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语的石头读后感

失语的石头读后感,第1张

失语的石头

舒婷

鼓浪屿最负盛名的是各种风格的建筑。号称“万国建筑博览会”,未免有些自夸,至少十几国领事馆,却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②鸦片战争后,厦门辟为通商口岸。西方列强纷纷涌进鼓浪屿,除了领事馆,还有商行、公馆、别墅、教堂和学校,甚至有一个小小足球场。洋人记载:岛民穿人字拖鞋踢球,往往拖鞋先破门,球却飞了。因此得出中国足球不可惧的结论。姑且不论中国人是不是踢足球的料,起码这里的足球意识开发得比较早。岛上的中学生足球队十分骁勇,转战全省无敌手。现在的足球场,大铁门日夜紧锁,不准孩子们入内奔跑和操练。透过铁栅,可以看到茵茵绿地,像橱窗里摆设的绣花缎面,被自动洒水机精心熨烫着。据说正规的球场本来需要如此保养着。

③福建沿海历史上,多有漂洋过海谋生求发展的传统。出于根深蒂固的乡土观念,二三十年代,不少华侨回鼓浪屿投资兴业,筑巢而居。他们既想保留闽南古风,又吸纳侨居国的建筑风采和技术。直接从国外自带设计图纸,进口高级建筑材料和家具,经中国风水先生的严格测试,因地制宜,依山望海,竟建成了一千多栋私人楼房。

④有纯欧陆式别墅。牵藤攀藓的廊柱和拱门,虽斑驳残缺,犹见考究的百合浮雕和古希腊宏伟气势。风轻摇松动的百叶窗,似乎可以窥见当年的壁炉、枝形烛光、细瓷银刀叉,以及踮在留声机上如痴如醉的白缎舞鞋。

⑤有庭院深深的大夫第和四落大厝。铜门环凹凸剥蚀,击一声绵长再击一声悠远,声声清亮如磬。红砖铺砌的天井里,桂香一树,兰花数盆,月季两三朵。檐前滴水青石,长年累月,几被岁月滴穿。中堂的长轴山水,檀香案上的青瓷描金古瓶,甚至洒扫庭院的布衣老人的肩头,似蒙着薄薄一层百年浮尘。

⑥更有“穿西装戴斗笠”中西合璧的别墅。建筑主体是西洋式的,有地下隔潮层,卫生设施十分先进完备,但屋顶却是飞檐翘角,门楣装饰挂落、斗拱、垂桂花篮等,花园里既建喷水池,又造假山、八角亭等等。甚至有集清真寺、希腊神庙、罗马教堂和中国古典为一体的建筑,如“八卦楼”,即现在的厦门博物馆。

⑦最耐人寻味的是那些别墅的名字:杨家园、番婆楼、春草堂、观海别墅、西欧小筑、亦足山庄等等,听起来已出彩得很。名如其楼呀!在或富丽奢华或沧桑古朴的外貌下,掩藏着一部部真实的南洋华侨家族史,不知有多少“大宅门”锁锈路埋,讳莫如深,鲜有人知。

⑧它们成为许多**和电视连续剧的场景。扛摄影机的人进进出出,名演员不戴墨镜随便徒步上街,讨价还价买烤鱼片和桂圆肉,见惯不惊的小店老板一样放血,决不手软。

⑨有一本书我百看不厌,胜过任何畅销小说,它是《鼓浪屿建筑丛谈》,作者是龚洁。我曾经很热切地要去认本家,因为在厦门,只要姓龚,大致都会有些瓜葛。不料龚洁虽在厦门工作多年,却是江西移民,连闽南话也不会的。显然我是高攀不上了。

⑩我的朋友,博物馆馆长何丙仲送我两本精美画册:《鼓浪屿建筑概览》和《鼓浪屿建筑艺术》。何先生出身名门,热衷本地风俗人情,遂时常出入深宅大院,收集大量资料。他告诉我,春雨潇潇的一个黄昏里,他应约拜访巨富黄奕柱的女儿黄萱。八十九岁的黄老太太正襟危坐于幽暗大客厅,奋指叩击一架德国老钢琴。琴声逎劲激越,倾吐满腹沧海桑田,庭前茶树愈加落寞,竟泣红一地。

每座幽深阴凉的老房子,既可以是一个家族盘根错节的宏大叙事,也可以缩写为攀缘在雕花窗台上,那几茎破碎的缠枝蔷薇。

这个画面扯动了拴在家乡老藤上我的这颗跃跃欲试的蠢瓜,同时又惊退了笔力贫弱的我。虽然有几家出版社约我写老房子旧别墅的书,几本杂志约我同题专栏,但我不敢答应。我想我还没有准备好。即使通过家族渊源去恳求,去友情出演,去纠缠磨蹭,也许老人们愿意接纳我引领我,但是深入一座巨宅的内部,就像翻搅一个人的五脏六腑,那种伤筋动骨的痛,他们何以承受?想到我若是投身进去,必将日日煎熬其中,感同身受不能自拔,就不寒而栗。

遂悲伤失语。(选自《人民文学》2006年第二期《老房子的前世今生》)

1.鼓浪屿号称“万国建筑博览会”,是因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1)第⑤段中“甚至洒扫庭院的布衣老人的肩头,似蒙着薄薄一层百年浮尘”这句话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⑩段中“庭前茶树愈加落寞,竟泣红一地”一句的妙处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观全文,概述“石头”为什么会“失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

A.作者写鼓浪屿的小小足球场是为了说明“这里的足球意识开发得比较早”。

B.当年的鼓浪屿不仅有欧陆式的建筑,还有欧陆贵族式的生活场景和社交。

C.《鼓浪屿建筑概览》和《鼓浪屿建筑艺术》的画面让作者感到自己笔力贫弱。

D.鼓浪屿上的老房子,牵扯着近代以来一段段灿烂、辛酸、坚忍和苍茫的往事。

E.文章以说明为主,语言准确、平易,概览了鼓浪屿老房子的建筑样式及其艺术。

答案

看不清?换一张确定

输入验证码 免注册查看解析和答案,注册/登录用户可查看更多试题解析和答案。

马上分享给同学:

收藏题目题目纠错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问他网)

根据问他(www7wentacom)题库系统分析, 试题“失语的石头舒婷①鼓浪屿最负盛名的是各种风格的建筑。号称“万国”,相似的试题还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鸦片战争前,已有零星的、个别的西式建筑出现在中国;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在中国建立租界,西洋风格的建筑开始大量地输入中国,中国建筑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面对着高大张扬的西洋建筑,起初国人来不及认真审视和仔细消化,产生了莫名的自卑感,并在许多地方掀起了盲目模仿西洋建筑的风潮,从而“酝酿出光宣以来建筑界的大混乱”。

西方历史学家福格森在《印度和东方建筑史》中说,“这个国家(中国)实在没有任何堪与其人民和文明相称的建筑”,这个观点很能代表一部分西方人的看法。中国人中也多有持此类观点的。概括起来,他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古代“对营造工事,视等卑役”,中国工匠社会地位十分低下。数千年来的中国匠师们遵循固定的法式、则例,设计缺乏创意。而在欧洲,建筑师的地位却很尊崇。教皇曾经颁发亲笔敕令,赋予米开朗基罗在主持圣彼得大教堂工程时有随意设计的权力。

“蜀山兀,阿房出”,中国传统建筑采用木架构法,木头是主体、骨干,然而木材难以经受长时间的风雨和水火的考验,坚固、长久很成问题。而作为西方建筑文化之源的古埃及、古印度、古罗马等建筑,依然保留着较多的遗存,这显然主要得益于它们坚固的石质结构。

“忽视基础”是中国建筑为世诟病的缺点之一。经常能看到,一堵砖墙几乎是平地而起,而同样的状况下,外国承包商则必定会先深挖出一条沟来。“忽视基础”的直接后果是引起了功用上的不合理——阴冷潮湿,所以中国建筑也往往遭遇“采光不足、通风不畅”等批评。由于中国人自古重礼教、讲风水,有时反而将居住舒服的功能让位给了礼教、秩序和风水。中国建筑讲求“辨方正位”、等级有序。为了遵守这些“规矩”,有时候就可能要付出失去舒适的代价、湮没居住者的人性;而讲风水,重五行,有时也是与舒适的原则相背离的。

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第一批现代建筑师从海外学成归国并逐渐成熟,他们经过艰苦的努力和科学的工作,重新“找回”了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其中以被业内人士誉为“得中国建筑之真谛”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出力最勤。30年代初,梁、林二人在对中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建筑物进行了实地考察、认真研究之后,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林徽因在《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中说:“后代的中国建筑即达到结构和艺术上极复杂精美的程度,外表上却仍呈现一种单纯简朴的气象,一般人常误会中国建筑根本简陋无甚发展,较诸别系建筑低劣幼稚。这种错误观念最初自然是起于西人对东方文化的粗忽观察,常作浮躁轻率的结论,以致影响到中国人自己对本国艺术发生极过当的怀疑乃至于鄙薄。”她同时还认为中国的传统民居结构符合中国传统习惯与趣味的,不必“削足就履”。对于中国建筑使用木材而不求久远,梁思成的解释是,中国自古就没有像埃及人那样去刻意追求永久不灭的工程的传统,而是“安于新陈代谢之理,以自然生灭为定律”;一旦失慎被焚,则“视为灵异天谴,非材料工程之过”。至于中国建筑几千年来“仍然保存着它固有的结构方法及布置规模,始终没有失掉它原始面目”的问题,他们认为这种现象正好说明中国传统建筑是“极特殊、极长寿、极体面”的。

与梁、林看法相似的人士还有很多。对中西方文化都有透彻了解的林语堂,则认为西洋建筑讲究实用,但“十足丑陋”,中国建筑的主要倾向是寻求与自然的和谐。诚然,中国传统建筑精华之所在是它的群体优势——单体建筑与院落、围墙、园林相互搭配,向四面铺开,组成一个完美的组合。除了佛塔外,一般很少向上发展,与追求个性张扬、结构复杂、向上发展的西方建筑有着根本的区别。除了技术的原因外,与民族性格、价值观念、群体心态、道德标准、宗教情感、审美趣味有关。

坚守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具有审美上的价值,也是民族性的重要标志之一。当人们厌倦了高楼大厦的丛林,寻求回归自然途径的时候,很容易在民族建筑中找到归宿。不过,我们也不能忘记,中国传统的“大屋顶”等建筑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而按照林语堂的说法,将所有的建筑都建成传统的四合院或其他形式的单层或低层的建筑,并遵守传统,使用天然木材而不是“石头、砖块和灰浆组合起来”的建筑材料,也是不可想象的,将会给生态环境、交通等带来诸多不便。

(有删改)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西方历史学家福格森认为在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里却找不到像样的中国建筑。

B.中国有的建筑历经几千年而没有失掉它的原始面目,证明木质结构未必不及石质结构长寿。

C.古人建房讲究等级有序,重视风水,这是与舒适原则相背离的。

D.林徽因认为,中国建筑做到了结构上和艺术上的完美结合,不必“削足适履”,盲目学习西方建筑。

E.林语堂认为,中国建筑主要倾向是寻求与自然的和谐,所以比西洋建筑更有诗情,更有美感。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一部分西方学者在对中国建筑粗忽观察后,得出了浮躁轻率的结论,认为中国建筑简陋低劣,没有什么发展。

B.梁思成认为,中国建筑并不刻意追求永久不灭,而是遵循着自然生灭规律,所以在材料的选择上并没有什么失当的地方。

C.西式建筑因为追求实用,追求个性张扬,而忽视了美观,“十足丑陋”。

D.“大屋顶”建筑是农业社会的产物,符合当时时代的特征,然而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被历史淘汰。

3请分条概括早期的西方学者对中国建筑的批评意见。(4分)

4作者认为中国建筑应该怎样寻求发展?(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

失语的石头

舒婷

(1)鼓浪屿最负盛名的是各种风格的建筑。号称“万国建筑博览会”,未免有些自夸,至少十几国领事馆,却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2)鸦片战争后,厦门辟为通商口岸。西方列强纷纷涌进鼓浪屿,除了领事馆,还有商行、公馆、别墅、教堂和学校,甚至有一个小小足球场。洋人记载:岛民穿人字拖鞋踢球,往往拖鞋先破门,球却飞了。因此得出中国足球不可惧的结论。姑且不论中国人是不是踢足球的料,起码这里的足球意识开发得比较早。岛上的中学生足球队十分骁勇,转战全省无敌手。现在的足球场,大铁门日夜紧锁,不准孩子们入内奔跑和操练。透过铁栅,可以看到茵茵绿地,像橱窗里摆设的绣花缎面,被自动洒水机精心熨烫着。据说正规的球场本来需要如此保养着。

(3)福建沿海历史上,多有漂洋过海谋生求发展的传统。出于根深蒂固的乡土观念,二三十年代,不少华侨回鼓浪屿投资兴业,筑巢而居。他们既想保留闽南古风,又吸纳侨居国的建筑风采和技术。直接从国外自带设计图纸,进口高级建筑材料和家具,经中国风水先生的严格测试,因地制宜,依山望海,竟建成了一千多栋私人楼房。

(4)有纯欧陆式别墅。牵藤攀藓的廊柱和拱门,虽斑驳残缺,犹见考究的百合浮雕和古希腊宏伟气势。风轻摇松动的百叶窗,似乎可以窥见当年的壁炉、枝形烛光、细瓷银刀叉,以及踮在留声机上如痴如醉的白缎舞鞋。

(5)有庭院深深的大夫第和四落大厝。铜门环凹凸剥蚀,击一声绵长再击一声悠远,声声清亮如磬。红砖铺砌的天井里,桂香一树,兰花数盆,月季两三朵。檐前滴水青石,长年累月,几被岁月滴穿。中堂的长轴山水,檀香案上的青瓷描金古瓶,甚至洒扫庭院的布衣老人的肩头,似蒙着薄薄一层百年浮尘。

(6)更有“穿西装戴斗笠”中西合璧的别墅。建筑主体是西洋式的,有地下隔潮层,卫生设施十分先进完备,但屋顶却是飞檐翘角,门楣装饰挂落、斗拱、垂桂花篮等,花园里既建喷水池,又造假山、八角亭等等。甚至有集清真寺、希腊神庙、罗马教堂和中国古典为一体的建筑,如“八卦楼”,即现在的厦门博物馆。

(7)最耐人寻味的是那些别墅的名字:杨家园、番婆楼、春草堂、观海别墅、西欧小筑、亦足山庄等等,听起来已出彩得很。名如其楼呀!在或富丽奢华或沧桑古朴的外貌下,掩藏着一部部真实的南洋华侨家族史,不知有多少“大宅门”锁锈路埋,讳莫如深,鲜有人知。

(8)它们成为许多**和电视连续剧的场景。扛摄影机的人进进出出,名演员不戴墨镜随便徒步上街,讨价还价买烤鱼片和桂圆肉,见惯不惊的小店老板一样放血,决不手软。

(9)有一本书我百看不厌,胜过任何畅销小说,它是《鼓浪屿建筑丛谈》,作者是龚洁。我曾经很热切地要去认本家,因为在厦门,只要姓龚,大致都会有些瓜葛。不料龚洁虽在厦门工作多年,却是江西移民,连闽南话也不会的。显然我是高攀不上了。

(10)我的朋友,博物馆馆长何丙仲送我两本精美画册:《鼓浪屿建筑概览》和《鼓浪屿建筑艺术》。何先生出身名门,热衷本地风俗人情,遂时常出入深宅大院,收集大量资料。他告诉我,春雨潇潇的一个黄昏里,他应约拜访巨富黄奕柱的女儿黄萱。八十九岁的黄老太太正襟危坐于幽暗大客厅,奋指叩击一架德国老钢琴。琴声逎劲激越,倾吐满腹沧海桑田,庭前茶树愈加落寞,竟泣红一地。

(11)每座幽深阴凉的老房子,既可以是一个家族盘根错节的宏大叙事,也可以缩写为攀缘在雕花窗台上,那几茎破碎的缠枝蔷薇。

(12)这个画面扯动了拴在家乡老藤上我的这颗跃跃欲试的蠢瓜,同时又惊退了笔力贫弱的我。虽然有几家出版社约我写老房子旧别墅的书,几本杂志约我同题专栏,但我不敢答应。我想我还没有准备好。即使通过家族渊源去恳求,去友情出演,去纠缠磨蹭,也许老人们愿意接纳我引领我?但是深入一座巨宅的内部,就像翻搅一个人的五脏六腑,那种伤筋动骨的痛,他们何以承受?想到我若是投身进去,必将日日煎熬其中,感同身受不能自拔,就不寒而栗。

(13)遂悲伤失语。

15.鼓浪屿号称“万国建筑博览会”,是因为(4分)

(1)

(2)

16.鼓浪屿的建筑从风格上来看,主要有哪三种。(3分)

① ,② ,③ 。

17.第⑤段中“甚至洒扫庭院的布衣老人的肩头,似蒙着薄薄一层百年浮尘”这句话好在哪里?(4分)

答:

18.第⑩段中“庭前茶树愈加落寞,竟泣红一地”一句的意思是:(3分)

19.综观全文,概述“石头”为什么会“失语”。(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题。

心头一杯冷咖啡

陈 思

①鼓浪屿是厦门人心头的一颗朱砂痣,窗前的一抹明月光,是他们永远还不完的旧。

②因为鼓浪屿是绝无仅有的音乐之岛,它与它的音乐,使厦门从滚滚红尘中跃升仙境。

③鼓浪屿被称为“音乐之岛”,一方面是因为小岛诞生了无数音乐大师,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培育天才的音乐土壤之深厚:面积不足187平方公里的地域,竟聚集了500余家钢琴,钢琴密度居全国之最。

④500架钢琴,不是500架神龛。比起鼓浪屿人对待电器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乐器们却像不时走访的穷朋友,彼此知根知底,礼数就马马虎虎了。这音乐,是如此日常化。它是贴着生命攀援起伏的藤蔓,它是闽南人见惯不惊的稀粥咸鸭蛋。

⑤50年代,祖父不惜血本专辟40元购“曼陀铃”一把,寄回家供年轻的父亲消遣。父亲闲暇时,与弹奏手风琴的大伯父、拉小提琴的二伯父与同样拉提琴的邻居叔叔组成四重奏。父亲后来又短暂沉迷口琴与小提琴若干年,不想以此糊口,亦不求技艺精进,那把口琴与提琴最后也不知所踪。

⑥到了我这一代,好乐之风不减,对音乐却无任何形式上的敬畏。小提琴的琴弓是让人又爱又恨的双刃剑。每次授琴,只要老师迟到,琴弓就是男孩子们互相砍杀时手握的十八般兵器;每次老师告状,父亲抓起琴弓一顿臭揍,它又瞬间变成家法。在这些音乐之外的奋力挥动中,马尾做的弓毛一根根地掉落下来,岁月飞逝。

⑦在别的地方,音乐是被供奉起来的;而在这里,音乐是贴肉长的,音乐从未作为急功近利的谋生手段。几代人的音乐教育,都是无心插柳式的。听天由命,有的最终长成参天巨木,大多数人永远是路边随手捋的一把青草。

⑧教会曾经承担了音乐在岛上的撒播任务。非要引经据典的话,《黄河》钢琴曲改编者殷承宗,出生于基督教家庭,替父亲的大太太刷皮鞋、整理房间,赚到了两美元。一美元买了琴谱,另一美元则用来跟外国牧师太太学习识谱。许斐平音乐天赋的展露,源于教堂司琴手的母亲张秀峦某次因故缺席。当时才5岁的他手脚并用爬上琴凳,竟无需翻看琴谱,将所有圣诗无误演奏至终场。歌唱家兼医生的林俊卿,祖父林温人是厦门竹树脚礼拜堂的创办人,母亲廖翠绸是虔诚的基督徒,他本人5岁就能演唱整部《闽南圣诗》,担任儿童唱诗班的领唱。即使是我读过基督教小学的祖母,在接近九十高龄依然可以眯着白内障的眼睛,翻看歌谱。不用专业、系统的音乐教育,基督教家庭、教堂、礼拜与圣诗,就是上一代岛民的音乐必修课。

⑨我们这一代人的音乐教育,离不开鼓浪屿的那所音乐学校。

⑩旧址是荒凉的鸡山路上一座旧教堂。全部由笨重粗砺的花岗岩砌成,墙壁斑驳厚达一米,门窗颇有大和风范,采光极差,蛛网遍布的厕所修在主楼之外。校门两边是基督教会的基地,时常野猫出没。

⑾当时条件看似简陋,其实遭际却颇离奇。我们的“音乐欣赏”课是在殷承宗、殷承典兄弟的祖宅(准确的说是客厅地板)进行的。当时厦门音乐学校校长是殷承典先生。他是著名音乐家殷承宗的二哥,也是这一音乐脉络在岛上的留守男士。鸡山路上,有他的殷家祖屋,全部闽南花岗岩石砌成,冬暖夏凉,卓妍异色,有幽森的门户、阁楼与狭窄望不到尽头的木梯。尤记当初,校长打开音响,塞进录像带或唱片,给一众孩子讲解《动物狂欢节》、《天鹅湖》,《胡桃夹子》等名曲名刷。他激情澎湃,我们都坐在地上,或玩,或打瞌睡。

⑿这是封存了提琴的我对童年的追忆,还是对曾经生我养我的海岛的最后一点致敬?

⒀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这座岛屿被迅速卷入了厦门的整体发展战略。历任政府,总有一些莫名的政策,以鼓浪屿作为招徕资本的金字招牌。今天的鼓浪屿每天接待越来越多的陌生游人,再也没有以往的风情,对于本土居民来说,老房子年久失修,加上医院搬迁,人口老化,学校因为收不到足够的学生而一间间撤销。小岛越发不适合居住,同学、师长纷纷搬走。喧嚣,压倒了琴声。终于有一天,厦门人开始纷纷抱怨:“鼓浪屿不再像当年的鼓浪屿了。”

⒁音乐正在从岛上全面退潮。以此为代表的鼓浪屿黄金时代的衰败,已然无法挽回。无论厦门人承认与否,现在的鼓浪屿只是我们心头的一杯冷咖啡,韵味不再。

⒂即便你在回忆里,把它热了又热。

作品提要

一位旅行家在列车行进中讲述了一个故事: 他曾在一处被遗弃的中世纪宅邸中盘桓数日,这所房子过去是一位苏丹的行宫。这些空空荡荡的屋子里,像是住着一些当年的人。旅行家得知,过去这里曾发生暴行,连石头也受到诅咒。这些石头已经饥饿难耐,会吞掉任何在宫中逗留超过三夜的人。而他在好奇心的强烈驱使下住进了行宫,当晚他似乎听到一群仿佛生活在二百五十多年前的这座宫殿的女蜉蝣者的嬉戏声,细听之下却又什么都没有。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又觉得前夜的念头十分可笑。可每到夜幕降临时他却又急急地抛弃白天的芜杂事物而进入宫殿。接下来的一天夜里,他恍惚看到一个身着后宫装束的陌生女子向他招手,于是尾随而去,不料,他打了个趔趄,幻影便不见了。再后来他躺在床上的时候仿佛听到该女子的痛苦、凄厉的呼救声。小说以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作为结尾。这位仍活得很自在的讲述者,究竟如何防止灾祸临头,读者无从知晓。因为在故事讲完之前,听讲人就在列车停靠的一个车站下车了。

作品选录

可以望见里面屋子的一角,地上铺着精工编织的波斯地毯。谁坐在宝座上,看不真切——只见一身黄袍下穿着锦缎绣花鞋的一双娇小美丽的脚,慵懒地搁在玫瑰色天鹅绒的坐毡上。在桌子一侧,一个水晶玻璃器皿里放着一些苹果、红果、柑子和一串串葡萄。旁边有两只小杯,和盛满金**酒浆的玻璃瓶。一切正等待着客人驾临。从屋子里升起的一种薰香的醉人烟雾,真使我心醉。

我带着恐惧的心情,跨过那黑人摊开的双腿。他突然惊醒,宝剑从他怀里掉落到石板上,发出铮铮的响声。

霍地,我听到一声巨大的叫喊,我惊讶地发现——我全身被汗水浸透,倚在自己的小床上。在晨光熹微中,下弦月像睡醒的痛苦的病人一样蜡黄。一个疯子曼哈尔阿利,按照自己每天的惯例,一破晓就在空旷无人的深巷里叫喊:“滚开!滚开!”“一切都是虚假的!”“一切都是虚假的!”

这样,阿拉伯小说中的我的第一个夜晚,突然结束——但现在还有一千个晚上呢!

夜晚剧烈地对抗我的白昼。白天,我带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去工作,诅咒梦幻般虚无的夜晚——而傍晚之后,我又感到: 自己白天的活动,实在十分低贱、虚假和可笑。

黄昏,我怀着一种激动心情,堕入一个心醉神迷的罗网之中。我成为几百万年前一个没有写进历史的前所未有的人。那时,我觉得英国紧身大衣和瘦窄的西装裤异常丑陋。那时,我头戴红色天鹅绒帽子,身穿宽大的上衣、绣有花纹的长袍和丝绸的长衫,并在彩色头巾里洒上几滴香水。总而言之,我得意洋洋地精心打扮自己,扔掉纸烟,握着浸透玫瑰香水的长烟管,潇洒地坐在高高的椅子上,好像一位情郎正执著地等待与情人幽会。

后来,随着黑暗越发浓密,发生了多少稀奇古怪的事,简直是无法用语言加以描绘的。仿佛充满神秘色彩故事的一些残页,在春风的吹拂下,飞舞在巨大宫殿的各式各样小屋里。有一些残页在很远的地方拾到了,但它之后的纸页又不见踪迹。我跟随那些飞舞的残页奔跑,整宵整宵地在那些小屋里盘桓着。

在这断断续续的梦境漩涡里——一个女主角有时在桃金娘花的芬芳里,有时在弦琴的铮铮声里,有时在融合馨香、甘露和露珠的和风摇曳里,宛如电花一般闪现出来。她身穿番红花色彩的裤子,一双白里透红的娇嫩小脚穿着锦缎绣花鞋,上半身穿着锦缎绣花衣,头上戴着绛色的华丽帽子,在帽子前还飘拂着一次次亲吻她的光辉前额与两额的金**流苏——这一切在漆黑夜里像电花一样闪现,刹那间又不知隐匿到哪儿去了。

她使我神魂颠倒,为了与她相会——几乎每晚我都徘徊在沉睡的地下世界里那梦幻般的迤逦曲折的街头巷尾和各个小屋——不停地从这儿踯躅到那儿!

有一天黄昏时分,我在一面大镜子两旁,点燃了两只蜡烛,努力打扮成王子模样。正在此刻,我突然从镜中看到,那个阿拉伯女郎的影子紧紧地偎依在我的影旁。她低垂着脑袋,长睫毛遮掩下的又黑又大的眸子,含情脉脉而又带着充满痛苦的恳求神情看着我。转眼间,她展示出自己优美的舞姿,把青春成熟的身子急速地向上旋转,顷刻间洒下痛苦、欲望、迷惑、嘲弄的闪烁颤动的雨点,随即她的身影在镜子里消逝得毫无踪迹。暴风的一次呼气,掳走了山林的芳香,也把我的两只烛火吹熄。我卸了装,走到梳妆室近旁的卧室,心神激奋,闭着双眼,躺在床上——那时,在我四周的习习和风里,在阿拉沃利山林的香气里,在寂静无人的黑暗里,仿佛飘游着丰富多情的爱,无数的温暖亲吻,多次轻柔的抚摸。在耳旁我还听到一种迷人的悦耳声音;我感到一种洋溢着芳香的呼吸,嘘着我的前额;美女的轻盈的披肩,一次次飘拂着我的面颊——我由于她的触摸而动情销魂。这条迷人的雌蛇好像用自己醉人的披肩,徐徐地把我全身各部分紧紧地裹住。我深深地呼吸着,带着无知觉的身子,慢慢地坠入梦乡。

一天黄昏前,我决意骑马出去兜风。后来不知道谁来阻拦——但我不屈从。我取下挂在钉子上的绅士衣冠,刚要穿戴的时候,苏斯迪河滩上的沙子和阿拉沃利山峦上的枯叶飞舞起来,卷起了一股强烈的旋风,把我的衣冠也吹刮得飞舞起来。同时,一个十分甜蜜的笑声随着那股风旋转,拍击着惊奇的每一张帷幕,又向高高的云空飞去,到达落日世界的旁边消失了。

那天,我又没骑马。从次日起,我就永远抛弃了绅士衣冠。

然而,那天半夜,我又突然从睡梦中惊醒,依稀听到——好像有人在号啕大哭——仿佛就在我的床下,在大地里面,在宫殿的基石底下,在湿漉漉、黑洞洞的墓地里啜泣着:

“救救我吧!请你打碎那漫漫长夜的幻觉,捣碎那沉睡不醒、做着噩梦的大门,把我扶上骏马,用自己的身子紧贴着我,穿过森林,跨越高山,渡过大河,把我带到那阳光普照的世界!救救我吧!”

我算什么?我如何搭救你?我能够把淹没在旋转变化的梦幻激流中满怀希望的美女,搭救上岸?喔,无与伦比的美女!你什么时候诞生的?你住在哪儿?你是诞生在清凉的溪水畔的椰枣林里,还是在无家可归的流浪荒漠的女人怀里?是哪个心毒手狠的强盗,像折取园圃的鲜花一样,把你从妈妈的怀抱里掳走,骑上风驰电掣的骏马,穿越灼热的沙漠,带到王国拍卖女奴的市场上来?在哪儿,又是哪个国王侍从,仔细观察了你刚刚萌发出的羞涩的青春光辉,付清了金币,渡过大海,把你安置在金色轿子里,献给自己的帝王,然而又把你终日锁进冷宫?那儿的历史是何等的光怪陆离!在那弦琴的音乐声、脚镯的铿锵声和金**的果子酒中间,闪烁着刀光剑影,毒药的火焰,嘲弄的打击!无止境的奢华!无尽头的监牢!左右两个女奴手戴着闪烁着珠光宝气的手镯,摆动着拂尘,国王躺在她们穿着镶嵌无数珠宝的鞋子的玲珑洁白的脚旁,门槛上像阎王使者一模一样的黑人,穿戴着如天神般的衣饰,手里紧握着宝剑站着!你漂浮在那被鲜血玷污的、充塞嫉妒气息的阴谋诡计和惊人的豪华激流里,你像沙漠中的花蕾,被投入那死亡世界——投向那残酷无情的伟大彼岸。无与伦比的美女!你是什么时代的人,你在何方?

这时,那个疯子曼哈尔阿利突然尖叫着:

“滚开!滚开!一切都是虚假的,一切都是虚假的!”

我睁开眼一看,天光大亮。看门人把邮件递到我的手上,厨师来问:“今天做什么吃的?”

我说:“不用了。现在我再也不能呆在这屋子里。”就在那天,我收拾了自己所有的东西,搬到办公室去。办公室的老职员克利默罕望着我发笑。我对他的发笑很不满,但没有去理睬,而埋头于自己的工作。

傍晚越来越近,我越发忧郁不安——仿佛觉得,现在应该马上到哪儿去——似乎监督棉花量的统计工作对我来说不是十分迫切的,管理制度也不是特别重要的——一切存在的东西,一切在我四周走动的事物、工作、吃喝,仿佛对我来说都是十分可怜、毫无意义和贫乏无聊。

我扔下笔,合上厚厚的账本,飞快地到了户外,驾起双轮马车,逃跑了。黄昏时分,双轮马车竟自个儿走到大理石宫殿的门口停下。我迅速下车,拾级而上,潜入屋内。

今天一切显得格外安静,宫殿里的所有黑暗屋子,仿佛都对我耷拉着脸,流露出不满情绪。我带着一种忏悔的心情,走进屋里,但同谁诉说呢?向谁双手合十致以歉意呢?杳无人影!在黑暗中,我带着一颗沮丧的心徘徊在一间间小屋内。我暗自寻思: 倘若手里得到一把弦琴,便要向某人吟唱,说:“喔!火神,企图抛弃你而逃离的鸟儿,如今又来受苦。请你开恩宽恕它这次的过错吧!把它的两只翅膀焚烧成灰吧!”

突然,豆大的泪珠从上面掉落到我的前额。天空,阿拉沃利山峰上空,重重叠叠的乌云旋转着。黑暗的森林,苏斯迪河的黑水执拗地等待着恐怖来临。河水、陆地、天空三界,突然惊惧万分,一阵闪电般生长起来的骤风,如同乱窜的疯子一样,挣脱了枷锁,发出痛苦的哀号,从没有途径的森林中呼啸而过。宫殿高大而空旷的一排排房屋,由于自己的门窗栏杆被吹打得不堪忍受纷纷晕倒,而号啕大哭。

今天,所有的职员仆人都住办公室,这里没有任何人来点灯。在那乌云密布的月朔之夜,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宫殿里,我异常清醒地意识到——一个美女仰卧在床下的地毯上,握着两只拳头,扯着自己松散的头发,鲜血从她白皙的面颊上汩汩地流淌下来。她时而发出一种冷酷的剧烈的哈哈笑声,时而呼天抢地地恸哭——从敞开的窗子吹进来的暴风和大雨向她发烫的身子致以灌顶礼。

整夜,风暴没有停歇,啜泣没有消失。我带着一种无益的忧伤踯躅在黑暗的屋子里,无法探知她在什么地方,我向谁去安慰呢?这个受到强烈打击的自尊心是属于谁的呢?这个不平静的心灵的痛苦,这个内心的悲伤,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曼哈尔阿利疯子叫喊着:“滚开!”“滚开!”“一切都是虚假的!”“一切都是虚假的!”

我发现,天已破晓。而曼哈尔阿利在这昏天黑地的风暴里——在如此倾盆大雨里——依照惯例,向那饿石的宫殿施以敬礼,重复着自己的呼唤。刹那间我觉得,也许这位曼哈尔阿利也同我一样,什么时候遭受到不幸,来这座宫殿居住,现在成为疯子逃到外面。但由于受到石头魔鬼所施展的迷人幻觉的引诱,他每天清晨来向它膜拜致意。

就在那时刻——暴风雨的时刻,我奔到疯子身边,问道:“曼哈尔阿利,什么东西是虚假的?”

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猛地推倒我,像被捕捉的怪物所引诱而游动着,像迷途的鸟儿一样尖叫着,围着屋宇的四周不停地旋转着。只是为了竭尽全力提醒自己,他一次次喊叫:“滚开!”“滚开!”“一切都是虚假的!”“一切都是虚假的!”

(冰心译)

赏析

1878年,17岁的泰戈尔到阿马达巴德去会合哥哥。二哥的法官官邸在沙黑巴克伊斯兰教帝国时代的皇宫里,这座宫殿的前主人,就是修建泰姬陵的沙贾汗(1592—1666),他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的皇帝(1627—1658年在位)。泰姬陵是他为宠妃慕玛泰姬修建的陵墓,非常豪华壮观,是印度最具特色的建筑,现在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由于二哥白天要去法院办公,二嫂和孩子们都在英国,偌大的屋子,就泰戈尔一人,他就整天在里面游来游去,好似患了严重的梦游症。在这里,他觉得自己才真正地看到了历史,而且是那么沉重。这里掩蔽了多少伤感的故事,而今,早已物是人非,他感到一种神秘莫测的力量和难言的恐怖。他感觉这是很好的小说素材,心里有了阵阵冲动。但他似乎找不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连接点,直到十多年后,他才写出了著名小说《饥饿的石头》。

泰戈尔短篇小说具有浓烈的诗意。作家善于运用诗一般的形象化的艺术语言从事散文体小说创作,其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常常会使读者沉醉于小说描写的情节和人物之中,并留下经久难忘的印象。《饥饿的石头》中诗化的语言所勾勒的意境,就让人仿佛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尽管我眼前没有任何人影,然而我清醒地感到,在那仲夏的黄昏,有一群快乐而活泼的姑娘来河畔洗澡。”“我清晰地听到,带着像潺潺溪水一样的欢悦笑声,和相互追逐的戏谑声。”“我清楚地觉得,苏斯迪河的浅浅河水被许多戴着叮当作响的手镯的手臂,拨弄得激荡不安起来。姑娘们欢笑着,相互泼水戏弄。女蜉蝣者玉足的顽皮踩蹬,使水滴像晶莹的珍珠,飞溅到空中。”这些诗一般的语言带给人的场景是神秘的富于美感的。这些古怪的女子究竟是何许人也?她们那么美!那么欢愉!你看,她们又“以没有身影的碎步,带着无言的银铃般的笑声”,穿过我们的身旁,“跃入苏斯迪河”。现在她们又出浴了,“拧掉衬裙的水,正如阵风把弥漫在空气中的香气吹跑,她们也在春天的一阵呼吸中腾空飞走了!”“我算什么?我如何搭救你?我能够把淹没在旋转变化的梦幻激流中满怀希望的少女,搭救上岸?喔!无与伦比的美女!你什么时候诞生的?你住在哪儿?你是诞生在清凉的溪水畔的椰枣林里,还是在无家可归的流浪沙漠的女人怀里?”一串诗化的疑问!简短而有节奏,几个词,几个简短的句子就是一组小诗,这就是蕴涵在泰戈尔小说中的诗化语言的魅力!

泰戈尔描绘风景,从不繁琐累赘,只是寥寥几笔,就能画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也许这和他本就是一名出色的画家有关。这种情景交融的抒情笔调就是泰戈尔短篇小说的风格特色。而主人公的心情往往同大自然的风景是融合在一起的。在《姊妹》里,作者写道:“这种她以前所未曾意识到的爱,忽然以轻柔的乐声惊醒了她。她仿佛溯溪而上,遨游了一大段路,两岸到处都是金碧辉煌的楼阁和郁郁苍苍的丛林;但是在已经幻灭了的幸福和希望中间,她找不到一个立足之处。”在《饥饿的石头》中,那个旅行者刚担任棉花收税官时那种少年得志的心情,使他看什么都觉得美妙万端。当他站在苏斯迪河畔时,“彼岸天际的沙坡,在晚霞的映照下显出五彩斑斓,煞是好看。此岸,在石级底下的清浅河水里,卵石熠熠闪光。没有一丝风声,从附近山林里飘逸出薄荷茴香的芳香,仿佛加重了凝固不动的天际的重负”。此情此景,令读者也不由得跟着主人公尽情地享受起美好的景色,也想搬张安乐椅来小憩片刻。泰戈尔最擅长的就是用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精美和细致的文字来拼成美丽的画面,给读者带来一种奇幻的享受,却又不留痕迹。

印度古代几乎没有小说创作的传统,泰戈尔在小说创作方面主要是受到西方的影响。但泰戈尔的短篇小说在结构、语言的诗意化和抒情风格等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饥饿的石头》就是一个范例。

(朱丽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058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