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勇士观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勇士观后感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对于我一直都是写在语文课本上的故事。作为教育系列活动的一部分,信息学院党总支组织大家观看了再现这一历史壮举的史诗大片。红军万里长征的艰难险阻,军令大于天的革命信念,飞渡泸定桥,13根光秃秃的铁索和下面水流湍急的大渡河,一部英雄儿女的革命赞歌让红军长征的历史从未如此震撼过!
19xx年5月下旬,红军来到大渡河畔。27日清晨,中革军委令黄、杨率红4团从安顺场出发,沿大渡河西岸向泸定桥奔袭,全程320里,3天赶到。部队一天一夜走完240里,29日凌晨6点,准时到达指定地点。跑完了这240里路,等待他们的又是什么?是光秃秃的13根铁索和一场以死相搏的恶战!终于体会到“飞夺”的意境。面对仅剩下13根铁索的泸定桥,由22名战士组成的敢死队,冒着守军的炮火,一边铺桥板,一面向前逼进。黄开湘站在桥头坐阵指挥,杨成武带着第2梯队紧跟在敢死队后面。经过激战,终于夺取了泸定桥。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通过观看以史实为基础的飞夺泸定桥惊心动魄的长征故事,感悟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从长征精神中汲取了前进的力量,努力拼搏,奋勇向前。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我们应把这种敬意落实到行动上。只有落实到行动上,才能对得起革命先辈的付出,才能让长征精神得到传承和弘扬。自觉用长征精神砥砺意志。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充满波折和坎坷,当遇到困难和波折时如何克服,尤其需要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行。用长征精神来砥砺意志,会让自己的意志更坚,心理承受能力更强,对于克服困难,经受挫折考验都裨益良多。所以,当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善于用长征来照一照,用长征精神来振奋我们的精神,鼓舞我们自己的士气。千方百计走好新的长征路。
长征永远在路上。当前,我们国家所进行改革开放事业其实就是在走新的长征路。同样,新的长征路也不会一帆风顺,而是各种困难交织。正如我们通常所讲到的,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后,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些难啃的“硬骨头”其实就是新长征路上要战胜的困难,要跨过去的坎。把对长征的敬意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在长征精神的感召下,不畏艰难、披坚执锐、勇往直前,在的新长征路上不断创造新业绩,取得新胜利。
一言蔽之,对长征表达敬意,不仅要心动,更要行动。只有真心行动起来,长征精神才能幻化成现实中的强大力量。
勇士观后感2星期五下午,我们全班同学观看了一部激动人心的**《勇士》这部**讲述了19xx年红军战士北上抗日,英勇夺取泸定桥的感人故事。我最难忘的是红军战士英勇夺取泸定桥的场面。为了赶路,红军战士冒着倾盆大雨,一天一夜走了240里路。当他们来到泸定桥边,敌人突然发起疯狂地进攻,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奋不顾身地往前冲。泸定桥是一座铁索桥,敌人把桥上的木板都抽掉了,只剩下13根光溜溜的铁链。他们以为这样就可以阻止红军战士夺取泸定桥。可战士们不惧重重困难,攀着铁链爬着,一边艰难的过桥,一边抵挡敌人的进攻。正当红军战士爬到桥中间时,敌人突然向红军发起猛烈地扫射,可战士们仍然坚强地攀爬着,没有退缩。敌人的子弹穿过了战士们的身体,有的掉进了汹涌的大渡河里不幸牺牲了,有的战士被铁链刮伤了手脚,流着鲜血……经过一天一夜的顽强战斗,红军战士终于夺取了泸定桥!
观看了《勇士》这部**,我热泪盈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想想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年代,没有硝烟,没有战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无数的革命战士用宝贵的生命才换来国家的和平与安全!我们每天吃着可口营养的食物,穿着舒适漂亮的衣服,住在舒服的房间里,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各种知识,和伙伴们开心地玩耍,有父母亲的陪伴与宠爱!多么甜蜜的生活呀!
我不仅要珍惜美好的生活,还要学习红军战士不怕困难、英勇顽强的精神。我是个任性娇气的孩子,平时很依赖父母,遇到一点点困难就会退缩害怕,受点小伤也会号啕大哭,受点挫折就发脾气……想想战争中顽强勇敢的战士们,他们把生死置之度外,不惧任何困难,和他们比,我觉得很惭愧!以后,我会珍惜这美好时光,争分夺秒地学习,努力做个自强、独立的孩子!
勇士观后感3看了勇士这部**,让我深深地感悟到“信念”二字。
《勇士》以红军长征强渡大渡河为背景,讲述了红四团二十二名突击队员,突破天险,穿过枪林弹雨飞夺泸定桥的事。
通过**,我仿佛看到了红军们身上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毅力正在熠熠生辉。。
红军长征路上艰难险阻,那么是什么支撑着红军战士们,一次次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呢?是信念,一种不可动摇、坚如磐石的信念。
红军四团仅用一个昼夜,就跑完了一百有二十公里,按时到达泸定桥。有的战士口吐白沫,当场倒地。是信念支撑着他们,创造了人类行军史的奇迹。他们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链勇敢前进,尽管遭受着火烧枪打的痛苦,与落入湍急的危险,他们仍毅然前行。是信念在支撑着他们!
如今,战士们终于用鲜红的热血和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然而红军战士的新年却销声匿迹了。
现在的我们一遇困难就放弃,缺少的`就是那份信念与恒心。
古今中外也有很多人信念坚定,取得成功的例子。
越王勾践的故事,家喻户晓。当国破战败后,越王勾践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强大的信念支撑着他,忍辱负重,卧柴草,尝苦胆,最终取得”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成功。
外国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在恶劣的环境下,在简陋的设备下,仍坚持做研究。那是一种执着追求科学的信念在支撑着她。最终在一次次的试验中获取了镭,荣获物理诺贝尔奖。
勾践和居里夫人都是因为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信念是决定成功的重要因素。
我国古代的常胜将军——项羽,因经受不住战败的打击,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自刎与江边。如果他有坚定的信念,大可卷土重来取得成功。可见没有信念就没有人生的动力,和成功的希望。
我们应有着像红军战士一般的信念。在生活和学习迎难而上,不退缩、不放弃,让信念支撑我们克服困难,战胜艰险,朝着困难勇往直前,最后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夺取胜利的桂冠。
信念是一把利剑,可以让你在困境中披荆斩棘;信念是一盏明灯,可以让你在黑暗中找到光明。
所以,用信念来坚定自己,就像红军战士一样用信念支撑自己前行。不管前方道路有多麽艰难,我们都应该用信念坚定未知的明天!
勇士观后感4今天,我在学校观看了**《勇士》。这部**讲述了红军战士们为了奔赴抗日最前线,强渡大渡河,夺取泸定桥的英雄壮举。
这是红军十四年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这中间的一幕幕场景十分紧张激烈。红军为了继续前进,必须要先渡过大渡河,而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桥可以通过,那座桥叫做"泸定桥"。然而,他们在占领安顺场后,发现,狡猾的敌人只给他们留下了一条破木船。就算日夜不停地渡河,也要一个月才能渡过河。于是,红一团先渡过河,让红四团跨越密林,在制定时间与红一团汇合,而安顺场到大渡河,有320里的路程,路上还有敌人的骚扰阻拦。敌方都认为,红军是不可能到达的。但是红军战士们,不怕艰难,不惧险阻,一天就走完了240里的路。因为泸定桥是一座铁索桥,狡猾的敌人又把木板抽走了只剩下铁链,所以前排的战士们冒着对面敌人的枪林弹雨,匍匐前进。战士们奋勇前进,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最后,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长征中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影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战士们不怕苦、不怕累,坚持不懈的精神。还有的战士带伤却依旧坚持着。正是凭着这种经历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精神,才能夺取最终的胜利。我们要珍惜现在眼前的美好生活,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不退缩,在学习上也要坚持不懈,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努力让自己做得更好。
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赞赏。
“金沙浪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这两句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激动;“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此句出自毛泽东《七律·长征》,全诗为: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
“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
“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股掌的统帅风度。“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首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暖的感受;横跨东西两岸的大渡桥,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云崖暖":金沙江水拍岸,心里感觉温暖,暗示了作者的乐观的情绪。
"铁索寒"暗示大渡河铁索桥很高,让人心经胆寒。
金沙水拍云崖暖,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欢快心情
大渡桥横铁索寒,表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作为军人的我,让我深有感触。
强渡大渡河(Force dadu river)是指1935年5
月中国工农红军在四川省越西县(今属四川省
石棉县)安顺场渡过大渡河的战斗,也是长征
途中的一次著名战斗。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任司令员孙继先
中将,在长征中曾是红一军团红一师红一团
一营营长,他亲自挑选并带领十七勇士强渡
大渡河,从而在被敌人视为插翅难飞的天险
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为中央红军北上开辟
了一条通道。
通过生动典型的事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全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翻译: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扩展资料:
尾联描述了长征最后的历程,那是一幅“喜踏岷山雪”的“长征图”。此联是对首联的回应。开头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
“更喜”承接红军在敌人的重围中杀出来的一条血路,其实,翻越“千里雪”的岷山,其困难程度其实超过“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
但二万五千里转战的目的地已经到达,三军大会师近在眼前,全军上下都在喜笑颜开。 “三军过后尽开颜”,写出了战士们的双重喜悦,一重是战胜雪山的喜悦,一重是胜利在望的喜悦。
一泻千里

拼音
yī xiè qiān lǐ 123
含义
泻:水向下急流。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远又快。也形容文笔气势奔放。
用法
形容文笔时含褒义。
示例
① 杨得志《大渡河畔英雄多》:“每当读到它,我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想起浩浩荡荡一泻千里的大渡河,想起廿二年前红军先遣团十八勇士强渡大渡河的一幕。”
② 茅盾《一九六〇年短篇小说漫评》:“由于行文应当服从故事的发展,这篇小说的调子是一泻千里,先慢后急。”
③ 柳青《王家父子》:“社会主义革命的浪潮一泻千里,一个浪头比一个浪头更高。”
出处
① 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
② 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长江大河,一泻千里,不足多怪也。”
③ 明·焦竑《玉堂丛语·文学》:“其文如源泉奔放,一泻千里。”
近义词
① 悬河泻水
这是1991年4月, 杨得志 书写的悼念挚友孙继先去世1周年的字幅。长征期间,开国中将孙继先作为指挥员,带领17名勇士成功强渡大渡河,在他的戎马生涯里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在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军一直对外宣传的是 “大渡河17勇士” ,作为指挥员的孙继先,并未被列入在内,这是为什么呢?
1911年,孙继先出生于山东曹县尖嘴刘庄的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幼习武,练得一身好武艺,特别是对刀、枪、棒和三节棍非常精通。1931年1月,国民党第26路军到曹县招兵,孙继先被顺利挑中,成为了第26路军第73工兵营的一名二等兵。
不久以后,第26路军奉命开往江西“围剿”红军。1931年11月,在参谋长 赵博生 和旅长 季振同、董振堂 等人的率领下,第26路军共17万余人举行了著名的“宁都起义”,孙继先随部队起义后,被编入中央红军第5军团,并于1932年2月光荣加入了中国***。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孙继先任红1军团第1师第1团第1营营长,担负着先头部队前卫营的重任,一路突破了敌军的各种围追堵截。1935年5月23日,红1团经过70公里的强行军,在安顺场前的一个大镇子上停了下来。
这里离大渡河安顺场渡口只有10多公里,大渡河位于四川中西部,是长江支流岷江的最大支流,两岸高山耸立,河中水深流急。太平天国时期,翼王 石达开 带着2万名将士转移至此,正逢冰雪融化、大雨滂沱,石达开虽然组织部队多次渡河,但均遭失败,最终在前有天险、后有追兵的绝境中全军覆没。
此时中央红军的处境与石达开当年的形势毫无二致,十分险恶:前有四川军阀 刘湘、刘文辉 的部队扼守大渡河的所有渡口,后有国民党中央军 薛岳、周浑元、吴奇伟 等部数十万人追赶。 蒋介石 也断言要让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
中央红军先遣司令员 刘伯承 和政委 聂荣臻 决定派孙继先的1营消灭守在安顺场的国民党军,找到船只,强渡大渡河,为长征中的红军部队杀出一条血路来。刘伯承还要求孙继先每完成一项任务,就点一把火作为信号。
出发前,聂荣臻问孙继先:“孙继先,你知道石达开吗?”
孙继先高声回答:“管他什么十达开、九达开的,咱们是红达开,到哪里哪里就得开!”
5月24日晚,孙继先带领全营赶到了安顺场,并消灭了这里的守敌,但由于敌人已把船拢到对岸,他们好不容易才搞到一只船。
但孙继先光顾着找船,忘了点火发信号了。焦急的刘伯承和聂荣臻派人来前线打探情况,才知道孙继先已经占领了渡口。刘伯承见到孙继先后,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批评:“怎么搞的?为什么不发信号?”
孙继先一脸认真地解释说:“一是大雨,野地里点不着;二是我们在路上听老百姓讲,敌人正要放火烧了这镇子,我们一来就放火,老百姓怎么想?三是光顾着打仗、找船,把点火的事给忘了!”
刘伯承听后点头说:“好吧,1营睡觉,我们把全街能买到的好东西都买来给你们吃,明天一早强渡!”
这个晚上,孙继先和全营的指战员都睡不着,大家聚在一起吃着东西,说说笑笑,等待着战斗时刻的来临。
第二天早上,孙继先从1营2连挑选了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由连长 熊尚林 任突击队长。他们每人佩戴一把大刀,背一挺冲锋枪,一支短枪,带着五六个手榴弹和工作器具,很快便准备完毕了。
但由于一条船太小,装不了17个人,孙继先临时决定突击队分两批渡河,熊尚林先带领8名同志第一批渡河,等船回来以后,再由孙继先带领剩下的8名同志第二批渡河。
战斗发起以后,第一批的9名勇士很快过了河,船很快又把孙继先等剩下的9名勇士运了过去。战斗异常激烈,时任红1团团长的杨得志后来在文章 《大渡河畔英雄多》 中这样描述战斗的情形:
孙继先带领突击队过河以后,又在渡口下游缴获了两只船,保证了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渡过大渡河。红1团渡河后,又策应红2师4团夺取泸定桥。在过泸定桥的时候,孙继先裹着毛毯,扛着机枪,冲到距泸定桥几米处时,突遭敌机扫射,几发子弹从他肩头飞过,他以为中弹了,但仍冒着炮火向前冲,到桥头一看,只是毛毯打了几个洞,肩部只受了点轻伤,可谓非常惊险。
强渡大渡河以后,孙继先在红1军团的《战士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十七个强渡的英雄》 的通讯,文章中只记录了强渡的17名勇士的名单,并没有提到他自己。因为孙继先觉得自己作为指挥员,应该把荣誉让给英勇的战士们,因此把自己的功绩隐去了。
1956年,为了在第二年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中央军委决定总结军队历程,并编一部书。总政很快在全军发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周年征文活动”,并在中央、省、市一级报刊上广泛发出征文启事,同时从总政文化部和宣传部共调来10人,成立了一个编辑部。
征文启事发出以后,得到了各界人士的热烈来稿,时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的刘伯承也很重视此次活动,他积极动员学院的教员和学员把自己革命战争年代的战斗经历记录下来。正好此时杨得志和孙继先分别担任学院战役系的正、副主任,刘伯承要求他们完成一篇强渡大渡河的回忆文章。
起初孙继先认为自己文化水平低,便推辞说:“有杨得志同志写就行了,我就没有必要再写了。”
但刘伯承却说:“回忆强渡大渡河,仅有杨得志同志一篇文章是不够的,他是大渡河战斗的指挥者,你是直接参加战斗的战斗员,你们从不同角度写,更有利于分析、积累战例,这可是政治任务!”
在刘伯承的要求下,杨得志和孙继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完成了一篇回忆强渡大渡河的文章。这两篇文章都被编辑部选中,并编入讲述长征故事的《星火燎原》第三卷,在1960年出版。
刘伯承也写了一篇文章《回顾长征》,在写到强渡大渡河的经历时,他明确地指出渡河的是18名勇士。
但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一次军委扩大会上,一位空军中将提出:关于红军长征强渡大渡河的宣传有些混乱,到底是17勇士还是18勇士应当查清楚,即便是18人一起渡河,孙继先作为指挥员,也不应当算作勇士。
当时孙继先也参加了此次会议。旁边一位老同志听不下去了,他悄悄对孙继先说:“你也应该出来说说话,以正视听!”
孙继先小声回答说:“我能说什么?能说自己是勇士吗?”
会议结束后,军委要求总政治部查实强渡大渡河的到底是17勇士还是18勇士,但能找到的资料只有当年《战士报》上那篇《十七个强渡的英雄》的通讯和一名没有亲临大渡河现场的红军干部的日记,最终总政确认强渡大渡河的就是17勇士,并要求各单位在在宣传红军长征强渡大渡河事迹时,一律按照“17勇士”的口径。
孙继先本人对此看得很淡,但他的子女们后来看到有关大渡河的宣传没有他时,都为他感到不平。但孙继先却对孩子们说: “强渡大渡河的战斗经过,在我的回忆文章里已经叙述得很清楚了,至于我自己算不算勇士,没有必要去争论。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有些同志牺牲后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我们这些幸存者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如果再去争什么‘勇士’,就太没意思了,我感到很羞耻!”
孙继先的这番话,充分彰显了他的高风亮节和伟大人格。
1979年,《星火燎原》丛书再版,丛书选用杨得志关于强渡大渡河的回忆文章时,却把关于渡河的内容改成了这样:
孙继先看到这篇文章后,非常生气,他并不在意文章没有提到自己,但战斗的过程也被篡改,完全不符合史实,这让他很接受不了,于是他专门找到了杨得志说:“咱们红1团强渡大渡河的情况,你最清楚,怎么能这么写呢?”
杨得志看了这篇文章后,也很恼火,因为书出版时他正在国外访问,有关部门也没有征求他的意见,就直接把“18勇士”改成了“17勇士”,而且战斗过程也不符合史实,但鉴于丛书已经出版,他只好安慰孙继先说:“我一定在今后的回忆录中把它重新纠正过来。”
杨得志没有食言,他在1985年撰写的回忆录《横戈马上》中,就专门澄清了关于强渡大渡河的史实,他写道:
1990年4月13日,孙继先在济南病逝,享年79岁。临终前他嘱咐家人: 去世后要把一部分骨灰撒在大渡河里,他要伴着大渡河的惊涛骇浪,向后人讲述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创造的惊世传奇!
不久以后,杨得志在和孙继先的儿子 孙东宁 聊天时,激动地说: “你爸爸是长征中的英雄,强渡大渡河时,第一船九人,熊尚林带着;第二船九人,你爸爸带领。九加九是十八,应该是十八勇士,你爸爸应该算勇士!”
就在此时,相关部门征求杨得志对《孙继先同志生平》的意见,《生平》中对孙继先强渡大渡河的经历是这样写的:
杨得志看了以后,高兴地说: “这样写很好,他亲自挑选并带领十七勇士渡河,这个情况是真实的,这样写,比写他是十八勇士评价还要高!”
正是在杨得志的坚持下,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孙继先的勇士身份和那段真实的 历史 ,相信孙继先在九泉之下也可以安息了!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途中的《七律·长征》,其中有一句“大渡桥横铁索寒”,字面上虽是写的大渡河,实则是侧写大渡河上的一座泸定桥。
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县城,横跨大渡河上,是四川通往西藏的一座重要桥梁,也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必经之路。桥面由九条碗口粗的铁链构成,上面铺着一层厚厚的木板,两面各有同样粗的两条铁索链作为栏杆,共用十三根铁索组成。桥头的碑上镌刻着“泸定桥边万重山,高峰入云千里长”。桥下的大渡河怒涛奔腾,白浪滔天,地势十分险要。
1935年5月下旬,红军长征到达大渡河岸,在战士们的掩护下,一支小突击队英勇奋战,先行强渡大渡河安顺场渡口取得了胜利,为部队的前行打开了通道。诗句中一个“寒”字极有分量,一是写出了裸露的铁索,双手接触时有一种寒冷的感觉;二是写出了英勇的红军战士手攀铁索前行的形象,桥下是滚滚的万丈怒涛,桥的对面是敌人密集如雨的机枪扫射,战士们却毫不畏惧,迎着枪林弹雨,冒着战火硝烟,勇敢地冲上去,使凶恶的敌人魂飞魄散,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场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