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动机和意义

论文写作动机和意义,第1张

研究思路 1959-1990 年为第一阶段,研究主要从社会心理视角出发,研究者以 Gardner、其学生及其加拿大同事为代表;1991-1999 年为第二阶段,研究主 要从情景认知视角出发,以教育认知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为代表;2000 年以来 为第三阶段,研究开始强调动机的动态性和复杂性,转向动机的过程研究, 研究者以D rnyei、Ushioda 和他们的欧洲同事为代表。在总结动机研究成 果的基础上,借鉴Heckhausen 和Kuhl 的行为控制理论,D rnyei 和Ott 提出了动态的二语习得动机过程模式(D rnyei2005a,2005b)。该模式涉及 两个层面:动机实施顺序和动机影响。动机影响包括各种潜在的、为行为实施 过程提供动力的源泉和力量,它分布在动机实施的各个阶段。动机实施顺序 包括最初的愿望与要求、目标、计划意向、行为实施、目标实现和评价,具 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学习行为的激发阶段,包括目标设定、计划意向、 计划意向的启动三个环节。这一阶段的动机影响涉及语言方面的主观价值、 学习的快乐、工具性收获、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学校和家庭环境、自我调控 的程度、学习任务的迫切性、机会和选择、目标的协调性、实施任务的困难、 拒绝学习任务的代价等。(2)学习行为的实施阶段,包括任务的细化和实施、 持续的综合评估、行为调控三个方面,三者共同构成动态的任务处理系统。 这一阶段的动机影响涉及新奇、快乐、目标的重要性、处理问题的潜力、自 我和社会形象、努力和成功的一致性、自主性、老师和父母的影响、学习评 价、激励机制、课堂目标结构、小组活力、课堂氛围、学校氛围、任务冲突、 注意力分散、备用学习计划、成本效益、自我调控能力等。(3)学习行为的评 估和反思阶段,主要评价已经完成的学习任务和反思该学习行为对未来学习 行为的启示。因此,这一阶段既是对最初计划意向的评价,也是新的学习阶 段的起点。动机过程模式对于整体理解动机具有指导意义,也兼顾了动机的 微观层面,但各种动机可能相互牵制,也可能受时间或者情景的影响,其实 际运行不一定呈直线发展(D rnyei2005a,2005b)。受到“社会学转向”的 影响,D rnyei 和Ushioda(2011)提出了学习动机三个相互关联、抽象的动 态框架:动机—认知—情感,进而提出了包含认知和情感因素的动机集合的四 大要素,即兴趣、学习者信心十足准备接受任务的动机流程、任务处理过程 和未来学习指导。依据他们的解释,兴趣和动机流程实际上大致与学习行为 的激发阶段相对应,任务处理过程大致与学习行为的实施阶段相对应,而未 来学习指导大致与学习行为的评估和反思阶段相对应。他们从强调动机的过 程性转向强调动机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但所提出的动机集合要素明显仍具有 过程性特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通常包括教学、指导和答辩等环节,大致分 写作前准备、写作过程和写作评估几个阶段,而且具备较强的社会性和情境 性特点(王崇义2004;颜静兰,倪薇2005)。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动机研究,D rnyei 和Ott的动机过程模式及D rnyei 对动机的社会性和情境性的强 精品范文,精心整理 祝你阅读快乐!欢迎您阅读下载! 调都具有较好的理论指导性。本文主要参考动机过程模式,兼顾动机的社会 性和情境性特点,采用学生自我报告的调查方法,分析我校英语本科生毕业 论文写作前的兴趣、写作中的动机变化、写作后的评价和反思。 研究设计 兴趣是首要的动机,与自我效能、自我调控等因素关系密切(Hidi& Boscolo2007;D rnyei&Ushioda2011)。因此,本研究以兴趣为中心,具体 探讨以下问题:学生在论文写作前是否有兴趣论文写作过程中写作兴趣是否 有变化若有变化,导致变化的因素是什么论文完成之后评价如何,有何成 效动机变量之间以及动机变量与结果评价之间有何关系毕业论文答辩结束 后,我校124 名2007 级英语专业学生书面匿名描述了论文写作经历,简述了 写作动机、过程和意义。为了进一步了解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具 体发展变化情况,之后又在学生离校前,通过QQ 聊天和发送Email 的形式征 集了56 名学生的论文写作意见。在对124 名学生的回答整理归类时,否定毕 业论文写作或者认为毕业论文只是毕业要求的回答记作 1,认为毕业论文写 作带来知识和能力收获或者是有意义的回答记作 2。由于本文以兴趣为首要 研究动机,因此证书型动机被归入否定毕业论文写作意义一类。在分析56 学生的回答内容时,以兴趣和态度动机为中心设定写作前、写作中、写作后三种变量。兴趣状况没有发生变化记作0,无兴趣或者有反向兴趣变化记作1, 有兴趣或者有正向兴趣变化记作 2;整体否定毕业论文写作记作 1,整体肯定 毕业论文写作记作 2。同时,利用内容分析法整理出影响论文写作的动机因 素,计算相应频次,然后用SPSS17.0 对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和讨论 1.论文写作前后的动机对比根据 56 名学生反馈的信息,毕业论文写作前有 较大兴趣的学生共 29 名,没兴趣的共 27 名,有兴趣学生的比例略高于没兴 趣学生。写作过程中,有 14 名学生的兴趣没有发生改变,占 25.0%,其中 包括9 名开始就没兴趣的学生和 名开始就很有兴趣的学生;有22名学生受 到了明显负面动机影响,占39.3%;有20 名学生受到了明显正面动机影响, 占35.7%。写作过程中有略微更多的学生受到了负面影响,但这些负面影响 的决定性作用比较有限。仅有 名学生最初的写作兴趣消失;其余16 名学生 只是写作兴趣削弱,但对论文写作结果仍然持肯定态度。写作完成后,有18 名最初对毕业论文写作持否定态度的学生改变了整体看法,这样在整体上对 毕业论文写作持肯定态度的学生增加到了41 名,占73.2%。具体结果见表1。 在毕业论文写作前,虽然有兴趣的学生比没兴趣的学生仅多 3.6%,不存在 分布差异(p=0.789>0.05),但 Mann-Whitney 检验显示两组的兴趣表现强 度之间仍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5),说明学生最初在整体上对毕 业论文写作没有兴趣的假设值得怀疑。在写作过程中,兴趣变化的分布不存 在显著性差异(p=0.395>0.05),但兴趣变化结果对写作评估具有决定性意 义。写作结束后,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比持否定态度的学生多出46.4%,在最 精品范文,精心整理 祝你阅读快乐!欢迎您阅读下载! 初的基础上提升了21.4%;卡方检验显示,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 <0.05),学生的兴趣和肯定态度明显超过排斥态度,这说明毕业论文写作 在整体上对学生没有意义的假设值得推敲。上述研究结果在考察 124 名学生 对毕业论文写作的价值判断时得到了进一步印证。124 名学生中,仅有10 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只不过是为了毕业证和学位证,没有实质性意义;其余114 名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对毕业论文写作的兴趣和肯定,总体上认 为毕业论文写作对自己的知识结构或者能力水平有着积极影响,具有重要意 义。卡方检验显示,两组数据分布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5)。 虽然较多研究认为英语毕业论文写作存在很多严重问题(如韦森 2009;罗明 江,柳辉2010;盛国强,周永模2011),但我们的两次调查结果均表明,大多 数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持积极态度,肯定了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2.论文写 作过程中的动机因素对学生写作前兴趣和写作后评价的 Spearman 相关性检 验显示,二者不存在统计学的相关意义(r=0.143,双侧p=0.294)。这说明 写作过程对56 名学生的论文写作态度和兴趣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论文写作 过程在意义建构中起着关键作用。而我们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论文写作过 程中都存在哪些动机因素什么因素影响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兴趣和意义 建构就毕业论文写作的个人看法而言,56 名学生通过 Email 反馈的文字内 容反映了以下多方面问题:(1)找到并理解所需资料或者获取有效信息,(2) 论文写作的计划,(3)对所选择论文话题的兴趣,(4)指导老师的责任感以及 对学生的评价,(5)毕业论文和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关系,(6)学校或者院 系论文管理的合理性和效率,(7)找工作的情况,(8)各种考试,(9)同学和朋 友们对毕业论文写作的态度,(10)网络资源的合理使用,(11)顶岗实习,(12) 对英语写作的态度,(13)课程设置和毕业论文写作的关系。这些问题分别简 13项变量:资料信息、目标和计划、话题兴趣、指导老师、毕业要求、 论文管理、找工作、考试、同学态度、网络资源、顶岗实习、写作态度和课 程设置。从当前相关研究来看,这些变量具有较高的可信性。经对比,它们 与胡卫星、蔡金亭(2010)所探讨的影响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18 个可测项目的 语义之间有高度一致性。同时,变量的丰富性和情境性强于文莉、谢荷峰(2010) 所探讨的文科类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需要说明的是,依据 Ott的动机过程模式,资料信息、话题兴趣、目标和计划、写作态度等应该属于论文写作前动机因素,但因为它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持续发生作用,具 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所以在此作为写作过程中的动机因素来讨论。研究 根据这13 项变量在学生反馈中被提到的频次,使用SPSS17.0 计算秩均值, 并对变量进行排序,结果见表 Friedman检验,这 13 项变量在总体分 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5),对论文写作有不同影响。根据计算 所得的秩均值,排在前十位的变量依次为资料信息、目标和计划、话题兴趣、 指导老师、毕业要求、论文管理、找工作、考试、同学态度、网络资源。但 是,这些自我报告的变量次序不一定反映了它们的实际影响,很可能只是反 精品范文,精心整理 祝你阅读快乐!欢迎您阅读下载! 映了相关变量在被调查对象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议题设置倾向。总体而言,各 变量之间虽然有显著性差异,但Spearman 检验显示部分变量之间存在不同程 度的显著相关性,相互之间有交互影响。具体结果见表3。经Spearman 检验, 0.05的显著性水平上,资料信息与话题兴趣之间呈正相关(r=0.269), 指导老师和同学之间呈正相关(r=0.285),顶岗实习和找工作之间呈正相关 (r=0.328),网络资源和目标计划之间呈正相关(r=0.265)。这些相关数据 表明:在一定程度上,资料的难度和丰富与话题兴趣之间相互促进,同指导老 师的交流和生生交流之间也相互促进,顶岗实习与找工作之间相互传递精神 压力,目标计划与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之间相互促进。因此,切实解决本科毕 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比如如何引导学生找到难度合适的学术资源 或者帮助学生理解中英文信息,如何在管理上促进师生之间的对话,如何建 立和促进资源共享,如何疏导已经找到工作和尚未找到工作学生的精神压力, 如何发展学生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制订计划,如何帮助学生获 取和利用网络资源等,将有效增强学生的信心和自主决策能力,促进正面动 机效应,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兴趣、写作投入程度和写作水平。 同样在 0.05 的显著性水平上,话题兴趣与毕业要求、找工作两项变量之间 都呈负相关(r=-0.298,r=-0.326),毕业要求和目标计划之间也呈负相 关(r=-0.276)。这说明在毕业论文与学位证获得等工具性目标挂钩时,学 生对于论文话题的兴趣、提前计划的可能性和对于论文的期望值反而会降低, 而且找工作也会影响学生的论文期望值和写作兴趣,进一步体现了学校的管 理和教育机制对学生内在动机的消极影响。在 0.01 的显著性水平上,找工 作与考试、网络资源之间呈正相关(r=0.868,r=0.377),这说明学生越是 忙于找工作就越是忙于考试,而且越是忙于找工作就越是依赖获取便捷的网 络资源。毕业要求和资料信息之间呈负相关(r=-0.427),这说明越是强调 论文写作的工具性目标,学生就越是捡方便的做,付出的努力反而越少。因 此,如何消除或者尽量减少毕业要求、找工作和考试所带来的负面动机效应, 最大限度地实现培养目标,这是改革毕业论文写作、提高论文水平的重要议 题。部分变量和56 名学生的最终评价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性。在0.05 著性水平上,学生的最终评价分别与资料信息、话题兴趣呈一定正相关(r=0.291,r=0.283),说明资料信息越充分和有用,学生对话题越有兴趣, 他们最终对毕业论文的反应可能越肯定。在同一显著性水平上,学生的最终 评价分别与找工作、考试呈一定负相关(r=-0.284,r=-0.284),进一步 说明了学生越是忙于找工作和考试,就越是否定和贬损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 这与王崇义(2004)、文莉和谢荷峰(2010)等对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分析一致。 0.01的显著性水平上,学生的最终评价与院校的论文管理呈中度负相关 (r=-0.411),说明院校的论文管理越不合理,学生越是反感和抵触毕业论 文写作。由此可见,充分发挥资料信息和话题的正面动机效应,设法降低找 工作、考试、论文管理的负面动机效应,对于毕业论文写作改革具有重大的 精品范文,精心整理 祝你阅读快乐!欢迎您阅读下载! 实践意义。 动机研究对论文指导和写作的启示 从上述动机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比较充分地 体现了D rnyei(2005b)讨论的系列动机,并体现了中国文化语境的特殊性。 多数本科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前有期待、希望或者兴趣。论文写作过程中的 动机变化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兴趣,但更多的学生产生了兴趣,且大多数学生 在写作结束后对论文写作给予了积极评价。其次,资料信息、话题兴趣、目 标和计划、指导老师、毕业要求、论文管理这些变量在学生心目中的议题关 键性超过找工作、考试、网络资源使用、顶岗实习等,并且多数因素都是外 在动机,符合归因理论的基本规律。这两点暗示了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重 视和对其外部环境的变革需求。最后,虽然诸多动机变量之间有相互促进作 用,但也有部分变量之间呈负相关。毕业要求、找工作、考试、论文管理等 外部因素扮演了典型的负面动机角色。从整体来看,本科学生对毕业论文写 作持肯定意见,但在实施毕业论文写作教学改革过程中,需特别注意写作前 的动机激发、写作中的正面动机保持和负面动机控制,建议具体从以下几个 方面着手:(1)论文写作中要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自主性不仅是学习的 重要动机变量,也是建构主义的本质属性,对英语写作水平有着较大影响(D rnyei2005b:91-99;刘儒德2005;唐芳,徐锦芬2008)。《国家中长期人才 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也对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提出了要求。(2)在不违背《高 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关于论文写作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尽量照顾 学生兴趣和就业的多元化需求,探寻毕业论文写作与找工作、考试、顶岗实 习等之间的结合点,实现科研与实践的融合,促进学生外在动机的积极转化, 争取教和学的双边互赢(Hidi&Boscolo2007:13)。(3)帮助学生利用在线、离 线资源获取和理解资料,培养学生的信息和文本处理能力,促进有意义的输 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学生反映:“每次写好了,老师又说有问题 的时候,或者周围的人直接拿别人学校的论文来用的时候,我就特别不想自 己写,想抄现成的。”因此,还应考虑运用技术手段监督论文写作教学和指导 等环节,利用过程写作和技术手段防止、遏制学术欺骗行为,避免给学生整 体学习动机带来伤害。(4)灵活管理,提倡网络写作模式,开发写作资源和写 作平台,建设毕业论文写作社区,方便写作时间和地点的选择,实现写作全 程在线支持,避免“为了论文跑来跑去,觉得无论在身心还是在 MONEY 付出了很多”;陈洁(2010)、王雪梅(2011)、陈正伦等(2012)都提出了这方面的改革尝试。(5)提高指导教师素质,为学生论文写作提供可靠的帮助。有学 生反映:“从很多人包括有些老师那里都听说过:本科论文不过是抄,本科生 写不出什么新的东西,所以也就没什么动力去写了。”也有学生抱怨:“交给 指导老师看后,答曰没有思想,是说明文!汗!只好修改再修改,完稿。写作 过程中还有不少坑爹的事。”因此,指导老师自身应提高对毕业论文写作的认 精品范文,精心整理 祝你阅读快乐!欢迎您阅读下载! 识,不应负面指导学生。(6)尽早介入,使论文写作融入课程设置。引导学生 早作打算,避免让学生“觉得这只是学校按照教育局或者啥走的一个过程而 已,形式化的东西本来就不招人喜欢。况且,我们从大一或者更早开始就没 有系统地学习过或者接触过怎样写论文,甚至从哪方面入手都不晓得。一到 大四,学校就喊你交论文!”(7)考虑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调整毕业论文写作 要求,认清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毕业论文之间的区别,在创新性、学术性、 规范性和语言文化能力等几个方面做出适合本科生实际情况的界定。对此, 有的学生的回答很具启发性:“虽然很不专业,甚至很肤浅,但是吾笔写吾心, 结果就另作他算吧。或许,以后通过更加专业、深入的学习,会创造出自己 喜欢、大家认可、更加深刻的作品。”英语毕业论文写作是一个跨文化的多任 务情景,既涉及英语写作的真实语言文化环境,也涉及所在院校毕业论文的 写作环境以及学生自己的学习和就业环境,具有高度的复杂性。院校的课程 设置、论文管理机制和教师的指导机制需要适应这个跨文化的多任务情景, 提高教育服务意识,开发技术简化或自动化写作程序,多方面激发学生的论 文写作动机,想方设法转化负面动机,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D rnyei(2005a,2005b)、D rnyei Ushioda(2011)的过程动机理论与动态动机理论兼顾社会文化、认知心理层面,共同指出了任务实施过程中动机的 过程和动态特征,比较符合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现实情况,具有较大的 理论指导意义。 从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来看,英语本科学生整体上对毕业论文写作有较大兴趣。 写作过程虽然变化多端,但论文写作的意义具有较强显著性,多数学生都有 较大收获,并对毕业论文写作持积极肯定的态度。正如一位学生所言,“实话 实说,我不是学习很出色的人,每次一听说要写论文我都觉得很痛苦,但是 到最后我还是发觉自己在写的过程中学到了东西。”取消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写 作的观点缺乏严格论证,与本研究的结果不相吻合,也与相关的理论探讨(时 2010)相违背。但英语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学生的写作动机普遍不够强烈,正面动机的保持也还存在很多变数,亟须创设更多真实 的论文写作情景和开发写作技术以服务于学生,帮助学生适应跨文化、多任 务的英语论文写作环境。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和研究者们反复指出的 毕业论文写作的英语语言能力问题(如王崇义 2004;黄晓苑 2005)在本研究的 学生自我报告中并没有凸显出来,这需要进一步探讨。此外,由于本研究的 对象为二本师范院校学生,他们体现了诸如顶岗实习等情境性动机,但没有 体现诸如出国等其他情境性动机,研究样本也不具有统计学的随机性和代表 性,需要更科学的方法、更多的研究来验证本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首先要把在准备工作当中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参加人员、组织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时间、经费的估算等等。

第一是标题的拟定。课题在准备工作中已经确立了,所以开题报告的标题是不成问题的,把你研究的课题直接写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导过一组同学对伦教的文化诸如“伦教糕”、伦教木工机械、伦教文物等进行研究,拟定的标题就是“伦教文化研究”。

第二就是内容的撰写。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所谓课题背景,主要指的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有的课题干脆把这一部分称为“问题的提出”,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说提出这个课题。比如我曾指导的一个课题“伦教文化研究”,背景说明部分里就是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伦教作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她的文化发展怎么样,有哪些成就,对居民有什么影响,有哪些还要改进的。当然背景所叙述的内容还有很多,既可以是社会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关键在于我们所确定的课题是什么。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题研究的内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课题要研究的是什么。比如我校黄姝老师的指导的课题“佛山新八景”,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为重点,考察佛山历史文化沉淀的昨天、今天、明天,结合佛山经济发展的趋势,拟定开发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气象的文化旅游的可行性报告及开发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的,应该叙述自己在这次研究中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比如我校叶少珍老师指导的“重走长征路”研究课题,在其研究目标一栏中就是这样叙述的:

1、通过再现长征历程,追忆红军战士的丰功伟绩,对长征概况、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2、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说,培养合作参与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的信息技术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课题研究的方法”这一部分,应该提出本课题组关于解决本课题问题的门路或者说程序等。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考察法(通过组织学生到所研究的处所实地调查,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的情况和自己要了解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向相关人员调查的方法)、人物采访法(直接向有关人员采访,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图表等,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等等。在课题研究中,应该根据自己课题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课题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实用就行。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当然就是说本课题准备通过哪几步程序来达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这一部分里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课题大概准备分几步来完成。一般来说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不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准备阶段、查阅资料阶段、实地考察阶段、问卷调查阶段、采访阶段、资料的分析整理阶段、对本课题的总结与反思阶段等。

六、课题参与人员及组织分工。

这属于对本课题研究的管理范畴,但也不可忽视。因为管理不到位,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有时就会偷懒或者互相推诿,有时就会做重复劳动。因此课题参与人员的组织分工是不可少的。是把所有的参与研究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推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任务分派和落实。然后根据本课题的情况,把相关的研究任务分割成几大部分,一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最后由小组长组织人员汇总和整理。

七、课题的经费估算。

一个课题要开展,必然需要一些经费来启动,所以最后还应该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课题所需要 的资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资料需要多少钱,实地调查的外出经费,问卷调查的印刷和分发的费用,课题组所要占用的场地费,有些课题还需要购买一些相关的材料,结题报告等资料的印刷费等等。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足够的资金作后盾,课题研究势必举步维艰,捉襟见肘,甚至于半途而废。因此,课题的经费也必须在开题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绸缪,才能真正把本课题的研究做到。

范例1: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宝洁公司沙宣产品“五一”促销策划方案

一、课题意义(包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选题背景

目前在中高档洗发水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各品牌不断推出新颖的产品来攻占细分市场,并通过产品系列的充实或产品功能的不断增加,巩固现有市场。发掘“特的销售主张”(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 USP),对现有市场进行市场细分,可以有效争取潜在消费群。宝洁公司经过多品牌策略的成功运用,已占据了中高档洗发水细分市场。其中,沙宣品牌定位在时尚专业角度,能够给予该品牌新产品提供了足够的拓展空间。时尚专业的概念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当前,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消费者将对时尚、专业不断给予新的理解,适应此形势,沙宣需要跟进时尚专业内涵的变化,使产品系列在不断地丰满。沙宣深层洁净洗发露的USP在“时尚专业”基础上,强调“深层次清洁”,“透明洁净配方”,“温和有效”等概念,很有新意,对市场销售有推动作用。

二、文献综述

三、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课题研究进度安排

五、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吴菲 洗发水品牌营销组合策略对品牌联想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9

[2]张蓓灵 联合利华在洗发水市场上的挑战者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9

[3]王恒 联合利华公司洗发水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

[4]周立逸 本土洗发水的营销软肋及其优化策略[J] 金融经济,2011,24:107-109

[5]肖明超 2009年洗发水营销新动向[J] 市场观察,2009,07:37

[6]雷茗 浅析中国塔基阶层的创新营销策略——以洗发水行业为例[J] 经营管理者,2009,12:68+62

[7]苏凡 洗发水2010:营销高端[J] 市场观察,2010,05:74-75

[8]欧阳胜 清扬洗发水差异化营销策略的成与败[J] 经营与管理,2010,09:48-50

[9]曾盛 S品牌营销策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2

[10]李婷 我国十大洗发水品牌电视广告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11]王伟 霸王集团洗发品营销策略研究[D]安徽大学,2012

[12]陈洁 霸王防脱/乌发洗发水上市推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13]计超,孙立楠 论宝洁旗下洗发水在中国市场的创新广告策略[J] 传承,2007,05:106-108

[14]祝炳俊 清扬洗发水 5亿元的营销死局[J] 中国市场,2007,29:60-61

[15]张雪峰 洗发水市场细分与定位策略探讨[J] 日用化学品科学,2002,01:6-9

[16] Gardner D M Is there a generalized price-quality relationship[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JMR), 1971, 8(2)

[17]Lee A Y, Labroo A A The effect of conceptual and perceptual fluency on brand evaluation[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004, 41(2): 151-165]

[18] Green P E, Wind Y, Jain A K Analyzing free-response data in marketing research[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73: 45-52

[19] Karnani A The Mirage of Marketing to the Bottom of the Pyramid[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007, 49(4): 90-111

范例2: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作)开题报告:浅谈角色创作中心理活动的重要性

1、选题目的及意义

演员创作角色时心理活动的正确把握,能让演员更好的掌握角色,帮助演员更深刻的进入所演角色的内心,从而更生活,更直观,更真实的创造角色,从整体上提高作品的审美价值及现实意义。在创作角色时充分把握角色的心理并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这样就能够自然而然地、直觉地、有机地抓住角色的情感,激起正确的体验。演员创作角色时的心理活动是通过演员的神情、肢体、语言等外部行动体现出来的,之所以探讨演员在创作角色时心理活动的重要性,,一方面是因为创作角色时心理活动是表演“艺术中的灵魂”,另外一方面,演员在创作角色时心理活动的重要性这一课题,能够使表演者在实践领域里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选题背景

3、选题的研究现状

4、结语

5、可行性分析

6、重点与难点分析

7、时间进度安排

8、已有的参考文献

[1]、李锦云:《表演心理学》,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10

[2]、许向明,富澜,崔君衍:《中国**词典》,中国**出版社,2005

[3]、(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的自我修养》,北京,中国**出版社,2006

[4]、朱光潜:《文艺心理学》。

[5]、齐士龙:《**表演心理研究》,[M]中国**出版社,1996

毕业论文特点与写作指导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活的最后一道程序,很多同学都会为此犯难。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毕业论文特点与写作指导,希望能提供帮助。

 一、毕业论文的特点:

 毕业论文属科技论文,它应具有以下特点

 1、科学性

 科学性――就描述对象而论,是指论文只涉及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命题;就描述内容来看,是指它要求文章的论述具有可信性。科技论文不能凭主观臆断或个人好恶随意舍取素材或得出的结论。论点的推理要求严密、并正确可信。揭示的是普遍规律或特殊规律。

 2、逻辑性

 辩证逻辑揭示内在规律和联系

 形式逻辑揭示外部规律和联系

 逻辑性是文章的结构特点,它要求论文的脉络清晰、结构严谨、推论合理、演算正确、符号规范、文字通顺、前呼后应、自成系统。不论文章所涉及的专题大小如何,都应该有自己的前提或假说、论证素材和推断结论,不应该是一堆堆数据罗列或一串串现象的自然描绘。

 3、首创性

 首创性是对描述的内容区别于其它文献的一种特殊要求,创新是科技论文的灵魂。它要求论文所提示的事物现象、属性、特点、以及事物变化时所遵循的规律,必须是前所未见的、首创的、或部分是首创的,而不是对他人工作的复述或解释。

 首创性就是要说出别人没有说过的话,道出别人没有道出的理,有新意,有独道。

 4、继承性

 就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看旧问题发现新问题。

 论文的特征就是论说、阐明道理,揭示某种规律和特征。因而不是记事状物,也不是叙述过程,更不是抒发情感。

 二、准备材料

 材料是构成论文的基础,它既是形成主题的基础,又是表现表现主题的支柱,有充实的材料,才能形成正确的观点,才能对观点进行详实阐述和科学论证。

 1、材料的收集和积累

 一篇文章是否切合实际,是否具有指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材料掌握的多少,在写作前,应重视材料的收集积累。材料积累的方式主要有:

 (1)、深入实际进行实地调查,获得第一手材料。

 (2)、阅读资料全面收集根据写作目的广泛而全面在查阅文件、档案和书刊上的文献资料。

 2、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收集到的材料仅仅是写作素材,必须根据文章的需要对收集积累的材料进行选择。筛选最有参考利用价值的材料应用到文章中。

 ①、 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②、 选择有代表性的材料。

 ③、 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

 ④、 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三、确定主题

 确定主题就是立论。确立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主题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作者要说明问题的基本观点,是文章全部思想内容的调度概括,是作者写作目的的集中体现。是主题在文章中是贯穿首尾、支配一切的中心,是文章的统帅和灵魂。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设计、语言的选择运用等无一不受主题的制约和支配。

 1、 主题的提炼

 主题的提炼就是将初步形成的写作目的和意图置于一定的高度,经过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逐歧深化,提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升华初始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意图,形成实事求是、深刻透彻的见解或主张。

 主题提炼的原则和方法:

 ① 以真实而全面的材料为基础。在主题的提炼中,材料是第一位的,主题不是主观的产物,而是从客观存在的材料中,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提炼而形成的,因此,掌握第一手材料对形成主题很重要。

 ② 以科学分析方法为主导。主题的形成需经过归纳综合的思维过程,因此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善于抓住事物的共同点,发掘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使主题科学、正确、严谨、具有实用价值。

 ③ 以实现社会价值为目的。主题的提炼都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以实现最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为目的,没有实用价值的主题则无意义。

 2、 主题的确立

 ①、 主题确立在成文之前。

 ②、 主题要正确鲜明。

 3、 主题的表现

 经济类论文与艺术文章不同,主题表现要集中概括、明白显露。

 ①、 集中概括。就是说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中心,所有材料要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说明和论述,要遵循一文一事的行文原则,不能把关系不大或毫不相关的问题写到一篇文章里去,形成多主题、多中心,主题要调度概括、周密、严谨。

 ②、明白显露。主题要素除包括中心思想、原委背景外,还要有写作目的,写作目的一般都采取自我说明的方式在文中直接陈述表露。主要有篇前提要和篇末显意两种表现形式。这两种形式都是以简明的文字、概括的语言,在篇首或篇尾直接表述,提示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使主题表现显露扼要。

 ③标题直接揭示主题,使主题更加醒目突出。

 四、构思结构

 结构是文章的经脉。选取了材料,只解决了言之有物的问题,确立了主题,也只是实现了言之有理,如何把观点和材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使之言之有序,是文章结构要解决的问题。结构就是文章的内部构造,是作者对如何运用材料以表现主题的组织安排,经过逻辑思维所形成的思路在文章中的表现。结构在形式上表现为层次,段落等文章的构成框架;内容的内在联系方面,表现为文章的逻辑结构,即文章的思想体系和它的组成要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结构的基本内容

 文章结构的内容主要由标题、层次、段落、过渡、照应、开头、结尾等部分构成。

 ①选取标题。标题就是题目。是文章主题的集中概括和高度浓缩。标题和主题具有一致性。文章的题目大小适中,太大在则难以驾驭,容易出现大帽子,没内容。太小则难以展开,容易跑题、不切题。

 标题不要过长,科技论文标题的字数一般不应超过16个字,特殊情况另论。个人意见,尽量少用并列连词。标题中出现并列连词容易使文章有两个中心。最后哪个也说不透。要把握住一文一事,一文一理的原则。论说一定要清楚明白。

 ②层次。就是内容的组成顺序。是文章结构的干部分。主要有递进式、并列式、总分式、纵横式等几种形式。

 ③段落。段落是文章结构的最小单位,也叫自然段,以换行和开头空两格为标志。段落构成要求内容要相对集中,一个段落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长短要适度。

 ④过渡。过渡即文章内容的转承与衔接,是文章承上启下的形式,层次与段落之间的桥梁。用好过渡会使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转换自然顺畅,文章结构紧凑,逻辑性强。常用的过渡方式有过渡段、过渡句、过渡词、关联词语等。

 ⑤照应。即文章内容的关照呼应,是文章结构的技艺之一。照应可以使前后内容衔接紧凑,文章结构完整清晰,重点突出,有助于表现主题。照应主要有首尾照应、题文照应、前后照应等几种形式。

 ⑥、开头。开头是文章结构的起点,是文章内容表述的入笔处。开头的方式有很多种,科技论文的开头一般是开宗明义,表明目的。还可以概述式开头,开头概述 主要内容和基本情况,然后再具体叙述和说明。

 ⑦、结尾。结尾是文章结构的终结,是文章表述的结束处。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结尾往往能深化主题,加深读者对文章的理解。

 科技论文的结尾一般用总结归纳式结尾,对全文内容作进一步概括总结,与开头相呼应,起强调主题的作用。

 2、结构的原则和要求

 ①围绕主题安排结构。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它决定材料的取舍,也决定结构的安排,谋篇布局、起承转合,都要考虑到是否有助于主题的表达,结构安排必须为表达主题服务。

 ②结构安排要周密严谨、完整连贯。不能出现松散无序、前后矛盾或无故残缺、支离破碎的现象,应通过逻辑关系表现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内容形式完善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五、语言表述。

 语言表述要适应科研论文说理、揭示规律的需要。总体要求就是简练、准确、明白、晓畅,其中主要是准确。不能有含混语。简练而不离论文体,无需修饰和雕琢。

 六、起草和修改

 有了充分的材料,确立了明确的主题,就进入了成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包括编写提纲、起草文稿、修改文稿等环节。

 写作基本要求:

 体现政策、符合法规

 反映客观、全面真实

 观点鲜明、重点突出

 结构严谨、条理清楚

 文字简明、风格庄重

 1、编写提纲

 提纲是对文章的总体设计,是作文者精心安排的框架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总体思路、要点和结构层次。依据提纲所设定的思路和纲目起草文稿,先列一个粗纲,把中心论点与分论点转化成有内在联系的大小标题。用以拟定几个主要的问题,并确定它们的先后顺序,把小标题展开成文章内容,并标明小标题用什么材料。

 2、起草文稿

 要遵照提纲的思路、观点起草文稿,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体现已确定的文章主题,要遵循行文规则,起草出质量较高的文稿。

 3、修改文稿(规范本体,剪截浮辞)

 即对起草的文稿在形式和内容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工。修改昌提高拟稿质量的重要环节。改稿一般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观点修改。主要看观点是否正确,文章提出的问题是否抓住了事物本质,提出的意见建议是否可行。

 ②、材料修改。主要看材料和观点是否统一,材料是否有说服力,材料是否需要充实。

 ③、结构的修改。主要看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逻辑和规范化要求;

 ④、文字的修改。主要看文字用语是否简明准确、通顺自然,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等等。

 七、总体要求:

 1、通情达理。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

 通情就是适用,明理以立体,通变以趋时。思无定契,理有恒存。

 2、条理清晰。条理为文,联绎成章。文章要有逻辑性。

 3、语言简练,简言以达旨,博文以赅情。能用一句话明的,不用两句话。能用一个字说明的不用两个字。

 4、文贵创新,精理为文,秀气成采。要说前人没有说出的道理,深到前人没有达到的深度。

 5、文贵归一。一篇文章说明一个道理就行,不要东拉西扯。什么也没说清。原则是一文一事,一文一理。

 总之,写论文要做到: 有理、有据、有序、有用。

;

心理健康教育毕业论文

 紧张而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论文是大学生都必须通过的,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比较正规的、比较重要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心理健康教育毕业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心理健康教育毕业论文 篇1

 全球化到来的时代,网络以其迅猛的发展姿态在社会上占据重要地位,网络是把双刃剑,如何更好的趋利避害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网络心理健康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完善心理学的学术领域,也可以更好的发挥网络的作用。

 一加强高职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加强高职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要求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既优化了学科结构,又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指学生的政治水平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同时也包含心理品德的培养。对于思想道德理论体系而言,一般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教育四个方面,只有这四者之间协调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才能建设的更加健康。因此为了构建完整的思想道德体系必须要注重调整四者之间的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增强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塑造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和谐社会的表现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方面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与社会或者人与自然最根本的是人的和谐,人是和谐社会的主体,个人的心理健康是人和谐的重要因素,个人心理健康表现为情感丰富,处理事情处于乐观的态度等等,个人心理因素构建的好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早日完成。

 二高职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针对高职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必须要结合各方各面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进而在寻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因素的同时,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络,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网络环境。那么如何更好地进行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呢以下将从五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高职院校可以有效寻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塑造的因素,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网络的参与可以增加教育的方面,使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可以拓宽研究领域,网络的参与可以使学生在享受科技带来的快乐时可以改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内向,但是在网络上他们可以侃侃而谈,他们在网络上变得热情开朗,这不能不说是网络促进了学生健康的心理。

 (二)高职院校可以引导学生更科学的使用网络。近年来学生是网络人数增长最为明显的人群,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例如,近年来“网恋”愈演愈烈,这种现象会对学生的学习、成长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也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有利于学生更科学的使用网络,避免学生为网络的匕刃所伤。

 (三)努力塑造积极的环境。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和谐环境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在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构建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与此同时,网络上也要构建积极向上的表现方法,在环境的塑造上争取做到学术、科学、文化、娱乐共同发展,使学生在健康、欢快的情境下提高思想道德,在良好的环境熏陶下形成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协调发展的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共同发展。

 (四)有效沟通与交流是高职院校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常都是采用“计算机答题”的方式来进行,这种死板的方式难以从根本上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且通过计算机答题来普及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式,其见效是微乎其微的。代答、乱答的现象普遍存在。因而,只有通过有效教师或者班干部与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与交流,才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当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进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五)就当前各大高职院校来讲,一般都设置有心理咨询室供学生咨询心理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会使得学生产生一种抗拒心理,觉得去咨询的一般心理都是有问题的,因而对于在学习过程当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往往无法寻求到合适的途径去解决。所以,相对于当前各大高职院校所设置的心理咨询室,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使得心理咨询师与学生当面接触、并且面对面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当中所产生问题,这对社会主义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结语

 随着近年来高职学校在我国高校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高职学校为社会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专业性人才。但是,高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培训的时候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投入不足,在这样的情形下,学生的心理发展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因此加强高职学生的健康心理教育显得尤其重要,而网络近年来发展迅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要借助网络的优势,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更协调的融合,将更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心理健康教育毕业论文 篇2

 摘要: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创新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即在现有的客观环境下转变教育者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从矫正学生的行为偏差到引导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转变,关注对象从少数问题学生到所有学生的转变,授课方式从满堂灌教学向体验式教学转变,从课堂主渠道唯一途径向第一课堂理论传授、实践教学团体辅导和依托协会开展心理活动三个课堂相互结合、相互补充转变。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积极心理学倡导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更要发现学生自身的正能量,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对环境的控制感。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现状

 目前,辽宁各高校开设心理健康课从16学时到32学时不等,以合班大课教学为主。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欠缺,绝大多数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一些体验式活动由于时间有限,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开展,大部分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没有得到挖掘和提升。

 2问题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分关注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即使对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也不适合。学生有对号入座的可能,特别关注自己的消极行为,忽视自己的优势,夸大自己的症状,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忌讳。

 二、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1整合教学内容

 针对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将心理健康内容与积极心理学内容有机融合,分为4个模块、12个子项目。

 (1)模块一: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心理学关于积极人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为高职院校实施积极人际关系的教育提供了范式,可细分为4个子项目。项目1:人际交往原则和技巧;项目2: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项目3:网络中的交往;项目4:异性交往。

 (2)模块二:积极自我。

 自我评价、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的核心。积极心理学关于积极自我的理论为提升学生积极的自我形象提供了依据和可实践的模式,可细分为4个子项目。项目1:接纳自我;项目2:增强自信;项目3:感悟幸福;项目4:生命的意义。

 (3)模块三:积极情绪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关于情绪能力的学习必不可少,可将积极心理学关于积极情绪的理念教给学生,对培养其识别、转化、调整情绪能力十分重要,可细分为2个子项目。项目1:积极情绪;项目2:乐观和希望。

 (4)模块四:积极应对。

 积极应对既是一种理论倡导,也是一种训练。培养学生积极应对的心理品质既是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更是工作能力的积累与形成所不可缺少的,可细分为2个子项目。项目1:意志的力量;项目2:感恩磨难——逆风飞扬。

 2优化教学设计

 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体验、领悟成长的幸福。四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可分为12个子项目,其教学设计的整体思路是一致的。通过暖身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即贴近的,不受学生人数、空间限制的体验活动,引发学生思考;分享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感悟,引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心理情景剧等手段传授心理学知识,引领学生提升;再次创设教学情境,运用所学知识,学以致用,促进学生成长。

 3开展以团体辅导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教学

 根据教学计划撰写团体活动讲义,团体活动由任课教师和辅导员担任团体辅导师。团体活动的内容根据教学主题设计,一方面培养学生在团体中成长,另一方面为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服务。

 4依托心理协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社团是笔者学院人数最多的社团,定期开展活动,例如,“525心理健康月”活动、心理沙龙、心理剧大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拓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成长。

 5创新考核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心理健康课的成绩评定应坚持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课堂考核与课外考核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结合。

 参考文献:

 [1]林晓桂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1)

 [2]戴吉,戴嘉佳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的构建[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3]吴佩杰,宋凤宁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9(23)

 [4]钟晓虹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构建[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心理健康教育毕业论文 篇3

 摘要: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高校教育中是一支比较特殊的群体,因为其既是学校的学生在接受知识,又是未来的“准教师”要传递知识。所以对师范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思政教育尤为重要,但在现实教育中不存在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存在独立的思政教育,这二者都是相互交叉和影响的。本文主要讨论师范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必要性,提出结合途径,希望为师范院校教育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思政教育;结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充分说明教师这种职业的崇高与伟大,所以教师不仅需要在专业知识上超越常人,还需要在道德素养以及心理素质上高于他人。而师范院校的重任就是培养符合这些要求的合格教师。在师范院校教育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思政教育总是交叉进行的,有效结合又不太充分,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的必要性,以及不能找到正确的途径来结合二者。

 1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11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是立德育人的根本要求。

 对于师范院校的学生而言,“立德育人”不仅是师范院校需要传递给学生的信息,而且最重要的就是高校教师需要让学生也能将“立德育人”的思想与精神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体现出来。而且在党的就指出“立德育人”是教育的根本责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充分说明师范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是终生的教育,教师传递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更加全面,学生心灵与道德的净化需要更加彻底。师范院校的学生不仅需要获得在社会上立足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还因其特殊的社会角色———教书育人,所以教育更是要“立德育人”。在师范院校中对学生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可以让学生一方面在心理成长道路上更加有担当、有责任、有爱。另一方面也在道德素质的构建过程中更加自律。所以在师范院校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效结合是“立德育人”的体现,同时也是其根本要求。

 12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可以更好开展思政教育。

 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深入开展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拥有健康、积极、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基础上能够成为一名思想政治过硬、道德素质优秀的社会人。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思政教育的中心工作之一,师范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思政教育。对于师范院校的学生而言,学生就是社会良好道德素质的“火种”,只有让这些学生在学校接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思政教育,才能保证学生能够传递出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共同促进社会的进步。在师范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

 2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效结合的途径

 21建立素质过硬、专业的教师团队。

 在师范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效结合最紧要的任务就是建立一支既懂心理健康教育,又能掌握学生思政教育内容的复合型教师。首先就是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师范院校的辅导员应该作为首要人选,因为辅导员每天与学生相处,能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以及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掌握情况,另外辅导员本来也是思政教育最主要的力量。所以学校需要加强对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联合学校心理健康辅导部门,结合师范学生特殊的情况以及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对辅导员进行培训。让辅导员掌握心理教育的基本方法与技巧,以便更好地将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提高二者结合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帮助师范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与优秀的道德情怀。其次,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中,可以邀请校外优秀的心理咨询公司与师范院校的思政教育结合的模式,让高校的思政教师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对学生进行的心理进行把握,让思政教师更具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例如,在师范院校思政教育关于《正确处理交往、友谊与爱情》的教育中,既有做人与交友的原则与道德要求,又融合了当代青年的心理活动与发展。高校思政教师在课堂讲解的过程,心理咨询讲师就观察学生的语言与行为,对应写出学生的心理活动的报告。通过教师与心理咨询师的联合观察,得出学生心理健康报告。

 22教育内容与目标高度统一。

 传统的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重点肯定存在不同,但是对于师范院校的学生面临的问题有时候却是思政与心理相互交叉的问题。所以在教育内容与目标上,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统一起来。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在《思想道德修养》中,另外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通过对学生心理的评价以及心理发展问题的分析与指导,最终帮助学生在思想、道德的培养上更上一层楼,达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效结合。

 23采用适当地教育方法。

 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方法上有极高的相似之处,所以积极有效运用适当地教育方法,可以将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得更好。思政教育具有统一性,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却是针对个人的,更注重差异化。所以在结合过程中依然可以用大众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办法,帮助师范院校学生掌握二者的知识。结束语:了解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的必要性,掌握了二者有效结合的途径,这就为师范院校开展结合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苏英姿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实施途径的探讨[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5,04:84-86

 [2]林杰钦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和谐关系[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4:59-62

 [3]汪红烨简论高等师范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7,05:21-22

 [4]梁会兰,戴如莲,杜锦文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99-101

;

“如果是大论文(学位论文),那么在绪论中可以加上“研究过程”部分,在这部分里你就可以把你的访谈过程写上去,当然你的访谈结果,比如访谈多少个个案、哪些方面的内容、成效的评估这些都可以写上去的。具体的访谈内容可以作为经验材料在论述过程体现出来。”

访谈的结论主要是对访谈资料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的总结和归纳。我们采用的主要是内容分析法,具体的做法是首先对问卷进行编码,然后对被试的回答的内容进行归类,要分析不同被试对同一问题回答的异同,最后总结出比较有典型性描述。

  通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归纳和分析,我们初步了解了高等教育过程公平中的问题,为编制高等教育过程公平调查问卷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要在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我们对各主题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通过对被访者大学教育经历进行的考察,可以看到,农村学生这一群体,和其他阶层出身的学生相比,在接受高等教育资源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处于一种相对劣势地位,这具体表现在知识学习、科研活动、社会实践、评优评奖、弱困扶助、人际交往等方面。由此,我们认为,社会阶层不同的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即使进入相同的高校,由于出身的社会阶层不同,所获得的高等教育资源时也是不平等的。在大学这个环境中,出身阶层不同的学生并没有获得同样的发展。

  第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在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上的匾乏对其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公平具有很大影响,制约着其在高校中的发展,这些影响因素作用于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并且在不同阶段各个方面有着具体的表现形式。由此可见,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所在地、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等可以作为影响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因素引入本研究。第三,学生个人的一些基本特征对高等教育过程公平有一定影响,比如,性别影响到学生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参与的活动的性质和程度,因此,对其接受的教育质量具有一定影响,但在不同的专业中,性别的影响力也不一样;性格的影响也表现得较为明显,性格内向、孤僻的同学在人际交往过程常常处于不利地位。

  第四,学生所在学校的层次也是影响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因素之一,相对而言,层次高的学校,学生所获得的各种发展的机会较多,取得的教育成就也较大。

情绪、情感是人们对于某种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和欲望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没有过多的观念思考和认识过程,因而通常被人们理解为是非理性的表现形式。

情绪与情感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简明牛津英语词典》从心理学的角度把情绪定义为:“情绪是一种不同于认知或意志上的情感或感情。”显然,当我们运用情绪概念时,它总有一个含义是指个人的、主观的情感。就人脑的活动而言,情绪、情感是同一物质过程的心理形式,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侧面或两个着眼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往往不加区分的,在同等意义上使用情绪、情感两个概念。

可是,这两个概念仍然有着彼此之间不可置换的内容。

英国哲学家G赖尔指出:“情绪被说成是意识流中的涌浪,有情绪的人,无法避免直接流露出情绪,而对于外在的目击者来说,情绪因此必然是隐秘的。情绪不是发生在公开的物理世界中的事件,而是一些发生在你的或我的秘密的心理世界中的事件。”[1]这是因为,情绪(emotion)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与认识活动不同,情绪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形式(如喜、怒、悲、惧等感受色彩)、外部表现形式(如面部表情),以及独特的生理基础(如皮层下等部位的特定活动)。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CIzard)认为,为情绪下定义必须考虑生理基础、表情行为和主观体验等三方面的参数。情绪与有机体的需要相联系,在种族发生上具有明显的生物学适应价值;情绪又是有机体在社会环境中特别是在人际交往中发展起来的,从而又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因此,人既具有生物学意义上的情绪体验(如疼痛引起的不愉快情绪),又具有社会文化意义上的高级情绪或社会情操(如道德感、审美感)。情绪影响着人的心理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着人的一切交往行为。

情感(feeling)一词包括一个“感”字,有感觉、感受之意;还包括一个“情”字,有区别于感觉的感情之解。可见,情感作为一个感情性反映的范畴,着重于表达情绪过程的感受方面,即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方面。美国心理学家普里布拉姆(KPribram)提出,人的体验和感受对正在进行着的认识过程起评价和监督的作用。如果说,情绪侧重于表明情感的过程,侧重于表明情感过程的外部表现及其可测量的方面,那么,情感往往在描述人的高级社会性的活动时加以使用。

情绪与情感都是外部环境刺激与内在生理状况相互复合的过程。从主体系统来说,它们包含三个相互关联的组成成分:神经活动、面部--姿势活动、主观内在体验。并有两个重要的辅助系统:网状激活系统,它放大或减弱情绪;内脏系统,它为情绪、情感准备了场所并维持着它的活动。情绪、情感的一般过程通常是同认知系统和行为行动系统一起按整合的方式起作用,人的具体行为的发生则依赖于三者间的平衡。应当指出,情绪、情感并非是人的单纯心理的体验形式,它的激活与发动,与社会因素密切关联。不同人格的情绪、情感差异,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情绪、情感产生的社会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社会氛围、文化传统、习俗风尚、宗教信仰、政治态度、人际关系、生活条件等。因而,我们应当更多地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考察人的情绪、情感问题。

  关于情绪--情感的非理性辨认问题,学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多数人对情绪--情感归属于非理性因素不持疑义。但也有人认为,情绪--情感不可完全划归为非理性因素,唯有基于无条件反射的本能的反应,从而产生愉快、愤怒、燥动、拒绝、接受、欲求等种种表现,方可称为非理性。还有人认为,任何一种类型的情感,既不是纯非理性,也不是纯理性,而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依笔者之浅见,正确辨认此问题之前需要搞清楚两个问题:第一,抽象因素的分析与具体因素的活动应有着两种不同的理解视角。就人的精神系统现实的具体活动而言,任何系统内的要素、因素都是理性与非理性交互作用的统一。我们不可以说,此时此刻人的感情是完全理性的,也不可以说,此时此刻人的感情完全是非理性的。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要在理论研究中区分出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呢?我以为,理论的抽象不可缺少知性的分析阶段,即,对对象性的规定确认一定的概念区间,以便使认识达到相对稳定的清晰的状态。就因素本身的定性而言,情绪--情感属于非理性因素,因为它是一种心理体验,没有过多的观念思考和认知过程,与人的生理机制和人的心理机制有关,没有丝毫理性逻辑的成分。就因素的活动而言,它离不开人的认知因素的介入,因为现实人的精神系统是不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被机械地肢解为某一要素或因素片段的运动,精神系统的活动是极为复杂的,又是系统交感、相互作用的。第二,就是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人的情感有时表现为高级的思维性情感,如审美感、道德感、正义感、崇高感等,也不可把它完全表述为理性情感。尽管这些情感的内容掺杂着理性因素的成分,但其表现形式仍然是非理性的。情感的表现与理性的认知表现毕竟不同。

 情绪——情感的非理性特征突出表现为:一是紊乱性。情绪--情感的紊乱是由能量水平极高或极低的行为而引起的。情绪涉及到我们如何感觉和如何向预期的情境去行动。预期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如果主体的愿望受阻时,就会出现愤怒或恐惧的情绪,心理学家认为,这种情绪状态必定包含有一种能量水平的变化。兴奋代表一个高的能量水平,抑郁则代表一个低的能量水平。应当指出,情绪--情感的紊乱性不是由于情绪的功能所造成的。因为当能量水平还没有达到情绪状态时,也能发现这种紊乱现象。二是波动性。人的情绪--情感总是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中,时而低沉,时而冲动,时而平和,时而暴烈。情绪的波动性主要来自情绪在人的精神系统中充当着最直接的本能反射功能,它是外部刺激所引起的最初的心理感受形式。受纳于人的感官,又通过感官来传递、“消化”和反射外部刺激信号。情绪总是随着外部刺激信号变化而波动,所以,我们在准确的分析和把握主体情绪--情感状态参数时,难度是很大的。三是突发性。由于情绪的变化受外部环镜的影响,故情绪的发动是难以预测的。另外,情绪过程是心理体验过程,一个人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兼容着几种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绪形式,由于外显的情绪形式总是掩盖着心灵深处所包容的多种方向矢量的情绪内容。一旦该形式被潜在的某种形式所置换时(这种置换往往可在瞬间完成),对于任何他人的记忆来说,这种变化乃是突发性的。经济学家很少关注人的情绪、情感与市场的关系,不少人持有如此的偏见:从情感的角度研究市场主体行为“不过是‘人格化’的方法,这是败坏政治经济学的毒物。实际上,如果我们要在内心的情感的意义上来了解,我们就人格化。在其他科学里,这种人格化是占星学、炼金术、活力论。就是说,占星家、炼金术士、活力论者用他的感觉、意志、智慧、理性--总之,用他的理想的模型--描写自己,而不用观察到的运动,并且向为什么它们这样地动,而不是像天文学家、化学家和生物学家后来所问的那样仅仅问他们怎样地动以及动了多少。”[2]显然,理论家们对经济学方法的理解似乎只限于市场运动的过程描述及其量化方面,至于市场行为主体的自深因素对市场的影响则是微不足道的。

  但是,也有少数理论家对情感与市场有着浓厚的兴趣。被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阿尔布称为“感情经济学”的研究者--莫里斯奥巴迪亚,就曾撰写《不花钱的经济学--关系经济学导论》著作。[3]就理论研究的范式而言,马克斯韦伯似乎更为重视情感与市场行为、情感因素与经济学家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

在韦伯看来,经济学家的研究对象不是一种机械体或有机体,而是人类。这些经济行为人,既是主观的又是受环境支配的。他们的情感、动机、痛苦、快乐等都是主观的,而他们与别人的交易则是受环境支配的。经济研究要了解他们的真实活动,除了测量市场活动本身或者它的结果以外,研究者必须“设身处地”,去研究行为活动主体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精神因素,尤其是情感因素。在自然科学里,人们只问“怎样”、“什么”、“多少”这些问题,可是,在经济科学里重要的是了解“为什么”这一问题,因为我们所需要的是了解那发生作用的动机,了解为什么人们那样行动的理由。人们求购商品的行动,在商品多的时侯不如在商品少的时侯那样急切,因为它符合于我们自己在同样情况下情感变化的经验。如果我们要真正了解为什么人们那样行动的理由,所必须研究的正是这种情感的作用。经济学应建立在对人的情感作用分析的基础上。这是一种经济学家必备的“历史意识”:要着手研究,只有造成一种心像,不仅显示人们怎样行动,而且显示他们在所选择的特殊情况下为什么这样行动。只有这种“历史的意识”,方能解释市场行为者的经济行为,不仅是过去的行为,而且是在和他自己不同的情况下的行为。我们不可能把自己放在一个机械或者有机体的地位,来了解为什么那样的行动,因为它缺乏像我们自己的情感。韦伯如此重视人的情感因素,原因在于他把人的基本行为取向划分为四种类型:目的理性(purposively rational)行为、价值理性(value rational)行为、情感性的(affectional)行为、传统型的(traditional)行为。[4]所谓情感性的行为是指行为在某种感情状态的波动下发动的。位于有意识行为与无意识行为的边界中。在韦伯看来,情感性的行为和传统型的行为不过是理念型的一种解释图式,旨在说明:透过理性类型的应用,需要测算出非理性的偏离程度,以达成对社会的最佳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乔治考托瑙,[5]致力于对市场消费行为的研究,他受格式塔心理学行为模式,尤其是库尔特莱温解释的行为模式的影响,提出了“消费者感情指标”这一理论。他认为,市场行为作为生活空间的功能,他是由人格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的(C=F(P,S))。在他看来,市场购买行为不仅取决于经济形势、可使用的资金和购买者的财力,而且取决于他的心理情绪、他对形势的感情,这些构成了经济人格的特点。这种感情(乐观主义或悲观主义)是大部分人都有的,它影响着人们的购物、储蓄或投资的决策。为了获取消费者的期望,用韦尔纳利德的话说也就是“对未来事物的带有情感色彩的主观观念”,考托瑙根据汇集技术制定了消费者的感情指标。他是在大量的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完成的。其调查表共设8个项目,每个项目后面都有一个问题,要回答:“为什么?”调查要求被询问者指出:他是否认为一年来自己的情况已有所改善,是否认为明年乃至5年后自己的情况将会发生进一步好转,是否认为当下购买某商品是适时的。对调查结果的计算,考托瑙尽可能将情感的消费态度算术符号化,如用(++;或=+;或-+)表示消费者的乐观情绪,用(+-;=-;甚至--)表示悲观情绪,用(+=;==)表示谨慎态度。百分率是根据答案的总数计算的,因此有助于更好地从市场调查对象所处的形势中来了解他的消费个性。有材料表明,人们在10年中所作的统计似乎已证实了这样一种想法:这些情感指标的主观取向支配着具体的市场行为,只要在时间上6个月至1年,就能作出预测:在1973至1974年间和1978至1980年间,早在汽车销售量下跌以前,消费者的感情指标就已出现了下跌。正如下图考托瑙1981年制定的消费者的感情指标所表明的那样,消费者的感情指标的变化是和美国30年来出现的经济衰退一致的。因此,有些经济学家认为,考托瑙的感情指标的图式可以作为表示市场商业周期中出现变化的报警器。

  类似于马克斯韦伯、考托瑙的有价值的观点还可以引述一些,如西蒙的现代决策理论中“直觉与情感”的论述,梅奥的“社会人假设”理论中的“情绪”概念,道格拉斯麦葛瑞哥的“理性人和情绪人”的论述等等,笔者在此不在一一赘述。下面就情绪--情感与市场行为者的关系、情绪——情感在市场运行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当前我国初级市场发育时期情绪——情感影响力的评估等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1.情绪——情感与市场行为者的关系

这个问题涉及到市场的人性问题,也是行为的情绪方面的特性问题。经济学家、哲学家休谟,在《人性论》第二卷“论情感”中曾深刻地揭示了经济行为者为什么不断追随财富积累的人性原因。他说:“财富的本质就在于获得生活中的快乐和舒适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本质在于它的发挥的概然性,在于它使我们借一种真的或假的推理去预期那种快乐的真正存在。这种快乐的预期本身就是一种很大的快乐;这种快乐的原因既然是我们享有的,并因而是与我们有关系的某种所有物或财产,所以我们在这里就清楚地看到前面体系的所有各个部分(指人性的心灵知觉中情绪情感的诸表现形式--引者注)都极为精确而明晰地在我们面前展现出来了。”[6]休谟实际上已明白地指出人类追逐财富的原因之一恰恰在于人性中存在着不可泯灭的情绪、情感因素的作用。

情绪——情感成分从市场行为者的角度来说,乃是行为人对态度对象的感受、体验和心情,是对象引起的主体在感情上的反应。厂商对生产某一产品项目的选择、投资者对某一投资对象的定位、营销者对某一商品牌号的推广、消费者持有某一消费品的观念等等,都离不开他们各自对对象存在的一种情感的态度。在市场上,各种媒体所传播的广告作用,实际上就是给予消费者、投资者、营销者对某商品或某项目的感受和心情上的导向。态度对象刺激了主体,使人们获得情感体验:喜好或厌恶、尊敬或蔑视、热爱或仇恨、同情或冷漠等等。它是人们市场决策的一个首要组成部分,也会激励市场行为者的各种动机和兴趣。情绪--情感成分表明市场行为者对市场运作客体的喜欢或厌恶有着一定的强度和方向。如果情感是反映一种积极的感觉,就可能导致消费者、投资者、营销者的良好反应,而若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则于生产商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了解市场行为者的情绪(既有个体情绪又有群体情绪),将会为市场的运作目标和趋势的测定,提供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市场上,我们很难区分出两类人:一类似乎是“理性人”,是能运用逻辑推理,信息完备、善于准确计算,能够推演出纯粹客观的结论的人。另一类是“情绪人”(emotional person),是缺少理智、感情冲动、蔑视事实,而且具有高度偏见的人。事实上,任何一个市场行为者都不可能绝对地把自身划分为“理性人”或“情绪人。”有人说,人的理性信念完全可以消除人的情感因素,当你在作出市场决策时,只要你奉守如此原则:“让我们不要把个人因素带进问题里去”,“让我们只考虑事实吧”,“让我们冷静下来,客观的考虑这个问题”。那么,你就能消除心理上的恐惧、意愿、焦虑、敌意和侵犯等等因素对自身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但是,这种作法受到了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理论的挑战。

研究者们认为,人的行为,不管他是在思想、在分析、在推理,还是在与他人作交易、从事商务谈判,总免不了要受到情绪--情感因素的影响。心理学家麦独孤指出,所有有目的的行为都是由人的复杂情感来决定的。达菲对此作出进一步解释:所有的行为都是有动机的,没有动机就没有行动,而情绪就代表着极端的动机--能量。美国学者PT扬(Yang PT)指出:人的行为不可能离开人的感情,当有机体趋向于行动时,就有一个积极的中枢感情过程在工作。感情过程的作用是产生动机并影响行为。人的行为发生实际上遵循着如此原理:一是刺激引起感情和感觉。二是感情的唤醒使有机体接近或离开刺激。三是感情过程导致动机。四是动机的强度与感情的各个方面有关(如持续性、强度、频率和新鲜性)。五是感情过程靠影响选择而发挥着调节作用。六是从积极感情的激活到消极感情的激活的组织模式是广范围的神经行为模式本身所遵循的最终原则。

从消费行为学角度来分析,情绪--情感是消费者对某一对象商品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是个人行为的心理准备状态。如果消费者能从购买某种商品中得到一定需要的满足,对该商品评价较高,有一种积极购买的行为倾向,这就是消费者对商品的消费情感,商品就是情感的对象。情感作为个人行为的心理准备状态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动力,激活着个人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行为,作用于对象。行为学家费希宾曾提出多属性态度--情感模式,明晰地揭示了情感与行为的内在关系。见下图:

注:—— 影响-------- 反馈

在费希宾看来,消费者对商品的情感(态度),是以对此种商品的信念为基础,又有消费者进行各种行为的意向有关,而消费者的各个意向也与其对应的行为有关系。反过来,消费者的行为反馈于消费者的信念,而且一旦形成对商品的一种情感(态度),又将作用于新的信念的形成。 费希宾还进一步对消费者的情感(态度)提出了如下公式:

N

Ab=∑WiBib

i=1

  其中:Ab=消费者对特定牌号b的情感(态度)

Wi=消费者认为该牌号所具有属性i的重要程度

  Bib=消费者对牌号b的属性i所持有的评价性信念

  N=消费者选择某一特定牌号所考虑的重要属性的数目

费希宾模式告示我们:人的情绪反应,虽然有时处于不自觉状态,但是却对人的行为极有关联。人的外显行为离不开个人的意向作用,而个人意向又直接受消费者情感(态度)的驱动。没有情感的存在,便没有人的消费行为。

  需要指出的是,情感对人的市场行为支配作用,并不是“独来独往”,不受任何理性约束和控制的。费希宾的模式,一方面强调了人的情感因素对外显行为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并没有把感情因素视为行为驱动的最终因素,人的情感态度还要取决于信念的支配。信念往往以目的、动机的形式贯穿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并与情感、意志相结合,形成一种稳定的观念意识支配人们的行动。众所周知,人的信念说到底,不过是人们对理性认识和实践行为的正确性的内在确信。理性不可等同于信念,但理性在信念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强调理性不能取消行为决策的感情因素,并不等于理性对感情因素没有制控功能。实际上,市场行为者还是能够通过掌握市场的理性逻辑来调控人的情绪和情感,从而达到对行为的制控作用。这种过程是发现情感的存在和减轻理性决策途径中情绪障碍的过程,也是变消极情感为积极情感的转换过程。在证券交易所,政府有责任通过交易的理性原则来调控交易者波动起伏的不健康的交易情绪,从而保持积极的投资情绪以便产生规范的交易行为。通常说来,市场运作的规范机制要求所有参与市场竞争或从事消费行为的人尽可能的压制或弱化的情绪有:敌对的情绪、对抗的情绪、阻抗的情绪、反竞争的情绪、蔑视的情绪、不合作情绪、不忠实的情绪、背信弃义的的情绪等。此外,还有与心理有关的情绪力量:如狠恶、自私、不成熟和不合理性的行为等等。

  2.情绪--情感在市场运行过程中的作用

  其一,情绪--情感可以影响和调节市场的认知过程。

市场信息总是通过市场行为者的知觉和记忆来进行选择和加工的。情绪--情感是一种监测机构,随时都在注意着信息的流动。它能促进或阻止市场行为的发生、市场运作的过程。这是因为情绪--情感体验所构成的恒常心理或当下的心理环境,都对市场的信息加工起组织与协调作用。按照情绪--情感的适应性而言,它协助市场行为者选择信息与环境相适应,并驾驭行为去改变环境。当投资者在各种条件已基本成熟时,他的良好心情有可能带来良好的投资心态。良好的心情与良好的外部形象相配合,使他人对投资方的信任度大大增加,缩短由于陌生感而带来的心理距离,有助于合作意识的强化。在项目决策时,往往能达到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决策果断的效果。当投资者心情处于极度恐惧、郁闷和低沉时,它的投资心态往往是十分糟糕的。有可能在投资谈判时,对细支末节问题过于钻牛角尖,人为制造障碍,甚至导致谈判的中断,不利于项目的成功。当然,思路阻塞、操作迟缓的反效果就很明显。“恐惧”一词在此仅指对亏损的恐惧,假如投资者过分担心投资额的回报率,那么,亏损的恐惧感往往影响投资者的行情分析和理智判断,结果,往往是“当断不断,反为祸乱”。

当投资者心情处于过分冲动并达到激情状态时,往往易出现反常态思维或反常态行为。一方面,激情有助于冲破思维惰性,拓宽投资意向的空间和压缩投资决策的时间,有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调动一切参与市场投资的积极因素,排除投资环境和投资条件中某些障碍,持久而炽热的激情甚至能激发足够的能量去完成预期投资工程。另一方面,冲动的情绪也极易带来决策的不冷静、计算上的粗糙、操作上的失误和风险系数加大。

其二,情绪--情感可以协调市场交往和人际关系,提高经济人的工作效率。在市场经济中,人与人的关系、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是极为复杂和多样的。而情绪--情感,在人们的市场活动中又经常处于极为敏感的前沿地位,情绪因素对于协调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有着很重要的心理作用。众所周知,市场行为者总是带着一定情绪与其他经济人进行交往的。情绪是主体的基本生存状态,没有情绪的主体间交往是不存在的。主体的情绪正是通过对其交往效果的影响而间接地影响着自身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交往首先是语言交际的存在,然而,情绪对于交往的作用一点不亚于语言。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情绪--情感总是通过表情的中介作用来达到人们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彼此沟通的效果。它可以为经济人建立相互协作的感情纽带,并及时传递着彼此知晓的市场信息。还可以为经济人去辨认当下所处的不十分明确的市场环境和交易人的态度。人们也常说,情绪--情感是“润滑剂”,做生意讲究“一回生、二回熟”就是这个道理。对于厂商来说,注意从情绪--情感方面协调企业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的人际关系,有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在企业里,情绪——情感就是职工作为人所得到的满足程度的一个函数。满足程度越高,职工情绪就越高,情绪越高,生产效率就越高。职工的满足度依存于两个因素:一是职工个人情况,即职工由于其个人历史、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所形成的个人态度和情绪;二是作业环境情况,即职工通过与自己共处作业环境中同伴和上级的接触而形成的情感氛围、人际关系的影响。一位称职的现代企业管理者,应当具备两种技能:技术——经济的技能和人际关系的技能。前者是企业效率逻辑,后者是满足职工感情逻辑。学会情绪--情感逻辑的技巧,可以在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同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保持平衡。平衡在一定条件下是取得高效率的关键。职工通过社会机构来取得别人的承认、安全感和满足感,从而自愿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合作。学会情绪--情感逻辑的技巧,就使缩短厂商的最大化目标与企业职工最大化目标之间的视角距离成为可能。

其三,情绪——情感对市场行为者的认知动力、价值取向、对象性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情绪——情感可以通过放大或弱化主体的需要来影响场行为者的认知动力。经济人的活动总是受自身的需要所驱使,然而,人的需要总是在一定情绪状态中产生和变化的。在情绪中产生和变化的需要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情绪的影响。九十年代的中国大陆,股票热、债券热、房地产热、土地批租热、期货热、外汇热等等,一个接着一个,在众多的投资者中,有人一年内改换了几种投资形式,其需要形式的改变与波动身起伏的市场投资情绪的影响密切相关。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主体在某种需要的驱使下去从事某一对象的认识活动时,如果其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257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