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有哪些精神和事例!拜托告诉藕!>.<

解放军有哪些精神和事例!拜托告诉藕!>.<,第1张

  紧紧地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宗旨。它要求参加人民解放军的全体人员,都以广大人民的利益、全民族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始终为人民的解放而奋斗,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全体官兵在为人民服务的奋斗中,要求做到完全、彻底、大公无私,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以至生命。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宗旨,在这支军队诞生时便确立下来。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时即宣告中外,要为中国工农大众而战。同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首次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1929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司令部、政治部颁发布告,宣告红军以帮助工人、农民及一切被压迫阶级得到解放为宗旨。1931年7月,朱德在中国***苏区中央局机关报《战斗》报著文指出,红军是工农的军队,是一切劳苦群众的军队,其历史任务是建立和巩固工农自己的苏维埃政权,使无产阶级及一切劳苦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完全得到解放。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国***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所作的《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惟一宗旨,就是“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宪法所赋予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使命集中体现了建军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阶级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军队从属于一定的阶级,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人民解放军是由中国***缔造和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是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就是这支军队的历史任务;中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然也是这支军队的宗旨。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历史阶段所面临的任务都是艰巨复杂的,人民解放军要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必须紧紧地和全国人民站在一起,团结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人民解放军的成员大都来自工农,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联,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奋斗目标,也决定了这支军队能够彻底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根本目的和全军行动的最高原则,由此规定了军队的全部职能、全部工作和建军的其他原则。人民解放军在长期的战斗历程中,坚定不渝地信守和履行建军宗旨,使其成为全军团结战斗的政治思想基础和行动准则。尽管其成员不断更新变化,但始终保持了人民军队的性质,显示了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和全力支持,使之从小变大,由弱变强,同人民群众一起,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为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做出了卓越贡献。

  ==========================================================

  懂存瑞,在抗美援朝战场手脱举雷包炸碉堡

  罗盛教,跳进冰洞救朝鲜落水儿童牺牲

  王成,手持爆破筒冲进敌人堆,与敌人同归于尽

  王二小,牺牲自己把敌人引向我军包围圈

  邱少云,为了不暴露我军,被火在燃烧了30多分钟牺牲

  梁士英 解放锦州舍身炸敌堡

  黄继光 在一条腿已断的条件下舍身堵枪眼

  邱少云(1931年--1952年)四川铜梁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5军29师87团9连战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作战。 1952年11月11日,邱少云所在连队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391高地作战中担负突击任务,并奉命于夜间在距敌60米的山脚下潜伏,以待次日傍晚发起突袭。12日11时,他的潜伏地不幸被敌盲目发射的燃烧弹击中。为了不暴露部队的整个行动计划,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巨痛,在5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他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此次作战的胜利。当晚反击部队顺利攻占391高地,全歼守敌1个加强连。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党员,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英雄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391高地主峰的石壁上万古留存。

  杨根思(1922--1950)江苏泰兴人。1944年参加新四军,1945年加入中国***。在国内革命战争中他多次立功受奖,曾两次被评为战斗模范,荣获“爆破大王”、“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等称号,并光荣地出席了1950年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同年他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担任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在1950年11月29日第二次战役中,杨根思奉命率领一个排的战士,坚守在长津湖地区下碣隅里外围制高点--小高岭,这是敌人南逃的必经之地。战斗打响后,他率领全排先后连续打退了敌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8次疯狂进攻。此时,阵地上只剩下他与两名伤员,并且弹药用尽。当美军发起第9次进攻时,危急关头杨根思抱起最后一个5公斤重的炸药包,毅然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住了阵地,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阻击任务。战后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将他生前所在连命名为“杨根思连”。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朝鲜政府还在他牺牲的地方建立了“杨根思英雄纪念碑”。

  许家朋,整个上身都钻进了枪眼阻止敌人机枪发射

  张学栋 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口。以生命换来胜利

  王庆平 手榴弹训练中,为掩护战友,不幸光荣牺牲

  李晓红 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役中,她连续奋战6天,不幸被感染

  张映鑫 扑向枪眼,双腿堵住射孔

  张桃芳 创造了朝鲜前线我军冷枪杀敌的最高记录

  杨子荣(四野的)孤身入匪穴

  黄继光(志愿军)舍身堵枪眼

  塔山英雄团(东野4纵12师34团)在塔山激战6昼夜,击退国民党军几十次进攻,保住阵地

  狼牙山五壮士(八路军)跳悬崖

  雷锋(沈阳军区某部)一生为人民服务

  欧阳海舍身推战马、勇救人民生命财产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七十年,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长征精神万岁!

具体内容:人民是革命的母亲

人民是革命的母亲。红军一切为了群众,又很好地依靠了群众。在长征中,红军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人民群众的财产秋毫无犯。在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红军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少数民族群众坦诚相见、交朋友。刘伯承同志与彝族首领小叶丹面对青山碧水歃血盟誓,结为兄弟的故事,成为红军长征中的千古佳话。由于红军所到之处,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打土豪分田地,帮助穷苦人翻身解放,因而,广大群众把红军视为自己的子弟兵,是穷人的队伍,把红军称为“菩萨兵”。红九军团经过云南东川一带,由于得到当地干人儿的帮助,因而顺利攻下了东川县城。红军打开粮仓,把粮食发放给穷苦群众,并且根据群众的要求,公审处决了反动县长和一个大土豪,城内外群众对此拍手称快。在东川县城,红军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援,筹款达6万余元,干人儿踊跃参加红军,不到一天半的时间,便扩大了800多个红军战士。

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许多难以想到的困难,都是依靠地方群众的帮助解决的。红军强渡大渡河时,不仅要冒着对岸敌人的炮火,还要克服大渡河的急流险滩。要强渡过河,必须找到熟练的船工。经过做工作,十几名船工来了。战斗打响了,老乡们冒着枪林弹雨,一桨连一桨地拼命划着。船到河中向下滑出几十米,撞在大礁石上,在面临船毁人亡的危急关头,四名船工跳进滚滚的急流里,用背顶着船,船上的船工尽力用竹篙撑着,经过惊心动魄的搏斗,终于脱离了险境,把红军勇士们送到对岸。在红军面临茫茫草地的时候,当地一位六十多岁的藏族通司不畏艰险,带领红军在水草地行军四天四夜,终于开辟了一条可以让红军大部队通过的生命线。

长征中军民鱼水情,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篇章。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攻占湖南锡矿山。工人群众个个兴高采烈,不仅夹道欢迎,而且还燃放鞭炮,自发地在门口点上小油灯给部队照路。时值初冬天气,红军的衣着单薄,群众纷纷把好房子腾给红军,把厚实的被子让给红军,并主动为红军做饭、烧水。我们的红军战士也争着为群众做事,真是军民一家人啊!一天晚上,一连一排30多名红军战士夜里睡觉煤气中毒,周围群众闻讯后,很快弄来了新鲜萝卜和淘米水,把鲜萝卜磨碎后和淘米水一起煮沸,然后一口一口地喂给中毒的战士们吃,由于抢救及时,中毒的战士全部苏醒过来了。红17师在一次作战后,有47名伤员打算寄放到六寨。在经过新寨时,苗族首领扬以沙老人带领全寨男女老少,赶到路边,硬是把伤员们“抢”到他们寨子里去治疗休养。伤员们到新寨后,全寨三十几户人家争着让出自己的床铺安置伤员。妇女们为伤员端屎端尿,男人们扛上火枪站岗放哨。在遇到民团搜查时,苗族群众就把伤员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后来,有几位伤员因伤势恶化,光荣牺牲,苗寨用最隆重的仪式进行安葬,并特意为烈士们修建了“红军坟”,成为长征中军民鱼水情的历史见证。

红军长征,当时各个方面军团结一致,统一听从中央军的指挥,密切合作,最后胜利会师,取得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各级组织、各个单位、各个部门也需要发扬团队精神,团结友爱,优势互补,互相补台,向着共同目标齐心协力,“人心齐、泰山移”!

红军长征,走到哪里都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红军为人民服务,也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结合今天的改革发展,我们所有的工作也都需要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与群众充分沟通,特别是涉及到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和方案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使企改革和发展得以顺利进行。

团结是力量源泉

在革命生死攸关的时刻,召开遵义会议,充分体现了党内和红军内部团结的极端重要性。当时,为了挽救党、挽救红军,必须把红军的领导权从“左”倾路线代表手中夺过来。

会前,周恩来同志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在遵义会议上,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刘少奇等都旗帜鲜明地支持毛泽东同志,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和全军的领导地位。在遵义会议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张闻天同志一直担任党的总书记职务。他与毛泽东同志的合作是很成功的。体现了党内高度的团结。毛泽东同志曾风趣地说:洛甫同志是“开明君主”。周恩来同志积极协助毛泽东同志组织和指挥红军,林伯渠当时抒写下“坚持遵义无穷力”“阳光坦荡己无歧”的诗句。这诗句既反映出他热诚拥护确立毛泽东同志在中央的领导地位的激动心情,又赞颂了当时全党全军团结一致的精神面貌。

花开吐芳菲,彝海含笑迎宾朋。五月,春意盎然的彝海,一派生机勃勃。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陆军学院、凉山州、冕宁县主办的,万人纪念红军长征过凉山暨“彝海结盟”70周年庆祝大会,在阳惹雪山下彝海之滨隆重举行,追忆70年弹指一挥间的红色诗篇。

省副省长张作哈在讲话中说,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踏上凉山这决神秘而又神奇的土地,发生了对中国革命有着重大而深远影响的两件大事:一是召开了著名的会理会议,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确立了团结一致、继续北上的方针;二是红军先遣军总司令刘伯承同志与彝族首领果基约达在彝海边歃血结盟,创造了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彝海结盟不仅为红军取得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为我党在复杂历史条件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开创了成功的范例,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解放后,古老的凉山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历史性飞跃。在中国***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凉山各族儿女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全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彝海结盟所凝聚的军民团结、民族团结精神正在大小凉山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薪火相传并发扬光大。

3月10日,以色列军人武大卫从江西瑞金出发,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行进。7月25日顺利到达陕西吴起镇,历时138天,行程24000多公里(汽车行驶里程),其中步行1200多公里。途经9个省、自治区,参观了当年红军重要会议和战场旧址,穿越了雪山草地,采访了近百名老红军,拍摄了3000多张照片。对于这次“长征之行”,70岁的老人有着太多的激动,太多的感慨——长征路应该列为世界人类遗产保护

一个职业军人,武大卫以其独特的视角,用自己的亲历概括了长征精神。他说,长征的内涵和精髓就是“崇高精神、空腹、飞毛腿”。“这次长征之行,让我知道了什么样的军人才是真正的军人,才是能够打胜仗的军队,才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军队”。武大卫动情地说,中国红军表现出来的精神是全世界的珍贵财富,值得世界各国军人景仰和学习。可以说,红军在长征路上的经历是悲惨的,但他们的超凡毅力和精神却是悲壮的。没有精良的装备、没有吃的、没有交通工具,凭着为人民谋幸福的崇高精神,空着肚子,光着脚,爬雪山,两条腿竟然比敌人的现代交通工具跑得还快。“说红军是超人,是飞毛腿,一点都不为过”。他说,以前,总以为长征路是一马平川的坦途,这次一走才明白,长征哪里有路啊,许多地方是红军走过了之后才有了人的足迹,也才有了路。 红军的思想政治工作堪称中国红军胜利之本,也是中国人民军队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长征精神要好好发扬光大,它是一笔世界珍贵的精神财富和军事财富。

最近,“四代同堂颂长征”文艺演出在浙江老年大学准时开始。

备好此次的演出活动,参加排练的同学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为了精益求精,当其他同学已进入梦乡时,他们却仍在排练,每一次进步都让人兴奋不已。这不是一支专业的队伍,没有专业的辅导,从摹仿到加入自己的东西,一步步走来,他们过得充实而愉快。四分钟的时间很短,但却凝聚了他们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及对新时期人民卫士的无限崇敬与爱慕之情。这也是实践长征精神。

已过去70年了,但它留下的时代意义与精神却是万古不朽的。对我们来说,应该像先辈们艰辛创业那样去对待自己的学业,使自己学有所成。在工作中尽职尽责,生活中学会团结协作,学会奉献。

奋斗是胜利的法宝

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新长征的路会更艰苦、更漫长。因此,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然而,有些党员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必要讲艰苦奋斗了,因此贪图安逸、追求享乐,讲排扬、摆阔气,生活高标准、工作低要求,特别是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过着纸醉金迷的奢侈腐朽生活,甚至坠入了违法犯罪的深渊,如果这种现象任其不断扩大和蔓延,势必严重侵蚀党的肌体,破坏党群关系。所以,在新的形势下,要保持***员先进性,艰苦奋斗作风不能丢。

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人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前辈在井冈山如果不发扬以门板当床、稻草做被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长征路上如果不发扬爬雪山过草地、嚼草根吃树皮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延安如果不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取得抗战胜利;当年如果我们***人没有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精神,就难以实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革命理想。同样,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仍然要靠艰苦奋斗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并不断丰富艰苦奋斗的内涵,将崇高理想与现实工作统一起来,使之不断地与时俱进。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也只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取得成功。大力推进各项创新,就要不折不扣地走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执政为民”。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将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护好、发挥好。领导干部的政绩是什么?“群众脸上的笑容,就是干部的政绩!”

实现这种结合,就要弘扬“永久奋斗”的精神,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永久奋斗”,是毛泽东同志1939年5月30日,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讲话的标题。他号召全体***员、模范青年要把革命干到底,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概。

今天,在历史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更加需要这种“永久奋斗”的精神。机遇是什么?机遇从来都是对挑战的胜利。战胜挑战,就是机遇;被挑战所压倒,就是失败。我们要战胜各种挑战,在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的激烈较量中,不掉队,并迎头赶上,需要我们“永久奋斗”,绝不可半途而废。振兴中华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过程。今天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永久奋斗”,就是要求***人成为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永久奋斗”的精神和忧患意识是相辅相成的。缺乏忧患意识,就没有远见卓识,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就会惊慌失措、陷入被动,甚至导致事业的失败。对于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来说,忧患意识是成熟的表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被历史反复证明的真理。

中国古代的先哲说过:“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当年,毛泽东同志曾用庄子的这句话激励大家,我们的事业绝不会因为开始阶段的弱小和条件的简陋,而影响其伟大。

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将激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振兴!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七十年,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长征精神万岁!

人民是革命的母亲

人民是革命的母亲。红军一切为了群众,又很好地依靠了群众。在长征中,红军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人民群众的财产秋毫无犯。在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红军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少数民族群众坦诚相见、交朋友。刘伯承同志与彝族首领小叶丹面对青山碧水歃血盟誓,结为兄弟的故事,成为红军长征中的千古佳话。由于红军所到之处,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打土豪分田地,帮助穷苦人翻身解放,因而,广大群众把红军视为自己的子弟兵,是穷人的队伍,把红军称为“菩萨兵”。红九军团经过云南东川一带,由于得到当地干人儿的帮助,因而顺利攻下了东川县城。红军打开粮仓,把粮食发放给穷苦群众,并且根据群众的要求,公审处决了反动县长和一个大土豪,城内外群众对此拍手称快。在东川县城,红军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援,筹款达6万余元,干人儿踊跃参加红军,不到一天半的时间,便扩大了800多个红军战士。

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许多难以想到的困难,都是依靠地方群众的帮助解决的。红军强渡大渡河时,不仅要冒着对岸敌人的炮火,还要克服大渡河的急流险滩。要强渡过河,必须找到熟练的船工。经过做工作,十几名船工来了。战斗打响了,老乡们冒着枪林弹雨,一桨连一桨地拼命划着。船到河中向下滑出几十米,撞在大礁石上,在面临船毁人亡的危急关头,四名船工跳进滚滚的急流里,用背顶着船,船上的船工尽力用竹篙撑着,经过惊心动魄的搏斗,终于脱离了险境,把红军勇士们送到对岸。在红军面临茫茫草地的时候,当地一位六十多岁的藏族通司不畏艰险,带领红军在水草地行军四天四夜,终于开辟了一条可以让红军大部队通过的生命线。

长征中军民鱼水情,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篇章。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攻占湖南锡矿山。工人群众个个兴高采烈,不仅夹道欢迎,而且还燃放鞭炮,自发地在门口点上小油灯给部队照路。时值初冬天气,红军的衣着单薄,群众纷纷把好房子腾给红军,把厚实的被子让给红军,并主动为红军做饭、烧水。我们的红军战士也争着为群众做事,真是军民一家人啊!一天晚上,一连一排30多名红军战士夜里睡觉煤气中毒,周围群众闻讯后,很快弄来了新鲜萝卜和淘米水,把鲜萝卜磨碎后和淘米水一起煮沸,然后一口一口地喂给中毒的战士们吃,由于抢救及时,中毒的战士全部苏醒过来了。红17师在一次作战后,有47名伤员打算寄放到六寨。在经过新寨时,苗族首领扬以沙老人带领全寨男女老少,赶到路边,硬是把伤员们“抢”到他们寨子里去治疗休养。伤员们到新寨后,全寨三十几户人家争着让出自己的床铺安置伤员。妇女们为伤员端屎端尿,男人们扛上火枪站岗放哨。在遇到民团搜查时,苗族群众就把伤员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后来,有几位伤员因伤势恶化,光荣牺牲,苗寨用最隆重的仪式进行安葬,并特意为烈士们修建了“红军坟”,成为长征中军民鱼水情的历史见证。

红军长征,当时各个方面军团结一致,统一听从中央军的指挥,密切合作,最后胜利会师,取得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各级组织、各个单位、各个部门也需要发扬团队精神,团结友爱,优势互补,互相补台,向着共同目标齐心协力,“人心齐、泰山移”!

红军长征,走到哪里都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红军为人民服务,也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结合今天的改革发展,我们所有的工作也都需要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与群众充分沟通,特别是涉及到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和方案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使企改革和发展得以顺利进行。

团结是力量源泉

在革命生死攸关的时刻,召开遵义会议,充分体现了党内和红军内部团结的极端重要性。当时,为了挽救党、挽救红军,必须把红军的领导权从“左”倾路线代表手中夺过来。

会前,周恩来同志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在遵义会议上,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刘少奇等都旗帜鲜明地支持毛泽东同志,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和全军的领导地位。在遵义会议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张闻天同志一直担任党的总书记职务。他与毛泽东同志的合作是很成功的。体现了党内高度的团结。毛泽东同志曾风趣地说:洛甫同志是“开明君主”。周恩来同志积极协助毛泽东同志组织和指挥红军,林伯渠当时抒写下“坚持遵义无穷力”“阳光坦荡己无歧”的诗句。这诗句既反映出他热诚拥护确立毛泽东同志在中央的领导地位的激动心情,又赞颂了当时全党全军团结一致的精神面貌。

花开吐芳菲,彝海含笑迎宾朋。五月,春意盎然的彝海,一派生机勃勃。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陆军学院、凉山州、冕宁县主办的,万人纪念红军长征过凉山暨“彝海结盟”70周年庆祝大会,在阳惹雪山下彝海之滨隆重举行,追忆70年弹指一挥间的红色诗篇。

省副省长张作哈在讲话中说,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踏上凉山这决神秘而又神奇的土地,发生了对中国革命有着重大而深远影响的两件大事:一是召开了著名的会理会议,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确立了团结一致、继续北上的方针;二是红军先遣军总司令刘伯承同志与彝族首领果基约达在彝海边歃血结盟,创造了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彝海结盟不仅为红军取得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为我党在复杂历史条件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开创了成功的范例,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解放后,古老的凉山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历史性飞跃。在中国***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凉山各族儿女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全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彝海结盟所凝聚的军民团结、民族团结精神正在大小凉山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薪火相传并发扬光大。

3月10日,以色列军人武大卫从江西瑞金出发,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行进。7月25日顺利到达陕西吴起镇,历时138天,行程24000多公里(汽车行驶里程),其中步行1200多公里。途经9个省、自治区,参观了当年红军重要会议和战场旧址,穿越了雪山草地,采访了近百名老红军,拍摄了3000多张照片。对于这次“长征之行”,70岁的老人有着太多的激动,太多的感慨——长征路应该列为世界人类遗产保护

一个职业军人,武大卫以其独特的视角,用自己的亲历概括了长征精神。他说,长征的内涵和精髓就是“崇高精神、空腹、飞毛腿”。“这次长征之行,让我知道了什么样的军人才是真正的军人,才是能够打胜仗的军队,才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军队”。武大卫动情地说,中国红军表现出来的精神是全世界的珍贵财富,值得世界各国军人景仰和学习。可以说,红军在长征路上的经历是悲惨的,但他们的超凡毅力和精神却是悲壮的。没有精良的装备、没有吃的、没有交通工具,凭着为人民谋幸福的崇高精神,空着肚子,光着脚,爬雪山,两条腿竟然比敌人的现代交通工具跑得还快。“说红军是超人,是飞毛腿,一点都不为过”。他说,以前,总以为长征路是一马平川的坦途,这次一走才明白,长征哪里有路啊,许多地方是红军走过了之后才有了人的足迹,也才有了路。 红军的思想政治工作堪称中国红军胜利之本,也是中国人民军队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长征精神要好好发扬光大,它是一笔世界珍贵的精神财富和军事财富。

最近,“四代同堂颂长征”文艺演出在浙江老年大学准时开始。

第一,无论是在长征前还是在长征途中,都有大量的人民群众加入红军队伍,使红军力量得到补充。中央红军在遵义地区时,由于在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下,在短短的10多天里就扩大红军4000余人。

第二,各根据地和各路红军长征经过地区的人民群众,尽管自己生活十分贫困.但还是拿出粮食、衣被、鞋袜、食盐等支援红军,使红军得到军需物资的补充。

扩展资料:

在红军中建立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巩固无产阶级先锋队-中国***在红军中的领导,要使红军成为有力的工农革命的武装力量”。红军中的政治机关“是苏维埃政权的一部分”,是“党在红军政治路线及纪律的执行者”,是“红军中的政治指导员。

政治工作的任务,是“实施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使红军的指战员明了红军所担负的阶级的政治责任和与敌人作战的意义。要把红军的指战员训练成为“有军事技术的战士”,成为“建立苏维埃政权巩固苏维埃政权有阶级觉悟的公民”,还要成为“完成世界革命的国际主义者”。

70年前,红军战士战胜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长征精神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一、崇高的理想 坚定的信念

崇高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灵魂,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

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

坚定的革命信念,始终鼓舞着广大红军将士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缺衣少食,弹药匮乏,吃的是草根,咽的是树皮,头上敌机轰炸,四周敌军围追堵截,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走出了雪山草地,翻越了高山峻岭,实现了三大主力会师,走上抗日救国前线。红军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广大指战员们对革命理想执著的信念,靠的是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一位红军老战士在回答“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你们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也不倒下?”的提问时,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理想!革命理想大于天。”正是靠着这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的支撑,前进的道路被敌人封锁了,就在崇山峻岭、深山峡谷中辟路前进;部队被敌人截断了,就以钢铁般的意志实行突围;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抛石块,血战到底。为了实现伟大的理想,无数先烈战死沙场。如果说懂得为崇高理想而斗争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话,那么在中国***领导下的红军正是这样一支钢铁劲旅。

长征胜利表明: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是红军长征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这种伟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铸造了我们的军魂!

二、牢记宗旨 心系人民

中国***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长征时期,党坚持这一宗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为取得长征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长征途中,物质极其匮乏,甚至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但红军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是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在长征途中,红军所过之地绝大多数是偏辟的山区、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红军每到一地,就积极动员群众,宣传北上抗日的方针,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不动群众一草一木,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并帮助各民族人民群众建立起人民政权和革命武装。红军将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各民族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和大力支持。当地广大人民群众主动为红军捐粮草,给红军带路,照顾伤病员,甚至参军打仗,这一切都有力地支援了长征。

长征胜利教育我们: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因素。得民心则兴、失民心则亡,这是铁的规律。因此,弘扬长征精神,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心系人民,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三、胸怀全局 严守纪律

中国***是一个有着严明纪律的政党,党的纪律是全党意志的体现,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胸怀全局,是模范执行党的纪律的前提。只有胸怀全局,严守纪律,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才能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长征的胜利是党和人民军队铁的纪律的胜利。长征途中,红军指战员从革命利益出发,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严守纪律,真正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全局,只要上级一声令下,坚决完成战斗任务,可谓“军令如山重,纪律似铁坚”。懋功会师时,担任后卫任务的红五军团第37团刚翻过雪山到达镇口,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他们原路返回盐井坪,为会师部队担任警戒。该团没有任何怨言,忍着饥饿、寒冷和极度疲劳,重翻夹金山,到达指定地点。长征中,红军将士还自觉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群众纪律,得到了沿途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

长征中,红军团结统一,严守纪律,还表现为各部队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以及同闹分裂搞独立的行为作斗争。长征中的各路红军实行战略转移虽然独立进行,但在长征这一全局中,大家密切配合,互相支持。红一、四方面军懋功会师后,曾发生过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严重事件。党中央为了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统一,同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最终战胜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维护了红军的团结统一。

长征胜利告诉我们: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是长征胜利的重要保障。同样,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也是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四、艰苦奋斗 甘于奉献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是中国***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我们党85年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在探索兴党、强国、富民的道路上,艰苦奋斗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我们党百折不挠,顽强进取;作为图强求兴的奋斗方式,使我们党在改变中国面貌的历程中创造出辉煌的业绩;作为高尚纯洁的政治品格,确保我们党在各种困难和考验面前巍然屹立。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人民军队的艰苦奋斗史。万里长征,艰苦卓绝。红军将士与天斗,与地斗,与敌人斗,斩关夺隘,抢险飞渡,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具有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为艰苦的历程。“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海拔4000多米的川康雪山,使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长眠于此;千里沼泽、连鸟兽都不能出没的川西草地,吞噬了多少红军战士的生命。“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红军战士在“爬过雪山就是胜利”、“走出草地就有希望”口号的鼓舞下,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雪山死神和草地恶魔,并且表现出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长征胜利的历史表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长征精神是我们党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是全国人民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

一、长征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价值取向,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价值取向,主要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的精神、爱好和平的理念、勤劳勇敢的作风和自强不息的斗志。长征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升华,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

长征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和一往无前、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她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精神的升华。理想是维系和激励人们前进的精神支柱。红军长征是在极为险恶的战争环境和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天上有敌机狂轰滥炸,地上有几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红军指战员在缺吃少穿的情况下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经历和承受了人世间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作出了巨大的牺牲。红军将士之所以能够取得最后胜利,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崇高的理想,即坚信北上抗日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坚信中国革命一定能够胜利。正如张闻天所说:“中国***人曾经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件事震动了全世界。为什么二万五千里长征能够有这样伟大的影响呢原因就在于中国***在这次长征中充分地表现出了她为了自己的理想而牺牲奋斗与坚持到底的精神。”

长征精神就是万众一心、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她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顾全大局光荣传统的集中体现。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密切配合,这是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决定性因素。长征途中,为了集体的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为了整体利益而牺牲局部利益的事例比比皆是。在同强大的敌人和恶劣自然条件的殊死搏斗中,红军各部队之间互相支援,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红军干部战士政治上同心同德,战斗中同仇敌忾,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团结战斗的光辉篇章。红军十分重视军民团结和民族团结,所到之处,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坚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赢得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正是这种讲团结、顾大局和团结协作、步调一致的精神,使全党全军团结统一,既战胜了穷凶极恶的强敌,也粉碎了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图谋。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团结起来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这是长征精神留给我们的最宝贵启示。

长征精神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战天斗地、百折不回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她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的生动表现。长征是一部惊心动魄、感人肺腑的英雄诗篇,写下了“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展示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情壮志。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在长征途中,无论敌人多么凶残,无论党内斗争多么严峻,也无论自然条件多么恶劣,红军指战员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正如埃德加·斯诺所说:“冒险、探索、发现、勇气……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皑皑雪山、茫茫草地留下了红军的歌声、笑声。红军指战员正是以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始终如一地保持着高度的凝聚力和顽强的战斗力。

……

长征精神既属于历史,也属于当代,更属于未来。长征胜利后,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阶段,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开拓前进过程中所形成的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等,都是长征精神的继承和拓展,都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升华,都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长征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的鲜明政治本色,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启示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鲜明政治本色,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长征精神是中国***人政治本色的一次集中体现。红军之所以能够通过长征使中国革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就是因为我们党在长征中始终注意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注意使全党全军尤其是高中级领导层保持坚定的党性原则和大局观念、保持建立在正确路线基础上的铁的纪律和坚强团结。总结中国***在长征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宝贵经验,对于当前继续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长征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精神,长征的胜利就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胜利。如果说,长征之前,红军遭受挫折;长征本身,红军出于无奈;长征之初,红军面临毁灭之险,饱尝了王明为代表的“左”倾中央领导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的苦果;那么,后来红军摆脱险境,争得主动,赢得胜利,则是在品尝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确立和坚持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甘甜。遵义会议后,红军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套战略战术的实施,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是***人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长征的经验启示我们: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持党的先进性,既要靠思想教育,又要靠制度保证。实践证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先进性,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有一套以民主集中制和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为核心的根本制度,同时有一套保证这些制度实施的政治纪律。长征时期,张国焘拥兵自重,无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一个人推翻中央的集体决议,身为红军总政委却不执行中央的命令。为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与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错误行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明确指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从而维护了党的高度集中统一,捍卫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长征的经验启示我们: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和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系列制度,形成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维护中央权威、严肃党的纪律、保证政令畅通的制度保障。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围绕实现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党的先进性建设,只有与时代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相吻合,同实现党面临的历史任务相统一,才能真正落到实处。长征时期,中国***紧紧围绕“北上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民族独立”这个中心任务抓自身建设,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成为民主革命的先锋、民族解放的先锋、联系群众的先锋,在顽强斗争、浴血奋战中体现党的先进性,在推动历史进步中实现和坚持党的先进性,创造性地解决了在革命处于低潮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党的先进性问题,从而使坚持党的先进性真正落到了实处,最终领导红军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长征的经验启示我们: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只有始终围绕实现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才能使之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相互促进。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努力成为解放思想的模范、落实第一要务的模范、求真务实的模范、开拓创新的模范,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体现党的先进性。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长征时期,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红军时时处处关心群众的疾苦,每到一地都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各部队都遵照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关于宣传组织群众应“首先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开始,然后逐步进入到苏维埃的基本主张的宣传”的指示,处处严守纪律,维护群众利益。针对少数民族对红军存在怀疑、恐惧的心理,红军总政治部多次发出指示,要求部队“严格政治纪律,绝对不准对少数民族群众有任何的骚扰,严禁将少数民族中的富裕分子当土豪打”。由于党坚持了正确的群众政策和民族政策,始终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而使红军赢得了各族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和真诚援助。长征的经验启示我们:“民心向背是检验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的试金石。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失去生命力,更谈不上先进性。”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三、长征精神充分彰显了中国***人光荣革命传统的丰富时代内涵,为新世纪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正在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长征”。不久前,在中央政治局对长征胜利进行回顾和思考时,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把学习中国革命史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紧密结合起来,把学习中国革命史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学习中国革命史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把学习中国革命史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这深刻揭示了弘扬长征精神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其一,要把弘扬长征精神、发扬光大革命传统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紧密结合起来。在党和红军处于生死存亡的重大历史关头,是什么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们党在遵义会议后形成的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坚强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适时调整红军的战略方针并最终确立和坚决贯彻北上抗日、会师陕北的战略方针,将被动的战略退却转变为开辟抗日前进阵地的伟大进军;实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使红军从根本上摆脱了长征初期的被动局面;克服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束缚,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长征胜利的历史启示我们:只有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确保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从胜利走向胜利。弘扬长征精神,就要学习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人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剖析中国社会的特点,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揭示中国革命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学习他们善于把党和人民取得的实践经验不断上升为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丰富、发展理论的创新精神;学习他们善于运用民族语言和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回答和阐明中国革命理论和政策问题的理论方法。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无止境。我们要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和深刻理解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新的形势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其二,要把弘扬长征精神、发扬光大革命传统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明确、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核心。共同的理想信念把红军战士凝聚在一起,鼓舞他们战胜千难万险,把为革命理想而奋斗的精神推向前所未有的崇高境界。尽管红军将士开始时还不知道长征的落脚点在哪里、战略转移何时才能结束,尽管他们时刻都面临着流血牺牲,但他们深信“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正是在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支撑下,红军官兵经受住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经受住了超越人类生理极限的磨练。长征胜利的历史启示我们: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具有何等巨大的精神力量,可以创造出怎样的人间奇迹!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党我军夺取革命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我们党所肩负的使命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广大干部群众坚定理想信念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弘扬长征精神,就要注重学习和弘扬革命先辈对崇高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坚定信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其三,要把弘扬长征精神、发扬光大革命传统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70年前的红军长征,是集挑战、搏斗、考验、洗礼于一体的革命大熔炉,熔铸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这种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种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这种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与升华。长征胜利的历史启示我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军队,只要有这样的民族精神,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伟大的时代、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70年后的今天,长征精神的每一个音符都蕴含着时代的因子,都具有撼人心魄、发人深思、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弘扬长征精神,就要既注重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坚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引导广大党员和全体人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激发全民族的创新活力,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开拓奋进!

长征那英勇的足迹镌刻在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中,始终为中国人民铭记;长征那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夺取成功的基础;长征那战胜一切困难的气概,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朝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辉煌前进。长征以它的精神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民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是为估排除万难,挑战生命极限的典范。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呀!它是不怕流血牺牲,不畏艰难险阻,团结互助,勇往直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在生活中长征精神对我也有极大的帮助,它鼓舞了我,它启发了我,它使我彻底觉悟了,催我不断前进,走向成功。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生,家离学校很远,交通很不方便,上学还要翻几座山,只要一下雨,我就要摸黑上学。有一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那天的早上我只好早点起床上学。我独自一人走在泥泞不堪的小路上,眼前一片漆黑,有了不想走也不敢走的念头。正在这时,我的脑海里浮现了红军战士在长征路上一幕幕排除万难、自强不息的情景。飞夺泸定桥时红军战士们冒着大雨、忍着饥饿、踩着泥泞、摸着黑火速前进,而且一路上还有敌人的堵截。红军战士们为了人民能过了和平而幸福的生活,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我就因为上学天黑路远就不想走了。这与红军在弹火硝烟里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相比,这一点点困难算得了什么呢?这难道是我们和红军战士不一样吗?还是我们不能像红军战士那样?能,一定能,只要我们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就一定会到达光辉的顶点。于是我咬紧牙关,不管眼前多么黑,前面的路程多远,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不知不觉,我一会儿功夫就到了学校。从这件事我明白了做任何事都需要长征那种百折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只有这样才会战胜任何困难。

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新长征路上的主人。走向21世纪的中国青少年,一定要接过长征前辈的火炬,让伟大的长征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谱写出更加壮丽的诗篇!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

相处融洽。不拿群众一点东西。逐渐地,红军的群众工作改进了,纪律加强了,新的组织方法也摸索出来了。当地人和红军的关系相处融洽。各地的农民开始自愿帮助革命了。早在井冈山时期,红军就给战土规定了三条简明的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贫农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

第二章《去红都的道路 》主要内容:讲述在进入红区的路途上被白匪追逐的经历,并讲述了国民党通过“民团”这一组织对地方的统治和镇压政策。介绍了周恩来及贺龙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独特的个人魅力。介绍了许多年轻的红军战士们因为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而参加红军、热爱红军的故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226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