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感情,很多动物有感情,植物是不是也有感情呢?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植物也有着丰富的感情,并且同人类一样,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感情的影响。但是植物既不会发声,也不会活动,科学家是怎么知道植物的喜怒哀乐的呢?
有位名叫巴克斯特的情报专家,在给庭院的花草浇水的时候,他脑子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古怪的念头,可能是经常与间谍、情报打交道的缘故,他竟异想天开地把测谎仪器的电极绑到一株天南星植物的叶片上,想测试一下水从根部到叶子上升的速度究竟有多快。结果,他惊奇地发现,当水从根部徐徐上升时,测谎仪上显示出的曲线图形,居然和人在激动时测到的曲线图形很相似。
难道植物也有情绪?如果真的有,那么它又是怎么表达自己的情绪呢?尽管这好像是个异想天开的问题,但是巴克斯特却暗暗下决心,通过认真地研究来寻求答案。
巴克斯特做的第一步,就是改装了一台记录测量仪,并把它和植物相互连接起来。接着,他想用火去烧叶子。就在他刚刚划着火柴的一瞬间,记录仪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燃烧的火柴还没有接触到植物,记录仪的指针已经剧烈地摆动,甚至超出了记录纸的边缘。显然,这说明植物已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心理。后来,他又重复多次类似的实验,仅仅用火柴去恐吓植物,但是并不真正烧到叶子。结果很有趣,植物好像已渐渐感到,这仅仅是威胁,并不会受到伤害。于是,再用同样的方法就不会使植物感到恐惧了,记录仪上反映出的曲线变得越来越平稳。
到后来巴克斯特又设计了另一个实验。他把几只活海虾丢入沸腾的开水当中,这时,植物马上陷入到极度的刺激之中。试验多次,每次都有同样的反应。
实验结果变得越来越不可思议,巴克斯特也越来越感到兴奋。他甚至怀疑实验是不是正确严谨。为了排除任何可能的人为干扰,保证实验绝对真实,他用一种新设计的仪器,不按事先规定的时间,自动把海虾投入沸水中,并且用精确到1/10秒的记录仪记下结果。巴克斯特在3间房子里各放一株植物,让它们与仪器的电极相连,然后锁上门,不许任何人进入。第二天,他去看试验结果,发现每当海虾被投入沸水后的6~7秒钟后,植物的活动曲线便急剧上升。根据这些,巴克斯特指出,海虾死亡引起了植物的剧烈曲线反应,这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几乎能肯定,植物之间能够交流,而且,植物与动物之间也能发生某种交流。巴克斯特的发现引起了植物学界的巨大反响。但是有很多人认为这难以令人理解,甚至认为这种研究简直有点荒诞可笑。其中有个坚定的反对者麦克博士,他为了寻找反驳与批评的可靠证据,也做了很多实验。有趣的是,他在得到实验结果之后,态度一下子来了个大转变,由怀疑变成了支持。这是因为他在实验中发现,当植物被撕下一片叶子或受伤时,会产生明显的反应。于是,麦克大胆地提出,植物具备心理活动,也就是说,植物会思考,也会体察人的各种感情。人们对植物情感的研究兴趣更趋浓厚了。科学家们开始探索“喜怒哀乐”对植物究竟有多少影响。
前苏联科学家维克多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先用催眠术控制一个人的感情,并且在附近放上一盆植物,然后用一个脑电仪,把人的手与植物叶子连接起来。当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后,维克多开始说话,说一些愉快或者不愉快的事,让接受试验的人感到高兴或悲伤。这时,有趣的现象出现了。植物和人不但在脑电仪上产生了类似的图像反应,更使人惊奇的是,当试验者高兴的时候,植物便竖起叶子,舞动花瓣。当维克多在描述冬天寒冷,使试验者浑身发抖时,植物的叶片也会瑟瑟发抖。如果试验者感情变化为悲伤,植物也出现相应的变化,浑身的叶片会沮丧地垂下“头”。
为了可以更彻底地了解植物如何表达“感情”的奥秘,英国科学家罗德与日本中部电力技术研究所的岩尾宪三,特意制造出一种别具一格的仪器——植物活性翻译机。这种仪器很奇妙,只要连接上放大器与合成器,就可以直接听到植物的声音。
研究人员根据对大量录音记录的分析发现,植物似乎有丰富的感觉,而且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比如有的植物的声音会随着房间中光线明暗的变化而变化,当它们在黑暗中突然受到强光照射时,能发出类似惊讶的声音。有的植物遇到变天、刮风或者缺水时,会发出低沉、可怕和混乱的声音,仿佛表明它们正在忍受某种痛苦。在平时,有的植物发出的声音好像口笛在悲鸣,有些却似病人临终前发出的喘息声。还有一些原来叫声很难听的植物,当受到温暖适宜的阳光照射或者被浇过水之后,声音会变得较为动听。
外国有科学家做过实验,如果每天和植物进行交流,即实验人员对植物说话,植物的结实率会比正常果树提高百分之三十。也就是说,植物有某种与外界交流的媒介是我们现在都还没有发现的。也有科学家对植物的某项特定地类似于情感的固醇类化学物质进行分析,如果有人看着这植物,想象它被大火燃烧,这种化学物质会迅速提高,这被认为是一种紧张的表现。但是这些都只是存在太多疑问的假设和简单实验,并不能有利证明植物情感的存在。但是这些表现又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多一点,或许植物的情感存在只是我们无法证明而已。呵呵,或许吧。有呢,这样多些情感也可以和植物分享了,不是么。。。
测谎仪告诉我们植物是有感情的说法是错误的。
“植物其实有感情”说法的来源。
1966年2月的一天,美国中央情报局测谎仪专家克里夫·巴克斯特意外地将测谎仪附在牛舌兰的叶子上,并给它浇水。当水慢慢从根部上升时,他惊讶地发现在检流计图上,许多锯齿形图案被自动记录下来。这种曲线模式与人们快乐时感到兴奋的曲线模式非常相似。后来巴克斯特和他的同事在全国其他机构用其他植物和其他测谎仪进行了类似的观察和研究,得到了同样的观察结果。这一发现被称为巴克斯特效应。
“巴克斯特效应”引起质疑
巴克斯特的实验结果一发表就受到广泛关注。巴克斯特甚至提出了一个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植物能感觉到人类对生物的杀害,并能识别凶手。巴尔斯科特对植物感受的研究赢得了很多人的支持。直到1974年,肯尼斯·霍洛维茨等三位生物学家用更精确的技术重复了这个实验,发现植物对杀死生物体没有反应。所以也就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来证明植物有感情的说法。
测谎仪的误解
测谎仪听起来很神秘,但原理很简单。测谎仪可以测量人体皮肤的电阻。当一个人紧张时出汗,电阻会减小,电流会增加,从而判断说话者的紧张程度和他是否在说谎。因为测谎仪有“测谎”的名称,所以人们误以为它可以测量复杂神经中枢的活动。
事实上,测谎仪绘制的线条可能会受到许多原因的影响。巴克斯特把线条的变化理解为“植物有感情”。如果植物真的“极其敏感”,测谎仪上的任何变化都可以解释为“它有什么感觉”。巴克斯特的断言不能在科学实验中被证实,自然也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
植物对外界有反应的说法是正确的
事实上,所有生物都会对外界做出反应。例如,含羞草在外界刺激下会闭上叶子,这是因为含羞草叶柄的基部有一个被称为“叶枕”的膨大部分。叶枕中有薄壁细胞。当叶子被外界触摸时,振动被传递到叶枕。这时,薄壁细胞中的细胞液立即流向细胞间隙,降低了细胞的膨胀能力,叶片自动关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当许多植物被动物吃掉时,它们会产生一种化学物质,甚至有毒,从而阻止动物进食。这只是自然界生物进化过程中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事实上,植物中没有神经,甚至没有最原始的神经中枢,所以感觉和知觉更不可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