社会状态下乌克兰人民的苦难生活。在战争的背景下活下来就已经很难了,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变得一团糟。在书中读者也能看到当时欧洲的黑暗和政治阶层的腐朽。作者以幽默的笔风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着苦难的国家和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读后心得

其实在读完这本书后,虽然会觉得86岁的老人和36岁的少女结婚十分的荒诞,但除此之外我们也能够看到社会现实的场景。战争带来的灾难是无穷无尽的,不仅是让国家经济受损,更重要的是底层人民会因战争而更加的苦难。读完故事后,我们也能够理解当时人民的无奈与悲愤,这更告诉了我们有活着才是最重要的,生命值得敬畏,我们都要努力活下去。

一、 圣诞节

圣诞节是在国外盛行的一种节日,他也是像我们中国的新年一样受到了人们的重视,那么在圣诞节的时候大人就会把袜子挂在孩子的床头。为了圣诞老人来给孩子送送礼物,实际上都是他家人买上礼物之后给孩子放在袜子里,为了让孩子开心。那一年里每天都快快乐乐的。并且在圣诞节这一天大家都会吃火鸡。

二、 圣诞节乌克兰人挂蜘蛛网有何意义

乌克兰人认为蜘蛛是一个特别幸运的东西,也可以说是自己的幸运星,所以说把蜘蛛网挂在正在树上是为了。蜘蛛网可以带来幸运到自己的身上。也是为了让自己在新的一年里被幸运笼罩。

三、 乌克兰人在圣诞节挂蜘蛛网的故事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特别贫穷的单身妈妈,带着两个孩子,那么住在特别阴冷的小木屋里。还这么发现了一个四季常青的树,想把它作为圣诞品。因为家里特别穷,所以说没有饰品。这个时候母亲心里觉得特别不是滋味,每天以泪洗面,好心的蜘蛛看到之后不忍让,母亲悲伤。一起在树上结出了精致的网,在早上的时候阳光照进来,蜘蛛往闪闪发光。那么从这一天开始,母亲和孩子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上面说了圣诞节乌克兰人的一些习俗,那么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因为各国在圣诞节那一天的习俗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没事的时候可以了解一下关于各国的这个圣诞节习俗也是不错的。

  整个故事所描述的是1941-1945前苏联的一个普通家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

  1)和平:幽静的夜色,繁星点缀。一对恋人正依坐在路边的长座椅上,背后的路灯散发着光芒,让生活充满了爱和美好憧憬;

  2)战争:1941年,电台里广播着纳粹德国入侵苏联的消息。空中敌机出现,背景响起了《神圣的战争》这首我们来自大陆的华人都非常熟悉的前苏联歌曲。苏联的“卫国战争”开始。

  3)生命:小孩出生,显示着新的生命仍在延续不断。

  4)毁灭:德军打来,开始大轰炸。城市被销毁,人民在逃亡。

  5)盼望:男人去前线打仗,女人在家中惦念,一封书信是最好的代表

  6)流离:许多流离失所的老妇人在期待着丈夫,儿子的音信。

  7)牺牲: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欧洲解放。一座无名英雄纪念碑最好地表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人们所付出的代价。他们牺牲惨重,有1/4的乌克兰人民死于战火。

  8)希望:窗口,女人和孩子一直待在窗口,看向外面的天空。窗中出现当海军水手的父亲的影子……背景是Metallica的音乐:《什么都无所谓了》(Nothing Else Matters)

  最后,画家用俄文书写:你永远在我身旁 1945

  其中的小提琴曲曲是 Cirque Du Soleil 的 Jeux d'eau

  男人唱的俄罗斯歌曲是 《漆黑的夜》(Темная ночь)

  五角星的纪念碑时的那首是 二战老歌,马克·别尔涅斯的《Журавли》(《鹤群》)。

  拉苏尔·卡姆扎托夫的原作《鹤群》完整版如下文,后来此诗被作曲家扬·弗伦凯尔谱曲,受到广大将士的欢迎和传唱,成为扬·弗伦凯尔的代表作。

前言:

1943年7月11日,对于乌波边境的波兰人来说,是个绝对糟糕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投靠纳粹德国的乌克兰民族主义武装,升级了对波兰人的屠杀政策。

仅仅一天之内,167个村庄的近10万波兰人,被乌克兰民族主义者以各种方式虐杀。其残酷程度,连臭名昭著的纳粹德国党卫军,都有点看不过眼了,要求这些乌克兰仆从军,注意“国际影响”。

而直接领导这群乌克兰民族主义者,投靠纳粹德国,制造惨绝人寰的“沃伦大屠杀”的幕后凶手,就是被视为乌克兰版“汪精卫”的 斯捷潘·班德拉。

这么一个臭名昭著的纳粹分子,却在2010年,被亲欧美的乌克兰总统尤先科,授予“乌克兰民族英雄”的称号。现代很多乌克兰右翼极端民族主义者,更是将其视为乌克兰“国父”。

这事就挺奇葩的,一个帮助德国纳粹搞屠杀的凶徒,是怎么变成“乌克兰民族英雄”的呢?

斯捷潘·班德拉,被视为乌克兰版本的“汪精卫”,自然是有原因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被德国灭国的波兰复国,而此时的乌克兰,也因为十月革命,短暂的从沙俄领土之中独立出来,形成了乌克兰苏维埃 社会 主义共和国。

两个同样在周边大国干涉下,独立出来的国家,在彼此边境的划分上,有些混乱。

一些乌克兰人居多的地方,被划给了波兰;一些波兰人居多的地方,被划给了乌克兰。这样一来,就促使一些民族不平等的现象出现。 比如后来发生屠杀惨案的沃伦这个地方,居住在这里的,大部分是乌克兰人,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波兰人。

但在版图上,它是归波兰政府管辖的。因此,居住在沃伦地区的少数波兰人,就获得了更高的政治地位,对当地占大多数的乌克兰人,多有剥削和镇压。

斯捷潘·班德拉,就是在这种民族不平等的环境下长大的,从小心里就累积起了对波兰人的仇恨,立志要通过暴力手段,建立一个乌克兰人统治的国家。

1934年,因为刺杀波兰政府高官,斯捷潘·班德拉被捕入狱。也因此之故,在当时一些乌克兰人眼中,斯捷潘·班德拉是争取乌克兰民族平等地位的“英雄”。

但1939年以后,波兰被苏德瓜分,斯捷潘·班德拉因为不仅反波兰,也反苏联,所以受到纳粹德国的拉拢。在1941年6月,德国建立乌克兰傀儡政府时,让他做了“乌克兰”总统,也因此之故,后来一些乌克兰极端民族主义者,把他视之为乌克兰“国父”。

与纳粹德国合作的斯捷潘·班德拉,逐渐暴露出他的本性。这人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极端狭隘民族主义者,他不仅大肆报复波兰人,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沃伦大屠杀”。甚至连乌克兰人自己也不放过,曾经把一位寻求乌克兰独立的温和派***的妻子,绑架之后,折磨了2周后处死。

后来德国对苏联宣战,斯捷潘·班德拉和他领导的乌克兰民族主义武装,彻底成为纳粹的仆从军,不仅帮助纳粹德国攻击苏联红军,还到处搞暗杀,制造惨案,威胁那些亲苏的乌克兰人民。

二战胜利后,作为纳粹德国的帮凶,斯捷潘·班德拉和他率领的乌克兰极端民族主义武装,一起被钉在了 历史 的耻辱柱上。他本人也被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暗杀。

此后一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乌克兰一直在苏联的管辖之内,自然不可能为斯捷潘·班德拉“翻案”,但到了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这种情况立刻变了。

那么,为何乌克兰一独立,曾经帮助纳粹德国,搞大屠杀的刽子手,就被一些乌克兰人,视为“民族英雄”呢?

为何苏联解体之后,斯捷潘·班德拉就从一个纳粹分子,变成了“民族英雄”?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跟乌克兰的“国家认同”有关。“国家认同”是个有点哲学的概念,它有点类似于一个人对自我的认知。

个体的人,区别“我”和“你”,“我”和“他”的不同,通常会涉及三个问题,也就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去哪里?”

其中“我是谁”,往往是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定义自己。比如我是某某人的父亲,某某人的孩子,某某人的丈夫。这三组关系,就定义了“我是谁”的概念。

国家也是一样的。当你问一个中国人,中国是谁?那么每一个中国人脑海之中,都会自动地浮现出一些相同的认知。比如我们是一个有着5000年不间断 历史 的文明古国,比如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再比如我们使用同样的,独一无二的方块字等等。

这些每一个中国人脑海之中,对于自己国家的相同认知,或者说共同的记忆,就是中国的“国家认同”。

但乌克兰这个国家比较特殊。地理意义上的乌克兰,存在的时间很久了。但现代国家意义上的乌克兰,存在的时间却很短。在 历史 上大部分时间里,乌克兰这个民族,跟俄罗斯民族是融合在一起的。

它们有相同的起源,相同的文化,在漫长的 历史 中,有太多同属于一个国家的记忆。这种状态下,想要在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区分“我和你”,就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

而这种区分如果不能完成,就很容易出现眼下顿巴斯地区遇到的问题,他们在法理上是属于乌克兰的领土,但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却认为自己是俄罗斯人,一心想要并入俄罗斯。

因此,苏联解体后,摆在乌克兰政府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现代意义上的乌克兰这个国家,跟俄罗斯给区分开来,避免出现乌克兰某个地区的人民,哭着喊着要加入俄罗斯的现象。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最快的办法,就是仇恨。因此这些年来,乌克兰政府不断地向人民重复一个“故事”,那就是苏联统治期间,乌克兰是如何被俄罗斯压迫,剥削,占便宜的。

如果做一个比喻的话,就是乌克兰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捡来的孩子”,讲述“苏联母亲”在自己这个“捡来的孩子”,与俄罗斯这个“亲生的孩子”之间,是如何区别对待的。以此来加深乌克兰人民,关于“乌克兰和俄罗斯从来都不是家人”的认知。

但问题是,苏联真没把乌克兰当“捡来的孩子”,恰恰相反,还经常“偏心”乌克兰,把本来属于俄罗斯的克里米亚,都划给乌克兰了。其它像黑海造船厂,安东诺夫设计局,马达西奇航空发动机公司之类的优质资产,都建立在乌克兰境内。

因此,乌克兰想要建立自己的“国家认同”,首先就要推翻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对苏联的共同记忆。

在这种动机的诱使下,这些年来乌克兰政府推倒国内的列宁雕像,抹黑参加二战,抗击纳粹德国的乌克兰二战老兵,同时把斯捷潘·班德拉这样的纳粹分子,极端狭隘的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塑造为自己的“民族英雄”。

从本质上讲,这就是要推翻苏联时代留下的,乌克兰和俄罗斯共同的国家记忆,彻底地把乌克兰,和俄罗斯区分开来。

那么,为何这种想法没能成功,反而促使顿巴斯和克里米亚等地区,更加强烈地想要加入俄罗斯,进一步瓦解了乌克兰这个国家的“国家认同”呢?

乌克兰政府,有意无意地纵容极端民族主义者,甚至不惜把斯捷潘·班德拉这样的纳粹分子,塑造为“乌克兰民族英雄”,引得波兰,乃至其它在二战中,受到纳粹迫害的国家不满,目的就是为了尽快的完成乌克兰的国家认同。

可为什么,这么做不但没能达成目的,反而促使克里米亚,顿巴斯地区的人民,加速了公投加入俄罗斯的进程,乃至于现在导致俄乌战争爆发,国家面临进一步分裂的危险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对于人类来说,国家认同固然是个很大的概念,但总有一些更高的东西,是超越国家的。比如人们对纳粹主义的恐惧。别说是本来就亲俄的东乌克兰人,继续这么搞下去,稍微理智点的西乌克兰人,也得跑去俄罗斯或者其它国家了。

乌克兰政府为了尽快完成国家认同,不惜把制造大屠杀的纳粹帮凶,塑造成“乌克兰民族英雄”,这个举动,带来的影响,是超越国家概念的。

乌克兰极端民族主义者,在乌克兰政府的这种纵容下,迅速崛起。以亚速营为代表的,乌东极端民族主义武装,在顿巴斯地区制造各种惨案,连背后支持他们的美国都看不下去了,美国国会在2015年,还特意因此通过了一项禁止向亚速营提供武器和经济支援的法案。

虽然这份法案在后来,又因为中情局的介入给撤销了。但由此也可以一斑窥豹,看出这些人被普京称为“新纳粹主义”,不是没有原因的。

对于乌克兰东部的顿巴斯地区人民来说,认同不认同乌克兰这个国家先不说,看到乌克兰政府支持亚速营这种带有纳粹主义色彩的武装力量,为了避免被屠杀,也得哭着喊着加入俄罗斯。

法律学上有个说法,叫“如果没有程序的正义,就没有结果的正义”,作为一个联合国承认的主权国家,乌克兰想要尽快完成自己的国家认同,本来是一件谁也挑不出理的事情。

结果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却放出了“新纳粹主义”这个魔鬼,就是典型的想要用错误的方式,实现正义的结果。

事实证明,这是行不通的。

该片讲述了波兰一个女孩爱上了一个乌克兰男孩,父母却决定让她嫁给一个波兰鳏夫,此时二战正要爆发,她不得不在死神面前末路狂奔的故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PbJaAKw69dYjQ1j79w74A

pwd=g6wq 提取码:g6wq

**以波兰女孩佐西亚的人物视角进行,根据她的所闻所见即不幸遭遇,向大家重溯了那一段玩命屠戮史。这是1943年沃伦大屠杀的真实事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沃伦的土地仍然属于波兰。由于三国的边界,它曾经住在一起波兰人,乌克兰人,以及一些犹太人。

因为沃伦当时还属于波兰,作为自己的领土,“主人”波兰人不禁趾高气扬,觉得自己处处高人一截,非常排斥乌克兰邻居,言谈举止充满调侃。

一片土地,三个种族,也就是说,三种不同的文化、观念和信仰在这里碰撞。从长远来看,矛盾和仇恨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一触即发。

波兰女孩和乌克兰男孩的婚姻使双方的冲突开始显现。在本该庆祝的婚礼上,牧师以嘲笑新郎国籍为祝福,使两个不和的阵营更加仇恨对方。

犹太女孩与狼的一段不解之缘

二战中,一个年仅8岁的犹太女孩为了躲避纳粹的魔爪,背井离乡,独自逃进深山,意外地和狼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

米莎·迪芬塞卡今年70岁,从外表看她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但她坚持说这只是表面现象。“我永远也不可能和其它人一样。我是大自然制造的一个错误。出门前我也会像别人一样化妆,我和别人做着相同的事情,但内心里我是个动物。”当然,她指的动物是狼。

米莎的母亲是个俄罗斯籍的犹太人,乌黑的眼睛,头发又黑又长。米莎的父亲是个德国犹太人,棕色的头发,蓝眼睛。纳粹分子刚开始屠杀犹太人时,米莎的父母从德国逃到了比利时。后来比利时也被纳粹军队占,米莎的家人只得东躲西藏地生活。米莎的母亲因为长相具有明显犹太人的特征,始终不敢出门。米莎偶尔和爸爸一块出去,她有时还要去上学。为了米莎的安全,她的父母事先做了周密的计划。他们告诉米莎如果他们被纳粹抓住,会有一个女人到学校接米莎,然后把她带到安全的地方。

躲避纳粹 与狼为友

1941年的一天,不幸发生了。米莎的爸爸没有像以往那样到学校接她,来的是个陌生的女人,她把米莎接到了位于布鲁塞尔市郊的一处陌生人家里。从那以后,米莎再也没见过她的父母。

一次偶然的机会,米莎听到收养她的一家人正在悄悄商量要不要把米莎交给纳粹官兵。惶恐之下,米莎决定出逃,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她从养父母家里偷了一些面包和几个苹果,身上还戴了个指南针。据她的养父母说她的亲生父母去东欧了,所以米莎决定向东走。

一路上,米莎尽量避免和人接触,能找到什么偷到什么就吃什么。人在饥饿的时候什么都吃,腐肉、虫子,甚至是泥巴。这样做仅仅是为了用东西来填满肚子。”她睡在谷仓里、树洞里、山洞里、或者干脆露天,她说有几次居然蜷在被屠宰后的马的尸体里睡着了。

在波兰境内,米莎第一次遇到了狼。那天,她从一户农舍里偷了点吃的,一个男人追出来,向她扔石头。米莎拼命地跑,躲进了树林。她受了伤,疼得直叫,那叫声好像狼嚎。突然,米莎发现有什么东西在看着她。她开始以为是一只狗,就丢给它一块肉,但它不肯靠近。它的叫声让米莎意识到这不是一只狗,而是一只狼。

米莎渐渐和狼稔熟起来,她们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母狼对米莎很好,捕食到的猎物都分给她吃。米莎叫她丽塔妈妈。那段日子,米莎过得很开心。丽塔妈妈打猎回来,会和米莎分享她的战利品,如兔子之类的野味。吃饱后,米莎就依偎在丽塔妈妈身边,笑着睡去。米莎仿佛又找到了一个妈妈,对米莎而言,丽塔妈妈就是整个世界。

后来,丽塔妈妈有了一只公狼做伴。公狼起初对米莎很不友善,它几次企图袭击米莎,都被丽塔妈妈阻止了。摸清了公狼的性情后,米莎学乖了很多。每当公狼发威时,米莎就做出屈服的表示,身子往地上一躺,蜷起四肢,露出喉咙,公狼见状也就罢休了。

米莎和这两只狼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至于到底有多久,米莎说自己当时太小,没有时间概念。后来,两只狼被猎人打死了,米莎为此非常伤心。她离开了树林,一个人继续赶路。

几个星期后,米莎遇到了一群狼。这可是个大家庭,有狼爸爸、狼妈妈,还有几个幼崽。米莎也加入其中。狼爸爸、狼妈妈外出捕捉猎物时,米莎就留下来照顾幼狼,做起保姆来。等它们回来了,米莎模仿幼狼的样子,四肢蹲下,舔舔狼妈妈的鼻子讨食吃。起初,狼妈妈身子向后一退,不肯给米莎喂食。但米莎不断发出轻轻的叫声,哀求着,狼妈妈慢慢靠近,这才把食物吐给米莎吃。渐渐地,狼妈妈开始像对待自己幼子一样对待米莎,米莎也成为这个特殊家庭的一员。然而,好景不长,狼群解散了,米莎又重新回到一个人的生活。她向东走到了乌克兰,也曾偷乘火车到克罗地亚、意大利。前前后后用了四年多的时间。

战后回归人类 保护动物

1945年二战结束,米莎回到了比利时。她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别人听,但人们都不相信她的话。米莎的故事实在太离奇,人们不相信一个孩子能忍受这种遭遇。于是,米莎选择沉默,她把过去的事情深深放在心底。

在比利时,两个老师收留了米莎,还送她上了大学。米莎的脚趾前后接受了四次手术,因为之前她的脚趾已经长到了一起,而且可以深深抓地,就像猿人一样。米莎尝试过很多工作,她曾被送到女子修道院,但她逃走了。后来她留在一家运输公司做女乘务员。

半个多世纪过去,米莎和丈夫莫里斯现在住在美国东海岸的一座小村庄里。他们1985年从荷兰移民到美国。他们拥有一间白色的平房,外观很朴素。她的家很好找,是远近闻名的动物庇护所。门前台阶上立着一座大象雕塑,灌木丛里有一座熊的塑像,家里养了23只猫和2只狗,院子里每棵树的树枝上都挂着鸟食。两只狗在院子里互相追逐,肆意打滚。栅栏上挂着个牌子“小心院里有狗”。

米莎走进厨房,见一只大肥猫正躺在水槽里,还有一只在橱柜上找了个地方歇着。这时,她的狗跑进来,跳上桌子,抢到了一片意大利香肠。“不行。亲爱的,不行。”米莎用怜爱的语气说,边说边挠挠狗的耳朵。米莎说对人她从来不会这么耐心,但对动物她有用不完的耐心。她在二战期间目睹的一切令她对人类充满愤怒。

米莎说逃难中她看到的最悲惨的是一些孩子。他们从火车上被卸下来,排成一列,然后被一个个枪毙。这些孩子们死前一句话也没有说,也没有人喊叫。每声枪响后都有一个儿童倒下,倒进了大坑。一个小女孩死时手里还抱着她的布娃娃。从那一刻起,米莎对自己说:“我和人类的关系已经结束了,永远结束了。”那些杀人的士兵可能已经做了父亲,也有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他们怎么能做出如此残酷的事呢?米莎不明白。相比之下,米莎觉得狼比人好多了,至少它们能够接纳她。

多年来,米莎一直对人类怀有戒心。她随身带刀,家里的每个房间都有刀。大门口有把弯刀,客厅有把日式宝剑,床上也放着匕首。

米莎还有个危险的习惯。她在无法发泄自己情绪或者遇到挫折时会咬人,哪怕是她的丈夫。米莎说她曾把莫里斯咬得鲜血直流,几乎喘不上气来。莫里斯说30年前他和米莎刚认识时,米莎特别容易发脾气,任何事情都可能成为她咬人的导火线,幸亏莫里斯的脾气好,他包容了米莎的过激行为。

米莎说她本不想发怒,但一旦被激怒,她就会失控,变得极其危险。她经常告诫自己:不能咬人,不行。

1997年,米莎把这段经历写成书,定名为《是狼救了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94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