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李白的诗歌风格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
李白诗歌的另一个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点,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夸张。他的夸张不仅想象奇特,而且总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夸张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迹;那么大胆,又真实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强化感情的作用。有时他还把大胆的夸张与鲜明的对比结合起来,通过加大艺术反差,加强艺术效果。
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开大合、跳跃宕荡的结构。诗的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而诗的中间形象转换倏忽,往往省略过渡照应,似无迹可循,诗的结尾多在感情高潮处戛然而止。
李白的五七言绝句,更多地代表了他的诗歌清新明丽的风格。如《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静夜思》等,妙在“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说诗晬语》上)。
李白诗歌的语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语,有的豪放,不拘声律,近于散文,但都统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之中。这和他自觉地追求自然美有关。他继承陈子昂的文学主张,以恢复诗骚传统为已任,曾说“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欤?”(孟棨《本事诗·高逸》)他崇尚“清真”,讽刺“雕虫丧天真”的丑女效颦,邯郸学步。他的诗歌语言的自然美又是他认真学习民歌明白通俗的特点的结果,明白如话,通俗生动。
李白的诗歌代表作品:《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侠客行》《春思》《秋歌》等。
李白的书法
《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行草诗,也是其唯一传世的书法真
李白《上阳台帖》
迹。纸本,纵285厘米,横381厘米。草书5行,共25字。款署“太白”二字。引首清高宗弘历楷书题“青莲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七字。背有宋徽宗赵佶,元张晏、杜本、欧阳玄、王馀庆、危素、驺鲁,清乾隆皇帝题跋和观款。卷前后钤有宋赵孟坚“子固”、“彜斋”、贾似道“秋壑图书”,元“张晏私印”、“欧阳玄印”以及明项元汴,清梁清标、安岐、清内府,近代张伯驹等鉴藏印。
李白的剑术
李白不仅文采斐然,其剑术亦是十分高明。他“十五好剑术”,“剑术自通达”。造诣非同一般。李白的诗,裴旻的剑术,张旭的草书合称唐代三绝。虽然“三绝”中没有李白的剑术,但其剑术之高却仅位于裴旻之下,居唐朝第二。据统计,《全唐诗》李白诗中“剑”字共出现了107次,除去作为地名的“剑阁”3次,“剑壁”1次,武器之“剑”犹有103次之多。属于剑的“铗”出现了1次、“吴钩”1次、“吴鸿”1次、“湛卢”1次、“干将”1次、“莫邪”1次、“青萍”2次、“秋莲”2次、“霜雪”2次、“匕首”3次、“龙泉”4次。总计,“剑”字共出现了118次(统计时把“吴钩霜雪明”,“空余湛卢剑”,“剑花秋莲光出匣”,“拙妻莫邪剑”,“吾家青萍剑”分别计做1次),分布在106首诗中,约占全诗总数的10%。
李白的道经
李白赏月
李白从少年时起,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后来,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岷山,潜心学习。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做了动物饲养员。这些美丽而驯良的鸟儿,由于饲养惯了,定时飞来求食,好像能听懂人的语言似的,一声呼唤,便从四处飞落阶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一点都不害怕。这件事被传作奇闻,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认定他们有道术,便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考试。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绝了。当时有名的纵横家赵蕤也是李白的老师,此人于开元四年(716)就著成了《长短经》十卷。那时李白才十五岁。赵蕤这部博考六经异同、分析天下形势、讲求兴亡治乱之道的纵横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极大的兴趣。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业,喜谈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这部书的影响。
李白的思想
盛唐国力强盛,多数士人渴望建功立业。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功业自许,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实现“谈笑安黎元”、“终与安社稷”的理想。他以大鹏、天马、雄剑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他希望能像姜尚辅佐明君,像诸葛亮兴复汉室。《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抒怀》、《永王东巡歌》、《行路难》(其二)都反映了他的这类思想。
李白觉得凭借自己的才能,可以“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俯视巢许”(《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对于那些靠着门第荫封而享高官厚禄的权豪势要,他投以强烈的鄙视,表现出傲岸不屈的性格。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不愿阿谀奉迎,也不屑于与俗沉浮。现实的黑暗使他理想幻灭,封建礼教等级制度的束缚使他窒息,他渴望个性的自由和解放,于是采取狂放不羁的生活态度来挣脱桎梏、争取自由。其表现方式或纵酒狂歌,寻仙学道,然而,酒既无法销愁,神仙更虚无飘渺,于是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把美好的大自然作为理想的寄托、自由的化身来歌颂。他笔下的峨嵋、华山、庐山、泰山、黄山等,巍峨雄奇,吐纳风云,汇泻川流;他笔下的奔腾黄河、滔滔长江,荡涤万物,席卷一切,表现了诗人桀傲不驯的性格和冲决羁绊的强烈愿望。这是李白对社会的愤怒抗争,是他叛逆精神的重要体现。他反对玄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揭露将非其人,致使百姓士卒白白送死,由于玄宗的骄纵,宦官权势炙手可热……通过对政事纲的分析,并到幽燕的实地观察,李白以诗人的敏感,洞幽烛微,在当时诗人中他和杜甫最早揭示祸乱将作。“安史之乱”爆发,他的爱国热情因此升华,摆脱了用藏出处的矛盾。他的反抗性格和叛逆精神具有深刻的爱国内涵,并富于社会意义和时代特征。《古风》其三、十五、二十四、三十九等都对社会现实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
李白既有清高傲岸的一面,又有世俗的一面,他的理想和自由,只能到山林、仙境、醉乡中去寻求,所以在《将进酒》、《江上吟》、《襄阳歌》等诗中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逃避现实等思想,这在封建社会正直孤傲的文人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轼的文学成就
词作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柳永虽然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却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而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意秦观“学柳七作词”而缺乏“气格”。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
与苏诗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苏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继柳永、欧阳修之后,苏轼进一步使词作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由分离走向同一。
苏词既向内心的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不同于晚唐、五代文人词所表现的狭小的生活场景,苏轼不仅在词中大力描绘了作者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而且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苏轼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词与诗一样,具有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功能。由于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品味,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学殿堂,使词从“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以诗为词”的手法则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所谓“以诗为词”,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苏词中较成功的表现有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
有了词题和词序,既便于交代词的写作时地和创作缘起,也可以丰富和深化词的审美内涵。在词中大量使事用典,也始于苏轼。词中使事用典,既是一种替代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苏词大量运用题序和典故,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对后来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本质上说,苏轼“以诗为词”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轼写词,主要是供人阅读,而不求人演唱,故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虽也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正因如此,苏轼作词时挥洒如意,即使偶尔不协音律规范也在所不顾。也正是如此,苏词像苏诗一样,表现出丰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虽然苏轼现存的三百六十二首词中,大多数词的风格仍与传统的婉约柔美之风比较接近,但已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体现出奔放豪迈、倾荡磊落如天风海雨般的新风格,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在两宋词风转变过程中,苏轼是关键人物。王灼《碧鸡漫志》说:“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强化词的文学性,弱化词对音乐的依附性,是苏轼为后代词人所指出的“向上一路”。后来的南渡词人和辛派词人就是沿着此路而进一步开拓发展的。
诗作
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更可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习进行抨击,体现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识。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眼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题西林壁》和《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诗。在这些诗中,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诗中的哲理是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意象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经过逻辑推导或议论分析所得。这样的诗歌既优美动人,又饶有趣味,是名副其实的理趣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和“雪泥鸿爪”一问世即流行为成语,说明苏轼的理趣诗受到普遍喜爱。苏诗中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如《泗州僧伽塔》、《饮湖上初晴后雨》、《慈湖夹阻风》等。苏轼极具灵心慧眼,所以到处都能发现妙理新意。
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这在苏诗中有充分的体现。苏轼在逆境中的诗篇当然含有痛苦、愤懑、消沉的一面,但苏轼更多的诗则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
苏轼学博才高,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掌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纯熟境界,并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纵意所如,触手成春。而且苏诗的表现能力是惊人的,在苏轼笔下几乎没有不能入诗的题材。
以“元祐”诗坛为代表的北宋后期是宋诗的鼎盛时期,苏轼与王安石、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创作将宋诗艺术推向了高峰。就风格个性的突出、鲜明而言,王、黄、陈三家也许比苏轼诗更引人注目。然而论创作成就,则苏轼无疑是北宋诗坛上第一大家。在题材的广泛、形式的多样和情思内蕴的深厚这几个维度上,苏诗都是出类拔萃的。更重要的是,苏轼具有较强的艺术兼容性,他在理论上和创作中都不把某一种风格推到定于一尊的地位。这样,苏轼虽然在创造宋诗生新面貌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基本上避免了宋诗尖新生硬和枯燥乏味这两个主要缺点。所以苏轼在总体成就上实现了对同时代诗人的超越,成为最受后代广大读者欢迎的宋代诗人。
文章
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但是苏轼的文道观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其次,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认为那样会造成文坛“弥望皆黄茅白苇”般的荒芜。
正是在这种独特的文学思想指导下,苏轼的散文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他广泛地从前代的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其中最重要的渊源是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苏轼确实具有极高的表现力,在他笔下几乎没有不能表现的客观事物或内心情思。苏文的风格则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像行云流水一样的自然、畅达。韩愈的古文依靠雄辩和布局、蓄势等手段来取得气势的雄放,而苏文却依靠挥洒如意、思绪泉涌的方式达到了同样的目的。苏文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这正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
苏轼擅长写议论文。他早年写的史论有较浓的纵横家习气,有时故作惊人之论而不合义理,如《贾谊论》责备贾谊不知结交大臣以图见信于朝廷,《范增论》提出范增应为义帝诛杀项羽。但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如《留侯论》谓圯上老人是秦时的隐君子,折辱张良是为了培育其坚忍之性;《平王论》批评周平王避寇迁都之失策,见解新颖而深刻,富有启发性。这些史论在写作上善于随机生发,翻空出奇,表现出高度的论说技巧,成为当时士子参加科场考试的范文,所以流传极广。苏轼早年的政论文也有类似的风格特点,但随着阅历的加深,纵横家的习气遂逐渐减弱,例如元祐以后所写的一些奏议,内容上有的放矢,言词则剀切沉着,接近于贾谊、陆贽的文风。
史论和政论虽然表现出苏轼非凡的才华,但杂说、书札、序跋等议论文,更能体现苏轼的文学成就。这些文章同样善于翻新出奇,但形式更为活泼,议论更为生动,而且往往是夹叙夹议,兼带抒情。它们以艺术感染力来加强逻辑说服力,所以比史论和政论更加具备美文的性质。
苏轼的叙事记游之文,叙事、抒情、议论三种功能更是结合得水乳交融。
由于苏轼作文以“辞达”为准则,所以当行即行,当止就止,很少有芜词累句,这在他的笔记小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如《记承天夜游》,全文仅八十余字,但意境超然,韵味隽永,为宋代小品文中的妙品。
苏轼的辞赋和四六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辞赋继承了欧阳修的传统,但更多地融入了古文的疏宕萧散之气,吸收了诗歌的抒情意味,从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作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的名篇。《赤壁赋》沿用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传统格局,抒写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同时也描写了长江月夜的幽美景色。全文骈散并用,情景兼备,堪称优美的散文诗。
苏轼甚至在四六中也同样体现出行云流水的风格,他在翰林院任职时所拟的制诰曲赡高华,浑厚雄大,为台阁文字中所罕见。他遭受贬谪后写的表启更是真切感人,是四六体中难得的性情之作。
苏轼的散文在宋代与欧阳修、王安石齐名,但如果单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则苏文无疑是宋文中成就最高的一家。
艺术成就
书法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称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这说明苏轼一生屡经坎坷,致使他的书法风格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
绘画
苏轼擅长画墨竹,且绘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而且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对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作品有《古木怪石图卷》、《潇湘竹石图卷》等。
李白和苏轼的巅峰对决,你更喜欢谁?
1、描写感悟。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2、描写友人。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苏轼《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3、描写忧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钱别校书叔云》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苏轼《木兰花令》
4、描写豪迈。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
5、描写相思。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
6、描写美人。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
李白生长于盛唐时期,在那时,科举制度还未普及,还没有一统天下,而且在初唐、盛唐,思想文化还算比较开放,加上李白年轻时除了刻苦攻读以外,还求仙学道,养成出尘奔放的性情。因此,他不愿走科举应试的道路(记得杜甫也不是科举出身的)。同时,李白自视甚高,希望以自已杰出的才华获取权豪,名士的举荐,这一点与苏轼通过科举踏上仕途不同。而且,宋太祖赵匡胤是以臣子谋反的形式取得帝位的,由他起,朝廷对官员、普通老百姓就小心提防,以此避免有大臣或其他人想篡位。当时宋儒理学亦已开始风行,儒学已由孔子原来的求通天地,兼容万物逐渐演变成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这无形中给人们带来了思想文化的局限。苏轼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那么就显得比李白更守规矩。虽然苏轼后来同样有豪放的性情,但却并没有李白那么明显和张扬。这是可以理解的,一来是含蓄、稳重已形成习惯,二来是在思想文化禁锢严重的环境下,张扬个性是会招惹更多的麻烦。
而且,相比而言,苏轼的仕途是比李白的为好。因此,李白事业上的挫折比苏轼的大。李白虽则有经常接近唐明皇的经历,但明皇往往是在寻欢作乐,想听新文章,新乐词的时候才召见他,而并不是委以重任。我想,这对李白来说是一种侮辱。试想一个才华横溢,胸怀大志的人又怎甘心作一个花瓶,作别人娱乐的消遣,即使对方是皇帝、贵妃。
李白年轻时就在《上李邕》中写道: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 …… ⑥
其实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显露出其英雄气概。
如《塞下曲·之三》
骏马如风飚,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 …… ⑦
而苏轼虽则在北宋中后期激烈的政治斗争中艰难地度一生,但他起码做过有点实权的官,并不是摆设的花瓶。苏轼在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任殿中丞直史馆判官告院权开封府推官时写过《谏买浙灯状》,其中有:
……皆谓陛下以耳目不急之玩,而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少,体则甚大……⑧
我们也可再联系李白的一些作品,例如《宫中行乐词八道·之二》: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
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
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⑨
正因为李白满怀失落,醉生梦死,所以有时给皇帝的诗歌中也隐含讽刺。后来在其《东武吟出东门后书怀,留别翰林诸公》中只有感叹:
…… ……
方希佐明主,长揖辞成功。
…… ……
一朝去金马,飘落成飞蓬。
…… ……⑩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更是讲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⑾
而苏轼自知在京当官的难处,出杭州通叛后调任密州时写过《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率岁,且斗樽前。⑿
从李白、苏轼的这些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写得更为激愤。他们两人在事业上都饱受挫折,那么在感情上也是孤独的。有次,苏轼梦见已死去十年的妻子王弗后,写下了一首十分凄美的悼念之词,《江城子(已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⒀
李白终日用歌酒生活来消解忧愁,狂放不羁,则更是孤独寂寞的明证。
无论是李白,还是苏轼,他们的作品都是其思想、情感的释放,是失望、灰心,抑郁、悲愤的渲泄,豪迈奔放的显露。不同的只是在于谁更激烈、更张扬,通过的是什么样的事物,什么样的形式。
李白很多时候是用奇丽的想象,飘逸的诗风来抒情言志,而苏轼则更多是用周围的事物,风格上也较为沉稳。当然,他们都有豪放飘逸的风格。至于形式的区别,我想,这并不重要。不管是歌行体,律诗,还是词等,其实都不过只是一种表达的形式。我们在本文的第一部分已讲述了,诗歌的平仄、押韵、形式和字数等,无非是为了体现诗歌语言的简洁精炼,节奏的起伏回旋,内容意象的连绵紧密。所以,诗歌完全是在于更好的、更形象生动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是世间的万物,而不管是通过哪种形式。
1 柳永 凤栖梧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 佚名 诗经·邶风·击鼓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3 秦观 鹊桥仙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4 李白 三五七言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5 佚名 凤求凰·琴歌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6 郑愁予 赋别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 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7 李白 三五七言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8 元稹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9 曹植 明月上高楼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10 纳兰性德 虞美人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11 张籍 节妇吟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12 席慕蓉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13 陈衡恪 题春绮遗像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14 梁启超 台湾竹枝词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15 徐干 室思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16 司马光 西江月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17 龚自珍 己亥杂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8 张先 千秋岁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19 黄景仁 绮怀诗二首其一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0 李商隐 无题六首其三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21 李商隐 暮秋独游曲江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22 纳兰性德 摊破浣溪沙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23 李商隐 锦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4 张仲素 燕子楼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25 元好问 摸鱼儿二首其一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26 李商隐 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27 张可久 塞鸿秋 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28 徐再思 折桂令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29 李冠 蝶恋花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30 苏轼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31 佚名 诗经·唐风·绸缪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32 白居易 长恨歌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33 白居易 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34 文廷式 蝶恋花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35 曹雪芹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36 李商隐 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37 况周颐 减字浣溪沙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38 欧阳修 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39 佚名 诗经·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40 欧阳修 玉楼春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41 柳永 雨霖铃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42 李之仪 卜算子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43 晏几道 临江仙二首其二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44 陈陶 陇西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裏人。
45 辛弃疾 摸鱼儿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46 温庭筠 更漏子三首其三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47 苏武 结发为夫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48 聂胜琼 鹧鸪天 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49 柳永 昼夜乐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50 李白 长相思二首其一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51 席慕蓉 印记 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52 范成大 车遥遥篇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53 戴叔伦 相思曲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54 柳永 雨霖铃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55 元稹 遣悲怀三首其二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56 顾敻 诉衷情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57 鱼玄机 江陵愁望有寄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58 李商隐 无题六首其六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59 乐婉 卜算子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60 白居易 浪淘沙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61 温庭筠 杨柳枝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62 邵瑞彭 蝶恋花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63 晏殊 玉楼春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64 曹雪芹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65 周邦彦 玉楼春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66 曹雪芹 红豆词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67 欧阳修 蝶恋花二首其一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68 冯小青 怨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69 朱彝尊 高阳台 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70 贺铸 横塘路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71 张泌 寄人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72 刘禹锡 竹枝词四首其二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73 晏殊 山亭柳·赠歌者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74 范仲淹 苏幕遮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75 陈叔达 自君之出矣 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76 苏武 结发为夫妻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77 陈蓬姐 寄外二首其二 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
78 朱彝尊 鸳鸯湖棹歌 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
79 韦庄 女冠子二首其一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80 佚名 涉江采芙蓉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81 秦观 八六子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82 晏几道 鹧鸪天三首其一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83 柳永 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84 晏殊 玉楼春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85 元稹 遣悲怀三首其三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86 韦庄 应天长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87 卢仝 有所思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88 卢仝 楼上女儿曲 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
89 晏几道 鹧鸪天三首其二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
90 欧阳修 踏莎行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91 辛弃疾 鹧鸪天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92 曹雪芹 红楼梦引子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93 晏殊 鹊踏枝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94 白居易 长恨歌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95 陈端生 寄外 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
96 苏曼殊 本事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97 温庭筠 南歌子四首其二 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98 晏殊 鹊踏枝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99 李煜 清平乐 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100 晏殊 清平乐二首其二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李白生性喜欢明月,常以明月起兴或进行比拟。他的明月不一定要带很深的感情色彩。说高洁,可以说明月,说思念,也可以说明月,说寂寞,也可以说明月……人家只是喜欢月亮而已,恨不得句句都带着明月……他的孩子小名还叫明月奴呢……
而苏轼相对来说就理性的多。常常是明月引发了他的心境,而心境又深邃了明月的内涵,更加的宁静旷远,显得豪放而悠远。
但是,苏轼和李白都是诗人。没有绝对理性的诗人。所以感情相似之处,会有相同的明月……
苏轼有明月夜的悼亡,李白也有举杯邀月的寂然。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子瞻的诗词中我最欣赏的一句。这种心态是我所向往的,可是我一直做不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父亲在给我取名时,就用的李太白的《行路难》,寓意是望我可以有凌云之志,遗憾我让他失望了。很难说这两位中华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谁长谁短,我觉得他们有好多相似之处,才华横溢,忧国忧民,嗜酒如命,命运多舛。或许是因为苏轼比李白晚生了三百年,似乎他的文辞中所反应的哲学思想亦比李白要深厚。“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大彻大悟。东坡居士有词传唱万年,谪仙人则以诗百世流芳。如果非要作出评价,我个人是最仰慕苏轼的,他太全面了,如能得其一分,此生足矣。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所谓自信和豁达,与其说是一种天性,不如说是一种选择。
01
大唐贞元九年(793年),刘禹锡参加科举考试,金榜题名。
那一年,他21岁。
中举的士子们到大慈恩寺题诗留名,站在刘禹锡前面的青年,身形瘦削,他在题诗后留下自己的名字:柳宗元。
刘禹锡上前打招呼:“我乃中山靖王之后……”
没错,这就是刘禹锡的开场白,跟几百年前的刘备是一样的。
刘禹锡和柳宗元成了好朋友。
264年后,大宋嘉佑二年(1057年),北宋科举考试,主考官欧阳修拿起一份试卷交给阅卷官员传阅,众人纷纷称赞:这是妥妥的状元之才。
欧阳修捻须思索, 自己的学生曾巩也参加了这次考试,如果这文章是他所写,我作为主考官,给他定为第一……
为了避嫌,欧阳修大笔一挥,评了第二名。
结果,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四川来的瓜娃子苏轼。
那一年,他20岁。
苏轼在文中写到:“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阳修和副考官梅尧臣感叹其中文采,却不知道这几句话出自何处。
等到苏轼前来谒谢,欧、梅二人就提出疑问,结果苏轼回答:“何必知道出处!”(潜台词是:是我临时编的)。
欧阳修对苏轼的豪迈极为欣赏,他预言说:“此子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在当时看来,无论是刘禹锡,还是苏轼,他们都应该前程远大。
但是,在命运给予的礼物背后,都暗中标好了价格,那些闪耀着光彩的人物,必然要经历艰辛磨难。
所以《大学》里说:
诗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02
大唐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德宗驾崩,太子李诵登基,史称唐顺宗。
顺宗皇帝身残志坚,虽然卧床,但仍然重用自己的老师王叔文、王伾,他们连同刘禹锡、柳宗元等人发起一场革新。
这场革新像极了千百年后的“戊戌变法”,前后只进行了140多天。
在推行变法时,因为触动藩镇、宦官集团利益,顺宗皇帝被逼禅位给太子李纯,推行革新的官员全部被贬谪。
王叔文被贬为渝州司马;王伾被贬为开州司马;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这件事,史称“永贞革新”,也叫“二王八司马”事件。
大宋熙宁四年(1071年),经历过丧母、丧父之痛的苏轼上书谈论王安石变法的弊病,这让王安石有些恼怒,于是苏轼请求离京任职,任杭州通判。
元丰二年,苏轼调任湖州知州,到任之后,苏轼给宋神宗上谢奏表,生性耿直的他就写到: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很明显,这话里话外,有那么一点不满和牢骚,此时变法的领头人已经由王安石变成了宋神宗本人,所以苏轼这句话就成了“嘲讽时政”,加上他之前写过的一些诗,很快,苏轼就被逮到了御史台。
御史台里种满了柏树,上面经常栖息着乌鸦,所以御史台又叫“乌台”。
而苏轼这一次因言获罪,就称“乌台诗案”。
最终,在朝中大臣,甚至太皇太后出面劝阻下,苏轼被贬到黄州。
03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妻子去世,朝中旧朋无人联系,心绪低落的他就写下《江雪》这样的悲曲: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凄冷之意,迫面而来。
相较于柳宗元的悲观,刘禹锡就豁达了很多,即使到了悲秋的季节,他还能写下不一样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首诗短短28字,却一扫文人“伤春悲秋”的习性,足足振奋世人1200多年。
刘禹锡将这首诗寄给柳宗元,安慰柳宗元:朋友们,开心一点,人间不值得。
或许正是在刘禹锡的鼓励下,柳宗元放下悲愁,开始寄情山水,于是他写下了流传后世的“永州八记”。
与刘禹锡的豁达从容相似,苏轼到了黄州,因为被贬谪,职位“有名无实”,他甚至没有俸禄。
黄州太守很崇拜苏轼,于是将黄州东郊的一片荒地划给他,用以耕种自给。
从此,苏轼就有了另一个名字:东坡。
在黄州第二年,朋友们来东郊看望苏轼,大家认为东郊土地瘦瘠,不如去沙湖那边,土壤肥沃,众人一起往沙湖去,结果在路上下起了雨,冒雨前行的苏轼就写下了《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何等的豁达与从容。
苏轼一生,被贬谪的时候多,但无论何种境况,他总能乐天安命。
有人说他的豁达是一种天性,但这种豁达,何尝不是一种选择呢。
反正人生之中,总会遭遇风风雨雨,凄惨落魄是一生,豁达从容也是一生,怎么过,都是一种选择。
04
大唐元和九年(815年),被贬谪的刘禹锡和柳宗元终于收到朝廷的诏书:回京。
回到了长安的刘禹锡和柳宗元非常开心,两人结伴去游玄都观,观中桃花盛开,刘禹锡一高兴,就写了一首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样的诗,多少有些“膨胀”,所谓“刘郎去后栽”,分明是在影射什么,有的人读了诗,很不开心,于是上奏,接着刘禹锡以及和他一起观花的“诸君子”就收到了新的安排:
刘禹锡被贬播州,柳宗元被贬柳州。
当时播州路远,柳宗元担心刘禹锡随身侍候的80岁老母亲难以忍受颠簸,于是提出要和刘禹锡更换被贬地。
后来,在其他好友的帮助下,刘禹锡被贬地改到了连州。
这件事,被韩愈写在了柳宗元的墓志铭上,这就是柳宗元“以柳易播”的往事。
刘禹锡和柳宗元一起南下,在衡阳分别时,柳宗元写下一首诗: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希望年老时,咱们能住在一起,做一对“邻居翁”。
遗憾的是,越是美好的愿望越是不会实现,这就是人生。
衡阳一别之后,下一次相见,还在衡阳,只是刘禹锡母亲去世,他扶灵至衡阳,同时收到了好友柳宗元去世的消息。
柳宗元将自己的文稿以及子女,全部托付给刘禹锡。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大宋时的苏轼,也在遭遇着坎坷,来到黄州第三年,他的乳母去世,正在悲戚之时,却发现窗外有乌鸦衔着纸钱。
原来已经是清明,内心悲痛的苏轼以泪和墨,写下了书法史上有名的《寒食帖》: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
……
后来反对变法的司马光上台,大家想起漂流在外的苏轼,于是召他回京,结果在议论朝政时,苏轼又表示:王公变法,其实也没有那么坏。
这就有些不合时宜了,因为这样的做法, 苏轼既让变法派排挤,又不被保守派接受。
继续流放吧。
你看,豁达的人也会遭遇痛苦折磨,但或许也是因为这些痛苦,才让他们更加坚定选择了继续豁达。
05
大唐长庆四年(824年),时年52岁的刘禹锡赴任和州,对于他这种被贬官员,在地方官员眼里,从来都是“落毛凤凰不如鸡”。
于是,到了任地,原本应该给予的三厢套房的配置就变成了一间僻静的小屋。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刘禹锡写下了流传千古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在困难的环境下,依旧不忘自己乐观的心,这样的事,也就刘禹锡能做到了。
同样,大宋时的苏轼被贬谪到岭南惠州,彼时的岭南,多烟瘴毒气,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苏轼还乐呵呵写下了: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首诗传回朝中,当朝大臣一看,都这样了,还活得这么滋润,再贬吧。
这一次,时年62岁的苏轼被贬海南儋州。
据说,在宋朝,流放海南是比满门抄斩低一等的惩罚。
但到了海南,苏轼还是乐天安命,他在本地建立学堂,亲自教学生,在他的教育下,海南出了第一个进士。
06
大唐宝历二年(826年),已经54岁的刘禹锡接到诏令,赶回洛阳。
归途中,经过扬州,在这里,从苏州赶回洛阳的白居易设宴等待着刘禹锡。
诗豪与诗魔在扬州相见。
同样是经历浮沉的两人无尽感慨,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23年的外放生活何等艰辛啊,太不容易了。
结果刘禹锡回赠一首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再回首,不过是一生浮沉,也没啥可说,暂凭杯酒长精神。
4年后,刘禹锡回到长安,他一个人又去了玄都观,这一次,身边再没有柳宗元陪伴,他又写了一首诗: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岁月荣枯,我老刘又回来了。
大宋元符三年(1100年),朝廷颁行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在北归途中,经过常州,苏轼去世,享年65岁。
在去世前一个月,苏轼曾写过一首《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一生有哪些功业?无非都在被贬谪途中。
可是,因为他的豪放,那些被贬谪的往事,也成了最美丽的回忆。摘 要 在李白的一生中,“侠”字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唐代是侠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中原文化在吸收了胡文化的精髓后展现出了新的生命力,社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性。在刚健之气与尚武观念的影响下,侠士的数量激增,游侠之风甚至成为唐代社会普遍的风气。文人士大夫也热情讴歌侠客精神,塑造英俊威武的侠士形象。与一般文人不同的是,李白任侠精神的内核并非单纯描绘客观的侠士形象,进而追求理想的人生状态;而是以自我内蕴的人格作为基点,将任侠精神上升为用世态度,最终寻求一条特殊的入仕之路。
关键词 李白;任侠精神;用世态度
隋唐时期,中原文化与胡文化相结合,刚健尚武的思想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侠文化大盛于世,咏侠诗歌的创作逐渐成为一种文学现象。唐代咏侠诗题材广泛,气魄不凡,且深受文人热爱。卢照邻、王维、李白、杜甫等诗人都曾创作过咏侠主题的作品。在这其中,尤以李白诗歌中所展现的任侠精神最具代表性,最能体现盛唐之社会风气。李白的任侠精神之内核有三点特殊之处:其一,任侠是李白自我内蕴人格的真实写照;其二,李白将任侠精神上升为用世之态度;其三,李白的任侠具备极强的家国情怀。这三个方面相互交融影响,使任侠成为李白人生哲学的一部分,也使李白成为侠客精神的践行者。
一、李白的自我人格——现实中的“侠”
李白有着“诗仙”之称,其作品往往带有飘逸灵动的仙气,杜甫称李白为“谪仙人”,正体现出李白性格中的豪放洒脱,不拘尘俗。这种性格的根源在于李白现实生活中无所不在的侠气。与一般文人士大夫不同的是,李白是一个真正的侠客[1]。唐代诗人刘全白为李白作《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在其中说到:“少任侠,不事产业,名闻京师。”这表明,自少年时代开始,李白的任侠之气就成了其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李白的成长过程中,勤学苦读、增长文化知识从来不是他唯一重视的事情,在“观百家”之外,是李白高深的武学造诣与丰富的实战经验。深受陇西文化影响的李白成了“文武不殊途”的全才。
在李白所有的诗歌作品中,“剑”作为意象出现了107次,分布在106首作品中,约占李白诗歌总数的10%。李白如此热衷于“剑”意象的使用,在实际历史中,他的剑术也颇为出名。“十五学剑术,遍干诸侯。”[2]按李白的说法,他在十五岁时就已经开始学习击剑之术,这正是他能够作为一名侠士的立身之本。他在诗中写道:“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结客少年场行》)白猿公是先秦时代一位剑术大师,后人多以“白猿公”泛指善剑法之人,而李白自信自己的剑术已经超越了之前的剑术大师,虽不免有一些夸饰之意,但这也从侧面看出,李白对于击剑之道确实有一定的造诣,并非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这使得李白笔下的侠客形象有了自我内蕴的人格基础,而不是仅靠虚幻想象来描摹。李白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一位侠者,他的侠士形象多来自于自我内蕴人格的高度升华,如“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白马篇》)。李白诗中的少年侠客形象,其原型来源于李白自身,其任侠精神不需要借助外部客观形象得以表达。故李白的咏侠诗更显磊落雄豪之气、快意恩仇之感。“侠”作为一个文学文本审美范畴,与李白的自我人格融合在了一起,彰显了李白的本色,使其作品具有了独有的、强烈的感染力。
二、用世态度——不卑不亢,平交王侯
李白的思想相当驳杂,侠作为李白内蕴人格的一种,被李白上升为用世态度之一,用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李白人生哲学的一部分。李白的任侠之风,极具责任感与同情心。重义气,守诚信;不卑不亢,平交王侯,是其用世态度的具体体现[3]。
李白的家境比较殷实富足,但这并没有使其养成飞扬跋扈的习惯;相反,他在游侠生活的过程中,不到一年的时间便散金三十余万,用来接济落魄之人。乐善好施,扶危济困,仗义疏财,正是李白一生践行之事。“这些侠肝义胆,是对世态炎凉的封建社会世风的否定和补充。既是封建下层社会小生产弱小者的愿望和需求,又是以浪游为生涯的诗人李白的精神寄托和需要。”[4]李白的任侠之风中,时刻透露出渴望平等的意愿,他不希望因为出身的卑微与低下而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在李白的心中,个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超越社会等级的限制与束缚。所谓“有力者疾以助人”,李白不仅自己具有“不屈人”的傲骨,更希望这种精神影响社会中的其他群体,使每一个人在人格尊严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基于此,李白极其看重“义气”与诚信的作用。孟子曰:“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李白的义利观正是对孟子思想的继承与发扬,为了道义和信诺,即使放弃生命也在所不惜。他在《侠客行》中对朱亥与侯赢的事迹高度赞赏:“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赞扬他们二人可以为了信陵君救赵献出自己的生命,所求不为名利,只是因为当时的承诺。侠者一诺千金,义字当头,李白对这样高尚的人格境界不断追逐,重义轻利成为了李白的处事原则之一[5]。当他的友人死后,他用对待自己亲人的礼节对待死去的挚友,哪怕当时李白已经身无分文,却仍然用乞讨得来的钱财将朋友安葬。对待与自己深交的人,李白具有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为了他人的事业,他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李白义气为先的价值观的实质就是把“义”当作一个衡量的标尺,摒除世间一切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尔虞我诈,直击人的心灵深处,达到人与人灵魂之间最直白、最纯净的交流。因此,李白得以“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三、入仕之途——英雄主义情怀
李白是一位解人之难,言必信、行必果之人。然而,李白的任侠精神不止于哥们儿义气,更上升到了家国层面。只不过,李白渴望报效国家的方式并非寻常意义上的仕宦之路,而是充满了李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情怀。他高远的志向与任侠思想相结合,使李白积极入世的同时也游离于常规统治体系之外。
李白渴求建功立业,他在诗文中不止一次表达过求取功名之心。如:
“看取眼前富贵者,何用悠悠身后名。”(《少年行》)
“如逢渭川猎,犹可帝王师。”(《赠钱征君少阳》)
“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
李白虽然热切地拥抱大唐盛世,却不屑于用寻常儒生入仕的手段博取功业,他对只会寻章摘句的腐儒充满了蔑视。李白对腐儒的鄙弃,与他对侠客的礼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不仅体现了李白的个性,而且显示了他的人生价值取向。李白希望寻找一条捷径,从而快速完成自己的雄伟抱负,这来源于李白对个人能力的极度自信。他在渴求得遇明君的同时,也认为即使身无长物,不担任官职,也可以为国家作贡献。李白的家国情怀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儒家“三不朽”,也超越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官僚体系。李白对于入仕的态度,已经上升为实现个人自我价值的突破,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具备强烈的反传统倾向。对李白而言,高官厚禄固然重要,可没有这些,自己依然能够凭借一己之力为国家作出贡献,他的胸中自有丘壑,富有四海,心怀天下。
四、结语
李白希望自己成为救世的英雄,这种个人英雄主义是抛开一切身份与地位的。从某种程度来说,“侠”文化正是极致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当时局危困之际,“侠”便被世人赋予一种“超能力”。人们渴望成为扶危济困的盖世英雄,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对于“侠”的崇拜,多是来自于对现实种种困阻的无可奈何。现实的重重打击往往使李白陷入苦闷与孤独,但李白始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也正是他的这种精神,唱出了盛唐的最强音,让我们对那个时代心驰神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