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即景》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朱淑真《即景》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第1张

即  景

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朱淑真,本卷《落花》已介绍。此诗《千家诗》作《即景》。《断肠集》作《清昼》,似比《即景》贴近诗歌内容一些。此诗以处于青春期少女的眼光写了初夏的情景。

前两句写景。首句从视觉的角度写竹子在窗外摇动着。明明是风摇翠竹,诗人却写成翠竹摇动着自己的影子,不写风,风已在其中,这样写就显得更有新意。“罩幽窗”指笼罩着幽静的纱窗,使用“罩”字表明绿荫之浓,同时也表明诗人多少有点压抑感。

次句从听觉的角度写成双成对的鸟儿在夕阳中喧闹着。“两两”值得注意,也就是说在诗人的心目中,这些鸟儿都是成双配对的,诗人希望找个对象的隐秘心理在不经意中流露出来了。“时禽”,应时的鸟。“噪”是很多鸟待在树上叫,“噪”字告诉我们这些鸟儿仿佛与诗人过不去,故意叫给她听的,使她感到有点儿孤单与烦恼。

后两句写感受。三句用形象化的语言告诉我们,海棠花谢了,柳絮消失了,春天已经过去了。末句写使人感到困倦的夏季白天越来越长了。则诗人感到空虚、寂寞、无聊、时间难以消遣的情绪从诗中渗透了出来。

明徐伯龄《蟫精隽》说:“后村刘克庄尝选其诗,若‘竹摇清影’等句,为世脍炙。”用通俗流畅的语言,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也许是此诗能广泛流传的原因。

1 关于落花的古诗句

关于落花的古诗句 1 关于落花的诗句

白头吟 李白

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羞故林。

闻王昌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少年行其二 李白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人胡姬酒肆中。

寄人 张泌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过元家履信宅 白居易

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

春来频与李二宾客郭外同游因赠长句 白居易

朝踏落花相伴出,暮随飞鸟一时还。

金谷园 杜牧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鹭鸶 杜牧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春晓 孟浩然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题兴化寺园亭 贾岛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亭君自知。

北山 王安石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春暮 曹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丰乐亭游春 欧阳修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浪淘沙 李煜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忆仙姿 李存朂

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更漏子 韦庄

深院闭,小庭空,落花香露红。

归国谣 韦庄

春欲暮,满地落花红带雨。

谒金门 韦庄

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

好事近 李清照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雪梅香 柳永

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

瑞鹧鸪 欧阳修

更被春风送惆怅,落花飞絮雨翩翩。

如梦令 秦观

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

临江仙 晏几道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虞美人 叶梦得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

谒金门 朱淑真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春晚 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梅花 王冕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葬花吟 曹雪芹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2 有关落花的诗句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晁冲之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王维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错怨东风扬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交坠。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冰肌玉肤飞红云,纤指皓腕自调笑。醉指春花尽妖娆,不觉座下凳将倒。

斜倚栏杆蝴蝶飞,乱入林中惊飞鸟。不知红颜弹指老,犹言而今花正好。

片片飞花舞望眼,闲愁散落烟水间,何人与我共凭栏。

风雨楼中,凭栏看落花,乱红飞渡残秋,一盏清茗听风雨;

消魂梦里,对月频把酒,百盏怎解千愁,倾情一笑最消魂

惜花吟鲍君徽

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

昨日看花花灼灼, 今朝看花花欲落。

不如尽此花下欢,莫待春风总吹却。

莺歌蝶舞韶光长,红炉煮茗松花香。

妆成罢吟恣游后, 独把芳枝归洞房。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卢照邻

芳树本多奇,年华复在斯。

结翠成新幄,开红满旧枝。

风归花历乱,日度影参差。

容色朝朝落,思君君不知。

横吹曲辞·梅花落卢照邻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

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

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河上逢落花万楚

河水浮落花,花流东不息。应见浣纱人,为道长相忆。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桃花乱落如红雨。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葬花词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研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依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依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依收葬,未卜依身何日丧?

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逢君别有伤心在,且看寒梅未落花。

忽闻邻女艳阳歌,南国诗人近若何?

欲寄数行相问讯,落花如雨乱愁多。

3 落花的诗句

落花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乙亥杂诗 >龚自珍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曹雪芹《红楼梦》中《葬花吟》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处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落花飞絮茫茫,古来多少愁人意。

文廷式《水龙吟》 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 陈宝琛《西郊落花歌》)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 《续传灯录·温州龙翔竹庵士珪禅师》。

4 写出一些描写“落花”的诗句~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 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柳永 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

--白居易 落花坛上拂,流水洞中闻。--李易 无限春愁莫相问,落花流水洞房深。

--赵嘏 落花逐流水,共到茱萸湾。--刘长卿 黄卷清琴总为累,落花流水共添悲。

--李嘉祜 诗成流水上,梦尽落花间。--钱起 远山芳草外,流水落花中。

--司空曙 落花流水草连云,看看是、断肠南浦。--欧阳修 酒到强寻欢日路,坐来谁为温存。

落花流水不堪论。--李之仪 钱塘江上客归迟,落花流水青春暮。

--向滈 流水落花都莫问,等取,榆林沙月静边尘。--王质 桃溪近、幽香远远,谩凝望、落花流水。

--黄裳 忆高阳,人散后。落花流水仍依旧。

--王雱 醉归来、恰似出桃源,但目送、落花流水。--黄庭坚 门外落花流水。

日暖杜鹃声碎。--谢逸 落花流水两关情。

恨无凭。梦难成。

--张继先 暮雨朝云相见少,落花流水别离多。--赵鼎 欢心未已。

流水落花愁又起。--向子諲 玉楼依旧暗垂杨。

楼下落花流水、自斜阳。--邓肃 歌声里。

落花流水。明日人千里。

--冯时行 一瞬光阴,霎时蜂蝶,还付落花流水。--史浩 问伊今夜在谁行。

遗恨落花流水、误刘郎。--赵善 括烟雨楼台,晓来独上无滋味。

落花流水。--陈亮 此情苦,问落花流水,何时重见。

--高观国 流水落花去路,画象棠阴陈迹,霄观傍楼台。--魏了翁 记年年、曾来几度,落花流水。

--陈以庄 流水落花芳草渡。明年好记归时落。

--陈德武 流水落花,夕阳芳草,此恨年年相触。--周端臣 碧草烟淡,落花流水,不堪回伫。

--赵以夫 宿粉残香随梦冷,落花流水和天远。--汤恢 恍出山、红尘吹断,落花流水。

--刘辰翁 斜阳落花流水,吹紫宇、澹成林。--赵文 夕阳芳草,落花流水,依然南浦。

--詹玉 春来春去。人在落花流水处。

--吕岩 流水断桥芳草路,淡烟疏雨落花天。--牟融 利及生人无更为,落花流水旧城池。

--熊孺登 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怨离琴。--李群玉 落花流水认天台,半醉闲吟独自来。

--高骈 百年流水尽,万事落花空。--韦庄 流水物情谙世态,落花春梦厌尘劳。

--谭用之 古岩寒柏对,流水落花随。--修睦 落花徒绕枝,流水无返期。

5 有关落花的诗句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错怨东风扬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交坠。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常是落花时! 冰肌玉肤飞红云,纤指皓腕自调笑。

醉指春花尽妖娆,不觉座下凳将倒。 斜倚栏杆蝴蝶飞,乱入林中惊飞鸟。

不知红颜弹指老,犹言而今花正好。 片片飞花舞望眼,闲愁散落烟水间,何人与我共凭栏。

风雨楼中,凭栏看落花,乱红飞渡残秋,一盏清茗听风雨; 消魂梦里,对月频把酒,百盏怎解千愁,倾情一笑最消魂。 赋得残菊李世民 阶兰凝曙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晞晚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凋轻翠,圆花飞碎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雪梅香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

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

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

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

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惜花吟鲍君徽 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 昨日看花花灼灼, 今朝看花花欲落。

不如尽此花下欢,莫待春风总吹却。 莺歌蝶舞韶光长,红炉煮茗松花香。

妆成罢吟恣游后, 独把芳枝归洞房。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卢照邻 芳树本多奇,年华复在斯。

结翠成新幄,开红满旧枝。 风归花历乱,日度影参差。

容色朝朝落,思君君不知。 横吹曲辞·梅花落卢照邻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

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

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河上逢落花万楚 河水浮落花,花流东不息。

应见浣纱人,为道长相忆。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桃花乱落如红雨。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金兄的: 落花荫里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

还有吾的: 归去,归去,红日落花飞絮 葬花词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研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依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依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依收葬,未卜依身何日丧? 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逢君别有伤心在,且看寒梅未落花。

忽闻邻女艳阳歌,南国诗人近若何? 欲寄数行相问讯,落花如雨乱愁多。

6 关于落花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落花的诗句有:

1 落花无言,人澹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二十四诗品》年代: 唐 作者: 司空图

2 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蝶恋花·晓日窥轩双燕语》年代: 宋 作者: 秦观

3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年代: 宋 作者: 秦观

4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5 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6 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玉楼春》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7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浣溪沙》年代: 宋 作者: 晏殊

8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9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10 落花闲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闲花落。《菩萨蛮·落花闲院春衫薄》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7 关于落花的古诗有哪些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李煜《乌夜啼》)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晏殊《浣溪沙》)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过元家履信宅 白居易 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

寄人 张泌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好事近 李清照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雪梅香 柳永 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 瑞鹧鸪 欧阳修 更被春风送惆怅,落花飞絮雨翩翩。 如梦令 秦观 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 临江仙 晏几道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虞美人 叶梦得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朱淑真 情爱世界

后人给朱淑真的诗集作序,说她“嫁为市井民妻”,当根据考证,她的丈夫应该不是普通市民,而是一个小官吏,朱淑真所不满于他的,并不是无财无势,而是才学不能相称,心灵无法沟通。婚后不久,她便因失望而发出了这样的抱怨:“鸥鹭远洋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依。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以休生连理枝?”。

对于《生查子》词,作者究竟是欧阳修还是朱淑真,一直都存有争议。词的含义浅白易懂,写的就是一个少女与情人的约会,作者是谁,却惹来争议:闺阁妇女自称:“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按那时的说法,无疑就是邀人私奔之词,要比李清照被后人指责:“闾巷荒*之语,肆意落笔”来得更为严重。所以明代的杨慎在《词品》里一本正经地斥责朱淑真为“不贞”。

朱淑真到底是在和丈夫离异后才另觅爱人,还是在无爱的婚姻中出轨,并无明确记载。但根据她实在娘家的情况来看,她最后应该已经跟丈夫分居,纵使没有得到正式的休弃,不算“大归”,事实上已经离异。后考证其因与情人分手而“悒悒抱恨而终”,“其死也,不能葬骨于地下,如青冢之可吊。”有人据此猜测她又可能是投水自尽,死于湖中,尸骨都不能安葬。

作品特点

相传朱淑真作品为其父母焚毁,后人将其流传在外的辑成《断肠集》(诗)2卷,《断肠词》1卷及《璇玑图记》,辗转相传,有多种版本。

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流传颇广的《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一阕,长期以来被认为欧阳修所作,其实是当时怕坏了女子的风气才将作者改为了欧阳修的。

朱淑真书画造诣相当高,尤善描绘红梅翠竹。明代著名画家杜琼在朱淑真的《梅竹图》上曾题道:“观其笔意词语皆清婉,……诚闺中之秀,女流之杰者也。”明代大画家沈周在《石田集·题朱淑真画竹》中说:“绣阁新编写断肠,更分残墨写潇湘。”由此可见,其能力非寻常深闺女子可比,当与李清照并驾齐驱。朱淑真,她的诗作受到市民的激赏,却在死后遭到父母的焚烧(据魏仲恭《断肠诗集序》)。她显然是英年早逝的“问题美女作家”。

她的别号是“幽栖居士”,为南宋多情才女和美女,与李清照齐名,有《断肠集》存世。从“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愁怀》)来看,她的婚姻是不幸的,因此,有些作品泄露了婚外恋情,被一些学者剥夺著作权。

但是,她的作品还是存有大胆露骨的香艳镜头:“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缠绵于情爱连时间也不管了,“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犹如今人当街亲吻一般大胆。

朱淑真曾作一“圈儿词”寄夫。信上无字,尽是圈圈点点。夫不解其意,于书脊夹缝见蝇头小楷《相思词》,顿悟失笑:“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个圈儿替。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单圈儿是我,双圈儿是你。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月缺了会圆,月圆了会缺。整圆儿是团圆,半圈儿是别离。我密密加圈,你须密密知我意。还有数不尽的相思情,我一路圈儿圈到底。”夫阅信,次日一早雇船回海宁故里。朱淑真的“圈儿词”实际是咏月诗的形象化表达,是抽象画的另一种形态。诗人的幽默含蓄风趣演绎得淋漓尽致。

作品溯源

生前曾自编诗词集(《写怀二首》“孤窗镇日无聊赖,编辑诗词改抹看”),死后散佚。孝宗淳熙九年(一一八二)宛陵魏仲恭(端礼)辑为《断肠集》十卷,未几钱唐郑元佐为之作注,并增辑后集七卷(一本把第七卷厘为两卷,作八卷)。此外尚有《断肠词》一卷行世。

生平考证

一、其生平,传世载籍多记载为“自号幽栖居士,祖籍浙江海宁路仲,世居桃村。工诗,嫁为俗吏为妻,不得志殁”。幽栖居士之说,最早见清王士祯《池北偶谈·朱淑真璇玑图记》,

学术界已断为伪托;世居桃村,则不详其说从来。此外各项均见宋魏仲恭《断肠集序》,而据集中《春日书怀》“从宦东西不自由,亲帏千里泪长流”可知,其夫亦曾仕宦。因此除钱塘人,出身宦家,生活不幸外,诗人生平今已难详考。

朱淑真的诗文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宋代·朱淑真《落花》

落花

宋代 : 朱淑真

古诗三百首 , 写花 , 寓人爱情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宋代·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蝶恋花·送春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宋词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婉约惜春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宋代·朱淑真《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宋词三百首 , 婉约 , 女子春愁查看更多朱淑真的诗文>>

朱淑真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这是一首伤春怀人的闺怨词。上片缘情设景。春天,触起了诗人无限的遐想和感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天有着特殊的含义,它不仅是青春、生命的象征,还是表示男女之欢的代名词。眼看春天已过去一半,闺中人的心情也可想而知了。诗人似乎来不及细细描述春光,起笔就尽情倾吐了由这春光触起的满腹愁怀。可不,倚遍了十二栏干,也未能稍解郁结心中的愁苦。倚阑,在古典诗词中是闺中女子排遣无聊心绪的典型表现,但往往是愈“倚”愈愁,“危楼十二阑干曲,一曲阑干一曲愁”(朱淑真《元夜遇雨》)。“十二”示极多,一个“遍”字,更鲜明地突出了愁情之深与重。诗人一声长叹: “愁来天不管”。春光消逝引起闺中人强烈的感情波澜。

下片续写春光。融情于景,由景生情。她用所擅长的白描手法,淡淡几笔,绘出了两个不同的春天。风和日暖,莺燕争喧,是大自然的妍丽的春天。但诗人却从愁着眼,“输与”句构想奇特,仿佛是愁人把这芳菲世界让给黄莺紫燕去消受。这一来,引出了下面愁人眼中的春光:庭院清冷,落红满地,重帘不卷,萋萋芳草,献愁供恨,遥接远天。韦庄《谒金门》词有“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句。此二句脱胎于此,但却化静为动,化客观之景为愁人眼中之景。尤其一“远”字,一笔宕开,把读者的视线引向望不到尽头的芊芊碧草,意境更为开阔深远。这里诗人不直言望,而望人、怀人、盼人之情全在“远”字这一词眼上透露出来。以景语作结,又不停留在眼前景上,含蓄隽永。结构上也遥相呼应,使上面的“倚阑”、诉愁都有了着落。

从现存朱淑真三十来首词看,体调多花间词、南唐词所用之小令,风格也接近情致缠绵、吐属清华的南唐词风,又别具自然明畅的艺术特色。这首词虽也是传统的伤春怀远的题材,但写得情真意切,语言明秀,造境幽婉。陈廷焯评曰: “凄婉,得五代人神髓。”( 《大雅集》)可谓一语破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239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