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一种心情或者精神状态,具有短暂而强烈的特点,如愤怒,喜悦,恐惧等,情感是指感情,具有深沉而稳定的特点,如爱,恨等。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一般先出现情绪,后形成情感。
情绪具有情境性,会随着情景转变出现,减弱或者消退,所以情绪一般比较难以持久,而情感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经常作为个性和品德的评价因素,情感具有内隐性,常常被隐藏在个人的内心中,不容易表现出来。
区分情绪和情感的方法
情绪的产生与有机体的自然需要有关,而情感的产生则与人的社会性需求有关;所以情绪是人和动物都共有的心理现象,而情感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情绪产生的早,比如婴儿一出生,就会哭闹,而我们的情感产生的比较晚,我们的情感是在社会生产实践中所产生的情感。
它具有情境性和动摇性,它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情感则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情绪多是外显性和冲动性,而情感则是内隐性与持久性。
情绪情感两者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转换,情感离不开情绪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感的深度决定着情绪的表现强度,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两者是难以分离的心理现象,是同一事物的两个车。
情绪的心理学解释
情绪的心理学解释,情绪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而且情绪的好与坏是能够决定我们一天的,而且情绪也是有心理学解释的,我和大家一起看看情绪的心理学解释。
情绪的心理学解释1一、情绪的种类,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人的情绪可以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1、基本情绪即人和动物共有的先天的情绪,有不同的适应功能包括快乐、愤怒、悲哀、恐惧。
2、复合情绪即由基本情绪派生出来的情绪
二、情绪状态的分类
1、心境即人比较平静、微弱而持久、非定向、弥散的情绪状态。
2、激情即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平时我们所讲的冲动、控制不住的情绪状态。
3、应激即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发应。应激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有直接关系。其中产生的适应性综合征包括动员、阻抗、衰竭阶段,衰竭阶段导致适应性疾病。
三、情绪的认知理论
1、阿诺德:平定—兴奋说,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对刺激平定的结果,是大脑皮层兴奋的作用。刺激—大脑—皮层评估—形成主管体验
2、沙赫特—辛格:二因素理论,一是个体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二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
3、拉扎勒斯: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评价的反应,因此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是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厉害关系的程度;次平价是人对自己行为反应的调节和控制,涉及对刺激事件的控制程度,经验起着重要作用;再平价是人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
四、情绪的控制
1 、人的情绪状态应保持一种心境状态,及时处理影响自己心境的事情和想法,设法在自己的想法中做出取舍,并不断提高自身的自我效能感。
2、科学的认识情绪本身,将情绪视为一个单独的生理与心理反应,保持一个健康的生理状态,对心理有清醒的认知,在情绪产生时向内察看自己心理与意识,自我暗示情绪产生的动力与当下事件的具体关系。
3、在日常生活中,试着锻炼情绪的控制。从生理唤醒方面如降低自己表达情绪的声音、心理认识方面如换位思考、情景替换方面如设想融洽温馨场景下自己的表现。
五、情绪的认知
1、提高认知水平
2、自我不同情绪状态下的复盘反思,并有所记录。
3、历史人物、身边事件、新闻纪实等方面有关情绪的关注。
情绪的心理学解释2情绪情感解释
情绪和情感名词解释: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伴随着的心身变化,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出现的态度反映。情绪和情感反映的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是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情绪侧重于外部表现,情感则侧重于内心的体验。
1、情绪:情绪是以主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主体的愿望和需要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当客观事物不符合主体的愿望或需要时,就会引起消极、否定的情绪。情绪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部分组成的。情绪具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和社会(信号)功能。
2、情感:情感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作为一种感受,情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情绪和情感都是与人的特定主观愿望或需要想联系的,历史上曾都被统称为感情。
情绪主指导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景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脑的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境的变化和需要的满足而变化,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最普遍、通俗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恨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情绪常和心情、性格、脾气、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荷尔蒙和神经递质影响。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情绪,都会引发人们行动的动机。尽管一些情绪引发的行为看上去没有经过思考,但实际上意识是产生情绪重要的一环。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
情绪与情感的具体区别可以从一下四个方面理解:
(1)从需要的角度看,情绪通常与个体的生理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是人与动物共有的;而情感则是人类特有的,通常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2)从发生角度看,情绪是反应性和活动性的过程,即个体随着情境的变化以及需要满足状况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受情境影响较大;情感则侧重个体的内心感受和体验,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心理体验,虽然不轻易表露,但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3)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具有情境性和短暂性的特点,一旦情绪不再存在或发生变化,相应的情绪感受也就随之消失或改变;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一旦产生就相对稳定,不易为情境所左右,稳固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
(4)从表现方式看,情绪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情绪一旦发生,强度一般较大,有时会导致个体无法控制(就是所谓的激情);情感则以内涵的形式存在或以内敛的方式流露,始终处于人的意识调节支配下。
联系:情绪和情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稳定的情感是建立在情绪的基础上的,而且又通过情绪表达出来。情绪变化反映着情感的深度,蕴含着情感。
情绪的心理学解释3心情不好该怎么办
大哭一场、享受美食、独处冥想、做深呼吸、找人倾诉。
1、大哭一场
大哭一场把自己窝在沙发上,或埋在被子里,别在乎别人的看法,无所顾忌地大哭一场,把所有的烦恼和悲伤哭出来,大哭过后心情会轻松很多,但要注意不要影响到别人的休息。
2、享受美食
美食美景,可以抵挡全世界的迷茫和失落。当我们心情不好时,可以从食物开始,安抚好自己的胃,让身体的压力得到释放。食物太治愈了,它不仅可以填饱肚子,还可以在不同的故事不同的环境里,在你的味蕾中品尝出一种特殊的情感。
它会分散注意力,让人们忘记烦恼,帮助我们消除身体的空虚,给予满满的充实感。世界上没有什么坏心情是一顿美食治愈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3、独处冥想
冷静下来,闭上眼睛,放松自己,尽情想象。想象一下,走在沙滩上,听着海浪的声音,感受细沙在脚趾上滑动,或在森林里漫步,听鸟儿歌唱,享受微风吹过脸颊。你也可以想象一个故事,你是故事的主角,或骑士公主,或无争田园,再狗血也没关系,因为这是属于你的故事。享受这段故事,让你忘记烦恼,放松身心。
4、做深呼吸
坐在家里或在公园草地上,放空自己,不要想任何事情,不要在意你周围发生的事情,忘记烦恼,深呼吸。当你深呼吸时,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并缓慢呼吸。尽量使用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会隆起,直到整个肺部充满空气,让空气停留在肺部几秒钟,然后慢慢呼气。
5、找人倾诉
心情不好,最好和朋友聊聊,把自己心里的苦水一吐而干。有时我们不希望朋友提出解决方案,只是想拥有一个完全信任的人来倾听,道出你的郁闷所在,心情会放松得多。注意朋友只是你的听众,而不是你的麻烦传递者,别对你的朋友发脾气。若是没有值得倾诉的朋友,写日记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情绪情感的特点有两极性,情境性,感染性。
1、两极性
首先,情绪、情感具有肯定和否定两种对立的性质。如喜与忧、爱与恨、开心与苦闷等。自古以来,人们就把情绪与情感概略分为好、恶对立的两端。
2、情境性
指情绪、情感随人所处的时间、地点等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因为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需要,因而,对同一事物或现象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及情感。比如,课余休息时,弹琴唱歌会令人愉悦;紧张学习和工作时,它却使人厌倦。
3、感染性
情绪、情感可以影响和感化他人并引起“共鸣”。比如,人们在观看文艺节目时,情绪与情感常随故事情节的变化,而产生悲欢离合等各种复杂的情感体验;一时紧张,一时轻松;一时忧心忡忡,一时开怀大笑。
情绪情感
情绪和情感,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主观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它反映的是主体需要和客观外界事物间的关系。情绪和情感有三个成分,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主观体验:个体对不同情绪情感的自我感受,是三成分最重要的。
外部表现:即表情,包含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等,情绪和情感均有外部表现;生理唤醒:指情绪和情感产生的生理反应,如血液循环、皮肤电活动变化等。
1、适应功能
适应功能: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生存、发展和适应环境的手段,如用微笑表示友好。
2、动机功能
动机功能:情绪和情感构成一个基本的动机系统,它可以驱动有机体从事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如适当紧张和焦虑促使人们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情绪伴随动机性行动产生,具有动机作用。积极的情绪对行为有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对行为有抑制作用。
3、组织功能
组织功能:情绪和情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表现在: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着协调和促进的作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着瓦解和破坏的作用。
4、信号功能
信号功能:又叫社会功能。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表情来实现的。
扩展资料
情绪的理论:
1、詹姆士—兰格的情绪理论:该理论认为,情绪是由于某一情境的变化引起自身状态的感觉。
2、阿诺德“评定-兴奋”说: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
3、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认为:情绪的产生有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个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二个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生理状态、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这可以将上述理论转化为一个工作系统,称为情绪唤醒模型。
-情绪
-情绪情感的功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