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乡村四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第1张

《乡村四月》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乡村四月》是南宋诗人翁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

原文: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作品鉴赏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田野风光和农忙景象,前两句描绘自然景物: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出了出来。

以“绿遍”形容草木葱郁,“白满”表示雨水充足,“子规声”暗寓催耕之意,生动地展现出“乡村四月”特有的风物。后两句叙述农事繁忙,画面上主要突出刚刚收完蚕茧便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卷。

北宋虽然文治天下,国力不强,但无屈辱求全的气氛,更无末路狂欢的可悲心情。国势不同,文脉所求也不同。北宋文笔灿烂没有做作,可以说思想自由百花齐放;南宋皇党避重就轻故作轻松只为皇帝的玩乐造势阿谀奉承,没有生命的精神,软弱无能!而欲复故国却无望的爱国恋旧者则徒然伤悲,空自嗟叹。

游园不值

朝代:南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

1游园不值 : 游园没有遇到主人。 古时游园,是游私园,和后世的公园不同这里是说没有进园游赏。

2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是“可怜”。

3小扣 : 轻轻地敲。

4柴扉 : 柴门。

5屐齿 :木屐底的锯齿。

今译

园主人大概是怕木屐齿踩坏了苍苔,所以客人轻敲柴门久久都不开。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闭得住,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

赏析: 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这首诗情景交融,千古传诵。诗人去朋友家游园看花, 长满苍苔的路上遍印着诗人木屐钉齿的痕迹,敲了半天柴门,没有人来开。诗人从露在墙头的一枝杏花想象出满园的春色,说园门虽然关得紧,春色却是关不住的啊!

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因游赏受阻而扫兴又得兴,这应该看作是一种精神奇遇。此诗就是记录这种精神奇遇的,它是一首无法成游、却胜于成游的别具一格的记游诗。首句又作“应嫌屐齿印苍苔”,我却嫌这“嫌”字不好,它似乎在表现园主人闭门谢客、远离尘嚣的清高,但清高得有点做作。倒是“怜”字有情致,高齿的木板鞋(屐,音jī击)不避苔滑路僻,去探访春天消息,其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值得怜惜、同情,尽管它吃了“闭门羹,轻拍木编门扇(柴扉,音fēi非)而久久不见打开。“嫌”是从推测园主人感情的角度落笔,“怜”则是从探访春色者的 游兴的角度落笔,后者更贴合“游园不值”、无缘进门的诗题。无缘 进得园门,游赏的愿望受阻,未免有点扫兴。但扫兴之余惊喜地发现奇遇、奇兴,由一枝红杏出墙,想象着墙内满园春色灿烂夺目,这就把“屐齿游园”转化为“精神游园”了。失望后的意外精神补偿,弥足珍贵。春色在这么一“关”一“出”之间,冲破围墙,溢出园外,显示出一种蓬蓬勃勃、关锁不住的生命力度。到底自然界比园主人更能体贴游人的情趣,这就不仅是游人怜屐,而且春色派遣红杏使者也 来怜屐了。从某些语句上看,此诗点化了陆游的《马上作》一诗:“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不过陆游此作未免平展,有点马上观花,不及叶绍翁之作那么精神专注,在深挚的精神体验和心理波折中,迸发出春光难锁、喜从天降的生命力度,以及情趣盎然的精神哲学的启悟了。可见名家之诗不一定都能省心地成为名作,非名家一旦对生命与诗进行精诚开发,也可能出现奇迹。

诗中写清秋野外的山光水色,表达了诗人闲适自在的喜悦情怀。《野望》是南宋诗人翁卷创作的七言绝句,诗是作者秋日眺望四野时即兴所作。诗通过偶然发现的错位,给诗平添了无穷的情趣。翁卷,生卒不详,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人,南宋诗人。工诗,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并称为“永嘉四灵”。淳祐十年(1183年)登乡荐,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诗以清苦为主,有《苇碧轩诗集》。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作品,全文有4句,那么《游园不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下面一起了解分析。

1、 《游园不值》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句描绘的是诗人春日游园的所见所感。诗风清新婉丽,形象生动有趣,情景交融,是千古流传的佳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生机勃勃的赞美。此外,这首诗还蕴含了一个小小的的哲理:那就是一切充满生命力的美好事物都不会被外力所阻挡。

2、 下面根据诗句来逐一分析。首先,我们看首联:“应怜屐齿映苍苔”,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应怜”一词写出了诗人暗自揣测的心情;颔联“小扣柴扉久不开”,轻轻地敲打柴门,却久久不开。“小扣”这个动作可以看出诗人为了游园而小心翼翼的有趣心态。联系前一句,自然而然想到因果关系,主人不开门兴许是担心我的木屐踩坏青苔。

2、 本以为就这样的失落失望而归。可是没想到,却出现了转机,正当诗人准备离开之际,他看到了园内的风景,那也是春天的“景色”。

3、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颈联和尾联道出了“游园不值”的转机,与首联颔联的失望心情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从而证明游园是非常值得的。因为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春色”、“红杏”被人格化,她们怎么能被关住呢?不仅“春色”关锁不住,那“红杏”必然也要出墙来昭告春天的来临。所以,一切新生的美好事物也是无法用外力去禁锢的,它必然会冲出束缚与荆棘,蓬勃的发展。

4、 从颔联到颈联的转化。恰恰传达出诗歌前后对比的意境。从“小扣柴扉”到“春色满园”,“久不开”到“关不住”。从失落寂寞的心境写到了让人感到一种意外的惊喜之情。

5、 写作上。这首诗抓住了春天景物的特点,仅仅“一枝红杏”便突出春天的特点,可谓是“管中窥豹”。此诗不仅寓情于景,并且景中寓理。假想若诗人是个情感单一之人必然悟不出这其中的道理。正是这后两句诗使得整首诗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流传千古。

以上的就是关于《游园不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内容介绍了。

1。依然一词以景喻情,表达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慨,生出无限怅惘哀伤的离别之情。2。第三句直接写年年送客横塘,以“年年”一词表明送客频繁,横塘路春意勃发而人却分离,寓有伤感之意。第四句诗人不直抒离情别绪,而是写横塘景中的与离情别绪更直接相连的细雨、垂杨、画船,细雨如丝,垂杨似线,画船待发。以景物作结,烘托离别之情。

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困苦生活的无限同情。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全诗(节选)如下: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惟 通 唯)

译文如下:

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

夏天日长,篱落边无人过往,大家都在田间忙碌,只有蜻蜓和蝴蝶在款款飞舞。

注释如下:

篱落:篱笆。

扩展资料:

《四时田园杂兴》(题意:四个时节田园的各种兴致)共60首,宛如农村生活的长幅画卷。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和冬日共五个篇章,其中春日田园杂兴12首、晚春田园杂兴12首、夏日田园杂兴12首、秋日田园杂兴12首、冬日田园杂兴12首。 

这首选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四时田园杂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006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