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丽米娜双人舞情表达啥

古丽米娜双人舞情表达啥,第1张

古丽米娜铃铛舞表达了彝族人对生活的热爱。

古丽米娜在极具穿透力的鼓点伴奏下,迈着轻快灵巧的步伐,开朗大方的舞动肢体,让充满浓郁西域风格的舞蹈,一点一点地渗透整个舞台。她将身体各部分都运用得较为细致,尤其是手腕和眼神的变化及其丰富,集妩媚、轻快、爽朗于一体的舞蹈,充分表达了彝族人对生活的热爱。

传统美术:我市的少数民族在解放前大多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化是靠口头文学和服饰艺术、绘画等形式来表达。他们不仅将各自民族的历史融于口头文学中,也描绘于服饰艺术中,成为传世的“无字史书”,在历史学、人类学等学科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梭戛箐苗彩色服饰、南开小花苗花背艺术、布依族服饰等。

传统技艺: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都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基本涵盖了各类别的器具或物件,同时也蕴含着古老的技艺信息和民族文化信息,如苗族服饰制作工艺、布依族服饰制作工艺、苗族芦苼制作、直箫制作、花背制作工艺、刺绣工艺、织布工艺、盘县老厂的造纸工艺、盘县砂陶制作、六枝布依族油团粑制作、背兜制作工艺、竹编工艺、剪纸工艺等等。

  二、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构想

  (一)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1、八大山自杞国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资源评价: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民俗风情浓厚,民俗文化特色鲜明。区域内有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婚嫁习俗》、《羊皮鼓舞》等17个项目。

  《彝族婚嫁习俗》:盘县彝族婚嫁习俗自古流传,是贵州乃至中国彝族婚嫁习俗的重要表现区域,盘县彝族文化区域处于贵州彝族文化圈和云南彝族文化圈的结合部,这里是云贵彝族文化积淀最古老的地区之一。其特有的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其一,盘县彝族婚嫁礼俗是千百年沿袭下来的古制,是盘县彝族深厚历史传统文化的积淀;其二,彝族的毕摩文化在盘县彝族婚姻仪式中有重要的体现;其三,盘县彝族的婚嫁习俗中展现的民族音乐和歌舞文化具有丰富的艺术性。其中的酒礼歌和哭嫁歌完整地以歌代言,描述了男女双方从相识到成亲的过程,俗蕴含了彝族丰富的传统文化。

  《羊皮鼓舞》:盘县羊皮鼓舞是一种源于民间道坛娱神傩舞,它是一种祭祀舞蹈。最初主要流传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的刘官屯、鸡场坪、羊场等乡镇的汉族中,其中鸡场坪乡的最具特色。是一种面具舞,有判官、和尚、观音、土地、彝王五个角色。表演人数的多少视情况而定,至少不低于两个,一般是三个,也可以十几人一起表演。表演时服饰没有特殊的要求,也没有固定的跳舞场所。舞步基本上都是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伴奏主要为羊皮鼓、锣。舞者听鼓、锣声迈步,队形多变,动作原始古朴、情节随鼓锣声展开,起伏跌宕,并且充分展现了男性的阳刚大气,极具观赏性。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舞蹈艺术研究、历史研究价值。

  主题定位:民俗文化。

  开发区域:盘县四格、坪地、普古、松河、鸡场坪、淤泥、保基;水城县营盘、龙场、顺场、新街、杨梅、玉舍、勺米、坪寨、纸厂、双戛;六枝特区折溪等彝族乡。

  保护内容:八担山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歌舞文化、节日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制度文化、古村落文化。

  2、钟山区新华村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资源评价: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历史悠久,民俗风情浓厚,民俗文化特色鲜明。此区域内有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铃铛们》、《彝族莫蒿亩》等4个项目。

  《彝族铃铛们》:新华村彝族铃铛舞,彝语称“恳合呗”,是该民族为告别和悼念死者而跳的一种祭祀舞蹈。流传在民间的《恳合呗》一般为四人所跳,四个勇士,各站一方,把关四个方向,预防外敌入侵,维护中央政权,保护自己的民族和家园,跳舞之前要选“恳合”(即唱)悼念歌,按先歌后舞、先主后客、先大后小的秩序,不零不乱、井井有条。舞者左手拿彩带,右手拿铃铛(喻意为武器),腰部系一红底白边分叉式围腰,彝语称“亩仔撒喉”(意为骑马而站时所用的盔甲),无任何伴奏,全凭舞者之间相互的默契感,以手中的铃声作为节奏,歌毕即舞。该舞动作古朴简单,铿锵有力;节奏明快,场面热烈;步伐交错,进退有序;舞者腰肢前后左右扭动,或前伏后仰,或相互背驮,有步步逼人之感。舞时,族人们或打灯火照明,或鸣枪放炮、呐喊助威,整个场面犹如骏马奔腾,气势相当豪迈、恢宏,而且撼人魂魄,审美价值很高也极具观赏性。

  《莫蒿亩》:新华村彝族“吹唢呐”,彝语“莫蒿亩”,别称“木唢呐”。它是居住在乌蒙山脉腹地的彝族世代相传的、在节庆民俗活动中吹奏的、以手工木唢呐、羊皮鼓、铁制镲、“Y形木棒为道具,以吹奏彝族传统曲目《迎宾曲》、《送亲曲》、《阿西里西》等为吹奏内容,以三人男性为一个吹奏组合的一种彝族传统音乐表现形式。其唢呐一支高音,一支低音,每曲唢呐曲目都有合音,是和谐音程。其吹奏特点为高音起调,低音附和,鼓音定调。其曲调主要表现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吹奏唢呐是其思想、感情流露和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

  主题定位:民俗文化。

  开发区域:钟山区汪家寨镇新华村及周边村寨。

  保护内容:新华村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歌舞文化、节日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制度文化、古村落文化。

  (二)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1、青林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资源评价: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民俗风情浓厚,民俗文化特色鲜明,项目基础好、水平高的优势。区域内有国家级、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芦笙舞》、《苗族民间故事》、《苗族服饰》等5个项目。

 《苗族芦笙舞(箐鸡舞)》:“水城苗族芦笙舞(箐鸡舞)”是苗族同胞在聚会时表演的一种集体竞技舞蹈,该舞蹈起源于苗族“老谱”在民族斗争及生产生活中的经历,尤以水城县南开乡“小花苗”支系民族的芦笙手所跳的最具代表性。南开苗族彝族乡位于水城县北部,东接青林乡,南邻保华乡,西伴木果乡,北靠金盆乡。它是研究苗族文化的活化石,对挖掘、整理、研究“小花苗”支系民族的繁衍、迁徙、征战、历史着有重大意义。它的影响面和涉及钟山、纳雍、赫章等县(区)“小花苗”族支系村寨,是黔西北“小花苗”支系民族特有的民间舞蹈艺术,也是“小花苗”支系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文化标识之一。上世纪50年代末,素有“黔西北芦笙王”之称的张文友代表中国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并得到了周总理的亲切接见。1989年7月,南开偏坡苗寨的苗族芦笙舞蹈艺术家祝兴荣、祝兴智兄弟俩在美国华盛顿举办的有中国、前苏联、日本、德国参加的四国艺术节上,以粗犷奔放的舞姿,变化多端的演技,干净利落的步伐,激烈快速的旋转及出色的脚下功夫将“箐鸡舞”推向高潮,给外国朋友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苗族民间故事》:居住在水城县陡箐乡坪箐村的“大花苗”支系是县境内唯一一个人口较少,传统文化较为独特古老的“西部方言苗族”支系。其民间故事传承久远,原始,具有与“东部方言苗族”、“中部方言苗族”以及“西部方言苗族”中其他支系完全不同的内容和特色。如已搜集到的开天辟地神话《太阳月亮怎样来的》、自然天象的传说《“闪谷包”的来历》、动物故事《小黄麂和豹子》生活幻想故事《担莫早斗虎》、《虎妻》、《莫嘎都和莫各斗彩》、《芦苇冲》以及机智人物故事《阿奴堵换妻》等,从中就可窥见当地苗族怎样从历史走来,怎样开“黑洋大箐”,怎样和恶劣的环境进行不屈的斗争,和顽强的抗争等。给人们充分认识“西部方言苗族”的不平凡的艰辛生存发展历程洞开了一道五彩斑澜的窗口。

  开发区域:水城县南开乡、金盆乡、青林乡、陡箐乡等地。

  2、梭戛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梭戛箐苗彩色服饰艺术》:清代初年,六枝梭戛社区的这支苗族人,为躲避战乱的冲击,经历了长途而艰难的迁徙来到梭戛的崇山峻岭中定居至今。长期以来,他们生活在特定的高原环境中,创造了独特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交往文化。在这支苗族女性的头上装饰以木制新月状“长梳”挽“发髻”为头饰的标志,同时,也以这种头饰为认同标志,并与本民族的其他支系相区别独特标志。

  资源评价: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民俗风情浓厚,民俗文化特色鲜明,项目基础好、水平高的优势。区域内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梭戛箐苗彩色服饰艺术》、《梭戛三眼箫艺术》等4个项目

  主题定位:民族文化。

  开发区域:六枝特区梭戛苗族彝族回族乡安柱村安柱寨,高兴村陇嘎寨、小坝田寨、高兴寨、补空寨,新华乡新寨村大湾新寨、双屯村新发寨。

  3、马场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资源评价: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民俗风情浓厚,民俗文化特色鲜明,项目基础好、水平高的优势。区域内有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直箫乐艺术》、《苗族采花节》等3个。

  《苗族直箫、大筒箫艺术》:直箫、大筒箫音乐是中国民族民间器乐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贵州苗族音乐中的奇葩。大筒箫在器形也是民乐里极少见的倍低音竹管乐器,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我国民乐里倍低音乐器的不足。也是中国乐器化程度较高,可演奏复杂曲目的倍低音竹管乐器。直箫在贵州西部的部分苗族地区,不仅仅是乐器,还是礼器,与婚嫁礼仪等民俗文化关系密切。其特殊的语言方式在当地苗族生活中含有多种社会功能的文化载体。

  主题定位:民族文化。

  开发区域:盘县马场乡滑石板村及邻近区域。

  (三)布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1、羊场布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资源评价: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民俗风情浓厚,民俗文化特色鲜明,项目基础好、水平高的优势。区域内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布依族盘歌》等项目。

  《布依族盘歌》:布依族盘歌伴随着布依族的形成而萌发,伴随着布依族的产生、繁衍、发展而逐步丰富起来,是布依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发展至今,布依族盘歌的内容、形式、谱调等已较为完整。从内容上分,布依族盘歌涉及到了劳作、时政、仪式、爱情、生活环境、历史传说等诸多方面;从演唱场合分,有室内演唱和野外演唱两种形式;按演唱曲调分,可分为情歌调、礼教调、婚庆调、丧葬调等。布依族盘歌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伦理道德、宗教等众多领域,甚至对布依人特有的心理特征和情感倾向都有生动描述,是布依族人民记载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布依人的一部无字百科全书,具有珍贵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主题定位:民族文化。

  开发区域:盘县羊场乡。

  2、猴场布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资源评价: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民俗风情浓厚,民俗文化特色鲜明,项目基础好、水平高的优势。区域内有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布依族服饰(五等装)》等项目。

  《布依族服饰(五等装)》:布依族人口在水城县境内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彝族和苗族。主要居住在北盘江沿岸的猴场、红岩、花嘎、野钟、鸡场、发耳一带。各地支系装束不一,尤以猴场、红岩一带的“喜鹊布依”支系(因其长见的青年装多为白色上装配青色无袖外衣,形似喜鹊毛色,俗称为“喜鹊布依”)的五等装最具特色。其中以猴场打把村保存较为完好。五等装分为:特等装、一等装、二等装、三等装、四等装。特等装一般在办丧事祭祀场合穿;一等装在婚嫁场合穿;二等装在吃酒、聚会时穿;三等装在青年聚会赶表等社交场合穿;四等装在干活和平时穿。五等装的最多的为五至八件套,最少的为一至二件套。五等装上所用的刺绣、挑花,是布依服饰的核心和灵魂,其工艺有平绣、盘绣、辫绣、缠丝、锁扣、打子绣等。刺绣中各种技法相间,绣工严谨。传统花纹有盘龙、飞风、游鱼、蝴蝶、云勾、树叶、白果、牵牛、刺梨、稻穗等图案形式,用色多以青、紫辅底,用白、黄、绿、桃红、大红、深蓝、浅蓝等色相互衬托搭配,色调明朗鲜活,绣法或平顺满铺,或盘结缠绕,有较强的立体浮雕效果。五等装用料过去家家都有台土织布机,由自己种麻织布,制靛并染制剪裁装饰缝制。

  主题定位:民族文化。

  开发区域:猴场乡、六枝特区中寨乡,果布戛乡、蟠龙乡、红岩乡。

  3、月亮河布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资源评价: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民俗风情浓厚,民俗文化特色鲜明,项目基础好、水平高的优势。区域内有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布依族民间故事》、《布依族服饰》等项目,另外,在陇脚月亮河已经建设有《月亮河布依族文化风情园》。

  主题定位:民族文化。

  开发区域:陇脚乡。

  (四)居都仡佬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资源评价: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民俗风情浓厚,民俗文化特色鲜明,项目基础好、水平高的优势。区域内有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仡佬族吃新节》等

  《仡佬族吃新节》:六枝特区箐口乡居都村是贵州省内仡佬族语言保留得较为完整的仡佬族社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语言基础,居都仡佬族创造了古朴、独特、神秘的祭祀文化。其中,以“吃新节”最具代表性。吃新节是仡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八月的第一或第二个虎场天,居都仡佬族“吃新节”便开始了,整个节日持续三天,目的是祭祀天地、缅怀祖先、祈祷丰年。它不但保留了许多远古时代的风俗信息,而且“吃新”气氛热烈,充满情趣。祭祀文化是“吃新节”的核心,其内涵体现为祖宗崇拜和自然崇拜。祭祀活动由长房主事人主持。长房主事人是本宗姓的长房长子,地位世袭。祭祀用语全为仡佬语,不准说其他民族语言。祭祀宰牛(宰马),讲求“血祭”,崇尚雄性和神力。祭祀物品除用牲畜、米饭之外,长房主事人还要上山采集数种野生植物,以此纪念祖先“开荒辟草”的艰辛。居都仡佬族“吃新节”为我们真实地记载着中国历史衍进过程中的仡佬族民俗风情,它承载着仡佬族生生不息的优秀传统文化血脉,是我们研究仡佬族原始信仰和仡佬族历史人文生存变迁的一部“活态”教材。

  主题定位:民族文化。

  开发区域:居都寨、松林寨、丫口寨、旧寨。

一 ) 音乐

贵州少数民族能歌善舞 , 传统音乐舞蹈丰富多彩。贵州各民 族音乐不仅类别多 , 而且各具特色。以下是贵州省一些主要少数 民族的歌曲简介。

1 苗族

(1) 歌曲

苗族的歌曲可分为飞歌、游方歌、风俗歌、叙事歌、祭祀歌等几 种。 " 飞歌 " 是苗族音乐中颇富特色的体裁 , 多在山岗林野和田间 地头演唱。特点是音调高昂 , 气势雄浑 , 节奏舒广自由 , 旋律起伏 大。一些地区分男声飞歌和女声飞歌 , 并分为高腔和平腔两种腔式。飞歌题材内容极为广泛 , 堪称苗族歌唱艺术的瑰宝。

(2) 乐器 苗族乐器最著名的要算芦笙。雷山县的排卡村和凯里市的新光村是远近闻名的芦笙制作专业村寨。其他有芒筒、唢呐、大号、 直箫、竹笛、口弦、古瓢琴、二胡、四胡、木鼓、铜鼓、皮鼓、大筛锣、大 锣、包包锣、大镣、小镣、木叶等。根据功能 , 苗族器乐曲目可分为 风俗仪式性和生活性两大类。前者由乐器组合 , 后者则多为独奏。

2 布依族

布依族的音乐 , 有声乐和器乐两大类。

(1) 歌曲

根据歌词使用情况 , 布依族民歌可分为布依语民歌和汉语民歌两种。

根据内容和演唱场合 , 可分为情歌、生产劳动歌和风俗歌等。

(2) 乐器

布依族的乐器有铜鼓、唢呐、 " 勒友 " 、 " 勒浪 " 、 " 笔管 " 、姊妹箫、 对箫、牛骨胡、葫芦琴、笛子、月琴、皮鼓、大锣、小马锣、芒锣、小钹、小镲、木叶等。其演奏形式有独奏、重奏、合奏、吹打等。

3 伺族

(1) 歌曲 伺族以锦屏为界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两个方言区的音乐风格有很大差异。

A 北侗

北部地区的民歌有山歌、玩山歌、河边歌、好事歌 ( 酒歌 ) 、伴嫁 歌等等。山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以对唱、互相盘歌的形式进行。玩山歌是青年男女交流思想感情、倾吐爱慕之情的歌。这种歌 曲曲调高亢辽阔、热情奔放、音域较宽、节奏自由而富于变化。好事歌是在酒席上唱的歌 , 曲调各地不尽相同 , 总的说来 , 旋律舒畅 优美。伴嫁歌是姑娘出嫁前一个月或更长的时间里 ,同房族、同寨 子的姑娘陪伴新娘时唱的歌。此外 , 孝歌也有一定特色。

B 南侗

南部地区保留的侗族传统文化更为完整些 , 因而其音乐也就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这一地区的音乐大致可分为大歌、小歌、礼 俗歌和叙事歌几种。大歌是歌队集体演唱的歌 , 其主要旋律在低 音声部 , 高音声部由歌头的加花变化而成。大歌的结构严谨 , 有较 为固定的曲式。大歌的种类很多 , 主要有鼓楼大歌、叙事大歌、童 声大歌、女声大歌、混声大歌等。多声部无伴奏大歌是侗族最具特 色的音乐形式 , 曾多次出国表演 ,蜚声海外。小歌的内容主要是情 歌。这类歌曲结构短小 , 歌词含蓄深情 , 曲子委婉缠绵 , 大都由青 年男女轻声慢唱。小歌分有乐器伴奏和无乐器伴奏两种。

(2) 乐器

侗族乐器主要有琵琶、牛腿琴、芦笙、侗笛、唢呐、二胡、锣鼓、镲、木叶等。演奏方式有独奏、伴奏和重奏几种。

4 水族

(1) 歌曲

水族民歌主要分为双歌、单歌、调词、 " 诘俄呀 " 、儿歌等。双歌 分敬酒、祝贺、叙事性双歌和寓言性双歌。前一类双歌演唱时一般 是唱一首 , 和一首 , 歌首有两句固定的起歌和声 , 歌尾也有两句颂 扬性的衬和。演唱开始时 , 演唱者举杯或持筷在席上晃一晃 , 周围 的人们就不约而同地唱起起歌和声 , 歌的主体部分唱完时 , 众人又 默契地唱起衬和帮腔。单歌的每首歌词能独立存在 , 表达一个独 立的意思。声腔运用上 , 分为平腔和高腔两种。音乐节奏上 , 与其他歌种比较 , 相对自由 , 显得一板一眼 , 是水族音乐中比较古老的形式。

(2) 乐器

水族乐器有铜鼓、皮鼓、芦笙、唢呐以及二胡等。

5仡佬族

(1) 歌曲

仡佬族歌曲主要有山歌、情歌、酒歌、婚俗歌、祭祀歌和儿歌等。山歌是在山坡田野唱的歌 , 内容广泛。歌词多为七言四句 , 节 奏明快。情歌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歌 , 其旋律婉转优美。酒歌是 在婚丧嫁娶和节日庆典酒席上演唱的歌 , 节奏和旋律单纯古朴。

婚俗歌是在婚礼上演唱 , 节奏明快、旋律流畅。祭祀歌是在逢年过 节祭祀祖先时演唱 , 其曲调可以说是口语语音的夸张性延伸 , 朗诵 性比较强 , 无恒常节奏。仡佬族儿歌节奏活跃 , 感情质朴。

(2) 乐器

仡佬族乐器有芦笙、唢琐呐、锣鼓、泡木筒、木叶、箫、笛、月琴、二胡、四胡等。

6 土家族

(1) 歌曲

土家族歌曲有山歌、打闹歌、风俗歌、祭祀歌、哭嫁歌、劳动歌、

" 溜子乐 " 等。山歌内容丰富 , 感情朴实。打闹歌也是山歌的一种 , 因演唱时用锣鼓伴奏 , 故亦名 "薅草锣鼓 " 。打闹歌是在薅革时为 了减轻疲劳 , 鼓动情绪时演唱的歌。一般由两人演唱 , 有时领歌 , 有时对唱 , 有时参加劳动的群众也帮腔。两个歌师紧跟在薅草队伍后面 , 一人敲锣 , 一人击鼓 , 哪里薅草落伍了 , 他们就追到哪里 , 边敲边唱。有时在唱前增加一些诙谐数板 , 称为 " 喊口号 ", 使气氛 更加活跃。打闹歌旋律热情高亢、质朴自由 , 高音、长音较多 , 曲调 悠长宽广。劳动号子和 " 溜子乐 " 是土家族音乐中具有浓厚特色的 音乐形式。劳动号子有多声结构特点。一种是一领众和的二声部 结构 , 一种是加副领唱、双领众和的三声部结构。后者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对比式复调织体 , 是我国民间合唱中比较有特色的复调音乐。

(2) 乐器

" 溜子乐 " 是土家族中广为流传的一种打击乐。基本乐器有小锣、大锣、钹、堂鼓等。传统曲牌有上百个。土家族乐器有唢呐、二 胡、箫、月琴、包包鼓、小镲、鼓等等。由八人用八种乐器演奏的 " 八音 " 独具特色。其乐曲往往也由八个小曲连缀而成。

7 彝族

(1) 歌曲

彝族民歌有以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生活为内容的 " 曲谷 ", 用汉语演唱的歌曲 " 霎叉 "( 汉歌 ) 、婚事歌、丧事歌、叙事歌、 " 毕摩 " 歌以 及儿歌等。曲谷的演唱形式以独唱、对唱为主 , 也有齐唱和简单的 二声部合唱。女声多用假嗓 , 男声多用真嗓。 " 霎叉 " 的歌词主要为 汉语 , 歌词结构和韵律特点均与贵州汉族山歌一样。婚事歌即婚 礼上唱的歌。因演唱角色和歌曲内容的不同 , 曲调和旋律特点也 不同。丧事歌类似汉族的孝歌 , 有独唱、对唱等形式 , 曲调简单 , 多 属说唱式 , 有的曲子仅为一个乐句的反复 , 情绪比较低沉。叙事歌 旋律起伏较小 , 结构简单 , 大多为一两个乐句的无限反复 , 只有少 部分曲子是旋律较强的多乐段结构。 " 毕摩 " 歌是宗教职业者 " 毕 摩 " 在祭祀仪式上演唱的歌 , 其旋律起伏小 , 近乎吟诵。儿歌的曲 调与大人唱的 " 曲谷 " 等相似 , 但其节奏更加明快 , 而结构短小 , 语言生动。

(2) 乐器

彝族乐器主要有唢呐、月琴、二胡、锣、鼓、钹等。

8 其他少数民族

瑶族、壮族、白族等民族也有自己独具特色的音乐形式 , 丰富 了贵州的音乐文化宝库。

( 二 ) 舞蹈

贵州各民族舞蹈种类很多 , 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1 苗族 ,

在苗族中 , 芦笙舞是一种流行最广最具特色的舞蹈形式 , 除铜 仁地区外 , 其余地区均有流行。芦笙舞多在节日中表演 , 以集体舞 为主。黔西北的芦笙舞除集体舞外 , 也有一人或数人表演的。有的 芦笙舞表演者能做出许多惊险的高难度动作 , 集舞蹈、杂技、体育 和音乐为一体。鼓舞也是苗族中比较流行的舞蹈 , 尤其以松桃一 带的花鼓舞最为著名。有男子舞、女子舞、男女混合舞、单人舞、双 人舞、四人舞、八人舞等形式。从乐器数量看 , 则有单面鼓、双面 鼓、四面鼓等。舞姿可表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台江反排木鼓舞 的动作热情奔放 , 被誉为 " 东方迪斯科 " 。丹寨的 " 锦鸡舞 " 也很有 特点 , 这是一种男女混合的集体舞 , 数名男青年排成数行在前面吹 芦笙做引导 , 数十名乃至上百名青年妇女排成长蛇阵紧跟其后 , 沿 逆时针方向转圈 , 边转边舞。舞蹈以脚步动作为主 , 腰膝自然摆 动 , 双手则垂直放松于裙边 , 舞步舒缓有致在独具特色的服饰的 衬托下 , 整个舞蹈就犹如锦鸡觅食 , 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此外 , 在黔东南、黔南和黔西南的一些苗族地区 , 还流行板凳舞、铜鼓舞等。

2 布依族

布依族的舞蹈有模拟鸟类和兽类为主要特征的鸟兽舞 , 有在祭祀仪式上表演驱邪逐魔、祈福禳灾的祭祀舞 , 还有表现生产、生 活、斗争以及风俗等的民俗舞等等。其中 , 祭祀类的舞蹈占有较大 比重。如《铜鼓刷把舞》、《回旋舞》、《转场舞》等都是在丧葬仪式上 表演的。布依族舞蹈以男女共舞为多 , 表演人数大多为偶数。舞蹈 音乐以打击乐为主。道具在舞蹈中的普遍运用 , 构成了布依族舞蹈的显著特征之一。

3 侗族

伺族舞蹈有" 多耶 "、芦笙舞、舞龙、舞狮等。" 多耶 " 主要流行于从江、榕江和黎平等地。 舞蹈时 , 或男或女 , 或男女混合 , 围成圆 圈 ,手牵手 , 踏着整齐的步伐边跳边唱 , 同时甩手为拍 , 气氛热烈。 芦笙舞由舞者自己吹芦笙伴奏 , 多为集体舞 , 人数多时可达上百人。也有的是独吹独舞。芦笙舞可以模仿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 模仿人和动物的动作 , 表现力很强。侗族中还有一种较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 龙喘〃。表演时 , 青年男女分成两路纵队 , 先由外向 里绕 , 再由里向外旋 , 盘成螺圈状 , 犹如长龙迂回。舞龙和舞狮多 在春节期间举行,与其他民族的舞龙、舞狮大同小异。

4 土家族 ' 、

土家族舞蹈最著名的是摆手舞。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开展表演活动。这是一种集体舞蹈。表演时 , 由一善舞者带领众舞者围成圆圈,边走边舞。圆圈中央由一人负责鸣锣击鼓,起指挥和伴奏的作用。摆手舞可以表现生产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 舞姿矫健、粗犷、豪放。祭祀舞蹈八宝铜铃舞也富有特色。这是土家 族宗教职业者 " 梯玛 " 主持向祖先 " 解钱 " 仪式时表演的舞蹈。分坐 舞和立舞两种 , 动作古朴。此外 , 土家族还流行梅山舞、跳马舞、龙 灯舞和蚌壳舞等。

5 彝族

彝族舞蹈有在婚礼期间表演的 " 阿妹凯 "( 姐妹歌舞 ) 、丧礼期间表演的 " 肯合贝 "( 也称 " 铃铛舞 " 或 " 跳脚 "), 反映生产劳动的 " 撒荞舞 " 、 " 栽小麦〃以及儿童舞 " 阿西里西 " 和节日舞 " 钻龙门 " 等。同 一类的舞蹈在各地有不同节目和表演形式。例如 ," 阿妹凯〃' 就有流行于毕节、金沙、大方一带的 " 诺奢借 "( 蟋蟀舞 ), 流行于毕节、金 沙、大方、纳雍、威宁和水城等地的 " 毕叔累 "( 裹草席舞 ), 流行于威 宁、赫章一带的 " 署谷署谷谷 "( 围圈舞 ), 流行于盘县、六枝一带的 " 跳脚 " 等等。不同节目的风格也有差异。总的来说 , 彝族舞蹈的节 奏明快、粗犷刚健。

6 仡佬族

仡佬族舞蹈有踩堂舞、酒礼舞、龙灯舞和狮舞等。踩堂舞是丧礼期间在停放灵枢的堂屋中表演。届时 , 由 3 人或 4 人分别吹芦 笙、摇铃、打钱杆、舞练刀做前导 , 边跳边唱 , 众人手拉手在后面鱼贯而行。舞时身体微屈 , 来回跳跃 , 并且不断变换队型。酒礼舞在 婚礼上表演 , 表演时 , 领舞者执手帕带领众舞者在屋前场地上围成圈 , 沿逆时针方向边唱边跳 , 气氛热烈。

7 水族

水族舞蹈主要有铜鼓舞、斗角舞等。铜鼓舞主要在婚丧嫁娶和节日庆典等场合表演。这种舞蹈可以表现丰富的社会生活内 容。舞者随着铜鼓和皮鼓的鼓点 , 或踏着刚劲的大步 , 或急速旋转 跳跃。场面既壮观热烈又典雅古朴。斗角舞一般由 10 个人表演 , 其 中 5 个人吹芦笙 ,5 个人吹共鸣的芒筒伴舞。另有 5 位头插雉尾 , 腰拴白鸡毛裙子的姑娘作舞伴随着节奏配舞。吹奏小芦笙者作前导领舞 , 吹中芦笙者紧随其后。这种舞蹈在开春至秧苗抽穗期间停歇。

8 瑶族

瑶族舞蹈主要有猴鼓舞、打猎舞和长鼓舞等。猴鼓舞瑶语称 久格朗 ", 在丧礼上表演。届时 , 场中央竖一齐肩高的大木鼓 , 场 地一侧悬挂几面铜鼓。表演者模仿猴的动作不停地跳跃击木鼓 , 同时 , 一些人轮流上场敲打铜鼓助兴 , 其节奏与舞姿相合。打猎舞 瑶语称 " 孰久 ", 也是在丧礼上表演。有打熊舞 , 打猴舞、打山羊舞、 打野猪舞等 , 表现的是打猎场面。长鼓舞是一种喜庆舞蹈 , 主要表现生产劳动和制造木鼓的场面。

9 毛南族

毛南族中也流行猴鼓舞。

( 三 ) 戏剧

在贵州这片多民族居住的土地上 , 有许多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 黔剧是贵州家乡剧 , 全省人民非常喜爱 , 黔剧《秦娘美》、《奢香夫人〉、大型歌舞剧《蔓萝花》等曾被拍成戏曲影片 , 还有花灯剧《七妹与蛇郎》等也享誉省内外。我省各地活跃着 4000多个业余艺术表演团体。其中有芦笙队、唢呐队、歌舞队、杂技队、八音队 , 还有花灯队、地戏队、傩堂戏班、布依戏班等。他们的节目和剧目大多自编自演 , 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 受到各族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 , 还得到外国朋友的欢迎。

贵州少数民族戏剧 , 有巫术色彩较浓的傩戏 , 有从汉族中移植过来的花灯戏 , 还有综合性较强的布依戏和侗戏。

1傩戏

贵州好几个民族都有傩戏。傩戏大致可分为巫傩和军傩两大类。

(1) 巫傩

在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和仡佬族等民族中均有流行这些民族中的巫傩大致可分为以黔东、黔北一带土家族、仡老族等民族中流行的傩坛戏、荔波布依族中流行的 " 生育傩储 " 和威宁一带流行的 " 撮泰吉 " 。

(2) 军傩

军傩流行于安顺市和贵阳市一带 , 是明代 " 调北征南 " 的明朝 军队带入贵州的。开始时流行于军队中 , 是一种练兵习武活动。后来逐渐变成民间的带有宗教色彩的娱乐活动 , 并传入布依族和仡佬族等民族中。因不搭戏台 , 在平地演出 , 故也称 " 地戏 "; 因有宗教色彩,故也称 " 跳神 "

地戏的演出是在农历正月进行的。其演出也有酬神的性质,但是巫的成分比巫傩大大减少 。戏的剧目多为武戏 , 表演正史故事。主要有《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队《五虎平西》和《精忠 传》等。演出时须带面具。比起傩坛戏面具的狰狞和怪异来 ,地戏面具就显得要亲切和蔼些。

2 花灯戏花

灯戏是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其突出 特征是手不离扇、帕 , 载歌载舞 , 唱与做紧密结合。明王朝 " 调北征 南 " 、 " 调北填南 " 后 , 随着大量汉族移民的到来而逐渐传入贵州 , 并 被一些少数民族吸收 , 经过一定的民族化改造 , 成为本民族的戏曲 艺术形式。 ;

贵州少数民族中 , 流行花灯戏的主要有布依族、土家族、仡佬族、苗族等民族 , 其中尤其以独山布依族花灯和黔东一带土家族花 灯最为有名。

独山花灯与江西的 " 采茶 " 、 "弋阳腔 " 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 并吸 收了广西壮族的彩调艺术。早期的独山花灯以歌舞为主 , 剧目有 《踩新台》和《灵官扫台》等 , 后来逐渐出现了戏剧剧目 , 如《槐荫 记》、《红灯记》和《还魂记》等。独山布依族花灯道白唱词主要为汉 语 , 同时也用布依语。

" 黔东土家族花灯系明代从江南一带传入。在原有花灯的基础 上 , 土家族民间艺术家们融入了本民族傩戏和摆手舞中的一些成 分 , 形成了自已的特色。黔东土家族花灯主要取材于历史故事和 民间传说。主要剧目有《征东》、《征西》、《红灯记》、《八仙图》和《关 爷点兵》等 o

3 布依戏和侗戏

布衣戏和侗戏是贵州少数民族中流行的综合性、娱乐性、功能性更强的戏剧艺术形式。

(1) 布依戏

布依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 发源地在贵州与广西交界的册亨、 兴义和安龙等地 , 布依戏的产生是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广 西壮戏的有益成分而逐渐形成的。由于各地情况的不同 , 布依戏 在各地形成了一定差异。册亨布依戏有演有唱 , 而兴义巴结和安 龙甘河的布依戏则取坐唱形式。

布依戏的剧目包括两个方面 : 一是移植汉族剧目 , 二是根据布依族民间故事进行改编。

(2)侗戏

19 世纪初 ,侗族歌王吴文彩根据汉族戏剧 ( 主要有桂戏和花灯 ) 创立了侗戏。侗戏主要有生、旦、 净、丑等行当 , 第一种行当一上场都先自报家门 , 唱时须面对观众。

侗戏班一般是一村一个 , 也有的村按族姓、鼓楼为单位建立侗戏班。侗戏班原只有男性 , 新中国建立后开始有女演员。

侗戏剧目主要取材于三个方面 : 根据汉族传书改编 ; 根据

百里杜鹃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和黔西县交界处,以长达百里之多杜鹃森林覆盖而得名,它是目前世界上已探明最大原始杜鹃森林,全国5A级景区。下辖有普底、金坡、仁和、大水四个少数民族乡,鹏程和嘎木两个管辖区,总面积达125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位于东经105 45'28" 106 04'31",北纬27 09'44" 27 17′19",由于纬度低,属于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百里杜鹃一年四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常年平均气温在118 。景区杜鹃品种达41种,花色多样、千姿百态。每年农历二三月份杜鹃花成片盛开争奇斗艳,引来大批游客驻足观赏。原始杜鹃花海,浪漫民俗风情,避暑 养生 天堂,超大天然氧吧构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花园圣地。

除了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以外,百里杜鹃还有许许多多丰富的 旅游 资源。下面带大家了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 旅游 资源。

一、民族服饰

彝族服饰: 号称是“穿在身上的 历史 ”,彝族人民文化传承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服饰底布都以黑色主,黑色是其服饰的生命色。男子多以黑白色彩为主,彰显彝族男子的粗旷、刚劲和勇猛;对于未婚女子服饰多以红、白为主,色彩艳丽,秀丽纤美,展示少女的青春活力、俏皮可爱;已婚妇女和老人则以蓝、黑为主,花秀素雅,端庄大方。男装女装同有花纹花边,有着独特的审美和浓厚的地方色彩,生活气息明显,充分体现彝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二、特产 美食

坨坨肉: 为尊贵重要的客人而制,彝家有好酒,好酒要配好菜。坨坨肉做法精简,选用自家养殖的牛、羊、猪新鲜宰杀,肉切成坨状加入生姜冷水下锅煮,煮熟捞出拌辣椒面、花椒面、盐、蒜末、木姜子等佐料即可食用。这种简单的吃法体现了当地人极简随性的生活方式。

黄粑: 是一种风味小吃,当地人家家户户都会做,逢年过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 美食 。是一种用糯米或玉米面与黄豆浆混合,加入白糖和黄糖,用风干的玉米叶泡水揉软后包裹成坨状,上锅蒸熟。刚出锅的黄粑香味扑鼻、口感软糯散发着谷物的芬芳。黄粑的食用方法非常简单,无论蒸、煎、炸、烤都十分美味,后期经过发展还出现了用五谷杂粮代替糯米的黄粑。黄粑展现了当地人对 美食 的执着追求,以及食物储存的智慧。

臭豆腐: 在大方臭豆腐十分有名,当地豆腐 美食 多种多样,例如水豆腐、渣豆腐、柴烤豆腐、糍粑豆腐、手撕豆腐等。大方臭豆腐虽说叫臭豆腐,但一点也不臭,豆腐反倒呈现另一番风味。据说是在当时,一家豆腐作坊由于头天制作的豆腐过多没有卖出,等到第三天拿出来卖时,豆腐上长了毛,还发出特殊的臭味,品尝起来又香又臭,深得当地人青睐。

漆器: 彝族的餐具由木器和漆器结合,漆器又分皮制漆器和木制漆器,木制漆器选料十分讲究,以杜鹃树和桦树最多,杜鹃树木因其木质细腻,纤丝交错,做漆具不易开裂是最佳木漆原材料,漆器一般有黑、黄、红三种较为典型的颜色。常被制作成鹰爪杯、牛角杯、羊角杯等饮酒器具。

三、节庆节日

彝族火把节: 火把节又称火草节,彝族传统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这天举行庆祝,白天村民们进行斗牛、跑马、摔跤等活动,便于促进邻里关系,学习沟通,交流 情感 。夜里就在村寨周边、田坎等地方燃起篝火或手持火把走村窜寨,在田间简单举行捕杀害虫仪式。该节日与火有着密切关系,表达彝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

插花节: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杜鹃盛开时节,家家户户上山采摘杜鹃花,插在房门等重要地方,表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满族颁金节: 颁金为满语表示“出生”、“创造”的意思,于每年农历十月十三日举行。当天满族人民聚在一起,举行踩高跷、射箭、磨磨秋、捉泥鳅等活动。充分体现满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苗族米花节: 米花节是当地苗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十六、十七、十八举行庆祝,是由旧时的祭米花发展而来,到如今逐渐演变成男女谈情说爱的节日。当天活动内容主要有芦笙舞蹈、多声部苗歌、祭祀等活动形式。把苗族人民的多才多艺展现得淋漓尽致。

白族三月三: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百里杜鹃白族同胞们身着正装,汇聚于小桥新村白族文化广场欢度白族传统节日“团圆节”。当天白家人杀猪宰羊,齐聚白龙岩脚,举行祭奠仪式,众人聚餐商议族事,交流感情。举行 体育 竞技活动“扭扁担”、“踩高跷”、“斗鸡”等。

四、神话传说

醉九牛传说: 相传水西土司奢香夫人为保西南边境安全,每年向朱元璋进见贡品,贡品都为当地稀有特产和珍贵物资。其中就包括九头水西土牛,奇怪的是九头牛经过此地时,被美丽的杜鹃花所吸引,怎么也不走了沉醉于此。奢香就把此事向朱元璋禀报,朱元璋得知后便说,那就把那里叫“醉九牛”。

千年一吻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当地有两姐妹阿苏、阿芝是当地名医,因为交通不便,两姐妹常年行走在崎岖的山路,走村窜寨,为当地村民看病开药,由于多年的辛苦劳累,长途跋涉。姐姐阿苏病逝,妹妹将其安葬于杜鹃花山一角。姐姐临死前告诉妹妹,一定要继续她们的使命行医救人,妹妹铭记在心。多年后妹妹也去世,村民们为表感激,便决定将妹妹和姐姐安葬在一起。多年后姐姐和妹妹的坟墓慢慢变成了两座石岩;并且从两边突起一角,就像两个嘴巴相对,当地人称“对嘴岩”。村民们每走过此,便说道你看两姐妹又在说悄悄话,后因 旅游 发展改名为“千年一吻”。

五、民族信仰

祭花神: 在当地每年三月二十八日这天,当地就会举行祭花神,彝文古籍《祭花经》记载,古时混沌初开、江河横溢、山川混乱。天神吱嘎阿鲁疏通江河,赶山归位,他赶了一座大山置于天的南边。取名“白那”(现今九龙山)他站在山上瞭望,发现南方山下地势开阔植物缺少,于是就到天上的百花宫抓了树木和花草种子播撒,两三年间这里植被茂密,开出美丽的杜鹃花。从此风调雨顺,彝民们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彝家儿女信奉万物有灵,认为花神庇佑,便自发举行祭花神。祭花神分四个步奏,“请花神”由当地德高望重的布摩(祭师)设席焚香、祈福诵经,经文主要大意为祈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来年丰收;“祭花神”献牲开祭,杀鸡、宰羊、杀猪;“跳花神”献歌舞(铃铛舞、拜香舞);“送花神”是整个仪式的最后一步。祭花神仪式表达了彝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和感恩之情。

百里杜鹃是高原上一颗迷人的星星,向外界展示其美丽气质的一面,吸引越来越多人的目光。欢迎四方朋友前来做客。

更多 旅游 资讯、 旅游 行程攻略,请私聊或评论。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养成不挑食的习惯。

 2了解不同食物有不同的营养。

 3能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4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5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活动准备

 各种蔬菜、荤菜、米饭、水果等模型、盘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菜的名称:

 1老师出示这些模型,提问:"你们说一说这些是什么"

 2幼儿互相学习,认识菜名。

  二、交流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内容

 1老师提问,幼儿回忆:"在这些食物中最喜欢吃什么为什么""除了吃刚才你看到的食物外,平时你还吃什么""你觉得什么东西最营养"

 2请幼儿回忆生活中的早餐、午餐和晚餐中的各类食物:"平时吃的早餐、午餐,晚餐吃的东西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3来 总结一日三餐的合理搭配。

  三、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幼儿尝试自己设计一日食谱。

教学反思:

 从这个活动中,我认识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准确地掌握知识。带领幼儿游戏时,要顾及到绝大多数的孩子,将个别示范与分组游戏、集体游戏相结合,可以根据幼儿的课堂情况不断地变换游戏形式,从而提高每个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会搬、摆小椅子的方法,会一个挨着一个摆。

 2、让幼儿知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准备

 1、喜羊羊头饰人手一个、灰太狼的头饰一个。喜羊羊和灰太狼的音乐。

 2、场景布置:散放在活动室中的小椅子。

 3、事先教会幼儿说儿歌《搬椅子》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羊妈妈,幼儿扮演喜羊羊,走进活动室。

 师:“羊宝宝们在外面玩累了,和妈妈一起回家吧!”

 师生共同学习一个跟着一个走进活动室,发现散放在地上、桌边的小椅子。

 羊妈妈:“哎呀,我们的家怎么这么的乱,小椅子怎么到处乱跑呀?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引导幼儿说出把椅子摆好。

 2、幼儿一边念儿歌《搬椅子》,教师根据儿歌内容,引导幼儿模仿搬椅子的方法。

 3、引导幼儿把椅子排成半圆形,幼儿在中间玩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游戏。

 “我们用椅子来摆个家,好吗?”

 “来,和妈妈一起搭我们的新家。”

 “喜羊羊们摆得真整齐,一定很累了,现在我们来玩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游戏吧!待会灰太狼出来的时候,喜羊羊们要赶快回家哦。”

 (坐回椅子上)玩游戏两遍。

 4、请幼儿把椅子放回桌子底下。

 “天黑了,小椅子要去找它的桌子妈妈了,喜羊羊快把它送回家吧。记住怎么搬椅子了吗?”

 5、小结:

 “今天,喜羊羊们都学会了搬摆小椅子,长了本领,妈妈真高兴。以后,记得要用我们学会的新本领来送小椅子回家,好吗?”

 儿歌:搬椅子

 小椅子,我会搬,

 两手抓住放胸前。

 一个挨着一个放,

 整整齐齐真好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向幼儿介绍沙漠,扩大幼儿对自然界的了解。

 2、认识沙漠里的骆驼,了解骆驼的主要特征以及沙漠中的其他生物。

 3、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愿望。

  活动准备:

 1、有关沙漠自然风光及防治沙漠化的音像资料。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投影仪、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用实物投影仪放大的画面,初步了解骆驼的主要特征。

 -教师:画面上有什么?骆驼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骆驼的身上有什么?它们有什么特殊的用处?

 -教师:骆驼喜欢吃什么?骆驼生活在什么地方?

 -教师:骆驼有什么用途?

 -教师小结:骆驼生活在沙漠里,骆驼的身上有厚活的毛,可以防止身体里的水分散失,还可以白天防晒,晚上保暖。骆驼底眼睛会产生许多眼泪,让眼睛不干燥,而且有长长的睫毛,可以阻挡沙子跑进去。骆驼的鼻孔可以闭合,这样可以防风沙。骆驼耳朵里有好多毛,可以防沙子跑进去。骆驼的身上有驼峰。可以分为单驼峰和双驼峰。驼峰可以储藏营养。骆驼的脚底有宽宽厚厚的肉垫,不怕热热的沙子,也不会陷进软软的沙子里。骆驼是沙漠里的交通工具,有人称骆驼为沙漠之舟。

 2、组织幼儿讨论:

 -教师:你见过沙漠吗?沙漠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沙漠里有什么?(仙人掌、蝎子等)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茫茫沙漠

 -教师:沙漠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危害?我们应该怎样防止沙化?

 3、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幼儿观看介绍沙漠的录像,了解沙漠的特性以及沙漠里生活的动植物。没有条件的,可组织幼儿根据已有经验交谈,教师可寻找相应的书籍和,向幼儿介绍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4、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

 -观察画面,说说:沙漠里有哪些动物?它们叫什么名字?

 -请你用连线的方法帮骆驼走出沙漠。

  活动目标:

 1、了解阳光有不同的颜色组成,知道阳光有红色、橙色、**、绿色、蓝色等七种颜色。

 2、探索观察七种颜色的方法,并通过涂色表现自己的发现。

 3、产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镜子人手一面,多棱镜每组一面。

 2、小孔的纸板和装水的玻璃瓶若干,水盆4~5个。

 3、画有太阳的表格以及彩色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去室外看阳光,引起探索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阳光是什么颜色的吗?说说你们看到的阳光的颜色。

 2、了解探索阳光的材料。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彩色的阳光

 教师:我们这里有很多的材料,都有什么材料呢?用这些材料可以干什么呢?让幼儿说说材料的名称及用法。

 3、利用材料探索阳光的颜色。

 教师引导幼儿利用多种材料亲自动手探索发现五彩的阳光。

 (1)探索一:将许多水盆放在室外,给每个小朋友一面小镜子,让幼儿将小镜子斜放在水里,玩一玩,看一看,能发现什么?

 (2)探索二:提供许多纸板,请小朋友对着纸板看玻璃瓶,看一看还能发现什么?回班后让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探索三:引导幼儿利用多棱镜观察阳光,看一看有什么新发现?

 4、引导幼儿用彩笔涂色记录阳光的颜色。

 教师:每个小朋友的桌上都有一张画有太阳的表格,请小朋友将看到的太阳光的颜色涂在表格里好吗?

 幼儿进行涂色活动,活动完成后,让幼儿交流表格的颜色。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玩玩、学学、说说中理解故事内容。

 2.会用“我是ⅹⅹ光线宝宝,我要到XX去玩,我会把ⅹⅹ变得怎么样?”的句式描述光与物体色彩的关系。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4.能简单复述故事。

  重难点:

 会用“我是ⅹⅹ光线宝宝,我要到XX去玩,我会把ⅹⅹ变得怎么样?”的句式描述光与物体色彩的关系。

 会用“我是ⅹⅹ光线宝宝,我要到XX去玩,我会把ⅹⅹ变得怎么样?”的句式大胆连贯表达。

  活动准备

 1.黄、橙、绿、蓝、青、红、紫色的光线宝宝贴绒。

 2.向日葵、橘子、草、大海、小螃蟹、番茄、茄子等卡片若干。

 3.图谱、课件

  活动过程:

 1.认识七彩光知道光是有七种颜色构成的

 (1)我是太阳公公,我有好多调皮的光线宝宝,你们知道它们分别是谁吗?根据幼儿的回答一一出示相应的颜色。以问好的形式特别关注青色

 (2)太阳光有几种颜色组成的?我们一起来数数

 2.光线宝宝出游记——学习句型

 (1)光线宝宝出去玩:学习短句——我是XX光线宝宝,我要到XX去。

 (出示蓝色)调皮的光线宝宝天上玩够了,就偷偷地溜到地上来玩。你们猜猜蓝色光线宝宝会上哪里去玩呢?辅助提问:你为什么猜到蓝色光线宝宝会到大海里去玩?

 小结:光线宝宝会选择跑到与自己颜色相一样的东西上去。

 教师示范:我是蓝色光线宝宝,我悄悄地跳到大海里去玩(出示图谱)

 提问:刚才蓝色光线宝宝是怎么到大海里玩的?真是一个调皮的光线宝宝,你觉得它还会怎样调皮的到大海里去玩?(根据孩子们的用词,用动作模仿)

 (2)光线宝宝变变变:学习短句———我会把XX变得怎么样?

 看我会把大海变得怎么样了?(蓝蓝的)

 (3)光线宝宝变魔术:——完整使用句式“我是ⅹⅹ光线宝宝,我要到XX去,我会把ⅹⅹ变得怎么样?”

 ①教师示范根据图谱提示用句式完整讲述句式“我是ⅹⅹ光线宝宝,我要到XX去玩,我会把ⅹⅹ变得怎么样?”描述。

 刚才老师把蓝色光线宝宝下来游玩的事,编成一句话,这句话中要说清,我是什么颜色的光线宝宝,我要上哪里去玩?我会把它变成怎么样?

 教师示范,我是蓝色光线宝宝,我悄悄地跳到大海里玩,我会把大海变得湛蓝湛蓝的。

 ②谁能把刚才蓝色宝宝下来游玩的事情讲一遍?个别学说,集体学说

 3.光线宝宝变魔术:学说句型

 蓝色光线宝宝玩得可乐啦,谁听见了也下来了?(出示红色光线宝宝)(出示果园)红色光线宝宝上哪里去玩?(果园里)我会把果园里的谁变得怎么样?

 4.光线宝宝出游啦——使用句型

 (1)嘻嘻、哈哈,蓝色光线宝宝与红色光线宝宝玩得不亦乐乎,其他光线宝宝听见了,也都忍不住下来玩了。现在请每个小朋友去找一个你喜欢的光线宝宝,找到它想去的地方。

 (2)拿到以后请你回到座位上,和边上的小朋友按照刚才的“我是什么颜色的光线宝宝,我要到XX去玩,我会把XX变得怎么”的句型说说,比比谁说得最好!

 (3)幼儿听要求后分散找,并使用句式两两描述、个别描述。

 (4)你还会变成什么光线宝宝,想到哪里去玩,会把XX变得怎么样?(让幼儿想象按句型自编)

 5. 完整欣赏故事

 刚才,老师把调皮的七彩光下来旅游的事情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 “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6、拓展

 “七彩光线宝宝把世界变得那么丰富多彩,如果没有光会怎么样?

  活动反思:

 大班幼儿的求知欲很强,他们不但对五彩缤纷的颜色十分喜爱,而且还对五彩缤纷的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心,他们会由自然界中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蓝蓝的大海、绿绿的草地等景象的观察及认识引发出更深一步的思索。此次活动《调皮的七彩光》是主题《七彩世界》中的一个语言活动,这个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调皮的七彩光》这个故事让幼儿知道:色彩来源于光的作用,是调皮的七彩光宝宝从天空来到地上“玩”出来的。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七彩颜色。有了七彩颜色,画画更美丽,打扮东西更漂亮,游戏起来更有趣。本活动有利于帮助幼儿成为色彩世界的探究者,发现自然界中的许多奥秘,培养幼儿对自然界探究的欲望和对生活的热爱,感受生活的乐趣。

 教具是否有利于语言活动的展开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活动过程中为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在孩子观看时,大阳公公、光线宝宝生动有趣的拟人化卡通形象,深深的吸引了孩子,使孩子的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使幼儿能清晰的观察到光线宝宝的七种颜色,让孩子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同时为幼儿的口语表达做充分的准备,孩子们积极地参加活动,看听故事,逐步解决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提问准备的很充分,活动中每一次的提问都有明确的目的,在第一次听故事时要求幼儿带着问题“七彩光宝宝会来到哪里,那里会有什么变化。” 幼儿目的明确,但在幼儿回答后,我没能及时地进行调整,幼儿继续带着问题听第二遍故事,听一听里面形容颜色的好听的词语,这样不仅能使在第一遍中已经听到那些词语的幼儿进一步感受在幼儿回答出光线宝宝来到地上使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有了好看的颜色时,我若能及时追问延伸,让幼儿关注大自然中的多种色彩,并运用好听的形容词来说一说,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也避免了老师枯燥地说教。在幼儿说到各种动词时也要及时给于肯定和鼓励,进行语言的随机教育,使幼儿更深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有趣和体验用词的美。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理解鲨鱼笑笑从被朋友拒绝到被接受的故事情节,懂得只要真心微笑,真诚助人,就能得到更多的朋友和快乐。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活动重难点:

 理解鲨鱼笑笑找朋友的故事情节。

 感受微笑的魅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基础:熟知海底的动物

 2、材料准备:ppt课件、微笑的各种

  活动过程:

 一、微笑对比引出活动

 师:“用你们最灿烂的微笑向老师、小朋友问个好。”

 你们的微笑真动人。今天,我还请来了很多朋友,看看,他们在干什么?他们脸上有个共同的表情——微笑。你喜欢这些微笑吗?为什么?

 小结:我们都喜欢甜蜜温馨的快乐!微笑能给我们带来快乐。

 过度:我还带来一位动物朋友的微笑,(播放)这是谁?(鲨鱼),这条鲨鱼最爱笑,所以它的名字叫笑笑,你们喜欢它的微笑吗?笑笑用这样的微笑能在海底里找到朋友吗?我们一起跟着笑笑去看一看吧!

 二、讲述故事《爱笑的鲨鱼》

 1、(波浪声)天使鱼和笑笑做朋友了吗?(没有)你是怎么知道的?

 2、天使鱼害怕它的什么?(牙齿)为什么害怕它的牙齿呢?

 天使鱼吓得目瞪口呆,头也不回的游走了。可是笑笑还不知道它害怕的原因呢,以为是自己的微笑不够灿烂,所以,笑得更加灿烂,继续往前找朋友。

 3、其他动物会接受它的微笑吗?(不会)你怎么发现的呢?

 4、小结:鱼儿们都以貌取人,误会了笑笑,把微笑当作了伤害,笑笑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微笑有多可怕,它决定不再微笑了。

 5、你有没有被朋友误会或者拒绝的时候呢?笑笑和你们的心情一样,那么伤心、那么沮丧、那么孤单,它只能远远的看着这些鱼儿们,没敢再靠近,可是它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6、(播放紧张音乐)你看到了什么?(鱼被渔网网住了)是啊!渔夫用渔网把鱼儿们都网住了,它们大声的喊:"笑笑,救命啊!快来救救我们吧!"7、如果你是笑笑,你会来帮忙吗?

 7、笑笑和你们的想法一样,觉得应该要真心助人,它会想什么办法呢?

 8、(播放)它是怎么救鱼儿们的呢?(用牙齿吓唬渔夫,渔夫以为要吃掉它,所以就松手,鱼儿们就逃出来了)小鱼儿们现在是什么表情?(笑了!因为得救了!)

 9、为什么笑笑明明已经放弃了微笑,现在又要笑了呢?

 10、小结:笑笑这次的微笑是为了帮助鱼儿们。在最关键的时刻,笑笑用真诚的行动吓走了渔夫,使鱼儿们都得救了。

 11、猜,现在鱼儿们会怎么对待鲨鱼笑笑呢?

 12、为什么鱼儿们一开始拒绝笑笑,现在又和它做朋友了呢?

 13、小结:是的,不管外表怎么样,只要真心微笑、真诚助人,就能拥有朋友和快乐。

 三、 联系生活经验拓展

 1、师:真心的微笑、真诚的助人让笑笑拥有了朋友和快乐,你们什么时候会微笑?

 2、联系生活经验自由讲述。

 3、(出示微笑)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微笑,看看这些人为什么会微笑?

 4、小结:生活中离不开微笑,微笑能传递给我们更多的快乐和爱,孩子们,请你对你的朋友多一些真诚的微笑吧!

  活动反思:

 首先这个活动是符合大班孩子的这个年龄段的,因为整个活动孩子们始终能保持情绪愉快、感情投入、思维活跃。但在执教中,这节课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教学过程中,我对课件的处理还不够完善,本应以更好的方式呈现,那样的话,孩子的想象、表达、理解的空间就会更大一些。过程中有个别幼儿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只有在开始和故事的高潮部分能和老师互动,因此,活动下来还有很多值得我思考和反思的方面,在以后的教学中怎样抓住幼儿的思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更完善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他们在享受中学习,主动学习的兴趣得到更好的激发。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背景

 在我园举办的“海边亲子一日游”活动中,孩子们从光着脚丫踩上沙滩的那一刻起,脸上就露出了抑制不住的兴奋和喜悦。“哇,光着脚走路真舒服!”“看,这是我的脚印!”“这儿有泥螺,快来捡!”……孩子们光着小脚在沙滩上一起拾泥螺、踩文蛤,追逐嬉戏,快乐无比!

 脚对于幼儿来说非常熟悉,但往往越熟悉的东西关注的就越少,他们对脚的认识只是一些感性经验,比较零碎,没有一个整合的概念。其实,幼儿特别喜欢赤脚玩游戏,但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受到大人和周围环境的限制。我想,既然幼儿对小脚这么感兴趣,为何不抓住这个绝好的教育契机,把幼儿最熟悉的小脚作为一个活动的材料呢于是我在“爱家乡”的主题背景下设计了此次健康活动。本活动来源于生活,旨在给小脚自由,让它真正跳起来动起来,体验小脚丫带来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感知小脚的特征、用途,产生探索小脚的兴趣。

 2.尝试用脚的不同部位踩出各种各样的脚印,并与脚印图板匹配。

 3.体验玩脚印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布置“脚丫乐园”场景(小桥、相同脚印拼成的小路、海绵垫、鹅卵石小路)。

 2.脚印图板(儿童泡沫板上面粘有不同的脚印)、小铃、脚、丫标记各20个;神奇小路(橡皮泥制成)、脚印转盘;篮子两个。

 3.活动背景音乐(三段不同的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师生做开车状,进入“脚丫乐园”(音乐一)

 (评析:幼儿喜欢玩游戏,教师以“去脚丫乐园玩”的口吻导入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游戏兴趣。)

 二、探索脚丫的结构、用途

 1.小脚做运动。

 (1)脚跟、脚尖、脚边、单脚、双脚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音乐二)

 (2)走小桥、脚印小路、海绵垫、鹅卵石小路。

 师:看,这儿有小桥,上去走走吧!

 (评析:活动中,幼儿对光着脚丫做运动充满好奇,教师利用这个兴趣点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观察、感知、认识自己的小脚,增强了探索的欲望。)

 2.认识脚背、脚心、脚跟、脚趾,重点介绍足弓。

 师:看看你可爱的小脚上有什么

 幼1:有脚趾头。

 幼2:脚跟。

 幼3:还有脚背。

 师:仔细看看老师脚底中间是什么样子(师一脚踩在地上)

 幼1:脚底中间是空的。

 幼2:向里凹进去的。

 师:脚底中间向里凹进去的地方叫“足弓”,有了它,脚就像有弹簧一样,走路有弹性,还不痛。

 教师引导幼儿摸摸自己的足弓,挠挠脚心,说说有什么感觉。

 师:比比你的脚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

 幼1:明明的脚比我的胖。

 幼2:石老师的脚好大啊!

 幼3:我的脚是白白的。

 小结:每个人的脚都是不同的,肤色、宽窄、胖瘦及足弓的弯度都不一样,有的人脚大,有的人脚小,等到小朋友长大了,脚也会长大的。

 (评析:幼儿在碰碰、摸摸、挠挠中,与小脚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倍感亲切;在看看、数数、比比中,对小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巩固了自己对脚的结构的认识。)

 3.幼儿说说小脚走在草地、海绵、鹅卵石等不同材料上的感觉。

 幼1:草地上软软的。

 幼2:走在鹅卵石的小路上有点疼。

 幼3:感觉不一样,小桥上有点硬。

 小结:小脚能走、跑、跳,走在不同的地方,还会有不同的感觉,它的本领真大。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小脚,不让它受到伤害!

 (评析:此环节在小脚做运动的基础上进行,由于幼儿有了先前感知不同材料的经验,教师启发提问时幼儿表现得相当踊跃、大胆,用词相当丰富、准确。)

 三、玩脚印游戏

 1.出示“神奇小路”,引导幼儿在上面踩出脚印。

 师:刚才走过的小路上有什么脚印是什么样子的怎样站才能踩出来呢

 教师出示“神奇小路”,幼儿自由讨论、尝试踩出脚印,即双脚并拢,立正站好。

 2.出示“脚印转盘”,鼓励幼儿踩出不同脚印,并找出相对应的脚印图板。

 师:看,这是脚印转盘,谁能在上面找出刚才的脚印

 请一名幼儿在转盘上找出相同脚印的图板。

 师:在“神奇小路”上,你还能踩出不同的脚印吗

 幼1:我想踩出“丁”字形的脚印。

 幼2:我用右脚踩一个脚印。

 幼3:双脚踮着脚尖踩。

 幼儿踩脚印,并找出相对应的脚印图板。

 (评析:幼儿踩一次脚印,“神奇小路”就得变一次,具有一定的魔幻色彩,为幼儿的学习增添了不少的想象空间,激发了幼儿想踩脚印的欲望,充分调动了幼儿游戏的积极性。)

 3.根据脚印图板在“神奇小路”上踩出相应的脚印。

 (1)转动转盘,幼儿踩脚印。

 要求:转盘一停,箭头对着哪个脚印,幼儿就在“神奇小路”上踩出相同的脚印。

 (2)幼儿每人取一块脚印图板照着踩。

 (评析:教师转动脚印转盘时是快慢交替进行的,这为活动增添了趣味性,大大刺激了幼儿的运动神经,他们表现大胆,玩得非常开心,真正体现了“学中玩,玩中乐”的教育理念。)

 四、走“脚印”小路

 1.幼儿自由组合,把手中的图板拼成小路,教师提醒幼儿小路上的脚印方向要保持一致!

 师:你们拼的是什么样的小路

 幼1:我们拼的是T字形的小路。

 幼2:这是一条迷宫小路。

 幼3:我们的小路像条毛毛虫。

 2.幼儿走走“脚印”小路。(音乐二)教师注意提醒幼儿排队看清楚脚印走。

 3.幼儿将脚印图板拼成一条长路,走一走。

 (评析:走“脚印”小路的目的在于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要求幼儿之间合作,遵守一定的规则来完成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上一环节幼儿玩脚印游戏是重点,这一环节则是它的升华,是幼儿活动的难点。两环节内容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符合幼儿认识的特点和规律,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循序渐进地获得了本领和情感的体验。)

 五、游戏:跳动的小脚丫

 1.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小铃铛)

 幼儿每人一串小铃,套在右脚上。幼儿站成圆圈后,教师介绍游戏名称及规则:音乐开始,幼儿在空地上学小动物跳舞,跳到这儿,跳到那儿;音乐停止,赶紧找块空的脚印图板站上去!必须踩着图板上的脚印不动!踩对了,老师就会挠痒痒!否则,就会被弹脑门儿。(音乐一)游戏2~3次。

 2.幼儿手拉手,欢快地跳着“铃铛舞”下场,活动结束。

 (评析:教师奖励每人一串小铃,这既是对幼儿走小路的肯定,又是为下一环节跳铃铛舞做准备,一举两得!活动中幼儿反应迅速,动作敏捷,对各种脚印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而跳铃铛舞则把幼儿的情绪推向了最高潮,幼儿兴奋、喜悦,这在他们天真、快乐的笑脸上一览无遗。这也正好点明了主题“乐翻天”,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打击乐器在幼儿园和早教机构使用的非常频繁,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奥尔夫打击乐器。

1、铃鼓

铃鼓通过手指或手腕肘的敲击或手腕的抖动、摇晃引起的振动而发音的一种乐器。

铃鼓兼有鼓和铃两种音色的特点。

铃鼓一般有多种演奏方法:

1)可以用手掌击鼓心,其音色柔和;

2)可以用手掌击鼓边,其音色明朗干脆;

3)可以用鼓面击身体部位(如肩、肘、膝等),则铃的声音较明显;

4)可以用手腕连续地抖动,则会产生延续音的效果。

2、铝板琴

铝板琴是用琴锤来打击琴片发出延绵而又清脆的声音, 它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可以是作为主旋律的乐器,也可以作为配音来使用。

3、砂球 (砂锤)

砂球依靠臂的抖动、摇晃而振动发音。其音色轻柔而干脆。

演奏方法是双手各拿着一个沙球,用手臂带动手腕上跟着节奏振动。可以同时两手进行,也可交替、轮换进行。

4、鼓 (军鼓手鼓)

军鼓和手鼓是通过鼓槌敲击引起的振动而发音的一种乐器。其音色低沉,音量较大。

击鼓时,手臂放松,手腕有力而富有弹性地敲击。

击鼓心,会产生浓厚的音色且有较长的延续尾音;击鼓边,则音色脆、硬而单薄,延续音较短。

5、双响筒

其音色与木鱼相似,干脆而清亮,没有延续音。 敲击双响筒由节分开的两端会发出不同高低的音响。

演奏方法为左手持柄,右手持棒敲击,可以敲击筒的一端,也可同时交替敲击筒的两端,发出类似于“的笃”“的笃”的马蹄声。

双向筒分高低音,所以在进行打击乐演奏之前教师首先帮助幼儿弄清楚高低音。

6、碰铃(也称为小铃)

碰铃通过相互撞击引起振动而发出清脆的声音。碰铃的音色清脆、柔和,且高而轻。

它是幼儿园里面用的最为普遍的一种打击乐器。

碰铃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双手握碰铃的木柄自然放在胸前敲击,也可以双手握碰铃的木柄一手在上,一手在下,使铃的部位相对应,连续敲击。

7、三角铁

声音非常的清脆其音色接近于碰铃,但音量比碰铃大,延续音比碰铃长。

它的演奏方法有两种:

1)在三角铁内,用金属棒快速地敲击左右两边或转圈敲击各边,会产生激烈而特殊的音响效果。提绳子的手不能触碰三角铁,否则敲出来的声音不会有延长音。

2)左手提悬挂三角铁的绳子,右手持金属棒敲打三角铁的底边发出清脆的声音。

8、午板(也称圆弧板)

午板其音色清脆而圆润。

演奏方法有两种:

1)右手或双手的中指套上松紧带,靠中指和拇指的捏合力使两板相击而发出声音;

2)将响板放在左手手心中,用整个右手的手掌相击而发出声音。后一种方法比较适合小年龄儿童的演奏。

9、铜镲

铜镲有较长的延续音,在强拍上演奏能造成强烈、刺耳的音响效果。

演奏方法有两种:

1)左右各持一片,相互撞击、摩擦而发音;

2)将单片悬挂在支架上,右手持鼓槌敲打其边,可以取得另一种音响效果。如果不想要过长的延续音,可以用手捏住镲的边缘或将镲的边缘触碰前胸即可停止延绵音。

10、木鱼

通过另一根木制的敲棒击鱼头而发音。其音色接近于响板。

演奏方法为左手持“鱼的尾部”,右手持棒按节奏敲打“鱼头”的顶部会发出干脆而又清脆的声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235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