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巴托的夜表达了什么情感?

乌兰巴托的夜表达了什么情感?,第1张

这首歌是外蒙成吉思汗乐队的著名歌曲,主要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乡乌兰巴托的深切怀念之情。

简介:

此歌创作于1985年(曲:普日布道尔吉 词:普日布道尔吉),开始旋律简单,后来1992年由普日布道尔吉、歌手钢呼牙嘎,萨仁图雅在新加坡重新录制此歌,使得旋律复杂,形成目前的样式,逐渐成为蒙古国乃至蒙古族家喻户晓的歌曲。

蒙语:乌兰巴特林屋德西。乌兰巴托是蒙古国的首都,乌兰的意思是红色,巴托尔是英雄,屋德西是夜晚的意思。乌兰巴特林屋德西中的林是蒙问副词的,音标为IN。那木汗是静静的,静谧的,安静的意思。歌曲表现了乌兰巴托夜晚的美丽和对她的热爱。

蒙古国天之骄女是真实故事的。因为是普洁全名是普鲁希格,意思就是周四出生的天之骄女,这是一个日本真实纪录片。《蒙古草原·天气晴》,是1999年一位日本著名旅行探险家关野吉晴曾途经蒙古国偶遇了普洁。蒙古国,简称蒙古,位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是被两国包围的一个内陆国家。首都及全国最大城市为乌兰巴托。主体民族为喀尔喀蒙古族,约占全国人口的80%,此外还有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官方语言为蒙古语。

成吉思汗(Chinggis Khaan),蒙古民族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同时其野蛮侵略、征服和对平民的大屠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战争灾难。孛儿只斤氏,名铁木真。1206年,进位蒙古帝国大汗(后被尊为元朝开国皇帝),统一蒙古各部落。在位期间,多次发动侵略战争,征服地域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个东亚,为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之一。

成长经历

出生于蒙古乞颜部贵族世家。 六世祖海都、高祖敦必乃、曾祖葛不律寒及族曾祖俺巴孩等都曾是蒙古部的显赫人物或首领;父也速该有拔都(勇士)称号。时漠北高原有百余部落,互相攻战。铁木真降生时,适逢其父在作战中俘获塔塔儿部首领铁木真,为纪念是役武功,故取此名。

9岁时,其父被塔塔儿部人毒死,部众离散,随寡母月伦艰难度日,曾被其他部落捉获,险些遇害,凭其机敏逃脱。稍长,依附蒙古高原最强大的克烈部首领脱里(后称王汗),并尊之为父,得以收聚其父旧部;又与札答阑部首领札木合结为安答(义兄弟),逐步发展势力。为报复蔑儿乞部抢妻之仇,求王汗、札木合出兵,合本部兵共数万,突然袭击蔑儿乞部,斩杀许多仇敌,夺回妻子。

金大定末年,移营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上游,独立建帐,广结盟友,选贤任能,宽厚待人,吸引许多蒙古部众和乞颜氏贵族来投,被推为可汗。约在金大定末年或明昌初,札木合反目为仇,率13部联军3万之众来攻,铁木真召集诸部兵3万,分13翼(翼,意为营或圈子)迎战,失利退兵,史称十三翼之战。因铁木真善于争取人心,致札木合部众纷纷叛附,反而壮大了力量。

承安元年(1196),与王汗一起,配合金丞相完颜襄击杀塔塔儿部部长以下多人,被金朝封授札兀忽里(部族官)。再与王汗联兵,大败正在会盟的哈答斤等11部联军。

泰和元年(1201),率军大破札木合组织的松散联盟。次年,遭乃蛮联军进攻,退入金边墙内,大败乃蛮联军于阔亦田(今哈拉哈河上游)之野,乘胜攻灭塔塔儿四部。因势力渐强,引起王汗嫉恨和敌视。三年,遭王汗突袭,败走班朱尼河(今呼伦湖西南),以饮浊水与从者盟誓,共度难关。再转移至合泐合(哈拉哈)河中游, 收集溃散部众4600(一说2600)余骑,经过休整,逐渐恢复元气。后侦悉王汗骄怠不备,夜袭王汗大营,大溃其众。王汗只身败逃,被乃蛮人捕杀,克烈部亡。

四年,建怯薛(护卫军)。不久,乘乃蛮首领太阳汗来攻,巧布疑阵,擒杀太阳汗,征服其部众,迫哈答斤、朵鲁班等部来降。至成吉思汗元年(1206),蒙古高原百余个大小部落先后败亡,塔塔儿、克烈、蔑儿乞、乃蛮和蒙古五大部均统一在铁木真的旗帜下。铁木真遂在斡难河(今鄂嫩河)之源举行大聚会,建立也客·蒙古·兀鲁思(大蒙古国),被尊为成吉思汗(此号有“海洋”或“强大”的皇帝之义)。将怯薛扩充至万人,称大中军。以兵民合一的千户制编组民众,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命“四杰”博尔忽、博尔术、木华黎、赤老温为四怯薛长。

成吉思汗立国后,势力益盛,开始对外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经过二十余年的蒙夏战争,屡创夏军主力,迫西夏国王乞降,削除金朝西北屏障,得以顺利南下攻金。六年,亲率大军进攻金朝,开始了为时24年的蒙金战争。首战乌沙堡(今河北张北西北)获捷;再战野狐岭(今河北万全西北)、会河堡(今怀安东南),歼灭金军大量精锐;又战怀来(今属河北)、缙山(今北京延庆),大败金军十余万;还重创金军于东京(今辽宁辽阳)、西京(今山西大同)、居庸关等地。后来不断改变战法,分兵三路攻掠中原腹地及辽西地区。九年三月,集兵中都(今北京)城下。料一时难以克城,遂遣使逼和,迫金朝奉献岐国公主、金帛和马匹,引兵退出居庸关。六月,以金朝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而“违约”为藉口,乘金国人心浮动及憋军哗变降蒙之机,遣部将三摸合拔都、石抹明安率军,会合降蒙乣(乣 音jiǔ 辽、金、元时代对被征服的北方诸部族人的泛称)军进攻中都,以围城打援和招降之策,于次年五月克城。为适应攻城需要,成吉思汗采纳部将建策,逐步建立了炮军,攻城以炮石为先。后来攻城作战,一次用炮即达数百座,迅即破城。同时,为吸取各民族的先进技术,四处掠夺工匠艺人,一城即掠得数万。随后建立工匠军,设厂冶铁制造兵器。在通信联络上创建了“箭速传骑”,日速数百里,军令传递和军队调遣速度增快。善于发挥骑兵之长,有“蒙古旋风”之称。十二年,成吉思汗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指挥攻金战争,自率主力返回蒙古准备西征。

次年,遣先锋将领哲别灭西辽屈出律势力,扫清西征障碍。十四年,以西域花剌子模国杀蒙古商人和使者为由,以军事扩张和掳掠财物为目的,亲率大军约20万分路西征。数年间先后攻破讹答剌(在今锡尔河中游)、布哈拉及撒马尔罕等地。遣哲别、速不台率军追击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迫其逃至宽田吉思海(今里海)中小岛(后病死)。再命哲别、速不台继续西进,远抵克里米亚半岛;自率一军追击摩诃末之子札兰丁至申河(印度河)。十九年,班师返漠北。

二十一年,率军10万歼灭西夏军主力(次年西夏灭亡)。成吉思汗正欲集中全力攻金,于二十二年七月十二(1227年8月25日)在六盘山下清水县(今属甘肃)病逝,年66岁。临终遗嘱:利用宋金世仇,借道宋境,联宋灭金。其子窝阔台和拖雷遵此遗策,于窝阔台汗六年(1234)灭亡金朝。

崛起,弯弓射大雕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生于12世纪60年代初期(1162)。当时,中国北方处在女真族的金朝统治之下。大漠南北草原各部还各自独立,1162年成吉思汗诞生。

互不统属。金朝对其实行“分而治之”和屠杀掠夺的“减丁”政策。1146年,蒙古部首领俺巴孩汗被金熙宗以“惩治叛部法”的名义,残酷地钉死在木驴之上。蒙古部落联盟曾经组织了多次反抗斗争,他们的几代先人为此付出了鲜血与生命。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出生的铁木真,自然也将对金国的胜利看作是他一生中最主要的奋斗目标。

他一直把这个仇恨记在心里,正是这种几代冤仇导致了草原内外的长期征战,铁木真的母亲诃额仑夫人出身于弘吉剌部,同蔑儿乞人赤列都结亲。1161年秋,蒙古乞颜部首领也速该在斡难河畔打猎,发现了途经蒙古部驻地的诃额仑。他在几位兄弟朋友的协助下,根据当时的“抢亲”传统,打败了蔑儿乞人,抢来了诃额仑夫人,于是诃额仑成为也速该的妻子。第二年,也速该活捉了塔塔儿部首领铁木真兀格,恰好这时第一个儿子降生了。为了庆祝战争的胜利,也速该给自己刚刚出生的长子取名为“铁木真”。铁木真9岁那年,父亲被塔塔儿人铁木真兀格之子札邻不合毒死。也速该死后,俺巴孩汗的孙子泰赤兀部的塔里忽台乘机兴风作浪,他煽动蒙古部众抛弃铁木真母子,使他们一家从部落首领的地位一下子跌入苦难的深渊。

铁木真18岁时,昔日的仇敌蔑儿乞部的脱脱部长又抢走了他的妻子。铁木真向蔑儿乞部开战,打败了蔑儿乞人。1184年前后,铁木真被推举为蒙古乞颜部的可汗。铁木真称汗引起了雄心勃勃的札木合的忌恨,札木合纠合塔塔儿、泰赤兀等13部向铁木真发动了“十三翼之战”。在铁木真一生所经历的60余场战争中,这是惟一一次没有打胜的战争。

随着自己力量的不断强大,铁木真开始向杀害父祖的敌人发动进攻。打败了主儿乞部,其首领被杀,部将木华黎父子则投到铁木真帐下。后来木华黎成为铁木真的第一名将,被封为太师国王,让他独当一面地经略中原。

草原各部贵族害怕铁木真的崛起,推举札木合为“古儿汗”,即众汗之汗,誓与铁木真为敌。他们组成了12部联军,向铁木真和克烈部发动了阔亦田之战。札木合率领的乌合之众经不住铁木真、王汗联军的猛烈打击,不到一天就土崩瓦解了,札木合投降了王汗。随后铁木真进攻塔塔儿部,其首领札邻不合战败后服毒自杀,塔塔儿部另一首领也客扯连投降。铁木真追击泰赤兀部,在指挥作战中被泰赤兀部将射中脖颈,生命垂危。第二天清晨,泰赤兀部众就向铁木真投降了。

泰赤兀部的覆灭,铲除了铁木真进一步统一蒙古各部的巨大障碍,而其手下几员部将如神箭手者别、纳牙阿等却成为铁木真征服天下的得力助手和一代英雄。后来远征西辽消灭曲出律的是他们,第一次在西征中者别和速不台作用最为特殊,追赶苏丹的是他们,活捉秃儿罕太后的是他们,打败罗斯基辅大公的也是他们。

1202年秋,铁木真集中兵力,消灭了其宿敌塔塔儿部。1203年秋,铁木真袭击了一直与自己争战不休的王汗的金帐,王汗父子被打败。1204年成吉思汗征服乃蛮部。

王汗只身一人想投奔乃蛮部,在乃蛮边界被边将当作奸细杀死,王汗的儿子桑昆也身死异乡。

强大的克烈部被消灭了,铁木真占据了水草丰美的东部草原——呼伦贝尔草原。在蒙古草原上只剩下乃蛮部还有力量能够与铁木真对抗,败于铁木真之手的各部贵族先后汇集于乃蛮汗廷,企图借助太阳汗的支持夺回自己失去的牛羊和牧场。但草原人民并不希望部落林立的局面重演,而未经战阵、不自量力的太阳汗也不堪一击,经过纳忽崖之战,貌似强大的乃蛮部被彻底消灭。

身世

铁木真9岁那年,父亲带他到弘吉剌部去求亲。弘吉剌部的智者德薛禅将自己的女儿孛儿帖许配给铁木真。但也速该在返回蒙古草原途中,被塔塔儿人的铁木真兀格之子札邻不合毒死。也速该临终前要求其部众,将来为他报仇时,高于车轮的塔塔儿人要统统杀掉。也速该死后,铁木真一家在草原上艰难度日。诃额仑夫人将家族振兴的希望寄托在铁木真兄弟身上,尤其是长子铁木真,希望他能成为将来蒙古部的首领。但铁木真的异母弟别克帖儿并不服从他的权威,已经有了领袖感觉的铁木真是不能容忍这种挑战的。铁木真13岁那年,几位小兄弟偶然发生了一次“抢鱼”、“抢鸟”事件,铁木真、哈撒儿与别克帖儿发生冲突。铁木真、哈撒儿一前一后,射死了别克帖儿。母亲悲愤地责打他,教育他,说:现在除了影子之外没有伴当,除了马尾巴之外没有鞭子,越是在这种时刻,越应该兄弟一心,这样才能担负起振兴家族的大业。经过母亲的教育,他真诚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表示永不忘记母亲的教训,一定要团结一致,为家族的振兴而团结奋斗。铁木真16岁那年,主儿乞人盗走了铁木真家的9匹银合马。铁木真在追马的过程中结识了一位知心朋友博尔术。后来博尔术成为蒙古帝国的一员名将,成吉思汗手下的四杰之一。

塔里忽台本来以为铁木真一家一定会被饿死,不料诃额仑却领着孩子们熬了过来,铁木真长成了少年英雄。于是他听从祖母的指教,以长辈教训晚辈的名义,借口铁木真射杀了弟弟这件事,要捉拿铁木真。塔里忽台企图用铁木真的人头祭天祭山,铁木真却打伤看守逃走了,闹得那位老太婆(塔里忽台的祖母)死不瞑目。在此生死关头,铁木真巧遇合答安一家。合答安是塔里忽台捅马乳奴隶锁儿罕失剌的女儿,她心地善良,冒着生命危险搭救了铁木真,并根据“遇客婚”的传统,二人在羊毛堆里产生了一段难忘的情缘。铁木真对恩人加恋人的合答安发誓说:如果能活着逃出去,将来一定要娶她为妻。而作为奴隶的合答安知道铁木真已经同弘吉剌部的贵族女儿孛儿帖订了亲,少女的心里只有一个心愿——将来你真有了出头之日,让我做一个奴婢,侍侯你一辈子吧!与塔塔儿部阔亦田之战后,铁木真少年时代的救命恩人和情人合答安终于来到铁木真身边。这时合答安已经是近40岁的妇人了。可是她一刻也不曾忘记过铁木真,多少次为了他的平安而祈祷,为他的成功而喜悦。铁木真也不曾忘过合答安,不料刚一见面,自己的部众便杀死了合答安的丈夫傻骆驼,铁木真非常内疚。其实,合答安对自己的丈夫是无所谓爱也无所谓恨的,她是个奴隶的女儿,一个女奴还敢奢望按自己的意愿谈婚论嫁吗?只是她厌恶傻骆驼跟随塔里忽台与铁木真为敌而已。铁木真知道合答安成了寡妇,便想实践自己的诺言,纳她为侧妃。合答安深爱铁木真,正因如此她拒绝了铁木真。因为她不是施恩图报的人,她知道铁木真这时需要的是年轻貌美的侧妃来调节由于血腥的厮杀带来的压力,自己还是坚持实践自己的心愿,给铁木真做奴婢,侍侯他一辈子。于是她以特殊的身份成为铁木真的一个家庭成员。不过铁木真并没有把她当奴隶看待。

面对着一个又一个突如其来的灾难,铁木真母子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而是不息地奋斗,勇敢地抗争。在危难中,铁木真不仅结识了几个可以生死相托的知心朋友,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汗国,巧遇品德高尚的恩人与情人,而且“射雕英雄”的名声也在此时传遍了蒙古草原,爱和恨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深深影响了铁木真兄弟的成长历程。

铁木真18岁时,弘吉剌部的德薛禅根据原来的婚约,将自己的女儿孛儿帖嫁给了铁木真。但美好的生活仅仅过了几个月,他的妻子就被昔日的仇敌蔑儿乞部的脱脱部长抢走了,并被强迫与赤列都之弟赤列格儿结合。铁木真杀父之仇未报,蔑儿乞人的夺妻之恨又降临到他的头上。为了夺回自己的妻子,他面对不儿罕山向长生天祷告,决定向强大的敌人蔑儿乞部开战。

1206年,铁木真在蒙古的根本之地斡难河源头举行库里台选汗()大会,铁木真被推举为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宣告成立,这在蒙古史乃至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件大事。通天巫阔阔出以天神名义给铁木真上尊号为成吉思汗。铁木真分封功臣与诸子、诸弟和功臣,实行了具有草原特色的领户分封制——千户、万户与诸王制;并创造了畏兀字书,制定了法律制度;征服了林中百姓和畏兀儿族政权。蒙古草原统一的时代终于到来了。

领户分封制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兵就有权,兵强则国固。在以征服战争为职业的历史阶段尤其如此。因此,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后,第一件事就是大封功臣、宗室,把在战争中已经实行的千户制进一步完善和制度化,创立了军政合一的千户制,先后任命了一批千户官、万户官和宗室诸王,建立了一个层层隶属、指挥灵活、便于统治、能征善战的军政组织。成吉思汗把占领区的人户编为95个千户,分封给开国功臣和贵戚们,分别进行统治。《史集》和《蒙古秘史》一一列举了这些千户官的姓名、出身、主要经历以及各千户的组成情况,其中包括78位功臣,10位驸马,有3位驸马共领有10千户,因此当时实际分封的只有88人,这就是蒙古汗国历史上著名的八十八功臣。千户制的建立,标志着部落和氏族制的最后瓦解。这是一种军事、政治、经济三位一体的制度,是蒙古汗国统治体制中最重要的一环。建立特殊功勋的那颜,还被授予种种特权,那颜阶层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统治蒙古人民的支柱。这实际上是用战争打败了原来各部的奴隶主和氏族贵族,又重新培植了一个新的奴隶主阶层,这是以成吉思汗所在的黄金家族为主、各级功臣为辅的新的奴隶主阶层。

塔塔统阿创蒙古文字蒙古族原来没有文字,只靠结草刻木记事。在铁木真讨伐乃蛮部的战争中,捉住一个名叫塔塔统阿的畏兀儿人。他是乃蛮部太阳汗的掌印官,太阳汗尊他为国傅,让他掌握金印和钱谷。铁木真让塔塔统阿留在自己左右,“是后,凡有制旨,始用印章,仍命掌之”。不久,铁木真又让塔塔统阿用畏兀儿文字母拼写蒙古语,教太子诸王学习,这就是所谓的“畏兀字书”。从此以后,蒙古汗国的文书,“行于回回者则用回回字”,“回回字只有二十一个字母,其余只就偏旁上凑成。行于汉人、契丹、女真诸亡国者只用汉字”。而在一个相当时期内,在蒙古本土还是“只用小木”。“回回字”就是指的“畏兀字书”。虽然忽必烈时曾让国师八思巴创制“蒙古新字”,但元朝灭亡后就基本上不用了,而“畏兀字书”经过14世纪初的改革,更趋完善,一直沿用到今天。塔塔统阿创制蒙古文字,这在蒙古汗国历史上是一个创举。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文字,成吉思汗才有可能颁布成文法和青册,而在他死后不久成书的第一部蒙古民族的古代史——《蒙古秘史》,就是用这种畏兀字书写成的。

蒙古成文法——大札撒的颁布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前,由于蒙古族还没有文字,因此也不可能有成文法。1206年成吉思汗建国时,就命令失吉忽秃忽着手制定青册,这是蒙古族正式颁布成文法的开端。但蒙古族的第一部成文法——《札撒大典》却是十几年之后,在西征花剌子模之前制定的。据《史集》记载,1219年,“成吉思汗〔高举〕征服世界的旗帜出征花剌子模”,临出师前,“他召集了会议,举行了忽里勒台,在他们中间对〔自己的〕领导规则、律令和古代习惯重新做了规定”,这就是所谓《札撒大典》。志费尼在《世界征服者史》中专门写了一章“成吉思汗制定的律令和他兴起后颁布的札撒”,其中说:“因为鞑靼人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便下令蒙古儿童习写畏兀文,并把有关的札撒和律令记在卷帙上。这些卷帙,称为‘札撒大典’,保存在为首宗王的库藏中。每逢新汗登基、大军调动或诸王会集〔共商〕国事和朝政,他们就把这些卷帙拿出来,依照上面的话行事,并根据其中规定的方式去部署军队,毁灭州郡、城镇。”现在,《札撒大典》已经失传,但在中外史籍中还片断记载了其中一部分条款。俄国人里亚赞诺夫斯基曾汇集波斯、阿拉伯和欧洲史料中的有关记载,得到成吉思汗的札撒条款36条、训言29条,以及其他有关蒙古法律的记述若干条。汉文史料中保存的札撒和训言也相当多,还有待于收集整理。根据以上这些不完整的记载,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成吉思汗法律的若干内容。在蒙古社会中,大汗、合罕是最高统治者,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大汗的言论、命令就是法律,成吉思汗颁布的“大札撒”记录的就是成吉思汗的命令。成吉思汗的“训言”,也被称为“大法令”。

西征花剌子模与长春真人西行

花剌子模讹答剌城的海儿汗杀死了蒙古汗国的450名和平商人,其国王摩诃末又武断地杀死了成吉思汗派去交涉的正使。

这成为成吉思汗西征的导火线。

如何看待成吉思汗西征,古今中外一直有不少争议。蒙古族是个马上民族,他们在马背上降生,在马背上成长,甚至在马背上死亡。成吉思汗是个马上皇帝,他跨马挥刀统一了蒙古草原,攻下了金朝的中都,又将马蹄所到之处视为自己的领土。掠夺奴隶和财物,为自己的子孙经营一片理想的领地,这确实是成吉思汗西征的真正目的。

出师前的争吵西征出师之前,成吉思汗诸子之间发生了一场关于长子术赤的出身与汗位继承问题的争吵:术赤是不是成吉思汗的亲生骨肉,并非当时争论的焦点,其关键在于究竟由谁继承汗位。能否使自己的事业发扬光大,是成吉思汗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在这场冲突中,成吉思汗确定三子窝阔台为汗位继承人,主要就是从政治稳定和个人才能方面考虑的。同时它说明当时蒙古汗位的继承还没有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而是保留了一些原始社会末期推举制的痕迹:从嫡子的“贤者”中选拔继位者,最后由库里台大会予以确认。正是这种汗位继承制度,导致了成吉思汗死后蒙古皇族的皇位之争。术赤是长子,当时关于此人是不是成吉思汗亲儿子的争论,在成吉思汗心理上留下了阴影,这个阴影一直伴随他走完自己的一生。察合台是孛儿帖生的二儿子,打起仗来不失为一个勇士,有不服输的性格。不过他生性鲁莽、好斗、残忍,成吉思汗知道他不是继承自己事业的材料。窝阔台是老三,论战功和勇敢他都不如两个哥哥。可是他比两个哥哥聪明,能体察成吉思汗的心思,为人也随和,从不参与兄弟之间的争斗,从不对继承汗位表现出任何热衷。正是这一点,使他得到成吉思汗的信赖,并把汗位传给了他。

扫清边界,中间突破成吉思汗对花剌子模的进攻采取了“扫清边界,中间突破”的战略。花剌子模的新都撒马尔罕在不花剌以东,旧都玉龙杰赤在不花剌西北。国王驻新都,母后秃儿罕驻旧都。

成吉思汗首战的目标是攻取讹答剌等边界城市,同时亲率中军进攻不花剌,目的在于避实击虚,从中间突破,切断花剌子模新旧二都之间的联系,使其首尾不能相顾。这场战争打得最激烈的地方就是讹答剌城,海儿汗最后被活捉。成吉思汗为了给被杀的商队和使臣报仇,融化了银液灌在他的眼睛里。

摩诃末国王之死花剌子模在当时的中东地区相当强大,他们的国王摩诃末算端,号称世界征服者。中东地区和相邻的欧洲诸国都十分惧怕他,连斡罗思的不少公国,也常常被他们袭扰,以致花剌子模的集市上常常有斡罗思人被拍卖。摩诃末不可一世、目空一切,他除了对母后有所忌惮之外,将西辽人、乃蛮人全不放在眼里。对于蒙古人,开始他知之甚少,太后的兄弟海儿汗贪财害死了蒙古商队,他并不赞成,也不知情,但因为太后支持国舅,他也只得以强硬的态度对待蒙古的使团。当时他真的相信那是一群野蛮的异教徒,骑着像兔子一样矮小的马,根本不堪一击。他第一次在西辽边境同者别率领的蒙古小股部队遭遇的时候,才领略了蒙古人的战斗力。

面对着蒙古大军的进攻,摩诃末国王拒绝了集中兵力决战的正确建议,采取了分兵把关、城自为战的被动挨打的战略。而当蒙古大军日益逼近时,他又放弃首都,放弃天险,率众逃跑,从未组织过一次像样的抵抗。根据成吉思汗的命令,蒙古名将者别、速不台率军追击摩诃末。成吉思汗要求他们要像猎犬一样咬住自己的猎物不放,即使其躲入山林、海岛,也要像疾风闪电般追上去。躲入山林的秃儿罕王后被迫投降了,逃往海岛的摩诃末也悲惨地死去。

摩诃末死后,者别、速不台又挥军北上,进入钦察草原与斡罗思地区。因术赤与察合台意见不合,玉龙杰赤久攻不下。成吉思汗命令窝阔台为前线指挥,最后才攻下玉龙杰赤城。不可一世的花剌子模被消灭了,钦察骑兵和斡罗思诸公国也一败涂地,古印度河、伏尔加河一带成为激烈争夺的战场。花剌子模的王子札兰丁率领残部进行抵抗,在八鲁弯之战中一举消灭了近3万蒙古兵。但花剌子模大势己去,札兰丁被成吉思汗围困在申河边上,最后突围逃往印度。

回军路上接见长春真人在西征回军的路上,成吉思汗接见了中国北方道教全真派首领长春真人丘处机,日本学者称之为是为西征送去的一股清风。丘处机是道教全真派的掌门人,成吉思汗待他也如同朋友一般。丘处机与成吉思汗的相会时间不长,但是在成吉思汗人生道路上起的作用却相当大,使其性格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丘祖殿、丘处机清楚地告诉他,人是不能长生不老的,只能养生。还告诉他一条治国之道,劝他要清静无为,不要滥杀无辜等。

回军灭西夏太祖二十年(1225)秋,经过了7年西征的成吉思汗回到了蒙古草原。因西夏背盟,主将木华黎含恨而死,成吉思汗不顾64岁高龄,坚持亲征西夏。途中围猎受伤,高烧不起,但他仍不退兵。西夏王被迫派使者求降。

成吉思汗病危,在六盘山休养,留下了三条著名的遗嘱。太祖二十二年(1227)秋,成吉思汗死于六盘山附近的清水县。

他虽然未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灭掉西夏,更未能占领中国,却为自己的子孙留下了灭夏、灭金的方略。

特殊的葬礼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子孙为他举行了一个很特殊的葬礼,埋葬了这个世界历史上特殊的人物。他没有留下陵寝和宝鼎,只在他坟地周围30里处插上一圈箭簇,派重兵守卫这块禁地。由于时间已经过去了700余年,成陵的所在已经成为一个难解之谜。而他不息奋斗,不断抗争,雄才大略,横扫千军的一生却为中华民族和许多国家的人民所关注,被人们评为“千年伟人”。正是由于他不息的奋斗、不断的抗争,才使部落林立的蒙古草原实现了统一,才初步结束了中国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为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成吉思汗是统一中华民族的英雄!

要知道中国的蒙古族对蒙古国肯定是有情感的,并且二者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的深厚。蒙古国本身的人口也就非常少,可以说蒙古族是蒙古国的主体,占了蒙古国总体人口的2/3左右。蒙古国的存在也会让中国境内的蒙古族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因为蒙古国和蒙古族毕竟是同族同根,语言和文化都是一脉相承的。

因为中国境内的蒙古族其实是世代代都是生活在中国的领土当中的,所以蒙古人对于蒙古国的看法也认为蒙古国并不是他们的故土,也不会像海外华人那样对中国产生向往的感情。要知道蒙古国虽然以蒙古作为一个国家的名字,但是如果论人口来说的话蒙古人现在一共有1000多万人并且2/3的蒙古人全部都在中国境内。

如果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的话,那么中国的这些蒙古族人要比蒙古国的人口要多得多。因为蒙古国的官方语言是蒙语,而中国蒙古族大多数在生活中也是用蒙古语言进行交谈的。所以蒙古族与蒙古国的语言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不同的就是在中国境内生活的这些蒙古族会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这些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人在交流的时候,也偶尔也会用汉语进行交流。所以虽然中国蒙古族的人口非常多,但是也不能让蒙古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所以蒙古文化还必须要有蒙古族的本土人士进行传承。当时之所以有很多蒙古族人选择到中国境内进行生活,主要是因为蒙古国虽然地盘非常大,但是环境人口承载能力却非常小。而蒙古族作为中国边境的少数民族,大部分人都是比较温和的。除了蒙古族之外,朝鲜族也有这一问候的特征,就是因为中国邻国有蒙古国和朝鲜这几个国家的存在。

国内蒙古族怎样看待蒙古国的?

作为一个民族,蒙古曾经有着非常辉煌的历史,成吉思汗的名字,在亚欧大陆的历史是一个闪光的存在。但是,这种辉煌并不长久,盛极一时的蒙古汗国终究成为了过去。

及至今日,蒙古族还是有一个独立的国家的,但这个国家很小,而且经济也很落后,它就是毗邻我们国家的外蒙古。这个国家的历史并不长久,若算正式独立,要从1946年算起,到今天也不到八十年。

▲ 蒙古国地图

与这个国家相邻的我国,也生活着许多蒙古族人,它们曾经与外蒙古人的人一起,都是中华的子民,可惜,外蒙古在沙俄的干涉下终归选择了独立。

面对自己一个民族的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而自己却没有在一起,内蒙古人是否会非常沮丧,特别羡慕外蒙古人呢

答案是否定的。

第一,在蒙古的历史上,蒙古曾经有三个部分,独立出去的那一部分蒙古族并不是王室所在,而蒙古人的传统,是很尊重王室血缘的,也就是说,独立出去的蒙古并不居于蒙古文化的中心地位,所以它牵动不了内蒙古人的认同。

▲ 蒙古草原盛会

第二,外蒙古是在外国势力的干预下独立的,自从元朝之后,蒙古人就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其历史长达几百年,很多蒙古人早就对中国有了国家归属感。

但当时的国家处于弱势阶段,外蒙古选择独立其实是贪图沙俄给他们的好处,这种独立有一种背叛的成分,不具有民族独立的性质。所以它很难获得内蒙古人的认同。

第三,就是现状。外蒙古自从独立之后,由于受外国势力影响比较大,对自己的传统文化重视不够,许多传统已经丢失,而内蒙古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肯定对自己的传统也有所扬弃。

▲ 蒙古国仪仗队

所以与外蒙古当初独立的时候也有了许多变化,这样,内蒙古人与外蒙古人的差异越来越大。虽然语言相通,一部分习俗还相同,但相互的认同感还是在降低。

第四,经济差距。自从外蒙古独立以后,其经济支柱只有畜牧业与采矿业,由于自身的工业水平有限,采矿业他们只有依赖于俄国,所以发展也很有限。

产业结构的单一,让整个国家发展缓慢,现在他们的生活水平远远赶不上内蒙古人。因为内蒙古在国家的扶持和干预下,早就成了工业重地,经济发展是相当的高了。

因为上面的几个因素,内蒙古人对外蒙古人没有什么好羡慕的,也许他们还会庆幸,自己生在内蒙古呢。不然,他们就只有过外蒙古人的生活了。

▲ 蒙古草原牧场

他们现在对外蒙古这个国家,与其他国家还是有一点不同的,比其他国家觉得亲近些,毕竟,曾经是一家人。

可是,这种情感也只是泛泛的,淡淡的。就像一个很远的亲戚,有所牵挂,但也不是到了上心的地步,在他们心中,国家是大于民族的。

一个曾经空前强大的帝国消失在世界舞台上,曾经让无数人颤栗的名字和故事成为昨日花。一系列扣人心弦的战斗场面让人产生了无尽的联想。今天,当我们回顾铁木真及其黄金家族的过去时,我们可以我不禁充满了情感和想法。评论和叹息是读者有不同意见的事情,所以不要不要在这里评价太多。但是,这些人和这些事,在历史长河中,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模糊,相反,它们会成就今天人触景生情,思绪万千。作为一个简短的回顾,让让我们记住铁木真和他的黄金家族的简单历史。来自铁木真史称可汗于1206年改为利丹汗公元1634年,元蒙帝国灭亡,延续了428年。金氏家族的财富和产业主要表现在其疆域上:横跨亚、欧、非三大洲,建立了以蒙古和元帝国为共主的四个藩属汗国。其中长子术赤为钦察汗国,从铁木真之孙、术赤之子巴斗汗开始,到1380年比尔德比汗去世,历时154年。中亚主要是由察合台汗国的次子察合台统治,从开始的察合台孙子哈拉旭烈兀到结束的马勾结可汗。汗国吞并中亚窝阔台领土后,传位十年,历时262年。曾统治中亚东北的三子窝阔台家族,自窝阔台取得其领土后,80年间四世相传。波斯和非洲部分地区主要由铁木真的孙子,皇帝徐烈武汗统治,他的小儿子是拖雷。他的伊尔汗国在1335年没有汗死,他传给了范五世的王位,延续了70年。如今,铁木真和他的黄金家族所率领的蒙古后裔已经在亚欧多国定居,他们早已融入当地的生活。除了中蒙等国的蒙古人有明显的民族属性外,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异。比如俄罗斯的卡尔梅克人和布里亚特人都是蒙古人的后裔,他们仍然保持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只是族名发生了变化。定居在乌、俄等国的蒙古人,即术赤、钦察汗国,与钦察突厥人混合,接受了伊斯兰教的后裔,形成了新的民族鞑靼人;哈扎拉人,阿富汗的第三大民族,虽然他们的语言是伊朗语,宗教信仰是伊斯兰教,但是他们的民族习惯、传统甚至民族特色仍然保留着蒙古人的深刻印象。生活在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国的蒙古人已经完全被当地人融化了。但是,今天仍然有蒙古人的基因例如乌兹别克人和哈萨克人。

  蒙古族的:

  好久没有对一种音乐如此倾情了,内心被高亢辽远如泣如诉的音符激荡,那九曲回肠的颤音召唤我走入那片亘古荒原,我的心不禁被来自音乐声中的寂寞、孤独、风雪、黄沙研磨着撕扯着,我竟然无法承受这种深重的痛感,拿出手机发出短信:我被震撼了,这是喷发与灵魂深处最原始的情感呼号,你听———于是,我拨出一串长途号码,让远方的朋友和我一起承担这份来自音乐声中的沉重。

  这就是长调,蒙古长调,我贫乏的词汇不能诉极的蒙古长调。

  哈扎布,草原歌王,我未能踏上他的草原,无法骑着马儿亲耳聆听他马背上的歌唱,我只能从音箱里感知他的深情、他的沧桑、他的坚韧、他的寥落。一曲《小黄马》反复播放着,没有电声乐队伴奏渲染,只有马头琴时隐时现的哀怨,几近苍白的原音再现却透射出一种浩瀚广博深厚绵远质朴亲切的生命力量,我没有听懂他唱的一个词、一个字,但是,这完全不影响我走进他夺人魂魄的音域,让我的心如同饮下烈酒般的热血翻涌......

  无疑,这歌声是孤独的、浑厚的、悲怆的、刚毅的、凄婉的、坚强的。蒙古族,一个剽悍神勇铿锵有力的游牧民族,为何有着这般细腻绵延回肠荡气的歌声?他们究竟经历过怎样的沧桑寂寞?又拥有怎样的侠骨柔肠呢?

  一只狼在仰天长啸

  一条腿被猎夹紧咬

  它最后咬断自己的骨头

  带着三条腿继续寻找故乡

  ……

  残阳如血,一只狼凄厉的嚎叫穿透天宇,茫茫草原安静得只有风儿轻轻掠过,它的同伴没有来,它必须活着!血,一滴滴洒落,滚过草叶渗入泥土,一直伸向远方。

  蒙古人就像这只草原狼一样也在寻找,寻找“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可是,风沙、蝗虫、雪灾、干旱、严寒让他们颠沛流离,一生走马飘泊。如果没有旷古悠长的寂寞,如果没有浪迹天涯的沧桑,哪里会有这般自由远古泣血的吟唱?天阔地远,茫茫无边,正是这种空得没有真实感的草原让一个人不得不喷发出声流,向山川、河流、草地、天穹倾情呼号。是的,这种声音是不需要人来聆听的,那种深厚、那中宽阔、那种悠远、那种苍凉只属于草原,是草原镌刻在歌声中的生生不息的画卷。这种声音又是渴望聆听的,不然,那种高亢何以翻山越岭、那种悠长何以随风飘远、那种忧伤何以寻找共鸣、那种亲切何以找到温暖。

  从歌声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情感的真实,骁勇善战粗犷豪放的外在性格下面同样隐藏着一颗细腻敏感善良多忧的心。但是,这绝不意味着这个民族的怯懦和软弱,蒙古族有这样的谚语:“牙齿掉了咽到肚里,胳膊断了藏在袖里。”或许正因为蒙古人有着这样倔强的内在性格倾向,才有了1206年的“库里尔台”。孤独久了、漂泊久了、沧桑久了就会迸发一种凶猛的力量,成吉思汗,在歌潮中精神抖擞地出发了。

  岁月留下你的故事

  祖先留下你的夙愿

  小溪留下你的恋歌

  大山留下你的信念

  马奶酒留下你的陶醉

  篝火边留下你的狂欢

  ……

  歌者的眼里有了泪水,也有了岁月留下的沧桑和沉淀。

  如今,草原上的血雨腥风早已烟消云散,那段历史也变得扑朔迷离支离破碎。但是,草原上经久传唱的长调却蕴涵了一则血色传说。是的,未曾经历金戈铁马的繁华,未曾遭遇繁华之后的没落,长调就不会拥有那么丰富磅礴苍劲的思想内涵。

  喋血草原,长歌当哭。在一个音符悠长的颤栗或一个节拍反复的陡转中,一个民族在追忆在长叹,但是,这绝不是颓废更不是哭诉,那是一种沉静,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般的沉静,在这种沉静里,哀鹤展翅气冲霄汉,苍鹰盘旋长风呼啸。长调,浸透了蒙古人血脉的音乐根植与草原,让蒙古人民以质朴、坚韧、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在辽阔的草原巍然驰骋。

  我真的被良久地震撼了,在长调高吭嘹亮低吟回荡跌宕起伏悠长绵远的音色中,我的一切显得那么的可有可无。那些所谓的忧愁烦乱,那些退不去的喧嚣浮华都被这天籁之音荡涤得干干净净,我的一颗心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安详宁静,那种宽广那种深厚那种深沉正在心中悄悄聚集……

  我想,蒙古长调不仅仅是蒙古人灵魂的脊梁,也应该是整个人类灵魂的脊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222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