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山刻石(长安本),郑文宝摹刻,北宋淳化四年(公元993年)峄山刻石高218厘米、宽84厘米 。两面刻文,共15行,满行15字,相传为李斯所书。峄山刻石书体是小篆,也就是仅存不多的小篆刻石,传说是李斯的书法手迹,但于史无据。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出巡峄山(今山东邹县东南)时所刻。《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十八年东行郡县,上邹绎山,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 原石已被后来曹操登山时毁掉,但留下了碑文。(一说为北周武帝所为)。 现在的摹本比较有名的是“长安本”。宋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93年)郑文宝根据五代南唐徐铉的拓本重刻于长安,碑阴有郑文宝题记。现存西安碑林。
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后,曾多次出巡,所到之处,随行人员李斯等即刻石颂德。此类刻石有《峄山刻石》、《泰山刻石》、《之罘刻石》、《会稽刻石》等多处,《琅邪台刻石》即此类刻石之一。
《琅邪台刻石》原为四面环刻,后多剥蚀,现仅存西侧部分字迹。此石原在山东诸城琅邪台,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古文字学家和考古学家们认为,现存秦刻石唯此为原刻。著名的《泰山刻石》,包括明安国藏“北宋拓本”均为翻刻。其中“靡”字不合秦篆规律即是有力证据。此刻传为秦丞相李斯所书。李斯(~前208),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入。曾从荀卿学习。入秦为廷尉、丞相。在辅佐始皇统一中国上起过重要作用。他曾同胡毋敬、赵高等整理文字,创造了小篆。但正史和当时的文献中并无他善书法的记载。“号为工篆,诸山及铜人铭皆斯书也”,是西晋卫恒首先提出的,后人多沿用此说。对于李斯,即对于秦代刻石,历来评价甚高。如明赵宦光说:“秦斯为古今宗匠,一点榘度不苟,聿遒聿转,冠冕浑成,藏奸猜于朴茂,寄权巧于端庄,乍密乍疏,或隐或显,负抱向背,俯仰承乘,任其所之,莫不中律。书法至此,无以加矣。”清杨守敬跋此碑说:“赢政之迹,惟此巍然,虽磨泐最甚,而古厚之气自在,信为无上神品。”可谓推崇备至。
观此碑工整谨严而不失于板刻,圆润婉通而不失于轻滑,庄重典雅,不失为一代楷模。其他秦刻石,均为翻刻。
李斯小篆不仅在书体上,而且在书法神韵上都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后世的篆、行、真、草都有较大影响。
唐张怀瑾称颂李斯的小篆是:“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妙绝”。
宋刘跂《秦篆谱序》中说:“李斯小篆,古今所师。”
《岱史》中称:“秦虽无道,其所立有绝人者,其文字、书法世莫能及。”
元赫经在诗中赞道:拳如钗股直如筋,曲铁碾玉秀且奇。千年瘦劲益飞动,回视诸家肥更痴。清宋思仁《泰山述记》记载夫李斯小篆为八分之祖,斯不义不足论,而碑实为可宝,能继周之石鼓鼎铭,为汉金石刻之前步焉。
李斯篆书的泰山刻石,不仅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对发展我国的历史文化也有莫大功绩。因为没有统一的文字,就没有统一的文化;没有统一的文化,就没有统一的中国。
李斯倡导的“书同文”被秦始皇采纳,在大篆的基础上改省结体,整齐笔画,创造了小篆体,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文字,使我国成为政令统一的大一统天下。由此足见其价值之重大,所以秦泰山石刻不愧为天下第一名刻。
小篆
把殷周以来的大篆,简约、整改、统一为小篆,是对自文字产生以后变化发展的一个总结,进一步为中国汉字的方块状字形定下了基调,是对中国汉字和书法艺术发展的杰出贡献,李斯在其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大作用。
李斯,河南上蔡人。他不仅是秦代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也是著名的书法家。
许慎《说文解字·叙》中记载:“周之季世,分为七国,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秦并天下,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于是书体乃定于一。”明确的指出了李斯为统一中国文字书体所做的贡献。
秦始皇到山东、浙江等地巡游,立石刻铭,歌功颂德,留下了《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琅邪台刻石》、《之罘刻石》、《碣石门刻石》、《会稽刻石》等,据传皆为李斯所作。是标准的小篆样板。
编辑搜图
▲泰山刻石
这些刻石现大部分已失传,唯《泰山刻石》尚残留数字可辨。《峄山刻石》和《会稽刻石》在唐开元以前已毁灭。现只存有宋人的复刻本,但其笔画如锥画石,挺拔秀健,结构严谨,体势飞动,仍不失为学习秦篆的好范本。
小篆书体的艺术特点
从整体来看,小篆确立了长方形的结体法和圆起圆收的运笔法。其造形虽还保持有一定的象形文字特征,但已注重强调笔画的均匀分布,强调在对称中的变化,已具有图案式的装饰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