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中由塞尔曼提出的儿童友谊发展的五阶段,分别是以下五个阶段:
1、学龄前儿童表现为,谁跟他接近或在一起玩, 谁就是朋友,友谊中尚未有了解或照顾他人的思想、情感。
2、4 岁~9 岁儿童表现为,谁能满足他的需要,谁就是朋友;不重视朋友的意见,基本上按自己的心愿或想法行事;友谊的形成很快,也易结束。
3、6岁~12岁儿童和少年表现为,能主动择友,以特定的善意的行动证明自己是可信赖的朋友;能评价自己和对方;能互相关照、合作或妥协。
4、9岁~15岁青少年表现为,相互关心成为友谊的标志;朋友被看作是最了解自己的人,是在忧伤、孤独或焦虑时能提供帮助的伙伴;友谊建立在思考和珍惜关系的基础上, 经得起时间和距离的考验。
5、16 岁以后进入成年时表现为,对友谊的认识深刻,但世故;能区分并建立各种不同的友谊,如熟人、同事、社交性朋友和亲密朋友等。
6至12岁的儿童处于能主动择友的阶段。
-友谊发展
3~6岁:人生第一个动荡时期。中国有句民谚:“三岁看大,七岁至老。”意思是说,小孩子三岁时候的脾气禀性,可以预测他老年时的心理、行为表现;而到七岁左右,可以预测他一生的状况。“3岁看大,7岁看老”,一个人的性格在其6岁之前就已经大致成型了。孩子在6岁之前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所形成的性格,会对孩子将来的学习、事业、婚姻、家庭等方面造成重大影响。所以,在6岁之前,父母要注意孩子性格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采取积极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给孩子未来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2~3岁是计数能力(口头数数、按物点数、按数点物、说出总数)发展的关键期;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个关键期,5岁左右是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期;25~35岁是教育孩子遵守行为规范的关键期;3岁左右是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期。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通过研究指出,如果把人在17岁时测得的智商定为100%,那么其中50%在3岁前发生,由此可见,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时,抓住3岁前这一关键期十分重要。一生的竞争力,就在3岁、7岁、10岁,研究表明,7岁之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孩子3~6岁的时候。孩子在3~6岁的时期是“潮湿的水泥”期,孩子85%~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影响孩子今后生活的一些重要性格也在这一时期初见端倪。在这一时期内,加强对孩子性格的培养,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我们觉得七岁的孩子在“偷”东西时,很可能孩子并不认为自己在偷。”
他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解释了孩子认识世界的发展过程:
当孩子在0-2岁时,处于感知运动阶段:这一阶段孩子还靠触碰认识世界,这一阶段孩子意识到眼前的事物消失,并不是事物就不存在了
当孩子在2-7岁时,这一段时间是前运算阶段:孩子的智力飞速发展,能够用简单的语言与世界沟通,此时孩子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很不容易将自己与外界区分开,“世界是为我存在的”:
“当我早上起床,太阳就会过来照到我”
“我折断了一根树枝,大树肯定很痛”
“鱼儿浮出水面,是为了跟我说话”
这个时期的孩子们以自我为中心,就算是没有人在听,他们也会讲个不停;喧闹的幼儿园内,每个孩子都在热情的说着,但是互相并没有实质上的交谈。
更有趣的是,比如你跟孩子一块玩儿捉迷藏,孩子会躲在窗帘后,露出双腿——孩子认为自己看不到了,那么别的人也看不到自己。
等到孩子长到7-11岁,孩子才会有体积、长度、宽度等概念,会从表象上进行逻辑思考。
所以回到问题,7岁的孩子认识到自己在偷东西吗?不,他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在偷,他需要某件东西,这件东西会给他安全感,那么他就会去拿。他也很难明白这件东西是别人的,所以我不能碰它。
等孩子在大一些,才会构建“我需要这件东西——这东西不是我的——尽管我需要,我也不能拿别人的东西”这样的逻辑关系
伴随着认知水平的成长,孩子的道德水平也相应的被划分为几个阶段:
0-3岁前道德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行为冲动,情感泛化,他们不理解规则的含义:爸爸妈妈不让我碰,那我就不碰;小伙伴不让我碰,我偏偏要碰!
3-7岁他律道德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产生道德思维:
1单方面的尊重权威:听爸爸妈妈做事情就是好的,不听爸爸妈妈就是坏的;
2根据结果来判断行为对错:在墙壁上涂鸦的多的行为就比涂鸦少的更坏,而认识不到在墙壁上涂鸦这种行为是坏的。
3看待事物绝对化:说谎是不对的,那么善意的谎言也是错误的;
4惩罚是报应:一个小朋友在午休的时候没有午休,而是跑出门玩闹,受寒感冒了。“为什么孩子感冒了?”孩子们会觉得,“因为他没有午休”。孩子们会认为遭受惩罚是报应,而不是矫正错误的手段。
所以对于孩子偷东西这件行为,我们不要武断的打骂孩子,孩子不明白,“我需要的东西,不是我的,我便不可以拿“;当我们管教孩子,孩子涕泪涟涟后,其实并不能意识到自己具体错在哪儿了,而很有可能认为:
“爸爸妈妈骂我了,我是个坏孩子”
“我下次不能碰别人的东西了”
“我这次拿的太多了,我下次少拿一些”
“我碰别人的东西,我会被爸爸妈妈骂的。”
对于孩子的行为,我们应该耐下心来,跟孩子进行沟通,这时更要注意言辞了,蹲下身子跟孩子平视,让孩子不要在惊恐、抵触的情绪下沟通交流。
“宝宝你为什么要拿它呀?是因为东西很好看吗?”
(不将行为定义为偷,分析孩子拿东西的原因)
“那爸爸妈妈给你买一个,你把这个东西还给人家好不好?”
(满足孩子需求,孩子拿东西是因为从中能够获得安全感,我们给孩子买东西弥补时,并不是为了满足孩子对这件东西的需求,而是为了满足孩子的安全感。)
“如果你是xx,别人拿走了你的东西,你是不是会不开心呀?”
(用孩子的视角看待问题,构建“别人的东西被拿走是会不开心的”,拿了别人的东西,满足的是自己,而别人会不开心,所以这个行为是错的。)
“那听爸爸妈妈的话,下次不经过别人的同意,我们不要拿别人的东西,好不好?”
(利用父母的权威,加深“不可以不经过别人同意就拿别人的东西”的印象)
养娃需要宝爸宝妈们的关怀关爱,更需要耐心帮助孩子塑造良好的三观,养娃的道路漫长,希望每一位宝爸宝妈保持热忱,耐心陪孩子成长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