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感叹修辞手法与语句例子

什么是感叹修辞手法与语句例子,第1张

什么是感叹修辞手法

[定义] 借助某些叹词语气词来表达人物内心强烈思想感情的一种修辞方式。又称咏叹。一般去掉这些叹词或语气词不影响句子的完整。

常用的叹词有“啊”、“嗳”、“哟”、“唉”、“哎哟”、“哎呀”、“哼”、“呀”、“嗨”、“嘿”、“呸”、“嗯”等。近年来还有“吔”“哇”“哇噻”等新潮叹词。常用的语气词有“啊”及其变音等。口语中习见的表感叹的现成话如“天哪”、“我的妈呀”、“好家伙”等也常借来表达感叹。

[例释] 根据叹词或语气词放置的不同位置,感叹一般可以分为3类:

(1)句首感叹。叹词或感叹语独立性强,放置于句首,不跟句子发生结构关系,表达各种情绪和情感。

例1:看到我们来了,他从沙发里站了起来,单脚着地,一瘸一拐地蹦到屋门口,冲我伸出右手,笑眯眯地说:“哟!来啦!把您弄来我们可费了不少事!”(李龙云《我所知道的于是之》)

例1一个叹词“哟”,把表演艺术家于是之平易、热情、风趣的性格表现出来。

例2:他带着哭声:还有两道也答混了!我的妈!我的政治要不及格也!(刘震云《塔铺》)

例2“我的妈”用作感叹语,表示沮丧、悲凄、无助的心情。

(2)句末感叹。叹词放置于句末,不与句子发生结构关系,或语气词放置于句末,表达各种情绪和情感。

例3:我知道邱先生也盼着有个小孩,可是他,他连对我皱下眉也不敢,哼!(老舍《离婚》)

例4:养老院的一个年纪已经不轻的护工听到哭声也进屋来看,看到老太太念叨了三年的孙子终于来了,连忙欢天喜地地与之道贺:老太太,这是喜事啊,这孙子你盼了三年,这不是看你来了吗!你看你这小孙子多漂亮啊,你这福气不就来了吗!你孙子这回是接你出去的吧?(海岩:《深牢大狱》)

例3的叹词“哼”在句末,表示不屑一顾的轻蔑感情。例4这位护工的道贺的话,每句的末尾都有语气词,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劝慰中饱含着赞叹之情。

(3)交错感叹。叹词和语气词分别放置于不同位置,或者分别使用两个以上的叹词或语气词,使感情表达得更为复杂、充分。

例5:“哇噻!男才女貌啊!”一女孩子尖叫起来。(王海鸰《中国式离婚》)

例5句首的叹词“哇噻”和句尾的语气词“啊”两相呼应,更加突出年轻女孩子惊叹、赞赏的神情。

例6:再也看不见他们两人套着膀子走路了,再也听不见孔碧霞嗲声嗲气地叫喊:“老朱嗳,你来哟!”(陆文夫《美食家》)

例6孔碧霞嗲声嗲气就表现在两个语气词“嗳”和“哟”的语音拖宕和音高变化的配合上。

[辨析1] 感叹与呼告。都有助于抒发强烈感情,以引起接受者的情感共鸣。区别是:

感叹中的感叹语和感叹号一起构成一个非主谓句,与后面的句子没有结构关系。如:“天啊!她怎么变化这么大,我一点儿也看不出她童年时的模样!”是感叹。呼告中的呼语是表达者接下来的说话对象,且以第二人称显现于话语之中。如:“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是呼告。

[辨析2] 感叹与摹声(见“摹绘”)。在人物对话中,两者都有用某些词语表达人物说话声音特点的一面,区别是:

(1)感叹的作用在于强化人物的思想感情;摹声在于逼真地摹拟某种声音。下例虽也是写人,但“呼噜呼噜”不是强化人物的思想感情的感叹,仅仅是摹声:

例7:他呼噜呼噜将那方便面一扫而空。(刘心武《偷父》)

(2)感叹借助某些叹词或语气词表达的都是人的强烈情感;摹声借助某些拟声词摹拟各种声音,可以摹拟人的声音,还可摹拟物的声音。如下例摹拟的就是划船水声,轻柔时的“哗,哗,哗”,紧张时的“哗哗,哗哗,哗哗哗”,都是摹声而不是感叹:

例8:她们轻轻地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边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孙犁《荷花淀》)

[辨析3] 感叹与语法现象。有的修辞专著认为叹词、语气词都是汉语词类之一,它们本身就有表示强烈思想感情的作用,应是语法的研究对象,如果不是格外着意加工而产生修辞作用的话,可归入语法现象。

1、啊呀 [ ā yā ] 

释义:1 表示惊讶。2 表示不满,为难。

2、啊哈 [ ā hā ] 

释义:1 表示语气的叹词。2 表示惊喜。3 表示恍然大悟。4 表示满意。

3、啊唷 [ ā yō ] 

释义:表示苦痛。亦表示赞叹。

4、嗯啊 [ ǹg ā ] 

释义:语气词。含糊其辞的应答。

5、啊哟 [ ā yō ] 

释义:叹词,表示情绪激动或惊讶。

6、啊哥哩 [ ā gē lǐ ] 

释义:客家方言词,发音同普通话,一般为小孩在哥面前讨饶或者撒娇等特殊情况的时候对哥的称呼,啊哥是哥的意思。

“啊”的释义

一、啊 [a]

1、用在感叹句末,加强感叹语气。

如:他跑得真快啊!

2、用在陈述句或祈使句,表示肯定、辨明、请求、劝止、警告、催促、命令等。

如:这话说得对啊!

3、用在打招呼的话里 。

如:老张啊,你这儿来!

4、用在问句末尾, 用来和缓语气。,

如:是谁啊?

二、啊 [ā]

1、 表示惊叹或赞颂 。

如:啊!多么美丽的夜色!

2、表示惊疑或疑惑 。

如:啊?可以这样说吗

三、啊 [á]

表示追问或要求再说一遍 。

如:啊?你说谁?

四、啊 [à]

1、表示应诺。

如:啊,我就去。

2、表示醒悟。

如:啊,原来是他,怪不得看着挺面熟。

3、表示惊异或赞叹。

如:啊!黄河,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

释义

[ ā ]

叹词,表示赞叹或惊异:~,这花真美呀!~哈。~呀。

[ á ]

叹词,表示疑问或反问:~,你说什么?

[ ǎ ]

叹词,表示疑惑:~,这是怎么回事?

[ à ]

1叹词,表示应诺(音较短):~,好吧!

2叹词,表示醒悟(音较长):~,我这才明白过来!

3表示赞叹(音较长):~,亲爱的祖国!

[ a ]

助词,在句末,表示惊叹的语气(常因前面字音不同而发生变音,可用不同的字来表示):你好~(哇)!真新鲜~(哪)!

相关组词

啊呀 啊唷 啊哈 么啊 啊哟 啾啊 啊捏 嗯啊

用感叹声表露情感,可藉由各种叹词或助词来强调情感的抒发,表达内心的惊讶、赞叹、希望或诉求等语气,叫做「感叹修辞」。

「感叹修辞」有以下几种类型:一、以叹词为句首的感叹句,如:唉、唉呀、哦、喂、啊。

1

喂!你找谁?

2

唉呀!谁踩到我了?二、用助词结尾的感叹句,如:呵、吧、了、这、啰、啦。

1

这件事告诉我们好心有好报哇!

2

这组玩具这幺贵啊!三、只使用惊叹号的感叹句。

想不到顺手做的善事,竟然回报到自己的身上,真的是善有善报!

运用指定的助词或叹词,写出一句感叹句。1

呀→(这朵花好美呀!

)2

这→(那简直比万花筒还好看这!

)3

唉→(唉!为什幺雨下个不停?

)4

啦→(明天就要开始放春假啦!

)5

吧→(事情就这幺决定吧!

)这是网络搜索的南一版活用修辞

①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②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也用叹号。③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后也用叹号。④语气强烈的独词句、非主谓句和带有强烈感情的感叹词,都可用叹号。⑤在称呼语、应答词和象声词后面,标语口号的末尾,如果带有强烈感情,也都用感叹号⑥感叹句如果有成分倒置,句末感叹号也应放在句末。

您要问的是原话中的叹词,语气词等一般要表达什幺?表达意思如下:

1、啊:表示惊讶、疑问、遗憾等情感。

2、呀:表示惊讶、赞叹等情感。

3、喔:表示惊讶、赞叹、强调等情感。

一、性质不同

1、语气词:是表示语气的虚词。用处不同

2、叹词:是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

二、用处不同

1、语气词:常用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常见的语气词有:的、了、么、呢、吧、啊。语气词:附着在词语、句子末,表示语气。

2、叹词:可以表示惊讶、赞美、埋怨、叹息等感情,起呼唤、应答的作用。叹词的独立性很强,它不跟其他词组合,也不充当句子成分,能独立成句,无论是在句子的前边还是在后边出现,在它的前后都有一定的停顿。

扩展资料:

常见的语气词:

1、单音节

吧、罢、呗、啵、的、价、家、啦、来、_、了、嘞、哩、咧、咯、_、喽、吗、嘛、_、么(麽)、哪、呢、呐、否、呵、哈、不、兮、般、则、连、罗、给、噻、哉、呸。

2、双音节

罢了、不成、得了、而已、的话、来着、了得、也罢、已而、着呢、着哩、着呐、来的、也好、便了、起见、就是、似地、是的、一般、一样、再说、不过。

-语气词

-叹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135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