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阅读教学话题设计指向性
学生思维的深度指的是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思维再生的程度,它是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要挖掘到文本的深度,还需要学生思维的深度与文本的深度对接、并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必须要用与深度思维适切的阅读教学话题来引领学生的阅读行为。
[摘要]
针对当前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话题设计上存在的过分而随意等问题,从语文课程的特点、课程的目标、学生思维的过程、学生思维的深度、学生思维的创新等五个方面,结合具体案例,关注教学内容与方法,详细阐述了语文阅读教学中话题设计的指向问题。
[关键词]
话题设计;指向;语文阅读教学
教学话题指的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依据课程的特点、目标的要求,根据学生思维的过程、思维的深度等需求,在课前预设的或在课堂随机生成的用于课堂阅读讨论的话题。这个教学话题并非是简单的、零碎的“问题”,它是约定在文本主题框架内、用于开启学生的心智与思维的教学问题;它具有学科的特点与针对性,具有知识的积淀与生成性,具有思维的点燃与引领性。然而,当前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学话题常常过分而随意,语文课堂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想怎么教就怎么教。这种看似开放的课堂不仅迷失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方向,更会打乱学生的认知思维规律,阻滞学生阅读思维的生长空间,极大地降低了阅读教学的效果。因此,语文阅读教学更应凸显话题设计的指向性。
一、话题设计要突出课程特点
语文课程的终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这种素养与能力是以语言训练为核心,以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五大板块为指向的语文学习的本体要素,因此,课堂阅读教学话题设计要抓住文本的语言,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注重语文课程学习的本体要素。比如一位特级教师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他非常关注对学生文言字词的教学和文言句式的积累,非常关注朗读的节奏和情感的表达,非常关注句子的翻译,显然,他的课堂是重视语性化的本真的语文课堂。而如果把教学的话题过分地集中在解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上,大谈“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势必会使语文课程边缘化、政治化、道德化。也许这样的课堂很贴近学生的生活,也许学生对这样的话题比较感兴趣,但语文性的东西毕竟太少,这种过分地偏重于“人文性”的语文课至少是不健全的语文课。再比如指导学生阅读《看云识天气》这篇说明文,阅读教学的话题设计主攻方向如果落在让学生懂得怎样看云识天气、学到有关气象学的一些知识上,这显然是有悖于语文的学科特点和本体要素的,它也是一节非语文的课程。而如果让学生在独立判断说明的对象、特点的前提下,从教学的范本中了解说明文的层次安排、说明顺序的使用、说明方法的选择、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等,进而学会怎样把一件事情介绍清楚明白,逐步形成说明文构思谋篇及语用能力,这才是说明文教学的真正归宿。当然,也并非说语文学科教学话题就不能和其他学科相联系,比如课文背景的简介和历史事件的勾连、语文综合性学习与思品学科社会实践活动的重合……但一定要有分寸尺度、适可而止,强调并突出语性,并且要以文本语言的学习为核心内容和载体;也不是说语文课不可以拓展,前提是这种拓展对语文的学科本体性学习有一个什么样的作用,是不是尊重了学科的本体性特点。
二、话题设计要指向课程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常常受到课程目标总纲、文本、单元主题、师能学情等因素的制约。而阅读课的课堂教学目标一旦确定,在教学中就要凸显它的引领性和方向性,课堂的话题流动都要全力地围绕课程目标而展开。一位教师在教学《小圣施威降大圣》前,他通过深入阅读文本,确定了将人物形象的评析作为课程的首要目标。为了找到相应的教学话题,他发现了文本内容与题目表述上的矛盾:从题目上看,显然小圣厉害,而且的确是大圣最终被擒住了。但是,课文中显示孙悟空并不是被二郎神“施威”降服的,恰恰是极力地表现孙大圣的厉害,那么,孙悟空和二郎神究竟谁更厉害呢此话题一石激起千层浪,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和阅读兴趣,预先为教学目标指向铺平了道路。随后他又及时地将话题嫁接并切入到文本,让学生通过文本描述的打斗场面去判断……学生通过仔细阅读文本,或曰:二郎神厉害,孙悟空被追着打,毫无还手之力;或曰:孙悟空厉害,他看似被追着打,实际是牵着二郎神的鼻子走,怎么打、在哪儿打,都是孙悟空说了算;或曰:孙悟空变成麻雀钉在树梢上,还叽叽喳喳地叫,也不飞跑,那是在逗二郎神玩呢;或曰:从众神的语言“走了这泼猴也”可间接看出孙悟空的厉害;或曰:孙大圣故意把战火引到二郎神的老家灌江口,不让花果山遭受损失……就在学生陶醉在文本的阅读和话题争论的时候,老师顺其自然地又抛出新的话题:既然孙悟空厉害,那他究竟是一只怎样的猴儿学生或曰机灵,或曰勇敢,或曰可爱,或曰神通广大,或曰它爱护猴子猴孙、有责任感,这样,本来的一只顽劣的石猴,竟在学生的心目中变得那么生灵活气、威风正义,小说对人物形象的评价目标自然也就达成了。王荣生教授说:“教学内容当然最好由学生提出,然而有些内容还需由教师提出来的……对于身陷其中的问题,学生往往不能明确地意识到,因而就需要站得比学生更高的教师来引领,或者有‘预谋’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从而巧妙地进入正常、有序的教学轨道,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1]因此,在课程目标的观照范围内,及时、准确地挖掘文本中的话题资源,灵动地引入教学过程,这才有可能收获更多的语文教学价值。
三、话题设计要关注思维的过程
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构建以思维为核心的阅读教学活动体系,应是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一种自觉追求。语言思维的品质需要在与文本的充分链接中来实现,任何架空文本、浮游在文本表面的思维都是缺乏价值、缺乏思维的阅读,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因此,在阅读话题设计中,紧扣文本、关注思维的规律就十分重要了。阅读的重要目的之一就在于启迪学生的心智,阅读的话题设计也要与学生的心智成长并行一致[2];这些话题是学生一体化思维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它就像一篇文章一样,也是有起承转合的。教师设计的话题要能够引导学生沉浸于文本阅读之中,要在与文本展开逐步深入地对话的过程中,由浅入深、逐层地进入话题讨论。同时,也只有在逐层的话题引领中,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思维才会更加理性、睿智,结论才会水到渠成。如果设计的话题忽视学生思维认知过程的规律,就会使阅读或者浅尝辄止、一知半解,或者结论先行、倒置印证,学生很难读出文本的主题和真意。如此下来,学生们失去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储备,更是读书的方法和思维的创造力。比如教学《变色龙》一文,理解奥楚蔑洛夫人物形象是教学的重点之一。归纳、评价这个人物,教师常常会用“这是怎样一个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诸如此类的问题试图一步到位地抛给学生讨论,而学生还没有充分阅读文本相关内容的前提,没有仔细感受并品味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描写的过程,就这样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林林总总的理由来证明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这种根据结论找理由的阅读其实是假阅读!而一位特级教师就不是这样安排的,他为学生设计了几个具有层次感的阅读话题:学生初步读完小说后,他先让学生“说说奥楚蔑洛夫哪些地方很搞笑”这一话题是基于学生形象感知的特点而设计的,核心在于找出“搞笑”的地方,这一点学生容易做到;然后让学生“在情境化的角色朗读中再现人物形象”,这一要求就需要语言的表现力了,思维也会在角色的朗读、扮演中获得一定的提升;而让朗读奥楚蔑洛夫角色的同学“说说每一次的语言及态度的变化是基于什么心理”,这里学生就会将心理语言转化成外显的语言表达。整个的话题运行过程时刻都伴随着学生思维的流动,在这样由浅入深的对话和阅读过程的引领下,学生置身情境阅读,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人物形象非常刻骨铭心,一条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沙皇警犬形象栩栩如生。由此看来,阅读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用话题正确引领学生进入读思结合的`渐进过程。阅读的浅话题在前,能促进学生和文本先期展开对话;然后话题逐层剥入,也就会在阅读中促进深度的对话和文本的解读。[3]前者是知识基础和情感的积淀,后者是思维和创新的延展。没有充分的精细阅读和与文本的充分对话,就没有阅读教学思维的伸长与生长,而这里的关键之所在,还是话题的设计!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无论是停留在文本表层不能深入的肤浅解读,还是游离于文本之外的结论先行、倒置印证,都是违背思维发展规律的。
四、话题设计要关注思维的深度
学生思维的深度指的是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思维再生的程度,它是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要挖掘到文本的深度,还需要学生思维的深度与文本的深度对接、并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必须要用与深度思维适切的阅读教学话题来引领学生的阅读行为。时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少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话题的时候,太过地依赖现有的教学资源,他们热衷于简单地从媒体资料中复制、粘贴、拿来、借鉴,这样是很难触摸到文本的真正底蕴和主题深度的。鲁迅先生文章的内涵一直是初中学生所不易发现的,教师们教学鲁迅的作品时,如何让学生理解文本的主题,也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比如人教社课标本七年级教材《风筝》一文,其中的兄弟之情、游戏之乐、鲁迅的内省追悔等这些文本外显的信息,比较容易用话题设计的形式呈现在阅读的过程中来使学生理解,但是,由于学生阅历的局限、思维的感性等原因,“对小兄弟天性深受虐杀却不怨恨的深沉感慨”“对弟弟甘愿受压迫而绝无怨言的奴性的揪心与忧虑”等透过文本纸背才能发现的社会主题,孩子们是不容易发现的。[4]而实际上,只要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阅历合理设计教学话题,将文本的深度与学生思维的深度并行,并注重向思维深处引领,定能开启学生的理性而深度的思维,鲁迅先生所表达的思想也还是可以轻松地挖掘出来的。比如一位教师教学这一课,除了课前自己裸读文本之外,还认真地查阅了鲁迅当年创作时的背景,甚至连当年鲁迅先生与此文内容相关的具体的生活细节也不放过,他将这些素材提炼、考证、整理后与文本教学链接起来,并且在课堂上通过创设现场、模拟情境,使学生自然地触及了文本的主题深度:话题一:假如现在你哥哥故意撕坏、踏扁了你心爱的作品,或者故意破坏了你正在进行的有趣的玩耍,你会怎么想、怎样做话题二:为什么当时他的弟弟能够容忍他,而且多年以后对哥哥也无怨恨想想看:弟弟心里又怎么想的话题三:假如弟弟在多年后听到哥哥的道歉和悔恨时,怨恨哥哥并进行报复,那这时哥哥的心情又会如何这里设计了三个话题,第一个话题虽然没有多大的深度,但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借助于学生的生活阅历框引他们的思维方向,不自觉地完成了生活思维与文本思维的对接;而紧随的两个关于探讨“心情”的话题,则是为了引领学生将思维向深度领域进行的。课堂上,在自然而然、轻描淡写的互动和理性而深沉的思维碰撞中,顺利达成学生对深刻而沉重的社会主题的认知,如此深藏于文本的社会主题,即作者对当时社会“奴性”的揭露与批判,和着他那揪心的伤痛与无奈的悲哀,都不自觉地浮出了水面。
五、话题设计要关注思维的创新
语文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是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既具有一般思维的基本特质,更具有自身的独创性与突破性。通常教学中的思维生长有两个阶段,即来自文本的定向思维和立足文本的发散思维,教学过程中话题要在定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立足文本的发散思维,通过话题的引领促进学生走向文本的深水区,实现再生性的思维再造。比如黄厚江老师在教学《孔乙己》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他在学生明确了孔乙己的苦人儿、牺牲品、多余人的三重形象之后,用三个教学话题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创新历程。话题一:请你们为死去的孔乙己立一块碑,碑文要能体现他的核心形象及悲剧的根源。话题二:如果孔乙己还活着,你能为孔乙己指一条明路吗然后将其分解成几个子话题:如何走出自身的性格如何适应社会又如何对待人们的嘲笑和冷眼话题三:为孔乙己设计一个死亡的时间、地点和周围的环境,并立足文本和情节的发展,展开推理和想象:死去的孔乙己当时是什么情状[5]这里的第一个话题是一个最贴近文本的收敛式的话题。请看学生撰写的一些碑文:这里囚禁着一个“苦人儿”——怪你自己不好!这里陪葬着一个“牺牲品”——世态炎凉、人情冷漠啊!这里躺着一个“多余人”——社会容不下你啊!该话题促使学生找到了人物形象的核心、找到了悲剧的根源,也为后面展开两个能促进思维创新的话题铺平了道路。第二、第三个话题则明显能够刺激学生的思维向再生层度延展,特别是第三个话题,它促使学生立足主题展开想象,学生对环境场面、人物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等进行了合理的再造,这就是超脱了对语言、思维的定向范畴,实现了思维的合理发散和再生。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它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的源泉。”而阅读的目的除了获取信息之外,更要能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判断力、想象力、创新力。[6]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话题的设计务必要以激发、推动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为最高的宗旨,以培养学会创造的“聪明人”为最高追求。诚如是,语文阅读教学才算真正地找到了立足的根基和繁茂的枝叶。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6
[2]朱武兰问题与改进:阅读教学中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片断的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6(2):87-92
[3]韩雪屏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J]全球教育展望,2003(9):31-36
[4]徐寒话说语文课上的“提问”[J]语文学刊,2009(16):51,70
[5]黄厚江换一个角度教经典——《孔乙己》教后[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2012(1):77-78
[6]杨明仙,孙群谈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5):5-7
;首先,教师要善于创设生动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情境创 设要有针对性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基于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蕴涵着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利用这些知识作为情境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只有问题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匹配,才能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才能达到目的。在设置问题情境时,教师应考虑内容、方式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让学生通过积极思索和探究,解决问题或得出正确结论。无论是艺术欣赏还是艺术创作,触景生情是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审美的情感活动,这也正是情感的情境性特征的体现。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情境能有效地引发、唤醒学生的情感,而且能借助情境深化学生的认知。因此,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往往十分重视阅读教学情境的创设。
其次,教师要善于调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在教学活动中,情感具有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及内化。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中小学生都具有向师性,因此教师的情感在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情感具有感染性和迁移功能,教师要善于把课文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再把自己的情感传达给别人,就会使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在此基础上,再把学生的情感引入到所感知的对象之中。于漪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要使学生真正在
思想品德、情操等方面受到陶冶,教师自己要进入角色,披文以入情”。教师自己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心灵必定会受到感染,情感必定会激起波澜。因此,教师在调动自己的情感后,一定通过言行和声请等手段,用自己火热的情感触动学生平静的心,从而对他们进行是与非、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的教育。若教师自己缺乏情感,那就无法引导学生的情感流向。 再次,教师要善于营构良好的师生人际氛围。由于情感体验的自律特征,课堂心理环境的安全、自由、宽松就成为主体情感得以顺性舒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平等、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能给学生以自由舒展的心理空间,使学生沉浸在一种丰富、和谐、温暖、疏朗的氛围中,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引发和展开,而且能够满足学生独立、自尊、理解、信任等情感需要。我的做法是千方百计跟学生结成最佳学习拍档,让学生心甘情愿地走进语文世界。比如,师生互考。除我考学生外,我常让学生考我,他们自然是积极性高涨。预习,复习,查资料,互相商讨……,学生挖空心思要把我考住,其学习潜能得以充分释放。我还让学生互督、互查、互考,结成前后同桌学习同盟。我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初一每周不少于三篇,初二每周不少于两篇,初三写周记。每周师生共荐日记题目5个,写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供学生挑选,每组选三名学生当组长评日记,只评最大优点与不足。我每日抽查,每周总评,让学生将评语记下并据此改进,并将优作进行张贴。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无论思想认识,还是习作水平均有大的飞跃。在阅读教学中,结合语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质疑、讨论、答问、品评。
再其次, 以语言描绘情境是指教师运用语言艺术,或描绘,或抒情,或议论,以铺陈渲染、述感追思、评价点拨,把学生带入与文本相适应的特定情境中去。由于不受时空、物质、内容等条件的限制,借助语言描绘情境也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简捷、最方便、最经济、最基本的一种情境创设方法。我利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关注。通过课堂观察,
我觉得教师力图显现一种精炼、平实的语言风格。这样做,对于创设情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认为场景有其特殊特点,包含着一种氛围。所以教师应该使用更多生动形象,极具文学色彩,有一定鼓动性的语言来创设更多情境,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最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情景等综合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录音等,为学生再现具体可感的情境。多媒体教学图文并举、视听结合、信息丰富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直接生动的感知,能迅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并以生动的具象接通学生的生活经验,启迪学生的内心情感。以体态模拟情境主要是指教师借助表情、眼神、手势、动作等人体语言将文本中的某一特定的情境演示出来。在实际的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往往是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比如语言手段,其实任何一种情境的创设都离不开语言参与。恰当情境的创设,不仅能有效激发和陶冶学生的情感,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面临的问题
一开始教师就粗略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但学生这时候连文章的背景知识都不了解回答起来势必会有难度,而教师此时急不可待地进入正文的学习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语文教育时只顾传授书本上的知识却对语文课文要表现的思想内容极为忽视使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课堂气氛不是很好。
1教学形式过于被动。
很多老师总以为自己是课堂的"主角,他们更喜欢滔滔不绝,生怕不能利用一节课时间把内容全部讲完,而忽略学生的感受,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由此产生厌学情绪同时,师生交流就会减少,影响师生关系,而且不便于教师很好地了解学生长此以往,学生只能生硬地接受知识,不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
2人文性与工具性不能很好地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两大特点,传统教育很难将两者有效结合在一起通常老师只注重工具性学习,如造句训练!词语的积累等,而忽视人文性教育这样下去,肯定会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有影响只有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措施
1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要实现高效的阅读课堂教学,就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自身情况,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应阅读的环境。传统的教学模式,只关注一味的传输式教学,没有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与思维发展。而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通过让学生自己尝试性的去阅读,感知材料中的内涵与意义,积极鼓励学生提出想法。而自学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很多问题,这时不急于解释问题,可以顺延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此外,还可以通过适当的课外活动,或者动手制作等形式的活动,打造一个真实有趣的教学环境。同时,通过这种自学、探讨、思考、实践的过程,不仅充分的展示了自己,更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与思考能力,更是达到了创新思维的目的。比如,在阅读教材资源中有这样一篇文章,《植物妈妈有办法》,在进行相应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蒲公英会利用风等形式,将种子播撒到很远的地方以传宗接代。当学生提出质疑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一下,利用风到底怎样传宗接代这个问题?见过蒲公英的孩子都知道,蒲公英的种子非常轻,而且成熟后还会有一把“保护伞”,而传播就是利用风将这把“很轻的伞”吹起来,最后带到各个地方落地生根的。最后,有条件的还可以开展课外的野炊活动,带领孩子们观察书本上所说的知识与真实的生活状态的不同与相同。
2精读品读,理解感悟。
这个阶段要求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段的研磨品味,对课文的内容和思想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要达到这一要求,学生必须精读课文。所谓精读,就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段落精细阅读,这属于理解、感悟性阅读阶段。这一教学阶段要注意三点。一要引导学生找准课文的重点语句和重点段落。重点句段蕴含深刻含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应引导学生按照“段——句——字词”的顺序理解和体会。二要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会学生在反复阅读和思考中学会发现问题。三要善于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而认识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及情感深度与课文的要求之间的差距或矛盾,从而提出“精读课文”环节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全班讨论。
3感情参与,引发共鸣。
有感情的朗读是读者对作品理解基础上进行的个性化再创造,是读者表达个性化阅读感受,读者与文本、作者进行情感交流,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表达艺术。教师应有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技巧:一是感情朗读需要建立在学生已经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了较为深刻的、相对正确的理解、感悟的基础上。二是感情朗读应充分尊重、甚至欣赏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三是感情朗读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实践活动。教师不需要传授过多的朗读技巧,应以引导学生反复实践,反复体验为主。四是感情朗读应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情境的创设主要通过教师范读、语言的渲染以及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五是感情朗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多元评价中不断提高。
4巧妙运用空白方法,让学生获得满足感,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一般都喜欢受到外界的赏识和表扬,所以,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借助一些方法,为学生预留一些空白,而不是把一切都讲透讲完。通预留的这些空白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挥空间,从而让他们感受到自豪感和满足感。比如,教一些常见字词的读音时,教师可以把这个教的任务交给旁边的同学,这不仅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也能让学生在相互批评和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够缩小同学之间的心理距离,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班级学习氛围。
当前,教师要注意到传统语文阅读教育方式的缺陷改变现状,创新教育理念,是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做到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多总结经验,以此开创我国语文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第四条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现在时代发展的要求,“创新能力”更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发展思维”应该是我们培养学生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在大多数老师的语文课堂上,却忽略了这个要求,老师的“一言堂”“灌输式教学”依然成为教学的主流,学生被动地接受,让“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成为了空中楼阁。
如何来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对农村小学语文课堂进行了大量听课、分析,找出问题症结,并在反复研讨中探索出,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进行深度阅读,发展学生思维的策略。
一、有效的先学作业,为深度阅读做好充分的准备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是遵循学生为学习主体、尊重学生差异的重要体现。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之前,他原有的学习经验,学习能力,足于让学生先自学一遍课文。如何才能让学生高效地自学,在自学中培养自学能力,又能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为课堂上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优质的“先学设计”成为了重中之重。
先学设计要根据班上各个层次的学生要求,遵循“低入”“全面”“有层次”几个原则。“低入”就是不能太难,让学生无从下手,甚至有畏难情绪,要让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努力做出来。“全面”是指问题的设计要关顾课文承载的单元要素来设计,不能偏离主线。“有层次”是指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由易到难,可供每一种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
比如,我在教学《杨氏之子》的课前设计了闯关的先学单,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三个原则:
第一关:字词
1请给加横线的字注音:孔君平诣其父()家禽()
2请写出下列字词、句子的意思:
诣:__________ 乃:_________示:__________ 未闻:___________家禽:_____________
乃呼而出:____________ 为设果:______________ 杨氏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关:朗读
3你读了______次就能把这篇文章读正确流利了?请根据你的理解给文章划好停顿的节奏线,再根据停顿线再读几次。
第三关:理解
4 你能根据注释、查资料、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把这篇课文的意思说出来吗?
5 有人说孔君平问的很妙,你觉得妙在哪?
6你觉得杨氏子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儿体会到的?
学生进行了先学作业的思考过程,在课堂上,小组学习时有了自己的主张,不再是人云亦云,只会在辨析中观点更明晰,思维更开阔。
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深度阅读教学的保证。
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种学习方式的采用,很自然地摒弃了教师“灌输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
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更应该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应以老师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相反,学生围绕一个阅读目标,经历自主理解,到合作、探究的过程,其实是经历了一个思辩的过程,让自己的感受、观点在与同伴的交流、争辩、启发下,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入,这也是一个发展思维的过程。
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老师首先引出一个问题“廉颇说:‘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蔺相如真的是靠一张嘴而官居廉颇之上的吗?”请同学们先自主阅读课文,根据相关语句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小组合作探究,最后汇报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时,学生抓住描写蔺相如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进行揣摩体会,不断深入地思考,最后明确,原来蔺相如的一次次的成功,绝不仅仅是靠一张嘴,更是因为,他做事谨慎、考虑周全,加上对国家忠心耿耿,为了国家的利益可以用生命做代价的大无畏精神。经过这样的辨析,学生对蔺相如这个人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将相不合的原因有了更准确的判断。学生的思维又一次得到锤炼。
三、多手段创设情境,助推深度阅读教学的实现。
文本的内容往往与读者,特别是与我们的学生有很遥远的距离,读起来很难理解。这时候需要通过音乐的渲染、视频的补充、教师语言的引领,烘托出氛围,让师生置身于文本描述的情境中,看作者所看,感作者所感,进而与作者产生共鸣,激活情感体验,发展思维张力,达到深度阅读的目的。
在教学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一课时,学生对那恶劣的行军环境,艰苦的行军生活没有体验,很难感悟作者渴望和平、回归故里的情感。于是,教师便播放了战士在大风大雪中挺进的影视资料,教师配着音乐深情描述:“那漫漫飞雪,让本就负重重重的战士,雪上加霜,深一脚、浅一脚,一不留神就载倒下来,再也起不来了。再看,一面是陡峭绝壁,一面是万丈深渊,饥饿、寒冷,让他们寸步难移……终于,到达了一个休整的地方,晚上,躺在帐逢里,你听着外面呼呼的风雪声,你此时会想些什么呢?”这时,学生更找开了思维,仿佛自己就是其中一战士,“我在想,唉,总算可以休息了,我那中途没有挺住的战友哟……”“我在想,太苦了,什么时候战争可以结束,回到自己的家乡呢?”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文本,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对诗词中深层的内涵有了切身的理解与把握。
四、教师的追问、引领,把阅读教学导向深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必须要遵循的规律,同样,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这也同样不能忽视。毕竟,课文的编者意图,只有教师才能知道,加上,教师的阅历比学生深,对文本的理解也会深一层。所以,语文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适时的追问、引领显得尤为重要。往往能成为引向深度阅读的导火索,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教学《父爱之舟》一课时,文中讲到“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了……”师引导,为什么小渔船那么难忘,我们都在船上做了什么?学生说:“我们在船上吃饭、睡觉等。”师追问:“这小渔船上承载了什么?”生思索后回答:“承载着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爱。”“承载着对我的希望。”“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师继续追问:“这是一首父爱之舟,也是一首______之舟”学生深度思考后回答“是一艘希望之舟。”“是一艘信仰之舟。”在教师一步步地追问下,学生的思考越来越深入,越来开阔。
五、拓展主题阅读,进一步推动阅读教学的深入。
教材永远只是个例子,学生在这个例子上习得的方法,要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得到迁移。部编版教材,采用“三位一体”的编排形式,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常常要围绕一主题进行教材重组、引进相关材料进行拓展阅读。这样能就一主题内容进行深入探究,能对某一写作方法进行深入感悟,并在反复感悟中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进而实现迁移运用。
还是《父爱之舟》这篇课文的教学,讲到“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后来我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这时,我拓展朱自清的《背影》,让学生在两个背影中深入感受父爱的深沉。之后,我继续拓展《拐弯处的回头》,让学生继续深入体会父爱就在那平常的细节里,至此,对父爱的理解,对“细节中蕴含情感”的写法都有了深入的感悟与理解。
深度阅读是指向语言文字感悟的阅读;深度阅读是指向让学生探究的阅读;深度阅读是指向思维发展的阅读;深度阅读是指向情感熏陶的阅读。 深度阅读不仅指向教材内涵的深度挖掘,而且关注学生思维的多重训练。通过课前先学,课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音乐、语言朗读等手段推动深度阅读的实现,同时,通过拓展作者、写作背景、同类主题的文章,加上教师的追问引领,让学生在思考、辩析中开阔视野,激活思维,达到深度感悟的目的。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就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的能力。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要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悟、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从学生、教材的实际出发,把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和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有机结合,是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渗透主要落实在传授阅读方法和培养阅读习惯两方面。
阅读教学最关键的就是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在课堂上,有充足的阅读时间和思维空间,创设宽松自由的对话环境,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老师
传授方法引导与
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对课文发表不同的见解,
能够根据作品的文体特征,抓住阅读的重点。如阅读文学作品,要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把握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倾向,并在审美层次上对作品中人物形象及塑造方法、情节结构、语言表达等做出判定。能够抓住文章中语或句子进行学习,培养从小着眼去把握大局,感受文章思想和感情的能力。文章总是表现某种思想或某种感情,这种思想或感情更多的时候是从细微处表现出来的,有时是一个动作,有时是刹那间的心理活动,有时是一个颇为奇异的用词,
让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学会阅读。虽然让学生学会阅读,会花费我们很多精力,但学会阅读的孩子,语文成绩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所谓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轻易改变的行为、倾向,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
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拟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1、有序阅读的习惯。学习一篇文章,都需经过从阅读到领悟的过程,其中包括感知、理解、鉴赏等几个环节,环节之间有序排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反映了阅读能力的层次不断提高。我们平时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有序阅读的习惯2、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要求学生养成勤查词典的习惯,不望文生义,不凭想当然,也不依靠别人。另外,根据实际情况,还应及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其他工具书,如《古汉语字典》、《现代散文鉴赏辞典》等,并传授一些查阅图书资料的知识和方法。
这样,日积月累,久而久之,学生既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增长了许多知识。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不是本文能够穷尽的。要学会好的方法,养成好的习惯,需恒心,靠勤奋。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思想,切切实实地做好学法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努力实现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内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总之,要不断扩大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在讲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能够自觉地、用芳香性地实践在课堂中学到点理论,单刀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结合实际,真正帮助
学生提高语文能力。
情感是人与人、人与事物间关系的反映。新课标给了语文更高的评价,语文作为人类文化中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是一种人生态和精神价值的体现,小学语文作为个体情感启蒙和对事物认识的基础,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有很大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情渗透就变得更加重要。语文老师要以活跃的精神,专注的态度、丰富的想象,熟练的讲课技巧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感情,在语文的帮助下,让小学生进入一个色彩斑斓的情感世界。
1为小学生创造积极的语文学习氛围
11深掘教材新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是充满情感和艺术的一门学科,因为,语文内容丰富,教材插图感染力强、语言优美;题材形式多样,如童话、寓言、散文等,它们都是以情感染人、以理育人,易于导入感情教学。
例如在教三年级语文《画杨桃》一课时,老师可以先讲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诗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效果。然后从一幅杨桃画为点,让学生猜测画的像什么?有的学生说像五角星,有的学生说像杨桃,有的说像海星……然后让学生上台画杨桃。课堂气氛活跃,孩子的活跃思绪一下子被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被点燃,为文章学习中难点的讲解铺好了阶梯。语文老师此时进入正题,开始讲解杨桃的特点,然后与同学们的画的各种各样的杨桃进行比对,找出每幅画的特色,学生的情感旋律被拨动。孩子们为得到鼓励和表扬会主动读书、寻求答案,文章难点的突破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12结合多媒体,创造语文学习的意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借助一定的情境,唤起学生内心感情,如对某事的渴望、激情等,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如在学习小学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时,文中生动描绘的自然风光很容易给读者精神上的愉悦、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而由于大多学生没有去小兴安岭游玩、加之情感体验不丰富,对文中描述的景物没有直观的印象。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小兴安岭的优美风光,把对小兴安岭静止的文字描述变成生动的画面,皑皑的雪原、矗立的雪峰、茂密的原始森林、可爱的小动物,一切栩栩如生,再配上文章朗诵,一定会营造出奇特的氛围,使学生的情感在欣赏小兴安岭的自然美景中得到美化和升华。
2在语文课堂中,持续保持心理优势
21注意心理沟通,融合师生情意
课堂教学就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系和相互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沟通与交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的。实现沟通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教师用启发性、激励性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指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获得感性认知;三是组织课堂讨论,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22教师心理健康,教学技巧熟练
教师不仅能用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还应在教学中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一个好的老师的一个手势,一个停顿,一个鼓励的微笑都会把学生引进知识的道路,启迪学生的智慧。如果教师自身精神不佳,这种负面情绪也会传染给学生,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不管自己有多大的烦恼,心情有多坏,都尽量不表现出来,以情激情,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
23通过换位思考,掌握学习情绪
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小学生,教师也要站在学生的位置上,设身处地为学生的学习着想,使教为学服务,能够形成师生间心理上的相互信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情绪和情感的外在原因。如上一节体育课活动量大,学生下节课往往精神不振,天气干燥闷热,会使课堂气氛沉闷,都需要教师体谅,做到不批评、不大动干戈发脾气;二是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理解能力,知识基础的掌握程度,从实际出发。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循循诱导,耐心辅导,而不是用一句“这么容易还不会”敷衍了事,对成绩差的学生,要主动接近他们,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障碍,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3组织人际合作,活跃课堂氛围
让学生参加学习活动,使其置身于众多的同学与教师的集体环境中,课堂则是主要的学习环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必然会在这样的过程中产生多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在教学时,注重培养学生集中思考教师和同学提出的某一个问题,并对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的习惯。学生发表意见的时候是思维最活跃、情绪最高涨、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也是课堂氛围最和谐的时刻。如在讲授《新型玻璃》一课时,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张老师买了一套新房,可她碰到了难题,装修房子只差玻璃了,你能帮帮张老师吗?学生的情绪空前地高涨,同桌讨论,小组讨论,甚至自由找合作伙伴讨论,一个个装修方案拿出来了,不仅把课本中提到的新型玻璃用上了,而且还把自己知道的,想发明的新型玻璃帮老师装上了……这样的学习讨论,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氛围。
4课堂总结:强化积极的心理定势
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减轻记忆负担的重要环节。
41创设扣人心弦的情境活动
创设扣人心弦的情境活动,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重新吸引过来,产生浓厚的运用兴趣,促进“尾声中掀起高潮”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2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节课刚结束,学生的思维和非智力因素正处在最佳状态。结合学生心理,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如在教学《军神》结束后,问:哪位同学能以“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开头,帮助老师小结这节课的内容。帮老师小结,这句话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我懂得了…”开头,学生易想易说,全班同学跃跃欲试,有的说,我明白了刘伯承是神军,是真正的男子汉;有的说,我领悟刘伯承将军在动手术时,他坚强地承受住了痛苦,真了不起……这样,既达到了课堂总结的目的,又保证了课尾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的持久与稳定。
43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以在课堂总结之后,常给学生提供一些智趣相融、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探新情趣,另一方面作为联系课堂内外,课与课之间的纽带,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发展。
结语: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情感的渗透至关重要,小学生的情感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认知都处于启蒙的阶段,作为教师不应当拘泥于课本知识,而应当以课本为中心,联系生活,创造些引导性的话题,让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教师要与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在想些什么,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乐观的面对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