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的表层意义,深层意义和作用?

《散步》的表层意义,深层意义和作用?,第1张

散步》是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的一篇散文,语言平易朴实,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堪为经典。初春的田野上,一次全家人的散步,引发了作者“生命的感慨”,也使读者的心灵随着作者优美的文字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拥有了一次愉悦而高尚的美的旅行。多年来,很多人对此文思想情感的解读仅仅停留在“尊老爱幼”这一主题上,这样的解读确实无可厚非,但也不免流于肤浅。

在一次作文大赛上,有人问作者莫怀戚:您那篇散文《散步》,是写尊老,还是爱幼呢?或者既尊老又爱幼?莫怀戚非常认真地回答:看起来当然是既尊老又爱幼,但其实,我骨子里是在写生命。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吧。文章写于1985年,作者的父亲刚去世。照料父亲多年的母亲似乎一下子被抽掉了生活的目标,健康状况变得很糟糕。莫怀戚的弟弟是医生,他告诉莫怀戚,母亲处在丧偶综合症中,这是一个情绪、心理都特别微妙的阶段,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子女的陪伴。于是,那次在早春的田野上,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就是一次温情的陪伴。而与陪伴相伴而来的,就是作者对“生命”这个命题的感受与思考。所以,文章里才有这样一句话:“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生命”这个主题很大、很空泛,初一的学生还处于小学生的形象思维阶段,对生活的感知还很肤浅,对生命的意识还很淡薄。如何引领学生理解“生命”这样深刻的主题呢?我认真解读文本,深入思考和寻找着切入口。“生命”,在文中具体表现为这样几个内涵:家庭成员之间的陪伴和体谅带来的那份和谐与幸福,以及生活的情趣;早春田野的那份勃勃生机与生命力;一家人感受到的生命的珍贵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我和妻子对生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如何引领孩子们读懂文中关于“生命”的潜台词呢?我决定以开头段为切入口——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围绕这个句子来解读“人”“田野”“散步”,从而引领学生慢慢深入,触摸文本深处关于“生命”的主题。

一、读“我们”

让学生自由地走进文本,寻找关键词句,说说文中的“我们”各是怎样的人。学生自由品读、分析文本,通过小组学习、交流,从一些关键词句和对待“分歧”的事情中感受到母亲的“慈爱”、儿子的“孝顺”、妻子的“贤惠”和小孙子的“聪明”。

引领学生通过品读、思考,并联系自己家庭生活中的体会,来感受到这个家庭融洽、温馨与幸福的氛围。在这样温馨、幸福的氛围中,每一个生命都能得到安抚、关爱、体谅和包容。生命的存在,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温暖的给予和幸福的收获,才获得了美好的价值与意义。让学生慢慢感受到,这样的“活着”,正是我们所渴望的;这样的“爱着”和“被爱着”,正是生命的美好价值所在。

二、读“田野”

文中有两处关于“田野”的描写,语言并不多,却有着让人眼前一亮、怦然心动的效果。第一处的“新绿、铺着、浓、淡、密、咕咕地、水泡儿”,无一个字不在诉说着初春的清新、活力与生机,一切的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生命如此清新,充满了力量,对于“熬过了一个严冬”的母亲和我们来说,眼前的一切都让我们倍觉生命的可贵,让我们更加深爱并珍惜着生命以及生命中的一切风景!第二处的“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和水波粼粼的鱼塘”是母亲的眼睛所望见的小路上的风景。淳朴芬芳的“金色的菜花”是明媚的,象征着“故土”与“生命本初”的“桑树”满是生命欣欣向荣的气息,“水波粼粼的鱼塘”里蕴藏着那么多丰富而有活力的生命……母亲眼里的这条小路,就是一条充满生机与活力,明媚而温情的生命之路!一切都在无声地昭示着:生命!生命!

二、课文内容分析。 1、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故事? 《散步》一文主要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 2、这篇短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本文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如何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 《散步》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①):总起,交代了散步的地点和有关的人物。 第二部分(②~⑧):重点写散步的过程。 这一部分又可根据内容分为三层。 第一层(②)交代母亲对这次散步的态度的转变。 第二层(③~⑤)写田野的春色以及一家人散步的乐趣。 第三层(⑥~⑧)写产生散步路线的分歧以及解决办法。 4、《散步》一文中"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怎样理解这句呢? "我"小时候很听母亲的话,显然是个孝顺、听话的儿子。正因为这,母亲相信"我"说的话是对的。同时为后面写到母亲变了主意设下伏笔——母亲当然听从"我"的话,但她更爱孙子。 5、《散步》一文的结尾"……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如何理解?其中"走得很仔细""整个世界"是什么意思?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表明"我"和妻子尊老爱幼,她们如同生怕惊动整个世界那样,生怕稍有点闪失给老人和孩子带来惊恐、不安甚至伤害。因此他们"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二是"我"和妻子确实如同背着整个世界:一个老人,代表着业已过去的时代和世界;一个孩子,代表着刚刚开始的世界和未来的时代。背着这个世界的"我"和妻子——一代中年人,承担着孝敬老人、爱护儿子的双重责任,这种责任已经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更是社会的,也是对生活的使命感,当然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作者运用这带有象征性的句子,写出了作者本人的使命感,深化了全文的中心意思,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 "走得很仔细"表明"我"和妻子尊老爱幼的高贵品德。"整个世界"是指"老人"和"孩子"分别代表过去和未来两个不同的世界和时代。 6、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人物某些典型的细小的举止行为或对典型细微事件的描写。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可以刻画人物的性格,也可以细致地描述事物的发展。 如本文中: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一个"摸"的动作,生动的表现出"我"的母亲对孙儿的爱。一家人互谅互爱,愉快和谐的亲情就在这细微的动作中自然流露出来了。 三、请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 (1)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了,太迟了。( ) (2)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 ) 谈谈《散步》的双重主题 江苏 武 海 《散文》看似是一篇叙事散文,而其哲思却若隐若显于字里行间。"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这里的"春天",不仅仅写的是自然界的春天,而是说中国政治气候的松动,酷冬已过去,坚冰已打破,中国迎来了政治上的春天。"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是的,生命,这是一个多么沉重的主题啊!生命如此重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命,其走向如何,更是与广大人民休戚相关,所以"我"(这里的"我"当然具有象征意味)在选择"路"的时候才会感到"责任的重大"。"民族领袖"如何在"严重关头"找到一条适合自己民族发展的灵活变通而又实际的道路,确乎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怎能不感"责任""重大"呢祖孙两代在选"路"问题上的对立,其实是隔代人思想上守旧与进步的对立,而"母亲""变了主意"似乎不单纯是顺从"孙儿"的结果,也许更多的是理解、宽容,这种自我扬弃和否定,正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而子背母,母背子,到共同走路,难道不是中华民族就自己发展问题取得一致后,同心同德,群策群力,走自己民族发展道路的象征吗一方面我们背着过去,不能割舍历史,历史是我们的母亲;另一方面我们得驮着未来,未来是我们的新生,所以我们这代人注定任重而道远,"我"和"妻"的这种任劳任怨、坚毅执著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之永久的美德。 综上所述,《散步》一文是一篇具有双重主题的哲理散文,它的显主题是歌颂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而它的隐主题却是表现并歌颂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是一幅中华民族的脊梁图。 中 考 解 析 1、(浙江省杭州市)下列句子不连贯的一项是( ) A.整个小区内,王老师家的灯,总是清晨亮得最早,晚上熄得最迟。 B.珍惜时间的人,把时间当做生命;浪费时间的人,把时间看做流水。 C.一到宿营地,大家放下行李,把帐篷支起,搭起炉灶,生火做起饭来。 D.这真是一个好地方,山径幽深,竹木青翠,处处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机。 考点:语言的连贯 分析:答案为C项。造成语句不连贯的原因有多种,解答这类试题须从句子的结构、内容的衔接、语气的表达多方面入手。C项就属于分句的结构不一而造成句子的不连贯。"放下行李""搭起炉灶""生火做起饭来"三个短语都是动宾关系,所以"把帐篷支起"宜改为"支起帐篷"才连贯。 2、(浙江省温州市)把下列选项填入句子的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乐圣贝多芬,到了晚年耳朵全聋了,______________ ,自己却没有听到什么。 A交响乐队在他的指挥下演奏 B他指挥着交响乐队在演奏 C交响乐队被他指挥着演奏 D他指挥的交响乐队在演奏 考点:语言的连贯 分析:答案为B项。横线前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乐圣贝多芬",后一个分句的主语是"自己",为使前后的语句连贯,中间横线上的句子的主语应该与前后分句保持一致,所以应该选择B项,主语为"他",即"乐圣贝多芬"。 3、(江苏省扬州市)下面几个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时公园里只有我们两个游人,景况很是冷清,萧条。 ②我和老张便径直走进公园。 ③花草都枯萎了,松柏和冬青的青绿也被白雪掩盖了。 ④看得出公园是新开辟的,规模不大,里面除了几座假山和一些散布的水泥石凳之外,再没有其他建筑和游乐设施。 A.①④②③ B.③②①④ C.④①②③ D.②④③① 考点:语言的连贯 分析:答案为D项。首句应该为②,因为其他三句都是"我和老张"进入公园后的所见所感。然后应该是④,是刚进入公园后的初步印象,后面再接①和③句,其中③句是对①句"景况很是冷清,萧条"的具体描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21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