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厚传什么

忠厚传什么,第1张

“忠厚传”的是“家旺”。

“忠厚传家旺”出自宋代苏轼的《三槐堂铭》:“忠厚传家旺,诗书继世长。”意思是拥有忠实厚道的品德,家族才能经久不衰,就像诗和书能够在世间流传如此长久。

“忠厚传家旺,诗书继世长”是中国大多数家族推崇的经典家训之一,常常以楹联或对联的形式出现于居家的门厅中,对人们的心灵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启迪、规范、教化和塑造。

此联从德、知两方面言说了人们应该操守的立身处世之道。“忠厚传家旺”是指人在品德方面的修为,强调只有忠厚才能传家;“诗书继世长”强调文化知识在家族传承中的作用。

《三槐堂铭》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篇文章。文章首先从天命的有常立论,肯定了善恶的因果报应,提出“仁者必有后”的观点;然后记叙了王祜手植三槐的经过和期待,以及王祜子孙后代多有仁德贤能者的事实。全文贯穿着天命有常、因果报应思想,崇尚仁厚忠恕的德行,叙事议理,委婉多姿而又清丽顺畅。

完整诗句就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这是由苏轼的《三槐堂铭》延伸出的一副楹联,原文为:“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语出宋朝苏轼《三槐堂铭》。

释义:为人应当忠厚,饱读诗书,不断学习,这样的家族才会繁荣兴旺,长久不衰,具有忠诚、厚道的品质的家族才能像诗和书那样在世间长久流传,经久不熄灭。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在湖州上任时为学生王巩家中的“三槐堂”题写的铭词。苏轼在徐州期间,王巩曾与其一起郊游吟诗。苏轼来湖州上任,王巩也赶来相会,并请其为自家“三槐堂”题铭,苏轼便应邀作《三槐堂铭》。

文章首先从天命的有常立论,肯定了善恶的因果报应,提出“仁者必有后”的观点;然后记叙了王祜手植三槐的经过和期待,以及王祜子孙后代多有仁德贤能者的事实。全文贯穿着天命有常、因果报应思想,崇尚仁厚忠恕的德行,叙事议理,委婉多姿而又清丽顺畅。

 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三槐堂铭》。《三槐堂铭》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在湖州上任时为学生王巩家中的三槐堂题写的铭词。这句话的意思是:拥有忠实厚道的品德,家族才能经久不衰,就象诗和书能够在世间流传如此长久。

  《三槐堂铭》

 这篇文章首先从天命的有常立论,肯定了善恶的因果报应,提出“仁者必有后”的观点;然后记叙了王祜手植三槐的经过和期待,以及王祜子孙后代多有仁德贤能者的事实。

 全文贯穿着天命有常、因果报应思想,崇尚仁厚忠恕的德行,叙事议理,委婉多姿而又清丽顺畅。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时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医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苏轼的文风豪放,风格独特,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苏轼与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都位列“唐宋八大家”,被世人赞誉为“三苏”。

 苏轼代表作品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赠刘景文》等。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意思是为人应当忠厚,饱读诗书、不断学习,这样的家族定会繁荣兴旺,长久不衰。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三槐堂铭》。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意思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意思是为人应当忠厚,饱读诗书、不断学习,这样的家族定会繁荣兴旺,长久不衰。忠厚传家久:将忠诚,厚道的道德品质世世代代传下去。或具有忠诚,厚道的道德品质的家庭,能够长久地绵延下去。诗书继世长:认真读书,学习前人优秀品质,可以使家族长久地发展下去。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三槐堂铭》。

《三槐堂铭》的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在湖州上任时为学生王巩家中的“三槐堂”题写的铭词。苏轼在徐州期间,王巩曾与其一起郊游吟诗。苏轼来湖州上任,王巩也赶来相会,并请其为自家“三槐堂”题铭,苏轼便应邀作《三槐堂铭》。

熙宁四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颇感愤怒,于是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

熙宁七年秋,苏轼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熙宁十年四月至元丰二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丰二年四月调为湖州知州。他在地方任职时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016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