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作品穿墙人其原型来自

公共艺术作品穿墙人其原型来自,第1张

公共艺术作品穿墙人其原型来自《三体》。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公共艺术作品穿墙人这个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刘慈欣的《三体》中的一个场景,它是一座身高约6米,由不锈钢制成的雕塑,描绘了一个人穿过了一堵墙的场景。

艺术论文提纲模板

 导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面是我分享的艺术论文提纲的模板,欢迎阅读!

艺术论文提纲模板篇一:

 传统文化下声乐艺术审美观研究

 摘要:中华民族的声乐艺术深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其审美观念上,并对声乐艺术的不断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在中国传统视阈的观照下对民族声乐艺术美善合一、心理和谐、清新简淡、以及追求韵味的审美观念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传统文化;声乐;艺术;审美

 一、美善合一的声乐艺术审美观

 二、心理和谐的声乐艺术审美观

 三、清新简淡的声乐艺术审美观

 四、追求韵味的声乐艺术审美观

 五、结语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视阈下来探析声乐艺术中的审美观,是对于声乐艺术的发展特性的遵循,能够使我们声乐艺术中审美价值内涵有一个深切的体悟。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出发,对中华民族的声乐艺术审美风格进行探讨,有利于构筑和完善美学概念下的声乐审美体系,以满足新时代下大众对声乐艺术的不断追求。

 [参考文献]

 [1]张晓农传统文化审美视野下的声乐艺术审美观——兼及中西传统艺术的审美差异[J]音乐研究,2004,01:59-64

 [2]齐祥涛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内涵及嬗变[D]曲阜师范大学,2013

艺术论文提纲模板篇二:

 钢琴音乐艺术的审美情感表达研究

 摘要: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能够对人的主体意识进行反映,实现对情感的完美表达。钢琴素有乐器之王的美誉,不仅能够弹奏出交响乐队般宏大的音响效果,也可以表现出流水般细腻的音乐形象,一个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蕴含了作者以及演奏者的情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向听众传达。本文主要针对钢琴音乐艺术的审美情感表达进行讨论。

 关键词:钢琴;音乐艺术;审美情感;表达

 1钢琴音乐艺术审美情感表达的特点

 2钢琴音乐艺术审美情感表达的形式

 在钢琴音乐艺术中,对于审美情感的表达,并不单纯的局限于音乐作品,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1旋律钢琴音乐的旋律创作

 22和声

 23小品

 3钢琴音乐艺术审美情感的诗意化表达

 31标题音乐的发展

 32诗歌的改编创作

 33诗歌意境的营造

 4结语

 音乐与人的心理活动以及情感活动存在一致性,能够实现感情的同步,其本身就是一种人的主观表象,可以凭借优美的旋律,表达出作曲家、演奏者的内心情感,引发听众的心灵共鸣。钢琴音乐能够将简单的音符和记号转变为美妙的乐音,表达内心的情感变化,唤起各自的人生体验。

 参考文献:

 [1]袁科论钢琴音乐艺术的审美情感表达[J]时代文学(下),2009(3):197-198

 [2]刘琉钢琴音乐艺术的审美情感表达和魅力[J]教育艺术,2010(2):23-24

 [3]刘琳论钢琴音乐艺术的审美情感表达[J]成功,2013(20):275

 [4]吴旭东,马宁宁钢琴艺术审美因素与情感关系研究[J]音乐时空,2015(24):110

艺术论文提纲模板篇三:

 公共艺术与城市景观探析

 摘要:公共艺术作品通过艺术介入城市空间,使现代城市景观在形式和精神内涵上都得以新的延伸,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景观中的一部分,其创作过程中必须保持“场所精神”,以及把握四个原则:以人为本、公众参与、情景交融、延续与创新。

 关键词:城市景观;公共艺术;场所精神

 1公共艺术的定义

 2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及类别

 3公共艺术在塑造城市景观中的创作原则

 31以人为本原则一个人来到空间中就必须寻找人的足迹,人成了社会空间中内容价值的精华。正是有了公众的需求,城市才被要求具有更有品质的城市公共环境景观。

 32公众参与原则

 33情景交融原则

 34延续与创新原则

 4结语

 参考文献:

 [1]张斌,杨北帆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2]靳埭强集•公共艺术国际论坛暨教育研讨会[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赵和生城市景观的视觉评价[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5]姜竹青欧洲公共环境艺术[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8

 [6]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7]吴家骅环境设计史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8]邓承金,陈海源关注城市公共艺术创造特色的城市景观——城市公共艺术环境设计与研究[J]中国建设信息,2006(11)

;

赏析雕塑的功能是:美学功能、记忆功能、社会功能、宗教功能、教育功能。

1、美学功能:雕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最重要的功能是通过其美学价值来产生审美情感和感受。雕塑作品有一个独特的外观和质感,通过其造型、材质、色彩等各个方面来传达其美学意义。

2、记忆功能:雕塑可以传达历史和文化的信息,它是一种记忆工具。许多雕塑作品直接或间接地记录了一段历史,一个时代或一种文化。这些作品可以保存于时间,为我们提供一种沉浸在过去的感觉。

3、社会功能:雕塑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形式,具有社会的功能。它可以成为公共空间的装饰,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雕塑也可以成为一个社区的标志,代表一种文化传统或价值观。

4、宗教功能:雕塑在宗教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中,雕塑被用作表达信仰、崇拜和虔诚的一种形式。这些作品可以作为神殿中的装饰,也可以成为个人崇拜的道具。

5、教育功能:雕塑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可以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同时也可以提供教育和启发。雕塑作品可以通过它们所表达的主题、意义和形式来传达知识和信息。对于年轻人来说,雕塑对他们认识世界和学习艺术至关重要。

想以这个主题进行文章的写作,首先我们必须要把公共艺术作品所涉及的类型,以及具体的作品进行深入的了解以及分析,然后指出他们的优点以及价值,再加上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才能让整篇文章主题突出,内容清晰。

当我们跻身于当今繁华闹市的开放性空间之中,很容易目睹许多造型奇特繁复、色彩丰富艳丽而足以吸引人们眼球的立体构筑物、充气类装置、各种灯饰、带有品牌内涵及企业或公司宣传含义的雕塑、载有当红明星及商品形象的各色广告媒体。同时,周边往往伴随着商业促销的舞台表演或火爆的抽奖活动。其间启用的视觉及听觉表现形式,包括其展示方式,在普通民众看来似乎与所谓的“艺术”的感官效果并无明显的差异。再由于当今的一些以“公共艺术”的名义而设立于公共空间中的作品欠缺文化内涵和艺术品质,从而导致许多人士认为,公共艺术是没有艺术品质和个性以及现代精神内涵的艺术,或把公共艺术与仅限于装饰城市环境及商业网点的通俗性、娱乐性艺术作同等的理解。因此便把它简单而笼统地归属为所谓“大众文化”及通俗艺术的范畴。但当我们统览国际上当代公共艺术的实践及其文化含义时,就会知晓和判断其“伯仲”与内在的差异。这就需要我们对一般的大众文化和当代公共艺术之文化特性及内涵作些概要的分析,并清楚和多方位地认识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结构和整体状态,以利于艺术文化为当代多元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也为社会中处于不同文化层面的公民大众谋福利。概略地说,所谓“大众文化”(mass culture),一方面是指历史上延伸下来的,由普通大众的行为、认知方式及审美态度的惯性等所呈现的文化形态;另一方面是特指在后工业社会背景下所形成的大众消费娱乐方式与态度,以及所呈现的文化特性。就后者的一般特性和文化倾向而言,主要体现为明显的商业化、世俗性、功利性、娱乐性及复制性。大众文化在当代商业社会的各类商品卖场以及所有的文艺娱乐形式中(如平面图像、影像、音乐、舞台表演及环境装饰等方面)都有着大量而明显的表现。其文化基本特点是反映和记录大众日常生活情感和欲念,在消费过程中满足大众的物质化、感官化、时尚化的当下娱乐、安适乃至自我迷醉的需求,并在消费和娱乐过程中模糊和消失原先的高雅文化与当下的流行文化之间明显的距离和差别,使其文化和艺术的形式与精神内涵趋于平面化、肤浅化和一律化,使之成为普通大众“喜闻乐见”、无关痛痒且易于消费的东西。这似乎已成为20世纪60年代之后呈现的后现代文化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显然,从特定的视角来看,大众文化现象在某些方面具有许多负面效应和消极的社会影响,但它作为长期存在的社会产物或作为当代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过渡现象,实际上已经构成了当代社会多元文化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既成事实。客观上,它既能消解纯粹的政治文化也能消解精英文化;既能麻痹或消磨大众的公共生活及个人生活的品质,却又能为更多的普通民众带来文化消费与共享的民主、普及与宽容,并促进社会现代性和整体性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大众文化的双重性和多义性是客观存在的。公共艺术(public art),是以政府支配的专项资金所支付的,建立于公共空间且具有某种公共性的艺术作品或艺术方式。公共艺术由专业艺术家创作或由公众参与创作,并会由于所在地区的社会文化特性、文化资源及政策条件的差异而产生出不同方式、不同形貌和不同的内涵,而非某种既定的艺术样式与内涵的复制,亦非时尚的流行艺术或纯粹的商业性艺术的模仿与炮制。在国际上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不同国家和地区中的公共艺术实践中可见,当代公共艺术的国家政策、法规、文化观念及实施方法均有所差异。但其主要特性在于运用政府的经费和社会资源去建设有利于社会公众的精神和文化生活的艺术项目,重在强调和倡导艺术的社会性、全民性以及公共参与性和文化福利化。客观上,当代艺术观念和理想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来自于我们社会结构及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而社会中不同的利益主体对于艺术的理解和需求,自然会反映到公共领域的舆论之中。因此,从理论上说,公共艺术的文化观念、方法、意义和艺术审美都必然会具有其差异性,乃至含有文化及权力的博弈和冲突。处于不同社会层次和利益群体的人们自然会从不同的经验和诉求来选择和评价公共艺术。其中,由于公共艺术的权力形态、管理体制、社会参与方式及程序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各地方综合资源的差异,会使得公共艺术呈现出各不相同的情形。我们早就注意到,国内外具有一定数量的公共艺术作品,由于拥有优秀的艺术家的创作参与和懂得公共文化管理的行政机构的配合,并通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而产生的作品能够体现和承载特定社会群体的文化诉求,以及地域性、时代性的精神内涵,具有良好的社会认同感并具有较高的艺术品质和公共性。所谓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并非是指一种可以放之四海而一律的文化认同或统一的价值诉求,而主要是指经由社会公众参与的,依据或针对特定地区社会问题和需求而形成的公众舆论的关注及公开的社会反应。它们包括公众社会对于艺术介入公共空间的动议的形成、表现形式、文化内涵以及对于社会人文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的评估和评审之方法和程序,也包括鉴于公共艺术的实施过程对于公众社会的影响和作用的公开评价,其内容范围可能涉及对于公共社会的公共精神、环境品质、生态关系、公民素养及审美文化取向等方面的审视和讨论。因而,政府和社会公益性投资所建立的公共艺术的目的,并不在于(或取决于)某些社会集团的商业目的及其市场营销及广告策略。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设立于公共空间,需要创作者考虑到社会各方在文化心理、生活态度、审美惯性、地域风俗、政治倾向等方面的理解力和承受度。并且,由于公共艺术是面向不同文化经验和态度的公众社会的,自然也需要适当避免由于作品观念、形式的过度刺激而造成社会间尖锐的矛盾和非议,但它决不是没有思想灵魂、没有艺术个性和想象力的一种摆设,更非政治意识形态的标语或为了吸引眼球的商业宣传工具。实际上,优秀的公共艺术同样尊重并可以发挥艺术家个体的文化经验与特殊才艺;允许涉猎社会公共领域的文化、道德、生态、政治、美学等方面的历史与现实问题;允许并倡导公共艺术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依据不同文化和社会情形——在艺术的形式语言和观念上呈现出具体而生动的文化特殊性、时代性及其审美理想。需强调的是,由于公共艺术不是一种既定的艺术风格和样式,而是以市民社会为基础、以民主政治和多元文化为背景的一种社会文化方式和文化态度。因此,公共艺术在嵌入和植根于社会公共空间的过程中时,除了在形式语言及审美经验上可能运用历史上的古典艺术、写实艺术或现代艺术及其之后的各种艺术的方式、方法之外,也完全可能结合各民族、民间、地域的文化以及现代技术和某些时尚元素进行新的艺术创造与实验。因此,当代公共艺术在艺术品质、文化层次、题材内涵、风格样式和美学趣味方面都可能具有差异性;各地区对于公共艺术的创作、管理、教育和推广方面的意识和水平也会存在着许多差异。而以后工业时代的文化和民主社会为条件而勃兴的当代大众文化形态,并非铁板一块或一成不变,而是处在不断发展、分化、重组和演变之中。其中,整体社会的经济、文化、市场制度以及知识教育状态的发展变化,是其发生结构和内涵变化的重要原因。客观上,当代大众文化及其艺术是具有多层次并在发展变化中的,它的内涵和外延的构成并非可以把所谓“高雅艺术”(严肃艺术)与“流行艺术”(通俗艺术或商业艺术)加以截然对立。大众文化及其艺术的当代表现方式和目的,在于通过时尚的外在形式以及通俗而易于普及的传播手法,去满足和填补普通大众的当下心理期待和物质化的消费需求。但大众文化的内容和精神内涵同样会随着大众的文化教育和消费层次的提升而发生变化,并随着普通大众作为市场消费的主体地位的确立以及知识精英和专业艺术家对于当代文化艺术市场的融入,同样在逐渐改变着昔日大众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如前所及,当代大众文化及其艺术除了含有显见的享乐性、消费性、功利性、复制性及拒绝精神深度等负面效应之外,也往往同时伴有公平的、积极的、包容的以及超越阶级或阶层利益的普世性意味和关怀,尤其是更多地给予那些处于高度等级化及体制化制约下的普通大众,得到更多以往无法接触和分享的文化艺术与精神享受,这是一种不争的社会事实。文化的大众化——在西方世界从独裁和集权社会迈向民主和全民社会的历史变革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如一位文化学者所言:“在当今西方社会,也许有物质贵族,但是不再有——或者越来越少见——精神贵族。”1 其实,这在处于历史转型时期和发展中的中国社会中也有着类似的趋势,只是中国当代文化艺术高水准的大众化、全民化,还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因为,我国在20世纪50 年代初期的全国文盲率曾是80%左右,而在70年代末改革开放之初的大学入学率也仅为千分之一左右。还需要有一种更大基础的积累和整体性的跨越。实现较高层次的文化艺术的大众化或普及化,是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发展水平密切关联的。当代公共艺术在其表现手法和展示方法上呈现出某些通俗性和游戏性特征,并不一定意味着艺术格调与水准的低下和放弃,而往往恰是出于为了使艺术与普通民众或青少年产生亲和与对话的需要,出于使艺术作品赢得观众的亲身体验或接触,达到互动的心理效应。其中有些则是出于新的形式语言的探索的需要。实际上,当代一些具有创意的公共艺术把作品在特定的景观环境中的功能性和审美性、思想性及娱乐性予以完美的结合,同样赢得了观众们的称赞和喜爱,成为艺术智慧的创造物与人性化服务的愿望的有机结合。这些情形,我们不难在西方波普艺术运动前后的公共艺术以及现代设计艺术的作品中看到,艺术与人们日常的生活、娱乐、交往、消费及审美活动之间并不存在着不可逾越的界线。此外,我们也注意到,当代国内外的公共艺术建设中,确有许多政府出资或企业及个人出资赞助的公共艺术,在事先的用意或客观效果上具有标示或促进地区经济活动、激活和烘托城市商业环境的意味。然而,公共艺术在具有其艺术品性及人文精神的同时却不拒绝与现代商业文明为伴,以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由于商业文化及其消费环境构成了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也是各种文化艺术得以显现和广泛传播的综合性场所,因此,商业性及娱乐性公共空间也自然是公共艺术介入的要地。我们看到,在中外城市繁华的

  公共艺术设计

  公共领域是近年来来英语国家学术界常用的概念之一。这种具有开放、公开特质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称为公共空间,而公共艺术所指的正是这种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人类的公共环境是一个社会群体部落为形象的活动舞台,是一个与地貌、人种、文脉、生态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的生存环境。从艺术的角度来考虑和对待公共环境,是人类优化生存状态、优化自身境况的一个重要方面。回溯社会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读到这样一部关于环境艺术和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

  如果说公共艺术中公共的涵义在“群”这层意义上来讲,只是具有“公共性”的话,几乎所有的艺术都具有这种公共性。那么,从空间意义上进行探讨,便是给公共艺术作出定义的一种尝试。所有的公共艺术之所以被称为公共艺术,是因为它首先存在于公共空间当中,即它在空间上必须以一种公共方式存在,即使一件被雕塑家用于公共场所的雕塑作品,如果它在创作完成之前只是被放置在私人的空间当中,那么它也只是一件私人艺术品,而不能成为公共艺术。当然有一个例外就是私人空间在某种情况下也可以转化为公共空间,尽管是短暂的。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公共的概念从空间上来讲,也具有可变性。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同样一件雕塑作品放置在私人空间当中和公共空间当中,它们的属性是不一致的。放置在私人空间当中,我们便不能称之为公共艺术。

  如果按照这个定义,那么凡是放置在公共空间的一切艺术品都可以算作是公共艺术了。显然,我们前面所探讨的所有艺术以及艺术样式都可以归入此类艺术当中。然而问题是,公共一词的涵义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为它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古代私人或皇家园林由于所属权的变化,今天很大一部分已经对公众开放,受众面的扩大使得园林艺术从专门伺服于私人家族和皇家转而具有了公共性质。这种在过去只属于一定阶层的艺术,在今天真正具有了广泛的公共性。由此可证,公共空间是可以改变的。

  空间是一个相对哲学化的术语,与时间相对。公共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安切雷斯·施耐德等人的理论,公共空间可由几个不同层次来加以划分:1 物理的公共空间,2 社会的公共空间,3 象征性的公共空间。第一种关注的是它的材料的存在,第二种关注的是在空间内部规范和社会的关系,第三种关注的是纪念和地方的“气氛”。他们认为,不管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每一种公共空间都可以通过这些定义中的一个或多个意义来加以确定,对于公共空间意义的理解改变着我们看待公共空间的方式。应该指出的是,尽管我们愿意将定位好的三种公共空间看作是三种不同的类型,但是每一种公共空间都融合了这些类型中的一种或多种。物理公共空间如街道、广场、草地、海滩等通过城市设计可以形成。社会公共空间如咖啡屋、餐馆、酒吧、报纸等各种形式的媒体、互联网以及私人住所。物理公共空间是最明显的,可以说是最为浪漫化的……它是通过所属权的类型来确定的,被连接在建筑和“自然环境”当中。

  社会公共空间是三种形式中最为有趣的一种,因为它拥有一种变形或者是重新确定所属权的潜在可能,并赋予城市空间新的意义。社会公共空间处在持续不断的重新界定当中,通过它,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冲突在一个实在地方得以完成。象征性空间是通过规范和人们的集体记忆来完成的,因为与物理公共空间的材料存在相反,这种确定公共空间的形式很难归结为“实在地方”。在大多数例子当中,象征性公共空间是一种短期的生存经历,而且限于某一类人群。如果象征性空间成为一般历史的一部分,那么其易于遭受一种转变,在其中这种空间的意义和相联系的东西开始与一种目前主流的历史方法发生联系。这足以解释我们的史前岩画、雕刻、宗教艺术、陵墓艺术为什么在今天能够被划归为公共艺术了,这些艺术可以看作是一种处于象征性的公共空间中的艺术。

  显然,我们前面所探讨的公共空间应该属于第二种空间,即社会空间。社会空间存在着可变性,它在公共和私人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因此,我们所探讨的公共空间会触及更广泛的能够归结到公共空间当中的艺术,但是从空间的层面上来讲,公共艺术所在的空间可以包括物理公共空间、社会公共空间以及象征性公共空间三种,在信息时代这三种空间共同构成了公共艺术的外部存在方式。

  城市与农村空间的公共性差异十分明显。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是相辅相成、共生共成的,没有绝对的私人空间也就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公共空间,没有开放自由的公共空间也就不能存在隐秘安全的私人空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有城市具备这样的特点,农村就不具备。首先,农村的整个空间不是很大,人与人之间也非常熟悉,再加上血缘、家族、习俗、传统等原因,个人空间的透明性较大,私密性很难受到尊重和保护,与之对应的公共空间也不是很清楚。但在城市里,由于人口众多,空间巨大,从平矮的平房到耸立参天的大厦,尽管人们可能在一定区域内工作,但是人们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细,以及不同的文化、教育、兴趣、职业等差异,阻碍了人们之间的了解,相互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少。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人们生活在相对陌生的人们中,这种状况很好地保护了私密性。加上城市居住的格局是一个个小单元住房,与农村有很大不同。这样个人空间得到了更多的保护。但是人们有交往的愿望,有交往的需求,当这种私人空间严格地建立起来之后,他们就要寻找一个其他的场合去交往,这就有了相对公共空间的要求。”

  由此看来,只有在城市中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但正如前面所讲,城市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方式,它离不开选择这种方式的人——居住在城市里的市民阶层。城市为市民所用,与市民所系,这是城市市民与农村农民之间的区别所在。安东尼·吉登斯指出:“市民社会的建立直接与国家的现代形式的出现相关联,因此在参照性上与它相连。在传统国家中,大多数的日常生活,至少说在农村是处于家的行政权力之外的。大多数的当地社区是依据其传统的风俗和生活方式而实行自治的,对大多数的私人活动形式,行政机构是不大干预的。然而,这种外在领域并不是市民社会。这所代表的是对外在于政治中心的反思秩序的生活方式的保留。”

  实际上,纯粹抽象的城市公共空间并不存在,每一种城市公共空间最后要和不同的社会活动结合产生不同的场所,即公共场所。每一种场所又形成了不同的场所精神,它们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职能、场所职能密不可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政治性场所,如政府大厦、市政府广场、法院以及政府机构等场所;2 文化公共场所,如学校、博物馆、美术馆、研究机构、历史纪念场所等;3 商业公共场所,包括商业街、商业城等;4 一般性公共场所,如火车站、码头、机场、地铁站、广场、街道等;5 娱乐休闲性公共场所,如广场、主题公园、绿地、茶馆、咖啡厅、体育及娱乐休闲公共场所等。这些场所的性质、职能决定了公共空间的性质和职能,也决定了一种场所精神。但是从整体上说,影响场所精神形成差异的还有这些场所所在的城市大的公共空间的历史、文化以及现代性社会意识。因此,我们更愿意将这些场所看作在不同城市和社区中空间的职能的差异。

  从根本上说,公共艺术的公共方式所依赖的并不是艺术的风格、样式、流派,而是一种集体或群体的空间精神,它是人类整体改造自身生存环境的外部条件,这一点在前面我们已经探讨过。人类的历史文化决定着公共艺术特质的同时,公共艺术反过来直接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造人类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模式。另外,作为人类聚居的最高的形式——城市构成了一个亚文化区域——社区,也是决定公共存在方式的重要条件。城市是“一个人类群体多少固定在一个地点,而这个群体内又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共生关系是“指群体关系中个体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任何个体都不可能脱离其他个体而存在。”人口多、人口密度高以及人口的异质性大是城市的三个基本特点,它们决定了市民的社会心理特征和生活方式,造就了市民意识和公民意识。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当中的市民需要生活在共同的环境下,尽管他们也会被分割在不同的、小的空间并遭遇隔离,但是城市中人们越来越相互依赖,并且只有就某个问题达成共识才能解决问题。

  总体来看,公共空间的最大特征是开放性,即公共空间艺术活动场所的开放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场所公众的开放性。它对处于此空间当中的所有观众都具有开放性,公众可以与之交流,提出意见和建议。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共艺术的开放性在于它所处空间的开放性,要求一旦公众对其提出建议和意见,公共艺术的管理机构和制作机构就能够以此对公共艺术作品加以评估和修正。公共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审美,它的标准必须处于被解读与修正当中。

  公共艺术是多样介质构成的艺术性景观、设施及其它公开展示的艺术形式,它有别于一般私人领域的、非公开性质的、少数人或个别团体的非公益性质的艺术形态。公共艺术中的“公共”所针对的是生活中人和人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从更广义的角度上,可以将人类社会理解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镶嵌体。

  客观上,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形态的产物,也是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理想与激情的一种集中反映。城市文化是在城市母体的孕育下生长出来的文化形态。文化是指人类摆脱了纯粹自然属性及其状态的束缚而在后天的演化中所获得的认识和共同遵循的行为方式(它在特定的地域和条件下呈现出自身内部的认同性以及与其它类别间的差异性),即文化呈现为一种复杂的综合体。它包括了一个区域或民族在长期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知识、信仰、风俗、宗教、艺术、法律、道德、禁忌和对物质世界及造物技术的体认等内涵,也包括人们自身在社会运行中所获得的一切经验、能力和约定俗成的习惯,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公共艺术也隶属于这种概说的文化大范畴之内,是人类文化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公共性和自身的城市文化属性决定了它必然受到特定的社会文化及思维模式的影响。

  早期的文化是在人类逐渐摆脱纯粹自然属性及其状态束缚的演进过程中产生的。人类在同自然环境的斗争与妥协中逐渐积累经验,并通过原始的社会交流与实践检验形成生态文化经验,在历经长时间社会活动与历史积淀后逐步孕育出特定的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会为该文化圈内的个体提供一种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在这个层面上,文化本身可以理解为人类对特定环境的适应方式。作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所在国家、社会、民族的特殊文化观念、思维定式的影响:比如北非人与阿拉伯人最喜爱的绿色经常出现在他们的国旗上 ;澳洲土著天文学家用这片大陆上特有的动物来命名天上的星座,如袋鼠、美冠鹦鹉……像希腊神话一样,他们也有本民族的关于夜空的美丽传说。这些文化观念、思维定式则衍生于其所处的特定自然生态环境:如北非人与阿拉伯人长期生活在干旱荒芜的土地上,植物的绿色就代表了生命与生机。澳洲大陆位于南半球,不同的地理位置导致了不同的视角,加之与世隔绝的演化所造就的特殊物种,猎户座在他们的文化中便表现为一只鸸鹋形象,和北半球认同的猎人形象大相径庭。阿纳姆地的南十字座表现为一尾黄貂鱼,银河是一条游鱼和花草的河流,麦哲伦星云呈现为两个火堆边的老人,太阳是被扔到天上的鸟蛋等。人所生存的特定自然环境积淀了特定的文化生态经验,从而对该文化圈内的个体思维模式、价值观造成影响。

  这种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层面,在长期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通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逐渐衍生出特定的社会文化。在人类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和生存环境所限,自然生态文化经验对于原始的社会文化是呈显性和支配性的,甚至是神性化的。

  伴随着人类社会不断步入更高级的阶段以及科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显著提高,在传统的农业与畜牧业之外出现了工业、运输业、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产业。逐渐地,自然原始的森林、草原、山川、河流、海洋已不再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和生活的主要空间。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的城市被不断地建立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涌入城市,他们不屑地抹去古老祖先的痕迹,用事业、荣誉、财富、水泥盒子和铁皮壳子为自己积攒起一个完完全全属于人类自己的生存模式。较之早期人类社会,此时生态文化经验对于社会文化而言已经呈明显的隐性存在,似乎只能在不经意的只言片语间窥见一斑。然而这些来自历史的信息并未消失,它经过长期的演化已经融入人类的遗传基因。如果将文化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树,那么生态文化经验就是最初掉在地上的那粒种子。

  这种隐性的影响在人类对理想环境模式的审美中有较为明显的表现。

  任何一个民族、一种文化,都持有其独特的理想环境模式。当然这种理想模式中也包含着全人类所共有的某些理想特征。而理想环境模式的形成是与特定民族和文化的生态经验密不可分的。人们为什么会对某些景观结构有特殊的偏好呢?这是因为人类进化的一个转折点是从森林走向草原,在整个过程中,人类以猎人和猎物的双重身份度过了长达1500万年的残酷岁月。人类成功的主要秘诀之一在于能有效地利用环境乃至最终能创造环境来满足自身多种生态需求,并以此弥补了其在生理和构造上的弱势。残酷的竞争经验,通过经验遗传,使人类对某些具有捕猎和逃跑战略意义的景观结构特别敏感,并唤起相应的情感反应。这种反应是直接的、无意识的,也是人类所共有的。现代人与景观结构之间的感应关系和审美关系,可以被认为是建立在上述人类系统发育过程中及经验之上的。同样原理,一个民族、一种文明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某些战略性的景观结构。从元谋人、蓝田人到北京人,再到山顶洞人,在中国古人类生活空间的景观结构——"满意的生态环境"中,都包含有某些对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景观结构,如围合、走廊、豁口等。中国古人类的景观(生态)经验,又必将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文明发展对景观背景的"选择"过程和对特定景观结构的依赖性。俞孔坚认为,关中盆地对周民族之发展,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进程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从空间结构上讲,关中盆地是一个放大了的中国古人类"满意生态环境";从地理区位上讲,它处在多个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边缘地带,因而具有多种自然生态和社会竞争意义上的优势。对以关中盆地为典型代表的、不同尺度的盆地景观之战略偏好,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生态经验之一大特色。而关中盆地正是一种由壶腔、壶口和走廊为主要结构所组成的桃花源式的理想景观。对这种景观的战略偏好经文化的积淀过程和超功利的形式化过程,逐渐演变为一种审美偏好。

  生态文化经验早已熔铸于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作为人类文化整体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公共艺术也必然会显现出来自生态文化经验的影响:即公共艺术会受到特定社会文化的影响,它在集中体现社会整体文化价值观的同时,又浸透着自然原生态环境及其衍生出的特定生态文化经验的特性(尽管这种影响时常是隐晦而微妙、不易被察觉的)。

  以上论述可引申为一种关于公共艺术的价值取向与审美判断标准:从文化层面来看,公共艺术尊重自然原生态及重视其产生的异质性生态文化经验就是对文化脉络的一种最根本的延续,也是其公共性在更广义上的延伸。当我们的一部分公共艺术从业者还在乐此不疲地挑拣秦皇汉武留下的文化符号、生搬硬套地克隆皇宫别苑时,是否应着眼于更广阔的层面,更深入地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

  高迪:建筑奇才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刘放 点击:1554 发布时间:2007-09-09

  --------------------------------------------------------------------------------

  高迪作品 巴略特公寓 photo/mary

  他是达利、毕加索、米罗最为推崇的前辈

  他的17项作品成为西班牙国宝,8项成为“世遗”

  他终身未娶,形同乞丐被撞,在穷人医院不治而亡

  他是安东尼奥·高迪——

  高迪小传

  高迪作品 巴略特公寓 photo/mary

  安东尼奥·高迪(1852-1926),西班牙建筑师,塑性建筑流派代表人物。曾就学于巴塞罗那省立建筑学校,毕业后初期作品近似华丽的维多利亚式,后采用历史风格,属哥特复兴的主流。他的主要建筑作品包括圣家族大教堂(目前仍在建设中)、米拉之家、巴特略公寓、古埃尔公园等。他的建筑作品有17项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文物,8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高迪作品 巴略特公寓 photo/mary

  “高迪的世界——建筑、几何和设计”展览正在上海当代艺术馆举行。这次展览是中国西班牙年系列文化活动之一,它全面展示了西班牙建筑大师高迪的艺术精髓,展览将延续到9月23日。

  此次展览共展出16件高迪的设计作品原件、17件复制品、21件小型建筑设计模型及5件大模型。展览通过影像、模型和实物三个渠道展示了高迪作品的全貌。

  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高迪专家、“高迪的世界”策展人丹尼尔·希拉尔特·米拉格,畅谈高迪的艺术。

  高迪(资料)

  高迪:

  “疯子才去描绘

  世上不存在的东西”

  1926年,巴塞罗那。

  一位留着大胡子、表情阴郁的老人,在街头被有轨电车迎面撞倒。由于衣衫褴褛、形同乞丐,老人被送进了穷人医院,并在那里不治而亡。两天之后,一位老太太无意间认出,这个被当成了某个穷困潦倒的流浪汉的老人,竟然是西班牙著名的建筑设计师高迪,这才使得高迪免遭被遗弃到公共坟场草草埋葬的命运。

  事实上,连高迪本人都没有想到,他的建筑会在他身后被超现实主义拥趸们奉为经典,而他自己也成了达利、毕加索、米罗等艺术大师们最为推崇的前辈。

  高迪作品 高迪奎尔公园 photo/mary

  2007年8月19日至9月23日,“高迪的世界——建筑、几何、设计”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展出,完整再现了这位超现实主义先驱最著名作品的细节。一扇通往高迪神秘世界的大门,由此向国人轻轻地打开了。

  1852年,高迪出生于离巴塞罗那不到100公里的加泰罗尼亚小城雷乌斯。他出生的那个年代,正是巴塞罗那城市大改造之时,建筑师是一项热门职业,人们趋之若鹜,正如多年之后很多男孩子都渴望成为宇航员一样,那时的男孩都想快些长大,造出奇妙的建筑以便扬名天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少年时代的高迪做过锻工,学过木工、铸铁和塑膜,后来又在巴塞罗那省立建筑学校学习,一步步走上了建筑之路。

  高迪作品 高迪奎尔公园 photo/mary

  但是,年轻时候的高迪,接受的是正统教育,没什么特别的嗜好,长年郁郁寡欢,设计的第一件作品是一座黑色的灯柱,中规中矩,谁都没有想到,他后来会在建筑设计上表现出那么多浪漫而伟大的想法。

  1877年,高迪为一所大学设计礼堂,这也是他的毕业设计。这一方案出来后,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以至于建筑学校的校长感叹说,“真不知道我把毕业证书发给了一位天才还是一个疯子!”而年轻的高迪,则在日记本中近乎诙谐地回应说,“只有疯子才会试图去描绘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

  、

  高迪作品 高迪奎尔公园 photo/mary

  它们,

  是“疯子”的杰作——

  “高迪的世界”策展人丹尼尔·希拉尔特·米拉格:

  “他设计建筑从来不会计算每平方米卖多少钱”

  尽管达利、毕加索、米罗等众多艺术大师们把高迪视为“前辈”,尽管作为一个建筑师,高迪生前饱受争议和质疑,但高迪专家、“高迪的世界”策展人丹尼尔·希拉尔特·米拉格坚持认为,不能把高迪简单地理解为一个艺术家,高迪首先还是一个优秀的建筑师,只不过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而已。

  高迪作品 米拉之家 photo/mary

  丹尼尔说,仔细看“高迪的世界——建筑、几何、设计”展览就会知道,高迪是怎么把建筑、设计和几何结合在一起的,就会知道他的功底有多么深,正是因为他有如此良好的功底,他才能在建筑外形上有创新。对于高迪的建筑花了太多钱和时间的质疑,丹尼尔表示说,事实上,除了圣家族大教堂,高迪所有的设计都竣工了,而且高迪的这些建筑还一直都被当作民房和写字楼在使用。高迪设计的建筑从来不会计算每平方米卖多少钱,他考虑的是人们在其中的生活是否开心,住得是否舒适。他说他在“米拉之家”工作了10年,在“米拉之家”中办公的感觉跟在其他办公室办公的感觉就是不一样,空间明朗快乐,在里面每天都像做梦一样。

  丹尼尔说,尽管高迪在身后赢得了巨大的声名, 他的建筑是第一次以不到百年的历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其中,1958 年第一次申报成功,2002 年又有5 件高迪作品申报成功,目前,高迪的建筑作品已共有8 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但是,高迪生前其实是很寂寞的。“他的朋友很少,终身未娶,没有后代。他的作品也是在其去世后先被美国、荷兰的建筑师发现、认可,才被巴塞罗那人认可的。”

  圣家族大教堂 photo/mary

  尽管高迪的建筑在其生前备受争议,但他一直都坚信,在黑暗中行走是暂时的,前方某处一定有光明。“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海浪的弧度、海螺的纹路、蜂巢的格致,都是高迪建筑设计的灵感源泉。”丹尼尔介绍说,高迪痛恨硬邦邦的直线,更乐于用柔和的曲线和五彩的颜色表达一切。此次展出的建筑模型中,有一个叫做“Vicen之家”,它的壁砖上全部都是一朵朵野菊花。丹尼尔说,“高迪为何会想到用野菊花来点缀壁砖呢?原来,当时他在建造这栋建筑之前,不得已清除了场地上所有的野菊花。高迪对于那些漂亮的野菊花连根拔起,于心不忍,于是就索性在家里填满了野菊花。”

  而对于至今没有建造完毕的圣家族大教堂,丹尼尔则说,教堂没有建造完毕的主要原因就是财力不够。“目前,教堂依靠门票的收入每年建造一部分。按这样的情形估计,大概还需要再过 20 年。”不过,也有人预测说,即使圣家族大教堂如果投资稳定(每年需耗资300 万美元)的话,至少也得再建65 年方可竣工,不排除其永远也建不完的可能性。对此,丹尼尔表示说,“其实,建不完也未必是坏事。如果真的将它造完,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吸引大量旅游者前往了。正因为教堂还在不断建设中,周围还有大吊车,所以大家都如同在看一场表演,而圣家族大教堂就是那个舞台。”

  成为世界遗产的

  高迪8大作品

  格尔之家

  米拉之家

  圣家族大教堂(在建)

  巴特罗之家

  文生之家

  古埃尔公园

  圣家族墓园

  克罗尼亚古埃尔墓园

  “梦幻式建筑”

  古埃尔公园

  1878年是高迪职业生涯中最为关键的一年。这年,他获得了建筑师的称号,更重要的是结识了后来成为他的保护人和同盟者的朋友欧塞维奥·古埃尔。

  古埃尔既不介意高迪那落落寡合的性格,也不在意他那乖张古怪的脾气。高迪的每一个新奇构思,在旁人看来都可能是绝对疯狂的想法,但在古埃尔那里总能引起欣喜若狂的反应。1900年,古埃尔突发奇想,决定建造一座花园式城市,这就是后来被称为“梦幻式建筑”的“古埃尔公园”。古埃尔的本意是想建设一个巴塞罗那上流社会的富人居住区,但他的选址距离城区太远、地势也过于峻拔,即使是今天,人们除了使用两部大型升降梯代步外,还得走很长一段陡峭的山路才能到达那里,所以当时就有不少人认为,选择这样的地方建住宅区简直是发疯。

  但高迪满腔热情地支持这一计划。他把古埃尔选中的一大片山地划分成十几块单独的地块并用大圆石作了标记,接着就开始了浩大的建筑工程。这座“古埃尔公园”,后来被认为“成功地将大自然与建筑有机地结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小桥、道路和镶嵌着彩色瓷片的长椅,都蜿蜒曲折,好像漂荡流动着似的,构成诗一般的意境,整座公园像一个童话世界,又像一件悬挂在空中的巨型艺术作品。但是在当时,从经济上说,“古埃尔公园”绝对是一大失败,园内规划为私人住宅建筑用地的 16块土地,仅售出了一块,因为“巴塞罗那人不想天天翻山越岭,他们不是山羊”。也正因为如此,当时有一种批评认为,高迪充其量只是位雕塑家,谈不上建筑师,坊间甚至开始流传“高迪一半是疯子,一半是天才”的说法。

  圣家族大教堂 photo/mary

  荒诞不经的

  “米拉之家”

  1906年,一个名叫佩雷·米拉的富翁,在参观了巴特略公寓后羡慕不已,决定造一座更加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所以,他找来了高迪,并允诺给他充分的创作和行动自由。这就是后来成为高迪最负盛名的公寓设计作品——“米拉之家”的由来。

  “米拉之家”建成后,很多巴塞罗那市民都看不惯:屋顶高低错落,墙面凹凸不平,到处可见蜿蜒起伏的曲线,整座大楼宛如波涛汹涌的海面;高迪还在公寓房顶上造了一些奇形怪状的突出物,有的像披上全副盔甲的军士,有的像神话中的怪兽,有的像教堂的大钟。总之,“米拉之家”里里外外都显得非常怪异,甚至有些荒诞不经。

  不过,高迪坚持认为,这是他建造得最好的房子,因为他认为,那是“用自然主义手法在建筑上体现浪漫主义和反传统精神最有说服力的作品”。而这座建筑由于各个方向呈现的不同效果以及特殊的结构对光线的奇妙反射,后来也成了众多摄影师们的心头至爱。拉斐尔·贝尔卡斯、克洛维·普雷沃等著名摄影师为“米拉之家”留下了众多经典影像,“米拉之家”也因此在后来的照片中被发现,渐渐成了巴塞罗那的代表建筑之一。

  “永远”建不完的

  圣家族大教堂

  在高迪的所有建筑作品中,最独一无二的无疑当数“圣家族大教堂”。这座教堂最初是由建筑师弗朗西斯科·德比里亚设计并主持建造的,但开工不久建筑师就撂了挑子,这才由高迪接手主持其事。但是,从高迪1883年主持该工程开始,迄今已建造了124年,仍然没有完工。

  如今,高迪被安葬在圣家族大教堂的地下墓室,有一种说法戏称,高迪早就知道,这项工程开工时没有他,完工时(如果能完工的话)也不会有他,也许,使这座教堂成为一个永恒的建筑工程,成为像大自然一样永恒的过程,正是高迪留给世人的礼物、正是高迪的初衷。

  这当然只是一个玩笑。事实上,从1883年到1926年高迪去世,他对大教堂的建造从未中断,对大教堂设计稿的修改也从来停止。在生前的最后12年,他甚至完全谢绝了其他工程,专心致志于这一教堂的建筑,在陷入资金匮乏之时,高迪甚至像乞丐一样,挨家挨户去募捐。圣家族大教堂对高迪来说不仅仅是一件建筑作品,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后期他居住在教堂里,每天夜以继日地工作,甚至还经常亲自施工。在设计教堂内部装饰时,他想方设法把《圣经》故事人物描绘得真实可信。为此,他煞费苦心地去寻找合适的真人做模特。为了在一座门的正面表现被残暴无道的犹太国王希律下令屠杀的数以百计婴儿的形象,他还特地去找死婴,制成石膏模型,挂在工作间的天花板下面,工人见了都毛骨悚然。

  当时,甚至有民众把圣家族大教堂称为“石头构筑的梦魇”,因为它的确有一种让人难以言说的魔力,威严神圣,又充满深邃的神秘。不过,在抽象、奇诡的主体之中,高迪仍然点缀了孩子般的童话色彩,他用五彩缤纷的颜色和丰富的形状来装饰塔尖,装饰教堂的窗户。因此,圣家族教堂在深邃神秘抽象之中又充满了阳光和希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229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