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独步寻花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江畔独步寻花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第1张

在《江畔独步寻花·其六》一诗中,后两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表达了作者对鲜花和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赞美,也表现了作者醉心于美景,心怀喜悦的炽热的内心情感!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白话译文

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

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春。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杜甫卜居成都郊外草堂,是“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卜居》);诗人感到很满足,“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江村》)。所以,时值春暖花开,更有赏心乐事,杜甫对生活是热爱的。这是他写这组诗的生活和感情基础。第二年的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

后两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表达的感情:三、四两句双声词、象声词与叠字的运用。“留连”、“自在”均为双声词,如贯珠相联,音调宛转。“时时”、“恰恰”为叠字,即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使语意更强,更生动,更能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的刹那间的快意。这两句除却“舞”、“莺”二字,均为舌齿音,这一连串舌齿音的运用造成一种喁喁自语的语感,维妙维肖地状出看花人为美景陶醉、惊喜不已的感受。声音的效用极有助于心情的表达。在句法上,盛唐诗句多天然浑成,杜甫则与之异趣。比如“对结”(后联骈偶)乃初唐绝句格调,盛唐绝句已少见,因为这种结尾很难做到神完气足。杜甫却因难见巧,如此诗后联既对仗工稳,又饶有余韵,用得恰到好处:在赏心悦目之际,听到莺歌“恰恰”,增添不少感染力。此外,这两句按习惯文法应作:戏蝶留连时时舞,娇莺自在恰恰啼。把“留连”、“自在”提到句首,既是出于音韵上的需要,同时又在语意上强调了它们,使含义更易体味出来,句法也显得新颖多变。显示出赏花时的喜悦之情,蕴含春光难留之意。全诗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是一幅独步寻花图,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美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蹊”是小路。“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上元元年(760)杜甫卜居成都西郭草堂,在饱经离乱之后,开始有了安身的处所,诗人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的时节,他独自沿江畔散步,情随景生,一连成诗七首。此为组诗之六。

  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次句“千朵万朵”,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压枝低”,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色宛如历历在目。“压”、“低”二字用得十分准确、生动。第三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妍。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连”起来。但他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续前行,因为风光无限,美景尚多。“时时”,则不是偶尔一见,有这二字,就把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这就是末句的意境。“娇”字写出莺声轻软的特点。“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出它给人心理上的愉快轻松的感觉。诗在莺歌“恰恰”声中结束,饶有余韵。读这首绝句,仿佛自己也走在千年前成都郊外那条通往“黄四娘家”的路上,和诗人一同享受那春光给予视听的无穷美感。

  此诗写的是赏景,这类题材,盛唐绝句中屡见不鲜。但象此诗这样刻画十分细微,色彩异常秾丽的,则不多见。如“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寻李九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怨》),这些景都显得“清丽”;而杜甫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景色就秾丽了。这种写法,可谓前无古人。

  其次,盛唐人很讲究诗句声调的和谐。他们的绝句往往能被诸管弦,因而很讲协律。杜甫的绝句不为歌唱而作,纯属诵诗,因而常常出现拗句。如此诗“千朵万朵压枝低”句,按律第二字当平而用仄。但这种“拗”决不是对音律的任意破坏,“千朵万朵”的复叠,便具有一种口语美。而“千朵”的“朵”与上句相同位置的“四”字,虽同属仄声,但彼此有上、去声之别,声调上仍具有变化。诗人也并非不重视诗歌的音乐美。这表现在三、四两句双声词、象声词与叠字的运用。“留连”、“自在”均为双声词,如贯珠相联,音调宛啭。“恰恰”为象声词,形容娇莺的叫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听觉形象。“时时”、“恰恰”为叠字,即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又使语意更强,更生动,更能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的刹那间的快意。这两句除却“舞”、“莺”二字,均为舌齿音,

  这一连串舌齿音的运用造成一种喁喁自语的语感,惟妙惟肖地状出看花人为美景陶醉、惊喜不已的感受。声音的效用极有助于心情的表达。

  在句法上,盛唐诗句多天然浑成,杜甫则与之异趣。比如“对结”(后联骈偶)乃初唐绝句格调,盛唐绝句已少见,因为这种结尾很难做到神完气足。杜甫却因难见巧,如此诗后联既对仗工稳,又饶有余韵,使人感到用得恰到好处:在赏心悦目之际,听到莺歌“恰恰”,不是更使人陶然神往么?此外,这两句按习惯文法应作:戏蝶留连时时舞,娇莺自在恰恰啼。把“留连”、“自在”提到句首,既是出于音韵上的需要,同时又在语意上强调了它们,使含义更易为人体味出来,句法也显得新颖多变。

1 关于流水的诗句古诗

关于流水的诗句古诗 1 有关流水的诗句

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秦观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柳永

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白居易

落花坛上拂,流水洞中闻。--李易

无限春愁莫相问,落花流水洞房深。--赵嘏

落花逐流水,共到茱萸湾。--刘长卿

黄卷清琴总为累,落花流水共添悲。--李嘉祜

诗成流水上,梦尽落花间。--钱起

远山芳草外,流水落花中。--司空曙

落花流水草连云,看看是、断肠南浦。--欧阳修

酒到强寻欢日路,坐来谁为温存。落花流水不堪论。--李之仪

钱塘江上客归迟,落花流水青春暮。--向滈

流水落花都莫问,等取,榆林沙月静边尘。--王质

桃溪近、幽香远远,谩凝望、落花流水。--黄裳

忆高阳,人散后。落花流水仍依旧。--王雱

醉归来、恰似出桃源,但目送、落花流水。--黄庭坚

门外落花流水。日暖杜鹃声碎。--谢逸

落花流水两关情。恨无凭。梦难成。--张继先

暮雨朝云相见少,落花流水别离多。--赵鼎

欢心未已。流水落花愁又起。--向子諲

玉楼依旧暗垂杨。楼下落花流水、自斜阳。--邓肃

歌声里。落花流水。明日人千里。--冯时行

一瞬光阴,霎时蜂蝶,还付落花流水。--史浩

问伊今夜在谁行。遗恨落花流水、误刘郎。--赵善

括烟雨楼台,晓来独上无滋味。落花流水。--陈亮

此情苦,问落花流水,何时重见。--高观国

流水落花去路,画象棠阴陈迹,霄观傍楼台。--魏了翁

记年年、曾来几度,落花流水。--陈以庄

流水落花芳草渡。明年好记归时落。--陈德武

流水落花,夕阳芳草,此恨年年相触。--周端臣

碧草烟淡,落花流水,不堪回伫。--赵以夫

宿粉残香随梦冷,落花流水和天远。--汤恢

恍出山、红尘吹断,落花流水。--刘辰翁

斜阳落花流水,吹紫宇、澹成林。--赵文

夕阳芳草,落花流水,依然南浦。--詹玉

春来春去。人在落花流水处。--吕岩

流水断桥芳草路,淡烟疏雨落花天。--牟融

利及生人无更为,落花流水旧城池。--熊孺登

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怨离琴。--李群玉

落花流水认天台,半醉闲吟独自来。--高骈

百年流水尽,万事落花空。--韦庄

流水物情谙世态,落花春梦厌尘劳。--谭用之

古岩寒柏对,流水落花随。--修睦

落花徒绕枝,流水无返期。--张生妻

愁以碧溪南岸。流水落花无限。--侯善渊

去去天荒地老,流水无情,落花狼籍。--白朴

流水落花何处路,绿阴幽草可怜生。--程文海

2 有关流水的古诗

描写流水的诗句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1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1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 与流水有关的诗

闲居自题 唐白居易 门前有流水,墙上多高树过元家履信宅 唐白居易 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新小滩 唐白居易 石浅沙平流水寒,水边斜插一渔竿客途逢乡人旋别 唐鲍溶 青萍寄流水,安得长相亲仙子洞中有怀刘阮 唐曹唐 玉沙瑶草连溪碧,流水桃花满涧香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唐岑参 昔时流水至今流,万事皆逐东流去赠野老 唐陈陶 消磨世上名利心,澹若岩间一流水咏山泉 唐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卜居 唐杜甫 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访许颜 唐杜牧 门近寒溪窗近山,枕山流水日潺潺和严恽秀才落花 唐杜牧 共惜流年留不得,且环流水醉流杯江上与从弟话别 唐杜荀鹤 流水多通处,孤舟少住时废宅 唐方干 主人何处独裴回,流水自流花自开天津桥晚望 唐顾非熊 流水东不息,翠华西未归立春 唐冷朝阳 流水初销冻,潜鱼欲振鳞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唐李白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游南阳清泠泉 唐李白 西辉逐流水,荡漾游子情春山行 唐贯休 好峰行恐尽,流水语相随秋末江上望 唐贯休 尽随流水去,寂莫野花春桃源图 唐韩愈 流水盘回山百转,生绡数幅垂中堂送荣别驾赴华州 唐皇甫冉 高车入郡舍,流水出关城春行 唐贾岛 流水穿空馆,闲花发故宫舂陵登望 唐皎然 西底空流水,东垣但聚云江夏送张丞 唐李白 藉草依流水,攀花赠远人山中问答 唐李白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送贺宾客归越 唐李白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听蜀僧浚弹琴 唐李白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题道虔上人竹房 唐李嘉佑 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送友人下第归越 唐李频 归意随流水,江湖共在东李侍御河北使回,至东京相访 唐刘长卿 日暮汀洲寒,春风渡流水桃源行 唐刘禹锡 仙家一出寻无踪,至今流水山重重陕西晚思 唐罗隐 别情流水急,归梦故山空夏日夜忆张二 唐骆宾王 讵堪孤月夜,流水入鸣琴遣怀 唐齐己 流水不回休叹息,白云无迹莫追寻春日宴乐游园赋韵得接字 唐王勃 流水抽奇弄,崩云洒芳牒送吴十九往沅陵 唐王昌龄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归嵩山作 唐王维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诣西山深师 唐韦应物 世有征战事,心将流水闲春暮 唐韦庄 流水绿萦砌,落花红堕枝闲 唐徐寅 不管人间是与非,白云流水自相依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

4 描写溪水的古诗

一、描写山的诗句: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题西林石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王维的《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二、描写水的诗句: 李白《将进酒》中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白居易的《忆江南》中的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 三、描写山、水的诗句: 王维的《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己闲,清川淡如此请贸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王维的《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山 :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水 :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望庐山瀑布 孟浩然 李白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一、天地山水 1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2天苍苍,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3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4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野旷沙岸净,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7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8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11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2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13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1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5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6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 1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9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20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2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一、天地山水 1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2天苍苍,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3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4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野旷沙岸净,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7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8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11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2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13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1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5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6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 1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9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20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2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明月松间。

5 描写水的全首诗关于水的古诗,最好快点回答,

夜渡湘水 孟浩然 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问淮水 白居易 自嗟名利客,扰扰在人间何事长淮水,东流亦不闲?渌水曲 李白 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春水 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诗中水 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6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8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9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0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水的诗 作者:舟英 在黄河之水天上来 大将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 洪流里 却不知一沟绝望的死水 亘古荒诞有自得其乐的鱼游 李白的黄河 苏轼的长江 闻一多的死水 源出戏弄的逻辑 因为是水就不怕水淹!现代没有重涉女英的洞庭波 瑶姬巫山的雨水云 但还归了汉之广矣 不可方思的水阔 和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的水远 以及水之悠 水之涣 《诗》的生命水!流淌六朝的风韵 澄江静如练 余霞散成绮 水经唐代的鲜美 桃花流水鳜鱼肥 碧波,凝翠…… 千年的岁月流走了湘君夫人的狂歌狂舞 沉埋了屈子夕阳般沉沙的胸膛 只能 楚天的白云黄鹤一江春水向东流!水的诗 没有跟随西方哲人重返苏格拉底哲学 没有创造荷马英雄史诗前神话 而有涟漪荡荡!水本无源,无流,无出口; 诗有形,有韵!即使如一沟死水也是 死水死了即再生的丰沛:澎湃的流,浩瀚的出海口!夜渡湘水 孟浩然 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问淮水 白居易 自嗟名利客,扰扰在人间何事长淮水,东流亦不闲?渌水曲 李白 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春水 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水乡图 江,奔流不息到远方似血脉,连着我故乡河,源头飞来白天鹅问询我,为谁作《三别》?湖,石壁耸立万丈余截云雨,一展我宏图?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6 与流水有关的古诗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郦道元《三峡》)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吴均《与朱元思书》)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10、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1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1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1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7 有关水的诗句有那些

关于水的古诗 《鄂州南楼书事》 (宋-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 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 并作南楼一味凉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1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渓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苍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1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14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 1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吟》) 16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 17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8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忆江南》) 19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20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2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23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水至清则无鱼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074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3
下一篇2023-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