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书愤》教案

陆游《书愤》教案,第1张

 《书愤》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2、以《书愤》这首诗观照整个南宋时代相类主题的诗词;

 3、学习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1、《书愤》主旨的理解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2、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指导。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陆游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因受家庭熏陶,自幼读书学剑,发愤报国。终生以抗金报国为志,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热情。诗词散文都有创作,其中诗歌成就最高。现存诗作9300多首,是存诗最多的古代诗人。

 二、导入课文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陆游诗词,其中词作《钗头凤》和诗作《示儿》最能反映陆游一生的际遇。陆游一生有两个始终没有解开的情结。其一就是《钗头凤》所书写的他与表妹唐婉的爱情悲剧。两人倾心相爱,却被其母生生拆散,这成为陆游一生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痛楚,直到七十五岁高龄、唐婉离开人世四十多年以后,他重游沈园,依然写下了“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深情诗句。其二就是《示儿》所书写的“北定中原”这件让他终生魂牵梦绕以至死不瞑目的大事。终其一生,壮志不能实现其万一,心中情怀,《书愤》就是最好的见证。

三、朗读课文

 1、 学生试读,教师指导朗读。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的“那”读上声调,“那知”重读。“中原北望气如山”中“山”读升调,读出高山巍巍耸立之势。“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句中“空”要重读,“已先斑”处读降调,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真名世”“谁堪”重读,结句降调。

 老师范读,学生再读,朗读是体味诗歌情味的重要一环,不可忽视。

四、课文内容理解

 1、借助资料上的课文词句疏通,学生自学。请学生朗读课文词句理解,学生质疑。

 2、关于对“气如山”的理解:资料注释认为“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气如山”是“北望被金兵占领的大好河山,心中的郁愤堆积如山”之意。你同意“气愤堆积如山”这一说法吗

 探讨:理解成“气愤堆积如山”只是就这一单个句子的理解,加上“北望被金兵占领的大好河山”,所以“心中的气愤堆积如山”,这样的理解孤立地来看,似乎很有道理。但是联系上下句,它却是说不通的。承上理解,“早岁哪知世事艰”也就是青壮年时期少不更事,根本不知道收复中原这件事竟是这样艰难,所以诗人北望中原,立下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宏图大志,豪气如山;承下句理解,“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写的正是早年宋军在瓜洲渡和大散关与金兵作战,宋军大败金兵、收复失地、大获全胜令人鼓舞的两大战事,而作者也曾在此两地亲上前线,勘查地形,刺探敌情,所以后两句是“气如山”的具体表现,将报国愿望和为之付出的努力渲染得更为具体、鲜明,故“气如山”作“豪气如山”理解更佳。诗人的报国壮志如山一样雄壮,如山一样坚定,如山一样不可动摇。

 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有些奇特,此联不用动词,不用虚词,只用六个名词组接,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的军容画面,形象飞动、画面壮阔。这种表现手法,在他之前极其少见,在他之后就较为常见了,如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也同样以几个名词组成而不着虚字。

 五、诗中问题探讨

 1、 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愤”,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

探讨:

 所愤之一乃“世事艰”。艰者,难也。“世事”也即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它究竟有多难只举同时代抗金英雄岳飞的遭遇可见一斑。抗金名将抱定“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壮志,杀得金兵闻风丧胆、节节败退,直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就是这样一位抗金骨干,却正因为此被汉奸秦桧等民族败类以“莫须有”之罪诬害而死,年仅三十八岁。报国不仅无功,而且有罪,竟至死罪,这难度似乎难于上青天了。

 所愤之二乃“塞上长城空自许”之“空自许”。所谓“塞上长城”是指自己年青时以捍卫祖国、扬威边疆的名将期待自己,认为自己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可以抵挡千军万马。可是就诗人的经历来看,年青时参加进士考试因位于秦桧的孙子秦埙之前而被出名,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可谓壮志难酬、请缨无路。着一“空”字,沉痛之极。

 所愤之三乃“镜中衰鬓已先斑”。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已两鬓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自己却岁月蹉跎,年华空老,壮志难伸。着一“已”字,悲凉之至。

 所愤之四乃“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一生以北伐中原、恢复汉室、统一中国为其终身大业。他在《出师表》中写道:“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话正说出了陆游的心事。有谁比得上写作《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呢言外之意是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没有一个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来“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收复大业,无人领军。

 这四愤——愤报国有“罪”、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无人领军,四“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作者的“愤”中含“恨”,“愤”中含“悲”,“愤”而生“凉”,“愤”而生“叹”,从而形成了本诗沉郁豪雄的风格。

 2、 本诗主要表现手法。

 (1)对比手法: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而这一切的根远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诗人心中之“愤”焉得不涌上笔端

 (2)借古讽今: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千载以下。

 小结:以上是对本诗主题和表现手法的探讨。诗歌主题和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学生只有不断积累每一首诗词主题和手法,才能积少成多,逐渐开阔视野,形成深厚的诗歌鉴赏悟性和稳定的诗歌鉴赏能力。

 3、学生自由诵读全诗,要求当堂背诵。

六、拓展思考:《书愤》所反应的陆游“壮志难酬,年华空老”的人生际遇,无疑是一种悲剧,但是这种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南宋时代所有抗金爱国志士共同的悲剧联系同时代其他诗人词人的作品回答。

 引导学生抓本诗中“镜中衰鬓已先斑”句的“衰鬓”“先斑”也即两鬓斑白,借此抓住“白发”这一意象,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诗词中找出类似的诗句。

 1、陆游的《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2、辛弃疾《破阵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 岳飞《小重山》: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这三位诗(词)人,他们的志向都是一致的,陆游是“中原北望”“心在天山”、辛弃疾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岳飞是“为功名”。“天下事”也好,“功名”也好,指的都是收复中原的大计。而他们的遭遇也惊人的相似,陆游是 “已先斑”“鬓先秋”、辛弃疾是 “可怜白发生”、岳飞是“白首”。可见悲剧并不是陆游一个人的,报国无门、请缨无路、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是南宋所有有志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志士们共同的悲剧,甚至直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以身殉国。他们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他们的悲怆是英雄们共同的悲怆,陆游终生没有解开的情结不是他个人的情结,而是所有南宋爱国志士们共同的情结。

 由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总结出鉴赏诗词的两个非常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知人论世”和“相互联系”。所谓“知人”,就是要了解诗(词)人平生的思想、抱负和经历;所谓“论世”就是要了解诗(词)人生活的时代。陆游一生的抱负就是“北定中原”,而他生活的时代却是主和派把持朝政的南宋,因此他所遭受的际遇只能是壮志难伸、年华空老、岁月蹉跎。因此,只要读《书愤》这一首诗,几乎可以带动他所有这一类的诗或词,比如他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夜游宫 雪晓清笳乱起》《秋波媚 秋到边城角声哀》等等,书写的无不是相同的主题。掌握了“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在做诗歌鉴赏题时可以举一反三。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相互联系”,古人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鉴赏诗歌时,我们也可以借一借“他山之石”。比如我们刚才鉴赏《书愤》,就借了辛弃疾的《破阵子》、岳飞的《小重山》等等,这样可以有效地以旧知理解新知、以新知深化旧知,触类旁通、事半功倍。

 《书愤》优质课教案

 教学内容:

 1、学习内容概述:

 《书愤》为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与散文》第一单元“推荐篇目”。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国家的挚爱和对理想的执着蕴涵着无穷的悲愤之情,诗意理解难度不大,重点在于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2、学生分析:学生为亳州五中高二年级5班试验班学生,语文素养较其他班好,能够理解诗歌中意象的概念,初步了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能够自主在老师的点播下稍加分析和发挥,形成独特的感知和诗歌美的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文本理解作者情感

 2、运用朗读的方法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3、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品析诗句。

 4、能够背诵《书愤》。

 过程与方法目标:诵读,想象,运用比较的方法品味语言。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先贤对国家的挚爱和对理想的执着。

教学重点

 1掌握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2掌握运用典故表达情感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及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理解陆游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器材

 cai课件,多媒体教室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多媒体,mp3,和幻灯片)

 1 听歌曲岳飞的〈满江红〉。(老师适当发挥导入,略)

 2 请同学回顾以前学过的南宋爱国名句。(见课件)

 3、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现在浙江绍兴)人。少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见课件)

 诗歌特色:(见课件)

 二 诗歌分析。

 (一)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读准字音。(正音),指名学生美读。

 2解题。书,动词,记录,记下,书写。愤:气愤、郁愤、悲愤、激愤,愤慨。提问:诗歌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愤”情呢学生答 (略)投影(书愤:抒发内心的郁愤之情。全诗感情基调:“愤”。 )

 (二)细读诗歌,深入理解。

 1思考与讨论:你觉得四联中哪联最能读出题中的“愤”字为什么 (这是本课分析的重点所在,让学生充分讨论,先行感知文意,描绘意境,然后老师适当投影讲解背景,详细的分析见多媒体课件。分析之后小结“愤”自然过渡到本诗歌方法的归纳,并举出适当的例子(见课件)

 小结:诗名《书愤》,四联56字,虽无一“愤”字,却句句皆“愤”,愤然之情力透纸背摧入人五内。全诗以“愤”为基调(主线),不是一怒了之,而是有血有肉,富于变化:前四句重在激愤,后四句偏于悲愤。激愤愈烈,悲愤愈深。 (此处处处联系前面所学的《长恨歌》《拟行路难》等,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妙在不曾说破,味之自然生愤,模拟对《行路难》的沈德潜的评语。

 托情于物 精练形象 ( 用典抒情)

 具体分析讲解(见课件)

 “愤”作为一种感情,是抽象之物。要充分地写出来,必须使之形象化。诗人采用托情于物的手法,将“愤情”加以物化。(紧张的工作之余,她常跑到楼顶对着家乡的方向,看斜阳,读雁阵)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此句的妙处到底在哪它是极具边塞地区特色的景物的罗列。看似相互之间没有什么关联,实际有着微妙的组合:

 有时间与地点的组合(时空结合);

 有远近的组合(远景:瓜洲渡、大散关;近景:楼船、铁马。)

 还有情与景的结合。(景是边塞的景;情是苍凉的情。)

 投影唐代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与这首诗歌的颔联非常相似。同样也是景物的排列组合,但意境截然不同。陆诗是亡臣的苍凉,温诗是游子的伤怀。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三 拓展阅读《临安春雨初霁》投影背景,学生谈感受,再次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见多媒体课件)

 用选择题目对本课文进行总结和教学效果的反馈 (见课件)

 四 结语。

 “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这是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对陆游的高度评价,其诗歌名句有: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还须待阖棺。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南宋的爱国诗词(课外),,写一段独具个性的鉴赏文字,200个字以上。

 每一个课堂的顺利开展都少不了教师课前编写的教案,高质量的教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使时间与效率成正比。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教案高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教案高一(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文章叙述、议论、抒情与描写有机融合的表现手法。

 (2) 了解中国人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不懈努力。

 (3) 学会找关键词关键句子和段落抓有效信息。

 2、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文章叙述、议论、抒情与描写有机融合的表现手法。

 2、学会找关键词关键句子和段落抓有效信息。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提问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神州六号的情况(学生自己介绍)。

 (二)字词闯关(给加横线的字词注音)。

 (三)自读课文,分析课文

 1、结构分析:

 导语:(1~3)中国发射载人飞船成功。

 主体:(4~26)飞天航程。

 结语:(27~30)迎来了飞天梦圆的时刻。

 2、怎样理解标题的含义?

 可以认为是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国的航天梦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也喻指这一航程。

 3、自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

 自豪、赞美。

 4、本文导语部分有什么特色?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是描述,也是评论。既有对飞船升空的情景精细描绘,又有对这壮举的评论。生动感人,有情感。

 5、中国实现飞天梦的历程中,有哪几个关键性的事件?

 (1)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

 (2)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成功发射。

 (3)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空。

 (4)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5)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6)“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

 6、中国人飞天航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7、“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入天空,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主要有哪些困难?

 (1)首先要有可靠性高,大推力的运载火箭。

 (2)安全返回技术。

 (3)研究出具有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为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四)理文章线索

 文章用倒叙手法写出了“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然后按照是时间的顺序回顾了中国飞向太空的历程,最后落笔到“神舟”五号的研制、发射上,首尾照应,重点突出。

 (五)写作特点

 1、以倒叙为主要叙事结构。以时间为顺序,脉络清晰,首尾呼应,这是本文写法上最显著的特点。

 2、语言凝练,具体生动。

 (六)作业布置

 编写中国航天大事纪(世界航天大事纪做参考)。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教案高一(二)

  一、教学目的

 体会诗歌创造的朦胧迷离,低回动人的意境。

  二、教学设想

 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歌情感。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今年夏天有一个很明显的天气特征,是什么?

 生答:“多雨!”

 一到阴雨的天气,天是湿漉漉的,地是湿漉漉的,让我们的心情不由得也有几分湿漉漉的。雨总是带给我们一些莫名的忧郁、无可名状的哀伤,但这种微妙的情绪又很难准确把握,用语言传神地表达,“雨巷诗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雨巷》。

 (二)作者简介

 “雨巷诗人”的大名我们早已听过,有谁知道作者的基本情况?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以爱情为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三)诗歌赏析

 1、有这样温柔多情的笔名,又有这样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笔下流淌出来的诗句也必然是细腻多情的,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雨巷》。

 2、欣赏完了这首诗,我们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雨巷》的魅力,那麽,你们觉得这首诗美在何处?

 有好几个男生脱口而出”丁香一样的姑娘美!”(生笑)

 这个姑娘美在何处?她长什麽模样,穿什麽衣服?(生安静)

 无从知道,那何以见得这姑娘的美?

 3、从文本中,我们只知道她是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板书:丁香)丁香是什麽样的呢,有同学见过吗(展示丁香)?

 丁香,又名紫丁香。春季开花,花紫色,密集成圆锥花序。有淡雅细沉的香气。因为它的高洁与冷艳,文人墨客把它作为哀婉、愁怨、惆怅的象征反复吟咏,古来已久。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唐中主李璟词曰:“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可见,丁香在古典文学当中是个“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那麽,丁香一样的姑娘会是个什麽样子的姑娘呢?

 生1:应该是一个纤弱的、优雅的、楚楚动人的、惹人爱怜的小家碧玉。

 生2:应该是忧郁的,你只要多看一眼就忍不住被吸引的姑娘。

 同学的描述很形象生动,这样一个动人的姑娘,我们忍不住都想看一看她那俏丽的脸庞,看一看她到底长什麽模样呢?

 我们看不到,就连诗中的我也看不到。因为,姑娘打着一把油纸伞。我想请同学们注意这把油纸伞。(板书:油纸伞)大家最早听说油纸伞是在哪个故事里?

 生齐答:《白蛇传》。

 油纸伞出现在白娘子初遇许仙的旖旎传说里,出现在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中,出现在少女玲珑的舞蹈中,也出现在歌曲动听的旋律中,不知不觉当中,油纸伞已经定格为美的背景、美的点缀。现在,这把油纸伞出现在丁香姑娘的肩头,我们单只看到伞,已经觉得它很美,那麽它点缀的姑娘呢?

 生:肯定更美!

 油纸伞的出现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雨——春雨。大家熟悉的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是怎样描绘春雨的?

 生: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细细的、密密的。

 宋人秦观又在词中这样描绘春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春雨也是一个惹人闲愁几许的经典意象。(板书:春雨)而《雨巷》则把文人对雨的喜爱推向了极至:象一幅微微泛黄的旧水墨画,自在飞花、无边丝雨之中,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子,从雨巷中袅袅走来,携着一缕丁香花的幽香,载着一怀嫣然极致的心事,有叹息,但不哀伤,有顾盼,但不凄然。

 4、至此,丁香姑娘已经成为抒情主人公和我们读者共同的期盼和向往,那麽,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这个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姑娘就是诗人爱情向往的象征?

 生回答,师归纳总结:既是又不是。丁香姑娘可能是诗人渴望而终未能得的爱情,可能是青年时未酬的壮志,可能是年少时青涩的一个愿望,也可能只是对曾经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怀恋,所以,丁香姑娘是一切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回忆的寄托。

 诗人只是通过她来表达这种对于美好事物的飘忽短暂、转瞬即逝的痛惜和追忆,念念不忘却又无从把握,只剩下淅沥春雨中的深深追忆,只剩下物是人非之后的无可奈何。尽管全诗没有一句直白的情语,但情语却已洇染在委婉的景语之中了。同学们总结一下,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回答,师归纳总结:对丁香姑娘的期盼,对眼前现状的迷茫和对往昔之美的深深追忆。

 (四)延伸拓展

 其实,对美的追忆和留恋是人类共同的情结,古今中外,概莫如此。同学们能否联系一下自己的阅读和欣赏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踊跃发言:

 生1:李商隐的《锦瑟》中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教师点拨)这段感情早已经逝去了,只剩下当事人面对着多少年后的物是人非来深深的怀恋,然而无论心里有多少痛惜,曾有的深情却也无可挽回了。当初怎麽就不知道珍惜呢?

 生2:王菲的歌曲《沧海蝴蝶》中有一句歌词特别动人,“给我一刹那,对你宠爱;给我一辈子,送你离开。”(教师点拨)两个人的交会只有一刹那,于是两个人的相互温暖也只在一刹那。短暂的宠爱过后,用漫长漫长的一生来回味这一刹那,珍藏这一刹那,于是,刹那即永恒。

 (五)布置作业

 1、熟读成诵,在反复诵读中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2、联系自己的情感体验,写一篇随笔,写下自己对某件往事、某人某物的回忆。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教案高一(三)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思维的一般规律和构思的一般规律。(重点)

 2、认识宋词对唐诗的发展。(难点)

 3、与《沁园春?雪》相比,看作者思想的成熟与发展。

  二、教学方法

 讨论为主。

  三、教学过程

 (一)题解

 "沁园春",词牌名。

 "长沙",是本词的标题。

 (二)范读

 一定要带着感情去读,在读中感受其情感与韵味。

 (三)讨论

 1、词上阕的陈述对象是什么?

 "橘子洲"。

 2、词人对这个陈述对象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3、通过哪些局部描绘来表现?

 大背景:"独立寒秋"。

 小背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主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4、总体感受是什么?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5、上阕以形象思维为主,那么形象思维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形象思维的一般规律:整体印象;细节描绘;总体感受。

 起:"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承:"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合:"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6、下阕以抽象思维为是,那么抽象思维的一般规律又是什么?

 抽象思维的一般规律:话题;阐述;结论。

 7、下阕前两句在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

 从形式上讲是一个转折,从记叙转为议论,议论的话题是"峥嵘岁月"。

 8、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阐述这个话题的?

 承"百侣"而来,展示老一辈革命家年青的风采:"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酉。"

 转而称颂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热情以及胆识与魄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9、这个话题的结论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

 "曾记否,到中流激水,浪遏飞舟?"

 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家扭转乾坤,拯救民族于水火的美好愿望。

 10、以上,就上阕或下阕的内容分析,我们基本上是遵循唐诗的构思格律来分析的。那么,全词的整体构思是否与这一规律相合?

 从全词看。如果说,上阕"独立寒秋百舸争流"是"起",接下来的"鹰击长空谁主沉浮?"是"承",那么"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酉。"就是"转",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激水,浪遏飞舟?"则是"合"。

 11、你认为宋词对于唐诗的发展表现在哪个方面?

 宋词继承了唐诗谨严的构思格律,但走出了唐诗句法上太过整齐划一的死板。使诗歌的发展,走向整齐美与错综美的融合,从而适于表现更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四)总结全文

 1、和《沁园春?雪》一样,词的上阕以描述为主,陈述的对象是"橘子洲":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寒秋",渲染了一种红艳艳的感动、横扫一切的气势和百折不挠的执着。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湘江",激扬着一种兴奋激动、坚毅自信的情怀,以及必胜的信念和无尽的活力。

 可以想象,诗人此时心潮澎湃,正要信心百倍地去迎接人生的挑战、社会的挑战,因此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追问,抒发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壮志情怀。

 从思路上讲,"起""承""转""合",天衣无缝;从境界上讲,"立""看"的振奋与"怅""问"的求索,互为映衬、相反相成。"独立寒秋"的坚毅深沉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郑重庄严又遥相呼应、相辅相成。

 2、下阕以议论为主,话题是"峥嵘岁月":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陈述的对象应该是"峥嵘岁月",不寻常、不平凡的岁月,可这四个短语告诉读者的只有一个血气方刚、才华横溢的概念,且角度、层次不明,有堆砌之嫌。不象"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那样,不只形式整齐对仗工稳,且内容涵概全面典型,肯定否定客观公正,准确评价了"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的历史事实,互文的修辞手法更平添了一重错落美。

 真正陈述"峥嵘岁月"的,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而且此时的作者也缺乏应有的豪气。"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并未大胆抒发胸怀天下的抱负。单一个"曾记否"就远不能和"具往矣"的那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气概相比,有种束手束脚(有话不好说,有情不能抒)的感觉。

 当然,此时的毛泽东,还和普通百姓没有质的区别,作为一个政治风云人物的气魄还在酝酿之中。而十年后的《沁园春?雪》就不只是文学创作上的成熟,历经千难万险的磨砺,走出了两万五千里的围追堵截,完成了他作为一个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的自我塑造,在文学创作上的表现自然就不同凡响。无论是"具往矣"的豪气,还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智者、仁者的风范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课外思考题(任选一题,写成五六百字的短文)

 1、"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请谈谈这句诗的内容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联系与区别。

 2、"粪土当年万户侯。"请谈谈这句诗的内容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联系与区别。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教案高一(四)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由叙事到说理的自然过渡。

 2、分析评价本文的哲理。

 3、揣摩欣赏文章精彩的语言片断。

  二、教学重点

 1分析评价本文的哲理。

 2揣摩欣赏文章精彩的语言片断。

三、教学过程

 (一)第一步:初读——感知哲理

 诵读文章,初步明白作者意图揭示的哲理是什么,体会由抒情到说理的自然过渡。

 (二)第二步:再读——理解哲理形成的基础

 穿插诵读文章几次写到黄鹂的片断。

 学生讨论,发言,点评这几次描写。

 (三)第三步:三读——评价拓展哲理

 教师学生朗读末几段,学生再次体会哲理,并思考——你怎样评价这一哲理,由这一哲理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可顺向,可逆向——但必须在理解作者的前提下,发表有理有据的见解。

 (四)第四步:四读——揣摩精彩语段

 教师选取精彩的文段或者让学生自己选取精彩的文段诵读,揣摩语言。教师不要下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分析评价,教师做适当的总结即可。

 我们学会忍受和承担。但我们心中永远有一个不灭的心愿。是雄鹰,要翱翔羽天际!是骏马,要驰骋于疆域!要堂堂正正屹立于天地!努力!坚持!拼搏!成功!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沁园春 长沙》教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语文《沁园春 长沙》教学教案一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词的一些体裁知识,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诗歌。(准确把握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节奏等)

 2过程与 方法

 抓住关键词语,梳理思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合作探究把握词作的情感脉络,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学习心系天下的人生大境界。

 教学重点

 通过品味关键词语,体悟词中描绘的意象以及形成的独特意境,理解诗歌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

 对于诗词的词语的品味,对词人情感世界的把握。

 学情分析

 高中生正是价值观、人生理想的形成期,尤其是相对比较淳朴的上进的学生对毛泽东会十分感兴趣,对人生理想抱负也有自己的思索。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对理想抱负的思索,激发他们了解伟人心灵的兴趣;然后可以通过对于词语的品味,而完成诗词的欣赏。

 知识链接

 1词牌由来: 相传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名沁水公主,她的园林名沁园。后来沁园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吟咏这件事,“沁园春”词牌由此得名。

 2写作背景: 本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在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国共合作创造了蓬勃发展的大好革命形势。但是,革命应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途经长沙时,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景,回忆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不禁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词。本词实际上是毛泽东用词的体例所写的现代诗。

 3文学常识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又称为“诗余”。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曲子词_。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成为特定词体格式的标题。词牌决定词的格式,与词的内容无关。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根据字数,词分为_小令__、_中调__、长调_,对应的字数要求分别为__58字以内_、__59—90字_、___91字以上。

 教学过程

 以诗导诗

 提问:世界上最长的生命体是什么

 明确:台湾诗人席慕容的回答:诗是何等奇怪的个体/生下来 就会站起来 走开/薄薄的一页 瘦瘦的几行/不需衣衫 不畏冻饿/就自己奔跑到野外/甚至 只要有几句写到谁的心里去/就可以/从商周到隋唐/一直活到所谓的当代

 2中国诗歌的发展流变

 诗经-楚辞--古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新诗

 3词牌《沁园春》解

 龙榆生《唐宋词格律》:又名《寿星明》。格局开张,宜抒壮阔豪迈情感。苏、辛一派最喜用之。一百十四字。如陆游《沁园春 孤鹤归飞》、毛泽东《沁园春 雪》。

 “悲秋情节”的民族 文化 心理

 秋闱、落叶归根的乡土情节、人生迟暮

 5生自由读

 6生读生评

 7教师范读

 问题探究

 1这首词描绘了几幅画面可以根据内容给画面各加上小标题吗

 四幅画面;独立寒秋、

 湘江秋景、

 峥嵘岁月、

 中流击水(小标题概括准确即可)

 2全词中有几个字可以把这几幅画面串联起来,你认为是哪几个字,并简要口述理由

 答:“立”——“看”——“怅”——“问”——“忆”——“记”

 前人为何悲秋毛泽东为何颂秋

 悲秋:科举秋闱、乡土情结、人生迟暮

 颂秋:少年伟人气象、革命形势

 3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内在联系

 答:上阕主要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的深秋景色,面对充满生机之景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侧重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青年的特征:他们以天下为己任,肩荷着历史的重任,主宰着民族的命运,指点着祖国的江山,豪情满怀,壮志凌云。同时,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问题,即由革命青年以及站起来的全国人民来主宰这个世界。上阕写景是下阕抒情的基础,下阕抒情则是上阕含蓄情感的直接再现、升华。全词借景抒情,由实到虚,由自然情趣到人生哲理,逐层推进,步步深入。(根据本班学情,适当表达)

 沁园春长沙中的炼字艺术

 福楼拜:有几十个词可以描绘同一情景,但只有一个词最为准确,作家就是要找出那个惟一。

  高中语文《沁园春 长沙》教学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⒈把握新诗与现代诗歌的概念,了解什么叫做意象,初步

 进行诗歌鉴赏。

 ⒉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⒊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⒈研究 传统文化 与诗歌意象间的关系,进而解读诗歌。

 ⒉反复诵读诗歌,体味诗人蕴涵于作品中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诗人博大的情怀,体会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重点

 难点 理解课文的情景关系,体味词中作者的感情。

 初步认识意象,了解意象在诗歌鉴赏中的地位和作用,鉴赏诗歌。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1、播放多媒体《两只蝴蝶》的FLASH,“秋风起,秋叶落成堆”的小部分精彩片断,提问:你看到里面的景象,感受如何

 2、“秋”是文人笔下无比丰富的意象,你能联想到有关“秋”的哪些诗句

 3、导语: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文人常常把“秋”与“悲”“愁”联系在一起,然而,在曾写下“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一代领袖毛泽东的笔下,秋天却换了一番景象,现在,让我们一起随着他的所见所思,去神游一遍湘江与麓山吧!

 二、朗读听读整体感知

 1、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要理解诗,更需要多读,通过读让自己置身于诗的境界中,去领悟诗歌不可言说之美。带着以下任务将本诗自由朗读三遍:配合注释疏通字词;了解诗人写作的大致背景;初步把握情感基调,互相评价朗读效果。

 2、 请一学生朗读本词。出示课件,强调重要的音和词。

 3、 有同学说,由于词境的壮阔,可以见到诗人内心的豪迈。是的,本词的基本基调是豪壮的。因为他写于1925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份

 三、再读鉴赏

 (一)、用幻灯片提问:①、从以往学词的 经验 来说,词一般分为上下两片,分别做什么本词是这样安排的吗

 ②词的上片写了哪些景物由哪一个词引领构成了一个什么画面请结合景物特点,用自己的语言写一段描绘诗中画面的话。

 ③词的上下片由哪个词引出引出了一番怎样的情景

 ④结合上下两片,请说出本词美在何处。

 (二)、解决问题,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一些问题。

 幻灯片:崇高之美:德·康德——数学的崇高,如高山的体积;力学的崇高,如暴风雨的气势。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础——一件事物较之与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

 中古·孔子——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唯大,唯尧则之。山河的壮丽,博大,巍峨,使词境宏远、开阔,令人豪气顿生,山河越是壮丽,就越能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

 (三)、深入探讨,思考:这首词不仅景美,而且语言更更美。找出词中的重要名

 词、动词和形容词,分组选点进行分析鉴赏,感受其情景交融的妙处。

 (四)、由学生的回答引出板书:

 看:山红 林染 江碧 舸争 鹰击

 鱼翔 (远近相间 动静结合)

 谁主沉浮

 忆:风华 意气 挥斥 指点 激扬

 是 粪土 (中流击水 豪情满怀)

 同学少年!

 (五) 总结 全词,放示范性朗读带

 四、吟诵全诗

 五、拓展探究

 合作探究:出示曹操《观沧海》全诗,提醒学生背诵。

 提问:与《观沧海》相比,你认为谁的情感更为豪壮、深刻,具有震撼力 学生活动

 1、学生听音乐看画面各抒己见。

 2、学生结合已学和平时积累的回答,老师稍作提示。如:秋风秋雨愁煞人/自古逢秋悲寂寥/悲哉,秋这为气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高中语文《沁园春 长沙》教学教案三

 教学目标

 1诵读诗词,初步领会诗词的内容。

 2抓住词中的关键语句,对诗词的中心思想、写作思路和创作手法作深入思考与分析,读懂诗词的内涵。

 3品味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

 4把握词作的情感脉络,感受抒情主人公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

 教学重点

 理解词中的主要意象通过阅读,能够体会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领会词中重要的词句的内涵。

 教学难点

 抓住作者内心的情感,同时把握作者是怎样运用写作手法的,是怎样来体现自己远大的抱负和革命情怀的。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谈起诗歌,人们总喜欢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毛泽东一生酷爱古典诗词,在他一生中,大量阅读古典诗词。毛泽东在打仗时是“用兵真如神”,而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则是“用字真如神”。

 毛泽东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他生前同意并公开发表的诗词有39首,其中以“沁园春”为词牌的长调只有两首,一首是我们初中学习的《雪》,另一首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长沙》。长沙是毛泽东革命人生的起点,让我们追寻伟人的闪光足迹,走进伟人的崇高心灵。

 沁园春是词牌名,那么什么是词呢词是我国诗歌中的一种特殊文学体裁,特点是每首词都有词调,叫词牌,例如本词的词牌叫“沁园春”。词牌与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有些词在词牌下另有标题或小序,表明主题或写作缘由。如本词的“长沙”就是小标题,词又分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沁园春·长沙》属于长调,有114字,分为上下两阕。

 二、初读感知

 (一)教师范读。

 (二)学生齐声朗读,教师指导点拨。反复诵读,助学生渐入佳境。

 (三)词作一般都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这首词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三、解读文本

 (一)思路理清

 1划分节奏。

 2学生朗读这首词,找出生字词并解释。

 (二)品析上阕

 1问:上阕是围绕那个字来描写景色的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上阕所绘之景。作者是怎么来构画这幅秋景图的

 “看”字来描写的 (“看”——寒秋景致)

 上阕写景:描绘湘江绚烂的秋景图

 秋景图: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学生讨论这里抓住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为什么说这些词语富有表现力

 染:用拟人手法,写出秋色之深浓。

 击:显示出雄鹰展翅奋飞,搏击长空之强劲有力。

 翔:突出鱼在清澈见底的水中自由轻快地游动,犹如在天空飞翔。

 (这里不拟定标准答案,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2请用两个以上的形容词准确概括这幅秋景图的特点。如果要在原文里找出一句话来表达画面特点,是哪一句话

 色彩绚烂、生机勃勃 “万类霜天竞自由”

 3词人是从哪些方面、什么角度来描绘绚丽多采的秋景的

 四个方面:山上、江中、天空、水底

 四个角度:远眺、近观、仰视、俯察

 4大家都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这幅画中实境的游客,你会有什么感觉

 进行想像力的训练

 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诗人所描绘的绚丽多彩的秋色图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分为四步:

 (1)勾勒形态:将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勒出来。

 (2)染上颜色:把黑白屏变成彩色荧屏,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

 (3)使画面动起来:秋风送爽,吹动满山的枫叶,像熊熊燃烧的烈火;江水流淌,大小各式船只争发;雄鹰在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轻快地嬉戏……

 (4)让画面更细致、逼真,在脑海中来几个特写镜头:船上耀眼的白帆,游鱼的细鳞,水底的沙石……

 描述画面:

 远眺:群山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枫林树林经霜变红,好像被染过一样;

 近观: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

 仰视:雄鹰在广阔的天空里矫健有力地高飞;

 俯察:鱼儿在江中轻快地畅游。

 (宇宙万物都在这深秋时节,争取生存的自由)

 5作者是什么感觉置身于这样一种万类多姿竞自由的蓬勃画境里,作者何来“怅”慨为何会发出“谁主沉浮”,这一发问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是由于当时革命形势,反动统治对革命进行疯狂的压迫,诗人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慨,显示了青年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宏大胸襟与高远志向。

高中语文《沁园春 长沙》教学教案相关 文章 :

1 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2 高中必修一语文《沁园春长沙》优质教案范文三篇

3 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案教学设计

4 高一语文课文《沁园春 长沙》教材视频

5 高一语文必修1《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6 高一语文课文《沁园春 长沙》教材视频

7 语文高一课文《沁园春长沙》教学反思

 这座桥,风景秀丽,闻名遐迩;这个人,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这首诗,清新空灵,载誉中华。你想欣赏这座桥,走进这个人,感受这首诗吗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学教案一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选编《再别康桥》,本单元主要学习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写给母校——剑桥大学的一曲恋歌,表达了作者在即将离别母校时的殷殷的挚爱和深深的依恋之情。教学中可通过简介徐志摩以及他在康桥的生活,交待《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及创作意图;再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分析结构,感受诗歌的“建筑美”,细细品味,感受诗歌的“绘画美”。

 此外,《再别康桥》表达离别情感的方式比较独特,可通过与其他著名的离别诗的比较,感悟《再别康桥》独特韵味。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对徐志摩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这种了解大多是宽泛的,甚至有些是从影视作品(如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得到的,因此,学生在接触《再别康桥》的时候,极容易简单地理解其中的离别情感,而无法揣摩到徐志摩在与康桥离别时的复杂情怀。

 学生的兴趣点可能会放在首尾两节,放在徐志摩的情感世界上,教学中应好好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并由此切入,引导学生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解读作品。

 诗歌的语言是含蓄的,所传达的情感也常常是含蓄的,学生很难充分理解诗歌语言的内涵,再加上对作者的了解不够深入,从而产生阅读障碍。

 这首诗歌的学习难度并不大,学生会很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做一些更加深入的挖掘,体味出诗歌更为丰富的韵味。

 学生刚升入高中,对诗歌鉴赏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初中的水平层面,应适当地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去理解诗歌,多元化去鉴赏诗歌。

 三、设计思想

 依据新课程 教育 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解读文本。

 诗歌的欣赏应该是多元化的,因此,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不应仅仅拘泥于一些概念化的 经验 化的解读,在鉴赏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力求让学生从更深刻更新颖的层面去阅读文本。

 “以读带讲”一直是诗歌教学奉行的教学准则,而《再别康桥》本身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学生对这首诗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只是学生不一定真的能够理解其中的丰富内涵,“以讲带读”或许可以帮助学生真正感悟这首诗的真意。

 不为教一首诗而教一首诗,应力争通过对一首诗的解读,让学生走近诗人,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乃至内心世界。

 基于以上的考虑,在教学中最好辅以多媒体,以提供更为全面更为广泛的相关信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作品,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有一定的收获。

 四、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明确诗歌的意象、意境以及它们对于诗歌的重要作用;了解新月诗派的“三美”主张,欣赏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情感教育目标:领悟徐志摩与母校的深厚情感以及抒发情感的恰当方式。

 3能力培养目标:了解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以及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发挥充分的想象去感悟诗歌的意境;通过解读意象去把握诗歌的主旨;欣赏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再别康桥》是如何体现新月诗派的“三美”主张的《再别康桥》美在何处

 2《再别康桥》的意象选择非常独特,如何理解意象的独特之处这些独特的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3徐志摩为何对康桥情有独钟,仅仅是学生对母校的情怀吗有没有其他原因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本人学过多年的语文了,记得最深的还是那些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比如“一只鹅,两只鹅,扑通扑通跳下河”。(学生笑)

 (抓住学生笑的时机,请他们谈一谈笑的原因,借此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然后请学生诵读自己喜欢的诗歌作品)

 既然同学们都喜欢读诗,那对诗歌一定有自己的认识,请问“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数片”是一首诗吗(在屏幕上打出文字,学生讨论)

 经过讨论后,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一致认为不能算作一首诗,因为实在读不出什么韵味。(又在屏幕上打出“飞入芦花皆不见”)经过讨论,同学们明确了,加上最后一句增添了诗歌的韵味,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富有诗味。

 由此可见,诗歌总是带给人们丰富的想象,我们学习诗歌,就是要通过丰富的想象,感悟诗歌的意境。今天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现代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

 二、背景介绍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说过: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生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在屏幕上展示这段文字,请学生找出印象最深刻的 句子 ,学生很容易找出来,可继续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由此引导学生认识到康桥对徐志摩的重要性)

 康桥对于徐志摩是如此的重要,因此他写了多篇与康桥有关的作品:《康桥再会吧》《我所知道的康桥》《再别康桥》,有人甚至说,在徐志摩身上萦绕着“康桥情结”。

 三、朗读诗歌, 体会 作者离别的情感

 1先推选一位同学朗读,请其他同学简单评价;

 2再欣赏黄磊的朗诵录音;

 3通过朗读,感悟作者在即将离开康桥时的情感。

 讨论后明确:作者主要表达了对康桥的“殷殷的挚爱,深深的依恋”之情。

 四、鉴赏诗歌,感受诗歌创设的意境

 1诗歌的哪些章节恰当地表达了作者的离别情感(学生讨论)

 (1)第一节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这一节的鉴赏,可以围绕三个问题展开:①离别时为何要“轻轻的”②“轻轻的”为何要提前③为何不向人作别而向云彩作别)

 这一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诗人以“轻轻的”告别突出了“宁静”的基调。短短的四句诗映照出了一个非常宁静的夕阳晚照的黄昏,做出了一个非常宁静的作别姿态。诗人曾说:“那四五月间最渐缓最艳丽的黄昏,那才真是寸寸黄金。在康河边上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啊!”诗的开头有意连用的三个“轻轻的”,一下子就突出地表现了自己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轻轻的来,轻轻的走,又轻轻的告别,即使那挥手的招呼,也没有一点点喧哗,来打破康河的宁静之美,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这也正是康河给诗人最美丽的印象。

 (2)第二~四节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作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彩虹似的梦。”

 (这几节的鉴赏,可以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①“金柳”“新娘”等意象的独特效果②作者此时在干什么③“甘心做一条水草”说明了什么④为何要强调“油油地在水底招摇”)

 这几节写康河的美景,表达作者对康河的依恋和柔情。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

 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新娘”这个意象尤为恰当,“新娘”是女子一生中最美丽的形象,不但写出康桥的明丽动人,更写出诗人在即将离别时的记忆犹新的感觉,这是“少女”等其他意象所表现不出的,诗人的难舍离愁可见一斑。

 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更是诗人无拘无束的生命追求与美的精神的吐露和象征。

 “招摇”:常含贬义,常与“过市”连用;另有“逍遥”一义。用“逍遥”写水草,显现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这种“自在逍遥”的安闲,本是写人之词,用来写水草,又更显生动、形象。

 “油油的”“招摇”:“油油”是光润的样子,水流的样子,和悦的样子。用它修饰“招摇”,不但增强了水草的自在感,而且还使我们想起了水草得以“招摇”的河水:微风轻拂,水波轻涌,水质清澈,那些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自在安闲。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而这美景全赖诗人的“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据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作者后面所说的这句诗深刻的含义和诗人强烈的情感体验。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学教案二

 设计思路:

 《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歌本质上就是情感的外化,字里行间最值得去揣摩咀嚼的就是诗人的情志。本诗的情感含而不露,但由于语言简洁平易,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诗歌交给学生去探究把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品读去揣摩作者的心性。教师积极主动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感受到类似的“大师小作”的语言魅力。

 课堂教学并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对于语文来说我们更应该明白“工夫在课外”这句话的含义,语文教学应该有适当的留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我们必须明白:教师是导学者,而不是传声筒。

 本诗所采用的意象典雅柔美,极富 传统 文化 内涵,由此营造出的意境鲜明优美,让人陶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应注意领会意象的特殊内涵,品味意境中蕴含着的诗人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品味《再别康桥》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

 学会抓住意象品读诗歌。

 过程和方法:从诗歌的意象角度入手,鉴赏诗歌。

 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对比品评。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感悟、体验的能力,以及对文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对具体字词和特定意象的推敲,做到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

 教学难点

 对诗歌情感脉络的把握,对诗歌独特意象的揣摩。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为了成全一份份沉甸甸的期许,也为了扬帆沧海,追逐梦想,抵达生命之巅,你们踏进了高中校园。在此之前,你们辞别了初中母校和父母老师,甚至远离了故乡那一方熟悉的水土,那里的山山水水,那里的一草一木都见证了你的成长,也许你有过不舍,也许你有过彷徨,但人生之路已经在你迈出的脚步里延长。离别总让人心潮起伏,离别时的情思已经被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反复梳理,今天我们带着自己的人生体验来一起品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题解

 1、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等。1920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剑桥就是诗歌中的康桥。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新月诗派的主要人物。1928年诗人重游英国,在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歌。

 题解

 徐志摩三次告别康桥:第一次是1922年,徐志摩从剑桥进修回国,留下了长诗《康桥,再会罢》;第二次是1926年,第二次旅游该国后,留下了著名的 散文 《我所知道的康桥》;第三次是1928年,诗人第三次旅游英国,怀着激动喜悦的心情谁也不通知地去看他康桥的英国朋友,可是不巧,由于事先没约好,朋友们都不在,只有康桥默默地、一如既往地等候着他。在康桥边上,七八年前的美好回忆接踵而来,在回国途中的中国海上,思绪不能自禁,留下了著名诗篇《再别康桥》。

 读诗

 学生自读诗歌:力求抑扬顿挫、身临其境、声情并茂。

 抽学生进行朗诵,并请学生进行点评,在点评的过程中力求做到把握诗人的主要情感,并将之融入到朗诵当中。

 品诗

 学生思考讨论

 这首诗写到了哪些景物,结合所写的景物试着用“ 图 ”的格式来简要概括每一个诗节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学教案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诗歌的三美,把握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诵读感受诗歌三美。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诗歌意象蕴含的情感。

 3能力培养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 分析理解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教学难点 :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欣赏法 问答法

 课堂教学设计:

 一、 导入 。

 上高中的第一天,我们好多同学离开了家。这就是离别。当然是暂时的离别。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会经历更多更另人伤感的离别。由“离别”这个话题,历代诗人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歌。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时候我们学过的关于离别的诗歌有哪些。

 (学生思考,发言。)

 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分享。

 关于“别”的诗歌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 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师: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再别康桥》,是谁别谁

 答:徐志摩别康桥

 师:对。那么,这首诗展示的,又将是怎么样的“别”呢我们都知道,感情越深,离别越难。诗人与康桥到底有着怎样的情分我们来了解康桥与徐志摩。

 (请同学看题目,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借助诗歌的题目、作者、注释等内容,提取对理解诗歌有帮助的信息。

 生1:这是和康桥的第二次告别。

 生2:别而又别,说明对康桥充满着眷恋,不忍离去。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再想想,对康桥充满眷恋,对一个地方的某样东西充满感情,其实质是什么

 生(全体稍作思考后,部分同学回答):对剑桥生活的留恋。

 师:对。但我纠正第一个同学的说法,这是徐志摩第三次告别康桥。第一次是1922年,徐志摩从剑桥进修回国,留下了长诗《康桥,再会罢》,第二次是1926年,第二次旅游该国后,留下了著名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第三次是1928年,诗人第三次旅游英国,怀着激动喜悦的心情谁也不通知地去看他康桥的英国朋友。可是不巧,由于事先没约好,朋友们都不在,只有康桥默默地、一如既往地等候着他。在康桥边上,七八年前的美好回忆接踵而来,在回国途中的中国海上,思绪不能自禁,留下了著名诗篇《再别康桥》。)

 二、 作者及背景简介 (同学先讲,老师补充)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20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剑桥就是诗歌中的康桥。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新月诗派的主要人物。1928年诗人重游英国,在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歌。1931年11月19日,诗人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 脚下,时年35岁。

 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徐志摩的内心世界。

 三、学生齐读。

 四、整体构思与思路

 1、提问: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

 依依惜别的感情,也就是《再》中的“别”。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2、刚才我们提到了很多关于别离的诗歌,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比较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

 3、明明是“再别康桥”为何只说“作别西天的云彩“

 ——借代指康桥美好的一切。用康桥太直接,这样更诗意。

 启发: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们要远行,面对父母亲友,你们眼中所看到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可能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写,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 意象的选择新颖,就好像作者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营造出一种清新飘逸之感。

 1、构思:

 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首先,告别对象由人转向物,跳出了“执 手相 看泪眼”或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其次,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静环境,排除了“伤离别”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感。

 第三,意像选择独具特色。诗人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水草”“星辉”等自然景物,避开了人间烟火: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机械轰鸣及送行之人,这样就造出了一种清新感。

 独特构思来自诗人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徐志摩崇拜大自然,主张人类应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故想做“一条水草”,想到“青草更青处”寻梦,这是诗化人生的表现。

 五、赏析诗歌的音乐美与建筑美。

 指名一名同学单独朗读。(带着感情的)

 教师评价:读的很美,为什么呢因为同学对诗歌的感觉到位。这首诗歌本身很美。《再别康桥》是首新格律诗,新格律诗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是指在韵律方面给人的美;绘画美是指描写的内容方面给人的美;建筑美是指外观整齐,给人建筑的美感。)而徐志摩是十分赞成这种观点的。他的诗歌也具有这种美,《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一音乐美。

 1、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看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这两节有什么特点

 明确: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相似,结构上也相似,读起来节奏也相同。这种方法叫做“回环往复”,在诗经中就叫做“复沓”。我们在《雨巷》中就接触过的。这样使得诗歌前后呼应,结构圆合,也增添了诗歌的节奏感。(板书:回环往复)

 2、韵律和谐。

 启发:①《雨巷》是压韵了的,而且是一韵到底,那么这首诗压韵了没有(有)

 ②请同学找出韵脚。韵脚为:来,彩 ;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③每一小的节2、4句压韵,节节换韵。诗人追求的是诗歌韵律跳动的美感。(板书:韵律和谐)

 3、诗歌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充分体现了诗歌的音乐美。

 二建筑美。

 1、 同学们看这首诗一共有几节(7)

 2、每一节有几行(4。显得很匀称)(板书:节的匀称)

 3、每一行的字数是不是都一样的(不一样。每一行的字数基本为六、七个字,间或有八个字,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每一节都两两错落有致,更加突显节的匀称。)(板书:句的整齐)

 三学生默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和诗歌中的依依惜别的感情。

 六、绘画美。

 一找出意象。

 1、好。同学们看看,重回康桥,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徐志摩

 ——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一潭清泉。

 2、这些美景都集中在第2、3、4节,我们先来看第2节。请一位同学朗读。

 二金柳。

 1、这一节写的是柳。那么在诗人的眼里,“柳”是什么柳其“影”又是什么影柳是“金柳”,影是“艳影”。我们经常说“花红柳绿”,在作者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金”色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因在夕阳中。夕阳照射下柳树变成了金色的。用暗喻把柳树比做新娘,新娘的美也就是柳树的美,新娘是少女最美丽的时候,既写出夕阳下泛着金光的柳树的美丽美好,而新郎对新娘的爱也就是作者对康桥的爱,也表达了对康桥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2、如果不是“金柳”,而是苍松翠柏,那么还能不能说是“新娘”,为什么

 ——不能。因为“金柳”才有新娘的那种柔美,而苍松翠柏是阳刚之美。

 3、为什么不说朝阳中的新娘

 ——夕阳中的新娘是带着忧愁的,和离别的气氛吻合,而朝阳中4的新娘太朝气蓬勃了,情调不合。

 夕阳中的新娘 带着忧愁新娘忧愁

 不是新娘带着忧愁,是离别……反正我觉得夕阳中的新娘好。

 朝阳中的新娘是带有力量的,喷薄而出的,夕阳中的新娘是温柔的,而且夕阳映红了她的脸庞,她的脸上飞上了红晕,是羞涩的。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学教案相关 文章 :

1 高一语文《再别康桥》优秀教案

2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课文解读

3 高中语文人教版《荷塘月色》教案设计

4 《故都的秋》优质教案设计

5 《再别康桥》读后感800字范文高中

6 初一语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教案

7 高中再别康桥读后感800字范文七篇

8 高中语文研修反思日志

9 高中再别康桥读后感800字作文七篇

10 初中九年级语文《雨说》优秀教案模板

  《锦瑟》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写意的几种常用方法;

 2、 理解内部结构;

 3、 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重点]

 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教学难点]

 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

 [教学方法]

 译写法,点读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近人梁启超读李商隐,值得我等深刻体会。他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饮冰室文集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解说: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清王士祯说“一篇《锦瑟》解人难”!

 二、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楚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837年年末,令狐楚病逝。在参与料理令狐楚的丧事后不久,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去泾州(今甘肃泾县北部)作了王的幕僚。王茂元欣赏其才华,将女儿嫁给了他。这桩婚姻将其拖入了牛李党争中。令狐楚父子属于“牛(僧儒)党”,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的成员。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诗深婉绵密、典丽精工。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李商隐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晚唐杜牧与他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爱情诗与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鼓瑟怨年华。诗家总爱西昆(受他影响的宋初诗派)好,独恨无人作郑(东汉训诂家郑玄)笺(注释)。”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46岁抑郁寡欢而死,葬于郑州荥阳(今荥阳苜蓿洼村)。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奚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三、内容感知

 李商隐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其诗多忧怀国运,抒写怀抱,慨讽时事。在艺术手法上,多用象征暗示情思,意境朦胧。古人评其诗为“深情缅邈”“沉博绝丽”“寄托深而措辞婉”。

 《锦瑟》一诗,是李商隐的代表作品之一。题目是截取篇首二字而成,实为无题诗。诗的意旨隐藏很深,历来众说纷纭。对此诗的欣赏重在体味诗的朦胧意境,把握诗人运用的艺术技巧。意志薄弱用眼泪洗眼睛,意志坚强用汗水学手艺。

 四、疑难妙句

 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剖析]诗的首联用民歌的起兴手法。诗歌以幽怨悲凉的锦瑟作兴,点明了“思华年”的情感基调。瑟这种乐器本可以弹奏各种情调的乐曲,但诗人们往往喜欢把它与哀怨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如杜甫有“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曲江对酒》)。”鲁迅也有“瑶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悼丁君》)之句。无端,无缘无故,没有来由。五十弦,《史记·封禅书》载古瑟五十弦,后虽一般为二十五弦,但仍有其制。诗的一、二两句是说:绘有花纹的美丽如锦的瑟有五十根弦,正好我也快到五十岁了,一弦一柱都唤起了我对逝水流年的追忆,一言难尽,感慨万千。(此说只算作一家之言。)

 [翻译] 这锦瑟毫无来由,具备了五十根丝弦,每根弦,每根弦,都使我想起逝去的华年。

 [首联]佳人鼓瑟,思忆年华。听瑟诉说,回首当年;想念往昔,一言难尽。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剖析]庄周梦蝶的故事见《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诗句中的“晓梦”,指天将亮时做的梦。“迷蝴蝶”,指对自己与蝴蝶之间的关系迷茫,分不清你我。

 面对动荡不安、变化剧烈的战国社会,庄周产生了人生虚幻无常的思想。而李商隐也正是有感于晚唐国势衰微,政局动乱,命运如浮萍而用此典故的。

 此联紧承上文“思华年”一语,写诗人回忆中的感受。出句用庄周梦为蝴蝶事,似乎有这样的意思:昔日的理想和情思是那样美好,在回忆中又是如此真切,的确使人迷恋,致使诗人觉得它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眼下的困顿状况只不过是一场梦。但又可以反过来理解:如果眼下的困顿状况是真,则昔日美好的理想和情思岂不成了虚幻的梦这真是“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诗人已经完全陷入一种迷惘的境界之中了。望帝的传说见《寰宇记》“蜀王杜宇,号望帝,后因禅位,自亡去,化为子规”。用此典故,似乎包含着他对爱情与生命消逝的伤感。子规即杜鹃。诗人笔下美丽而凄凉的杜鹃已升华为诗人悲苦的心灵,对句用望帝魂化杜鹃事,则似乎表明了诗人对“华年”的一往情深,即无论是梦是真,他都不会让自己的“春心”(也就是他的美好理想和情思)自生自灭,即使他死去,也要像望帝那样借杜鹃的啼声唱出自己的悲哀。这两句各用一事,而衔接得如此自然,如出一辙,也反映了诗人用典的工巧。因为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极深,真觉得此身为虚,而梦境才是真实的,即使杜鹃啼血也难表达我的相思之苦。

 [翻译] 庄周在清晨的梦中,变成翩跹的蝴蝶,是望帝将伤春的心事,寄托给哀鸣的杜鹃。

 [颔联]庄周梦蝶,望帝啼鹃。曾有美好梦想,曾经沉迷其境,似真似幻,如痴如醉;曾经害过相思,有过殷勤思念,一往情深,至死不悔。

 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剖析]前一句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明月为背景,塑造了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这是从民间传说中借鉴而来的,但又有着作者的创造。“珠有泪”,即言珠光、泪光融成一片,难以分清,既让人怅惘,又会让人生出无限美好的联想。试想,鲛人在痛苦中哭泣,其泪干却化作了人们非常喜爱的珍珠,这是多么的富有情味!

 后一句以蓝田秀丽的群山和温暖的阳光为背景,塑造了“玉生烟”的形象。玉深埋于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湿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化为烟雾般升腾于空中,为群山增辉。这一想象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据《长安志》载:“蓝田山在长安县东南三十里,其山产玉,又名玉山。”从玉被掩埋这方面来说,那是很可悲的;从“生烟”这一方面来说,却又使人感到欣慰,其中的况味也是一言难尽的。

 这里的“珠”“玉”,可认为是诗人自喻,不仅喻才能,更喻德行和理想;也可认为是喻指诗人美好的向往、美好情感。但不论“珠”“玉”喻指什么,诗句都充满了怅惘、悲伤之感。

 本来,在颔联里诗人用“庄生”“望帝”两典似乎已将他的“华年之思”说得差不多了,往下确实难以为继,孰料诗人在瞬息之间视通万里,给我们展示了这两幅美好的画面,真可谓奇峰突起。前一幅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明月为背景,塑造了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这是从民间传说中演化出来的,但又有作者的创造。“珠有泪”者,珠光、泪光融成一片,难以分清之谓也,它使人怅惘而又联想无穷。试想,鲛人在痛苦中哭泣,其泪却化为人们喜爱的珍珠,其中有多少情味可供读者品尝!至于这泪究竟是影射美人之泪还是作者本人之泪,大可不必去管,反正这意境是够美的了。后一幅以蓝田秀丽的群山和温暖的阳光为背景,塑造了“玉生烟”的形象。玉沉埋在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在空中,为山增辉。这个想象来源于古老的说法(晋陆机《文赋》里“石韫玉而山辉”一句也来自这个说法)。但诗人引用这个说法的意义非同寻常:从玉被掩埋这一面来说,那是很可悲的;从“生烟”这一面来说,却又使人感到欣慰,其中的况味也真是一言难尽。这两幅画面尽管色调不同,但在表达作者怅惘、悲伤之情上是完全一致的。至于它们的象征意义如何,那就有待专家们各抒己见了。明月生于沧海的时候,我的泪水如珠,蓝田玉山之上,那玉烟缕缕升腾,何尝不是从我心中飘出

 [翻译] 明月临大海,闪烁着晶莹的珠泪,蓝田的日光和暖,升腾起美玉的轻烟。

 [颈联]鲛人泣珠,蓝田产玉。梦想破灭,泣泪成珠,珠光泪光,无限惆怅;玉生地下,尚能生烟,想象丰富,迷茫悲伤。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剖析]尾联采用反问递进句式加强语气,结束全诗。“此情”总揽所抒之情,“成追忆”则与“思华年”呼应。“可待”即“岂待”,说明这令人惆怅伤感的“此情”,早已迷惘难遣,此时当更令人难以承受。张中行用“一切都如隔世”为此句作注,实乃一语破的。

 这一联意思极为明白,但要注意它行文上有一个“反跌”:“此情可待成追忆”犹言上面说的那番感慨哪里是到今日回想往事时才有,所以接着就补足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言外之意是,当时既有怅惘之情,则今日追忆必定更加怅惘,的确是不堪回首了。我痛苦的相思,何须等到今日才有,就在我倾心于她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

 [翻译] 往日的那些情事,又何必今天追忆!就是在那时候,我也已经不胜惘然。

 [尾联]岂待追忆,早已惘然。此番感概,哪里是等到今天才有当时就有,今日追忆更无限迷茫。

 构成如下整体板书:

 首联 佳人鼓瑟——听瑟诉说,回首当年 比兴

 思忆年华——想念往昔,一言难尽 联想

 颔联 庄生梦蝶——痴迷梦想,似真似幻 引用 清词丽句

 锦瑟 望帝啼鹃——相思情深,至死不悔 典故 工巧用典

 颈联 鲛人泣珠——梦想破灭,泣泪成珠 引用 意境迷离

 蓝田产玉——玉埋地下,尚能生烟 典故 基调哀怨

 尾联 岂待追忆——此番感慨,未等追忆 设问

 早已惘然——茫然隔世,惆怅无限 自答

 五、多种理解: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首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所以也要算做一首无题诗,解读极为不易。

 六、常见的几种理解:

 1、 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见诗句分析)

 2、 亡妻的深情悼念(妻王氏);

 3、 作者的自伤(美人迟暮)。

 4、以古瑟自况诗(才德不为世所用)。

 5、爱情诗(婢女锦瑟)

 6、咏物诗(描绘音乐的适、怨、清、和四声,中间四句各咏一调)

 7、诗集总序说。

 七、 分析其他几种理解

 1、 下面摘录当代著名学者张中行的一段话,以备参考:

 古今解此诗者总不少于几十家吧,其结果自然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有时想,与其胶柱鼓此锦瑟,不如重点取意境而不求甚解。我曾用这种办法试解:“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曾经有梦想,曾经害相思。“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可是梦想和思情都破灭,所得只是眼泪和迷惘。“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现在回想,旧情难忘,只是一切都如隔世了。这样解,虽然近于六经皆我注脚,总比大力考索而把意境弄得支离破碎好一些吧(摘自张中行著《诗词读写丛话》)

 2、 课堂活动:点读练习。弄清对《锦瑟》的几种解释。

 A、朱彝尊:“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喜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弦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二十五岁而殁也。‘蝴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已葬也,犹言埋香瘗(yì)玉也。此情岂待今日追忆乎是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至此而预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也。”(摘自《李义山诗集辑评》)

 B、何焯:“此篇乃自伤之词,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庄生’句言付之梦寐,‘望帝’句言待之来世。‘沧海’‘蓝田’言埋而不得自见;‘月明’‘日暖’,则清时而独为不遇之人,尤可悲也。”(摘自《李义山诗集辑评》)

 C、汪师韩:“锦瑟乃是以古瑟自况……世所用者,二十五弦之瑟,而此乃五十弦之古制,不为时尚,成此才学,有此文章,即己亦不解其故,故曰‘无端’,犹言无谓也。自顾头颅老大,一弦一柱,盖已半百之年矣。‘晓梦’喻少年时事。义山早负才名,登第入仕,都如一梦。‘春心’者,壮心也。壮志消歇,如望帝之化杜鹃,已成隔世。珠玉皆宝货,珠在沧海,则有遗珠之叹,惟见月照而泪。‘生烟’者,玉之精气,玉虽不为人采,而日中之精气,自在蓝田。”(摘自《诗学纂闻》)

 八、小结:一支《锦瑟》把要说的,没说的,都说尽了。无题,无解,无数解这无可指实,正是李商隐的独特之处,沉吟时,万念俱出而又万念俱灭,唯留下那不可言说的幻美真实的存在。无题的绝美是诗人最后的舞,是诗人渐渐绝望的美!“词林枝叶三春尽”,“鸟啼花落人何在”

 八、 作业。同步作业本上的练习。

 九、 教后记:

 1、 实践了“用教材教”的思想,不定了学生学教材,老师教教材的做法;

 2、 倡导了自主自学的学习风气。课堂大开放,让学生自己感悟,老师不必为控制课堂而感到吃力,讲一讲,变成了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

 理解了李商隐诗歌的迷离风格,学习了多种表达技巧,强化了文言阅读能力的训练,学习了标点符号的运用。

 十、补注:

 1、题解

 “锦瑟”或名无题,题目“锦瑟”是取句着两字。是一首广为传诵的有人认为是缠绵悱恻的爱情诗,或有人认为可能别有寄托或悼念亡妻之外,大抵是表现封建士大夫隐秘难言的爱情生活。

 2、品典

 品典一:庄生晓梦迷蝴蝶

 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后来梦醒,庄周仍在,不知蝴蝶何往。诗人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

 品典二:望帝春心托杜鹃

 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亦表达殷切的思念。

 品典三:沧海月明珠有泪

 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海,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又有南海鲛有泣泪,颗颗成珠的故事。计人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伤。

 品典四:蓝田晶暖玉生烟

 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上腾,远察如发,近观却元。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与典三所涵一致。

 3、结构与主题

 1—2句:由听瑟弦诉说思念往昔。

 3—4句:由庄周化蝶,望帝托鹃思念亲人。

 5—6句:由美人眼泪化珍珠,蓝田美玉化轻烟进一步眷恋。

 7—8句:追忆悲欢离合仍是一片茫然。

 这首诗的主旨隐藏得很深,我认为是作者追忆心中思念的亲人。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可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妨自己品味。

 4、 鉴赏要点

 构思新奇

 开头写锦瑟诉说“一弦一柱思华年”思之殷切,思之缠绵。声声诉述思念之切。结尾句“当时惘然”“追忆此情”,使悲欢离合之情更令人断肠。可见作者构思之精巧。

 5、朦胧美(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清新的语言,工巧的用典)

 诗人用“庄生”梦中的浪漫神奇想象,把人人带入美好的梦幻景象,令人神往;又用“望帝”把心托给“杜鹃”仿佛置身于“杜鹃啼血”的氛围中,更感受到离别后的思念这深。梦中的朦胧美如一幅画,雾也朦胧,水也朦胧,美人鱼落泪,蓝田美玉在阳光下闪光,仿佛燃烧出缕缕轻烟,冉冉飘拂。

《 马嵬(其二)》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读过的诗,回忆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艺术创作。

 (2)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2、能力目标

 (1)进一步训练诵读能力,体会李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2)通过写“我所知道的李商隐”训练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

 (2)深刻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特别是对比衬托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正确把握诗人对唐玄宗的评价,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

 教学方法

 以诵读感悟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学生充分交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这样描述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又这样叙说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感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杨贵妃被杀的情形,诗歌这样讲述: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杨贵妃去世后,唐玄宗的感受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今天我们学习李商隐的《马嵬》,看看李商隐如何评价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

 二、课文简介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极真切地写出兵荒马乱的情状,在多方对照和咏叹中,着重责备玄宗荒*致乱的行为和为保全自己而牺牲贵妃的不义之举。此诗讽意深而用笔细,在众多咏马嵬的诗歌中,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属别开生面之作。

 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三、咏史诗鉴赏流程:研读诗句→弄清史实 →体会意图 →领悟感情→分析写法→评价内容

 四、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2学生齐读课文。

 五、分析课文

读诗如读人。读一首不曾谋面的诗歌,就如同见一个陌生人,读诗的过程,完全可以看成是你和这个人交往的过程,那么,如何才能又快又准确地了解他呢?

一、怎样算是读懂诗歌

1、明白表层意思 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如何明白浅层意思?

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

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

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明确题材——送别诗、羁旅诗、边塞诗、闺怨诗、田园诗、怀古诗、隐逸诗等。

例1:

汉江临泛(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大意:

(我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

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远方的)城郭在前面的水面上浮动;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摇荡起(远方的)天空。

襄阳风光美丽,(似乎想要把我)留下,与山翁共谋一醉

2、领会深层意思 用了什么手法?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

答: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4分)

答:“浮”和“动”。“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

(3)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什么?(4分)

答: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二、读懂诗歌的方法技巧

1、品标题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题材等)。题目是诗词的眼睛,它往往直接揭示了诗词创作的时间、地点、事件和主旨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它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

例2: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解读此诗题中的“冬至”表时间,“邯郸”表地点,且与“冬至”点明了特定的背景,是说冬至佳节时自己仍客居邯郸,这才“思家”,“思家”揭示了此诗的主旨。

例3:

近试上张水部 (唐)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思考: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解读这是一首请张籍指教的诗(即干谒诗)。意即临近考试了,我的作品会符合考官的心意吗?相传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并有诗回赠。朱因而得名。诗人以“新妇”自比,以“舅姑”比主考官,以“画眉”比自己的诗文。以“夫婿”喻指当时在诗文上颇有名气而且又乐于提拔后进的水部郎中张籍。含蓄表达考前担心作品不一定合主考心意,求张指点。通过优美的诗韵,巧妙地表达了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仕途的一场考试前,那种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心情。

作用1:题目揭示内容(对象) 朱熹的《观书有感》,如果只看诗正文,以为是小湖水的风景,但看了题目之后,便知道,本诗谈的是作者看书的感受,半亩方塘是书,天光云影是指书中有美好的景致,源头活水是指读书可以使神清智清,思想永远鲜活。

作用2:题目表达情感 刘长卿的《喜李翰自越至》这个题目中的“喜”点明了对朋友多年不见,自越而来的惊喜之情。

作用3:题目展示思路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题目意为遥望月亮起相思,进而怀念起远方之人。而“先望后怀”正是该诗的思路。

2、知作者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诗”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例4:

鹊桥仙·夜闻杜鹃①(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②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③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 ①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管,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 ②惊残:惊醒。 ③故山:即家乡。

思考: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解读陆游的一生,处于民族危机极为严重的年代,他生活在北宋灭亡之际,幼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父亲爱国精神的熏陶,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从军抗金、誓杀敌寇、恢复失地的抱负,形成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中年到过当时的国防前线,写下不少战斗性的诗篇。但一直受投降派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而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所以他的诗歌创作主线是抗敌复国的决心和爱国主义精神;又由于对胜利的热切渴望和对未来的必然信念,因此感情热烈奔放、境界雄伟壮阔,想象丰富奇特。这首诗表现诗人岁月蹉跎、英雄老却、事业无成的无限感慨和悲叹。

3、读注释

诗歌的注释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对这一内容读诗时一定不能忽略。

例5: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 注 ]① 李弥逊( 1085 - 1153 ),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 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解读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这正是作者因反对秦桧而被免职后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诗人真正是触景生情,情由景生。

4、析意象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

例6:

闻雁 (韦应物) 寒塘 (赵嘏)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思考: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解答: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思乡情。故诗人常借雁来抒情,寄寓自己的浓浓乡愁

5、明典故

用典可以丰富诗的内容,装点诗的门面,提高诗的质量。齐梁文学用典太多,晦涩难懂,但适当用典,的确有利于诗歌思想内容的表达。

例7:

庆庵寺桃花 [南宋]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 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

解读诗人巧用典故,借桃花引出桃源故事,用庆庵寺代桃花源;用“避秦”来写“避元”;用“怕有渔郎来问津”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决意绝世之志;在短短的四句诗中,融入了丰富的内涵。全诗读来含蓄蕴藉,耐人品味,一个绝不与元统治者合作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

6、抓尾句(抓情语)

诗歌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明志,因而把握诗歌的尾联,有利于把握诗歌的主旨。另外抓住诗歌中直接抒发情感的字、句,也能帮助把握诗歌的主旨情感,如愁、苦、怨、恨、羡、忆、怀、喜、泪……

例8: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思考: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追求?

解读全诗抒发了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表达了作者羡慕自由自在的渔樵生活。

三、小结诗歌鉴赏的步骤

1、看题目和作者;

2、默读两遍诗歌,整体感知;

3、找出写景、写物、写人的名词, 捕捉并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弄清它写了什么;

4、找出反映诗人感情的动词或形容词,弄清诗人表达的感情;

5、看注解并反观诗歌题目,做总体思考。

6、仔细审读题干,规范答题

特别提醒

1、要真正读懂诗歌,方法不是根本,多读多悟才是关键。

2、读懂是一项综合性的智力活动,要先学会分步阅读,再上升到综合阅读。

3、这段时间做诗歌鉴赏题,不要忙于答题,要有意识地把读懂诗歌放在首位。

 常见设问方式

 1这首诗词的某一联(某句、某片、某细节、某典故、某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局部考查)

 2这首诗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整体考查)

 解题技巧

 诗歌是通过描述或议论人、事、景、物来表情达意的。探究一首诗的情感可能会涉及多方面的信息,包括标题、作者、注释、题干,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诗歌本身。

 01、标题乃是诗歌情感的风向标突出关键字标题

 古诗词中有大量即事作品,所涉事情常常在文题中体现出来,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也由此可以推知。所以在回答思想情感类题型时应首先看清题目是否有助于答题。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9题。

 月圆①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②〔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③〔未缺〕指月圆。④〔列宿〕众星。

 9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4分)

 解析

 这首诗的题目月圆二字对解读诗歌的情感大有帮助。因为中国人最看重月亮,最讲究团圆。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佳节倍思亲,月圆人不圆是旅居在外的游子最大的心头之痛,本诗中的杜甫即是如此。由诗歌尾联中的故园二字就可以看出作者是在想象家乡松树和桂花的情态,这应该是虚写;而万里共清辉的景象实中有虚,眼前清辉是实写,故园清辉是虚写。这样虚实结合,把诗人寄居异乡思念故乡的情感就表达了出来。

 例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解析

 题目中有新居二字,说明朋友刚刚乔迁新居。从人之常情的角度讲,诗人当然得送上自己的祝贺了,诗歌字里行间透露出了意味深长之意之情之感。根据认得诗人在此间,可以看出作者对窦员外的恭维之意和向往之情;作者和窦员外都喜欢诗歌,都喜欢闲适,可以看出他们志趣相同。

 02、看作者是否为自己所熟悉的诗人

 文学史上大多数知名诗人、词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由于特殊的经历会在创作上形成较为稳定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考生应根据平时所学对名家诗词作品反映的思想内容加以归纳、总结与积累来帮助自己判别、解答此类题目。

 例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注①〔明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

 解析

 此诗为陆游所作,问诗人的情怀,就是问陆游的理想报负。南宋就那么几个爱国诗人,所以学生对陆游的情怀不可能不了解。第三联写秋夜病卧,天气渐凉,在半梦半醒之间诗歌写成;第四联则写诗人不忘大散关,尤其念念不忘大散关的战斗生活。由此可看出诗人是多么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啊!

 03、凡有注释绝对重要

 题注是作者创作诗词时,用以交代创作的缘由,写作的背景等。尾注由出题者根据解题需要附加的注释,用以帮助考生了解作者、时代背景、文中典故或是关键词意义等。扣住诗词的题注、尾注对解读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大有裨益。

 例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

 雨过至城西苏家

 [宋]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解析本诗的注释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对学生有很好的提醒作用。苏轼一生在政治上经常受打击,偶有重用,自然高兴,而黄庭坚作为苏轼的学生兼好友,自然也为他高兴。这样就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诗主要描写了雨过天晴后诗人到苏家途中看到的景色,如红花沾雨、柳色葱翠等。诗人这样写一方面表达了自己喜悦的心情,另一方面也表达出忙中偷闲的快乐,从颔联还能看出诗人的踌躇满志。

 04、诗若用典,典中必含情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多少历史故事、历史典故启人心智。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用一个典故,胜过多少豪言壮语,因此考生务必留意诗中的用典,其中必有诗人寄托于斯的情感。

 例5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

 张元干[注]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干〕宋代爱国词人。

 (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

 解析

 这一题命题者问得很具体,针对诗中的一个典故发问,既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又考查学生读题的细心程度。起舞闻鸡酒未醒借用祖逖的典故,表达报国之志,同时酒未醒也显示出作者志向难以实现的无奈。潮落秋江冷以景结情,通过描写江潮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表达出作者面对国势衰颓、壮志难酬的悲凉。

 05、似曾相识的关键动词能见出诗人情感

 古人炼字,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时抓住了诗句中一个关键的动词或形容词,就能打开作者思想情感的大门。这就叫诗歌鉴赏的敏感意识。

 例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

 [清]黄之隽

 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都被绿痕皴断,是丛篁幽石。

 天开十折画屏风,遮住半江黑。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1)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

 解析

 高卧仰看,这是两个非常形象的动词,在诗句中很是关键。这两个动词在生活中代表什么样的生活状态,考生不可能不知道。只要稍微去想象一下就能猜到:高卧船头而仰看映入江中的山色,由此不难看出作者闲适自得的心情。

 例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佩,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解析

 对这首诗进行理解,没有什么外界信息可供参考,能给考生最大帮助的就是最后一联中樊笼这个词。因为陶渊明有一句名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知道的同学就可依此推测作者的情感了。本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之情,追求高洁坚贞、自由闲适之志。

 以上从五个角度给同学们解答思想情感类题目提供帮助。当然这几个角度不是孤立使用的,应当视具体情况,有多少角度就用多少角度。只要能最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情感就去试一试。

 答题模式

 情感题的答题模式不是固定的,要针对试题设题的角度具体回答,最基本的答题模式是:

 模式1:通过的描写(叙述、回忆),抒发了(表现)诗人的感情。

 模式2:表达了作者之情。通过,表明他内心;通过,表明他

 温馨提示:牢记表现诗歌情感的答题术语,这样才会将自己理解的情感与术语对接,从而准确答题。

 

扩展资料:

 高考(全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文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是由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普通高考于每年的6月7、8日举行,部分地区因其科目安排而将考试延长至6月9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由国家主管部门授权的单位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由教育部统一调度,各省级招生考试委员会负责执行和管理。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2022年1月,教育部发布《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明确2022年高考全国统考于6月7日举行。

 历史沿革

 高考是高等学校选拔新生的制度,中国有1300多年科举考试的历史,这一制度曾显示出选拔人才的优越性,影响了东亚各国。1905年,清廷出于发展新教育、培养实用人才的需要,废除了科举制度,转而引进西方的学校考试制度。中国现代高考制度的建立,就有这样两个重要来源:

 一是科举考试制度所形成的传统考试思维和价值,

 二是西方现代的考试制度的模式和手段。

 1904年,清政府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颁行了《奏定学堂章程》。

 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寿终正寝,从此中国现代高考制度登上了历史舞台。

 1936年,全国已经有100多所大学,当时的高考制度是各所学校自主组织命题,学生可以选择报考多所大学,也可能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

 1952年,中国建立起来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统一高考招生能更好的显示出公平,也适应了当时国家快速选拔人才的需要。

 1977年,邓小平出任国家副总理,分管文教,主持恢复高考。恢复高考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挽救了中国教育,也挽救了整个中国。

 1981年,理科中增加了生物学科。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高等院校,要按一定比例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

 1983年,外语(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高考填报时可以自由选择。)被正式列入高考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

 1985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同年,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并于当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

 1985年,上海在全国最先获得自主命题权,实行3+1方案(除语数外,再任选一门)。同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

 1994年,高考生物和地理科目被取消,除语数外,文科加考思想政治和历史,理科加考物理和化学,初衷是为学生减负,但导致学生地理和生物知识的贫乏。同年,思想政治被排除在统考科目之外,理科考试中不再考思想政治。

 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

 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并轨改革。

 1999年,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同年广东率先试行“3+X”改革方案,生物、地理又重新开始出现在高考科目中。从这年起,高校大规模扩招开始。

 2000年,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完成。

 2000年之前中国高考一直实行全国一张卷,从2000年到2004年,全国开始实施“统一高考,分省命题”的组织方式,越来越多的省份加入自主命题的行列。

 2001年,教育部对报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条件进一步放宽。取消了普通高考报名年龄不超过25岁、未婚的限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也不再限报高等职业学校,也可报考普通高校。报名并参加普通高考将不受年龄及婚否的限制与影响,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至此全国各地每年都有25岁以上的大龄考生步入高考考场。

 2003年,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将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高考时间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7、8、9日。

 2003年教育部批准首批22所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作为一种新的选才方式,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已有90所;类型逐渐增多,有“自主组织测试”、“校长实名推荐制”、“自主招生联考”等形式。

 2008年,中国开始启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在短短的五六年中,大学招生扩大了将近3倍,“大众化教育”逐渐取代“精英教育”。高校毕业生缺乏技能、就业困难等问题,引起了人们对扩招的反思。

 2010年2月,公布公开征求意见稿,7月发布经中央思想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全文。文件明确提出要逐步形成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综合评价的考试招生制度,为高考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

 2014年9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2014年12月16、17日,教育部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效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等四大高考改革配套方案。

 2014年全国有16省市实行分省命题,统一命题的有15个;2015年,又新增江西、辽宁、山东3省实行高考统一命题,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增至18个。

 2016年全国有26个省份选择统一命题,也就是采用“普通高考全国卷试题”,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5省份仍为分省命题。

 2017年10月19日,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

 2018年3月2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2018年的高校招生做出部署。《通知》指出,要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及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要向重点高校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的省份倾斜;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2019年5月6日,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会上透露,2019年高考报名者达到上千万。

 2020年3月31日,受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7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7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湖北省、北京市可根据疫情防控情况,研究提出本地区高考时间安排的意见,商教育部同意后及时向社会发布。

 2020年3月31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今年高考延期一个月,总体上今年高考后填报志愿和录取时间将较往年整体推迟1个月左右,本科录取预计在8月底结束,专科录取预计在9月中旬结束。高校秋季开学时间相应顺延,预计本科高校9月初至中旬陆续开学,高职院校一般在10月初开学。

 2020年7月25日,从2021年起,北京高考英语增加口语考试,口语加听力考试共计50分,总成绩分值不变。

 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1078万人。

 2021年9月15日,江西省高考综合改革专题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江西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采用“3+1+2”模式,不分文理科,使用全国卷。

 2021年9月,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方案发布,甘肃、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七省(区)作为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发布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取消文理分科高考采取“3+1+2”模式。

 2022年1月,教育部发布《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明确2022高考全国统考时间,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94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